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FDUROP结题报告点评意见范例
FDUROP结题报告点评意见范例
范例一:
基于三维重建人体膈肌表面积的计算与病理分析
刘伟
摘要:人体膈肌的三维重建可以用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类的呼吸疾病的诊断。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患有COPD的病例与正常研究对象的膈肌的三维重建图像,并通过分析计算膈肌表面积数据来发掘他们的膈肌之间的生理差异。此外,我们也设计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计算人体膈肌表面积的方法。分别有6名正常研究对象和6名患有COPD的病例在有效余气量(FRC)和肺总量(TLC)状态下进行了CT扫描,通过对得到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与表面积计算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因此对膈肌的三维重建与分析计算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对人体膈肌的病变进行诊断分析。
点评意见:
本课题利用二维CT图像组重建肺部膈肌三维图像,由此建立了一种膈肌表面积的估计算法。同时,从三维重建模型提取的包括与膈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参数在内的特征值在区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正常人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体现了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项目得到的结果已总结成国际会议论文并发表,表明本课题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
从课题报告的具体内容而言,尚存在以下不足:
1、申请书中花了大段篇幅讨论了三维重建算法及其不足,并期望在项目开展过程作为创新点进行解决(MC算法的二义性问题),但整篇报告对三维重建只是在特征点选取上着墨,对三维重建算法几乎未提,是什么原因?
2、报告详细描述了计算膈肌表面积的方法过程,可以看出特征点的选取至关重要。如果说特征点的定位准确性可以通过人为选定来控制的话,特征点的数量和分布对膈肌表面积计算可靠性的影响如何没有提及,但从其它三维重建的应用中可以知道,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尚需深入研究。
3、病例实验数据的分析从规范上说不能满足医学和信息学的要求(应提供统计分析),建议多参考一些相关的文献。
4、一些书写习惯尚需改进,如图3纵坐标轴的意义或名称。
范例二: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基于中国大学生基督教皈依者的个案研究
冯蒋佳之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民族志个案研究来阐释五个中国大学生基督教皈依者的皈依动机和皈依过程中的经历。研究发现(1)希 希望寻求引导和在智性和情感层面建立紧密联系是他们皈依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力(2)以团体支持和紧密的群体内联系为元素的基督教团体性特征满足了他们对引导和智性以及情感上紧密联系的需求。在本文中,我先概述了中国大学生文化心理层面的背景,分析这个背景中的某些元素是如何使大学生产生精神信仰的探索的,我继续讨论了对于这些大学生而言,基督教中的哪些元素是区别于其它神学或哲学的信仰体系的以及这些元素是如何满足他们对于人生引导和紧密联系的需求的。我最后结合Lofland和Skonovd的宗教皈依动机模型讨论了这个个案研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反思。
点评意见:
这一报告的确花费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并且从文章结构上观察,作者也力图借用英文研究文章的结构,从问题到方法,然后是分析的材料,最后引出文章的核心的探讨部分。整个研究的规范基本得到保障。
1、研究者使用人类学的方法,对五个大学生的案例进行了深度访谈和分析,力图揭示出其中的影响因素,作者做了很不错的努力,也在文献的基础上界定出几个突出的影响要素,例如Unique Relationship、Sense of Guilt、Opportunity Cost,对于中国的宗教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使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去观察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大量的文本记录和深度观察。这种方法看似比统计等方法简单,事实上却很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作者对几个大学生的访谈资料和记录,背后的材料如何验证,这是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3、文章在文献综述中谈到,“Yet, in-depth analysis of how and why these students were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 is lacking.”虽然评阅者并不是专门研究这一领域,但是相关的研究深度访谈文献和研究,国内外应该不少。因为从常识推断,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这一类文献较多。(当然不排除我的常识就是个人有限知识造成的)
4、文章使用英文写作,但是在界定问题的introduction部分,却基本是中文文献,这也是一个不足的地方,这个上面一点的评价相同。同时,discussion部分过于拖沓,许多讨论应该在前面一部分完成。
5、给我造成一个困惑的问题是研究者说“出于保护课题研究中的报告人,应其中一位报告人的建议,我的论文以英文为语言来写作。”这不符合通常的常规,因为保护当事人的作法,在研究中有通常的作法。仅仅为了这个目的就写成英文?当然,我们鼓励科学的论文使用英文写作,但是理由不要太怪异。
整体而言,该研究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本科作品,研究生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许多意见也是希望作者能进一步提升。
第二篇:结题评审意见
一、课题的选择意义和价值很大。
数学是一个有形象问题的学科,如何把抽象的数学 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画图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题意,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审题活动,有助于快速理解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借助图形教学是渗透知识的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并且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画图可以拓展思路,比较符合小学生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强烈的画图意识,提高学生利用画图来分析、解决倍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画图对于解决倍数问题的价值等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图形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为课堂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课题组组织结构合理,能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从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到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升,都尽可能做到了规范、科学,有依据——先做了必要的问卷调查。研究步骤合乎逻辑,组织管理到位,成员任务分工明确。
三、课题研究方法选用恰当,科学性、操作性较强。
该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对比研究法,遵循引导教师边研究边实践、着力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智慧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以不同的班级做对比研究,从而验证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好处。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四、课题资料全面、详实、丰富。
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并用文字、照片、录像、搜集学生解题方法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了记录,真实反映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轨迹,有利于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提升,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
五、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该课题研究经过全体成员的不断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形成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有教学案例,有论文发表,还上了成果推广展示课。
六、建议和意见
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继续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把这次的研究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不止就解决倍数问题进行推广,还要次用图形帮助解决倍数问题推广到其他的题型中去,如分数问题,小数问题,甚至是有关图形的问题,让孩子们用这种方法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一致同意,通过对该课题的鉴定,同意结题。
第三篇:结题鉴定意见
“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2011年10月15日,我们对邵阳县黄塘乡中学邓南阳同志主持的课题“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与研究”进行结题论证,通过听取课题主持人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咨询点评等形式,形成如下意见:
1、课题立意很好。通过留守学生的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弥补了留守学生因父(母)亲不常在家而造成的亲情饥渴,健全了因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异常,真正让留守学生“学习有所教、生活有所助、心理有所疏、亲情有所依、安全有所护”。其经验具有普遍性、可行性,可大力推广。
2、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计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通过实施计划,真正改变了留守学生的情感世界,树立留守学生的信心,增强了留守学生抗挫折能力,陶冶了留守学生的情操,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3、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围绕留守学生的亲情和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将制度管理、科学辅导、爱心资助融为一体,并且该课题经验已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4、课题影响力大。先后得到国家教育部、共青团省委、省妇联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同时还得到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首肯和报道。
根据以上意见,该课题完成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结题。希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理论提升。
专家签名:
王以平邵阳市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周平邵阳市教育研究所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张三平邵阳市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欧阳叙学 邵阳市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赵健军邵阳市教育研究所综合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2011年10月15日
第四篇:结题鉴定意见
关于天门市九真中心小学《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
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课题,2012年12月,由湖北省天门市九真中心小学申报立项·董雄兵校长主持。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提交了课题研究报告和系列支撑材料。2016年9月,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结题评审,具体意见如下。专家组认为,天门市九真中心小学以规划课题为抓手,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确立“经典诵读”为“一校一品”培育项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素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经验。专家组在与课题组质疑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如下鉴定意见,充分肯定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为保证课题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实施组织,由校长董雄兵牵头,教学副校长龚汉平为课题负责人,教研主任谢志刚为组长,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每个学期课题组都要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同时学校还把课题研究纳入到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之中,意在使活动正常开展,全面落实。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1.保障教学时间,落实研究工作
(1)每日一诵。参加课题班级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作为诵读时间。
(2)每周一课。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落实在课程表中。(3)每月一研。按照诵读的篇目、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由课题组牵头,分年级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研讨。
(4)每学期一赛。参加课题班级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大赛。2.加强环境熏陶,营造书香氛围
(1)充实课题班级的“图书角”。各班充实的图书主要为课外经典书目、唐诗、宋词、名家名作等,给本班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学经典的阅读资源。
(2)语文教师每天提前将一首古诗抄写在黑板的一侧,书写规范,排版美观。
(3)学校利用校园内走廊建立“传统文化长廊”,设固定栏目版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设计清新美观,既能使人受益,又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4)校园广播台设立“我读经典”专栏。每天下午午写之前,由红领巾广播台的学生主持、播音,每次15分钟。
3.提炼诵读内容,提供精神食粮
(1)学校订购《经典诵读》、《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增广贤文》等读本,作为校本教材,让学生阅读。
(2)同年级选定浅易古诗词、美文30首(片段),同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3)每周至少有一首古诗词熟读成诵(语文老师自行选择,参考语文课标指定篇目)。4.组织实践活动,丰富诵读形式 ◆开展“经典诵读”实验以来,学生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1)升旗仪式上“诵读展示”。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有一个班级“诵读展示”环节,每周安排一个班级,轮流展示。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诵读经典,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诗歌美文诵读”班级展示活动。利用大课间,全校师生欢聚操场,评委就位,各班级依序入场展示所选经典诗歌美文诵读。连续举办三场诵读活动,场场内容精彩,形式各异,各具特色,各班将经典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在一起,以不同的风格展示了中华经典诗歌美文的独特魅力。
(3)“让经典照耀童年”为主题的一、二年级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该活动既展示了学生一学期的诵读学习成果,又让学生感受了中华经典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讲“优秀经典故事”。“讲故事比赛”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选拔选手参加学校的决赛。举办该活动,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理想情操,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树立了学生自信、参与、成功的意识。
(5)诵读经典融入“六一文艺活动”。庆六一文艺演出,既让同学们感受到童年的幸福和节日的快乐,又激发了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诵读经典充分展示了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6)编写手抄报。在教师指导下,和语文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为学生提供版面设计、选材、绘画、书法、编写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机会。
(7)假期诵读作业。指定篇目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学生自诵,并作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倡导学生“读中华诗文,过快乐暑假”。
三 成果丰硕,纵深推进
学校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先后获得了“天门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教育先进集体”、“天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学校”、“天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各级各类专业期刊上,教师发表研究论文28篇;在市级以上教研论文评比中,教师获得“二等奖”以上论文10篇,两位教师分别获得全省教师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学生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课题组2014年11月选送的“望月(组诗)”诵读项目,荣获天门市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34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篇学生诗文作品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20篇学生习作在天门市级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获得理想奖项。
专家组审议、考察了九真中心小学的课题成果,一致同意《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圆满结题,并逐一回应或解释了课题《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几点反思困惑。建议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期中,学校继承和反思该课题成果,进一步美化和优化小学生阅读文化环境,提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的实践成果品位,基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校本创新发展,继续研究农村中小学经典阅读文化创新,并从语文学科拓展到其他学科,创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多元阅读文化,培育充盈着书卷气的学生和有文化内涵的优秀教师,力争取得更有效、可资推广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第五篇:结题报告
“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北区实验中学
张爱红
一、研究背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开展思想品德的活动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不容乐观,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堂结构不尽合理,过程管理不严密,教学评价单一化,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许多教师仍然把活动课当成是体育课或者是综合实践课,导致活动课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只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或者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把学生牢牢地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活动课就像在演戏,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搞,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上课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
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的强调教无定法,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更新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在冲破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模式之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尤其是思想品德活动课,不少教师对四十五分钟缺乏通盘的考虑,导致活动课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这与思品活动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初三中考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将教研目标锁定在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上,寻求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方法、原则、评价等,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在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问题,是前苏联教学法专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最近几年国内专家也引用这一提法。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着力争取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优化的基本含义:“在课堂教学中,用比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
三、研究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思想品德活动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2、探索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有效的活动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
3、初步构建思想品德活动课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4、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结构的研究,提高教师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理论依据
1、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个孤立部分的总和,总体功能都不能组合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特定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而应当着眼于整体的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
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支柱。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前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则极重视活动的作用,并撰文强调他的“活动中心论”。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事实上,系统的结构决定指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课堂结构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五、应用价值
1、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起以生为本的思想。
2、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的转变。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的主体无疑是学生,思想品德活动课是从学生角度设计的。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在活动课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创新的过程。
4、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活动课从课的内容、结构到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活动课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活动课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抓住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也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的。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然会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因素的变革。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我们积累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能提高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六、研究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政治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将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接着从教案入手,加强对活动课课堂结构的设计研究,然后以课堂为载体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活动,通过开课活动来分析归纳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活动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结构策略,最后形成我校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形成我校的校本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提高我组政治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上课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政治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习近平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
七、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2007.10—2008.1)准备启动阶段、制订方案、学习有关的理论与专著、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订好课题方案;收集的资料汇编、现状研究分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2—2010.1)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教案设计和课堂实践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阶段性论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研究课汇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2——2010.6)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总、结题报告、经验推广。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
八、研究内容
1、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现状,探究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现状的成因与对策。
2、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活动评价体系建设的问题。
九、保障措施
新北区实验中学新北区乃至江苏省的重点示范初中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比较先进,拥有包括多媒体教室、演播厅在内的校园网络,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拥有四万多册藏书,为我们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先进的技术保障。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课题研究,早就确定了科研兴校方针,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奖励条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们政治组有一群能吃苦、勤钻研、敢创新、肯奉献的政治教师,他们个个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并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黄小燕、刘亚琴老师已经是常州市教学骨干教师,张爱红是新北区学科带头人,一批年轻的教师正在成长,如朱晓新老师在市的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得过一等奖,区的骏马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何姝勤老师获区的骏马杯比赛二等奖,还有黄淑娟、陈彩霞、樊丽艳等都在学校的“春蕾杯”中获过奖,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方面,黄晓燕、张爱红两位老师都曾经参加过常州市级的课题研究,黄晓燕、张爱红老师都独立主持过区级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专业保障。
十、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了许多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1、张爱红:论文《善待构建教育的和谐之美》获市教育学会二等奖;论文《善待学生的艺术》获省师陶杯三等奖;论文《多媒体技术在思品课中的应用与研究》获省蓝天杯三等奖;论文《开放让政治课活起来》发表于市教育报;论文《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获区一等奖,发表于市教育报;教学设计《学校与家庭的呵护》获区一等奖。
2、朱晓新:2007年11月论文《有效评论——激活学生的课堂思维》获区二等奖;2008年11月论文《用好思品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获区一等奖;2008年12月论文《以赏识教育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获市三等奖;2008年10月论文《“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思品家作设计的几点思考》发表于《时代学习报》;2007年11月市政治评优课一等奖;2008年10月市政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评优课二等奖;07——08获新北区人民政府嘉奖;08——09获新北区人民政府嘉奖;07——08获校优秀班主任;
10、08——09获校优秀班主任。
3、何姝勤:论文《重塑学困生先重塑他们的家庭责任感》获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论文《细节是政治课中促学习、提效率的必抓环节》获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论文《从细节入手提高——谈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获区三等奖;获第三届“骏马杯”初中政治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二等奖;校“春蕾杯”评优课一等奖
4、黄淑娟:获第七届校“春蕾杯”一等奖;获第八届校“春蕾杯”二等奖;
5、王亚玉:2008年9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发表于《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11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生成为思想品德课主人的几点尝试》获省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2007年10月论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获市论文三等奖;08年获新北区人民政府嘉奖
6、刘亚琴:08—09获校优秀班主任;08年初三(13)获常州市先进集体;08年获新北区人民政府嘉奖
7、黄小燕:论文《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能力的培养》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一次特别的失物招领仪式》获新北区教育故事评比一等奖;2008.11《由一堂市评优课谈政治课情景创设中的一材多用问题》获省师陶杯三等奖、市年会二等奖。
8、耿瑛辉:《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策略》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思想政治课须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江苏大学学报发表。
十一、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虽然是教学结构的优化,但涉及的方面颇多,它要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它还要涉及到广大的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课题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随着课题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要做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一贯始终,因此我们只能从几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我们更多的是凭经验,而不是靠科学的测定来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尚处在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的阶段,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坚信: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该课题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但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合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的新路子!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