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10:3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科技下乡调查报告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09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一班 xxx 【摘要】 利用2011年1月份寒假,我们深入家乡,了解民情,站在农村第一线,亲身了解到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主要通过与村干部领导的访问,个别村民的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教育水平、与及生活水平,发现农村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经济收入,教育,计策

一、调查目的与结果

目的: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 时间:2011年1月20日--1月26日 地点: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大垌村 组织者: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部分同学 一 调查数据 概况: 罗家村共有476户约1800口人,住房占地约500亩,耕地3600亩。本村固定资产180万,去年总产值为1806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5600元。

(1)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猪,养鸡。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桔子、橙子、蔬菜、花生、柿子。自90年以来有果园500亩、蔬菜300亩,现在果园已发展到1800亩。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5000棵桔子树,现在每棵树能收入两百元以上,近年又种上了1000棵桔

子树,估计明年能大量挂果。制种业是新兴产业,包括西瓜、西葫芦、西红柿个品种,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7岁,但有50%的孩子8岁才开始上学。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 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我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罗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罗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罗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

议。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罗家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就那短短的7天,我和罗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罗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三、三下乡调查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

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调查总结

经过亲身体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是我们的重任。作为大学生,应该更加关注社会,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

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谢辞

在此,感谢,大垌村村民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六、参考文献

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大垌村村委历年土地登记册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最新人口普查表

第二篇:三下乡农村调查报告

“三下乡”农村调查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而从农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医疗情况、教育关注、国家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总结如下:

1.生活水平:调查反映农村的生活情况总的来说是进步的,多数农民在楼房中居住,基本上家家通电,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家有使用自来水,但仍有不少农民使用井水等天然水源,很多如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在农村中已有不少采用。所有农民家中基本上都有电视,冰箱,少数还有空调,电脑,摩托车等相对高档的家用产品,交通也相对方便。农民普遍认为生活水平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并且收入也相对稳定,这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制定的利农政策。但是有些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大部分农民反映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高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日常生活上没有真正感到生的质量的上升,收入基本上只能满足日常生活,没有多的钱用于提高自身的生活条件。故在整体上农村的发展是纵向进步明显,横向发展相对落后。

2.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随改革开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务农人员减少、进城打开人员

增多,本土家庭式农林副产业经济比例增大,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一般收入可达每户1~3万元,最高的有六万元,最低的只有四五千元,贫富两极分化在农村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地农民虽不愿让孩子再当农民,但对发展多种经济仍抱有怀疑,只在头脑中有投资办厂的想法,却依旧把把钱存入银行作为处理盈余的主要方法。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农村的发展。

3.民俗文化:当地农民认为农村现在变化较大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另一个就是农

民的思想观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也是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家庭愿意把钱拿出来让孩子接受教育,重男轻女的想法在当地也不明显,多数村民都开始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相对的庙会等一些活动也相应减少,一些当地的传统活动也不再出现。但春节等大型传统节日仍旧是农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不少农民都愿意进行并支持火葬,相信盲从迷信的人大减少。可是也还是有不少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不少户主都反映说邻里关系因经济发展而变得疏远,当代户主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传统文化基本没有继承,基本无人通过书刊了解外界,可以看出农村的民俗和文化是处在一个过渡假中,还没有完全的摆脱原有的旧文化,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自己的新文化,这需要相关基层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对文化的引导工作,在保有自己原有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4.医疗情况:总体来说农村的医疗情况有很大的改善,这也是农民觉得国策落到实处

让农民真正受益的地方之一,绝大多数农民都有加入农村医疗保险,并且各村都有自己的医疗所,镇上有相对完善的医疗机构,农民普遍反映看病方便。可是有些现象却是让人不安的,有农民反映看病不难,看好病难,医保制度限制看病地点,在政策在对镇办医院有倾斜,并且这些医院的条件和数目都有限,使得在非医保定点医院可以很方便看好的病不得不在医保定点医院治疗很时间。

5.教育情况:义务教育在农村已基本得到落实,一般的农民都要求孩子学到高中以上,并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很多农民都认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做为农村最就优先做的事,并且做了大量投入,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甚至占到了整个家庭收入的一半。但基层教育条件不足,办学质量不高严重的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挥和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吸引,挽留优秀的教育人才是当今基层教育的唯一方案。

6.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很多农民反映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可是就是不能在基层得到

落实,比如前面提到的医保,还有土地税问题,有人反映说税是不收了,可是化肥却涨价了,使得一亩地的投入并没有减少反而可能增多,当然这可能是市场调节,可是落中农民头上就没什么好处了。其他的国策,如计划生育等在执行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徇私舞弊现象。这种情况让人感到寒心,以至于让很多人对基层政府感到失望。提高政府机关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上层的决议和政策才是提高我党在现代化建设中在群众心目中地位的关键。

总的来说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中是发展的,进步的。虽然会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是不能 掩盖整体的前进。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我认为我们必需以农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走越远。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较小,不能做为普适参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些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

第三篇: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112

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

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不少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特别是辣椒、生猪、牛羊和家禽等农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农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而且,更为乐观的是生态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进免费网

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与信心。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牧户与农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农区增收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牧区仍滞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牧户发家致富,并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深入克珠尔、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里、巴音什边、珠拉图、糜地粱等嘎查,通过与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对全镇畜牧业生产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城川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6亩。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城川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川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例如:糜地粱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2007年,全镇农区牲畜出栏头数为14.86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头数为15.7万头只,农区人均畜牧业收入约3645元,占总收入的39。

(二)牧区畜牧业现状:城川北部区10个嘎查(原珠和地区)以牧业为主,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季节性休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户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场总面积178.97万亩,飞播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14.45万亩。水浇地6.4万亩,人均水浇地16亩。核定载畜量为6.03万头只,2007年出栏牲畜12.85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11.12万头只。在执行禁休牧政策以来,牧区畜牧业发展由于受路、电、讯以及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即:品种杂、规模小,驾驭市场能

力差、很难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调查,牧民均赞同限时放牧,但是,前提条件是草场要好。对限时放牧的好处都很清楚,但是,采纳应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为主,兼有几头至二三十头不等的牛,农业收入大多是为养而种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数还有1万元左右的盈余。在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和城川嘎查牛产业相对发达;阿日勒、呼和、科泊尔、柴达木4个嘎查以鄂尔多斯细毛养为主;珠拉图、乌定什边、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哈拉色日、克珠日6个嘎查以三元杂交羊为主,其中:珠拉图有70户,占总户数的60,户均创收1.5万元;乌定什边有52户,占总户数的50左右,上中等户均创收1.6万元,普通户近万元;巴音什里有112户,占总户数的90,占总收入的90以上;哈拉色日有104户,占总户数80,占户子80的收入;克珠日有29户,占总户数30(土种60、细毛10),占户子40的收入;巴音什边有87户,占总户数90,户均创收1万元。

二、制约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 基地 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基础条件较差。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牧户对小尾寒羊及三元杂交羊非常感兴趣,快速育肥出栏致富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但苦于不通电,饲草料储备投入较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只能作罢。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牲畜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规模小都影响了牧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牧民的综合素质。一是镇政府和旗直对口的业务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牧业嘎查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牧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旗职业中学、三段地劳动力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让牧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四是加大舍饲养殖和饲草料的科学配方与推广应用,转变传统养畜的思想观念。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做到推广实用技术与科技服务同步,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提高利用率,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在抓好牛羊发展的同时,利用宽敞的草原适度培育和发展禽、兔及其它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四要通过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田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形成户均拥有5000亩以上草牧场和100亩以上水浇地的基本发展规模。五要加快推广大中型节水喷灌、农牧业机械和规模化经营所必须的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设备,确保农牧业生产高效率稳步提升,农牧业收入稳步提高。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利用我镇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业群体经营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镇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四篇:1296+ 2020年科技下乡农村培训实施方案

1296+

2020年科技下乡农村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科技扶贫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农民群众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示范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创新驱动力。

二、目标任务

围绕促进玉米、谷子、马铃薯等大田作物,烟叶、杏扁、蔬菜、中药村、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以及畜禽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科技下乡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全县技术骨干培训达到劳动力总数的1.5%以上,不低于1.5万人,农民普及培训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受训人数达到10万人次以上,力争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学习并掌握1-2种适用种养技术,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培训全覆盖。通过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生产技能到人,促进县域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三、培训方式

(一)培训班集中培训。组织涉农部门、乡村本土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县级农业广播学校、“农民大讲堂”、“技术夜校”等阵地形式,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集中培训,用科学思想和适用技术武装群众头脑。

(二)田间地头现场培训。现场操作是集中培训知识的巩固,农口专业技术站要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班课堂讲解、现场操作示范和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农事季节下乡进村,对广大农民“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现场答疑,使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学了能用、用了增收。

(三)平台载体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微信平台等创业创新平台作用,“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保姆式”培训服务,吸收带动一批贫困农民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以创业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四)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科技活动周、赶科技大集、科普挂图、科技宣传车等载体,大力宣传科学思想和科普知识,着力营造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直农口部门、各乡镇要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好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水平较高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实际配足师资力量,精心准备讲义教材、技术资料。

(二)讲求方式,注重实效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群众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集中力量、分级组织、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根据生产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养一批贫困村科技致富骨干和乡土技术人才,培养一批能带动当地农民科技致富的示范户。

(三)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

各培训单位和主讲技术人员要做好培训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好培训内容和培训图片记载,大型培训要留存受训人员和主讲人签到表,以备工作交流和考核。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会议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科技培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在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五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10-06-29 18:30:4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乡政府根据“三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12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由各村推荐的5-10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100人的科技服务队。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服务中心还挑选了85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核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中心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乡为发展核桃产业,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聘请区林业局核桃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百里核桃产业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建设一个科技示范基地,让农民有了学技术的样板。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紧密合作,建立**优质高产核桃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0亩,林果所负责基地的全面技术指导和培训,乡政府投资为基地进行节水灌溉配套,龙门台村严格按照林果所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先后在基地推广了“核桃嫩枝嫁接技术”,“良种核桃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干旱、半干旱山区核桃丰产技术”等系列技术,良种核桃3年开始结果,2004年总产量200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

乡党委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统筹协调考虑,摸索出了“支部搭台、协会唱戏”的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农技推广模式。

**乡党委在大力建设公益型技术服务

组织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引导5个经济发展中心区成立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农民有序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农民自觉投入到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各个环节当中,协调各自然村之间、专业户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利益平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由市场波动给农民带来的风险。两种技术服务模式的不同优势

**乡构建的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技术推广方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链条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更广,渗透性更强。其次,**乡通过整合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来组建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创新性的做法,打破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战的状态,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发挥综合优势,做到有机统一地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提供持续的、动态的科技推广服务,同时也可以清晰的定位各部门、人员、资源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配置,摆脱了传统的各部门齐抓共管,职责混淆不清的状况。再次,政府主导可以发挥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最后,强调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辐射效应,特别是将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的“让农民教会农民”的方式切实做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以重新整合配置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为着眼点,**乡党委、政府将自然经济资源、村党组织资源、科技服务组织资源统筹协调整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区域经济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三统一”,加强了农民专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推动作用。

**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乡是京郊的一个深山区乡,虽然在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独特性,但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 的经验和模式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在此,总结几点调研思考,供郊区乡镇在推广体系建设中参考:

1.强化乡镇党委、

下载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科技下乡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

    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一、六类示范基地建设全院围绕科技服务工作,实施“百千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深州市优质小麦、玉米、牧草基地;冀州棉花示范基地;饶阳、阜城蔬菜生防示范基地和景县节水......

    2011年暑假"三下乡"--农村信息化调查报告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11年暑期“三下乡”——农村 信息化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及意义: 我们主要是以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努力实现信息化......

    农村党员干部参加科技培训效果调查报告

    2003年6月份以来,忻城县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来宾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科学技术培训班。广大学员参训后,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能力普遍得......

    农村党员干部参加科技培训效果调查报告

    ××年月份以来,忻城县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来宾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科学技术培训班。广大学员参训后,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能力普遍得到......

    三下乡调查报告

    “挑战杯”中国海洋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调查报告类项目名称:基于文化和产业的双视角,对传统特色饮食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的调查研究 —以山东单县为例学院:管理学院......

    三下乡调查报告

    三下乡调查报告 三下乡调查报告1 三天的农村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于三农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几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思考总结,得出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第一部分:......

    “三下乡”调查报告

    数学系“三下乡”调查报告总结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