第一篇:习近平主席说过的经典句子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年1月17日)
典出: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释义:聚集一切力量采取行动,没有什么不可以胜利的;集思广益来做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
解读:“团结力量大”是很简单的道理。这个团结是分两方面的:一为体力;二为脑力。无论“力”还是“智”都是积聚起来方能成大事。从管理的角度看,要做到凝聚人心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要发掘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第二,要把这些智慧和力量整合起来。这是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在国与国之间,这句话也意味着可以求同存异,团结一致,从合作共赢中增强自身实力,以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只有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才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典出: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释义: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解读:一个国家想发展,没有合适的人去实践,那只能是空想。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所以,如何合理地去运用人才,考验一个国家执政者的能力。
治国理政应该牢牢把握住集聚人才的大举措。而培养集聚人才,则需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创造条件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些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建设好。对知识产权则要加强保护机制,来激发创新动力。只有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我国的各领域才能繁荣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1日)
典出:汉·桓宽《盐铁论》
原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释义: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解读:这段话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说的是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者,进行决策、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明者”、“知者(即智者)”,指的都是能够高明决策的治理者,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他们是“关键少数”。他们敢于担当、科学决策,是成功的重要前提;他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们就事倍功半。“时”和“世”,指的就是时势、世情,也就是决策的依据、政策的根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样,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实事求是,才可能真正做到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求实和创新,高度统一于实践,有求真务实的前提,才有开拓创新的结果。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 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年6月5日)
典出: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原文: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释义: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解读:什么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执政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的体制机制,要根据什么来评价?应该根据实践来评价。从最顶层的制度来看,中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过去的”,也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独创”的人间正道。从具体的各项政策来看,实践也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比如政策执行是不是容易到位?政策落地是不是有利于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现在有一些观点,喜欢简单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评价、指摘中国的现实,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该承认,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并且应该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不畏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把改革发展的每一步走踏实。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典出:春秋·文子《文子》
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统治者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解读:“无规矩不成方圆”,修身如此,齐家如此,治国如此,平天下亦是如此。遵循一成之规,是一个集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集体中个体的基本素质。但是法的存在,往往遇上权力的挑战。权力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只要有群体,必然有差异,差异就是权力的基础。但权力深植于人性,在人性善恶的两边中,权力常会选择与恶互为借力,如果无法得到规制,权力与恶的人性相互作用,就会成为集体权益的公敌。
我们在近些年的反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没有法律、规则的约束,权力就是一头出笼的猛兽。因此,要把权力关进法的笼子。
这期间必然经历三个阶段: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即是以猛力击之,形成震慑;不能腐即是建章立制,为长远定规矩;而不想腐即是在权力拥有者的心中牢固树立法的准绳意识。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2014年7月4日)典出:《大学》
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该以仁义为利。解读:“义”与“利”是中国人道德观里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一个是道德理性,一个是功利理性。在传统儒家看来,“义”与“利”都是人性的本能,人有逐利的冲动,同样会有道德的萌动,只不过在价值判断上,“义”要高于“利”,而且要用“义”来约束和引导“利”的冲动。
这个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国家不应是一个财富国家,而是一个文化国家、道德国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富”已自不待言,但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城乡发展差距等问题也让我们忧虑:有钱以后到底想干嘛?如果改革开放积累的庞大财富,只是成了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独食,改革红利无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改革一定要树立共赢思维才能长久。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典出:《战国策·赵策一》 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解读:我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中有经验,更有教训,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有修史的历史。从商周时期开始,朝廷中就有史官一职,用以记录君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史官的角色一度非常超脱,常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因为他们只为历史负责。集大成者便是《资治通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因此,历史是了解中国人思维世界的一把秘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典出:《周易·系辞下》
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解读:“四个全面”是当下中国的重要治理词汇之一。第二个全面即为“全面深化改革”。事实早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古人教育治理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违背这条铁律,谁就将衰落。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当下,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总是难的,尤其都剩下“硬骨头”的时候。这就要求治理者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12日)
典出: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原文: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释义: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使人民富裕为根本大事。
解读:“获得感”,是中国的热词。中国的所有改革,都以民众的获得感为重要导向。“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这里的富民,不只局限于让人们富裕,也包括让人们幸福,有“获得感”。与之最相关,最直观的一个治理词汇是:精准扶贫。从梁家河知青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深切感受到老百姓对摆脱贫困的渴望,他说:“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按照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可以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民齐者强。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12日)典出: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原文: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
释义:民心齐的国家才会强大。
解读:荀子说:“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他们所共同强调的是,人心要齐,唯有如此,才能国家强盛,才能打赢战争。当前,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局部中,每一个“全面”都堪称是“一场战争”,只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目标。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规矩;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党、团结一心啃下“硬骨头”,同样需要规矩。此外,各项改革还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做到信心坚定、行动坚决,科学推进、勇于担当。要时时处处为群众作示范、当表率,让群众跟着来、一起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l6日)
典出:东汉·荀悦《申鉴》 原文: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释义:足部受寒了会伤害到心脏,民众穷困就会损害到国家。解读: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是国家的基础,百姓的感情被伤害了,对国家失望之极,就会有颠覆政权的危险,这个国家就不会稳定。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就是“群众路线”,历来重视群众基础。中国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新时代的各项改革推进,其基础都在于充分发动群众,并且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
典出:春秋·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释义: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解读: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治理国家,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一旦人民最低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社会将面临失序的风险。社会稳定的维护,必须具有经济、政治和道德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基础如何保证呢?第一,拥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拥有基本的经济公平。所以,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精准扶贫”,都是为了实现“民富国强”。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 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2014年7月9日)
典出: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释义: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解读:在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和计时刻度,更是一个历史的趋势,所以说要“与时俱进”。而在这时间的流动中,蕴含着转瞬即逝的机遇,形势随时移易,机遇也是如此。
时与机是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也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为什么我们要有紧迫感,大力推进改革?因为机会窗口不等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正赶上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出口拉动增长已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前些年投资拉动增长带来的产能、库存过剩、杠杆率高等后遗症还需要长时间的消化。传统增长方式显出颓势,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于是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的开展……
所谓“危中有机”,历史的发展充满辩证法。现在的困难,恰好是改革的最佳良机,阵痛难免,但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迎接下一个发展机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2014年7月14日)典出:《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解读: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守旧的文化,其实非常偏颇。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哲学基础来源于《易经》,而这是一部讲“变化”的哲学书。在儒家的原典中,“新”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大学》中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适应形势,日新其德,新新不停。所以,变革从来不被中国文化所抗拒。
所谓的旧邦,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传承,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绵延千年不断的古老国家。但同时,我们又不断在追寻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努力让古老焕发新彩,“阐旧邦以赋新命”,这是一个继承与出新的时代命题。
(整理:李 贞)
第二篇:习近平主席说过
习近平主席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个词汇,一个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它叫“中国梦”。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去实现伟大“中国梦”,成了当前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要当好一名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努力争创新业绩。
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职业劳动就是一种奉献,基于教育劳动的特点和教师角色功能的特殊性,教师角色形象的示范性,客观上要求教师比其他的职业群体,其他行业,其他社会成员具备更高的道德操守。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实现中国梦,要努力做好工作,创造优异成绩,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团结,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勤奋工作,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中国梦,激励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力同心,接力奋斗,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决策部署,信心百倍地投身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仰望梦想中执着前行,在脚踏实地中埋头苦干,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胜利!
第三篇:这些年,习近平内部说过反腐狠话!
这些年,习近平内部说过反腐狠话!
“找省委书记说事”
第一次巡视提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整改,要找省委书记说事,加强对省委书记的问责。要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2014年1月23日)“从我本人做起”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2013年1月22日)“自己不干净,怎么管别人?”
军委的同志身居高位,全军官兵在看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为人是否正派?做事是否干净?这是事关党和军队形象的大问题。„„只有给全军作出表率了,我们抓全军作风建设才有底气。自己不检点,不清爽,不干净,让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怎么去要求人家啊?没法说,说了也没用啊!(2013年7月8日)“我看天塌不下来”
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2013年9月26日)“不要算这个账!”
一年多来,比较一下,已处理了几十个部级干部,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不要算这个账,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杜甫有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2014年6月26日)“别想装糊涂、当好人”
无论是对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明哲保身。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主要责任人是干什么的?”
一些地方发生窝案串案,有的地方成为腐败重灾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是怎么履行的?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出了事,要追责。我们有的地方、单位管理失之于宽、无能为力,主要责任人是干什么的?要履责,要抓党风廉政建设!凡事整改不力的,都要严肃追责。巡视整改落实都要“回头看”,要揪住不放。(2014年6月26日)“你不要讲了,我什么也没有听见”
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有时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很难监督别人。对地方纪委来说,同级监督忌讳也不少,这些年发生的一把手腐败问题,很少有同级纪委主动报告的。有的地方纪委领导甚至对反映同级党委领导干部问题的同志说:你不要讲了,我什么也没有听见。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必须有所改变。(2014年1月14日)“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有的案件一查处就是一串人,拔出萝卜带出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事实上的人身依附关系。(2014年1月14日)“千万不要搞小圈子!”
同学、同行、同乡、同事等小圈子聚会也值得警惕,搞不好就会形成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小圈子。到党校学习一段时间,同学之间很自然会形成比较好的关系,但如果刻意说我们是党校第几期、是一个班的,称兄道弟,甚至政治上形成一种互相支持的关系,那就不正常了。有的这种聚会里面有潜规则,大家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今后在利益交换中是要兑现的。权钱交易有没有?政治上是不是互相提携、互相抱团啊?千万不要搞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危害很大!我们经常讲,党的干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党内不允许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2013年9月23日-25日)“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有的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重视不够,个别的甚至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有的党员干部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对此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2013年1月22日)“党内潜规则”
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比如,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组织生活中,一些人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2014年5月9日)“什么都要靠关系、搞门道?”
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否则,群众是要戳脊梁骨的!(2013年1月22日)
“有的热衷寻求政治靠山、架'天线’”
巡视中对用人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反映突出,违规用人问题十分普遍,干部制度形同虚设。有地地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严重,有的热衷于寻求政治靠山,搞小圈子,架设“天线”。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腐败必然导致用权腐败。花钱跑官卖官,一定在当权后用权力把钱千方百计捞回来。从严治党,必先从严治吏,要抓住管权治吏的要害,严肃查处用人腐败。(2014年6月26日)“保命钱成了买官钱,恶行令人发指!”
现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放、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频发。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
“反腐影响经济、让干部不愿意干事?”
在反腐败问题上,社会上有一些不同认识。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现在打枪,暂且低头;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有的领导干部不知哪来的神通”
对不请示报告的干部,党组织要格外注意,可能就是要出问题的前兆。有的领导干部不知哪来的神通,办了好几个身份证,违规办了因私护照甚至持有外国绿卡,有的几本港澳通行证,有的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国外去了,根本没给组织上说一声,没把组织当回事!这些都要查,查出来就要处理,不搞下不为例。
“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组织纪律、财经纪律过去都是不敢碰的高压线,现在这两条纪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成了最松弛的低压线。犯个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算什么?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一到节假日甚至不是节假日,有些人就到处跑,还带着一大家子,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儿好就往哪儿去。不少是公款消费,财政成了他们家的钱包,财政局长成了他们家的管账先生。社保基金、扶贫基金、惠民资金等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历来贪污挪用这种钱要罪加一等,也有人敢下手!“小毛病?”
有些不正之风也属于腐败范畴,比如,收受礼品、滥发奖金„„说到底,就是只要手中有点权,就要想法设法捞点好处。„„一些人认为现在有点小问题、小毛病的人很多,国家管不过来,单位无暇顾及,与其保持操守,不如随波逐流。即使何时清查,也是法不责众,检查一阵子,享受一辈子。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这类行为实际上就是以权谋私,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当官要当舞台上端端正正的官,当清官,不要当庸官贪官,被人戳脊梁骨。„„为什么说当官是高危职业?就是说不仅主动以权谋私不行,而且要处处防备社会诱惑。诱惑太多了,处处是陷阱啊!所有自己认为是当官能享受的、产生快感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罪恶,都可能是陷阱。有人说,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一旦突然凭空来了一个好处,一定要警惕。看到这些东西自己就要戒惧、退避三舍。
咱们的门神要摆正,大鬼小鬼莫进来。一个要有情操,这是一道防线;一个要有戒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一旦犯事,什么都没了,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就是过了个手,最后还要还财于民、还财于公。不要做这些事情。(2014年5月9日)来自“海外网-学习小组专栏”
第四篇:习近平主席七一讲话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鲜明特点
2016年07月11日08:41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习近平总 书 记 “ 七 一 ” 重 要 讲 话 的 鲜 明 特 点
95年,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的思考、新的集合,准备新的出发。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总书记发出了豪情满怀、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和宣言书。讲话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大开大合、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时代厚重感和未来愿景感,呈现出五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第一,贯穿了大逻辑。事物的发展必然地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找到事物本身“是什么”“有哪些”,则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内涵和科学外延,则找到了理解事物发展的“金钥匙”。“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哪里、往哪里去?”这些基本问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弄清楚了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就弄清楚了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经济建设有它的大逻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就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那么,党的建设大逻辑是什么?就是要紧紧围绕并且回答和解决“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来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回答并解决好这3个问题的过程。总书记的讲话,通篇都在回答和阐述这3个问题,通篇贯穿着党的建设大逻辑。总书记号召我们不忘初心,就是要求我们找到并站在这一大逻辑的逻辑起点上来,多想一想当初为什么建党这一最本源、最本质和最本来意义的问题。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走着走着特别是走上声名地位筑起的高台时,走入丰功伟业、灿烂辉煌、掌声和鲜花四起的阶段时,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容易产生某些困惑、迷茫,乃至产生盲目冲动;或容易走失甚至走丢一部分本真本色的东西,等等。愈是这个时候,愈需要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想一想,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记住当初出发时我们是怎么想、怎么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弄明白建党的初衷,弄明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想想一路走来的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这苦难辉煌“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把将来的路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凸显了大背景。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拉开帷幕、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舞台的,又是在怎么样的现实背景下立于潮头、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总书记的讲话在对历史回顾当中作了深刻的揭示,在对现实审视当中作了科学的阐述。他把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伟大胜利,放到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以及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观照,得出了“历史告诉我们”的三个非常之重要、非常之精辟和非常之深刻的基本结论。这是让人无比信服的。这里面,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实景又有虚景,把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一伟大梦想,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与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民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把党的建设大趋势置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来思考、来谋划。
第三,体现了大视野。总书记的讲话站位高、看得远、想得深,视野开阔、胸襟开阔,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宏大的战略思维。当今世界潮流是什么?时代强音是什么?号准时代的脉搏,与世界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行、与社会节奏合拍、与人民心声吻合,是一个政党兴衰成败和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不竭源泉。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前进,需要大的视野,把自己放在社会进步的大坐标上去修正、校正,放在时代发展的大坐标上去定位、定向。总书记关于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条要求,每一条都定位精准、定向明确。既以一隅而观世界,又以世界而察一隅。特别是他关于“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于“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的重要判断,无不体现出一种更宽、更广、更深、更远的大视野。
第四,展示了大格局。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必定有大气象、大气魄和大作为,有更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担当精神。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正是有了这个自信,我们党才有底气地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提出,正是大格局大担当的一种体现。格局决定着未来,什么样的格局决定着干多大的事业,也决定着一个人或一个政党走多远、飞多高、行多稳。有大格局的政党是顶天立地的政党。“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正是我们党在走过95年后的今天,向世界和人类的又一次宣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大格局的真实写照。
第五,抒发了大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境界;幸福着人民的幸福,快乐着人民的快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以民为天命、以民为根基的政党才能做到的博大情怀。总书记的讲话反复提到人民、念念不忘人民。“七一”重要讲话通篇流淌着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大情怀,流露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大情怀。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相结合的一篇大文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治家的大手笔,字里行间、“起承转合”充盈着大气象、充满着大气魄,话里话外体现出大逻辑、大背景、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情怀的特点。
第五篇:爱迪生说过
水仙花的秘密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勤奋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奋意味着不怕苦,不畏难,勤奋还须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一时头脑发热,不能算是勤奋,真正的勤奋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苦苦钻研。每一个人只要在学习上刻苦勤奋,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我相信,我也能做到。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星期天,我的妈妈从花市给我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一
水仙花的秘密
盆含羞草。“啊!多么漂亮的花啊!”我情不自禁地叫道。盛开的花儿像粉红的绒球,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漂亮。
我将它放在了阳台上。这颗含羞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我仔细一看,它的每片叶子是由许多小叶子组成的,就像小鸟的羽毛;小叶子们两两相对,排在叶柄的两边,犹如许多对亲密的好友。我向这位“天外来客”打招呼,不小心碰到了它,我突然发现它的叶子居然神奇般地合拢了。我好奇地再碰了它一下,这次,它干脆不理我了,耷拉下了脑呆,仿佛姑娘怕羞而低垂粉面。我奇怪地想:为什么含羞草会动?难道含羞草和我们人类一样会有运动神经?
我向爸爸请教,爸爸也不太清楚,我就到网上去查有关资料。哦!原来含羞草的叶柄下有一个鼓囊囊的包,叫“叶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它有敏锐的感觉。当你用手触摸它的叶子时,叶枕中的水马上会流向两边,叶枕就瘪了,垂了下来。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含羞草的秘密。
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也能从植物中读出这么多的学问。植物王国真是无穷的奥妙啊!只要我们善于研究,水仙花的秘密
勤于研究,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等着你。
童心永远向着党
——坂上小学首届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
“七〃一”党的生日,你短短的一天,却拥有长长的回忆。
“七〃一”党的生日,你不仅仅是一种纪念和象征,你更是一种重要性的宣示!
你是播种太阳的日子,你用镰刀收获民以为天的粮食,你用锤头打造祖国统一、民族腾飞的 机!
你是人类文明的大使,你是地球村和平希望的鸽子!
与其他节日不同,你是6451万少年先锋队员最盛大的节日,这些特殊材料制成的忠诚战士,将使我们的党与日月同辉永葆青春活力!
2011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党的第90个生日。为了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决定开展“童心永远向着党”——首届读书节活动。本周一的集体晨会上,我校举行了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由虞勇校长向全体师生 水仙花的秘密
介绍了我党建党90周年的辉煌历程;接着部署了读书节活动的具体安排;最后虞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幅新世纪的宏伟蓝图。《童年》读后感
童年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过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妙的,可是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恐怖悲惨的,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可是好景不长,小茨冈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个家里的人一点也不团结,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两个专打老婆教坏孩子的差劲的父亲、没用的父亲。还天天嚷着要分家产。后来,高尔基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和美丽善良的母亲都去世了,高尔基被赶出了家门过起了以捡垃圾为生的苦日子。我喜欢书中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她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她十分的疼爱自己的子女,她面对外祖父的打骂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东西在值得回忆了。在欢乐和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是这样匆匆的度过的。我们现在丰衣足食,要什么就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一个是天堂充满了阳光,一个是地狱充满了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真是来之不易啊!童年充满了欢乐,童年到处都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照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们生活在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家园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层出不穷的丑事,这里的人们是纯洁善良乐观开朗的,我们的童年充满欢乐和幸福。高尔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成为一位名家,我们更应该向着我们的理想冲锋!
水仙花的秘密
去年年底快过节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一个水仙花的球茎,我高兴极了,我按妈妈说的把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倒进干净的水,并在盆子里放了几颗小鹅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妈妈说春节就能开花,还说花特别香。过了几天,水仙抽芽了,很像葱苗。大概一个月后,碧绿的叶片中探出几棵花苞。
春节快到了,那几个花苞还是没有开,我十分的着急,因为我十分想看到美丽娇艳的水仙花。春节过了,它不但没开花,而且花苞枯萎了。妈妈告诉我,它已死了。我伤心极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水仙花枯萎的原因找出来。于是,我便打开电脑上网查找资料,原来,水仙花的生长要求有阳光,适宜温为12摄氏度到16摄氏度,如果水温过于冰凉,水仙花就只长碧绿的叶子不开花,严重的话花会枯萎。有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温度都在0摄氏度左右,一连十几天的低温,我因为不知道这个知识而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来保护花苞而导致了水仙花的死亡。它就这样因为我的失误,被冻死了,我后悔末及。
我明白了,养水仙花也需要学问呀!养水仙虽然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为了促进水仙花的生长,我们可以白天把水仙花放在阳台上晒太阳。如果想推迟花期,可采取降低水温的办法,但是不能太低,10摄氏度左右即可。如果节前10天看不到饱满花苞,可采用给水加温的方法催花。有了这次的失败经验,我下一次肯定能养出清香四溢的水仙花。
水仙花的秘密。
首先,妈妈取出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竖拿着。蜡油顺着滴在了台子上。妈妈乘着蜡油没有凝固时,将蜡烛粘在台子上。然后,妈妈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这时,蜡烛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一样,熄灭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却又说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请教妈妈。
妈妈说,因为火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杯子把它盖住了,里头的氧气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会把氧气烧光,当杯子里没有氧气时,它就会熄灭自动熄灭了。
接着,妈妈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烧杯壁就附着一层石灰水了。又把这个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儿烧杯壁的石灰水就浑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妈妈听了,笑着说,你还是去请教电脑老师吧!
我一听,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原来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哦,原来是这样呀!”我急匆匆地喊来妈妈,给她看了电脑上的说明。妈妈笑着说:“今天你有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了。”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得多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模 拟 下 雨
我知道,下雨是由天气干旱,蒸气往上飘而形成的。
今天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造雨》,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造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做实验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几块冰,把冰放进一个玻璃杯里,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玻璃罩,把玻璃杯放到阳台上。可我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雨滴,真有点恼火,我拿起话筒,打给我的同学黄秋阳,问他实验有没有成功?他回答没成功。我又打给了其他几位同学,实验成功了没有?同样,他们也没有成功。我不信,又埋起头来,看起科学书。一看书,我才知道,水仙花的秘密
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傍晚的太阳光太弱啦!水蒸气没法增加。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很快就找到了增加水蒸气的办法,请妈妈帮助在煤气灶上加热。这样,玻璃杯里就起雾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雾很快就变成了小水点儿,聚集在玻璃罩下面,不一会儿,雨就“滴答滴答”地下起来了。我高兴地直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妈妈看了,也很高兴,直夸我肯动脑筋。
经过这件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要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多学习,多想办法,敢于实践,就能获得成功。
不 倒 翁 与 重 心
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才能竖起来,其实,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但是大约要花五分钟的时间,真是太麻烦了。因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时,鸡蛋才能竖起来。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时,鸡蛋就倒下了。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物体,它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怎么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说,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无论你怎么使劲推它都不会倒,甚至你把它横过来放,倔强的它又会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哦!一方面,是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状,当它受力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稳定平衡状态的位置运动。由天惯性,它要来回几次摆动后,最终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啊!原来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
大 气 压 力
读了《一堂实验课》这篇作文后,我怀疑球外大气压真的能将两个半球压在一块儿。
今天我把大气压力重做了一遍。想知道结果吗?慢慢看吧。
放学后,我约了几个同学做大气压力的实验,我先拿出两个铁的半球,这两个半球大小一样,空心的,半球顶部拴了根粗绳。开始了,我从气孔中慢慢抽出空气,又赶紧用橡皮塞塞住气孔。最后,用铁球顶部的绳子拴在桌子腿上,准备好了,我朋友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做,我看他们那么乱,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排好,按次序来。我一声令下,第一个就使劲地往旁边拉,铁球就像铸在一起,纺丝不动。我们都为他加油,可最后还是没有拉开。第二个人上场了,他用力拉了好几分钟,都没拉下来。这时,我火冒三丈,一会儿用牙咬,一会儿用文具盒打,还用石头打,都没变成两半。就这样,一个个的都失败了。还有最后几个人了,鸦雀无声,一个都不敢拉,他们暗想,就这么个铁球,竟然没有拉下来。我想,书上的办法说不定真的有用,我胆怯地碰了碰绳子,朋友们给了我勇气,我拔开橡皮塞,这时只用很小的劲就拉开了铁球。
事后,大家问我:“为什么能拔开?”我却说:“天机不可泄漏。”
黄豆为什么不发芽
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
水仙花的秘密
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
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
捏 鸡 蛋
同学们看了我这篇作文的题目一定会说:“鸡蛋怎么能捏呢?”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破。“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个科学道理呢!不信的话你就往下面看吧!
那是爸爸带我到成才书店里买的《世界奇妙》。我一回家就忙着看,突然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碎。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可大力士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爸爸买回一袋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要一个鸡蛋做一次小实验。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同意了。
我先拿来一个碗,为的是防止捏时被捏碎了,那些蛋黄撒一地。接着我把鸡蛋放在手里抓住,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里全是汗。鸡蛋破碎的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弄清楚鸡蛋能不能捏碎,我双眼一闭,手用力一捏,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是,我睁开眼睛时,鸡蛋竟没破,可我还是有些怀疑,准备再做一次实验。
我又把鸡蛋放在手上(这回我用的是两只手),然后咬起牙,睁大眼睛,使出全身的力量去捏鸡蛋。可我尽管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可那只鸡蛋还是安然无恙。这真让我又烦恼又惊奇,我只得去问爸爸。
爸爸听了我的话后,笑着说:“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4,它就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薄壳形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呀!”听了爸爸的话,我真的相信了书上的故事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
水仙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