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10:0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必须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小学中段数学则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针对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和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

我校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文化、交通、信息闭塞,教育教学跟先进的城市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调查我县、我校定律和简便运算教学现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定律和简便运算教学中,由于自身对于定律及简便运算基本方法掌握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不能融会贯通,对于定律和简便运算教学常常感觉很吃力;由于学校生源较差,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加之缺乏家长辅导,致使许多教师老是担心学生没听懂、没学会,从而对整个简便运算教学产生畏惧心理;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习惯于采用单一的,基本的方法就题讲题,而往往缺乏解题策略多样化练习和各种简便运算方法的对比练习,导致学生思维不发散、眼界不开阔,灵活计算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学生运算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如教师只注重基本方法,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和灵 活性,又常常导致学生解题的思维混乱,于是乎常常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基于我县,特别是我校教学之现状,面对“定律和简便运算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却得不到应有发展”这一现实,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生简便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提升简便运算能力就成了我们迫不及待的任务。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特别是从本校教学实际来看,本课题具有很高的课题研究价值,而国内外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又将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课题界说

1、课题名称: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意义释要:

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编排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本课题,旨在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紧跟课堂,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如何牢固掌握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简便运算的兴趣,如何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凸现出小学数学重计算、重解决问题的特点,真正发挥数学课程教育价值,实现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作用。进行课题研究时,重在课堂实践。要求实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 计算,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注重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3、实践价值:该课题前瞻性很强,立足于学生实际,着眼于发展,注重研究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对后继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结合新课程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探究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迅速、准确地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揭示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计算技巧与计算能力之间的具体关系和规律,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探索并形成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设计理念和应用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

4.形成一些小学中段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优秀设计案例及教学论文,作为教师设计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参考。

5.在我校数学教师中逐步普及简便计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高我校数学教师对于简便运算教学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 化阶段。认知阶段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方法,也常常是我们课堂上的“重头戏”,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后三个阶段常常被我们忽视。一般来说,复杂的计算技能总可以分解为单一的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阶段。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习中逐步获得简捷的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已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如何把这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建构主义理论

3.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法以及新课程标准等基本理论,吸收借鉴优秀成功的教学案例,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分析、思辨、综合并不断加以完善。

2.行动研究法:全体研究人员必须将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将 4 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认真上好公开课、示范课及优质课。

3.经验总结法: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小学中段学生,故拟在本校四年级选取一个班作为课题研究实验班,其余两个班级为普通班,采取比较式教学,便于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经验文章。

六、研究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5.3.2——2015.3.10)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选择实验小组,了解学生实际,并与对比小组进行比较分析。

4、课题的申请、论证、立项。

(二)、研究实施阶(2015.3.11——2015.11.30)

1、按方案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开展研究。

2、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

3、阶段总结形成研究报告,规划下阶段研究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5.12.1—2016.3.15)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老师撰写的心得、随笔和案例。3.进行后期检测,撰写检测报告,上报研究成果。4.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鉴定。

七、研究过程概述 1、2015年3月,课题组教师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实验前测 试,进行分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拟订个人研究计划。2、2015年5月8日,课题组在本校进行活动。上了一节研究课:周代花老师主讲《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组员进行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探讨。3、2015年9月22日,课题组在本校上了一节研究课:闵刚老师主讲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后组员进行评课,对提高学生掌握运算定律的效率进行探讨。4、2015年10月30日,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本校开展活动,由伍伟江老师主讲《乘法分配律》,课后组员进行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探讨。5、2015年12月11日,课题组在校进行课题专项研究,收集整理老师撰写的心得、随笔和案例,讨论研究成果。6、2016年3月2日,课题组在校进行课题专项研究,撰写论文,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效

1、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了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和本地实际,对新老教材中的计算内容进行挖掘、改组、增删,形成了一定模式。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爱学、乐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开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研究的教学的设计,形成了系列的教师特色教案(3篇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反思(3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数学拓展练习设计,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

3、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成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4、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论文。伍川平老师的《谈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简便运算能力》,闵刚老师的《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应用意识的培养》,周代花老师的《浅谈小学数学中几个运算定律的教学见解》,吕淑华老师的《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的教学》。这些论文,浓缩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我校数学教师颇有借鉴作用。

九、研究结论

1、创设情境为例题呈现提供一定的现实背景。好的情景可以营造师生沟通的氛围,揭示数学的原型,引发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探究的情感,暴露新旧知识的冲突,提供智力背景

2、教学时要加强与估算结合。

3、教学要努力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教学中,计算方法要适时优化。

5、教学仍然需要技能训练,一定量的训练

6、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二篇: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论文

计算是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生活需要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就需要对学生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应是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的[1]。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运算能力降低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弱化了对人们计算能力的需求,数据量较大的运算可以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程序来完成,对学生运算能力要求的降低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其解题的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一些最基础的计算题正确率却非常低。

1.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高的原因

1.1课标标准降低

前文提到过,在新课程标准中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包括计算方法技巧、口算能力、计算速度等)的要求,而重在掌握数学解题思维和逻辑,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课标标准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其意图可以理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忽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涉及到学生升入初高中、甚至大学之后解数学类、物理类题的速度,也成为各项考试中区分成绩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1.2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也是造成他们做题正确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教师的忽视往往是由于其对运算能力认识程度不高、不注重对深层次教学内容的探讨,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造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做题经验,用通俗化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做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悟出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运算能力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建立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教学理念。

1.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升入小学后,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都非常陌生,而且小学生在心智、思维、学习态度等方面都不太成熟,往往会出现抄题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把2+3算成6,可见学生的计算功底之差。另外,在做课堂习题时还发现,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甚至有学生在桌子上打草,即便是在用草稿纸的学生,其草纸上的布局非常乱,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习惯加以引导,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2.加强对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措施

2.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

小学生还没有摆脱爱玩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游戏、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的小卡片,进行计算游戏,还可以开展限时计算游戏,让学生在紧迫感中锻炼运算能力[2]。

2.2加强数学计算强化教学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主,以辅导工具为辅,多进行计算方法的训练,但是不能进行题海战术,因为一旦做了过多的题,学生容易形成定向思维,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降低做题的准确性。教师要多进行计算方法的教学,例如在计算1到20的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凑整”的思想,分别计算1和19、2和18等等的和然后再相加,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教师也要多向学生传授自己计算的思路,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2.3对学生计算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计算习惯加以引导,例如在批改作业、试卷的过程中把学生出错率高的习题记录下来单独印制成讲义给学生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还要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3.结语

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形式主要有口算、笔算、估算和珠算等[3],这几种形式的计算能力都有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建立起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计算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从而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点拨学生[4],对其错误的计算习惯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4,(05):109.[2]朱卫兴.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J].学周刊,2017,(07):122-123.[3]张莹莹.我国近三十年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研究综述[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7):58-61.[4]李艳东.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运算[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82-83.

第三篇: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2.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6)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2.2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6)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7题;共54分)

1.(4分)47×26=26×_______

53×118=_______×53

204×_______=77×204

m×19=19×_______

2.(1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77×4×5=_______

3.(4分)25×368×4=(25×_______)×_______,应用了_______和_______.4.(9分)直接写出得数。

1-0.09=_______       0.82+0.18=_______     0.65-0.5=_______

7.2÷100=_______    0.6×100=_______       4.3÷10=_______

44×101=_______     78+

222=_______      23×4+27×4=_______

5.(25分)口算.65×50=_______   29×50=_______   80×50=_______   47×50=_______   19×60

=

_______

43×60=_______   70×60=_______   28×60=_______   40×50=_______   40×70=_______

40×25=

_______  40×90=_______   40×31=_______   40×62=_______   40×80=_______

40×46=_______   14×3=_______    35×20=_______   12×5=_______    21×70=_______

8×50=_______    11×80=_______   120×30=_______   160×50=_______  40×50=_______

6.(9分)填上适当的数。

(1)34×28

=28×_______

(2)(5×a)×20=

a×(_______×_______)

(3)25×8×4×125

=(25×_______)×(8×_______)

(4)(24×5)×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

7.(2分)在横线上填“>”“<”或“=”。

(1)34_______64-30

(2)30_______38-9

二、选择。

(共4题;共8分)

8.(2分)下列()

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

.25×(200+4)和25×200+25×4

B

.36×201和36×200+36

C

.265×105-265×5和265×(105+5)

D

.25×174×4和25×4×174

9.(2分)“45×12=12×45”,此等式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加法结合律

D

.乘法分配律

10.(2分)58×8×2的结果与下面()的结果相等。

A

.58×10

B

.58×16

C

.58×6

11.(2分)a×b=b×a这个式子表示的是()。

A

.加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

三、连线。

(共1题;共5分)

12.(5分)把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四、简算。

(共1题;共35分)

13.(35分)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195×4

(2)125×17×8

(3)125×56

(4)99×99+99

(5)42×98

(6)102×35

(7)19999+9999×9999

五、解决问题。

(共3题;共25分)

14.(5分)爸爸平均每分钟走80米,他每天从家到单位上班要走22分钟。爸爸每天中午回家用餐。算一算,爸爸每天从家到单位往返要走多少米?

15.(15分)列式计算。

(1)25与40的积是163与87的和的多少倍?

(2)一个数的8倍比54多10,这个数是多少?

(3)甲、乙两数的和是149,甲数比乙数的8倍多5,乙数是多少?

16.(5分)实验小学12名老师带领180名学生去看电影,成人票每张13元,儿童票每张1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7题;共54分)

1-1、2-1、3-1、4-1、5-1、6-1、6-2、6-3、6-4、7-1、7-2、二、选择。

(共4题;共8分)

8-1、9-1、10-1、11-1、三、连线。

(共1题;共5分)

12-1、四、简算。

(共1题;共35分)

13-1、13-2、13-3、13-4、13-5、13-6、13-7、五、解决问题。

(共3题;共25分)

14-1、15-1、15-2、15-3、16-1、

第四篇: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2.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4)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2.2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

(共4题;共4分)

1.(1分)25×32×125=(25×4)×(8×125)运用了_______律。

2.(1分)

还剩_______千克.

3.(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25×24=_______

4.(1分)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7×139-57×139=_______

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5.(2分)73×73+73=73×(73+1)。()

6.(2分)125×5×2=125×10。

7.(2分)96×25+4×96=25×4×96。

8.(2分)速算18×11,可以直接用l80加上l8。()

9.(2分)102×68=100×68+2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0.(2分)23×25×4=23×(25×4)这个式子用了以下哪种运算律?

A

.乘法分配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

11.(2分)0×51=()

A

.0

B

.1

C

.2

D

.3

12.(2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30+4)×25=()

A

.6416

B

.850

C

.6688

D

.750

13.(2分)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

.78×100+78×1

B

.78×100-78

C

.78×100+1

D

.78×100-1

四、下面各题有无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共1题;共9分)

14.(9分)按运算定律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67×42

=_______×67_______

(2)45×13×2

=13×

(45

×_______)_______

(3)25×23+25×17=_______×(23

+_______)_______

(4)50×102=50×(100

+_______)_______

五、简算。

(共1题;共5分)

15.(5分)我来算一算

780+220=

900-459=

36×40=

425-273-127=

4×13×25=

420÷70=

25×44=

36×99+36=

六、解决问题。

(共3题;共30分)

16.(20分)我的脱式最棒

(1)72÷8×90

(2)54÷3+80

(3)(623﹣178)÷6

(4)144÷(2×3)

17.(5分)甲乙两个乡镇相距540千米,大客车与小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大客车的速度与小气车的速度比4:5,相遇时大客车行驶多少千米?

18.(5分)小明买了4支中性笔用去8元钱,一支钢笔的价钱比一支中性笔的价钱贵2元,买4支钢笔要用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

(共4题;共4分)

1-1、2-1、3-1、4-1、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5-1、6-1、7-1、8-1、9-1、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0-1、11-1、12-1、13-1、四、下面各题有无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共1题;共9分)

14-1、14-2、14-3、14-4、五、简算。

(共1题;共5分)

15-1、六、解决问题。

(共3题;共30分)

16-1、16-2、16-3、16-4、17-1、18-1、

第五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南岗中心小学

徐丹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关系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老话题,早有定论。阅读多、阅读广泛促进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也必须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中指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中指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时代在发展,电视、录像、广播、网络等媒体对学生深深吸引,造成学生对文本的不喜欢。因而学生厌读课外书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校老师比较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但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不问不管。即使向学生发出课外阅读的号召,也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

当前,对课外阅读指导与培养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的相关研究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教师无从下手,也就畏而避之。

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因此,与城市学生相比,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较差。

二、课题研究目标

(一)我们知道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即增加语言文字摄入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通过哪些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哪些阅读材料或内容?采取哪些阅读方式以及给学生多少阅读量,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而在读与写之间,如何借助读提高写的能力?这里有许许多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的模糊之处。同时,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内容、方法在各年级段上如何侧重?特别是高年级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实施,课外阅读与语文课教学如何相兼容?如何结合?如何与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结合?寻找有效的途径,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

(二)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两年内突破认识1173个常用字的界限,达到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大幅度增加识字量,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第二阶段(中年级):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辅以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年阅读量达到300篇左右)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包括理解水平、记忆水平与阅读速度),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

第三阶段(高年级):以作文教学为重点,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能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做到在40分钟内写出400字左右的文章,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三、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实验对象的确定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实验对象。但是,考虑到师资、时间与精力以及操作方便等问题,我们决定分阶段定班级进行实验。实验班级是随机抽样确定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确定一个实验班,即一(1)班、三(1)班、五(1)班。实验班与对照班级情况基本一致。

(二)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为主,并与教育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实践、反思、分析、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各阶段的初步成果,并通过文献了解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理论依据

我们提出实验课题的理论假设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阶段(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突破阅读关。这个实验构想的理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许多矛盾,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低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矛盾是识字。如果在这个阶段集中解决了识字问题,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则是阅读。当阅读突破一定数量,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以后,作文就成了主要矛盾,所以高年级以作文训练为重点。

2、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导致有序。涨落是指系统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发生的偏离,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涨落起着迥然不同的作用。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涨落是一种干扰,它引起了系统运动轨道的混乱,导致了无序。此时,系统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它迫使涨落逐步衰减,使系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和轨道。如果系统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涨落不仅不衰减,反而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还认为:远离平衡(即非平衡)的开放系统,才能不断地获取和消散外界的能力和分子,才能维持系统的生存,并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稳定化的、高度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要成为宏观有序的耗散结构,必须要形成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巨涨落。在涨落的过程中,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的训练要远离平衡态,使各个子系统之间产生相干效应。识字教学高潮阶段,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为识字服务;阅读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作文教学要为阅读服务;作文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要为作文服务。此外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课内带课外,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3、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利用晨会课,借用讲故事或内容简介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刹车。学生总催促教师讲下去,这时可把书借给他们看,学生一拿到书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教师可趁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其它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也就成为同学们的一件乐事,一种享受。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读书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实验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阅读” 为“我要阅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7年11月至12月,即课题立项之前。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及课题立项的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为2008年1月至2月。这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课题研究组,进行课题成员培训,各实验班级拟定各自的实验计划,进行初步的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为2008年3月至6月。这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为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实验研究课,研究交流实验计划、实施办法,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并在实验基础上汇总并修订学生使用的阅读材料,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四阶段为2008年9月至12月。这是总结思考阶段,主要工作是课题组整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识字教学——一字带多字。

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2500多个常用字,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学生从阅读带注音、图文并茂的作品入手,以逐步认识与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带出并学习多个生字。多次反复运用与巩固,熟能生巧,通过已会的汉字带出一些常用字,突破识字关,提高阅读能力。

2、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材料大量涌现,而现行语文课本课文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有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改革阅读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例如,《一个苹果》是以一物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配合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片松叶的来历》《一把军用小刀》等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

(1)基本程序:在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一篇带多篇”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教学基本程序。第一步示范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第二步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带动课外阅读:每周开设1节课外读书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

(3)带动语文实践:定期开设语文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作文教学——读多篇写一篇。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由此可见,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作文关,我们主要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低年级以句段状物为主,写写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家畜动物、庄稼食物、房间教室等;中年级以段与篇为主,写一些熟悉的人、感兴趣的事、喜欢的物、四季景色、家乡山水、美丽校园等;高年级则以想象作文为主,比如:二十年后的世界、正从东方崛起的中国、十年后的苏州、腾飞的苏州高新区、展望浒关工业园等。再如写一些感想作文,读后感和观后感,剧评和影评等。

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方法写一篇。

4、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我们还得通过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

(1)着眼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

从课文这个出发点,可以走向四面八方,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带读许多相关的书,如《麻雀》一文,它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语言精练,文字优美。要想体会他的风格,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他的代表作《猎人笔记》。从另一方面,《麻雀》一文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也写了一首诗来歌颂母爱,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如此引导,足可见围绕课文进行课外阅读,天地是多么广阔。

(2)围绕课内写作进行的课外阅读。

作文,多少学生对它朝思暮想,多少学生为它伤透了脑筋。但是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光靠老师讲,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阅读量后,学生才能悟出来。因而,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以读来促写。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训练;组织学生学当小记者,开展采访活动,为广播电台、报刊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与好书交朋友,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

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

阅览室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创设阅读氛围。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

(3)订阅报刊、设立“中队图书角”。

低年级至少人手一刊,中年级至少一人两刊。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图书角”。可在图书角上张贴“爱护书籍公约”,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并选好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借书还书,另外教学生修理书的本领,学会给书包皮、制作美丽的书签,小书架等,从小培养队员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4)背诵优秀的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5)分阶段定类别增加语言积累。

老师利用晨会课、班队课、活动课等有利时机,启发、引导学生阅读,以增加语言积累。低年级:阅读儿歌、谜语、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

中年级:阅读歇后语、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古今名著; 高年级:阅读现代诗歌、名人故事和历史故事以及一些中外名著。

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每周一诗”(三年级起改为“每周两诗”)、“名言警句”等栏目,定期定时更换,由课代表带学生阅读、背诵。黑板一侧开设“好词佳句”栏,内容可有老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轮流提供。

(6)写读书笔记。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低年级只要求简单地记下读书年月日、书名、书籍作者。三年级增加一栏,简要讲述书的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地方。四五年级写读后感,摘录书中精彩的词句,摘抄佳作写一两句点评,写读后感。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7)开展“读书讨论会”。

在班里举办读书讨论会、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阅读方法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可以从知识、能力等角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正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俩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实际上,这也是把个体阅读纳入群体阅读的一种努力。选择能引起朗读兴趣,又有不同看法的著作,如一些古典作品,确定书籍后,出好讨论题,讨论前,每个学生读完并写出感想、体会,作为会上主要发言。

(8)“红领巾读书月”活动。

为引起队员对书的热爱,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我们爱祖国读书月活动”,以阅读科普读物为主题的“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月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学习雷锋读书月活动”等等。

五、研究的成效

(一)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1、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师在阅读与写作关系处理上意识增强,摸索到了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方法,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三)在语文教学上形成了敬恩小学的学校特色

通过课题研究,语文教师善于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善于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使阅读、作文、课堂教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存在的问题与结改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努力,下大力气改善。

实验中,我们应该让教师稳定,跟班教学。这样,实验的条理性、层次性、循序渐进性会更强,取得的实验效果也就会更好。

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

下载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中段数学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