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商务专业实习报告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 实习岗位: 礼宾部/行李生
实习时间:2014年7月11日--2015年1月15日 班 级: 国际商务12级1班 姓 名: 陈廷生 学 号: 10204121018 企业指导老师: 李晓璇老师 校内指导老师: 李晓璇老师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贸易经济系制
2014 年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体会社会与校园的区别,在走出校园、走出课本知识的局限的基础上,学会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体验一个做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实习岗位中不断学习和工作来充实自己,适应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角色转变;方便毕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做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磨练意志。
二、实习单位简介
(一)、企业概况:
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区龟山路8号。始建于1991年,1992年3月31日正式开业,是按国家旅游总局星级涉外酒店标准设计的以作多功能综合性酒店。酒店占地1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2193平方米。经过多次改造,现已拥有客房243间、公寓90套、高级写字楼205间、多功能会议室15间。酒店的餐饮、商务、娱乐等设施配备完善,宴会厅、中西餐厅、日本料理,咖啡厅、酒吧、商务中心、保龄中心、壁球室、棋牌室、美容美发室、游泳池、健身房一应俱全;建店至今,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一直秉承着“为宾客提供安全、舒适、快捷、周到的优质服务”为宗旨,受到中外众多商客的青睐。
(二):企业组织结构、用工工作程序、与专业相关岗位 ① 企业组织结构:
行政室: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助理、项目总监、大堂副理
销售部:总监、助理总监、经理、副经理、主任、美工师、物管经理、客服经理
人力资源部:人事部、培训部、医务室 总务部:总务经理、副经理、主管、康乐中心
房务部:总监、助理总监、客房部、仓库、前厅部、前台接待、礼 宾部、车队、布草房
财务部:总监、助理总监、会计核算部、信贷部、审计部、应收部、采购部、收货部、电脑技术部
餐饮部:总监、助理总监、西厨、中厨、西餐、中餐、管事部 工程部:经理、工程师、空调组、动力组、弱电组、木工组、水工组
保安部:副经理、消防部
② 用工工作程序:招聘、应聘、面试、考核、接收、行政审批、录用、入店手续办理、用工部门面试、用工相关手续办理、上岗
③ 与专业相关岗位:
前台接待、礼宾部、商务中心、康乐中心、餐饮部
(三)、与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各类介绍:
前台接待、礼宾部、商务中心、康乐中心、餐饮部等部门,与本专业学习的《商务基础英语》《商务礼仪》《英语口语》等有密切联系。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客人是外国人,因此对英语的要求和礼仪要求相当严格。
三、实习内容
在此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礼宾部行李生的工作,此岗位隶属于酒店房务/前厅部。其岗位职责主要是对客服务,是全酒店第一个接触客人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行业要求很高,如身高、气质、英语交流水平等;初期通过实习指导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多门课程对此岗位实习是有帮助的。
在岗位工作中,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能力、职责范围内解决客人的一切需求。在工作中,我了解到了服务的真正含义以及服务意识的养成对一名初入社会的求职者的重要性。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每天都有几项必须完成的工作,如码头接送客人、为客人送东西、拿行李、叫车服务、预定车服务等,虽然这些工作都看似微小,却几乎每一项都是部门价值的体现。对于本岗位来说,直接对客服务就会导致遇到各种客人和形形色色的要求,偶尔做得不好或让客人不满意,还会引起客人的投诉;因此,虽然我们的工作简单,但却是客人对酒店第一印象的部门,也正因为这样,我们针对不同的客人,也自我要求去提供不同的服务。很多外国人因为文化的差异,会对我们的工作方式产生质疑,对此,我也积极的去学习和了解,力求给外国客人以最好的服务。公司也十分注重我们的形象,无论是着装、站姿或走姿,都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在岗位实习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流能力,无论是对国内客人还是国外客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起友好关系的桥梁。在学校时,面对突发事件我可能会慌乱,但在这里实习一段时间之后,在对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等方面熟悉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解决,而不是在慌乱中一筹莫展。
作为一名职业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绝对不是在书本知识中能够学到的,而是要从从事的工作准确把握和足够的耐心之中来汲取经验,还有细心以及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逐步养成。因此,在实习工作中,不是看自己非得学到什么,而是看自己想学到什么,只有敢想,才会去做。
在部门日常工作中,有的同事会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太强而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但对于我来说,消极的工作情绪是在岗位工作中最不应该产生的,相反,更应该耐心的去吧工作做好,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每项工作。每次部门培训会议中,我们都会提及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没有好的服务意识就不可能提供有质量的服务。所以,工作心态很重要;与其说我们是在实习中锻炼技能,不如说我们是在磨练意志---炼心;只要用心去做,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因此,持之以恒的决心很重要。对于此次实习工作,我做如下总结:
1、部门工作方面:熟悉并做好常规工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只有把常规工作都做好了,才有资格说去拓展其他服务。而在工作服务过程中,耐心又是最基本的,拥有一颗积极、谦卑的心,才能谈努力和收获;因此,凡小事都不应看轻,兢兢业业才是好!
2、职业素养方面:每一个行业和岗位都有其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把工作要求做实,把工作流程熟记于心,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面对客人,我们要和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都觉得行不通的事客人如何能接受?而要养成好的职业素养,对个人素质、工作态度、事业心、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密不可分,没有天生的道德模范,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工作中感悟出来的;因此,努力学习很重要。
3、能力提高方面:校园和社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在学校虽说当班干系干,但是面对的都是学生,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而在企业,面对的是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同事,如果不能协调好工作和利益的关系,到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如何协调这种关系,主要还是看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公平公正是权衡利益关系的不二法门;因此,沟通和协调能力很重要。
此次实习学习到很多受用的东西,但是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如对学习的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的运用到工作中,对于有的突发事件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但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相信自己能在不断地工作和学习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问题与建议
(一)、实习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建议:
1、存在问题:
① 对实习生与正式员工的区别问题 ② 对实习生工作要求问题
③ 部门领导对待实习生的工作态度问题
2、建议与分析:
① 实习生虽然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但实习生是来学习工作和社会经验的,在较低的工薪条件下从事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岗位工作;因此,希望企业在实习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之后能暂时抛开实习生的身份,把实习生当初正式员工来要求,这样才能让实习生真正的感受到工作压力,才能成长,才能学到经验,才会有收获。实习是以学习为目的,没有特权,更不应该有特殊照顾。② 实习生也能干好工作量,甚至会比老员工做得更好,因此希望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实习生这种可塑性极强的资源,既能为企业创收,也能让实习生真正的学到东西,达到双赢。
(二)、学校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建议:
1、存在问题:
①
没有老师带队实习,学生有意见或者建议不敢直接向企业领导反映,缺少反映问题的渠道,造成很多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以至于部份学生工作情绪消极。
② 学校与学生之间应站在同一立场,有问题可以公开沟通,注重对学生实习心态的跟进和思想疏导,而不是冠以不配合工作的说法让学生觉得心里没底。
2、分析与建议:
① 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学校能派一名老师专门负责实习地学生,定期回访,听听学生意见,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并及时与企业沟通解决,以此来让实习生放心实习。
② 部分学生对实习工作有意见并不是空穴来分,因为有的部门领导做得的确不好;而多名学生反映同一件事,则希望能够引起重视,而不是指责学生不理解和不配合工作,学生受学校的安排在异地实习,是把学校当家,有问题跟学校反映是处于信任,认为学校会帮助解决,是把学校当成可以依靠的后盾。
致 谢
衷心感谢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学校给提供的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在这里充分理解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企业中虽然没有完全运用到,但是在工作中,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撑,使我能更加得心应手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学校,我学习的很多理论概念不能再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实践,但是通过这六个月的实习之后,不仅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当初的笼统理解有了如今的亲身体验;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我所学习的《商务礼仪》《商务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职业化团队建设》等课程对此我的岗位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在行将毕业之际,在踏入社会之前,在这里的实习经历和学习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益;在这里,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合作。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晓璇老师对我的认真指导和帮助,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只有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学习到自己想要而且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感谢辅导员蔡艳老师在忙碌的工作中任然分心来关心我的实习工作以及对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开导和给予我的帮助;同时,也感激我的家人对我此次实习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再次感谢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关心我的全体领导。此致 敬礼
致谢人:陈廷生 2015年1月20日
第二篇:国际商务专业实习报告
中国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危机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之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将所学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
虽然这次实习不到一周,我们也没有去任何大型企业去参观调研,只是听了两场专家的讲座,但是也或多或少的有些收获,同时在这个实习周我们也有了充分的时间去认真完成一件事,既然实习周,那么就要做一些与我们专业有关的实习,因为条件所限制,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某某大企业去参观实践,而只能做些调查报告和研究,但是,我相信这些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用处。
这个实习周,我做的实习报告与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有很大的关联,那就是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全国的就业问题,也是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几句话:“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胡乱编造而来的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这样的危机感我们也在感到越来越明显,因为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即将面临。所以这个实习报告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当前的就业状况,增加我们的就业危机感。居安思危,适用于我们现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常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迟至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仍都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而我国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2009年年底,全国就业人数超过77995万人,比2008年年底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大约有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总体上看我国就业状况良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是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这样的增长是缓慢的。在看下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根据中国社科院出版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提供的数据,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还有百分之13.4%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未找到工作,虽然这个比重不是很高,但是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这意味着每年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将大量累计,形成庞大的失业大军,所以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不协调局面,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体制转轨与政策的脱节,结构性调整与人口基数过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减弱。据有关方面计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超过10%;农村的实际失业率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绝对数看,最保守的数据是目前尚有1·7亿左右的的剩余劳动力存量,并且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总体看,我国的失业率已远远超过12%的国际警戒线。可以说,失业和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最有可能产生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的矛盾焦点。现在国家主张大力推动经济增长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在城镇实行鼓励就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些都是国家采用经济手段和措施去解决失业问题。从过来的实践看,我国确实在用发展经济的手段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实践也证明,这种手段在我国的作用是有限的。按国家有关部门计算,我国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吸纳的新增就业量为100万人,即使每年GDP增长8个百分点,也只能新增就业量800万人。而今后10多年中,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数量就超过1500万人。这就是说,高速增长的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面对当前严重的失业率我们该何去何从,尤其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当代大学生,从目前来看导致我国当前失业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目前我国人口总数达13亿多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5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
力跨地区流动约300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要加入到城镇就业队伍中。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富余人员问题将要逐步得到解决,多年来积淀的大量冗员进入社会竞争就业岗位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二: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抵触在较短时代内迅速裸露和释放有关。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 低工资、高就业 ” 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规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抵触被 大锅饭 ” 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造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巧和管理、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俭和挖潜及技巧进步和进步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落成本、进步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规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剂,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 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抵触就在一个较短时光内迅速裸露和释放出来。
三:经济结构的调整
由于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同时,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
四: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
人员数量增加。
五: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正是由于如此诸多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就业压力的剧增,面对着如此诸多的就业压力,我们国家也采取了各项措施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如:一: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和就业监测机制
加强就业宏观管理,积极发挥发挥宏观调控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之前,应该把就业效果评估作为政策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宏观调控措施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和降低宏观调控政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保持就业促进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为显性化。因此通过完善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将会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近些年以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出现加速迹象,如果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业需求也会出现质的提高。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应加强政策引导和调节,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推动区域间的产业置换和产业转移。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在产业置换、转移和升级过程中,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完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引导中小企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关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在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培训服务,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
目前我国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比重较高,单纯依靠GDP增长无法解决此类失业问题,需要发挥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提高就业信息、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能力。我国《就业促进法》以及《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是对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在经济运行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需要各级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部署,把就业工作真正放在“民生之本”的位置上做实做好,充分发挥积极就业政策的作用
五: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途径,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些低技能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但因教致贫的现象却使不少贫困特别是农村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少。要真正确立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制度,千方百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公共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的基建费和事业费,加大义务教育普及率,改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对义务教育的期望收益。同时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使义务教育真正回归到“义务”的本来含义,成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下大力气调整我国目前的教育结构,增加各级政府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用各种投资手段,支持有潜力、专业设置合理、与市场对接密切的高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更新改造实验设施、购置实习设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推动我国高级技工的培养,为我国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高级技工学校。
从当前来看,政府的以上各项措施都意在提高就业减少失业,也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处境,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就业不容乐观,危机依然存在。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我们对专业的不了解性,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造成了当今我们专业的黄牌专业,红牌专业和绿牌专业之分。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或冷门,因为我们不能决定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留给我们的就是在面对我国就业现状我们应该去做。
作为当代大学生,虽然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步入现实社会,但是我们应该理性面对危机,积极准备,即使前景美好,我们也应该树立危机意识,我们能做的就
是在面对危机时,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积极性,既然我们不能左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哪么我们就左右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渐向社会慢慢靠拢,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对自己进行深造,才能做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做到在危机面前应付自如。
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做到
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二:珍惜每一个实习、实践的机会,积累社会经验,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三:正确的面对我国当前就业现状,了解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在当前的就业状况中不断调节自我,评估自我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就业状况。
总结:
虽然这个报告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形势,因为大学生就业危机的时钟已经为我们敲响,危机已经向我们走来,虽然我们还身处在当前安静的学习环境中,但我们应该做到居安思危。要明白,早准备要比什么都不做强。
第三篇:国际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国际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国际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一、国际商务专业概述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汽车工业逐渐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大批汽车企业纷纷落户山东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出口业务逐年增加。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传统商务人才往往精通外贸知识,但是却欠缺汽车行业背景,大多不懂汽车,不熟悉汽车的构造及各项性能,因此汽车企业亟需一批既熟悉外贸行业知识又了解汽车基础知识的国际商务人才。
二、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2012年整车出口总量突破100万辆大关,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在我省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下任务:
1、规模增长一倍。到2015年,全省汽车生产规模达到350万辆,专用车达到50万辆,摩托车达到300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超过6%。全行业销售收入8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交货额100亿美元。
2、调整汽车产业区域布局,将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培育成为年产量超过50万辆的千亿级汽车生产基地,将淄博、威海、日照、聊城培育成为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百亿级汽车生产基地,力争达到20万辆。以上八大基地整车生产集中度达到90%以上。
在2012年召开的山东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上,龙口市、福山区、莱州市被认定为“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山东省汽车出口基地”。这些出口基地的认定,将为该区域内的出口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二)外贸产业蓬勃发展
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2011年我国进出口额36421亿美元。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际贸易行业无疑将有一个更加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从省内的发展状况来看,2012年山东省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共完成进出口总额2455.4亿美元,其中出口1287.3亿美元,进口1168.1 亿美元。2012年烟台市实现进出口额478亿美元,其中出口283.6亿美元,进口194.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19.5%、22%和16.6%,位居省内第二。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将成为未来10年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2012年4月,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规划建设烟台东部高新区规划新区的意见》。东部新区作为“十二五”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蓝区建设“一号工程”,是烟台市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意见》东部新区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将坚持一体规划、统筹发展、配套优先等原则建设,集海洋科技引领、新兴产业聚集、滨海旅游商务等多种功能,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打造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标志性滨海新区。新产业的建设、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需要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具备专业技能的商务人才,更是急需。
三、行业产业人才需求预测
《中国人才蓝皮书(2011)》指出,2011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为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66万的人才供需缺口。
在2011年召开的烟台市人才工作会议上,政府部门发布了烟台人才状况报告。报告预计到2015年,烟台地区人才需求总量达到180万人,缺口43万多人。其中,海洋
经济人才缺口17.2万人,动漫和服务业外包人才缺口分别达1.1万人和2.4万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黄金和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人才缺口分别达2.8万人、6.5万人、1.2万人和2.2万人。烟台的实际供应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养引进,满足人才需求的压力很大。
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基础实用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将非常缺乏。未来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9年底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
(二)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层次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外贸行业经营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多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外贸公司同时并存,因而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特征。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较细,需要的人才层次比较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部门简单,需要的人员少,对应用型的人才更为迫切。更愿意接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层次的从业人员来从事业务员、跟单员。等工作。
(三)企业的岗位需求比例呈上升趋势
尽管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7 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贸易壁垒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然而调查发现外贸行业招聘职位数据占整体职位数据的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期外贸行业主要招聘岗位为国际业务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外贸经理,其次是涉外文秘和商务助理等。
(四)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整体要求提高
涉外企业在对外贸人才的招聘时着重考察以下几方面:一是是熟国际贸易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如草拟合同、审核信用证、制作单据等;二是能否流利使用英文口语或信函直接与客户沟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业务洽谈等;三是能否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市场信息搜集处理;四是是否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如客户沟通、开拓市场、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五是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如诚信品质、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此外,外贸行业对人员素质的整体要求在提高,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还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比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这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好吻合。
四、专业调研结果
为了解烟台地区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我院在2012年对烟台地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社会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汽车行业企业、外贸公司、专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60家,收回调查表56份,其中有效问卷52份。调查对象涉及烟台地区50家涉外企业。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一)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较为集中
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外销员、报关员、外贸跟单员这三个岗位,其次是货代员、会展策划管理师、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文秘及翻译。进一步数据统计发现,商务文秘及翻译岗位大都出现在大型企业里,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置这两个岗位,而山东省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山东省外贸企业对外贸类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外销员、报关员、外贸跟单员等岗位。
(二)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在回答“企业主要录用哪一类院校毕业生”这一问题时,选择“硕士或以上研究生”的为4家、选择“大学本科生”的有23家、选择“高职大专生”的有20家、选择“中专”的为5家。企业录用“硕士或以上研究生”占8%,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占38%,本科占44%,中专占10%。这表明高职学生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中小型外贸公司认为,高职毕业生比较实用,没有架子,听从安排,勤快,动手能力强,期望值相对较低,也能安心工作。同等条件下,他们更倾向于录用高职生。在回答“以下哪个学历水平即可以满足贵公司对外贸业务员的学历要求” 这一问题时,42%的企业认为高职生即可。在回答“企业可能会考虑从哪些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择”这一问题时,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国际商务专业和外语专业。这表明外贸企业招聘业务人才时普遍重视专业背景,这说明外贸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本次
调查表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实务操作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三)汽车产业迫切需要具有行业特点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总体而言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面向企业是汽车行业企业,相关企业普遍反映很难招到合适的毕业生来从事进出口业务,大部分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2-3年才能独立开展业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汽车的生产流程很复杂很庞大,涉及到的汽车零部件数量很多,组成复杂。传统的外贸人才缺乏汽车行业知识汽车行业迫切需求既掌握外贸技能又熟知汽车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岗位需求缺口巨大。
本次社会调研结果表明行业对技能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大,外贸人才特别是掌握外贸技能又熟知汽车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务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烟台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加速培养能满足汽车行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第四篇:国际商务专业实习指导大纲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实习指导大纲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毕业实习是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阶段。根据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之后必须进行毕业实习,同时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经过考核合格之后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实习的基本任务是:
1.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相关业务工作的技能: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在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习单位的总体情况与一般过程,并在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在实际部门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做好实习日记,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实习报告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全面、客观地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在此基础上写出实习报告。
3.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语言专长和优势,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研究、探讨企事业管理及运作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实习单位出谋划策。
4.注重培养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用辨正的眼光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正确处理工作场合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毕业实习目标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外贸易实务操作的专业水平、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3、结合实习内容全面消化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提供素材,为就业后从事实际业务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三、毕业实习内容和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本次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定期汇报、巡回检查并与学生实际就业紧密挂钩的方式,即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有接纳其就业意向的实习单位,在完成毕业实习的同时完成就业选择;如果学生自己无法确定就业单位,则应随时和学院招就办保持联系,等待招就办推荐。学生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反馈实习信息,并按要求撰写内容翔实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应适时通过电话、网络联系的方式考察其实习情况。
(一)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
毕业生的实习分为两部分:一是实践实习部分; 二是毕业设计部分。
1、实践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分两大部门:专题实习和对外经贸企业综合实习。通过在相关的实习单位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实习,熟悉交易前准备工作、磋商谈判工作以及各个环节的合同履行工作;通过对实习单位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了解外经贸企业的内部结构及国内外市场情况。
专题实习部分 模块一:进出口贸易磋商过程:在观摩交易磋商过程中,体会所学进出口贸易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商务谈判知识等,建立对交易磋商的理性认识,锻炼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外贸函电的操作能力。
模块二:进出口合同的签订:了解如何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确定合同价格,如何根据具体交易条件、不同国家地区的商业惯例和国际法规惯例制定适当的合同条款。使专业能力,应变能力,文字编辑处理技能和中英文表达能力得到强化。
模块三:进出口合同的履行:通过观摩合同履行的过程,了解并掌握外贸公司组织货源,储运,包装,办理运输和办理保险,进行单据制作管理,贸易结算管理,商品检验,处理争议和索赔等合同履行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观摩实习单位如何控制交易进度、协调进出口业务的各项工作时间,熟悉我国贸易领域的海关管理规定、许可证管理制度、外汇核销管理制度等。
以上三大模块,学生可结合外贸领域的岗位分工例如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报关员、外贸文员等选择实习侧重点,锻炼某具体岗位的工作技能,能上手操作。
综合实习部分:
综合实习着重应用所学贸易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财政金融知识、营销知识等了解外经贸企业的基本状况例如企业规模、资产状况、主营业务、盈利状况、职能部门分工、人员构成等,学会分析企业经营案例、参与市场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建立与拓展等外贸业务相关联的管理、服务工作。
综合实习和专题实习内容共学生参考,以学生实际内容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毕业设计的内容
毕业设计是实施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
毕业设计的形式:大学学业报告、行业调研报告、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法律案例分析、市场开拓方案、职业生涯规划书、营销或管理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调研、谈判方案的设计、产品调研等。
这些形式的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所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着重解决学生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指导教师严格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应当在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国际商务专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外贸实践,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个案,特别鼓励结合本职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毕业设计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毕业设计要做到观点明确,材料详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每一位指导老师结合自己的特点,至少要选择三种及以上毕业设计的形式指导学生,同一种设计形式给与不同的案例。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的形式有所不同,请参考第六项的具体规定。
(二)毕业实习的具体要求:
1、根据实习安排,在相关的实习单位,如从事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和劳务输出、输入的各专业外贸公司、工厂,有国际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货运公司、报关公司等,认真完成所规定的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必须与实习指导教师保持联系。
2、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遵守外事纪律、遵守实习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及其它有关制度;实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不得随意脱离岗位。服从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安排,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完成实习单位交付的各项实习任务。在实习期间,要注意调查研究,积累有关资料,及时予以总结,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高度,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实习锻炼,参加有关部门的业务会议,以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及与其他业务单位的协调能力。
4、注意实习单位内部资料的保密,特别是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
5、维护学校集体荣誉,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注意搞好校、企关系。
6、在实习过程中,认真记录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本人认真填写实习总结表,由实习单位做好实习鉴定,归入学生档案。
7、学生在实习的同时撰写毕业设计。
四、毕业设计形式
(一)大学学业报告
1、内容要求:回顾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总结在专业学习和其他各种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梳理出在个人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评价自己的品质、心理、身体健康、情感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成长;在这些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对学校和系部的建议。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2000字。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正文应有情况介绍说明和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结尾应有总结和展望。可以加附件,如附加表格、说明文件、老师和同学的意见等。
(二)行业调研报告
1、内容要求:某地区或某企业的物流现状调研;南昌或自己家乡某行业的现状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整个行业的综合发展情况、行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的现状特点、行业的市场分析、行业的法规政策分析等等。
例如:南昌大型超市的发展情况调研;
南昌麦当劳经营情况调研;
南昌物流企业情况调研;
南昌会展行业情况调研;
南昌外贸企业情况调研;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
具体格式如下:
1)题页:报告的题目、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
2)调研结果的概要: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简短。使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研的结果。3)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
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对这些调查结果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4)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结论,提出解决方法,即建议。5)附件:附件内容包括一些过于复杂、专业性的内容,通常将调查问卷、抽样名单、地址表、地图、统计检验计算结果、表格、制图等作为附件内容,每一内容均需编号,以便查寻。
(三)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内容要求:通过访谈、查阅资料、数据统计等方式调查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国内贸易、开放性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家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历程、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等。在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总结和展望,撰写出报告。
2、格式要求:格式同上。
(四)法律案例分析
1、内容要求:选题范围原则上由指导老师提供,若学生自身有更好的案例也可以自行提供,但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选题主要是经济法、国际商法等学科中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内容。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所有案例分析的内容均应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案由。即对案例内容的高度概括,如“ XX公司诉 XX公司合同纠纷案”等。
2)案情。案情材料应当事实完整、要素齐备、行文简洁、层次清晰,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不得使用与案例原始材料相同的当事人名称、地名等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
3)案件焦点。应当根据案情归纳、提炼、列举出案件焦点所在,如“本案焦点在于: 1.关于合同的效力问题; 2.关于合同的履行方式问题; 3.……”等。
4)争议与分歧意见。应当至少具有两种以上的观点、主张或意见,并清晰、明了、简要地叙明各自的理由及其依据。
5)结论。应当明确表明作者对于案件性质及其处理意见的观点和看法,并从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两方面详细阐明其理由和依据。
(五)市场开拓方案
1、内容要求:针对企业市场开拓现状,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设计市场开拓整体方案。
1)结合企业的市场开拓现状和所属行业、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 2)要有作者自己的新见解,观点;
3)分析过程要有实际统计数据和事实的支持;
4)设计应覆盖如下主体内容:企业背景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市场开拓现状(环境分析)、具体策划方案描述等。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
1)问题的提出;2)设计方案的拟定;3)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4)方案设计;5)设计方案论证及分析;6)设计得出的结果。
(六)职业生涯规划书
1、内容要求:以毕业生本人的职业规划为主题,以近期职业生涯目标规划为重点,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
1)职业生涯规划书应涵盖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规划与实施计划、评估与备选方案等内容;
2)适当运用人才测评等分析、决策工具及丰富的事实论据; 3)对职业规划过程详尽阐述; 4)创意新颖。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格式应清晰,版面大方美观。
(七)营销或管理案例分析
1、内容要求:以总结营销或管理经验和教训为目的。围绕已发生的营销管理事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描述和分析
1)以实习所在企业或所熟悉企业事件为依据;
2)论文应具有作者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
3)论文应覆盖案例分析的如下主体内容:案例对象和事件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后果分析。
2、格式要求: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所有案例分析的内容均应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案情。案情材料应当事实完整、要素齐备、行文简洁。
2)提出问题。应当根据案情归纳、提炼、列举出专业性问题,如“A公司为什么没有按期交货?”“什么原因导致A公司营销失败”“A公司出现亏损的原因是什么”等。
3)分析。应当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清晰、明了、简要地叙明各自的理由及其依据。
4)结论。应当明确表明作者对于案例的观点和看法,并从生产管理或市场营销的角度详细阐明其理由和依据。
(八)国际市场调研
1、内容要求:选定目标市场后,运用所学知识确定调研目标、制定调研计划、执行调研计划,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
1)掌握目标市场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情况; 2)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获取必要的材料;
3)要有作者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观点必须新颖、客观; 4)分析过程必须有理有据,所有的论点必有佐证材料。
2、格式要求:同
(二)(九)谈判方案的设计
1、内容要求:以实战案例为背景,对国际贸易谈判前、谈判中的要点进行分析,基本掌握与客户在交易前前、交易中的谈判策略、方法与技巧,为未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创造充分的条件。包含以下内容:
1)知己知彼:了解面对的风险,了解手中的筹码; 2)谈判者的地位分析与应对策略; 3)控制你的情绪,谈判态度决定谈判深度;
4)如何谈价格、如何谈交货期、如何利用上级的权限进行议价; 5)谈判中如何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6)谈判中出现僵持怎么办。
2、格式要求:参考
(五)。
(十)产品调研
1、内容要求:对具体的外贸商品的分类和归类、商品特性、相关标准、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调研,并介绍该商品。
1)可以选定大类商品(如机电产品)也可选定具体的商品(如微波炉); 2)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并进行取舍,能够准确、全面的了解商品; 3)结合外贸知识和商品学知识。
2、格式要求:同
(二)。
五、考核方式和标准
1、学生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对实习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表现极差者可加用评语。
2、实习成绩评定参考以下标准进行:
(1)优: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中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够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习中表现优秀、毕业设计有独到见解,水平较高。
(2)良: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中对实习内容总结得比较全面系统,能运用所学过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实习中表现良好。毕业设计思路清晰,论点正确,论述正确,文字通顺。
(3)及格: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实习中虽有违纪现象,经教育后能改正者。毕业设计水平一般,论述表达不清楚(或有个别错误),分析不够深入,文字、符号方面问题较多。
(4)不及格:未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中有明显错误,实习中有严重违反纪律现象而教育不改者。未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虽已完成但有严重错误,或有严重抄袭行为或主题不明、观点、论据错误,基本概念不清楚,无条理、语言文字错误多。
3、实习成绩需记入学生成绩表。在录入成绩表时,应学院成绩管理系统要求须将等级成绩折成百分制录入,录入办法为:优记90分以上、良记76-89分、及格记60-75分,不及格记60以下分。
第五篇:2013年国际商务专业调研报告
2013年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报告
陈亮 吴明圣
一、调研目的为了及时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服务于企业,同时也为了使专业课程贴近实际,最大程度地提升我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更科学合理的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商贸教研室通过利用假日走访本地区部分经贸企业,收集学院2010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渠道,组织并进行了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省本地区的民营、三资生产型或流通型外贸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报关、报检代理企业。
二、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国际商务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二)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实现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企业、用人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去定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及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思路和建议。
(1)调研内容:
设计了调研企业性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所适应的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外贸企业近几年及未来几年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企业对国际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对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问题,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问答题题型。
(2)调研方式:书面问卷、企业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网站查询等。
(3)调研范围:本地区的生产型或流通型外贸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和船公司。
(4)调研对象:外贸行业线的外贸业务员及助理、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采购员等。
本次调查向企业实发问卷10份,收回问卷10份,回收率为100%。
四、调研结果分析
(一)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
通过对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就业面向能胜任的主要岗位依次是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与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与报检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和文员,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岗位依次是:68%的企业选择是外贸跟单员,65%的企业选择是国际商务单证员,58%的企业选择是报关与报检员,从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用人单位对于外贸相关基层岗位倾向会选择高职类毕业生。
表1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工作工作岗位分布
(二)调研企业岗位具体典型工作任务
表2:外贸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三)企业录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条件分析
针对外贸相关企业招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企业录用要求条件选择最多的前五项是诚信敬业、专业操作能力、外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应变能力。分析可以看出,外贸企业首要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其次才是专业能力。
表3企业录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条件分布
(四)企业对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外贸、报关、报检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处理能力,但是多数企业表示在录用新员工的时候还是会看中应聘手中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他们认为这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毕业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能力,不同企业类型在招聘不同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外贸相关行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外贸跟单员证书、报关与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其中报关与报检员证书是国家要求从业人员上岗必须具备的证书。
(五)国际商务专业专业人才适应性分析
外贸企业重视的是现实中所要应运的操作能力。多达50%的企业都认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适应企业的训练。而这个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时候,和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反馈给我们学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份企业提出了希望学校在校内训练学生的谈吐礼仪、演讲口才能力,抗压抗挫折训练。
(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愿不强。在被调查的企业,只有1家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占比10%。表示未考虑过或待定的占比60%,其余30%则表示不愿意参与或接收实习生。这说明目前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还不高,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企业没有合作意向是因为表示不清楚校企合作的相关细节。因此,校方今后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校企合作意向的达成还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等形式加以引导。
五、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从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外贸行业中高职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从事基层操作,主要是指单证制作、文件处理、跟单、报关等等工作。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目标上应该结合外贸企业的需要、行业需要和地域需要,把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定位于能在外贸、内贸企事业单位从事(或胜任)单证制作、外贸业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实训课成的比重,多培养须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在我们的讲授中、培养方式中都应该体现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学生进校的时候起,就开始要学生接触自己将来要就业的行业。在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企业、学生和教学的三者共赢局面。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出来以后自己的定位。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才可以在找工作过程中不至于产生认识的错位。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开设的,过去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已经不适合人才培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通过设置模块课程教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职业考证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
业能力要求相融合。
(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作为将来要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在意识上应该要有更强的针对性。要突出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他们进校的时刻就应该让他们体会到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危机感,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个中间不仅包含对他人的主动服务精神,同时还包含对自己的主动学习精神。
其次要培养他们动手能力,高职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作为特殊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再次是市场竞争能力,这个主要是在他们的就业中应该更加体现对繁杂事情的应变能力。
最后是开拓创新能力,高职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上,创造出能够满足或超越消费者需求或期望的优质产品,为企业成功地驾驭市场提供新的科技支撑点,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高职教育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和培养方向。
(四)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必须推行产教结合的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不是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简单对接,也不能满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应在就业市场、资金、教学、研发及产业等领域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专业建设中借助企业资金和技术右手及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企业用人要求引入课程改革,实行“以企助教”,在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实训基地。
商贸教研室二〇一三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