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

时间:2019-05-15 10:0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

第一篇: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

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舆论先导、试点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目前各类试点探索工作已基本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开始在行业内全面展开,步入规范化运行阶段。

一、基本做法

我省卫生系统共有事业单位xxxx个,从业人员xxx万名。目前,已有xx个事业单位被列为改革试点单位,xx个事业单位已经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xx个事业单位正在拟订改革方案,xx个事业单位已签订聘用合同。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们把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厅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全省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组,建立了与各市和厅直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系制度。各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xxxx市卫生局把人事制度改革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卫生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将任务细化量化,责任到人,成立了由局领导牵头的xxxx个督导组,对各县区和各事业单位跟踪督导,保证了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发动群众积极探索。

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怕担风险、等靠依赖思想,我们在全行业开展了“认清人事制度改革意义,增强开拓创新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我厅带头从厅直属单位的改革抓起,先后在省疾病控制中心、省xx医院、省xx医院等单位进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职工全员聘用、实行岗位绩效津贴、优绩优酬等不同侧面的试点。各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也都结合实际进行了探索实践。省疾控中心、xxxx市卫生局在全国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书面交流。

(三)抓住难点重点突破。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抓住难点,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突破:

1.精简内设机构。针对行政管理科室设置过多,内设机构臃肿的问题,我们在合并科室、精简机构、充实业务岗位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先后在省xx医院、xx人民医院、x等单位,进行了精简内设机构、优化人才配置的试点。xxxxxxxx医院本着满足临床需要、精简行政机构的原则进行定编定岗,改革后医(技、药)、护职位分别占到总人数的xx%、xxx%,管理、工勤岗位只占xx%、xx%。xxxx市第xx人民医院调整后,职能科室由原来的xx个缩减为xx个,较好地解决了机构臃肿的问题。

2.改革干部选拔机制。我们把改革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作为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来抓,相继指导xxxx市和忻州市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公开选拔。指导xxxx县、河津市侧重抓了卫生事业单位实行干部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试点。xxxx县卫生局对县直xx个医疗卫生单位xxx个领导职位和xx个乡镇卫生院长进行了公开选拔。各卫生事业单位竞争上岗的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公选前下降了xx岁,专业技术职称达到中级以上,年轻干部占到xx%。

3.推行聘用制度。我们积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聘用制改革办法。xxxx市在所属卫生事业单位中实行了岗位聘任、竞争上岗、末位待岗制度。省xxxx医院通过院领导聘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聘工作人员,层层聘任的方式实行全员聘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双向选择分期分批竞争聘任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全员聘用合同制。省xxxx病医院在实施全员聘用制中,对中层干部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一般职工实行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配合推行聘用制,xxxx市卫生局还成立了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0xx年以来已对xx名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承担了全员聘用中落聘人员的托管,为全员聘用制度的推行疏通了人员出口。4.改革分配制度。为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我们侧重在省xxxx医院、xxxx精神病医院、xxxx市xxxx医院等单位,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实行岗位工资、绩效津贴、高薪引才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激励机制。省xxxx医院从20xx年xx月起,实行了“xxx”的分配制度,改变了“xxxx的分配方法”,通过综合目标考核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起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绩效工资制度。xxxx精神病医院从20xx年x月实行了岗位工资制,终止了档案工资制。即以岗位基础工资作为基本保障,用岗位津贴进行适度补充,把岗位绩效工资用于基础奖励,根据岗位的责任、风险、知识、技术等要素分别确定工资基数和级别,形成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分配模式。

(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0xx年xx月,我们对几年来的试点探索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与省委组织部、人事厅一起,制定了《xxxxx》、《xxx》和《xxx》,对各市和厅直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召开了全省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对加速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推进改革的时间表,使全省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展开、规范运行、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二、主要收获

(一)促进了人事管理观念的转变。

各试点单位都注重把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思路调整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上来,把单纯的人事管理思路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逐步实行了由过去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从而为理顺人事管理关系,突破改革的思想障碍奠定了基础。

(二)调动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了干部选拔上的“单轨制”,打破了用工制度上的“终身制”,革除了分配上的“平均制”,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使干部职工产生了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争创业绩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促进了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

(三)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各试点单位坚持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促进了人员合理流动,一大批学历层次高、业务技术精、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到了关键岗位。坚持分配政策向优秀人才倾斜,既较好调动了各类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又有效解决了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四)增强了卫生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

试点单位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普遍精简了机构,优化了人员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普遍增强,更加注重结构、质量内涵发展,更加注重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创名医、名科、名院蔚成风气,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增长”。

(五)树立了医疗卫生机构的良好形象。

试点单位普遍反映,改革前后比较,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劳动纪律和组织观念明显增强,极少数过去不服从分配、不好好工作的人也自觉努力工作了,有的还主动要求增加岗位工作量。医院更加注重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大有改善。医院形象的改变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好评。

三、存在困难和打算

目前,我们在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相关政策不配套。目前xxxx省经济收入水平不高,卫生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一些配套改革还未跟上,特别是分配制度的配套政策和对下岗人员的分流安置政策需要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加以统一规范。

二是监督约束机制和仲裁制度不完善。由于卫生行业的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还未理顺,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缺少有效的法人监督约束机制,给聘用制改革带来了诸多不利。比如,个别地方不落实有关政策,将落聘职工直接推向社会,造成不断上访。同时,仲裁制度不健全,部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职工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合理解决问题,增加了主管部门工作难度,甚至带来社会负面影响。

三是人员分流的出口问题未解决。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应成立规范的卫生人才市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我省卫生人才市场至今还未形成,人员分流还未找到有效出口。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这次全国卫生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努力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引深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努力为全省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二篇:积极稳妥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座谈会综述

胡夏冰 高领 刘淑丽 金晓丹

2014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在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国部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座谈会。与会代表就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改革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人民陪审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司法改革任务,改革试点法院要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认真梳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现将会议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周玲指出,广东省目前人民陪审员队伍已经达到9800多人,提前完成“倍增计划”任务。根据中央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广东法院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经验。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院长徐素平指出,香洲区法院在改革中注重扩大选任范围和渠道,严把人民陪审员资格审查关口,建立随时报名机制,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和奖惩机制。今年以来,香洲区法院探索试行“5人制”大合议庭审理案件机制,实行人民陪审员在裁判文书上亲笔署名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薛春江指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要实行陪审员深度参审机制,让陪审员了解案情、查阅案卷、庭审询问、参加合议、参与裁判文书制作,庭审中给陪审员提供询问当事人的机会,合议时让陪审员率先发表意见,保障人民陪审员深度参与案件审理。为此,东城区法院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深度参审的规定》,效果明显。

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张云指出,南充法院在坚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基础上,将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从大专放宽至初中和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将大部分群众公信度高、社会感召力强的基层群众和村社干部纳入候选范围,注重吸收不同行业、性别、年龄的人员参加陪审工作,改变了人民陪审员“官多民少”、“城里人多乡下人少”的局面。对所有人民陪审员根据地域、行业、专业等特点,分类建立信息库,开庭前由法院随机抽取并通知案件当事人。同时充分考虑人民法庭和中院、基层院机关案件不同特点,按地域、行业、专业有所侧重地随机确定,确保人民陪审员产生的随机性和广泛性。充分保障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权利,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承办法官必须提前3日通知陪审员阅卷。庭审过程中,陪审员享有与法官一样的调查发问权。案件评议时,为确保独立发表意见,由人民陪审员首先发表意见,如与法官意见出现严重分歧,主审法官在案件判决前向分管副院长请示或提交审委会讨论;审委会讨论有陪审员参与的案件时,邀请陪审员参加并发表意见。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政工科科长高旗指出,雁塔区法院建成陪审员信息库,为做好陪审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实行专业人才“小循环”定案抽取方式,有效发挥了人民陪审员专业特长,提高了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建立陪审工作QQ群,每天上传开庭安排表,运用信息技术规范日常陪审活动,确保陪审工作有序开展。

云南省富源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金福全指出,富源法院在选任陪审员过程中坚持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坚持农村与城镇相结合,放宽了学历条件,将熟悉社情民意、善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层乡镇干部、综治维稳人员、人民调解员、村(居)委会干部以及农村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纳入陪审员队伍,该部分陪审员占陪审员总数的78%。并且建立申请陪审制度,在立案和送达时,让符合条件的当事人选择是否申请陪审员参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随机抽取制度,对陪审员信息进行编号公示,立案时告之当事人该项权利,如当事人申请,经审查符合陪审员参审规定的,于开庭前7日从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目前随机抽取仅限于城区案件,乡镇中心法庭辖区案件因地域跨度太大,不宜实行随机抽取。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夏雯指出,鼓楼区法院落实“倍增计划”后,对人民陪审员实行分组管理。同时对人民陪审员参审程序进行改革,建立人民陪审员信息库,当事人可选择人民陪审员。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马贤兴指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要注重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利,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民陪审员的阅卷权。至少在开庭3日将有关阅卷材料交给陪审员。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人民陪审员应当至少在开庭3日前来法院阅卷。二是人民陪审员发问权。建立庭前提示制度,开庭前法官应主动向人民陪审员介绍案件争议焦点,耐心解答人民陪审员有关案情的提问。在法庭调查过程中,人民陪审员如有疑问,经审判长同意可以随时发问;审判长也可以视案件具体情况提示人民陪审员是否发问;在法庭调查程序结束以前,审判长应当询问人民陪审员是否需要发问。三是人民陪审员评议权。合议案件前,法官应对本案的争议焦点、涉及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主要证据等作详细介绍。合议案件时,应按照人民陪审员、普通审判员、审判长的顺序进行。人民陪审员评议案件时应当围绕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充分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人民陪审员应当认真阅读评议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名。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敖广恩指出,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应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全面地分析目前人民陪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改革方案。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孙文彬认为,人民陪审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除缺少宪法依据和现有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外,还表现在:人民陪审员实行固定五年任期制,造成实际参与司法程序的公民人数较少;由人民法院直接聘请或邀请某些特定人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导致社会公众参与司法的广泛性、代表性不够。同时,有的陪审员参审意识不强,使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陪审制度难以落实;庭审过程在有的地方基本由法官操纵,陪审员参与审判流于形式,甚至成为法官的陪衬,并且在合议庭评议案件时陪审员往往只是点头附和,结果使得人民陪审员制度成了摆设;不少受理案件较多的法院,安排少数人民陪审员常年参加陪审工作,使人民陪审员成为“编外法官”。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金军认为,目前人民陪审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民陪审员在司法活动中存在着 “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决”等现象。人民陪审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单靠法院很难解决。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吴家金认为,目前人民陪审员的代表性不够广泛。一是数量不够,即使全国所有法院都完成了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陪审员数量与全国总人口相比仍然只占极少的比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目前仅仅极少数社会公众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通过这些人反映的民意,也不一定是社会的主流民意。二是构成不科学,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普通民众,致使人民陪审员队伍“官员化”现象普遍存在。公务员队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陪审员,其价值取向、立场等,与普通群众有所区别,他们与职业法官更接近,致使他们不能相互弥补职业及价值偏见。三是社会阶层代表性不足。城镇居民的陪审员数量远远高于农村村民陪审员数量。这背离了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也造成了陪审员与其所代表的阶层、行业人口数量成反比的尴尬现象。

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尹振宇指出,目前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够了解,法律层面没有形成人民陪审员参审支持体系,许多民众对于担任人民陪审员的积极性不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处副主任周明辉指出,目前陪审员参审作用发挥不够理想,有时随机抽到的陪审员以在外地、工作忙或其他种种原因为由不参加案件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庭审活动的开展。法律没有规定陪审员不参加陪审应承担的责任,导致有些陪审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有的长期不参审,影响了陪审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实行“倍增计划”后选任进来的农民陪审员,由于对案件事实缺少正确判断或对法律规定掌握不多,不敢发表意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徐素平指出,目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中仍然存在着“陪审走过场”现象,削弱了人民陪审制度监督司法的积极作用。同时,一些专业领域(如保险、会计、建筑工程、证券、医学、知识产权等)的专家型人民陪审员数量不足,不利于特殊类型案件的审理。

薛春江指出,过高的学历条件阻止普通群众进入陪审员队伍;有关规范性文件对哪些公民不能担任陪审员规定得不够具体和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较为模糊,操作性不强,导致实践中哪些案件由陪审员参审不好掌握。目前对陪审员参审案件比例的硬性规定不太符合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没有必要让陪审员参加。随机抽取方式有时难以落实,随机抽到的陪审员有的借口有事不能参审,法院对此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夏雯认为,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在案件信息方面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人民陪审员对案件审理难以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导致人民陪审员不能实质性地参与案件审理。

高旗认为,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如何处罚违法违纪的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不属法院人员,对其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难以处罚。部分人民陪审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容易形成人情案、关系案。部分人民陪审员作风纪律不好,给法院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对人民陪审员的廉政纪律处分最多是免职,承担责任的往往只是法院和法官。

金福全指出,随着陪审员“倍增计划”的实施,陪审员误工费、交通费、伙食补助费等体量增大,加之地方经济近年来不够景气,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陪审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已严重影响到陪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民陪审员制度未来改革的建议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院长助理王韶华认为,应当重新建构陪审员参审案件的诉讼结构和组织形态,可以称之为“参审团”或“陪审庭”。具体构想: 一是将陪审员从合议庭中分离出来,组成独立的参审团或陪审庭,保证陪审员独立参加庭审,独立进行评议,独立提出事实认定意见。独任法官或法官合议庭负责对法律适用作出裁判;二是增加陪审员人员的数量,保证其对事实认定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参审团或陪审庭至少要由3名或5名以上陪审员组成;三是参审团或陪审庭在法庭上单独设置席位,可参照英美陪审团,设在审判台一侧;四是参审团或陪审庭独立对事实认定,独立进行评议并提出意见,不受法官影响和干扰;五是参审团或陪审庭与法官对事实认定不一致的,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确定,或者参审团或陪审庭意见一致的,而与法官意见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参审团或陪审庭认定为准;六是长远设计实行参审团或陪审庭完全独立负责事实认定,法官只负责法律适用,对于参审团或陪审庭作出的事实认定,除非有重大情事外,原则上不能提出上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地方干部处副处长黄必良认为,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应当依法进行,建议适时制定“人民陪审员法”,规定人民陪审的性质和功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和机制、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和程序、人民陪审制度的保障措施等。

河北省沧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李兴昌认为,人民陪审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司法制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陪审制让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司法,因此参与案件陪审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其基本义务。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资格和条件应该放宽,尤其在农村基层法院,更应当降低学历条件的要求。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院长梁伟认为,要完善人民陪审员的抽取机制,保证陪审员参审的随机性。建议采用法院随机初选与当事人最终选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陪审员的人选,增加当事人抽选环节。开庭时,双方在听取候选陪审员基本情况后,可选择自己的人选,双方都有一定数量的否决权;经多次选择后,确定双方都同意的人选作为该案陪审员,这样可以提高人民陪审制度的公信力。

徐素平指出,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应当正确定位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和职能。陪审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发挥司法的民主性,避免由职业法官垄断司法权的行使。建议陪审制度入宪,在未来修改宪法时把陪审制度增加进来。同时,要修订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立法,尽快制定专门的人民陪审员法,对人民陪审员的资格条件、选拔程序、任职办法、职责范围、权利义务、解任条件、处罚规则等问题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薛春江指出,陪审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陪审员通过普通的认识判断能力对案件事实认定发表意见,不再参与法律适用。规范陪审员的选任资格和条件。应当放宽现行的对陪审员学历条件的限制,除必要的政治条件外,规定只要具有正常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达到一定的年龄、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成为陪审员候选人,以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司法审判中来。

尹振宇指出,随着人民陪审员队伍的迅速扩大,管理和经费保障压力剧增,建议落实人民陪审员管理专门编制人员,尽快解决人民陪审员经费保障问题,以便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孙文彬认为,人民陪审制度应当坚持并不断完善。现行规定人民陪审员任期五年过长,这实际上减少了公众参与陪审的人数,不符合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扩大社会公众参审范围的要求,应当适当缩减人民陪审员的任期。同时进一步明确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案件范围。

吴家金认为,要按照“平民陪审”的要求扩充陪审员队伍,争取使每个大的农村村庄和城市社区都有一名人民陪审员。增补陪审员时,应改变以往的以组织推荐为主的陪审员选拔机制,推行“海选”,注重提高基层群众的比例,吸收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员,以体现其来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把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群众威望高作为主要选任标准,把敢于主持公道、热心陪审事业、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重要考察指标。

马贤兴认为,不应当将人民陪审员的培训目标定位于达到专业法官的水平。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民陪审员来说,特别是在陪审员仅仅只需要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下,这样的目标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应当将人民陪审员培训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掌握基本的参加审判所应当知晓的知识,比如关于审判纪律、司法礼仪、陪审流程等,并围绕这个目标设计培训方案。建议为人民陪审员发简明扼要的陪审小册子,小册子用通俗、简明的语言介绍人民陪审员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实现人民陪审员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

第三篇:司法部部长: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司法部部长: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2013-4-15 11:25:15来源:中新网 2013年03月07日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许云峰)中国司法部部长吴爱英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对中外媒体开放,吴爱英参加审议。

会后答记者问环节,有记者向吴爱英提问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吴爱英回答,“劳教制度的改革我们正在做,有关工作,我们将按照有关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

但就关于改革的具体进度,有关省份准备停止劳教审批的情况,吴爱英并未回应。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胡旭曦本月3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湖南省目前已停止劳动教养审批。

第四篇: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浅析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麟游县卫生局

我县位于宝鸡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有乡镇以上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所有卫生专业人员人。

×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组织、人事、卫生三部委

和省、市组织、人事、卫生三部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紧紧抓住制定方案、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深化提高等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谋求发展,大胆实践,锐意创新,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关键环节,在全员聘用制、分配制度等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截止目前,县级所医疗单位基本按计划完成了人员聘任等改革任务,并逐步向乡镇卫生院延伸。使县级医疗单位逐步建立起了富有竞争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和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活力,提高了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做法:

推行全员聘用制,建立竞争用人机制。我县在专业技术人员聘约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坚持按需设岗:一是合理设置机构,定岗定编。按岗定编,确定了所医疗单位的内设机构,岗位设置,拟定了“三定”方案,重点压缩行政后勤科室,合理设置机构。二是逐级聘任,竞争上岗。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各单位根据科室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公布岗位和任职条件,先由应聘者自愿报名,经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演讲答辨、民主测评等环节后,由院长聘任中层干部,随后由科室负责人根据岗位设置选聘本科室工作人员,并签订聘用合同。目前,县级所医疗单位名干部职工通过竞聘已上岗。三是畅通“出口”,妥善分流人员。我们将在竞聘中的未聘、落聘人员分流安置作为聘后管理的重点,采取清退临时工、进修学习、提前离岗等办法进行分流安置。共提前离岗人,顶替临时工作岗位的人,进修学习人。

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我县结合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行绩效工资制,即将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将档案工资的作为基础工资固定发放,其余作为效益工资,由院科两级按照调节系数和绩效考核结果分配,并逐步扩大了效益工资比重,拉开了分配档次,形成了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使同类人员的报酬拉开了差距。目前,个单位职工中月收入最高的超过档案工资元,最低的仅拿出勤工资部分多元,拉开了分配的档次,调动了职工学技术、比业务、比贡献的积极性。

二、初步成效:

优化了内部结构,实现了精干高效。通过改革,压缩了单位内部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加强了一线业务科室,使内部机构更趋合理,实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两所医院共精减压缩科室个,较前减少了。

优化了专业人员队伍,调动了全员积极性。通过实行聘用制和绩效制,使人员管理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限制、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和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机制,体现了高贡献、高技术、高风险、高工作量与高工资的一致性,体现了知识、技术、管理、贡献的价值,增强了岗位竞争机制,为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展示自身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更有利于卫生事业单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县医院今年首次引进了名医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激烈的岗位竞争机制,激发了广大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县医院、中医院每年都有名中青年骨干自愿申请离职,功读研究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各医疗单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各单位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县医院××年门诊病人人次,住院患者人次,床位使用率达,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加了;县中医医院年门诊量达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

三、几点思考

改革出动力改革出效益。经过两年改革,两所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医院投资万元建成了全县唯一的传染病区并投入了使用,去年又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今年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县中医医院投资万元建成了平方米的住院楼,相继添置了意大利进口的彩超、全自动血球技术仪、救护车、煎药机等价值多万元的医疗设备。院容院貌显著改观,医疗设备不断完善更新,业务量和职工工资大幅度增长,服务患者满意率达到以上,全县上下形成了“比技术、学理论、赶骨干、帮低年资、超负荷运转”的热潮。虽然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卫生改革的社会大环境不协调,除部分企业外,其它事业单位的改革尚未启动,卫生部门实行改革阻力较大。

二是客观政策不配套,改革缺乏必

要的政策支持,改革成果难以巩固。人事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目前我县人才市场档案代管机制尚未形成,新进人员档案管理无法交接。加之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形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无法落实到位,给广大职工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骨干流失时有发生。

三是大量离退人员给医院背上了沉

重的包袱。医疗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较大,其工资、医疗费等全部由医院承担,国家不给任何补贴和预算,离退人员已成为医院十分沉重的负担。加之人才交流机制不活,改革中的富余人员和落聘人员安置不能交给社会,只能单位自行消化,实行离岗或改做其他工作,实际上是还在变相供养。

第五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传统的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一体化的人事制度,其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同属于国家干部,执行与国家机关相同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用关系、奖惩考核、工资分配、福利保障等方面基本相似。国家是事业单位的直接用人主体,国家规定统一的人事制度,确定事业单位编制,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供给或部分供给。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法律规定所有的事业单位都不属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没有被赋予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人员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不适用国家公务员制度,因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是一种不同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殊公职制度。它是事业单位运用特殊的手段和方式,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人事活动,促进和保障人与事的最佳联合,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的制度总和。近年来,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恢复了职称评审工作以后,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逐步实行了聘用合同制和多种形式的聘任制度;其次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分配方式,实行“等级工资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第三,形成了事业单位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开展了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工作,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第四,建立了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项目更加完善,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五,人事监督制度逐步法制化,保障了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实施与推行,保障了单位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2006年1月1日人事部发布了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是我国首次对事业单位的招聘行为制定统一规范,同年7月8日,人事部又先后颁布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走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人事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回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通过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包头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来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减少人员以达到减轻财政负担的目的。其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符合了事业单位专业化公共服务和公益性公共服务的特点,建立了有别于党政机关和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体制。其三,兼顾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区域和层级的特点,实施了分类指导,把全面推行与分行业实施结合起来,做到了积极稳妥,逐步深化,使我市的人事制度改革平稳有序的推进。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事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行政机关有《国家公务员法》,企业有《劳动法》,而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使得事业单位相对独立的人事制度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在人员的录用方面,虽然实行公开招聘,录用时要面向社会公开,但是编制的核定,限制了人才的录用和流动,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转换用人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在人事管理上,虽然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并且有了合法的依据,但是,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以最重要的养老保险为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前未曾参加过社会保险,没有交纳养老保险,“视同缴纳”的年限有可能会被从零算起,具体由哪级财政“买单”并无刚性规定。在改革发展方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参差不齐,分配制度不完善,例如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实施了绩效工资,而其它事业单位迟迟未动,职称制度上也存在着平台现象以及系统间的人为差异,许多计划体制承继下来的制度制约着改革的深入。在人事监管上,缺乏对事业单位用人的监督管理手段,缺乏工作人员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总之,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目的。

下载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水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水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总结2007-02-06 09:56:12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水利管理和......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由于推进城镇化任务艰巨而复杂,温家宝......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1-1

    过去二十多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始终围绕财政来源而扩张、缩减。在财政补助(全额或差额)和经费自理的原则性区分下,单位内部的创收则往往与拨款混同一块。而“公共服务”这个基本属......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站领导:3月25日至30日,人保科罗旭萍参加了由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组织的赴重庆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学习考察。本次考察主要是与重庆市人事......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站领导:3月25日至30日,人保科罗旭萍参加了由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组织的赴重庆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学习考察。本次考察主要是与重庆市人事......

    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战略任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成为继国有企业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之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个新热点。今后五到十年是完善社会......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及问题 干部人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