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教育叙事故事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背景: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要有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取得成就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是物理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描述故事过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来进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做法有: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节时,我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让学生思考猜测硬纸片会不会掉下来,水会不会流下来?有的学生说硬纸片会掉下来水也会流下来,还有的学生说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下来,每一个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等待谜底的解开,当实验结果为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是,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反思:
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第二篇:物理教育叙事
要注意学生的吸收能力
应城二中 褚峰松
进入高三,我发现物理课堂气氛越来越凝重,学生个个眉头紧锁,提问无人答,作业拖拖拉拉,特别是经过几次理科综合考试后,班上弥漫着一股失败情绪,有些同学甚至连黑板都不看了,低头在那翻书,连平时爱说爱问的宁娜也是一脸的愁容,在那唉声叹气。
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课堂已与学生脱节。课后,我找到宁娜与之谈心,宁娜反映,近段时间物理课总听不懂,节奏快,容量大,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懂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我陷入沉思中:近段时间进行理科综合考试训练,用的试卷是全国百所名校试卷,难度大题量多,学生明显不适应,特别是第二十五题关于磁场的内容,老师都要思考半天,学生更是雾里看花了,再加上要边复习边考试,课堂节奏加快了,学生吸收不了。怎么解决进度与难度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普通班科任教师苦恼的问题。我不禁想到了一则故事:有一个农民看到别人田里的麦苗长势很好,便去请教经验,花高价买来别人用的肥料施在自己田里,结果田里的麦子不但没有长好反而枯萎了。是啊!肥料虽好,但此苗非彼苗,吸收能力不同,不能盲目照搬啦!我调整了上课节奏,将系统的专题复习与每周的试卷习题讲解相结合,例如讲二十五题前先将与题目相关的磁场基础内容复习一遍,让学生熟悉相关物理情景;再把题目的难度分解,分步设问,逐步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诱其上钩,有时一个题目要讲几节课。虽然试卷讲解的节奏变慢了,但学生的关注度上升了,复习的系统性加强了。看着学生日益消失的愁容,我趁机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树其信心;让学生建立改错本,认真总结错题,提倡每天进步一点点,高考进步一大截的学习策略。慢慢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脸上的笑容增加了。
在检查学生改错本的过程中,有个学生在改错本上写了一句话:物理难,难于上青天!我在他下面添了一行字:只要学,定能步青云!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一味用高考又快又准的高标准要求他,正如一个九岁的儿童,你要他举起一百斤的重物,不是把他吓死就是把他压死,我们要注意他的吸收能力,每天定时定量的给他提供营养,待到他身强力壮之时,定能一举成名。
第三篇:教育叙事故事
教育叙事故事
背景:
那时的我刚刚大学毕业,当我接手第一个班的时候,我一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并以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参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尽管如此,在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学生对老师“不敬”的事件发生 :如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和老师动手,特别是女老师和老老师更容易一起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对学生对家长对老师本人都有不良的后果,在班主任的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该采取一些策略。描述故事过程:
记得那一年,我在给学生上课,有两位学生在下面说话,几次制止均未奏效,我非常气愤,把课本一摔,气冲冲的朝他们走过去,大喊道,你俩干什么,还要脸么吗,出去,滚出去,外面站着去,那两个男同学一看老师一点脸面也没给留,说话还那么难听,然后顶撞到,我就是不出去怎么着吧,我说:“你俩什么态度,说话还有理了。”学生反驳道:“我们说话不对,但老师多会说话,滚出去,老师你是不是光滚啊?”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自己也觉得下不来台,转身说,好,好,你们接着说,你们不出去我走。然后拿着课本摔门而去。当然,这件事在学生中的影响很不好。过后一段时间,冷静下来细想,学生上课说话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自己教法单一,缺乏吸引力,甚至行为粗暴引起的。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自己冷静处理,就会节省很多时间,教学工作也会少走很多弯路。反思:
当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不敬”事件发生后,我觉得,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比如,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不良行为,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进行人身攻击,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另外,我们批评学生时的用词也要得当,既能容易接受又要达到批评的效果。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提高自身的素养赢得学生的尊敬等。如果我们用心把这些做好的话,我相信学生对老师的“不敬”事件就会越来越少!
第四篇:教育叙事故事
教育叙事故事
--教师节的礼物 黄园
2012年9月10日教师节的那天,一进教室,可爱的孩子们纷纷拿出贺卡来到讲桌前,个个脸上带着纯真的微笑。里面也不乏有平日里经常批评的那些学生,所以心理也有一丝歉疚,是不是自己过高的要求让天真的孩子受到了伤害,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我该说些什么?
我依然是平日里喊得那句:“上课!”孩子们所喊出的“起立”却带了一份喜悦,也许是他们看到老师久违的笑容,也许是看到老师平日里不一样的神态。此时,我没有直接进入授课内容,而是怀着感动的心情对学生们说:“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对老师的节日问候,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你们的真诚。那你们知道吗?老师最高兴地是看到你们怎么样?”学生纷纷回答“是我们的认真学习!”(因为在前几天我对孩子们说过只有你们的认真学习才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啊,那今天是老师的节日,我希望今天的你们个个能表现更好一些,不要让老师的记事本上留下你们的名字好吗?”(因为有个习惯,平日里对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的同学或者是没有及时改错的学生,我都会把名字写在记事本上,一是督促,二是监管。)我又说:“那么今天9月10日,老师希望今天的记事本上不写下任何一个人的名字,这也就是你们今天送给老师的最好的礼物,好吗?”孩子们个个大声回答着“好”。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也是故意压缩了课堂内容,想给平日里的学困生一个机会。这节课,课堂的听讲秩序,学生的发言异常的好。
课后,我不是像平日里疲惫的在教室里监督者学困生的课堂作业,而是微笑着离开教室。我反思自己,要是在课堂上多一份微笑,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学生还是一样的学生,但是效果却会有差别。
是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换句话说,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教育最需要微笑,学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师。因为教师的情绪,教师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教师同学生交谈中亲切的微笑会给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上课时,教师走进课堂时甘甜的微笑,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春风润雨的微笑,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化解学生矛盾时和蔼友善的微笑,将为学生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以前,我从没有想到学生对老师的情绪变化事这么在意,更没有想到老师的微笑在孩子们的心中是这么重要!
细细想来,也许我们老师在应试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数遮住了双眼,被功利尘封了心灵,情感早已淡漠,心灵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对着新鲜的生命和活拨的童年,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为人师的悲哀!今天我真正认识到微笑是一种力量,教师的微笑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他们看来,老师的笑容就是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宽容!以后我要把对教育的真情,对孩子的挚爱变幻成绚丽的微笑之花!
第五篇:教育叙事故事
教育叙事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以往单调的作业形式,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写作业很乏味。课堂教学上,我们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
我们六年级组今年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例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将自己的了解的知识写到预习纸上,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到课堂上学习。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我布置学生回家演给家长看,或和家长合作表演课本剧。写作文《母亲节》让学生动手做贺卡,然后将自己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妈妈并观察妈妈的反映,来写成作文。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是孩子们乐于接受和完成的。
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小小的作业本与孩子交流,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简短的却饱含深情的话。
每当看到学生的作业写的正确时,我会写道:“你的作业写得真棒!老师真爱看。”当他们书写有进步是时,我会鼓励道:“批阅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当他们及时改错时,我会赞扬到:“不错,继续努力”
渐渐的,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了,质量也提高了。从精心布置作业到作业的及时批阅,学生的进步显而易见,在这条研究之路上我们老师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