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10:5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第一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任元汉小学 五年级 数学 程彦平

联系电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课件、每小组准备三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直尺、彩笔等。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趣味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法,通过故事、游戏等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力争使课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权威,实现“教为学”服务的目的。“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师生快乐与幸福的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际操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所以这一节课采取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理解运用”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中,我安排了复习铺垫、激趣引新——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总结提高、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很好,“温故而知新“,这有几道题,谁能说出结果?

1、①120÷30=()

②(120×10)÷(30×10)=()

③(120÷10)÷(30÷10)=()

你运用的知识是()。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也就是被除数÷除数=

(课件出示)(学生说结果)【设计意图:由于分数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中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内容,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名称。新课教学之前,对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复习,是为本节课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一个伏笔。】

3、小故事:唐僧四人在取经的路上得到一个大西瓜,贪吃的猪八戒想多吃,师父说分给他1/2,他嫌少,分给他2/4,还嫌少,之后师父说分给他4/8,这时猪八戒觉得4/8很多了,马上答应了,可是孙悟空却在旁边偷偷的笑。你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吗?

师:孙悟空为什么笑呢?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这三个分数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用折纸的方法来看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在把枯燥的数学贯穿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一)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四人小组一起动手操作并讨论:

(1)、拿出准备好的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色(温磬提示:折痕最后能用笔描一描。)(2)、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汇报: 124,和248124 并涂上颜, 248都等于整张纸的一半,也就是说 124。

248248(4)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12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完全不相同,可是它们的大小却相等?这个等式里会不会隐藏着一些奥秘呢?想去了解一下吗?

你们真的确定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确定)那好,现在我们去验证一下好吗?(课件直观演示)(二)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请同学们有序的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各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完成后找你的组员说一说吧!1.小组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自己说,发现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提出疑问:这句话中的“相同数的数”能是“0”吗?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生交流后再汇报)小组讨论。讨论后,让学生明确:

(1)、如果分子,分母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00,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因为0不能为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因此这个地方我们还要添三个字 “ 零除外”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分数的基本性质里面的重点要注意的词语是什么?(在黑板上圈点出来)并让学生重新读一遍。关键词语请用重音读出来。请大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引发学生思考,感受“同时”、“相同”、“0除外”的关键词的意义。和除法的商不变规律的对比,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辩证统一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过渡语: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了,准备好接受我的考验了吗?(准备好了)(教师出示课件。)

1、我是小法官:(1)12/18=12÷6/18÷6=2/3

(2)5/10=3/6(3)1/5=1+3/5+3=4/8(4)3/4=3×a/4×a

2、对数游戏:

你能说出一个和我大小相等的分数吗?我是6/24.3、写数游戏:

在1分钟内,写出多个分数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看谁写得多。

4、挑战自我:

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同学们现在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了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多样,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中注重突出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关键词的作用,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说分数是如何变化而引起分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规范性语言的训练。练习还安排了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掌握得到升华。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经过了怎样的探究过程?对于自己本节课的表现你还满意吗?

【设计意图: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感体验。】(五)、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

用2,3,4,6,9,12六个数字,写出3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

2、预习“约分。

六、说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4 24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板书归纳、整理本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说明,不妥之处,恳请在座的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2.引出新知——动手实践3.初步感知——引导观察4.发现规律——巩固练习5.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上课开始我引入了故事:有一天妈妈给淘气做了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蓝猫看见了也想吃。淘气说:我只有一个蛋糕,要不我分给你一些吧,我有三种分法,请你选择一种:

第一种: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送给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2;

第二种: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送给你其中的2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2/4;

第三种: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送给你其中的4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4/8。

选择哪一种分法吃到的蛋糕最多呢? 同学们,如果你是蓝猫,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对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分为3个层次 借助长方形纸条来理解。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总结完善分数的基本性质。

1、借助长方形纸条理解

这里分成两份层次(1)借助直观图理解(2)分析分数理解

(1)借助直观图理解。

首先,引导学生在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条上分别表示出、、想一想为什么为什么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也不一样可他们最后分的大小却会相同呢?

(2)借助分数理解

在学生清楚的知道了三个分数为什么会相等后,从图在回到抽象的三个分数上,说一说,他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说明白后,明确分的份数就是分母,取得分数就是分子,在板书上改为“分母扩大了两倍、四倍,分子也相应扩大了两倍、四倍,分数大小不变”

2、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总结规律是在大量的直观的数据或练习的基础上实现的。为了给学生便于学生总结,我设计了“你还能举出一个和3/6大小相等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想让分子是9,分母是? 想让分母是18,分子呢?”一方面学生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做了一些基础的题,另一方面在叙述你是怎样想的时候,其实也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概括。这样当“用一句话总结你的发现”的时候,在语言叙述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3、关于“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的理解

两种预设,在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如果有有学生提出就上提出的学生说一说,如果没有主动提出,就通过做个练习题,“2/3哪样列式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做这两个题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四、巩固练习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练习上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首先是针对大多数的基础性练习,如填空、判断。其次是稍有变动的,需要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完成的变式练习。最后为了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还涉及了以下练习5/9的分母加9,分子加几,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第三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含有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2

一、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八等分。

2.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4.问--ww“1/2=2/4=/4/8”中,你发现什么?

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三、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习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5、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习):

除法式子变形

分数与除法变形

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动手折出平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板书:(零除外)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

(三)随堂练习

1.P109.1.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

(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分数后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20xx年10月17日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5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资料,这一部分教学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决定及动手实践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用心主动学习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

4.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到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王大爷分地的故事,让王大爷给三个儿子分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用心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先,三个儿子分到的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但是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第二、发挥群众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相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潜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到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潜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些决定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 4/8四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四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2.想--1/2、2/4、3/6 、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3.问—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4.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课开始发给每位学生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四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 (2)3/8=12/2 (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 1/6 4/9 4/6 12/16

3/4 2/3 20/25 6/36 8/18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7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基本性质》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

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 )/186/21=2/( )等这样的题,进行练习。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是呢?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 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习,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平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习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习,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基本练习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综合练习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习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坚持了“学生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9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平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习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平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平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习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0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手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正确改写。同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并能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来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能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让阿凡提给三个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练习难度的层次性。数学题目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吃不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最新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基本性质》: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的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通过设计科普展板的情境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与一个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及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发现,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这些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的道理。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说教学过程: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认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根据这一思想,本节课我以学生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课标提倡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开始,我跟学生交流,你们参加科技活动时都设计过哪些科普展报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科教活动中同学们设计的科普展板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块展板文字与图片所占比例,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后可能提出:“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等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有效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二)研究素材,猜想规律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出示问题:“每块展板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思考后学生得出:“把每块展板看作单位“1”,图片部分分别占展板的1/2,2/4,4/8。教师追问学生这三个分数有什么大小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猜测大小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彩笔和纸条涂一涂,画一画分别表示出这三个分数,通过涂一涂,画一画,让学生展示交流,学生直观的发现这三个分数是相等1/2=2/4=4/8。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分数大小不变,但分子,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有的学生发现:“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就得到了2/4,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就得到了4/8。而有的学生发现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就得到了2/4,同时除以4就得到了1/2(板书)。教师再写出一组分数2/5=6/15=12/30,让学生举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三组相等的分数,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教师随即向学生揭示,像这样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0除外”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0,分数就没有意义。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进一步强调分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涂一涂,画一画真正体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逐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认同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绿点,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巩固和应用

出示问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学生可能写出2/3=8/12=10/15,也可能写出48/64=24/32=6/8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写相等分数的依据和方法。学生交流后得出:“一个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通过让学生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使学生能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加深对分数进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我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根据规律验证是不是所有的分数经过这样的变化,大小都不变呢?学生对画有12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卡片上进行涂一涂、画一画,找出这些小正方形的4/12,1/3,通过涂一涂、画一画学生得出:4/12=1/3,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举例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加强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为了使学生掌握新知,锻炼能力,发展思维,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基础练习

自主练习1:先涂色,在比较大小。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直观认识。

自主练习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通过填合适的数,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综合练习

自主练习3:通过这道题,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

3、新旧对比,沟通联系

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并与本节课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也能解释分数基本性质的存在,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深化规律。

我带领学生总结本次课堂: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

x2 = 2/4 = x4

= x2 = 1/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本节课我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将教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力求用简洁的文字表达清楚,层次明确,重点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诚心期待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等方面做一个说明,首先是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说说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课的重点设定为: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设定为: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练习法组织教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自主探索,寻找规律——比较归纳,揭示规律——分层练习,巩固深化——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上课开始,我引入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慈母般的老和尚和三个调皮的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烙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想分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呢,小和尚就开始要了。第一个和尚说:“我要一块儿”;第二个和尚说:“我要两块儿”;第三个和尚说:“不行不行,我得多要点儿,我要四块儿”。 老和尚听了他们的话,二话没说,就把第一长饼平均分成四块儿,取其中的一块儿给了第一个和尚;接着又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八块儿,取其中的两块儿给了第二个和尚;最后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儿,取其中的四块儿给了第三个和尚。故事讲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三个小和尚谁的饼多,谁的饼少,你知道吗? 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 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个和尚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2、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引导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老和尚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和尚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12/16。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通过演示,学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3遍,注意关键的字词(同时,0除外)要重读。

3、现在,大家知道老和尚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4、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练习上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首先是针对大多数的基础性练习,如填空、判断。 其次是稍有变动的,需要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完成的变式练习。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有层次的练习之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认识。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我布置了三道题,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3 =()/6 10/15 =()/3 1/4 = 5/()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

13/18=13+2/18+2=15/20 ( )

3、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1)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2)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3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习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了学生们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4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二)、新知导入

(三)、新知探究

(四)、新知探究

(五)、新知训练

(六)、新知应用

(七)、新知强化

(八)、新知小结

1、新知铺垫和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分饼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新知训练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新知训练”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新知应用”是导入分饼时的题,难度不大,首尾照应,最后还安排了“新知强化”环节,属于开放性题。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15

一、说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2、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要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规律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4、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3、直观演示法:验证时,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猜想验证法、操作体验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自然就想到分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提出,进行验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小主人。新课程提倡:过程重于结果。在探索和操作中我采用了观察、归纳和引导发现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感知规律--研究素材,猜测规律--讨论交流,验证规律--巩固拓展,应用规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折一折纸条。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研究素材,猜测规律。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3)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些练习让学生强化训练,巩固教学效果。

第四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5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3两。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

“同学们,你们认为猴王分得公平吗?”引发学生的猜想。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 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三只小猴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猴王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我们班有64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6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32/64

(三)比较归纳 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1/4=2/8=3/12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注意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4、现在,大家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自学例2

1、自学例2。

2/3 = 2×/3×4 =()/12

10/24 = 10 ( )/24 ( ) = ( )/12

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的老师不包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3 =()/6 10/15 =()/3 1/4 = 5/()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

13/18=13+2/18+2=15/20 ( )

在这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平时做题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醒同学们今后要注意。

3、想一想:(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五、说教学评价

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3、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这天,我很高兴能站在那里,向大家展示我的说课。我的说课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件)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资料。本节课资料是在分数的好处,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以及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资料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

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潜力。

三、教法和学法(课件)

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巧妙的扮演着引导着、组织者的主角。设计了情景设疑、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重于结果。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因此我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课件)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潜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课件)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们都爱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猴王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了两块,给了猴1一块。(课件)猴2看见了,眼馋的说:“猴王,猴王,我要两块。”猴王笑眯眯的说:“别急,别急,给你两块。”只见猴王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四块,给了猴2两块。(课件)猴3更贪心:“我要六块,我要六块。”猴王想了想,把第三张饼拿出来,平均切成了十二块,果真给了猴3六块。

“同学们,你们听完故事后,觉得哪知猴子分得饼最多?”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们自然十分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用心的思考故事中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故事设疑,立刻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件)

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张圆片,拿出来代替猴王做的饼,分别按照折,画,涂的步骤,表示出每只猴子所得的饼,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课件)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更加确定,三只猴子分的饼确实一样多,有了实物的直观比较,学生不难理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但是为何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同,大小却相等?在此处,又设下悬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复习了分数的好处,为下面导入新知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开端。之后,我因势利导,安排下一环节: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课件)

(1)我板书这组分数后,请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分子是怎样变的?分母是怎样变的?此时我将主动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最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分子加了1,分母加了2等。我都笑而不答。而是鼓励学生逐一去验证各种猜想是否具有规律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直到有些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了2和3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此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发现,并让多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潜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增强了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再布置一个任务:你再从右往左看,又有什么规律?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时学生很快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2)就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分数的分子分母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顿时领悟:要0除外。

(3)最后,我推荐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这两个发现,师生共同完善规律。此时我才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这一规律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

(4)此刻,学生明白了聪明的猴王原先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分饼的。即满足了猴子们的要求,又分的那么公平。(课件)如果猴4想要八块怎样办?如此设计,既首尾呼应,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课堂的高潮之后,我启发学生还能够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多层联系、巩固深化

练习的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我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因此我精心设计的整套练习都是以游戏加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课件)首先,我安排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填空,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解题依据。之后,我又设计了师生互动的游戏:我的分子填4,你的分母填多少?我的分母填48,你的分子填多少?最后在两个小组抢摘苹果的游戏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它遵循了目的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能帮忙学生把整堂课的学习资料融入大脑。

总结: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以猴王分饼为主线,贯穿全文。由情景导入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最后归纳规律,使学生不仅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了完美体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5、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6、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旧知铺垫

新课开始,我先板书了一个除法算式 1÷2,然后让学生不计算,说出一个除法算式和它的商相等,学生边说我边抽取两个算式板书,比如2÷4,4÷8 ,3÷ 6等。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想到这些算式的(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的内容又是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第二步,我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这三个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三个算式商相等,推导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也就是1/2=2/4=4/8。此时,引导学生: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分数中又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分数当中的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和分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直觉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商不变的规律,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再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发现: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涂其中1份,得到1/2;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2份,得到2/4;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8份,涂其中4份,得到4/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这一过程的设置,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3、设疑促思,探究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师板书1/2=2/4=4/8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分数的大小却相等,提出疑问: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律?接着将发言权充分交给学生,完全开放空间,激发学生思索,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比如:将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2/4,将2/4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4/8,将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4得到4/8;将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2/4,将2/4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1/2,将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得到1/2共6种)。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的说法,适时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总结成一句话: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如果学生在此说出了0除外更好,如果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同时”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相同的数是任何数都行吗?为什么?那么同学们总结的规律该怎样叙述更完整呢?在学生加上“0除外”完整叙述后,指出:分数的这种变化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借此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我还安排了“听一听”,让学生听5句话并判断对错。

第一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二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三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五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除了进行“听一听”的练习,还有习题的判断。这样一次次地加深,强化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反复锤炼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刻的掌握,也为后面例题的完成奠定厚实的基础。

4、初步应用,深化新知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它。给你一个分数,能把它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借此引出例2。让学生读题,并明白做题要求有两个:一是分数大小不变,二是分母相同。在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分数后,第二个分数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过程及结果。但是一个例2不足以让学生达到巩固的目的,所以再次安排了和例2题型完全一样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在练习本上,并抽两名学生板演,对出现的问题共同指正。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及时练习,反复应用,对学生巩固新知、利用新知都达到好的效果。

5、多样练习,巩固知识

在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安排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含有6/12=( )/( )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全课小结,整理知识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同时,教师也在此时进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只是在说法上不同,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正是如此。通过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写出许许多多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体会“以不变应万变”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后告诉学生一个小秘密,以后还将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也是“用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安排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想说,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含有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等方面做一个说明,首先是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说说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课的重点设定为: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设定为: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练习法组织教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自主探索,寻找规律——比较归纳,揭示规律——分层练习,巩固深化——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上课开始,我引入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慈母般的老和尚和三个调皮的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烙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想分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呢,小和尚就开始要了。第一个和尚说:“我要一块儿”;第二个和尚说:“我要两块儿”;第三个和尚说:“不行不行,我得多要点儿,我要四块儿”。 老和尚听了他们的话,二话没说,就把第一长饼平均分成四块儿,取其中的一块儿给了第一个和尚;接着又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八块儿,取其中的两块儿给了第二个和尚;最后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儿,取其中的四块儿给了第三个和尚。故事讲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三个小和尚谁的饼多,谁的饼少,你知道吗? 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 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个和尚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2、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引导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老和尚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和尚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12/16。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通过演示,学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3遍,注意关键的字词(同时,0除外)要重读。

3、现在,大家知道老和尚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4、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练习上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首先是针对大多数的基础性练习,如填空、判断。 其次是稍有变动的,需要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完成的变式练习。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有层次的练习之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认识。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我布置了三道题,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3 =()/6 10/15 =()/3 1/4 = 5/()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

13/18=13+2/18+2=15/20 ( )

3、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1)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2)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

一、教材简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西师大版)第十册第15-16页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以前,教师通常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作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时先用几个例子让学生较快地概括出规律,然后更多地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巩固应用规律,着眼于规律的结论和应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问题较碎,步子较小,放手不够,探究的过程体现不够充分。《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不可以有别的教学思路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这一新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的着眼点,不能只是规律的结论和应用,而应有意识地突出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课件设计意图

场景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三分之一,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六分之二。老三分到了这块的九分之三。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纸,通过师生折、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兄弟分得的一样多。

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场景二:发现问题,突出质疑。

既然三兄弟分得的一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土地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引入新课:下面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场景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教科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1/4到2/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1/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2/8。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

(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6)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结论。]

3.出示例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不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举例,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

[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新知化归旧知。]

场景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口答。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运用反馈片判断,错的要求说明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几个字不相符。

3.在下面内填上合适的数。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举例,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

沈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沈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

(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3、教学过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沈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8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2.引出新知——动手实践3.初步感知——引导观察4.发现规律——巩固练习5.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上课开始我引入了故事:有一天妈妈给淘气做了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蓝猫看见了也想吃。淘气说:我只有一个蛋糕,要不我分给你一些吧,我有三种分法,请你选择一种:

第一种: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送给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2;

第二种: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送给你其中的2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2/4;

第三种: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送给你其中的4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4/8。

选择哪一种分法吃到的蛋糕最多呢?

同学们,如果你是蓝猫,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对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分为3个层次 借助长方形纸条来理解。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总结完善分数的基本性质。

1、借助长方形纸条理解

这里分成两份层次(1)借助直观图理解(2)分析分数理解

(1)借助直观图理解。

首先,引导学生在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条上分别表示出、、想一想为什么为什么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也不一样可他们最后分的大小却会相同呢?

(2)借助分数理解

在学生清楚的知道了三个分数为什么会相等后,从图在回到抽象的三个分数上,说一说, 他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说明白后,明确分的份数就是分母,取得分数就是分子,在板书上改为“分母扩大了两倍、四倍,分子也相应扩大了两倍、四倍,分数大小不变”

2、通过观察、举例、验证,初步理解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总结规律是在大量的直观的数据或练习的基础上实现的。为了给学生便于学生总结,我设计了“你还能举出一个和3/6大小相等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想让分子是9,分母是? 想让分母是18,分子呢?”一方面学生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做了一些基础的题,另一方面在叙述你是怎样想的时候,其实也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概括。这样当“用一句话总结你的发现”的时候,在语言叙述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3、关于“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的理解

两种预设,在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如果有有学生提出就上提出的学生说一说,如果没有主动提出,就通过做个练习题,“2/3哪样列式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做这两个题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四、巩固练习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练习上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首先是针对大多数的基础性练习,如填空、判断。其次是稍有变动的,需要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完成的变式练习。

最后为了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还涉及了以下练习

5/9的分母加9,分子加几,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张,彩色笔

四、说教学方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自主探究”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五、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五步教学环节:

1、创境设疑:回顾旧知,引发思考

2、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发现规律

3、交流归纳:揭示规律,巩固深化

4、分层精练:多层练习,多元评价

5、感悟延伸: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第一环节:创境设疑

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创设分蛋糕的情景,妈妈分得公平吗?课始便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鼓励学生当小法官,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联想和猜想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通过折纸、涂色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非常具体、真切的感知,为探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提供认知基础。教师通过五个有层次的问题,分层质疑,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尽量地关注到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中初步理解并能简单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及时强调了0除外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环节:交流归纳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通过质疑,借助知识的迁移,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四环节:分层精练

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再一次的体验,感受,研究,同时也是整节课的亮点之一,练习分层,评价分层,通过分层练习,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基本练习让90%的同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综合练习让80%的同学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拓展练习则留到课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讨论交流中、知识的沉淀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环节:感悟延伸

通过小结、反思,查漏补缺,学生在交流收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的回顾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是坚持了“学生是探索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的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质疑延伸,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内容:

1.创设情境

片断一

师: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呢?,你能说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吗?

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5:40。

师:你们认为这个比还可以……

生:化简单一点。

师: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得到7:8。

师:你怎么想到除以5的?

生:因为35和40的最大公约数是5。

师:说得很好!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7:8,最简单了吗?

生1:是,因为7和8已经是互质数了。

生2:互质数就只有公约数1了,因此它是最简单的比了。

师:说得好!这里的7:8,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

生1:就叫最简单的比。

生2:我认为应该叫最简单的整数比更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时还可能出现小数或分数的比,也是很简单的。

师:你们大家都同意吗?那我们就把这样的比称为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再说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生:2:3、1:2、8:9……

师:对于最简单的整数比,你们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1:首先前项和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生2:那前项和后项就必须是整数。

生3:其实,它还是一个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12:18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12和18有公约数6。

师:那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个比进行化简,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对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反思:以班中男女生人数为新知的切入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同时放手让学生利用新知去尝试解决把一个比化简,体现了在做中学的理念。

片断二

师:你能说说刚才的化简,用了什么知识?

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就可以化简了。

师:要是给你一个分数或小数的比,你觉得还能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将一个分数或小数比化简,必须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整数比。

师:说得真好,还用上了转化。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把一个分数比或小数比化简?谁来说一个分数比?

生::

师:再说一个小数比?

生:1.8:0.09

师:那,咱们先来试一试。

……

反思:对于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确实有些难度,但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化简比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试一试,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主动。

片断三

师:谁先来说说你的想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1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与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有: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二张长方形纸、两张圆形纸。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采用引导探究、引导合作、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努力使课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权威,实现教学为学服务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因此,当学生对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奥秘时,没有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在新知教学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引导体验、组织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学生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一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配合下,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例题教学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从而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

1、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得出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后,小组合作找出几组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写出大小相等的分数,必然会产生对那组等式进行观察的愿望,从中有所发现。之后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运用折纸、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写出的那组分数大小相等,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最后学生交流在写数过程中的发现,最后在讨论中明理,揭示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过程:即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巩固深化;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第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以及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我想大家一定学的非常好对吗?先来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这的样设计,直接扣入主题,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迅速的点燃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此过程共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建立几组相等的分数,提供探究的数据。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习了已有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数的大小,从而很直观上建立起三组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的大小确相等的数学。再通过学习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手中的学具,让学生接着举出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这样师生共同呈现的多组分数,为下面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些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大小确相同的分数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所疑之处,提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师生共同的梳理,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程,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个环节:沟通联系,揭示规律。

设计意图: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结合商不变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从实践的观察和发现到理论的证明,层层深入的证明了我们发现规律的合理性,从而建立起“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的学习活动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引起了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这是从理论上对规律的证明,在大量的实践材料和理论证明中完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三、运用规律、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深化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上有所提高,注意对知识的巩固。立足于基本练习,注意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渗透“极限”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或谁帮助了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习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了学生们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75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材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3、教材重点: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类推及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中,以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说教法

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等教法。

四、说学法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发现、操作体验、合作交流,有顺序的观察题、对比分析、概括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创设情境,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操作――发现法”、“观察、归纳”法进行探究。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妈妈给三个儿子分苹果的故事。妈妈分别给三个儿子分得苹果的1/2、2/4、4/8,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看谁分的多,妈妈是不是偏心。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苹果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动手体验,形象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的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因此我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代替苹果分别折出1/2、2/4、4/8,并用彩色笔涂上颜色。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再请学生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使1/2=2/4=4/8这个结论让学生自己“做出来”,而不是老师讲出来。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大小的习惯性思维,初步体会到分数“形变值不变”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探究,得出规律。这一节环节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既然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那这三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之间藏着什么秘密呢?你们能找出它们分子分母各自按照什么规律变化吗?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得出什么规律,反过来从右往左又得出什么规律。然后请学生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有了这些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再总结出规律。最后学生们会概括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老师板书)预计学生不会把相同的数中的0除外,因此我会问同时乘和除以0也可以吗?让学生思考并得出0不能作为分母不能作为除数,所以0要除外,最后让学生重新完整的叙述一遍,老师揭示课题。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刚才是借助图联系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性质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呢?启发学生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迁移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新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是探究学习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教学反思。因此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

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练习难度的层次性。数学题目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吃不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分数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4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手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正确改写。同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并能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来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能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让阿凡提给三个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练习难度的层次性。数学题目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吃不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最新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基本性质》: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时安排了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

4.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互动、合作与探索结合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以阿凡提讲故事引入,然后小组讨论。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①做一做,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请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果把每张纸都看作“1”,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汇报。

根据上面的过程,学生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引伸,联系旧知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说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设计意图: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借助直观图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形找出相等的分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充分调动孩子们去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充分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能在激励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学习内容的迁移,自然得到分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师在此也进行了适当的重点点拨。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3、实践游戏、深化理解、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对于课堂游戏都非常积极,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也要顾及一些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带动后进生的学习激情。

4、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资料,这一部分教学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决定及动手实践的潜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用心主动学习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

4.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到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王大爷分地的故事,让王大爷给三个儿子分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用心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先,三个儿子分到的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但是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第二、发挥群众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相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潜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到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潜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些决定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与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3

沈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沈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

(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3、教学过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沈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从设计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5、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6、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旧知铺垫

新课开始,我先板书了一个除法算式 1÷2,然后让学生不计算,说出一个除法算式和它的商相等,学生边说我边抽取两个算式板书,比如2÷4,4÷8 ,3÷ 6等。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想到这些算式的(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的内容又是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第二步,我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这三个算式写成分数形式,根据三个算式商相等,推导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也就是1/2=2/4=4/8。此时,引导学生: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分数中又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分数当中的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和分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直觉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商不变的规律,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再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发现: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涂其中1份,得到1/2;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2份,得到2/4;把一张纸条平均分成8份,涂其中4份,得到4/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这一过程的设置,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3、设疑促思,探究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师板书1/2=2/4=4/8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分数的大小却相等,提出疑问: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律?接着将发言权充分交给学生,完全开放空间,激发学生思索,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比如:将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2/4,将2/4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得到4/8,将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4得到4/8;将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2/4,将2/4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1/2,将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得到1/2共6种)。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的说法,适时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总结成一句话: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如果学生在此说出了0除外更好,如果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同时”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相同的数是任何数都行吗?为什么?那么同学们总结的规律该怎样叙述更完整呢?在学生加上“0除外”完整叙述后,指出:分数的这种变化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借此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我还安排了“听一听”,让学生听5句话并判断对错。

第一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二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三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五句: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除了进行“听一听”的练习,还有习题的判断。这样一次次地加深,强化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反复锤炼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刻的掌握,也为后面例题的完成奠定厚实的基础。

4、初步应用,深化新知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它。给你一个分数,能把它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借此引出例2。让学生读题,并明白做题要求有两个:一是分数大小不变,二是分母相同。在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分数后,第二个分数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过程及结果。但是一个例2不足以让学生达到巩固的目的,所以再次安排了和例2题型完全一样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在练习本上,并抽两名学生板演,对出现的问题共同指正。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及时练习,反复应用,对学生巩固新知、利用新知都达到好的效果。

5、多样练习,巩固知识

在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安排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含有6/12=( )/( )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全课小结,整理知识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同时,教师也在此时进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只是在说法上不同,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正是如此。通过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写出许许多多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体会“以不变应万变”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后告诉学生一个小秘密,以后还将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也是“用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安排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想说,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5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手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正确改写。同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并能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来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能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能根据教材的实际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备课时,我觉得如果根据教材的安排来导入,显得有些平淡,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让阿凡提给三个儿子分田地,分得的结果看似不公,实则相同。并让学生作为裁判来评一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同时,我又把这一悬念暂时先放一放,等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捂。原来,三个儿子分得的田地实际上是一样多的,只不过是平均分的分数不一样的,其中表示的份数也不一样,但大小却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吃亏。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教学结构更加完整,前后呼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有效解决教学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观察等分数的变化规律时,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点一滴,逐步发现从左往右,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依次乘2、乘4、乘8,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从而慢慢地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另外,在故事导入时,我也充分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三个儿子有没有吃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除了安排一些基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空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填图题、并要求学生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数改成分母是30的分数的题目。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练习难度的层次性。数学题目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吃不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难度的加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最新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基本性质》: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习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了学生们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是: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资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资料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

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好处,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

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

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潜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

知特点,结合教材资料,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透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

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能够细化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潜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就应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和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这天,我很高兴能站在那里,向大家展示我的说课。我的说课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件)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资料。本节课资料是在分数的好处,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以及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资料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

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潜力。

三、教法和学法(课件)

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巧妙的扮演着引导着、组织者的主角。设计了情景设疑、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重于结果。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因此我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课件)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潜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课件)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们都爱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猴王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了两块,给了猴1一块。(课件)猴2看见了,眼馋的说:“猴王,猴王,我要两块。”猴王笑眯眯的说:“别急,别急,给你两块。”只见猴王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四块,给了猴2两块。(课件)猴3更贪心:“我要六块,我要六块。”猴王想了想,把第三张饼拿出来,平均切成了十二块,果真给了猴3六块。

“同学们,你们听完故事后,觉得哪知猴子分得饼最多?”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们自然十分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用心的思考故事中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故事设疑,立刻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件)

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张圆片,拿出来代替猴王做的饼,分别按照折,画,涂的步骤,表示出每只猴子所得的饼,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课件)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更加确定,三只猴子分的饼确实一样多,有了实物的直观比较,学生不难理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但是为何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同,大小却相等?在此处,又设下悬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复习了分数的好处,为下面导入新知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开端。之后,我因势利导,安排下一环节:

(三)比较归纳、揭示规律(课件)

(1)我板书这组分数后,请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分子是怎样变的?分母是怎样变的?此时我将主动权全都交给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最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分子加了1,分母加了2等。我都笑而不答。而是鼓励学生逐一去验证各种猜想是否具有规律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直到有些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了2和3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此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发现,并让多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潜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增强了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再布置一个任务:你再从右往左看,又有什么规律?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时学生很快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2)就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分数的分子分母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会是什么结果?学生顿时领悟:要0除外。

(3)最后,我推荐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这两个发现,师生共同完善规律。此时我才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这一规律就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

(4)此刻,学生明白了聪明的猴王原先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分饼的。即满足了猴子们的要求,又分的那么公平。(课件)如果猴4想要八块怎样办?如此设计,既首尾呼应,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课堂的高潮之后,我启发学生还能够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多层联系、巩固深化

练习的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我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因此我精心设计的整套练习都是以游戏加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课件)首先,我安排男、女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填空,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解题依据。之后,我又设计了师生互动的游戏:我的分子填4,你的分母填多少?我的分母填48,你的分子填多少?最后在两个小组抢摘苹果的游戏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它遵循了目的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能帮忙学生把整堂课的学习资料融入大脑。

总结: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以猴王分饼为主线,贯穿全文。由情景导入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最后归纳规律,使学生不仅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了完美体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了教材内容,本一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了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教学过程

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

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成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是呈现给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和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平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习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平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平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习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1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资料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资料。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忙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资料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透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用心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透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到达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透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透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透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复习了分数的好处,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透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比较,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潜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内含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但是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4、拓展延伸

透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初步接触了分数,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中多媒体的设计与意图

(一)激趣引思

学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所着重倡导的理念。因此,在本课的开始,我设计了“猴王分饼”这个故事情境,通过形象化、儿童化、趣味化的故事场景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习的兴趣,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发新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本课的学习很有趣、不枯燥。在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把故事搬到了学生的眼前,比教师仅仅口述要形象得多。

(二)温故探新,通过温习、观察、猜测、验证及动手操作来寻找规律。

1.通过课件直观的观察对比,让学生自主写数、自主验证、自主发现,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

2.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里我安排了一个创造活动,用折纸的方法创造出与相等的分数,让学生经历个人操作、投影展示、观察思考,再一次体会分数的相等关系,使学生不断有新发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三)深挖教材,小组协作,突破的重、难点。

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索研究,然后通过多媒体完整的演变过程展示、以及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得出规律,再列举一组相等的分数来验证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四)巩固拓展,多层练习、运用规律。

以练习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由浅入深的几个练习,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这里我采用教师操作与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讲解和演示,这不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中的整合,也实现了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整合。

(五)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特定这节课的“课堂自我评价表”

并且让学生把自己所学所感写出来,完善了他们的认知。

(六)课外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才能出真知,为此我在自己的博客和把一些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网址推荐给学生,让他们积极拓展课外知识,养成从小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了大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场景,开展了一系列数学探究活动,一方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的精力能始终自然地放在数学学习上;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为原被认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课件中的部分板块是从东北师大资源库中选取后灵活组合,既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又节省了制作时间,“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教学方式,也将是以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3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数学六年级新教材第一章“分数”中的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1)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听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说理验证等学习环节,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启发、点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严谨求实的品质。

(2)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学生熟悉的给定理、做练习的数学课模式,转变为突出知识发生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尝试说理验证。通过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能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从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严谨品质,同时在要求学生说理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在前一年我曾执教过六年级数学,通过这次的备课,我发现: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中,新老教材对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处理方法有较大的区别。据我个人的观点,老教材在引入时有针对性的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后通过类比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这样的设计安排学生能较好的体会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的数学概念有较强的系统性;新教材则更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来获得亲身探究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之后再设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安排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能留下强烈的直观感受,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分数性质的“探究发现——说理检验”的学习过程,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个分数变化为分母(或分子)不同而大小保持不变的分数。学会面对新问题时,敢于面对、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并能从原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体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通过数学课的学习活动,尽快熟悉新同学,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同学意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积极探索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探索,猜测规律提出问题:一张涂色的纸,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3/4。请同学们分别用这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结论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大小相同、不同等分的纸中,涂色部分分别占纸的3/4、6/8、9/12、12/16,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3/4=6/8=9/12=12/16。由分数3/4的分子、分母分别同乘以2、3、4可得分数6/8、9/12、12/16。而分数12/16、9/12、6/8的分子、分母分别同除以4、3、2可得分数3/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折纸这样具体的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又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安排动手操作的学习环节,之后通过观察和找规律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折纸这样的操作虽然看似简单,其实能反映出很多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折纸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形的翻折对称中隐含的图形特征和边角的数量关系。我们应该尽量挖掘类似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手脑并用、轻松有趣。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的环节,尤其是如何设问。在此,我就提出几个设问仅供大家参考。双色纸上有几个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将它折成几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分别占了几分之几?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分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说理过程中,会很自然的运用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就是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较易联想起来;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能学生一时之间不容易回想起来,但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性极高。安排这样的说理环节,可以使

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过程。

三运用性质,巩固提高例题1试举出几个与分数18/48大小相等的分数。教材上是“试举出三个与分数2/5相等的分数”。做改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分子、分母不但可以同乘一个数而且可以同除一个数;二是不明确写几个,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分数可以写几个?例题2把2/5和8/6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1)9/15=3×/5×()(2)2×()/9×()=8/()(3)5×()/2×()=()/14(4)15÷()/20÷()=()/4 2试各写出三个与下列分数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1)1/4(2)5/7(3)4/6(4)10/4 3分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分数1/2,2/4,4/8,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把2/3和8/3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大小相等的分数。 5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4=()/12(2)3/7=()/56(3)6/5=30/()(4)()/10=4/20(5)36/24=()/8(6)7/35=1/()(7)18/()=6/12(8)20/16=5/()

四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4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又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3两。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

“同学们,你们认为猴王分得公平吗?”引发学生的猜想。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 验证猜想

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2、既然三只小猴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3、猴王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我们班有64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6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32/64

(三)比较归纳 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1/4=2/8=3/12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归纳性质。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齐读,注意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4、现在,大家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

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自学例2

1、自学例2。

2/3 = 2×/3×4 =/12

10/24 = 10 ( )/24 ( ) = ( )/12

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的老师不包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1/3 =/6 10/15 =/3 1/4 = 5/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

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

13/18=13+2/18+2=15/20 ( )

在这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平时做题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醒同学们今后要注意。

3、想一想:(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

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

五、说教学评价

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3、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5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二)、新知导入

(三)、新知探究

(四)、新知探究

(五)、新知训练

(六)、新知应用

(七)、新知强化

(八)、新知小结

1、新知铺垫和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分饼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新知训练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新知训练”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新知应用”是导入分饼时的题,难度不大,首尾照应,最后还安排了“新知强化”环节,属于开放性题。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汇编15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资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这天,我很高兴能站在那里,向大家展示我的说课。我的说课资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将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新鲜实验学校 付程善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与手段、过程设计等方面作一个说明。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和“教学程序”几个方面来说: 一、 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着......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 晋庄小学 李书贵 一、说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 《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