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C)A.《庄子》 B.《孟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B)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D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A.苏轼 B.韩愈
5.所谓伶官是指(D)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C)A.司马迁 B.司马谈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8《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C)A.孔子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C.司马光 D.司马炎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C.柳宗元 D.王安石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C.《论语》 D.《左传》
6.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B)。A.《世说新语》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玉台新咏》 17.《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D)。
A.《氓》 B.《黍离》 C.《伯兮》 D.《蒹葭》 18.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唐诗是(B)。A.《秦妇吟》 B.《长恨歌》
C.《新婚别》 D.《金铜仙人辞汉歌》 19.《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一词的作者是(A)。A.李煜 B.苏轼
20.下列作者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C.柳永 D.辛弃疾 A.王安石 B.曾巩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A、郭茂倩 B、刘向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A、屈原 B、白居易
C.柳宗元 D.杜甫
C、司马迁 D、班固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C、杜甫 D、辛弃疾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D)A、顺叙 B、倒叙
9、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DE)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
二、填空题
1.被称为早期文人五言诗典范之作的是《古诗十九首 》。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 搜神记 》。3.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尝试集 》的作者是.胡适。4.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 同义词。5.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李白。6元散曲有小令和 __套数__之分。
1、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又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 体的历史著作。
2、南宋的朱熹将《 孟子 》一书与《论语》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 四书 》
3、庄子 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他们为“ 老庄 ”。
4、《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 叙事详备 编年体历史著作。
5、《张中丞传后叙》选自《昌黎先生集》。
6、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先后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等山水游记,这就是有名的《永州八记 》。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按 风、雅 颂、三类编排的。
10、陶渊明 对唐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园诗”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
11、《山居秋暝》是一篇著名的 山水田园 诗,是诗人王维于辋川隐居时所作。
12、李白阅历不凡,诗风豪迈开阔,想象奇特,汪洋恣肆,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有“ 诗仙 ”之称。
13、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尊称为“ 诗史 ”。
15、《 虞美人 》可说是李后主的绝命词,是一曲悲凉激楚的人生哀歌。
16、北宋著名词人 柳永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 婉约 派词人的代表。
17、苏轼,自号 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8、李清照 是南北宋之交时著名的女词人、女作家。
19、辛弃疾的词现有六百多首,数量为两宋之冠,有词集《 稼奸长短句 》存世。20、《 天净沙 思秋 》是元人小令的名篇,旧时被赞誉为“秋思之祖”。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D、插叙 D、平叙
21、韩愈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他被后人尊为“ ”之首。16.春花秋月何时了,_往事知多少__?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_弃妇诗__。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乐府旧题诗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王昌龄___。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田园诗____。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将登太行雪满山__。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现实主义__诗人。
三、名词解释:(12分)
1.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
2.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3.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五、简答题
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意思是说有些人在讥笑他人的某些行为的时候,忽略了自己也有相应的行为,是程度不一 实际上是对那些只会说别人而不会检讨自己的人的一种批评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愿望和积极意义是什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5、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6、为什么说《虞美人》中以“一江春水”喻愁生动贴切?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
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7、《天净沙 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内涵? 这支小令,虽然每句将三种事物合成一组,一共九个事物,它们之间好象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通过“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即通过一个旅人的眼睛,通过他的思想感情把这首小令中的事物全部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一句所表现的主观情调,与前几句客观的自然景象相融合,点明了主旨揭示了各种景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了一副意境深邃的暮秋行旅图。“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怀,还透露出具有特定时代气息的惆怅情怀。怎样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圣经》己所欲,施于人,交相对应《圣经》乃情爱的宗教观,主动、热情、舍己救人,而较难做到。《论语》乃实用理性的人性观,节制、冷静,而较易遵循。这条戒律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其实也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某种公共道德的传统资源,即个体均生活在一个平等、独立、以契约关系为原则的群体环境中,尊重别人即尊重自己,这甚至可以无关个人的修养,而只是一种社会规约,即社会道德之由来。27.简述《诗经·黍离》中重章复沓手法的运用。《黍离》全诗三章,首章清楚地表达了全诗的思想,后两章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吟唱同一内容,层层渲染,不断强化首章所表达的感情,使之淋漓尽致。28.简述“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理论。(1)建筑美:句式整齐之美。(2)音乐美:音韵节奏之美。(3)绘画美:色彩画面之美。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中下层士子 4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也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鞭苔。
42.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该曲开头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都是三种景物,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因称”鼎足对“。
44.什么叫文赋?.又赋就是散文化的赋,一般采取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散文句与对偶句交互使用;也讲押韵。
六、分析题
(一)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问题。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再别康桥》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句式、节
式相同,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一是引入,一是收束。两相呼应,突出了抒发主人公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干、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两节诗句数相同,句式相近,均用叠词,都有 ”我“、”我走了“、”云彩“等重复使用的词语,自然也有变化。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两节诗关系密切,前呼后应。
(二)阅读《**》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是个不学无术、十分凶恶狡猾的人。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显然用了讽刺手法。说赵七爷 ”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还能说出”五虎将姓名“,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出色人物、学问家自居。盘辫子,胡说八道,也是对他的嘲笑。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 ”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 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林黛玉十分同情,极为悲痛,”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这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家族的青年叛逆者,他们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相互同情,相互关心。论述题
30.(1)分析苏轼《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1)这篇文赋的最大特点是融景、情、理于一体。作者将被贬黄州时无以自托的空虚心情和对人生挚爱的旷达胸怀结合起来,既有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充满辞理并胜的风韵,使人叹服。文章从记游写起,写作者在月夜泛舟、举杯诵诗时的愉悦心情,并表现其阔大的胸襟,融情入景。然后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又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以苏子对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议论转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析情。全文以水、月为主线,巧妙地将抒情、议论融入诗情画意之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句式上骈散相间,又善于用比喻,使文章势如流水,又跌宕多姿。
(2)分析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艺术形象。《边城》主要描写湘西茶峒撑渡船老人与其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其中贯串着镇上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而造成悲剧的结局,集中刻划翠翠自然、健美、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翠翠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她的天真纯洁表现在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十分含蓄、朦胧。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格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
翠翠代表了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无比姣好,她的天真纯洁表现在毫无机心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翠翠之爱十分含蓄、朦胧。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正直朴素的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格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家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
1、读李大钊《今》中的两段文字:
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妮?“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咋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第一问上一段谁点:“今”最可宝贵。下一段论点:“今”最易丧失。第二问 上一段论据:名人名言(或答理论论据)下一段论据:事实论据
B、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因为“今”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今”最可宝贵;论证了“今”最易丧失,也就证明了“今”最可宝贵。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请回答:
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B、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出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反复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如何层层深入地突现主题的?为什么说最后两句可称为“曲眼”? 前三句(或第一层)写潼关的险要形势,中间四句(或第二层)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末两句(或第三层)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点明全篇主旨(或揭示历史规律)。未两句指出,无论封建王朝兴起还是灭亡,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就使作品的怀古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所以堪称“曲眼”。
4、阅读《张中丞传后序》中的这段文字: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请回答:
A、哪些句子是描写张巡肖像的?请用现代汉语转述张巡外貌。(2分)“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张巡身高七尺多,两腮和下巴有浓密的须髯,美如天神。
B、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哪方面的性格特点?(2分)博闻强记 C、这段文字运用何种手法来刻划张巡性格的?(2分)对话、烘托
第二篇: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语文期末复习题
一、现代文
㈠《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⑴作者:王蒙。演讲特点:情趣互动,在情趣互动中达到最佳演讲效果。⑵演讲稿特点:外松内紧,亦庄亦谐、思路开阔。
⑶语言的功能:现实有用功能、生发和促进功能、浪漫功能。
⑷语言的陷阱:①言不尽意、言过其实。②脱离生活,变成反面东西。③狗屎化效应。④被语言文字主宰,扼杀创造性,扼杀活泼的生机。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⑴作者:王小波。长篇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⑵艺术手法:思想性随笔。①有思想深度,别具匠心②任意而读,无所顾忌。
本文写作风格: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冷幽默”
⑶文章主旨: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于此应有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㈢《天才梦》
⑴作者:张爱玲。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文学评论《红楼梦魇》。
⑵创作特点:准自传。
⑶本文主旨:①关于天才的梦想。②希望成为现实中的天才,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⑷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㈣现代诗《现象七十二变》
⑴作者:罗大佑。人称“黑色旋风”、“手术解剖刀”。在大陆、港台及其它地区华人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罗大佑的歌曲中有两个基本情绪:一方面是优美古典化自然,另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崛起的现代城市。而且在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同时,包含了民族情绪、文化关怀、社会批判内容。他的早期作品表现那时青年的惶恐、焦虑、伤感。体现鲜明批判精神。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
⑵中国流行音乐发张的四个时期:①音乐的暗流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情感启蒙),代表人物:邓丽君。邓丽君和琼瑶的小说一起,构成了中国新时期情感启蒙最早流行文化版本。②音乐的代言时代: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情感启蒙),代表人物:崔健和罗大佑(思想成熟)80年代的崔健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③音乐的抒情时代:90年代以后的校园民谣标志着想象性怀旧时代的到来。代表人物:李宗盛(体验)、陈淑桦。④音乐的狂欢时代:21世纪。代表人物:周杰伦(艺术)
⑶内容:历史的庆贺——反讽;世相的速写——文化困惑;呼唤真诚。
二、古文
㈠《楚辞渔父》
⑴作者: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楚怀王时期任过左徒、三吕大夫,因对政治的绝望而投汨罗江而死。⑵楚辞: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第一个把楚辞集合成书的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⑶本文背景:故国处于危机之中,个人事业处于挫折之中,表现内心矛盾及最终抉择。
⑷本文写作特点:①自设问答,造境写情。②简笔传神。③比喻生动到位。④多用对偶,兼备众体。
⑸本文采用自设问答的方式表现内心矛盾。
⑹渔父和屈原的形象:①渔父:黑白不分、随波逐流、洒落超脱、全身远害。②屈原:深思高举、全身远害、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⑺两个比喻:①屈原: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坚守信念宁为玉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世人皆浊,何不淈(q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ǔ)其糟而歠(chuò)其酾(shī)?②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渔父莞而笑,去不复与言。
⑻渔父的文化内涵:①渔父与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②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一份闲适心情。③相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大多数文人胃口。㈡《史记·刺客列传》
⑴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写法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⑵刻画人物艺术手法:①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②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③欲欲扬先抑。④对比映衬。⑤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⑶人物分析:①刺客:轻生、舍生取义,在生死关头舍去生命,必要时常有自残行为。言必行,行必果。士为知己者死。侠烈之气。②荆轲:思想上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孝太子。性格上深沉、刚毅、慷慨。才能上攻于心计、善于言辞。精神上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㈢《礼记大学》
⑴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⑵三纲领: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
⑶八条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古诗
㈠《诗经秦风蒹葭》
⑴《诗经》本名《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共305篇。安乐调不同可分为“风”“雅”“颂”。
艺术表现手法:①句式以四言为主;②重章叠句的运用。③赋、比、兴的表现手法;④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⑵本文的艺术特色:①四言句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②现实虚化,意象空灵悠远;③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是诗层层推进,步步深化,④易字申义。
⑶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伊人”象征着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朦胧不清、飘忽不定;②“秋水”的意象也是朦胧凄迷,具有多重寓意;③抒情主人公模糊不定;④“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游移飘渺,难以捉摸。
⑷主旨:通过时间的延伸、地点的变化,表现执着追求的精神。㈡《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⑴《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文人五言诗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有柚子思妇、感慨世态炎凉、表现人生感悟三大主题。艺术特色: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生活细节书写作者内心活动;比兴手法;语言不饰雕琢,浅近自然而又精炼丰富,情味隽永。
⑵本文艺术特点:以事传情;虚中有实、虚实相杂;语言质朴,手法多样感情浓烈,具有形象性、概括性、音乐性。
⑶本文主旨:①传统观点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痛苦;②对于知音的向往。㈢《春江花月夜》
⑴作者: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以“文辞俊秀”著名,并称“吴中四士”
⑵本文是乐府旧题,抒发对人生的思索和男女相思离别之苦。⑶艺术特色:①画意诗情哲理相交融,(月之色(景)、月之问(理)、月之情(情))令人思索不尽;②离别相思置于良辰美景之上,强化感情主调;结果安排独具匠心(月为意象,全篇灵魂,外在线索;③月景描写为主,月哲理思考依据,月离别愁绪为依托。)④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畅,化典无痕。㈣《长恨歌》
⑴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世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⑵本文艺术特点:①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奇妙,想象丰富;②刻画人物细腻传神;③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
⑶本文主旨:①讽刺说:李扬是安史之乱罪魁祸首;悲剧咎由自取;帝王不会有真正的爱情,更不会有专一的爱情。
③爱情说:有讽刺但以爱情为主;杨死后,唐玄宗思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道士寻魂,忠贞爱情。㈤《无题二首其一》
⑴作者:李商隐,字义山,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咏怀诗、咏史诗和言情诗
⑵李诗特征:①情调优美;②意象朦胧多义(意象独特,大量用典,独特意象组合表现对象的复杂性);③凄艳浑融
⑶本文艺术特点:①以暗示手法表达丰富情感;②新颖独到的比喻;③对仗工整。
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赏析:
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㈥《临江仙》
⑴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⑵本文背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⑶本文艺术特点:①以小见大,表达旷达而伤感之事;②理趣怏然,以超然幽默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③以哲理、古语入词;④叙事、写景、抒情、说理融合无间;⑤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此人独特语言风格。
本文体现达观人生态度,潇洒的情怀。㈦《贺新郎》
⑴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多样风格:豪放旷达,刚柔结合,洁丽婉转,⑵本文记辛弃疾和陈亮会晤,史称“鹅湖之唔”,描绘二人真挚的友谊,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怀念,抒发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共同理想。
⑶本文的艺术手法:①象征,比兴,寄托手法;②托古喻今,运用大量典故;③吸收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
四、应用文自己看书吧。
五、题型
㈠填空(15分),文学常识、诗词默写。㈡简答(10-12分)㈢论述(24-25分)
㈣改错(10分)应用文格式及内容 ㈤写作(40分)两篇(应用+文学)
第三篇:大学语文复习题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大学语文机考复习题库
2013年
一、作家作品知识(共75题)
1.《张中丞传后叙》中 “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指的是(C)A.洛阳 B.长安 C.睢阳 D.汴州.2.《八声甘州》下片的抒情着眼点是(D)
A.自然景物 B.社会事件 C.举止行为 D.心理活动.3.《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D)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B)
A.夸张、比喻、用典 B.夸张、比喻、对偶 C.对偶、比喻、拟人 D.用典、比喻、对偶.5.李煜《虞美人》用“雕栏玉砌”指称南唐宫殿,其修辞手法是(D)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借代.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比喻、借代 D.夸张、拟人.7.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 10.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
A.边塞诗 B.闺怨诗 C.田园诗 D.哲理诗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的修辞手法是(A)
A.设问与比喻 B.反诘与夸张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夸张.12.《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作者故乡之思的主要景物是(B)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13.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B)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1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D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呤应觉月光寒 D.青鸟殷勤为探看.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D)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16.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C)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17.杜甫的《蜀相》是一首(D)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18.“范进中举”的故事出于(C)A.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蒲松龄《聊斋志异》 D.刘鹗《老残游记》.19.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情感变化的过程是(B)
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大乐 D.乐→悲→大悲.20.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B)
A.屈原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21.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是(C)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22.辛弃疾与苏轼并称(D)
A.婉约词人 B.北宋词人 C.风雅词人 D.豪放词人
).23.被陆游称赞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的诗人是(B)
A.白居易 B.岑参 C.李商隐 D.杜牧.24.李白在《行路难》中,情感表达的特点是(D)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25.《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D)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 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26.《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寓意是(B)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7.古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C)
A.《寡人之于国也》 B.《郑伯克段于鄢》 C.《诗经》 D.《秋水》.28.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B)A.农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道家学派.29.《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现实材料的是(A)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陈力就列 D.虎兕出于柙.30.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A A.借景抒情 B.引典抒情 C.化前人成句抒情 D.直抒胸臆.31.屈原的代表作是(B)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32.《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C)A.迅速 B.急忙 C.屡次 D.竭力.)33.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B)
A.称王天下的方法 B.用仁政治理天下 C.夺取王位的方法 D.用武力统一天下.34.《九歌·国殇》的风格是(A)
A.刚健豪壮 B.沉郁顿挫 C.慷慨悲凉 D.奔放豪迈.35.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
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 D.《秋水》.36.我国古代)C.45.《战国策》是一部(D)
A.编年体史书 B.笔记体史书 C.纪传体史书 D.国别体史书.46.92.李密《陈情表》写作的朝代是(C)
A.东汉 B.三国 C.西晋 D.东晋.47.《左传》是一部(C)
A.纪传体史书 B.笔记体史书 C.编年体史书 D.国别体史书.4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C)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49.《季氏将伐颛臾》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D)A.历史事实 B.现实事例 C.名人名言 D.比喻.50.《史记》是一部(B)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51.《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的什么场面(D)
A.狮子舞 B.社戏 C.灯会 D.赛龙舟.52.“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这句话出于《**》中人物(D)A.七斤 B.七斤嫂 C.八一嫂 D.赵七爷.53.《论快乐》一文提出“快乐”是(D)A.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 B.人生的享受 C.人生的本质 D.由精神来决定.54.小说《**》中闲时手上总拿着一杆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人物是(A A.七斤 B.七斤嫂 C.八一嫂 D.赵七爷.55.《日出》的主题是(C)
A.偏重写人性的悲剧 B.写家庭悲剧 C.偏重对社会悲剧的揭示 D.写性格悲剧.56.下列散文作品属于茅盾创作的是(C)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风景谈》 D.《龙·虎·狗》 57.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D)
A.小说家 B.诗人 C.政论家 D.散文家.58.现代作家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处女作是(B)
A.《春风沉醉的晚上》 B.《银灰色的死》 C.《沉沦》 D.《薄奠》.59.“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一句出自(B)
A.《炉中煤》 B.《发现》 C.《我爱这土地》 D.《再别康桥》.60.《断魂枪》里写沙子龙的镖局改客栈的主要原因是(C)A.时代变了,须重谋经济来源 B.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 C.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 D.时代变了,武艺已没有意义.61.奠定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地位的诗集《女神》首次出版于(D)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62.《爱尔克的灯光》选自巴金的散文集(D)
A.《故都的秋》 B.《话匣子》 C.《风景谈》 D.《龙·虎·狗》.63.1921年10月,郁达夫创作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C.《雷雨》 D.《风雪夜归人》
68..郭沫若诗集《女神》收录的诗歌作品有(D)
A.《百花齐放》 B.《雨巷》 C.《恢复》 D.《《炉中煤》.69.下述读书方法中,不属于培根《论学问》所提的是(D)
A.精读 B.快读 C.选读 D.听读.70.屠格涅夫的《门槛》表现了俄国(C)A.市侩和怯懦者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诋毁 B.19世纪民主解放运动
C.俄罗斯妇女投身于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D.19世纪腐朽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71.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A)
A.对比关系 B.类比关系 C.象征关系 D.层递关系.72.欧·亨利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C)
A.《最后一片藤叶》 B.《警察与赞美诗》 C.《白菜与皇帝》 D.《公务员之死》.73.小说《苦恼》的主题思想是(D)A.反映沙皇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贫困生活 B.反映沙皇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精神痛苦 C.反映沙皇统治下上层人物专横跋扈 D.反映沙皇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74.《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C)
A.平易素朴 B.清新优美 C.幽默诙谐 D.铿锵有力.75.莫泊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成名作是(B)
A.《俊友》 B.《羊脂球》 C.《米龙老爹》 D.《温泉》.二、阅读辨析(共42题)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作者及其时代是(B)
A.韩退之,中唐 B.柳河东,晚唐 C.柳子厚,中唐 D.韩昌黎,晚唐;.(2)文中加下划线的“勖, 字,遂”三个字词的释义按序是(A)A.勉励,养育,饲养 B.指导,养育,饲养 C.勉励,领回,饲养 D.勉励,养育,驱逐.(3)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D)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满招损,谦受益”句引自(C)
A.《诗经》 B.《论语》 C.《尚书》 D.《中庸》.(2)文中“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人是(B)A.唐高宗 B.唐庄宗 C.唐玄宗 D.唐宣宗.(3)这一语段“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B)A.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中心论点 B.总结历史经验,照应中心论点 C.揭示历史事实,提出中心论点 D.揭示历史事实,照应中心论点.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 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请回答:
(1)文中宝钗的话语和说话时的情态不自觉地流露出她对宝玉的(D)A.“不成器”的鄙视
B.“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C.“不成器”的惋惜中混杂着说不清的怜爱 D.暗恋中流泻出“恨铁不成钢”的怜爱.(2)文中写黛玉探望宝玉“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表现出黛玉的性格是(B)
A.稳重理智、心地善良 B.心地纯真、痴情含蓄 C.心地纯真、不善张扬 D.安分守己、痴情含蓄.(3)本语段描述人物的基本手法有(A)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情态描写 B.语言描写,肖像描写,情态描写 C.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D.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在夫妻分上。我如今己是五十多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要越发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 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请回答:
(1)《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根本因素、导火线按序分别是(D)A.金钏儿之死,北静王府来贾府索要伶人琪官,贾环诬告 B.贾环诬告,北静王府来贾府索要伶人琪官,鄙弃仕途 C.金钏儿之死,北静王府来贾府索要伶人琪官,鄙弃仕途 D.北静王府来贾府索要伶人琪官,鄙弃仕途,贾环诬告.(2)文中王夫人阻拦丈夫贾政毒打宝玉的心理动机是(C)A.母爱的护犊情感
B.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C.主要是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其次是母爱的护犊情感 D.主要是母爱的护犊情感,其次是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3)本语段中说“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B)
A.贾蓉 B.贾政 B.贾赦 C.贾环
5.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请回答:
(1)这段文字选自于(D)
A.《国语·齐语》 B.《史记·孟尝君列传》 C.《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D.《战国策·齐策》.(2)这段文字写冯谖“三次弹铗而歌”的内在精神实质是(A)A.探求知己,以展怀抱 B.故作狂态,引人注目 C.穷途末路,哀难自抑 D.虚张声势,以脱困境.(3)文中“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D)A.左右的人认为他是个卑贱的人,拿草编的饭碗给他盛饭吃 B.左右的人以为他轻视他们,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
C.左右的人认为孟尝君轻视他们,拿草编的饭碗给他盛饭吃 D.左右的人以为孟尝君轻视他,拿粗糙的饭菜给他吃.6.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其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赋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请回答:
(1)这段文字叙述的故事发生在(A)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战国初期 D.战国中期.(2)文中“食舍肉”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D)
A.吃的食物里没有肉 B.吃自己家里的肉 C.吃别人掉在桌上的肉 D.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3)这段文字中“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句表现出作者的治国观念是(C)
A.以法治国 B.以忠治国 C.以孝治国 D.以德治国
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王好战”的“王”指的是(B)
A.齐国国君 B.魏国国君 C.赵国国君 D.燕国国君.(2)这段文字中“弃甲曳兵而走”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C)A.脱掉鞋子,挥舞兵器冲杀上去 B.脱掉盔甲,挥舞兵器慢慢后退 C.扔掉盔甲,拖着兵器往后逃跑 D.脱掉鞋子,拖着兵器慢慢后退.(3)文中最后一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在论证上属于(B)A.归纳法 B.演绎法 C.例证法 D.比较法.8.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请回答:
(1)写冯谖“焚券市义”、孟尝君“不说”,其对刻画冯谖形象所起的作用是(A)A.对比反衬 B.铺垫反托 C.类比显现 D.侧面映衬.(2)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A)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3)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D)A.从哪个城市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请回答:
(1)这一语段的作者告诉人们,“快乐”取决于(D)A.菜烹调得好 B.澡洗得干净 C.花开的亮眼 D.心上没挂碍.(2)文中“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一语引自(C)A.曹禺《王昭君》 B.关汉卿《窦娥冤》 C.王实甫《西厢记》 D.老舍《龙须沟》.(3)这一语段论证“快乐由精神决定”的角度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A.日常经验和体会,比喻 B.离别时的宴席,对比
C.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排比 D.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菜合你口味,类比.10.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请回答:
(1)这一语段首次发表的时间、刊物名称与文章题目是(D)A.1925年4月、《新青年》、《灯下漫笔》 B.1925年4月、《莽原》、《呐喊》 C.1925年5月、《新青年》、《呐喊》 D.1925年5月、《莽原》、《灯下漫笔》.(2)在这一语段中,作者认为.“一治一乱”的皇朝更替过程中的“作乱人物”是(B)A.前朝叛逆 B.奴才帮凶 C.强盗土匪 D.志士仁人.(3)作者在这一语段中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D)
A.怎样读书 B.改造国民性 C.如何绘画 D.创建新时代.11.阅读下列语段: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请回答:
(1)文中“彼成我败所由判”的基本准则是(C)
A.财力的大小 B.人心的相背 C.意志的强弱 D.学养的高低.(2)文中加下划线的“蹇,艳羡,判”三个字词的正确释义按序是(B)A.急病,很羡慕,准则 B.困厄,很羡慕,区别 C.困厄,很妒忌,准则 D.急病,很妒忌,区别.(3)《论毅力》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所用的论证方法是(D)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类比、对比.1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愤然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原文题目和作者是(B)
A.《名优之死》,田汉 B.《日出》,万家宝 C.《龙须沟》,舒舍予 D.《上海屋檐下》,夏衍.(2)文中说话的“我”和听话的“你”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地位是(C)A.(我)银行职员,(你)求贷客户 B.(我)银行经理,(你)勤杂工 C.(我)经理秘书,(你)被辞职员 D.(我)银行保安,(你)讨薪民工.(3)文中说话的“我”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及其向听话的“你”指出的出路是(D)A.自私、虚伪,乞讨、拉洋车、抢劫、跳楼 B.善良、仗义,乞讨、拉洋车、偷盗、自杀 C.善良、胆怯,乞讨、拉洋车、偷盗、跳楼 D.自私、冷酷,乞讨、拉洋车、偷窃、自杀.1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做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而学问的本身,若不受经验的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 请回答:
(1)这一语段中“有些书可供一尝”作为方法,指的是(A)A.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 B.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 C.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 D.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2)在这一语段中,作者提出获取学问“运用之道”的途径是(B)A.把时间尽可能用在读书求知上 B.对生活的观察体会
C.依学问上的规则权衡轻重 D.精读、勤读不多的几本书.(3)这一语段围绕“读书目的和方法”展开论述,采用的修辞手法有(C)A.比喻、比拟、反复 B.比拟、递进、排比 C.比喻、比拟、排比 D.比喻、递进、反复.1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1)文中描绘的“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色”所在地区是法国的(D)A.阿尔萨斯 B.普罗旺斯 C.波尔多 D.诺曼底.(2)这一语段在原文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叙述方式是(D)
A.结尾,顺序 B.开头,顺序 C.结尾,倒叙 D.开头,倒叙.(3)这一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和寄寓的情感是(B)A.烘托,对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的热爱 B.铺垫,对献身家园的先烈的深切缅怀 C.烘托,对和平富裕的生活的向往 D.铺垫,对辛勤劳作的农夫的赞颂.参考答案
一、作家作品知识
1-5.CDDBD 6-10.ABBDA 11-15.ABBDD 16-20.CDCBB 21-35.CDBDD 26-30.BCBAA 31-35.BCBAA 36-40.BBCCA 41-45.CBCCD 46-50.CCCDB 51-55.DDDAC 56-60.CDBBC 61-65..DDBBB 66-70.BADDC 71-75.ACDCB
二、阅读辨析
1.BAD 2.CBB 3.DBA 4.DCB 5.DAD 6.ADC 7.BCB 8.AAD 9.DCA 10.DBD 11.CBD 12.BCD 13.ABC 14.DDB
第四篇:大学语文复习题
填空题(20空,20分)
1.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和(),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和其他一些古籍中。
2.《》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尚书》是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战国时在南方的楚地兴起的新诗体叫()。“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的一个重要标志。
3.《战国策》的体例是()史书。《老子》又称为(《》)。
4.《周南·卷耳》出自(),《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是千古名句。;《上邪》出自(),“冬雷震震,夏雨雪”的“雨”读作()。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好知不好学,其蔽也();好信不好学,其蔽也();好直不好学,其蔽也();好勇不好学,其蔽也();好刚不好学,其蔽也()。”
6.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在唐代诗人当中,李白被称作“诗仙”,杜甫被称作“诗圣”,王维被称作“()。
7.苏门四学士是()、晁补之、()、张耒。被称为“苏辛”的豪放派词人是()和()。写《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是我国宋代女词人()。
8.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唐诗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唐代诗人()的诗句。王安石《明妃曲(其一)》刻画了()的形象。
9.唐诗中“大李杜”指的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和李商隐和()。
10.黄庭坚《寄黄几复》寓有深意的名句是:(),江湖夜雨十年灯。”
11.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是()。“(),赏心乐事谁家院” 是其中名句。
12.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系统。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清代蒲松龄的《》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13.《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
14.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诗人是()。他曾来华,与写有《翡冷翠山居闲话》的“新月派”诗人()关系密切。舒婷的诗作()被誉为“女性独立的宣言”。
简答题(2个,20分)
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2.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3.简述《长恨歌》的主题。
4.简述《我愿意是急流》的艺术特色。
默写赏析题(1个,30分)
1.默写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
2.默写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
作文(1篇,30分)
1.就冰心的《笑》一文,结合实际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2.就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一文,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第五篇:09秋北航期末补充复习题《大学语文》
200909学期《大学语文》试卷A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非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通过相似性连类来认识事理、得 出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C。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在《季氏将伐颛臾》甲,为了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孔子先以周任“陈力就列,不 能者止”的名言为证,后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比喻为证,这两者论证方法的不同在 B
A.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归纳法
B.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类比法
c.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对比法
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类比法 3《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说:“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句话中的“本”所指 的社会内涵是
。A
A.岁
B.民
C.君
D.国
4.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C。
A.《答司马谏议书》
B.《报刘一丈书》
c.《谏逐客书》
D.《答李翊书》 5.《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中心旨意是
C。
A.说明迟迟没有回信的原因
B.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诬蔑
c.揭露士大夫不恤国事的嘴脸
D.重申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6.《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 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和演绎法
B.归纳法和类比法
c.类比法和对比法
D.类比法和演绎法 7.李大钊《“今”》的中心论点是
C。A.
“今”是最容易丧失的 B.
“今”是最可宝贵的
c.时间但有“过去”和“未来”并无“现在”
D.“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8.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所谓“治世”,实质上是
B。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9.《李将军列传》中,李广与程不识的对比主要体现在 C。
A.是否善于骑射
B.是否爱护士卒
c.治军方法不同
D.命运遭遇不同 10.《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B。
A.抒情和议论并重
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
D.叙事和描写并重
11.在下列《报刘一丈书》的语句中,形象描写当时社会所谓“上下相孚”丑恶行径的 是——。A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C.“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D.“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12.《马伶传》中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属于
B。
A.环境描写
B.场面描写
C.行为描写
D.细节描写 3.下列文章中,既是记人散文,又是文艺随笔的是
C。
A《种树郭橐驼传》
B.《报刘一丈书》
c.《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
D.《答李翊书》 14.《楚辞·国殇》的主题是
D。
A.祭奠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
B.祭奠神灵以保佑楚军打胜仗
c.祭奠鬼神以超度楚军将士亡灵
D.祭奠为保卫国家而捐躯沙场的楚军将士 1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D。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16.李白《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柳永《八声甘州》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B
A.情场失意
B.羁旅行役之苦 c.故国之思
D.伤春惜时
1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夕阳西下
c.小桥流水人家
D.断肠人在天涯
19.苏轼《前赤壁赋》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是
D。
A.骈散相间,平易自然
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
C.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D.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20.《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一实一虚,双线并行”,其中的虚线是
A.德拉因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哭泣
B.德拉卖掉美发给丈夫买表链
C。
。D
c.杰姆看到德拉剪发大为惊愕
D.杰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O分)1.下列庄子《秋水》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AB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似碧空之在大泽
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E.伯夷以辞自多,仲尼以语自多
2.在《张中丞传后叙》中,韩愈用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有:AC
A.拔刀断一指
B食爱妾之肉
c.射矢以明志
D.就戮颜色不乱
E.背诵《汉书》
3.体现《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剪裁详略得当的地方有:AE
A.略写郭橐驼的生平,详写其种树的态度和方法
B.略写郭橐驼种树的方法,详写他植者种树的方法
c.略写郭橐驼种树,详写“长人者好烦其令”
D.略写他植者态度马虎,详写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E.略写他植者种树,详写“长人者好烦其令” 4.《诗经》中的《氓》,从形式和内容上划分,它是:BCD
A.爱情诗
B.叙事诗
c.四言诗
D.弃妇诗
E.五言诗
5.鲁迅的小说《**》中刻画七斤的典型细节有:BCD
A.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B.遇事坐在门槛上抽烟说不出话
c.知道谁家的闺女生了个夜叉
D.因女儿打碎饭碗而大打出手 E.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三、筒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以五十步笑百步”和用刀子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分别 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2.陆游的《关山月》描写了哪几个场面?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第一层写上层统治者的妥协苟安,文恬武嬉,表现了对南宋政权的强烈不满;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徒死边地的可悲现实;第三层写遗民热望恢复而又遥遥无期,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思恢复的悲愤和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诗的开头一句就揭示了造成目前社会现状的总根源是“和戎诏”,接着是对三种人的不同生活场景的描写,层层揭示这一国策所产生的恶果,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顿挫有致,显示了诗人极其高超的艺术手法。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lO分)1.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 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请回答:
A.这里的“厨房”、“筵宴”、“人肉的筵宴”各指的是什么? B.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c.鲁迅认为当时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1)“厨房”指中国。“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人肉的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实质是“吃人”。
(2)这反映了中国还处在“吃人”的时代。
(3)扫荡“食人者”--封建主义者
掀掉“旧筵宴”--封建礼教
毁掉“这厨房”--旧中国
创造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2.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上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目惹飞絮。请回答:
A.这里描绘了哪几种残春景象? 无数红花落地的残春败落景象蜘蛛仍在整天殷勤地吐丝结网,沾网住漫天飞舞的柳絮 B.
“春又归去”的比兴意义是什么?蛛网惹飞絮的比兴意义是什么? 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施展出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作者实有意自拟为蜘蛛。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里作者表达了虽然位微权轻,但为报图,仍然“殷勤”而为。c.从上片看,辛弃疾报国无门的原因是什么? 朝政昏暗,奸侫当权,蔽塞贤路,志士无路请缨,上述春事阑珊的诸种描写件件都是喻指时政
五、作文(本大题共30分)
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