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

第一篇: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

自主选择,走自己的路

【摘要】“走自己的路”既是邓小平同志最有代表性的论断,也是贯穿新中国65周年的主线。然而,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什么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的内涵,以及中国应该如何“走自己的路”,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这些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

“走自己的路”既是邓小平同志最有代表性的论断,也是贯穿新中国65周年的主线。纵观一个半世纪的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不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不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揭示了一条规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然而,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什么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的内涵,以及中国应该如何“走自己的路”,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这些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走自己的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和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走自己的路,其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是它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出,他们的理论只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要求后人要依据具体的历史条件,结合具体实际,灵活运用和发展他们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各国具体情况而得出的普遍真理。它给我们提供的是普遍的、一般的指导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具体的道路模式。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书本里去找社会主义的具体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的,也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这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国内外长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他们自己实际的对策,走自己的路而取得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等大部头著作中从没提出过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而且是在一国取得胜利。列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进行革命,取得了胜利。对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族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主义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走自己的路的结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认真分析中国的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中国的革命不能像俄国革命那样先从城市搞起,而是从农村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邓小平指出:“在这个长时期中,毛泽东同志确实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得非常好,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采取与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由于充分尊重中国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顺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也一样。教条式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书本里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模式,往往会遇到挫折,甚至导致失败,而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就会带来胜利。苏联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足以鉴证这一点。

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总结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无产阶级搞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但坚决要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据这一思想,邓小平为我们制定规划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方针、政策,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经过实施这些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取得了明显的成就。这就表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

二、“走自己的路”的两层涵义

(一)走自己路的第一层涵义:就是不走别人的路

从哲学上,“是什么”就意味着“不是什么”,“不是什么”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是什么”。应该说,对于探索问题来说,“不”的回答比“是”的回答要容易,往往从否定的“不”的回答开始,最后作出肯定的“是”的回答。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这样。邓小平就曾从否定角度划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界限,诸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

中国在走自己路的探索中,“不”字当头,如前所述,就是不照搬苏联模式,不走美国的道路。尤其是在政治制度方面,邓小平在谈到西方时用了一系列”不搬”,如”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们实行的民主不是搬用西方的民主”;”人们往往把民主同美国联系起来,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我们不能搬你们的”;”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

中国对苏联和美国说”不”的背后,潜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说”不”表面上看是否定对方,实际上也表明对对方看得很重,总是萦绕在心。如果心里没有或者不在乎对方,可能不会经常用”不”去评价。

苏联和美国,一方面实力强大、发展领先;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恃强凌弱、说三道四。它们的强大令人羡慕,而它们的霸道令人憎恶。由于这种情况,中国在走自己的路中,对苏联和美国往往是既爱又恨,爱恨交错。这种矛盾的心态,如果不够冷静,就容易走入极端:如果爱起来,就盲目崇拜,照搬照抄;如果恨起来,就全面否定,排斥一切。仅从”不”的角度走自己的路,容易出现误差,而且也的确留下了这个方面的深刻教训。

(二)走自己路的第二层涵义,也是更本质的涵义,是自主选择

真正做到自主选择并不容易,既要客观上实力强劲,还要主观上理论成熟,并且要策略上得当。

第一,强大的国力是自主选择的客观基础。为什么会对他国照搬照抄?从根本上说是自己处于落后状态。在人类历史上,落后国家模仿先进国家比比皆是,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当今为什么会有崇洋媚外现象,也是因为西方国家比较先进,有所”崇”和”媚”之处。中国只有更强大和变得先进了,在客观上模仿别人的现象就会减少,或者还成为他人的模仿对象;在主观上也就变得更自信。

第二,成熟的理论是自主选择的主观条件。走自己的路,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发展只有一种模式、只有一个中心,那么任何走自己路的探索最终都是殊途同归,跳不出既有的窠臼。

第三,真正做到自主选择,还要策略得当。(1)外交上独立。走自己的路与独立自主外交路线是密切关联的。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使得我们内政选择上减少了外在的制约,不用看别人的眼色行事。(2)在借鉴上自由。走自己的路绝不是自我封闭。在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走自己的路”

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走自己的路,不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已是不可争议的真理。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或照搬他们的模式,只能导致中国的混乱、落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人们不能动摇这一原则。

第二,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别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建国初,党中央强调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在政治经济体制上出现了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现象。特别是1957年后,出现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大跃进,在生产关系方面照搬苏联的单一公有制,盲目追求“一大二公”,所有制纯而又纯,否定了商品经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再三强调别国模式只能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要依据我国的实际,走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

第三,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别国的人对情况不熟悉,指手划脚,是要犯错误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都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主要依靠本国人民来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事情,靠中国人解决,不依附于别人,“不坐别人的车”。别的国家也应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不要照搬别国经验,更不能照搬中国的经验。

第四,走自己的路,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倡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他立足中国国情,遵循其发展规律,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国家要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计划经济以及由它而形成的一套旧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到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地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要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不断进行自我改革,因循守旧、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所以,要发展,就必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是走自己的路的必要条件,没有改革开放,“自己的路”是走不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总而言之,“走自己的路”既是思想观念的创新,也是实际操作行为的变革,是一场真正的思想解放和行为超越,其结果并不泯灭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而是相反,它只会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挑战面前获得新的发展。实践证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还要不断向前伸展,在前进中还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探索,走好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58.[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8]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9]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1]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论文 具体要求:

1.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2.论文字数3000——4000字。3.论文写作:

(1)论点必须明确、论据详实充分。(2)结构完整合理、语言流畅通顺。(3)特色鲜明独到、结合本人思考。(4)引证资料广泛、杜绝整段抄袭。

4.引用资料要注明出处,文章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否则扣分。题目所给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论文写作不限于这些参考文献。

5.超过5000字,不在下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题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写作提示: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写作提示: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动摇农民对工地、耕畜的深厚的私有观念和各家各户自主经营的习惯,自然会引起相当大的抵触,但是党和政府坚持和平的方法和自愿的原则不动摇,并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可以使占农村人口多数的、在生产条件方面还有各种困难的贫农和下中农得到利益,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三、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写作提示: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8-16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任务

写作提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通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此,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参考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

五、详述新时期推进党建伟大工程的重点

写作提示: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光靠老经验、老办法、老传统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问题。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不注重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15

附: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A4纸;

正文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2.层次和标题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 课程论文;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课程论文 ;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1课程论文 ; 3.封面

课程名称:隶书、二号、加粗; 论文题目:隶书、二号、加粗; 4.摘要

摘要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居中、单列一行宋体、小四号; 5.关键词

3~5个,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 6.目录

目录标题格式要求同摘要标题,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为宋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

7.正文

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

(1)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

(2)图、表、公式: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公式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或连续)编号,例: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

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3)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中文参考文献)或“,et al.”(英文参考文献)。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

(1)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专(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论文集:序号 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7)网文:序号 作者.文题.网页链接地址.举例如下:

[1]梅树立,陈奎孚,张森文,等.两点边值问题的Shannon小波数值解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2):12~16 [2]朱文学.粮食干燥原理及品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108 [3]Bettina G, Alexander S, Thompson G A.Translocation of structural P-proteins in the phloem.Plant cell,1999,11:127~140 [4]Dupont B.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Smith R,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74,44~46 [5]欧阳忠.中国股市及农业板块的弱市场有效性假设的分析和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 [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9.图(表)

图(表)标题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表注为宋体、五号。

录(示例)前言………………………………………………………………..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研究目的和意义………………………………………………5 2 ******………………………………………………………………6 2.1******..…………………………………………………………6 2.2******..…………………………………………………………7 2.3******..…………………………………………………………8 3******………………………………………………………………9 3.1******..…………………………………………………………9 3.2******..…………………………………………………………10 3.3******..…………………………………………………………10 4 结论与建议..………………………………………………………..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研 究 论 文 教 学 计 划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说明

1、目的:

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能力教育和落实科学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将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能力培养,逐步开好研讨式、研究型的课程作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将改革引向深入。

⑵加强研究、研讨环节,拓展教育空间,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水平。

2、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素材,要求目的明确,结合课堂所学理论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课程论文。

3、成绩考核:

研究论文教学为16学时,1个学分,以课程论文的写作为考核方式,成绩实行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

二、内容

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将研究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写作方法、格式规范等内容结合理论教学进行讲授。

三、课程论文规范

1、格式

课程论文应由学生本人手写、A4纸,左装订,双面书写。论文的格式为: ⑴课程论文题目;作者及专业、学号; ⑵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

⑶正文(引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 ⑷参考文献或资料(包括文献编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集名、期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

2、基本要求:

⑴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视课题需要和学生水平而定,一般在5篇以上。⑵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内容精炼、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事求是,论据可信。

⑶用汉语写作,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符合学术文章要求。

⑷图画整洁,布局合理。所有内容符合国家最新标准。

⑸正文字数在2500—3000字;中外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⑹文中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图表格式、文字书写、字号、排版格式以及引用文献等,均应按正式出版物要求来表述。

3、课程论文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对课程论文进行全面审查,在《学生课程论文评分表》上打分,并签写评语。凡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题符合课程要求,建议选题具有一定现实性和学术价值。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C)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 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8.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1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13.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6.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17.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A)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8.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B)

A.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 B.劳动者联盟 C.非劳动者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联盟

20.中国共产党建党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因为党一开始就坚持了(C)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C.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 D.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原则

21.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B)A.资产阶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22.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实质是(A)

A.思想斗争 B.路线斗争 C.阶级斗争 D.群众斗争 23.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24.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2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B)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 26.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2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8.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3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3.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社会稳定 3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

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3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

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B)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0.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C)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41.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C)

A.解决人民温饱 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4.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D)A.各地区均衡发展B.各地区非均衡发展C.由西向东梯次推进 D.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4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C)

A.改造自然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B.发现资源与利用资源的关系 C.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D.治理环境与预防疾病传染的关系 4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变到依靠(C)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47.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还告诫说: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体现了农业(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48.股份制是(D)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0.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5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5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5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C)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

5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D)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C)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D)

A.共产党*** B.工农联合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59.我国的政体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C)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6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6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6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C)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6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68.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6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B)

A.香港问题开始的B.台湾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71.“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7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73.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D)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7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75.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B)

A.社会制度的竞争B.科学技术的竞争C.经济资源的竞争D.军事力量的竞争 7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C)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77.南北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C)

A.南方的国民素质低下 B.南方的技术条件差 C.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D.北方国家援助较少

78.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D)的外交战略?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条线、一大片 7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8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8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8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8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规定的 8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8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86.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B)

A.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快速发展 87.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D)

A.五个统筹 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坚持以人为本 D.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88.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

A.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 C.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D.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89.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着眼点是(B)

A.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B.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C.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可持续发展 90.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可持续发展 91.毛泽东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9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成语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那篇著名的文章是(D)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93.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C)

A.主观主义 B.党八股 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D.思想僵化 94.邓小平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表现在他突出强调(A)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95.1978年5月,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质就在于(D)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6.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地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已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D.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BC)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中国共产党内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D)

A.教条主义 B.实用主义 C.盲动主义 D.经验主义

3.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ABCD)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和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4.邓小平理论是一个(ABD)

A.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B.开放的理论体系

C.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D.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5.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武装斗争有(ACD)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 7.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BD)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8.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AB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9.1928年~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ABD)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BC)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革命经验神圣化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做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ABCD)

A.中共整个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C.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又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D.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12.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13.正确开展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BCD)A.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B.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反“右”时要注意防“左” C.正确认识“左”和“右”的根源、实质和危害D.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 14.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改组成为政治联盟的革命阶级是(ABCD)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5.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AB)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BD)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17.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AC)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1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C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BCD)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21.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BCD)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2.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CD)

A.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 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 2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26.邓小平的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ABD)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从1991年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D.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7.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是(BCD)

A.工业 B.农业

C.能源和交通 D.教育和科学 2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CD)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C.切实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 D.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29.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3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CD)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既有量的优势,又注重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3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合作制B.合作社 C.公有民营 D.股份公司和租赁、承包制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D)

A.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保证人民的权利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33.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CD)

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D.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34.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主要是指(ACD)A.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B.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劾

C.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35.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BCD)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6.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3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和团结统一 38.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ABCD)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支持健康有益文化C.努力改造落后文化D.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9.“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民主自治权利,包括(ABCD)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B.单独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 C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D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40.“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包括(ABCD)A.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41.台湾问题是(BCD)

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

42.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ABCD)

A.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B.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C.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4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ABD)A.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形成 D.多极化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4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BCD)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真正的不结盟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5.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ABC)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46.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ABD)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经济建设 D.组织建设 47.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ABCD)

A.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C.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 D.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 4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AB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独立 D.各民族共同繁荣 49.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ABCD)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50.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在我国民主革命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是(ABCD)A.使党摆脱了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 B.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础是(ABCD)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5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就毛泽东思想产生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ABCD)

A.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 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的需要 C.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

D.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53.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判断,包括基本含义是(AC)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5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经济 55.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内容是(BCDE)A.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提出的新概念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E.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6.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有(ABCDE)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社会化 5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ACDE)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B.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C.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D.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E.抑制通货膨胀 5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BC)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5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ABDE)

A.经济基础不同B.阶级实质不同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D.宗旨不同E.主体不同 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AC)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E.最高领导机关 6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ABCDE)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

C.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E.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以下保证(ABE)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63.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BCD)A.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E.要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E.社会主义荣辱观 6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6.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多个方面的发展构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主要为(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E)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E.就是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主观题题库

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三、四章

1、简述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有哪些?

2、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什么?

第五、六章

1、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其包含哪些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七、八章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5、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什么? 九、十、十一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1、什么是“四个尊重”?为什么要坚持此方针?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3、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

2、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3、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际,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怎样理解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作文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给定一个题目,综合运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拟题目,文体为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课程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0年10月11日至2011年11月4日)

题目:

一、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8)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二、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主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普遍规律的揭示,是以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生、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各国如何实现未来理想社会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过具体蓝图。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经过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三、详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第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四、正确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竟争力;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人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2.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专科2500字左右)3.论文写作:

(1)论点必须明确、论据详实充分;(2)结构完整合理、语言流畅通顺;(3)特色鲜明独到、结合本人思考;(4)引证资料广泛、杜绝整段抄袭。

4.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下载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