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管理常规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全体教师要真正落实有关教学常规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规范教学各环节,确保以科学精细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按课程计划安排课程,严格按课程表规定的科目、课时量进行教学活动,所有教师要做到专课专用、有效教学、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坚决杜绝随意调课或占用技能课时的现象,任何班级不得出现空堂现象。
2、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有教师都要认真备课。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教材,把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下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结合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并依据教案进行教学。教案设计要新颖,要根据课型特点及学生实际设计出不同教案。教案内容应包括:①教材分析 ②目标要求 ③重点难点 ④教具学具准备 ⑤教法学法选择 ⑥课前预习⑦教与学的过程⑧作业选择,包括限时作业,板书设计 ⑨教学反思。
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实行集体备课的形式,并与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应遵循“有计划、有目的、有专题内容、有实施步骤、有总结、有记录”的原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体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个性化教案。
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和签字制度,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各组长负责每位教师。签字时间均安排的每周五的下午。不备课不准上课,严禁课前准备不充分或无教案上课。
3、认真上课。教师要提前做好一切课堂准备工作,上课期间教师要关闭通讯工具,不中途外出,并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精神饱满,行为文明,不坐着讲课,不看无关的报刊杂志,不玩手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上课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严肃课堂纪律。在课堂上,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教学气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心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课堂用语要文明、得体、准确、精炼;要求教师提前三分钟到达教室,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准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欣赏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法,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能够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的生成状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课堂教学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作业布置与批改。
根据《宁阳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本着实效性的原则,各学科的作业如下设置:
1、语文:作文分为草稿本和正式本,教师重点改草稿本,要求全批全阅
5、学习辅导。学习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其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解惑答疑、指导学习、探究提高;学习辅导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学习辅导要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寻找学困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多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斥责和惩罚的现象。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与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和平台,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教师评判教学行为,改进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开放、多元、多样,可通过考试、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际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
第二篇:教学管理常规
教学管理常规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制定下列常规要求,以便于工作中遵照执行。
一、备课:
教研组长重点抓好各年级的备课,备课组长在抓本年级的备课活动时,不仅要备进度,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备实验,更要备教法,作业和能力的培养,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备课人,备课组长要检查新任本科教师教案并签字。集体备课要有记录,定期由教务处检查。
备课是教师研究教材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教学能力,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经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备课要做到四点:
1、认真钻研教材:
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是备课的主要依据。
(1)新学期开始,教师要通读全学期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各章节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要站得高,统观全局,深刻领会全册教材的结构和教学目的,任务,要把德育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
(2)两种备课:
A.单元备课,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章节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上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等纳入计划。设计教法、学法和媒体使用。
B.课时备课,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要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研究如何把教材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对定理,公式和关键性词汇、语句,要背得、用得,习题都能作得之外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参阅注释,做到深入浅出。
2、深入了解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过程,教师教的全过程是指导学生会学习的全过程,教师除备教材外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也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胸中有数”。
(1)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学生学习兴趣和一般学习习惯;
(3)学生学习态度和思想状况。
力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精心设计教案,要备教法,学法。
要求教案内容上能体现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处理及教学深度,广度。并注意以下几点:
(1)要考虑教学方法,使教师讲授,学生活动,实验演示,相互配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又要注意教法的科学性。
(2)课前要准备好随堂和课后的练习内容,习题要精选,达到目的明确,多少和难易适当。
(3)准备好教具,鼓励教师开发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教具是增强教学直观性的重要工具,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标本、模型、以及选用电化教学手段也应在教前准备好,总之,教案简明扼要,要有实用性,既不要过于繁琐,又不要粗略,流于形式。
(4)教师在课堂上的谈话,提问和讲解,在备课时要认真琢磨,特别要考虑差生的学习问题。
(5)教师要把教课的方法,提问的内容,板书的编排计划,采用的教具以及作业的选择等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
(6)教师要认真设计好预习提纲,除在教案上体现外应提前交给学生预习。
(7)教师要超周备课,不准抄袭现成教案或用旧的教案。
(8)教师备课教案的数量要与教师实际教学的课时数相吻合。
4、坚持集体备课
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吃透教材,学情,统一要求进度,落实教懂学会,做到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的良好作风,必须持之以恒。
集体备课要做到:
(1)发扬学术民主,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2)有统一的结论和规定,要求做到统一目的,统一基本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训练要求(包括实验,习题),统一检测。
5、注意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务求准备充分,现象明显,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并且一定要重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6、备课中要认真做好板书设计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教法,使学生在主动认知过程中达到既定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在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中创建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不断在实践中检验。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2)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3)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上好每一个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师要按照课时教学计划(教案)上课,指导课堂教学活动,不备课不能上课。
2、按照学生思维过程和认识规律进行课堂教学。
(1)把检查预习情况作为开始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可采取预测、提问、检查预习笔记等形式,了解不同类型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要充分利用预习成果,对学生未掌握的部分。重点讲解,作到教其不会促其质疑。
(3)重点讲授时,要使学生找到新知的生长点,运用旧知掌握新知。
(4)课堂教学要精讲善练,讲练结合,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课时应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弱点强化,条理分明,语言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学生印象深刻。
(5)要重视思路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实物,图表,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也要有计划地全面安排落实,积极运用录音、录象、投影和计算机等电化教学手段。
(7)讲课内容要在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难度和密度,要做到高难度与量力性相结合,高密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8)运用启发式杜绝,“满堂灌”,“一言堂”。
3.通过严密的教学组织工作和各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1)严格贯彻课堂常规,教师要按照课表进行教学,教帅要准时进课堂,上课前做好准备,中途不得离开教室。
(2)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前组织工作,教师和学生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以及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
(3)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改进教法,重视研究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课堂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
5、注意寓德育、美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6、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必须振奋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素养:
(1)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和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4)加强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的学习,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5)废止注入式,强化启发、激励、给学生以广阔的时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预习成果。
(6)抓好课堂及时反馈,调整教学节律,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优良的协振。
(7)充分利用媒体,诸如心理媒体(语言、表情、教态、形象),传统媒体(板书、教具、演示),现代媒体(声、光、电及计算机),以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课堂注意力。
(8)强化课上练习,给学生创设理解,掌握,表达,检验的机会,多给学生鼓励,树立学生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
(9)重视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知、理解、观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完善学生智力发展。增强智慧和动手能力。
(10)重视育人,注意思想教育因素的挖掘和利用。
(11)落实课堂常规:
①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中途不离开教室。课上所需教具物品应于事先做好准备。
②按教务处规定课表进行上课,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③着装整齐,仪表庄重大方,注意课堂语言的教育性,讲文明礼貌。
④工作认真,对学生全面负责。既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又要耐心教育,严格遵守《教师法》,不得将学生轰出课堂。
⑤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掩饰错误,不弄虚作假。
⑥上课时,任何人不得占用上课时间布置其它事情或将学生或教师叫离课堂。
三、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运用能力及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方面。要求教师措施具体,认真对待,并以此反作用于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和严肃态度。
1、作业布置科学,数量、难度适当,必做选做兼备,能及时检测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交作业要有记录,对不交作业的学生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完成作业,作业应计人平时分。
3、作业原则上全批全阅,大作文,学期不低于6次,全批全改不低于4次。
4、作业要注意五性:
(1)科学性,认真检查布置给学生的每一项作业,防止不科学、不严密及过于重复的作业。
(2)量力性,数量适当、难度合理、紧切教材、突出重点、难点、着眼能力培养。
(3)激励性,选做、必做结合,形成梯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要,激励学生进取。
(4)反馈性,认真批阅学生作业,详批慎改给自己以详实的及时反馈,给学生以自我纠错的恰当空间。共性、个性问题不同处理。
(5)规范性,作业必须规范,各科制定标准。交还及时,保存完整。
四、检测:
采取多种形式检测教与学的情况,分平时,期中、期末:
1、初中大部分学科安排期末一次考试。各学科安排期中检测及单元检测l—4次。职高每学期安排一次考试。
2、严格认真命题,注意命题的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检测性和激励性。强化对双基础检查和能力的培养。
3、改革考试方法,要灵活多样,重视实践能力的检测。
4、严肃考纪。
5、检测要求:
①命题严密:尽量用成熟的命题。
②题型多样:采用多样化题型,贴紧时代脉搏,口试笔试,操做并重。
③难度合理:针对学生水平命题,安排要有梯度,形成合理档次。
④反馈及时:检测重效果,必须有分析,特别共性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认真做好记录。
五、总结:
重视教学小结及总结,要做到:
1、课后回顾小结(记人教学计划),写好教学后记,记下心得体会。
2、每次检测小结。对学困生要有针对性搞好个别小结。
3、期末工作总结。
4、心得体会,要逐步升华为理论经验,发表出去。
六、交流:
1、教务处每学期要安排观摩示范课,实验研讨课,青年新秀课等交流展示课。
2、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有关任课教师要参加听课,并做详细记录及评定。
3、教研及教学主管领导不定期检查教师教学全过程。并做详细记录。
4、定期召开听课评议会。
5、定期召开经验交流、论文研讨会及学术年会。
6、定期出版教学交流刊物。
7、组织好校际交流及会议。
七、辅导:
1、各学科组要组织以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课。选修课,实践课,业余运动队。纳入总体教学计划。
2、组建专、兼职培训辅导队伍,落实内容、人员、场地、器材、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讲评、总结、展示、汇报,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3、辅导要求
(1)适度提高,对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集体或个别方式利用课余时间适度提高。
(2)弥补缺陷,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查漏补缺,使之尽快达到基础要求。
(3)横向扩展,对于特长生,以鼓励成材为目标,引导他们向知识的结合点,生成点延伸发展。
(4)技能培养,以课外活动方式,创设实践实习机会,把知识导向应用,导向技能。
八、培训:
1、普及教育理论学习,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定期安排讲座、辅导、自学及交流活动。
2、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定期参加上级安排的培训,完成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
3、抓好青年教师的培训,集中辅导,以老带新,定期评议分析,努力培养典型,促青年教师成材。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五教发(2005)7号文件《五通桥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特制订二码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辅助手段,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教案设计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教师做到超周备课,各学科备课组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讲究备课实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大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或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
4、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35岁以下的教师每周不少于1 篇教学后记。
5、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 “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上课有教案,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准时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上课。
3、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6、体育活动、实验、综合实践等课,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保障学生安全。
7、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调课需经教导主任同意并做好登记。
10、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11、科学(自然)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三、认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要求做到 :
1、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四、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重视作业的讲评,切实为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服务。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等,中高年级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五、认真进行考核
1、全期只进行一次期终检测,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单元测试随堂进行,综合性检查每次不超过90分钟。
3、严肃考试纪律,学生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现象。
4、评分标准客观、统一,阅卷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及时做好成绩统计,成绩评定继续实行等级制。
5、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6、做好学生综合性评价工作,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
7、学期检测结束后,教师及时填写试卷分析,学校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六、认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1、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落实 : 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2、成立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开设作文、奥数、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创新六个以上项目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兴趣小组要结合学科特点,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使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
3、课外活动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富有吸引力,确保活动质量,力争出成果。
4、每次活动要作好记录,包括辅导内容、方法、效果等,注意积累资料,期末认真总结。
第三篇:常规教学管理
托古中心校 常规教学管理
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研究制度
备课制度
(一)个人备课的要求
1、上课必先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在进度上要做到周前备课,并做到于上课前再熟悉和修正完善。
2、做好“五备”工作:
(1)备大纲: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要求。(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与教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智能培养和创新训练。
(3)备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智能状况,注重因材施教。
(4)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5)备学法。引领学生悟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实践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五有”要求: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
3、要求单元备课,先确定单元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划分,然后写出课时计划。
4、课时计划要写出教学目的(或目标)、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作业练习、课堂实验,还要考虑到板书布局和教具准备,并积极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5、备课时教师应将课本作业做一遍。
6、教案的书写、使用因人而宜,体现教师授课个性化。按事先教导处要求。内容要具体、实用,重反思,不搞形式主义。(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倡发挥集体智慧,严格执行计划,进行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时间、地点在各个村小学,任何人不准无故缺席。
3、每次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然后以说课形式进行讨论,做好记录。
4、以教研为目的,统一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交流信息,解决疑难。
5、各个小学的教导主任负责分解相关备课及教案的整理、撰写任务。
注:中心校教导处要不定期对各个学校的集体备课和个人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处并进行量化打分,记录为个人和集体基本业务积分。
上课制度
一、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铃响立即上课。
二、做好授课前的各种准备,(包括教材、资料、教案、教具、课件等)不出现无教科书和教案进入课堂或中途离开课堂取教具等现象。
三、传授知识要准确无误,课堂环节要设计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
四、教师授课态度要和蔼,对差生要耐心,语音要适中,语速要合理,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以情动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板书字迹要工整、规范、美观、大方。
六、课堂要发挥多种教具的直观作用,加大课堂练习密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教师不坐着讲课(包括晨读),不在课堂吸烟,不带mp3机等休闲、游戏设备进课堂,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状态,不在上课期间接打手机。衣着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入课堂,禁止酒后进入课堂。
八、课堂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表执行,认真执行教学进度。
九、上满40分钟课,不拖堂,不离岗,不私自窜课,不提前下课。
十、尊重学生,对学生用语做到文明、礼貌,不挖苦讽刺,不能把学生赶出课堂,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十一、课堂教学做到目标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讲练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十二、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
作业批改制度
一、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1~2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中、高年级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
二、提倡布置分层性、创造性、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得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
三、作业批改要及时。语文习作可在两周内完成,练习及其他作业需当天内批改完成。
四、作业批改要正规、认真,做到不错批、不漏批、不代批。
五、要提高作业批改的质量,教师的批语书写要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和指导性。
六、提倡作业批改都写评语,语气要和蔼,对学生所存在的错误要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出来,多用表扬、激励的语言。
七、要培养学生自我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学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纠正作业的情况。
八、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整洁地完成作业。教师要及时检查,对无故缺作业的学生应及时加以教育,对学生重做、改错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阅,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全班表扬。
九、每月的最后一周将作业本收齐,接受各个小学领导的查阅。中心校将不定期的对各个学校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进行量化打分,记录为个人和集体基本业务积分。
教学研究制度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教育局关于开展“创设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现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1、教学研究理念。
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学、研究、进修一体化,把学校建设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化组织。
2、分组形式。
学科型、教研型村小学:
(1)以学科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为组(2)以同科、同级分组:
3、教研活动任务:
深入了解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4、教研活动时间。
(1)每周星期五下午放学后为全校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约一小时)
(2)各学科、各个村小学,每周安排时间学习研究。其中,一节为说课、评课、讲课活动;一节为:同科,同级集体备课活动;
(3)各个小学从开学第二周开始至第十六周,每周安排一节公开课活动。
5、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年级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科组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师对自已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分析和自我对话的过程。自我反思,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要求,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后等教学反思(附教案尾处);每位教师上一节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1~2节示范课,每位教师听课达15节以上;校长、教导处主任等听课25节以上;(2)同年级互助。
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在同伴的互助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小学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研讨每周教研中的实际问题,以不断促进提高。
(3)专业引领。
一方面:学科带头人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同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教研的校本培训;并利用名刊和全国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光盘,组织教师学习和观看;要求写出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更新观念。从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叙课”,作为新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发展。
6、教研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管理要求:
(1)各校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2)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做好教研活动总结;并收集好有关的资料。
(3)想方设法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①营造务实,民主的教研氛围,改变学校教研流于形式,不务实的状态,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教育科研的课题开发和研究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④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 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
中心校将不定期的对各个学校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进行量化打分,记录为个人和集体基本业务积分。
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教导处。
托古乡中心校
2011-03-01
第四篇:教学管理常规实施方案.
《教学管理常规》
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随着教育的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为了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常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教学管理常规》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整体思路:抓好常规管理,促进教学改革,突破重点,树立典型。
具体思路:一是以《教学管理常规》为载体,抓好“常规”的落实普及工作,为教改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内容:
1、利用周四例会集中学习《常规》,利用教研组活动深入讨论,充分理解《常规》的内容,教师自学巩固《常规》,要求教师依据《常规》进行教学,教研教改。
2、重视《常规》学习进程,每位教师在学习《常规》时要
做好记录并写出学习体会,学校组织《常规》考试,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抓《常规》促教改:
1、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实现九个转变。
一是在教与学方面:实现由“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向“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观念转变。
二是在结论与过程方面:实现由“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的观念转变。
三是在师生关系方面:实现由“忽视或侵犯学生权利”向“建立充分体现尊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变。
四是从“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学导式、尝试式、探究式教学改变。
五是从教师“统讲、统问、统听、通练”的同步教学向“多人异步,分层递进”的异步教学转变。
六是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要我学”向学生主动参与的“我要学”再向学生自己会学习的“我能学”的教学转变。
七是从只重知识传授的静态教学向学生手脑并用、学用结 合,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的动态教学转变。
八是从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向既重教学方法研究更重学习方法研究的教学转变。九是从“惟师是从”的专制教学向平等、合作的民主教学转变。
2、学习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3、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我校大力加强教育技术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供支持。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自制教具,挖掘和发挥传统技术和手段的积极作用,开发学生右脑,减轻学习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韩六生
副组长:黄国立彭新生
成员:杨清义、孟彬、李洪亮、王香莲、胡延晓、陈建涛、韩明辉、赵军枝、马磊
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2009.9 《教学管理常规》
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2009.9
第五篇:常规教学管理措施
杉木乡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措施
(一)出勤
一、基本要求
1、中心学校人员每天8点前到岗,其中值日人员7点半前到岗。
2、提倡中学教职工住教,各小学校长和值日教师上午第一节课前一小时到岗。
3、全体小学教师(除值日和买菜外)上午第一节课前30分钟到岗。
4、小学负责购菜教师上午预备前到岗。
二、督查
5、中心学校负责全乡中小学督查工作,所有管理人员除开会和紧要公务外,每天必到一至两所学校督查,并做好记载。
6、中学值日领导、中心小学校长负责本校教职工出勤督查,做好记载。
7、各中小学每月对教师出勤情况进行一次小结,按月兑现奖惩;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总结,作为教师考评和考核的依据。
(二)备课
一、基本要求
8、所有教师都必须先备课,后上课。备课至少要超前4-5教时。
9、备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积淀性备课。教师应从书籍或网络中大量占有资料,日积月累,不断充实,从丰富的资料中提炼精华,为备课所用,让学生得益。其二是常规性备课。教师要钻研、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学习态度和需求,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并制订应对策略,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的重难点,考虑和研究教法、学法,安排课时计划,按课时写好教案,准备好实验、实习、作业等。
10、备课后要记忆教案,上课前温习教案,基本做到脱稿讲课。
二、教案要求
11、教案大体包括课题、课型、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作业五部分。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适当分散和处理难点,确定运用的教学手段(挂图、实验、电化教学等),设计好板书。教案可以是纸质教案也可以是电子教案,但电子教案必须符合常规要求且便于检查。
12、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一般指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实绩居同类可比班级前列且从事本学段本学科教学5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写简案,青年教师和教学实绩居同类可比班级后1/2的教师必须写详案。教案不得照搬教参,不得从网络上下载现成教案直接使用。
13、无论简案还是详案,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思考,有一定的探究性;问题应有坡度,体现层次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形成问题串,体现连贯性。
三、教学反思
14、倡导教学反思。教师应做一些教学后记,及时记录并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积累备课和教学研究的宝贵经验。每学期教后记原则上不少于20则。教后记要有实质性内容。
四、集体备课
15、集体备课要建立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中学以校、小学以片分年级学科进行集体备 课。
16、集体备课要落实好“五定”。定时间(每两周不少于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2节课以上);定地点;定内容(要将教材研读、教法研讨、学法指导、资料使用作为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定主讲人;定试教(主讲人要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进行试教,给研究小组提供具体的案例)
17、集体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对一些重点课型、典型课例进行细致深入地研讨,以形成教学范式,从而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并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18、要加强集体备课的资料积累。对在集体备课中通过集体研讨,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案例,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形成教学范式,并作为优秀教学资源归档保存,并推荐到乡集体备课电子素材库,向全乡推广。
19、杜绝以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所有教师都必须有个案。个案指在通案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本人、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操作性强的教案。严禁任务分摊式集体备课。
20、集体备课流程:备课组长制订“备课指南”,明确课时及每课时的具体目标-分工收集资料,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主备试教,集体研讨、修改完善-二次复备
五、督查
21、督查实施主体:乡中心学校以第一校长为组长,其余管理人员为成员组成中心督办组;中学教务处分管领导或年级组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组成的督查组;小学以中心小学校长为组长,各校教务主任为成员组成的督查组。
22、督查重点内容:是否照抄照搬现成教案(可以用抽查的方法到网上搜索,看是否有直接下载、未作改造和调整的教案),有没有教法、学法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是否在通案基础上复备并形成个案。
23、督查要求:每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必须有记载有反馈,检查人员必须在教师教案上签名并注明检查日期。检查记载、反馈信息必须与被检查人交流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公示,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指出并限定改进时限。对问题突出的个别教师,要跟踪检查。
24、结果使用:检查结果要纳入月度考核。重点检查内容有一条达不到要求即为不合格。第一次检查不合格,按学校确定的权重扣减当月教学常规考核分,第二次检查仍不合格的除扣减当月教学常规考核分外,还要将结果带入学期考核或考核。
(三)上课
一、基本要求:
25、目标明确具体、容量适当、讲授正确、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能有效指导学法、讲练结合,达成度高。
26、教师上课应提前1-2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不拖课,不提前下课,不坐着上课(音乐教师除外),不接打手机,不擅自中途离开课堂,不随意调课、缺课,不抢占自修课。
二、主要课型及课堂结构。
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不尽相同,本细则仅概括出共性的结构、程序,实施过程中可以允许有差异,但必须体现出本细则的基本原则。
27、新授课
新授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讨论讲解→练习巩固→变式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以上环节中要注意:复习应为导入服务;新知的探究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要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活动的问题链;练习巩固要以本为本,注重基础,围绕新知进行2 有效训练。要控制好难度,定位准确,确保90%以上学生能掌握学习的内容。
28、复习课
复习课一般应先诊断后施教。文科
教学过程:诊断——解惑——巩固——纠错。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做诊断练习,在批改诊断练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先呈现诊断反馈并点评,在讲评诊断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个知识的用法;接着让学生做具有一点综合性质的巩固练习;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做根据错误率较高的题改编的归错练习。
理科
教学过程:诊断-知识梳理→范例讨论→提炼归纳→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知识梳理可采用问题式,亦可采用习题式(从一组题目的练习中梳理出本课要复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范例讨论要围绕本课复习的基本知识、方法,精选例题,引导学生经历“读题审题→形成思路→规范表述→解后反思”这样的解题过程。
提炼归纳主要应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维障碍、易错点、解题表述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
巩固应用要注意练习的模仿性和迁移性。迁移练习要注重变式训练和纠错训练。
29、试卷讲评课
课前准备:研读试卷,吃透试卷内容,了解命题特点;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共性的典型错误,并分析错误生成原因;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每堂课重点讲评部分试题,解决一些突出问题);选编巩固性练习。
教学步骤:评考—析题—答疑—矫正。具体做法是:第一步,介绍考试的总体情况,如分析试卷特点,公布学生得分情况,表扬先进,同时指出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步,分项重点讲评,侧重讲清试题立意,讲清解题的思路;第三步,学生自读试卷并提出疑难,教师解答;第四步,针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不同特点进行矫正性练习。
基本原则:①分类讲评,反对逐题按序。可以按知识错误类型、思路方法、命题方式为线索将同类试题合并在一起进行归类讲评,力求使学生领悟同类试题的共同特点。②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讲评时要讲清立意、讲清干扰、讲清变式、讲清解题的思路,注意从具体题目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力求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将分析过程变成证明答案正确性的过程。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寻解题要领,把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真正交给学生,并给学生以恰当的思考内容和足够的思考时间。④坚持评练结合,及时巩固重点讲评的内容。⑤一段时间后要将错误率较高的题经过变式让学生进行纠错练习。
三、督查
30、督查实施主体:乡中心学校以第一校长为组长,其余管理人员为成员组成中心督查评估小组;中学校长、分管教育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含年级组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督查评估小组;小学以中心小学校长、副校长,各完小校长、主任组成的督查评估小组。
31、评估标准:各校按上述“主要课型及课堂结构”要求、教研室下发的分学科的课堂评估标准制订校本化评估标准。
32、督查方式:①课堂观察,并根据学校评估标准量化评分(或折换成等第)。督查听课一律推门听课。评课标准要从严掌握,杜绝讲人情。②学生访谈或问卷调查。
33、督查要求:①量的要求。从督查者角度衡量,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含年级组干部)每学期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不少于20节(具体节数由学校根据工作量规定)。从教师角度衡量,每人每学期被听课不少 3 于2节,工作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和教学实绩居同类可比班级后1/2的教师每人每学期被听课不少于5节。②评价要求。听课者对每一节课都必须作出书面的质性评价,并与被听教师个人或在备课组内交流。交流时既要肯定其闪光点,又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指点改进方法。各校每周都要利用全校教职工集会时间进行公开点评课,每次不少于2节(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年级部为单位)。点评者事先要精心准备,既简明扼要,又能切中肯綮。
34、结果使用:有一次不合格者扣除当月教学常规考核本项应得分,有两次不合格者扣除学期或教学常规考核本项应得分。其他等第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常规考核分值。每学期学校要对督查结果(等第)进行公示。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一、基本要求:
35、有练必选(包括选择和自编)、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二、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
36、先“下水”后选题。要根据学习内容、阶段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选题,突出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思维性。
37、每个班级要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合理布置各科作业,倡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小学作业时间中年级不超过4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1个小时。初中的作业量、难易度应保证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
38、为适应新要求,各小学、初中要布置语文、英语课外阅读作业。
三、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
39、教师一律用红笔批改并赋分或评定等级,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形成学期平时成绩记录。
40、对学生的作业要逐条批阅,对作业中的关键性错误要予以修正或以红线划出,并要求及时订正;必要时加眉批或总批予以说明、指导。各科作业都要有一定量的面批。作文要有眉批、总批,评语要贴切、中肯,并对学生改进、完善有指导作用。
41、对于学生订正的作业,要进行复批;未订正的作业要坚持按要求订正;作文提倡指导学生根据老师评语和课堂讲评指导进行二次复作。教师要认真使用批改记录。
42、教师要督促、指导学生有序整理练习、试卷,分类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对每次练习的错题纠正要落实到人,失误情况要落实到知识点,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
43、提倡使用人性化评语,要通过批注、面批等形式,纠正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和书写习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
四、督查
44、督查实施主体:备课组长。教务处、年级组、分管校长在备课组长检查的基础上抽查。
45、督查主要内容:一是根据上述要求检查作业质量、批改质量和学生作业整理情况,二是对学生做过的作业定期抽测,检查作业达成度。
46、督查程序和要求:①作业质量和批改质量检查。先由备课组全面检查,教务处、年级组、分管校长抽查,每次抽查量不少于1/4,学校领导(校长、分管校长)在教务处、年级组抽查的基础上再随机抽查。检查、抽查结果都要有记载有反馈,学校领导抽查时发现备课组和教务处、年级组抽检查、抽查不认真的,要在教师会上点名批评。检查、抽查每月组织一次。②练习达成度检测。备课组每两周抽取各科学生做过、错误率较多,教师批改讲评过的的作业、练习组成一份试卷,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重做,并流水批阅。检测试卷组成:4 原题60%左右,在原题基础上的变式题40%左右。学生成绩70分为及格,71-90分为良好,91分以上为优秀。教务处每两月从备课组检测试卷中抽取题目组成一份试卷再检测,80分为及格,81-95为良好,96分以上为优秀。
47、作业质量和批改质量,练习达成度检测结果必须纳入教师月教学常规考核。练习达成度检测及格率低于70%的要进行警戒谈话。
(五)课外辅导
一、基本要求
48、课外辅导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分层施教;要坚持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强化跟踪辅导;要注意培优与补差相结合,淡化精英化和竞赛化。
二、具休要求
49、分年级明确培优与补差的对象。
50、制订详细的学期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辅导内容、辅导次数。
51、每次辅导应视为正常的上课(教师应备课、编制相应的训练题,写出翔实的教学预案,做好批改与纠错工作等),学期结束前,学校应对辅导的学生进行辅导效果的考核。
52、个别辅导要明确内容,根据实际选好题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做好过程记录。
53、课外辅导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状态。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要形成合力,以非智力因素水平和心理品质的提升带动辅导效果的提升。要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提升的习惯和能力。
54、为适应新高考方案,各校要加强语文、英语课外阅读的辅导,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辅导效果纳入教学常规考核。
三、督查考核
55、督查实施主体:教务处或年级组。
56、督查考核方式:①学生访谈或问卷调查。②效果检测。③小学毕业班级、初中要制订临界生推进绩效考核方案。④将上述三项考核结果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过程和终极考核。
(六)听课、评课
一、基本要求
57、本环节的听课、评课主要指研讨性听课(非检查性听课)。
58、听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充分了解该堂课的教材内容、难点、重点、分化点、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对该课所用的仪器、教具等尽可能的熟悉,并做一个大概的课堂设计,以便于听课时观摩和课后交流。
59、听评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应以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为目的。要确立以学论教的观念,实事求是、开诚布公,以评价这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既要反对“挑刺”式评课,也反对“好好先生”式评课。
60、听课和评课都要有记录,着重点应放在体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避免记成“流水帐”。
二、听课的具体要求
61、听课数量。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62、听课要求。听课者课前要到指定地点候课,课中不随意与学生交谈,不接听手机。提倡先熟悉要听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去听课。听课记录要全面、具体、客观,“全面”包括:执教者姓名、执教班级、执教内容、执教时间、教学流程实录、教学环节点评、整堂课的总体评价等,“具体”意味着:不仅要记下教学过程和环节,还提倡记下师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活动次数与起止时间、活动人次等,“客观”是指:旁注和总评要符合实际,不能只是赞美,要多从反思的角度去点评。
三、评课的具体要求
63、评课形式。双方交流、评议会、领导或专家点评。
64、评课要求。每次听课后,要及时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互相探讨,共同提高;提倡围绕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引导分析、讨论,以便深入交流经验,真正提高认识;要先从教学目标评起,在此基础上再去谈各项教学原则的贯彻情况;要就课论课,从师生和具体教学条件出发,用教育理论去肯定成功之处和正确的倾向,对缺点和不足之处最好只在可以改正的范围之内予以剖析并提出改正建议;辨证地对待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分析、评价的对象主要应是不变因素(如基本的教学原则),对于可变因素(如教师的风格)只能从不变的角度去分析,如不能对教师的风格本身作出评价,只能看他是否有效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不能单看结果,还要看导致结果的过程,要用典型事例做具体分析。
四、督查
65、听课检查。学校每学期应按期中、期末两次或按月收集、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检查不仅要统计听课的数量,还要看记录、反思的质量。检查的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并纳入考核。
66、评课检查。学校领导要经常参与评课活动,在参与中考察评课质量。
(七)考试命题和质量分析
一、基本要求
67、考试命题和质量分析要在《课程标准》、《考纲》、教材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命题应着眼于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情况下,60%的试题为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30%的试题为知识的迁移,10%的试题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检验。
68、质量分析是课程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质量分析的核心工作是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二、命题具体要求
69、科学。在试卷中,有效控制非学科性、非思维性命题。试题中没有科学性、常识性错误。
70、规范。题干要简明、扼要、翔实、清楚易懂,没有语病;提出答题的要求要有明确的指令,不模棱两可,语意清楚,不误导解题思路;题肢必须落点准确,各选肢不交叉重复,设计干扰的角度要合乎学科要求,答案具有正确性、明确性,即使是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就其所含的学科意义来说,也应该是正确的、明确的。
71、到位。要求做到“两个结构”(即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结构)到位和“两个要求”(即《课标》阶段性要求和学生适应性要求)到位。关键是试题落点的选择要准确有效。
三、质量分析具体要求
72、统计分析。采用“逐题分类统计”的方法和“典型分析”的方法。实施抽样统计的,6 可按题号随机抽样,也可按分数段分组抽样。实施典型分析,要面向各类试题,选取典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选取典型答卷。
73、撰写报告。考试质量分析应写成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题评价、成绩分析、错因探究和教学应对策略等方面。分析报告的重点应是错因探究和应对策略。要从学生答题中呈现的问题入手,深入探究学生学习的缺失,从学生学习的缺失入手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策略。
四、督查
74、学校督查的重点应放在“质量分析”上,统计最终是为了分析问题,找准对策,因此要特别重视检查错因探究和教学应对策略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实际。要把“质量分析”的质量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项内容。
75、命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校应通过命题竞赛等形式,对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进行考核,并记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