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改进计划
质量改进计划
经过首席质量官的培训学习,我对做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质量管理理念有了一个质的转变。企业要创造名牌,靠的是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来自于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推动一次“质量革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真正让企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以QC小组的活动为依托,展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计划如下:
一、推动QC小组的成立,为推行先进的质量理念做好组织保障。在各班组、车间、部门成立QC小组,通过QC小组在各部门中的活动,梳理出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特别习惯性质量问题及客户反馈的意见,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QC小组要遵循PDCA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活动程序开展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现状问题清楚、对策措施具体、实施责任到人、检查总结及时、改进效果显著、巩固推广得力;
二、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所以我们将以QC小组为依托,在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质量管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将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如:专题培训、业余培训、班组会、跨班组讨论会、现场会、质量分析会、QC知识问卷等),使职工能逐步了解QC小组、接受QC小组、参加QC小组,熟练掌握QC手法,使QC小组成为一线工人展示自我的舞台、企业解决问题的前哨,提高质量管理技能的练兵场,最终实现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乃至全体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QC小组的管理,并逐步完善。从小组注册、确定课题开始,到成果发表、评审奖励,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及QC小组活动领域,首先在生产、技术、设备、供销等系统和环节成立QC小组,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是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和现实存在的质量问题、管理的薄弱环节选择课题,如钢丝绳、钢丝常见质量问题、新进设备的效能发挥等课题,选择时注意量力而行,注重实际效果。
三是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中间控制。各小组应制定出明确的学习计划,列出时间进度、活动内容,明确分工,责任到位,团结协作。
四是确保QC小组真实活动,要使QC小组出成果,行动是关键,要坚持“小、实、活、新”的发展方向。在“求严务实、讲究实效”的思想指导下,力求符合实际,抓出实效,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聪明才智,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公司每年对QC小组进行评选,积极做好年度的QC成果发布会,公正、合理的评价每一个成果,对评出的优秀QC小组或成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大力宣传,并在全公司推广他们的经验,以此调动了全体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QC小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搞好QC小组活动,除了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外,还要培养一支热心QC事业,塌实工作的骨干队伍,要本着务实的态度,注重QC小组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使QC小组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才智的园地,逐步形成了负责企业长期质量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短期质量计划的实施,根据企业质量管理状况,提出企业质量赶超目标以及持续改进的措施;负责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策划和提升企业质量核心竞争力等。
第二篇:质量改进计划
篇一:质量改进计划
质量改进计划
为加强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全心全意为用户负责的思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编制工程质量改进计划,建立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职责,确定质量方针。除执行质量体系,手册及程序文件外,还需执行以下规定:
1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贯彻执行is09001-gb/t19002系列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加强对职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全体职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3充分发挥qc小组的作用,针对工程难题进行pdca循环。4实行目标管理,将质量指标层层分解,做到质量指标落实到班组个人。
5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每道工序实行首件检查。6材料进场严把质量关,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7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实行岗位练兵,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8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加强技术指导,编制作业书指导施工。
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建立健全该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配齐质量管理人员。2施工中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实行质量否决权,对不符合
标准的项目及时返工,停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格执行“三检制”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关,所有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经检验合格后,分类标识,没有标识及不合格产品,不得发放使用。
5设置专职质检员,实行质量否决权和动态管理,对施工班组实行奖优罚劣,促进职工积极性,以提高工程质量。6加强进场原材料试化验工作,做好管道可焊性试验。7实行微机管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资料齐全准确,与工期同步。
8制定严密的质量检验计划,施工中加强“三工序”、“三检制”管理,严肃工艺纪律。
9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焊接采用x射线检验,管道防腐采用涂层测厚仪进行检测,强化班组质量检查及班组质量交接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
10加强成品保护,杜绝因交叉作业损坏已完成果,并指定由专人负责监护。
11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12将积极采纳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合理规划管线走向,降低工程造价。采取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等
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或节约投资。
工程防治质量通病措施
针对当前工程质量通病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对质量通病进行了预控:
1管沟回填土沉陷的防范措施:
(1)、回填土中的杂物、腐植质要清除干净。严格分层填实。
(2)、回填土含水率要适宜。
2管道、防腐和保温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1)加强防腐前的施工检查,管道表面清除浮锈、泥土及杂物。
(2)吊装时必须使用吊管软带,堆放时必须有软垫。
(3)拉运时,严禁使用钢丝绳吊装、捆绑。
(4)摆管或组对等施工时严禁用铁器撬。
(5)管线防腐选用合格的防腐工,并设专业人员每道工序的进行监督施工,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交底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6)管道在涂刷底漆前必须将管子表面清理干净。
(7)操作须正确,涂刷要均匀,外保护层粘结牢固无漏点。
(8)防腐用材料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它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1、各分部分项工程,不合的产品不能用;做好材料的进货控制和物资管理控制;其次应时行严格的工程材料检验,检验产品的质量应由专业技术负责人评审,并在材料化验中签署意见。
2、地面工程,地砖地面铺贴砂浆应干硬,地面应挂素水泥
浆3-4mm厚,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12小时后适当洒水养生,且用五彩布覆盖。
3、天棚吊筋要有足够的抗拉力,防止孤垂,做造型深度、高度要适宜。
4、塑钢窗框外四周与墙接触部位,应用苯板、防寒板、防寒毡填实寒密,外侧面口与墙抹灰进留5×5mm,凹槽填封闭胶。
5、外墙面粘砖,注意缝宽是否合适,砖模是否合理,阴阳角应45度组合。
6、安装工程、控制立管的垂直度及距高。
7、通病:散水、人行道下沉,措施:散水护坡距外墙1m以内的回填土尤其是基槽的回填土在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每200mm一层用ф60钢管l=1.5m顶头焊100×100×10钢板人工捣实。大面积采用夯实。散水和人行道下设砂垫层必须分层夯实。
8、通病:室内外工艺、土建施工交叉污染。措施:室内墙面、棚顶在粉刷时要将下面的设备、管线、覆盖好(采用塑料布或五彩布覆盖)管线设备刷油漆要将地面和相邻的墙面,和其它管线覆盖好。刷漆时要认真少油短刷逐根进行。
9、通病:焊接后的飞溅药皮清理不干净,不打焊工号。措施:现场技术人员、质量人员要经常检查,发现二次以上要进行罚款,每发现一处罚款10元。并在当天的生产会上批评教育。
10、通病:阀门安装标准超差,法兰螺栓长短不一致。措施: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母管下料割口时管内要装水防止变形,焊之前支管要点焊按设计找准尺寸,然后
采用加固措施防止焊接变形。法兰螺栓不一致的不准安装,如临时安装待螺栓统一后随时更换。
11、通病:采暖安装鸭嘴弯不规范,立管,横管不给打卡子或卡子固定不规范。措施:前现场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技术交底,托管角铁长度统一,孔采用电钻打孔,和预埋件焊接时拉粉线进行,立管卡子上下一致固定牢固采用m10以上砂浆灌牢。和暖气片连接的鸭嘴弯采用统一样板,统一制作,统一下料。检测技术措施
1检测机构
主要检测仪器及工具
卷尺、水平尺、经纬仪、水准仪、射线探伤机、反光镜。
检测技术措施
管材及防腐材料送专门机构化验。无损检测为x光射线探伤
质量、安全一体化要求及措施:
在安全管理上,恪守公司经理的承诺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环保领先、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施工过程达到“安全无事故、环境零污染、健康有保障”的目标,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篇二:质量改善计划
中山汇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质量改善计划
一: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最终达成顾客满意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全厂质量改进工作
三:具体要求: 1.以公司现有的全体管理人员组成qc质量改善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对客诉及现场的质量问题展开质量改善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现状问题清楚,对策措施具体,实施责任到人,检查总结及时,改进效果显著,巩固推行得力。
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都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所以我们以qc小组为依托,在提高员工品质意识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员工质量管理的使命感及责任感,最终实现全体员工质量意识提高,乃至全体员工素质提高的目的。3.建立激励机制。每月对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进行考评,对优秀个人及团队给予通报表扬并加以奖励,全厂推广成功经验,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落后员工给予培训教育,缩短整体员工的差距,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后工序操作要规范化、标准化。
4.1 所有负责表面修补、检查、包装的员工在转移产品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不得远距离用力抛、扔产品,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员工的规范操作,不规范的动作必须及时制止并加以纠正;
4.2 修补人员在修补产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有沙孔、漏穿孔、碰缺、飞边等现象,有缺陷的产品必须及时挑出,可以修补的要利用修补剂进行修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的报废,修补的位置要涂抹均匀,表面要处理整洁干净,无法修补的产品经相关人员确认后再进行其他处理;
4.3 经过确认后确定需要报废的产品要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报废,不能私自进行报废处理,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肩负其责,严格控制产品在后工序的报废现象,做好产品的报废统计及分析改善工作,为后期减少产品报废做好预案工作;
4.4 负责包装的员工在包装之前除做好产品包装工作外,还必须对所要包装的产品进行外观检验,发现有漏喷锌、碰缺、沙孔、飞边等不良的产品要剔出,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5 喷锌台面上不能堆放太多产品,必须预留大约半径为40cm的半圆空位不堆放产品,保证喷锌作业时不会意外喷到其他产品的表面,产品的几个特殊尺寸都是很小的公差配合度,意外喷到会导致产品的局部表面加厚,尺寸变大,对此现场管理人员要进行监督,所有作业员都必须掌握此作业规范;
5.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后工序的产品质量,建议机加工和表面处理工序各增加一名现场检验员(两名检验员的工作职责以及薪资结构另行定制)
6.为方便后续品质管控,各工序对员工的上班作息时间必须统一,便于后期开展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四:备注:
1.以上质量改善计划从颁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2.此计划最终解释权、修定权归汇盈金属公司品管部所有。
end 篇三:质量改进实施方案和质量改进计划表
质量改进实施方案
质量改进的内容:
1、目的
制定规定针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不断改进和提高,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效率和效益。
2、适用范围
此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包括其组成部分)的改进的管理。
3、职责与权限
3.1全质办负责编制《质量改进计划》,监督实施成效; 3.2管理者代表批准《质量改进计划》,组织质量改进会议; 3.3各部门实施质量改进有关措施。
4、业务程序
4.1当预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的某项或某几项改进和提高后,会给公司带来明显经济效益或明显提高顾客满意度时,应进行质量改进;
4.2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资料作为评议质量改进的依据;
5.3每年的6月和12月份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召开质量改进评审会议,各相关部门经理和主管参见,会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现状及适宜性; 2)质量改进的目标,明确的质量要求; 3)各相关部门对质量改进的职责;
4)改进措施和方法;
5)达到改进目标后应取得的利益结果; 6)预计完成时间; 7)其他事项。
4.4全质办根据质量改进评审会议内容编织《质量改进计划》,其内容只是需包括质量改进评审会议中1-6项。4.5全质办将《质量改进计划》送管理者代表审批分发至有关部门。4.6各相关部门按《质量改进计划》要求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全质办进行监督和协调实施过程。
4.7《质量改进计划》更进,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执行。
5、相关文件(无)
6、相关记录 6.1《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6.2《质量改进计划》
________质量改进计划表
篇四:2011年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2011年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1.产品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1.1.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生产部没有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虽然包含与生产相关的二级程序文件,三级的作业指导书,但与生产部实际清况不完全相符。
1.1.2.生产部没有留下有效的质量跟踪及产品追溯所需的记录。
分析:上述两个薄弱环节导致质量管理部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一直没有真正实现。
1.2.生产过程监督与质量保证改进建议
要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监控,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生产管理体系。初步设想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2.1.人员技能
为了能够为生产人员建立岗级,必须建立人员技能矩阵。岗级代表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工作负荷无关,工作负荷由考核机制测量。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2.1.1.首先建立《岗位工作人员任职标准》,设定生产需要的岗位及该岗位的
任职标准;
1.2.1.2.生产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申请相应的岗位及岗级;
1.2.1.3.由生产部分管领导、生产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分管领导、质量管理
部负责人组成考核小组,对生产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为生产人员定级。
1.2.1.4.定岗级后,生产人员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可以申请调岗,由考 核小组重新考核,考核后调整新的岗位或岗级。
1.2.1.5.每个岗位分成几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岗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申请考核兼任多个岗位,最终个人的岗级由此人通过考核的多个岗位的岗级计算得出。
1.2.2.文件控制
文件的控制对生产至关重要,误用不正确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将导致严重后果。虽然iso9000系统有文件控制程序文件,但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文件控制环节要进行以下工作: 1.2.2.1.生产部要建立专人进行文档管理,为保证文档管理员的利益,文档
管理岗位增加适当的固定工时,加入每月的工时总和。
1.2.2.2.生产相关的文件控制主要包括两部分:
外来文件:这里的外来文件指硬件产品研发部下发的各类作业指导书。本部门文件:生产部制定的各种生产制度、操作手册、工艺等三级文件。
1.2.2.3.外来文件的控制由硬件产品研发部负责,硬件产品研发部需要建立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直接向生产部发放新版本、修订已发放版本(换页)、回收旧版本。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硬件产品研发部的发放、回收记录,并与生产部的实际文件、记录进行核对。
1.2.2.4.生产部建立外来文件登记记录,详细记录接收、修订、回收文件情
况,质量管理部进行检查时,生产部的外来文件记录必须与硬件产品研发部的记录一致。生产部对下发文件有份数要求时,应提前向硬件产品研发部提交文件要求清单,无要求清单时硬件产品研发部按默认份数下发。
1.2.2.5.生产部的文档管理员建立本部分的发放、回收记录,记录外来文件
及本部门文件的发放回收情况。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版本发放、发放版本的修订(换页)、旧版本的回收。1.2.2.6.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生产部外来、部门文件的管理情况,检查方式
采用记录与实物比对的方法,发现不符合问题扣除生产部文档管理员的工时。
1.2.3.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生产的薄弱环节,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需采取以下措施:
1.2.3.1.制定产品工序
为每个型号的产品分拆工序,工序的分拆原则是一个工序由一个人完成。一个人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但尽量使相邻的工序由不同的人员完成。
1.2.3.2.为工序分配工时
为了保证公平并得出有效的工序工时,工序的工时将采用现场采集的方式。由生产部负责人推荐每个工序最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小组现场监督。考核小组认可后,将这个时间定为该工序的标准工时。
1.2.3.3.工序检查
每道工序完成情况由下一工序的人员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退回上一工序重新加工。
1.2.3.4.工时统计
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由生产部负责人进行工时统计。工时总和即批次产品数量与每台产品工时相乘,生产部负责人再按照派工单将工时分解到每个人,所有加工不合格的产品均不在工时统计之列。如果工序检查不严格,会导致返工的工序增加,增加的工时又不进行计算,造成单位时间内工时减少,从而牵连到工序中的每一个人,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保证每道工序严格检查上一道工序,减少返工环节。
1.2.3.5.生产进度
为了准确反映每月的总工时不均衡是生产计划安排问题还是生产进度的问题。生产部的负责人必须制定生产进度。
生产进度用干特图描述,任务名称即各个工序名称,图中要标明任务进度、资源(执行人)、任务间的关系,由于缺件造成的进度延误也要标注。生产进度要每周更新,分别提交给生产部分管领导及质量管理部,作为本月考核的依据。
1.2.3.6.质量管理部监督
质量管理部对生产部生产过程的监督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过程监督:质量管理部在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检查生产过程记录。发现缺失或不正确的记录扣除相应工序操作人员的工时。
入库产品检验:产成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扣除部分不合格品的工时,再由生产部负责人将扣除的工时分解到相应不合格工序(元器件或外协导致的不合格问题除外)。
1.2.4.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质量记录,来源
于检验记录。另一方面是产品的质量记录,来源于各道生产工序、入库检验、产品维修、客户反馈。要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跟踪与分析,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
1.2.4.1.检验质量记录:
① 保留完整的机械件、电器件、标准件及其他零件的检验记录,作为检验质量
记录的输入。
② 质量管理部根据计划与资产管理部的清单按入库批次检查检验记录,如检验
记录缺失则扣除检验人员的工时。
③ 每批次原材料检验完成后,由检验人员将检验记录发现的问题登记到质量记
录中。
④ 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质量记录,如质量记录与检验记录的内容不符,则扣除
检验人员的工时。1.2.4.2.产品质量记录
① 产品编号
从生产的开始阶段为每台产品编号,后续所有的质量记录都围绕产品编号进行。
② 工序质量问题登记
各工序进行时,执行人员记录检查前道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本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每批次的产品完成后,各工序执行人员将工作时发现的质量问题按产品编号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
③ 入库检验质量问题登记
质量管理部入库检验时,将入库检验发现的质量问题记录到检验报告中。整批产品检验完成后,将质量问题按产品编号记录到产品质量记录中。④ 产品维修质量问题登记
产品销售后出现故障退换或返修时,由质量管理部按产品编号将质量问题直接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
⑤ 客户反馈问题登记
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由销售部门登记后提交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按产品编号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1.2.4.3.记录保存
质量记录全部使用电子版本,由质量管理部统一维护,保存于公司配置服务器。
其他记录由生产部文档管理员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保存,所有生产人员在批次工作完成后将记录提交给文档管理员。1.2.5.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
针对产品销售后的质量问题反馈,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如在产品老化后增加振动试验;针对阅卷机驱动连不上的问题,驱动程序开发后,进行不同版本和环境的驱动挂接检验等。针对光电头老化,增加发光管的某些试验项目等。检验项目的实践由硬件产品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共同完成,硬件产品研发部将检验项目加入检验规程,下发至生产部及质量管理部,作为下一步的检验标准。
1.2.6.质量分析
每月由质量管理部将质量记录内容分析整理,形成质量报告,并将质量报告提交相关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每季度或遇批次质量问题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原因并沟通解决质量问题。1.2.7.考核机制
生产部的考核以工时为基础,绩效工资将以每人每月总工时按比例发放。工时与绩效的关系及各种需要扣除工时的罚则在生产部考核管理办法中规定,工时的采集及其他相关规定在生产部的三级文件中规定。
1.2.7.1.工时来源:
生产部的工时有以下几个来源:
篇五: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什么是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是指企业为了向本企业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而根据其质量发展的规划和计划质量指标的要求,针对某项工艺编制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计划或者某个质量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
一、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内容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包含了以下内容:
(1)生产流程:要求标明从来源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工序及工序
(2)生产设备:要求标明各工序所使 用的生产设备。
(3)作业指引:要求标明各工序的作业指导文件。
(4)控制项目:要求标明各工序应该控制的项目。
(5)接收标准:要求标明各工序作业、测试的接收标淮。(6)责任者:要求标明检测责任者。
(7)其他:包括抽样方法及频度,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等。
二、编制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步骤
(1)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每个季度和全年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和项目负责部门;(2)各负责部门定出每一项目的改进措施计划,经质量管理部门综合平衡,汇编成企业的季度、计划草案,交由计划部门纳入企业的综合计划,按程序审批后执行;(3)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季度计划和临时出现且急待解决的质量问题,编制月度计划草案,经审批后,同生产作业计划一起下达执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三、实施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步骤
1.确定产品质量改进的项目并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产品质量改进及活动的准备。对质量改进项目及活动的范围、计划、资源配置和重要性都应加以明确规定和论证。规定应包括有关的背景和历史情况,相关的质量损失以及目前的状况。如可能,应尽量具体。应将项目及活动分配到小组、组长和员工。应制定日程表并配置充足的资源。也应对产品质量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的定期评审做出规定。
项目的计划也应在这一阶段准备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每个季度和全年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和项目负责部门。各负责部门订出每一项目的改进措施计划后,经质量管理部门综合平衡,汇编成企业的季度、计划草案。同时,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季度计划和临时出现且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编制月度计划草案。
2.调查可能的因果关系
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确认,进而提高对改进过程的性质的认识。应认真按照制定的计划采集数据;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待改进过程的性质,并确定可能的因果关系。
3.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在确定因果关系后,应针对相应的原因制定不同的预防或纠正措施的方案,组织参与该措施实施的成员研究各方案的优缺点。
4.确认改进措施的实行
在采取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后,必须搜集有关的数据加以分析,以确认预防和纠正措施取得的结果。要注意的是,搜
集数据的环境应与以前调查和确定因果关系时搜集数据的环境相同。如果在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之后,那些不希望的结果仍继续发生,且发生的频次与以前几乎相同,以致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发展计划,那就需要重新确立质量改进项目及活动。
5.保持改进成果
质量改进结果经确认及认可后.需保持下夹。对改讲后的过程则需要在新的水平上加以控制。
6.继续完善及改进
如果所期望的改进已经实现,则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再选择和实施新的质量改进项目或活动。进一步改进质量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要善于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可以确定特殊项目或合同的特殊质量要求,并将其列入计划表中。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还可以制定实现质量要求的具体措施和作为监督和评定质量的依据。在整个企业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项措施中,企业主管所进行的质量改进必须是持续不断的。
第三篇:质量改进计划
质量改进计划管理制度
一. 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
1.质量改进的概述
为了向用户提交适销对路,满足实用性要求的产品,使本厂取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按其活动性质来讲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控制现有质量水平,时间比较长久,目标是排除偶发性缺陷,恢复原状。
第二类是提高质量水平,改变原来的质量情况或者突破,时长时间根治缺陷,其目标是突破常规性缺陷,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管理制度是对第二类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管理。
2.质量改进的内容和意义
2.1质量改进内容
它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升级创优计划和质量攻关计划等。2.2质量改进的意义
质量改进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提高一等品,优等品,增加效益; 2.2.2改善和用户的关系,增加销售量; 2.2.3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2.2.4增加产量;
2.2.5减少返工,提高工作效率; 2.2.6减少检验和试验费用; 2.2.7加速新产品开发;
2.2.8合理使用投资,充分挖掘企业潜力; 2.2.9提高工作适量及其他。
3.质量改进的程序 3.1质量改进的计划过程 3.1.1质量改进的计划过程 3.1.1论证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3.1.2运用排列图,确认多个重点项目 3.3.3取得领导的核准。3.2质量改进的组织过程
组织质量改进,分别指定指导员和实施人员。3.3.质量诊断过程
进行诊断,找出原因,确定改进措施。3.4质量改进的实施过程
3.4.1克服各种思想阻力,实施改进措施。3.4.2提供各种控制方法,巩固成果。
二.质量改进计划
因为质量改进计划,包括新产品开发计划,质量升级创优计划和质量攻关计划等,这些计划都是根据上级要求,工厂质量方针,用户意见和本企业的实际可能而制定,为了使质量改进计划切实可行,取得实效,因此要对质量改进进行必要的论证。
1.论证方式
1.1论证时,对不同阶层人员可使用不同的管理语言。
1.1.1对厂领导要使用货币语言,即向他们说明经过质量改进后可给工厂增加多少产值,降低多少成本,增加多少利润,以高多少投资效益等。1.1.2对中层干部要使用有关的专业语言和货币语言,如节约多少工时,提高多少生产效率,降低多少成本,增加多少效益等等。
1.1.3对管理人员要使用实物语言,如节约多少吨材料,多少吨煤,多少度电,多生产多少产量等。1.2计算质量成本
如果解决了质量缺陷,工厂可以少支出多少费用。1.3其他论证资料
1.3.1本厂某产品质量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对比资料。1.3.2利用竞争对手的质量情况,说明本厂产品质量所处的地位。
1.3.3用产品责任,用户索赔,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办法对本厂的要求,进行论证。
2.用质量改进项目选择
正确选择质量改进项目是获得领导支持和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环节,一般可先从能满足当前生产,销售,质量和成本要求等方面,也可从能提高竞争能力,迅速增加经济效益的问题中选取,具体方法如下:
2.1综合分析下述情况,确定改进项目。
2.2.1收集质量和成本信息,利用排列图,找出少数的关键问题。
2.2.2对用户意见,退货和索赔情况用排列图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2.2.3对市场情报或竞争对手的新措施进行分析。
2.2.4掌握产品质量对社会产品的影响所引起的新情况,如能源政策,产品责任立法,环保条令等。2.2.5掌握管理方法或工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等。2.3项目实施的先后次序
项目实施的先后次序原则是分轻重缓急,一般可按以下次序: 2.3.1投资收益情况。
2.3.2可能改进的重要程度。2.3.3需要改进的缓急程度。2.3.4技术的难易程度。2.3.5生产过程的稳定程度。三.质量改进的组织
1.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
质量改进需要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确保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质量改进组织通常有两种:
一是厂以及的综合指导组织,如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质量攻关,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等。二是具体执行的组织如攻关小组等。
在建立质量改进组织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1.1每个项目由谁负责指导和协调,即明确组长是谁。
1.2每个项目由谁负责诊断,即具体负责从问题现象到找出原因的工作。1.3是否需要成立正式组织,要看改进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而定。1.4选择项目负责人时,要看其技能能否胜任这项工作。,不受级别限制。
2.质量改进组织的分工
质量改进组织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制,可分成“指导人员”和“实施人员”两类。2.1指导人员,指负责组织某一改进项目,直到最后完成的一个或几个人。主要任务:
2.1.1统一目标,协调工作。可代表厂长把各种改进活动统一到总的目标上来,并给予指导,协调。2.1.2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可能产品质量问题(缺陷)原因的各种设想及理论依据。2.1.3用诊断方法确定产品问题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各种数据和资料做到定量化。2.1.4根据诊断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以执行人员身份参与具体实施。
2.2实施人员:指具体实施改进方案的人员。他们根据指导人员的分析,推断,负责具体调查和分析研究,以便找出问题的详细原因,并按改进方案进行具体实施。四.管理者可控缺陷的改进
1.质量缺陷的可控性问题
在诊断中常遇到两类质量缺陷:
一类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另一类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管理者可控的缺陷。
管理者可控的缺陷的诊断,主要是研究有关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
操作者可控缺陷的诊断,主要是研究工人的操作方法,其改进措施包括改变操作方法和加工工序,有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
2.管理者可控缺陷的诊断过程
2.1对问题现象的分析
分析要从详细了解缺陷或者故障的表面现象入手,深入进行“解剖”。2.2原因分析
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其方法是把有关指导人员和实施人员集中起来进项研究。防止个别苦思冥想,主观臆测。
2.3验证项目的选择
上述分析原因可能找出的原因很多,这样的验证工作量就大可采用。2.3.1民意测验,可筛选掉许多不重要的因素。2.3.2运用排列图,找出重要的原因。
2.3.3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2.3.4必要时同时验证所有项目。2.3.5验证一组组相互关联的项目。2.3.6一次中验证一个项目。2.4主因分析
分析主要原因,若以积累较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了,但有时需要很多实验,才能找出其原因。
3.管理者可控缺陷采取措施的过程
管理者可控缺陷采取措施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选择方案,改进措施,克服传统阻力,制定控制办法以巩固成果等几个步骤。具体做法与QC小组活动相似。
第四篇:质量改进计划2
质量改进计划
经过首席质量官的培训学习,我对做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质量管理理念有了一个质的转变。企业要创造名牌,靠的是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来自于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推动一次“质量革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真正让企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根据我公司主要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分别进行质量改进,具体计划如下:
一、钢丝绳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钢丝绳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小的、可以避免的质量问题,原因也比较简单,大家心理也都清楚,但就是杜绝不了。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逐步进行了梳理,分析原因、确定了质量改进办法,从而确保我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即钢丝绳类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98%以上),具体改进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半成品库钢丝标签不全,特别是二次回库的钢丝,标签基本没有,这是造成混规格生产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为此,我们规定,对于从捻股车拿出来二次回库的钢丝,挡车工必须在第一时间贴上标签,同时带班长负责检查监督,半成品仓库保管员根据标签规格、强度分类堆放,对没有标签的钢丝一律拒绝验收。通过这些措施,来杜绝钢丝标签不全的现象。
2、
第五篇:质量改进计划
篇一:2012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xxxxxxxx有限公司
2012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有利于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有利于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订2012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一、工作任务
1、依据和机会
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确定改进的方向和追求;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改进机会;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的机会;通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实施,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2、改进方向和过程
依据“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要求,应实施如下改进方向和过程: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分析和评价现况,提出改进方向。
结合公司本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实施改进。
1、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加强生产过程抽查力度;
3、优化产品工艺方案,加强工艺文件执行的情况;
4、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标识状态管理;
5、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对过程检验人员,叉车工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
三、改进措施和目标
1、在各个部门均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监督检查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2、加强生产现场抽查力度,关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加工;
3、一直以来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流于表面形式,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4、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确保设备状态完好,标识状态完整准确;
四、责任部门
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编制2012过程监视和测量策划,完善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生产部:过程检验人员负责产品一次报检前的过程检验,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各种标识,便于生产人员操作方便;
技术部、工艺部:对焊接、冲压、喷涂等工艺文件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工艺文件,对特殊过程制定确认准则;
供应部:负责对元器件库做好标识管理;
人力资源部:对车间过程检验人员,叉车工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并持证上岗。
由公司管理者代表和质保部负责人共同组织相关部门责任人对以上改进计划进行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2.1.9 篇二:2011年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2011年产品质量改进计划
1.产品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1.1.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生产部没有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虽然包含与生产相关的二级程序文件,三级的作业指导书,但与生产部实际清况不完全相符。
1.1.2.生产部没有留下有效的质量跟踪及产品追溯所需的记录。
分析:上述两个薄弱环节导致质量管理部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一直没有真正实现。
1.2.生产过程监督与质量保证改进建议
要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监控,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生产管理体系。初步设想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2.1.人员技能
为了能够为生产人员建立岗级,必须建立人员技能矩阵。岗级代表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工作负荷无关,工作负荷由考核机制测量。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2.1.1.首先建立《岗位工作人员任职标准》,设定生产需要的岗位及该岗位的
任职标准;
1.2.1.2.生产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申请相应的岗位及岗级;
1.2.1.3.由生产部分管领导、生产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分管领导、质量管理
部负责人组成考核小组,对生产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为生产人员定级。
1.2.1.4.定岗级后,生产人员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可以申请调岗,由考
核小组重新考核,考核后调整新的岗位或岗级。
1.2.1.5.每个岗位分成几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岗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申请考核兼任多个岗位,最终个人的岗级由此人通过考核的多个岗位的岗级计算得出。
1.2.2.文件控制
文件的控制对生产至关重要,误用不正确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将导致严重后果。虽然iso9000系统有文件控制程序文件,但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文件控制环节要进行以下工作: 1.2.2.1.生产部要建立专人进行文档管理,为保证文档管理员的利益,文档
管理岗位增加适当的固定工时,加入每月的工时总和。
1.2.2.2.生产相关的文件控制主要包括两部分:
外来文件:这里的外来文件指硬件产品研发部下发的各类作业指导书。本部门文件:生产部制定的各种生产制度、操作手册、工艺等三级文件。
1.2.2.3.外来文件的控制由硬件产品研发部负责,硬件产品研发部需要建立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直接向生产部发放新版本、修订已发放版本(换页)、回收旧版本。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硬件产品研发部的发放、回收记录,并与生产部的实际文件、记录进行核对。
1.2.2.4.生产部建立外来文件登记记录,详细记录接收、修订、回收文件情
况,质量管理部进行检查时,生产部的外来文件记录必须与硬件产品研发部的记录一致。生产部对下发文件有份数要求时,应提前向硬件产品研发部提交文件要求清单,无要求清单时硬件产品研发部按默认份数下发。
1.2.2.5.生产部的文档管理员建立本部分的发放、回收记录,记录外来文件
及本部门文件的发放回收情况。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版本发放、发放版本的修订(换页)、旧版本的回收。1.2.2.6.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生产部外来、部门文件的管理情况,检查方式
采用记录与实物比对的方法,发现不符合问题扣除生产部文档管理员的工时。
1.2.3.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生产的薄弱环节,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需采取以下措施:
1.2.3.1.制定产品工序
为每个型号的产品分拆工序,工序的分拆原则是一个工序由一个人完成。一个人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但尽量使相邻的工序由不同的人员完成。
1.2.3.2.为工序分配工时
为了保证公平并得出有效的工序工时,工序的工时将采用现场采集的方式。由生产部负责人推荐每个工序最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考核小组现场监督。考核小组认可后,将这个时间定为该工序的标准工时。
1.2.3.3.工序检查
每道工序完成情况由下一工序的人员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退回上一工序重新加工。
1.2.3.4.工时统计
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由生产部负责人进行工时统计。工时总和即批次产品数量与每台产品工时相乘,生产部负责人再按照派工单将工时分解到每个人,所有加工不合格的产品均不在工时统计之列。如果工序检查不严格,会导致返工的工序增加,增加的工时又不进行计算,造成单位时间内工时减少,从而牵连到工序中的每一个人,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保证每道工序严格检查上一道工序,减少返工环节。
1.2.3.5.生产进度
为了准确反映每月的总工时不均衡是生产计划安排问题还是生产进度的问题。生产部的负责人必须制定生产进度。
生产进度用干特图描述,任务名称即各个工序名称,图中要标明任务进度、资源(执行人)、任务间的关系,由于缺件造成的进度延误也要标注。生产进度要每周更新,分别提交给生产部分管领导及质量管理部,作为本月考核的依据。
1.2.3.6.质量管理部监督
质量管理部对生产部生产过程的监督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过程监督:质量管理部在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检查生产过程记录。发现缺失或不正确的记录扣除相应工序操作人员的工时。
入库产品检验:产成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扣除部分不合格品的工时,再由生产部负责人将扣除的工时分解到相应不合格工序(元器件或外协导致的不合格问题除外)。
1.2.4.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质量记录,来源
于检验记录。另一方面是产品的质量记录,来源于各道生产工序、入库检验、产品维修、客户反馈。要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跟踪与分析,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
1.2.4.1.检验质量记录:
① 保留完整的机械件、电器件、标准件及其他零件的检验记录,作为检验质量
记录的输入。
② 质量管理部根据计划与资产管理部的清单按入库批次检查检验记录,如检验
记录缺失则扣除检验人员的工时。
③ 每批次原材料检验完成后,由检验人员将检验记录发现的问题登记到质量记
录中。
④ 质量管理部每月检查质量记录,如质量记录与检验记录的内容不符,则扣除
检验人员的工时。1.2.4.2.产品质量记录
① 产品编号
从生产的开始阶段为每台产品编号,后续所有的质量记录都围绕产品编号进行。
② 工序质量问题登记
各工序进行时,执行人员记录检查前道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本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每批次的产品完成后,各工序执行人员将工作时发现的质量问题按产品编号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
③ 入库检验质量问题登记
质量管理部入库检验时,将入库检验发现的质量问题记录到检验报告中。整批产品检验完成后,将质量问题按产品编号记录到产品质量记录中。④ 产品维修质量问题登记 产品销售后出现故障退换或返修时,由质量管理部按产品编号将质量问题直接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
⑤ 客户反馈问题登记
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由销售部门登记后提交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按产品编号登记到产品质量记录中。1.2.4.3.记录保存
质量记录全部使用电子版本,由质量管理部统一维护,保存于公司配置服务器。
其他记录由生产部文档管理员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保存,所有生产人员在批次工作完成后将记录提交给文档管理员。
1.2.5.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
针对产品销售后的质量问题反馈,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手段。如在产品老化后增加振动试验;针对阅卷机驱动连不上的问题,驱动程序开发后,进行不同版本和环境的驱动挂接检验等。针对光电头老化,增加发光管的某些试验项目等。检验项目的实践由硬件产品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共同完成,硬件产品研发部将检验项目加入检验规程,下发至生产部及质量管理部,作为下一步的检验标准。
1.2.6.质量分析
每月由质量管理部将质量记录内容分析整理,形成质量报告,并将质量报告提交相关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每季度或遇批次质量问题由质量管理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原因并沟通解决质量问题。1.2.7.考核机制
生产部的考核以工时为基础,绩效工资将以每人每月总工时按比例发放。工时与绩效的关系及各种需要扣除工时的罚则在生产部考核管理办法中规定,工时的采集及其他相关规定在生产部的三级文件中规定。
1.2.7.1.工时来源:
生产部的工时有以下几个来源:
篇三:2014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深圳市前沿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2014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特制订本质量管理体系改进计划。
一、总要求(见下表)
通过考核证实
a)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b)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二、改进方向
1、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加强生产设备管理;
3、优化产品工艺方案,加强工艺文件执行力度;
4、产品标识状态管理;
5、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和技能培训;
三、改进措施
1、各部门均应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监督检查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抽查力度,关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加工情况;
3、加强工艺过程工艺文件执行力度,严肃工艺纪律,完善工艺文件;
4、确保产品实现过程中设备状态完好,标识状态完整、准确;
四、责任部门
1、各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编制过程监视和测量统计表,完善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质量部负责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各种状态标识;
3、技术部进一步完善工艺文件,对特殊过程制定相关确认准则;
4、综合部负责对原材料库管理以及员工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
5、生产部确保设备状态完好;
五、检查 考核
年内由公司管理者代表和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责任人对以上改进计划进行跟踪检查、考核。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篇四: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内容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内容[1]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包含了以下内容:
(1)生产流程:要求标明从来源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工序及工序
(2)生产设备:要求标明各工序所使用的生产设备。
(3)作业指引:要求标明各工序的作业指导文件。
(4)控制项目:要求标明各工序应该控制的项目。
(5)接收标准:要求标明各工序作业、测试的接收标淮。
(6)责任者:要求标明检测责任者。
(7)其他:包括抽样方法及频度,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等。
[编辑]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表[2]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表
说明:
1.由质量管理部提出具体的质量状况。
2.质量管理部和相关部门拟订质量改进方案。
3.各部门拟订各部门的质量改进计。
质量改进计划表 月份 改进项目名
称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负责部门、人配合部门、人员 员 完成日期 项目改进目标 项目级别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编辑] 编制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步骤[3](1)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每个季度和全年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和项目负责部门;(2)各负责部门定出每一项目的改进措施计划,经质量管理部门综合平衡,汇编成企业的季度、计划草案,交由计划部门纳入企业的综合计划,按程序审批后执行;
(3)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季度计划和临时出现且急待解决的质量问题,编制月度计划草案,经审批后,同生产作业计划一起下达执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编辑] 实施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的步骤[1] 1.确定产品质量改进的项目并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产品质量改进及活动的准备。对质量改进项目及活动的范围、计划、资源配置和重要性都应加以明确规定和论证。规定应包括有关的背景和历史情况,相关的质量损失以及目前的状况。如可能,应尽量具体。应将项目及活动分配到小组、组长和员工。应制定日程表并配置充足的资源。也应对产品质量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的定期评审做出规定。
项目的计划也应在这一阶段准备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每个季度和全年的质量改进措施项目和项目负责部门。各负责部门订出每一项目的改进措施计划后,经质量管理部门综合平衡,汇编成企业的季度、计划草案。同时,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季度计划和临时出现且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编制月度计划草案。
2.调查可能的因果关系
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确认,进而提高对改进过程的性质的认识。应认真按照制定的计划采集数据;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待改进过程的性质,并确定可能的因果关系。
3.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在确定因果关系后,应针对相应的原因制定不同的预防或纠正措施的方案,组织参与该措施实施的成员研究各方案的优缺点。
4.确认改进措施的实行
在采取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后,必须搜集有关的数据加以分析,以确认预防和纠正措施取得的结果。要注意的是,搜集数据的环境应与以前调查和确定因果关系时搜集数据的环境相同。如果在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之后,那些不希望的结果仍继续发生,且发生的频次与以前几乎相同,以致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发展计划,那就需要重新确立质量改进项目及活动。
5.保持改进成果
质量改进结果经确认及认可后.需保持下夹。对改讲后的过程则需要在新的水平上加以控制。
6.继续完善及改进
如果所期望的改进已经实现,则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再选择和实施新的质量改进项目或活动。进一步改进质量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要善于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可以确定特殊项目或合同的特殊质量要求,并将其列入计划表中。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还可以制定实现质量要求的具体措施和作为监督和评定质量的依据。在整个企业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项措施中,企业主管所进行的质量改进必须是持续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