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四辩的总结陈词该怎么写
1、四辩一定要深入立论的全程。
立论不是教练或一辩的事情。立论不是教练或一辩的事情!立论不是教练或一辩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有的队员都必须深入立论的全程,立论一定要围绕实战。那么如何做到呢?答案只有两个词:
A、头脑风暴,穷尽一切双方可能的思路和信息。
B、左右手互博,当A完成后,把双方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很自然就会发现比赛中的交锋点,再试着从不同的点深入下去,不断地左手打右手、右手打左手,基本上你很快会发现一些“背后的、深入的要点”。这里又有第二件重要的事情:
一定要同时想双方,想对方不光是陪练的事情!
只要能够做到以上这一点,那么在比赛开始之前你对于交锋要点是有预判的。这个预判未必全面准备,但比傻呵呵上去打已经好了很多。
2、利用四辩的位置优势。
在以往的各类赛制,四辩在自由辩以前的起立是较少的,即使有四质询一这样的设计,但因为四辩有绝对的打断权,所以问题不大。那么实际上,在自由辩开始之前,一个四辩是有着充分的时间观察和思考的。观察和思考什么呢?
A、验证你的预判,对方的切点是预料中的哪一点,接着双方的争议实质在哪里? B、一定要一直观察,很多队伍喜欢藏论,二三才会图穷匕见,我也见过当自由辩才冒险亮招的。
C、预判对方的战略战术。战略的核心就是对方会紧抓的点,战术则是他们怎么紧抓,用逻辑推进还是例子追问或者类比数据。
D、此时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那就是当对方出现一个完全彻底的奇论,之前完全没有预判到。这时候队长有义务组织大家做一个选择,用一个核心点去打他,还是因为这个东西太奇怪讲不清楚而根本不去理他。
3、灵魂开始出窍。
当1和2完成的时候,四辩就应该进入一种状态,那就是拥有了赛场上的“第三只眼”。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跳出比赛的一方,视线悬浮在赛场的上方,冷眼旁观比赛的进行。甚至嘴角会微微冷笑: 呵呵,我说嘛,又是这招。
呵呵,也就是这两下嘛,比赛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结束了。
基本上到了这个境界,你就开始有一些感觉了。那么在赛场上其实是要做几个抉择的:
A、我方最核心的点是什么?
B、对方最核心的点是什么(未必是论点),我方对其最强烈的压制是什么? C、比赛的气势是怎样的,自由辩最后三分钟的心理局面是怎样的?
而这时最大的问题是要避免干扰,这种干扰往往来自于:
A、反驳对方某句话的冲动,结果听哪句想反驳哪句,到最后忘了要反驳什么。B、干掉对方所有论点的冲动。C、被对方抓住鞭子或羞辱后的急。D、寸土必争的执拗。……(先列举这么多)
所以四辩常常的角色是控球后卫,也可能是在赛场上给出终局一击的人,发言不多,每言必爆。
可以参见99西交的比赛,基本都是樊登抛问题、郭宇宽类比归谬快反、路一鸣用概括性的一句话做最后审判。
4、结辩的击穿。
在这里非常建议看一些经典的四辩总结,以下几位水平不分先后:
路一鸣、林正疆、黄执中、胡渐彪、邓哲、罗淼
专门提出这几位,是有原因的,要的是你去对比和分析,而不是模仿其一。
很显然,到了最后结辩的时候,四辩必须面对一个状态,就是大多数评委心理已经有数、或者头脑一团乱麻,而大多数观众已经想要离场。
这时候最关键的毛病是,很多四辩喜欢进行最后的逻辑演绎推导。这是要不得的,因为根本不会有人听!你自由辩前干什么去了!
这时候大家要的是什么,是“结论性的观点”,是一拳打倒的感觉,是要彻底地对一方失去信心。
这也是我推荐大家去看以上几位的原因:
因为他们都能做到在最后观众疲劳的时刻让大家提起兴趣,并且真的让人感觉我去太狠了太带劲了,不论是林正疆的停顿5秒还是路一鸣的一击必杀甚至连环杀又或者胡渐彪从各个层面拆对方的两个前提。
这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概括+凝练+强烈的舞台效果,是自信如神的气场加上真理一般的声音。
简单的逻辑就是:对方的观点是……,荒谬在于……,而我们说……。但是具体的变化很多很多,参见上头诸位的录像。
5、练习再练习。
那么以上的能力怎么形成呢?短期只要一个办法,高强度模拟。
分享一个数据,我在母校和其他学校带队时,模拟次数一般在30-40轮,如果无法全模,那么质询、自由辩、结辩是一定要模拟的。一个有一定基础和天赋的辩手,在这样的强度下,大约会在第二场到第三场之间,找到我说的1-4的感觉,特别是大二到大三的辩手,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走向真正的成熟。所以题主别想着抄捷径,练去吧。
长期的话,概括、归谬、气场……这些都是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的,你阅读的书,你见过的人,你每天的习惯,你的不断反思总结。
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一旦形成之后应用空间远远不止辩论。很多人说的结构思维、概念分析甚至源思考能力,其实都可以从中产生。
6、题主的疑问。
“自己觉得很重要的标准问题评委觉得并不很重要,而一些评委觉得没打清很想听的点,自己又觉明明已经说清楚或者不是很重要。想请教怎么抓住比赛中交锋的重点呢?” 永远记住,评委是有可能心证的,即他认为这个比赛就该这么打、就这个重要,你和他想的不符合,打得再好也是渣渣。
这就和古代带兵打仗,皇帝觉得该这么打,你没按他想法打赢了也得杀头(当然皇帝事先会说、评委不会)。
对于这样的评委,我只能说,遇到是你的不幸。那么你能做什么呢,记住下面的话:
A、能让评委觉得你抓的是重点,也是一种能力!B、能让评委觉得你把这个点说清楚了,也是一种能力!
明白吗,这就是注意力控制和不断洗脑的过程,评委肯定有他认为的重点、以及他认为算说清楚的标准,当双方不统一时,你就得设法让他相信你抓的是重点、并且说的足够清楚了。
在这里先提醒一句: 重复!重复!重复!
不要以为一个点说到了就算得分了,只有一个点有效重复对对方形成压迫、并且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你才算是真正“说到”了。
所以这里又有一个技能,你得判断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说几次、说的多狠,他们才会认。有没有觉得辩论能让人学的东西好多呢。^_^
第二篇:总结陈词(四辩)
总结陈词(四辩)
尊敬的领导、主席、评委和对方辩友:
很高兴与对方辩友进行了这场辩论赛,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反方进行总结陈词。首先,由我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论点:我方的观点是“领导重视比全员参与更重要”,这里并没否认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而是说领导重视更重要。
纵观历史:没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目前的丰硕成果;没有在座的各位领导,就没江淮重工的今天和明天。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的作用显而易见。
在辩论过程中,正反双方均围绕„„„
对方辩友部分观点值得商榷:1、2、3、„„„
所以,我方认为“领导重视比全员参与更重要”,不但被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所证明,而且还正在被我们所实践着。
谢谢大家!
第三篇:四辩总结陈词
主席,评委各位观众:
我首先得再一次重申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今天的辩题是网络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而对方辩友,完全无视“发展”二字,错误的认为当今网络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在网络发展过程中是无法解决的。
第二、网络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传播渠道,一种媒介。网络是不会创造文学的,对方辩友将问题全数归咎于网络发展,那么的说法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而我方看来网络只是一个载体,纸张也是一个载体,网络的所有问题纸张也有,如果说网络不要了,纸张也可以不要了。
第三、对于对方辩友说的网络发展使得作品涌现,但没有质量,对方辩友的想法是何其的荒谬啊,大家都学过马克思哲学,知道量变会引起质变的,李白酒斗而诗百篇,莫扎特,莎士比亚都是高产的作家,难道他们的作品都是不好的吗?
第四、对方辩友通篇在谈网络中那些不好的文字,却始终看不到网络中好的方面,难道说没网络之前就没色情,没有暴力文学吗?我方承认网络上的确有一些不好的文字,难道书本上就没有了吗?人是有主观判断能力的,万事万物都有好有坏对方辩友如果您上网只看那些不好的文字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第五、对方辩友一直在说什么挤压了文学,什么冲击了文学,难道网络发展后大家就群起而审丑了吗?网络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更多表达自我的方式,这难道不是吗?
在我方看来,网络对文学的发展利大于弊。
一、大家都知道,如果文学不传播就不能发展,而网络的发展让文学多了一种传播的途径,这是最大的利处。相对于纸媒而言,网络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没有时间限制,占用空间小,轻便、易携带保存。从诗歌兴起到如今近千年的时间只保留下几千首诗歌这是何其的悲哀啊。
二、文学应该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多样性。网络发展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创作平台,新的表现形式,使文学作品实现了语言的形象、含蓄、生动,使文学作品更加接近生活、反映生活、启迪生活。
三、网络发展使得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发展使得读者增多,使得文学队伍急剧壮大,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加强了修养,纯净了灵魂。
第四、文学归根结底是人学,从古至今,许多不好的文学作品都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网络发展为历史与现实打通了一座桥梁,使得读者与作者有了一个更好的交流方式,使得作品能够更好的反映人性,表达出人文社会。
综上所诉,我认为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第四篇:四辩总结陈词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专升本(对方所说优点)......但是这就能说明比自考要好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专升本(阐述优点).....很明显,专升本只是(缺点)........,即使少数公司看重它.....,也不代表大部分企业和社会对自考的认可度会低,正如(举有利的例子说明)........。(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
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考不比专升本好。把......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自考比专升本好。
2-解围部分
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有没有及时回答好的问题,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举个例子,比如你方在某自由辩论环节中出现以下情况:
A:比尔 盖茨中途辍学,不还是成为了一度的世界首富吗?
B:正是因为比尔盖茨之前读过了书,使他有了出路,如果他没读过书,那么可能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成为世界首富呢?你敢说比尔盖茨在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中,一点在学校中得到的知识都没用过吗?
A:总结陈词中可以这样补救:对方说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过程中读书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对方忽略了一点,比尔盖茨不正是因为意识到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才会离开学校的啊,如果他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会中途辍学,还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有些偷换问题重心的感觉,可是作为结尾补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没人反驳了)
接下来,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观点的片面性:
第一,对方辩友认为专升本比自考好,但是.....,如.....这难道不能证明自考比专升本号码?不知道对方辩友该如何解释。
第二,对方辩友提到(从对方讲话中找可以攻击的).........但
是..........殊不知,(例子证明自己对).......不知对方辩友有没有考虑到.......3-拆对方台
刚才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专升本比自考好,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综上所述,自考(怎怎样的好).......,正如我方XX辩所说的.......,所以我方始终坚持自考比专升本好的个观点,谢谢!
第五篇:四辩 总结陈词
“师德比师才更重要”总结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经过一场唇枪舌战,我们见识到了对方辩友精彩的口才和睿智的思维。但是,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从立论到自由辩论结束,犯下了不少错误,我方一不小心抓住了对方辩友的九大问题,但由于时间有限,下面我就只列举其中较为严重的五个问题。
一、定义的问题:对方辩友在辩论过程中将忠于可以的误解为参考。(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
二、偷换概念:没有把握这场辩论赛的重心。(“师德”—“人格”)
如:
三、以偏概全:对方以偏概全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范跑跑”北大才子)如:
四、恶意逃避: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五、断章取义:
六、颠倒主体:
在我们明白了对方的偏颇不足之处以后,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的观点: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及其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本行业内技能有: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备课能力,教学方法,教学体态、教学语言等等,都是师才的具体表现。从“预备教师”开始,我们就已经接受系统化地培训,也有一套标准对我们进行考核,如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普通话、计算机等在教育教学上用到的与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合格了,我们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教师。
其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对老师师德的规范要求,但是《道德规范》并不是成为一个合格老师的充分条件,《道德规范》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规”,因为它只涉及教师的道德层面,它也不是奖惩条例。而师德是无形的,但是对于师才,却能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它是硬性的,并且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老师,一个合格的老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座的各位都是通过统一资格考试成为老师的,而考试无疑是对一个人知识水平最有力的考证。再者,成为了一个老师之后,要靠什么来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老师呢?无疑还是师才。从现实中看,无论各类荣誉比赛还是拼职称,我们都能看到,教师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更被看重。
再次,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场所,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学习品德,锻炼身体,力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一个学生的高尚品德不一定从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学到的,它有可能是社会,家庭造成的影响。但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学生往往都会有学术高超的老师。业务水平高超的老师可以培育出数学家、音乐家、美术家等,难道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就可以培育出道德家吗?所以,老师的师德不是学生的道德培养的唯一出处,但是老师的师才却是一个学生知识的大部分来源,相比较之下,老师的师才比师德更重要。
最后,纵观我们持续参加的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大抵可以分成教学技能、相应学科教材分析。教育教学方法等大类。虽然关乎师德的培训也有,但是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分类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到,(拿出数据)教师培训的内容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反射出当下教师仍旧寻求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即是师才!
综上所述,我方始终坚定地认为,师才比师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