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

时间:2019-05-15 10:4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

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

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

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

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 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 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 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 正确的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 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 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 用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 生命就会成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 值的前提下实现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人生的价值。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映?(P58)的历史的统一?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性

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现的东西。

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行,慎用!)

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标准?(P66-67)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 得预想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的价值观?

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

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

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 427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 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 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 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 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 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 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 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 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 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 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 社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 面,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 义基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重性的矛盾?

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 会主义社会。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本。

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动的对立统一。

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 问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劳动,而是通过知识。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此观点错误。

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 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第四章

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源。

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第五章

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有消除竞争?

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个原因:第一,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

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 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 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 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 害,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别?

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 历史灾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 原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 教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方向发展。

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实践去回答

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⒊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把两者结合起来?

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新型国家政权。

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想。

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人民当家作主。

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新人。

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第1页******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27-31)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材34)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实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 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

******第2页******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答: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第3页******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教材64-6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1-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 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

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第4页******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

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5页******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

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

******第6页******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做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

******第7页******

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领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教材143-145)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答: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8页******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不全,教材189)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第9页******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

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 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 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 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 正确的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 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 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 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 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 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 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27 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 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 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 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 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 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 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 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 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 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 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 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 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 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 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第五章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 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 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 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 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 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⒊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绪论 辨析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声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是 19 世纪的产物,现在是 21 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圭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

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人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 · 斯密和大卫 · 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 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 辨析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答案要点 〕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迁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首先,人 L 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第二章 辨析题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 答案要点 〕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5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三章 辨析题.“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 18 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3 .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4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5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6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8 .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答案要点 〕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四章 辨析题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洪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顶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这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各阶级的收人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而获得这些收人的条件是劳动力的出卖、资本的占有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分配关系在社会表面和资本家的意识形态中却歪曲地表现为资本家获得利润是由资本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由于土地提供了服务而应得的报酬;工人获得的工资是劳动这种服务的报酬。资本、土地、劳动这三种要素是三种收入的源泉,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人,谁也没剥削谁;这就是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也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混淆这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做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13 .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在此基础上兼有社会职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职能即是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自己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须把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

.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者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 列宁选集 》 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 页)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 答案要点 〕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宪法是在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则是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产权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最神圣和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答案要点 〕

此观点正确。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19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 答案要点 〕 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 , ' ’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列宁选集 》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78 页)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念,由于它们在反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辨析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许多天才的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虽然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设计,但基本上出于主观上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善良愿望,而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2.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在 《 共产党宣言 》 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无情镇压。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治权的可能性。.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答案要点 〕

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在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依据,但也具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固有矛盾和弊端,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而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发展为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进而把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选项中排除出去,最后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无可取代。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就不可能有反复。〔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变为公有的,即社会主义的占有形式。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要实现的客观规律。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科学的,富有预见性。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要看到,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奋斗。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以至挫折。但是,不管出现多大曲折,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漫长、曲折的斗争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最终得到实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和 90 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答案要点 〕

此观点正确。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勿 1 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意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构筑的系统生态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丰富的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不断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在思维科学领域中,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微电子技术、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成为现代思维模拟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依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历史领域重大问题的光辉典范。今天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并未停止,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9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次飞跃。在这里,“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则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普遍性。根据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不管中国的情况如何特殊。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又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把握中国的特点。

4.为什么说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又如,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的飞跃。再如,事物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这样才能经受困难和曲折的考验,坚定信心,开辟前进的道路。总之,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5.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客观实际出发。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6.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1、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变化和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答:第一,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运用实践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说明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这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反映的直观化、生物学化的理解。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知识,说明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3.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犯思想冒进的错误。(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1)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程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2)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一方面,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5.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到:A、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B、在具体实际活动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和“八荣八耻”为规范作为判断自己行动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的标准。C、立足本职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自己的价值,在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上留下闪光的一页。

6.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同时,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的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反映的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可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这说明,马克思义主同时也是相对真理 7.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2)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化。(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

一、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二、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改进劳动资料,改造自然界。人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历史活动,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3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夺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第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答: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这是因为:第一,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不利于交换的进行。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利于技术进步。如果那些生产技术差、生产工具落后、工作懒惰、劳动熟练程度低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因为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长,所生产的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大,而且消耗的劳动时间越长,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鼓励落后,显然是极不合理的。

4、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 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 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才

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资本的特殊性: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资本一般性:第一,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第二,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答: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要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就必须使资本满足两个条件。(1)空间上并存性。指资本所有者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把资本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上。无论流通过程还是生产过程的中断,都会造成资本运动过程的中断,而运动一停止,也就停止了价值的增值。

(2)时间上继起性。指资本必须相继地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货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资本形式上;生产资本要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最后又回到生产资本形式上;商品资本要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又回到商品资本形式上来。如果其中有一个阶段中断,资本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样三种资本形态都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依次相继转化,就能保证购买、生产和售卖每一个阶段上,随时都有相应的资本在执行职能,从而使资本循环不至于中断。资本在空间上并存与时间上继起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美国1901年的5月,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二,一次大战前的经济危机: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三,一九二九年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第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9、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坚持批判借鉴、洋为中用的原则,剔除其思想糟粕,吸收反映现代社会生活普遍规律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权利要求方面的思想精华。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具有一些符合政治和社会管理的规律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历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

答: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即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或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掠夺剥削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是各国垄断组织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争夺经济霸权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答: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处在转轨进程中的国家,对于防范来自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既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出以下三点对策:一,正确处理国内制度建设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二,强化政府在经济全球化风险防范中的职责。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三,加强国际合作。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就不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6、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进行评析。答: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然而,当今世界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

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舞台,又是社会主义借经济全球化之势走向繁荣的阶梯。因此,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更不等于美国化。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为此要做到:一,向资本主义学习人类进步中的共同的文明成果,学习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借鉴或者经过改造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的东西。第二,在利用资本主义中坚持社会主义。第三,在反思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8、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的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内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的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就达到了对事物自身的否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仍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强调在资本主义的自行扬弃过程中将释出“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

但是,我们却并不能由此得出: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了社会主义成分的结论。因为,虽然 “新的经济制度要素”在旧形式内打开了缺口,但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些“新社会的因素”的地位和影响是受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所制约的。所以,这些“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的不断积累可以调节、缓解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和制约,可以使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产力,可以使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矛盾得到缓和,但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进步,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决定了它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但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却是一个漫长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尚未穷尽,当代资本主义暂时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庞大的世界体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最终,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0、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 “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答: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私人资本垄断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借鉴社会主义做法,克服资本主义某些弊端。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了消费市场。所以,当代资本主义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但是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从另一角度看,在科技革命促进下,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但在客观上却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胎胞里孕育和生长着“新的社会因素”。

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观点是错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第一次将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理论。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谈谈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一直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具体体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

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练习册: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群补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

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早那个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数以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起

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是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既有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思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 运动与静止及其辩证关系?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一线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4 什么是质,量,度?

(1)质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内在规律性。

(2)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律性。

(3)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

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前进,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增长,就会欲速则不达。同时也要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以免贻误时机,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意识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性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

联结的、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8 矛盾分析方法。

答: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对独到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9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性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重视偶然,利用有力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后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10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1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实践意义。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

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实践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彼此脱离而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双重的关系: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在物质形式上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主体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体在观念形式上改造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改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式从属于实践关系的,而且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为完成改造客体而服务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的环节:

客体和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改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

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3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第二,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活动起阻碍和延缓的作用。

4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分割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6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实践、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是、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移动,转变到另一个具体的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7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8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真理与谬误既对立有统一。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论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3)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4)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谬误不同于偏见。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9价值评价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是以客观主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不同于知识性的认识,它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

(2)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第三章

1社会意识结构。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课本P96)

2生产力范畴。(课本P100)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

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3生产关系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式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这三项内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其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的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的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6地理环境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地理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闯到活动重要的对象。地理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地理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

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地理环境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内在力量。马克思强调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可归结为自然力。7改革及其改革的重要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变革的作用表现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8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中,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时不同的。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受着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四章

1商品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

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2)劳动的两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价值量及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是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的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在剩余价值产生中的作用。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成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而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是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资本积累及其本质。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7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力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的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8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是: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于此相联系的是产业资本一次执行的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商品资本职能。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再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循环: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很多,关键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9利润、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10、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1)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为前提的,是以保证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阶级统治为目的的。它虽然给予民众一些政治权利,但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为了化解民众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反抗,因而,其实质只能是一种十分有限的,具有欺骗性的、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式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第五章

1垄断及其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造成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面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2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是 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能消除竞争。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是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的,但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3)社会生产时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因而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条件:

(1)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并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在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因此,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金融寡头及其金融寡头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伙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金融寡头的统治具体表现在:

(1)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

(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通过控制上层建筑,利用国家权力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1.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其途径有:如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

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或者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2.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5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中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来源大体为: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所获得的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再分配,讲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总之,垄断利润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定义、产生原因、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式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产生的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P188)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

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8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输出。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第六章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但是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有“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关系的实践不同等。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

(1)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子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的原因。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工人阶级即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即使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当前甚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这种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地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展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具体包括:(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共产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既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

计划的组织和管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消亡、战争不复存在、“三大差别”消失,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表现为高度的觉悟、自觉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奉献。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是自由得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的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2010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P93-P96)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5篇)

    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绪论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 暴......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马原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思考题答案【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汇总版) 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 【汇总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5篇]

    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目录 绪论 ************************** 1 第一章************************** 2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