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书心得(5篇)

时间:2019-05-15 11:1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国崛起》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国崛起》读书心得》。

第一篇:《大国崛起》读书心得

《大国崛起》读书心得

《 大国崛起》一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来“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本书按时间的梯度,根据9个国家的发展历程,用9个章节分别加以描述。各个国家的诞生发展都注意结合特有的地理文化及其民族特性加以剖析,让读者了解这些国家崛起的关键因素;也着重对那些纵横驰骋在历史星空、永驻各国青史的时代伟人、民族英雄进行浓重描绘,让读者领略伟人特有的时代意义;在勾勒各大国崛起历程这一宏大历史画卷的同时,不忘从地缘政治、民族性格等角度探寻大国的兴衰规律,给读者以启示。当然,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目的—“研究世界性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不难看出,此书受到众多中国读者乃至学者的喜欢有其必然之原由。

不过,从国际关系史专业的角度以及本书的编著目的出发,本书的内容编排仍有美中不足之处。

一是探寻大国兴起的过程中,南征北战、刀光剑影,“伐交”不断,然而“攻心”却略显不足。换句话说,书中所描述的大国崛起历史,更多的是突出以军事与经济力量为主的“硬实力”的重要性,而对美国以制度、人权价值观等“软实力”缓解崛起过程中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压力的分析却不尽充分,尽管在法国那个章节中多次提及以“理性”、“人民主权”为主旋律的法国大革命精神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力,但是法国大革命里面是什么精神内核,这些内核又以怎样一种作用机制冲击欧洲旧制度?这些问题并没有得以详尽地回答。其实,本书中书写的9大国,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大国都是民主制度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完善的民主制度在推动西方国家政治进步、经济发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既然是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高度审视大国的先进之处,像美国的《人权法案》、法国启蒙运动及其影响下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实质就应该正面地、具体地加以阐述。作者已经总结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全球化早期背景下的“接合部文明构架”,那么跟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其潜台词是否就是苏联的僵化体制、民主的缺失导致这个大国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很重视苏联解体对我国发展前途的影响,由此我们一直在摸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我国争取把握住“战略机遇期”发展自我,实现和平崛起。对此,中国似乎可以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身上找到灵感。在美国学者约翰·伊肯伯里的《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受到他国的集体攻击,或者说没有陷入“安全困境”,而且战后美国的发展模式深受西方国家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建立霸权、维持霸权过程中强调民主、人权观念与自由制度等“软实力”的栽培。“软实力”将美国武装成一个“仁慈的霸权(帝国)”,这头“温和的大象”凭借其先进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一种“合作性权利”和吸引力,并与西方的工业体系融为一体,从而固化了美国网络式的同盟关系。历史雄辩地证明:一个国家,特别是那些正在追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凡是在内部能够培育起良好软实力的,均获得了长期的红利。基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英国创设了议会民主制,从而奠定了英国现代化发展领先地位的基础;美国通过联邦制将人权民主、宪政精神推广到广阔的国土当中,为其建立和维持长周期的霸权打下坚实的基础。温家宝总理最近提出,社会主义与民主制度并不矛盾,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而胡锦涛主席去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明确表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胡主席在世人面前坚定地承诺:今后的中国,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可见,中国和平崛起的实现,少不了要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学习西方进步的地方。“软实力”的建立对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一是中国弱化反向国际认同,争取国际认同的需要;二是打破“中国威胁论”,消减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结构性压力;三是彰显“负责任大国”,拓展世界大国应有素质的需要。因此,本书应该毫不避讳地对人权等民主政治、西方宪政的精神内涵及其运作机制加以探悉。

二是“崛起”这个中心词的含义不明晰。这不光体现在书中400余页、洋洋洒洒数十万字但惟独始终未向读者展示什么是“崛起”? 还从书中对于各大国壮大历史长短的界定、时间跨度的把握上得以反映。对于前者,崛起的标准是什么、其条件特征是什么?这两个层面始终未有明确的表达。只是通过展示各大国的历史特别是鼎盛局面给大众一种直观的认识—“崛起”就是国力的提升、民族的振兴。这个历程或许还伴随着武力征伐进而实现领土的不断扩大、民族的统一,或者是某位政治家、民族英雄的英明领导下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变革。其实,崛起既然与大国联系在一起,就要归纳出其共同的标准定义。在此基础上再来结合各国的实际详谈其特殊意义—复兴、赶超、振兴。对于后者,笔者的感觉是,作者对各大国“崛起”历程的描述始终收笔于其鼎盛时期。当然,考虑到书本的篇幅、作者的出发点,这种“见好就收”的写法自有道理;但是从霸权周期论等有关研究大国权力消长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当前的国际形势看,书中某些章节,比如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历史的书写就有待商榷。俄国经彼得一世、叶卡特琳娜二世等沙皇的内修外交和东征西战后,实现俄国的伟大振兴;而一战则加速了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沙俄这一“脆弱的链条”的溃裂,列宁领导下的“十月革命”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他努力用一种新的治病方法来根治病入膏肓的国家肌体。从此俄罗斯人选择了社会主义,并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了起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邦,构筑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两极格局下敢于跟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当然是俄罗斯等联邦国家命运的转折点,对国际格局具有变革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转向低迷状态的开始。不过,苏联解体至今,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俄罗斯尽管因借助“休克疗法”实现“西化”而历经沧桑、饱经磨难,但是近年来俄罗斯在普京的调度下,该国人民仿佛重新感受到往昔帝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一个国家,特别是那些正在追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凡是在内部能够时代的辉煌,因而将普京视为“彼得大帝”。其实,静看时下俄罗斯的战略资源以及战略部署,谁都不敢忽视其发展潜力,俄罗斯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相比从前跌宕起伏的国际格局,她不也是在重新崛起吗?可惜作者却把苏联的瓦解作为收官之笔,这种历史总结法难免有点过于“历史”。

日本,在本书中的描写甚为精彩。考虑到让中国读者了解日本民族属性以及中日间“一衣带水”和“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需要,作者不惜挥重笔借助历代遣华使团以及鉴真六渡东瀛等典故刻画从古自今的高层与民间的双边交往历史。只不过让读者阅览这段风风雨雨之后,仍旧免不了惋惜和神伤,因为到了近代,特别是经过日本的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脱亚入欧”速见成效,制度的变革性创造力让日本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位昔日的“学生”更是因而傲慢地开始忤逆泱泱大国—中国这位“老师”了。之所以勾起中国读者神伤之情,莫过于那段刻骨铭心的侵华历史,而作者也将日本的大国衰退时间点定格于军国主义附体终究自食其果的侵略历史之上,之后一概不谈。对日本而言,兴于明治维新、败于侵略之路,世人并无争议。只是基于本书的最大目的,战争必写,那是因为中国很注重寻找崛起的和平路径,但是我们也一样不可忘记,要追寻和平崛起之路,实现以经济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至为关键,而这个现代化进程我们仍旧要谦虚地借鉴日本战后经济迅速腾飞之道。时殷弘教授认为当代的日本表现出两种发展倾向—经济崛起和政治上扬!于是乎,将战后日本的发展轨迹,尤其是经济崛起之路进行到底,更科学、也更具意义,尽管时下日本经济存在一些困难。

相比其他章节,美国崛起历史的书写或称败笔之作。平心而论,美国的大国崛起之路对中国最具借鉴意义。因为在几大国当中美国的建国历史最短,但是其“雄起”的历史最快。其中的道理极为深刻,崇尚自由的美利坚人驱逐英国殖民统治者之后,为消除剥削、解放黑奴,从而扫清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林肯总统不畏艰辛,力挽狂澜。美国内战终将庄园农奴制度消灭殆尽,从此美国的资本主义大路无遮拦。美国人没有懈怠,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拓荒,开始了“西进”运动的壮举,为大国版图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提高,在工业资本主义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高举“门罗主义”筑造在美洲的势力范围,将美洲作为日后实现扩张的后院。此后,敏锐的美国人还借助科技革命的东风,经济不断壮大。从“柯立芝繁荣”起,美国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美国也因此有了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干预国际事务的能耐。在远东,后起的美国一面借助国际协议牵制野心膨胀的日本,一面打着“门户开放”的口号实现“利益均沾”,共同在中国这块肥肉上分一杯羹。作者止笔于此,令人不解,因为在“理想主义”与“孤立主义”的交织影响下,此时的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程度其自身就存在争议,完全意义上的国际战略也还在酝酿当中。“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从“孤立主义”中惊醒过来,与苏联、英国等大国联合共同抗击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分子。二战的恐怖效应,让世人领悟到“理想主义”的普世价值,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这个全球范围内最具代表性、公义性的国际组织诞生了。结合不久后美国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一系列的国际安全机制,一个超级大国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换句话说,美国是在二战后才真正崛起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作者忽略后面之事,不能为读者展示超级大国崛起之路;没有结合美国自诩为完美的民主制度和根深蒂固的“天定宿命论”、“理想主义”与“霸权稳定论”等国际理念书写,不足以深刻全面展示美国的全球战略,因而不能让读者了解美国崛起的精髓。

其实,只有界定好“崛起”的具体标准、明确其含义,并且剖析民主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内涵及其功能,才能客观、科学地从时空两个维度上精彩地勾勒出大国崛起的伟大篇章。不但有助于不同层次的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精髓,还因为在厘清了“崛起”一词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特有的时代意义后,才能为追求和平崛起的中国提供可行的发展蓝图和方案。

第二篇:《大国崛起》读书报告

读《大国崛起》的心得体会

——电信学院

上了大学之后,课业负担比高中轻松了不少,这使我终于能有一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今我马上就要上大三了,在大学里已经度过了两年的时光。我发现在这两年我改变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我不在像高中那样毫无思想的死读课本,我意识到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接纳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放眼世界,通晓古今,即使是理工科的学生,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如果对人文学科没有一点了解,不懂历史也不关心政治,这样的人是畸形的,是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上了大学,我对历史和政治突然有了很多兴趣,其直接原因是我对我们国家发展的思考。我是比较喜欢看新闻的,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上网来关注一天中发生的新闻。观看新闻给我带来很多感受,其中一点就是我感到当今的中国社会和这个国家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国家机器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国家当今面临的问题有政治体制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政府公信力问题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社会诚信问题,人的道德滑坡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人们也一直在抱怨的问题。于是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思考,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历史上灿烂一时,绝世瞩目,可为什么近代以来却饱受凌辱,直至今日依然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带着种种的不解与思索,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伟大的著作,可以说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每一个对生活有思索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书。

《大国崛起》是唐晋写的一部著作,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的时候也推出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它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世界史其实并不太了解,我甚至不了解公元1500年这个时间界限的意义和重要性。但读完这本书,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大国,什么叫世界史。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实事求是的说,我的历史知识真是很有限。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先打开目录去看看“大国”到底指的是哪些国家,然后惊讶的发现大国里竟然没有中国,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的愚昧呀。《大国崛起》,这里的“大国”指的是世界性的大国,而我们中国,其实从来就不曾是世界性的大国,即使最为辉煌的唐代,也绝对不是。说到世界性,就必须要讲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否则就根本不存在世界这个概念。

15世纪,如果说它对人类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世纪,但它对欧洲来说,一定是最为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世纪。15世纪是大航海的时代,欧洲的航海家们将彼此隔绝的又充满未知的世界联系了起来,世界史由此诞生。地理大发现的到来拉开了大国表演的序幕,自此9个国家走上了世界舞台,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以及美国。

看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这九个国家都是伟大的国家,他们的民族更是伟大的民族。葡萄牙这个国家我一直很喜欢,我对它很有兴趣,而且很尊敬。我想,葡萄牙人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个国度不愧是航海家的摇篮。如果没有葡萄牙航海家的雄心壮志和水手的勇敢无畏,那么人类文明的隔绝分散必定还要多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要知道,麦哲伦,达伽马,迪亚士,恩里克这些声名显赫的航海家都是葡萄牙人,而他们对航海的贡献全世界的人都耳熟能详。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欧洲到印度的航线,而麦哲伦则完成了环球航行。读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这一章,我心情澎湃,对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这两个小国无比崇敬。这两个国家最为人赞颂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海洋精神,而中国和中华民族,毫不避讳的来讲,是非常缺乏海洋精神和冒险精神的。葡萄牙是一个只有九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如此狭小的国家,却能称霸十五世纪,势力范围遍布全球,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很多人在弹起国家发展的时候,都认为对古代来讲,气候是一个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还拿非洲和欧洲对比,认为欧洲环境气候优越,因此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而非洲气候恶略,因此文明程度不及欧洲。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欧洲很多地区气候环境并不好。就比如15世纪的葡萄牙,它地处伊比利亚半岛西南尽头,无论经济和地理都是欧洲相当边缘的。再比如荷兰,完全是一片沼泽之国,天天面临着海水的威胁。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而鲜为人知的是,风车是用来排除内涝的。这两个地理环境恶略的国家,却先后成为了是世界性大国,由此看来,地理环境并不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认为我们的祖国的地理环境是很优越的,可以自给自足,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阻碍了我们和其他文明的交往,也使整个民族缺乏了一种冒险精神。葡萄牙人之所以敢于冒险,敢于探索,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出于一种无奈。他们没有发展空间,除了东部和西班牙接壤外,只有西部一望无垠的大西洋,这是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葡萄牙航海业的大繁荣。这一点至今我们还可以从葡萄牙的国旗上看到,那个巨大的浑天仪,无疑代表着葡萄牙的成就。

和葡萄牙类似的国家还有西班牙以及荷兰,这三个国家的特点就是“小国大业”。国家狭小,人口稀少,可他们的殖民地和商贸区却能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想他们之所以能成果,就是因为他们的国人都有类似的品质,即骨子里有一种冒险精神,敢于探险,富有勇气。这也是很多农耕文明所欠缺的精神。联想到我们,也许是被封建王朝统治了太久,抑或是被儒家思想所深深禁锢,中国人更喜欢稳妥行事而非冒险。于是,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文明原地踏步了太久,科技和人文思想停滞不前,这就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衰落。其实,难道真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才开始落后挨打,饱受凌辱的吗?答案显然不是。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可以说让我们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积贫积弱,而鸦片战争,只是最后的大爆发。从十三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再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欧洲在50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崛起。而相同时代的明清两朝,人文思想和经济发展却被铁链紧紧束缚,中国一下子被欧洲远远甩在了身后。

如果提起小国,还有一个国家不能不提,而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迥然不同,它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相当多的中国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反感日本,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日本的历史和它的发展模式。有些人总是刻意诋毁日本,对日本嗤之以鼻,以前的我也有这种看法,但是读完《大国崛起》和《菊与刀》之后,我觉得我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本给我留下的一个很深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远古时代,日本人以中国为师,其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甚至到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仍像他曾经的老师中国一样,闭关锁国,局限于东北亚一隅。但是,黑船事件让日本人看到了欧美的强大实力,意识到了日本的全方面落后。在这一点上,日本要比他曾经的老师中国高明不少。自此,日本决定以欧美为师,全方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即明治维新。自此,日本迅猛发展,跻身进了世界强国之列。

我想,日本的成功在于两点。一是能够睁眼看世界,能承认自己与强国的差距。二是能虚心学习,敢于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正是凭借这两点,日本才能仅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从落后小国变成世界强国。时至今日,众所周知,日本仍旧是全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这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要知道,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只有日本能成为发达国家,我想如果我们抱着这种态度去思考日本,我们能得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如果执政者能仔细思索这个问题,那就势必会找到发展国家的经验。

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自身状况完全不同,但却先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机遇,登上了世界舞台。不同国家的崛起道路是不同的,用单一的因素去探讨发展之路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中不乏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纵观这九个大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有民族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这些用历史兴衰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今日望发展,待发展国家的宝贵财富。它们对于正在寻强图富的中国来说是更非常值得借鉴的。

读《大国崛起》,让我回顾了过去五百年间的重要历史。从国家的贫到富,从名族的兴到衰,历史按照它自己的法则不断轮回。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国又应该如何发展?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能长久兴盛,如何能让一个国家崛起,如何又能让一个国家永不衰败,对于一个理想的大国,这将是一个永远无穷无尽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国崛起》带给我良多收获,我想,这本书对读者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历史和国家,它对人生同样有着指导意义。我坚信,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将会贯穿我的生命,这确实是一本值得国人去读的著作。

第三篇:《大国崛起》读书报告

大道行思--浅探大国崛起之谜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的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正是《大国崛起》中最后一篇的开篇语,给我动力让我在暑假死啃下了《全球通史》。然而读罢历史,反而心中对早已看过的《大国崛起》有了全新的视野,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乎,暂且简单敲下自己的简单想法,与友共谈!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都是自己内部能量的外延!思想,文化,体制的创新。大国崛起的起点便是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那么首先让我们从荷兰谈起!

提起荷兰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生意人!商业是荷兰的起点,而遍观同时期全球的经济情况,荷兰商业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誉。“照顾好自己的生意---这是荷兰俗语中最重要的商业精神传统,而也正是这传统让荷兰的商业氛围自由而自制!而也正是荷兰这一点,形成了其民族性格—自制而不好事!商业经济的急速发展促使了荷兰城市的崛起。说起荷兰崛起的起点就必须要提荷兰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由谁来管理城市?现如今我们看到了的只是聪明的荷兰人进行了一番思考,有了一套全新的思想,发明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制度!于是乎,荷兰发展神速,短时间终成海上霸主!然而我们应该有的思考呢?是什么力量促使荷兰的崛起,又为什么是荷兰而不是其他的国家?笔者认为除了荷兰的特殊地理位置,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性格—是生意人的“以和为贵”克制而精明!这也正是我最为赞同的一个观点的印证“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都是自己内部能量的外延!而我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与接下来这个国家的对比!英国—工业先声。英国的发展也是源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而英国经济的发展就更为坎坷。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部分商人暴富,整个社会财富慢慢从贵族高层转而向商人阶级,中产阶级的规模暴增。不同于荷兰人的克制,富裕起来的英国中产阶级更倾向于通过革命形式来谋求自己更大的利益!于是乎革命时代开始,经济的发展滞缓。“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到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克伦贝尔式的革命的悲哀!”终于惨痛的代价让英国社会认识到了更光明的道路----避免暴力,通过共荣革命,结束王权独裁!---英国君主立宪制。正是这一现代政治体制的创新—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的根基!在大英帝国率先发出了工业革命的浪潮,社会的思想观念更剧烈的变化(如专利法的颁布---优秀人才聚集)。日不落帝国崛起!

说罢英国,法国更是不得不提。不容置疑,法国的崛起则是赖与思想,文化的创新!武力的征服只是一时的占据,思想的征服才是真正的扩张!拿破仑征战—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一个懂得思想的国家才会有伟大的思想产生!思考的力量瓦解空虚的心灵,从众哪儿来出路?与其类似的国家还有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统一后,急速崛起德意志,建立起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然而德意志民族更令我们钦佩的更是他们对历史的态度!诚恳接受历史!让世界明白和平的可贵!

然而看遍了历史,看到了那些老牌大国的繁荣,对我们后发国家又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呢!不由想起了明治天皇的一个思想“学习更强者—放下虚伪的自尊,谦逊地追求着自己强盛的目标“—对于后发国家必须要打开视野想先进国家学习,将外部的压力转变成为自己改革的动力。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称霸的故事虽然丰富多彩,却从来都缺少美好和顺利的故事线索。因为它造成的麻烦总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它固然拥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荣耀,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和扩大利益的烦恼。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

读《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有感

“大学阶段对学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想必困惑着无数个对未来迷茫的大学生。打开此书看到其英文原名《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顿时觉得其直译更能回答我们困惑!本书中的Richard Light 教授从其视角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大学教育者将美好愿望落实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2.“学生在校期间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和选择才能保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

阅遍全书,合上书不由回想,大学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想起来黄维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过的“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也正像是书中的一句话“卓越的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此每个本科生都应该跟几个甚至几位教授建立这样那样的沟通联系。”而针对书中所做的研究与讨论我想可从以下几点回答我们的前面的两个问题!1.“学会理解他人,应该被视为个人的一项学习目标。”理解了人们的生活思考方式,会有助于理解他们本人,如果可能,最好去尝试了解人们如何看待自己,这样就可以了解特猛如何思考。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建立联系,课堂外的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活动使人快乐,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学习的压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如书中研究表明,在活动表现积极富有责任心的同学在自己的学业上表现也是相当的优秀!2.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从那些组织严密的测试与论文作业较多的课程中学的更多,因为他们可以及时从中迅速得到反馈,进而有时间及机会进行调整,作出改进,同时随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业由过去的独立完成变成了课外的合作而成。

3.经常安排时间与大学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共同实际学术研究的学生,大学期间收获最多,学业成就更为显著。经常与导师一起讨论“重要思想”的学生,往往认为这样的交谈比认真的上若干的专业课程更有帮助。那么什么是重要思想呢?比如我们学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呢?以及最重要的是我们学的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接触呢?哪些新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哪些只是无谓的哗众取宠!认清楚这些都是解决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将全部责任给予学生的做法,鼓励学生承担一些责任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和观念,让学生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质疑是教会学生思考方式的另外一种好的方法。4.“问题使人聚集,答案使人分散。”同时哈佛经历里面有个经典的模式“一分钟文章”,具体就是教师在固定的课堂讲堂或者是课堂讨论结束前,流出一两分钟,提出两个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就可以尽快的了解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让学生安排阅读材料和讨论环节对学生的促动很大,鼓励每位同学 把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带进学校中,将亲自的经历与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利用今天多元化的学生背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也促进学习讨论丰富生动。

5.“在一个学期的任务是认识一位大学老师,而且,还要让他相当了解你。”不得不承认我们并没有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可是仔细想想它的益处,为了这个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有计划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需要比较好的学术思考能力。即使最后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四年下来至少认识了四位教授,而且他们也会熟悉你。这个目标实现了,还会得到更为现实的报偿。大四毕业时,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申请研究院或者是研究生奖学金,这四个教授都可以提供帮助给你,为你写推荐信,做你证明人。哪怕最后一个都没能熟悉,但这个过程给你以后的工作也提供一些经验性帮助!

6.6.哈佛的成功者们最为强调的事物正是时间。合理掌控时间,均衡3S(sleep, study, society)并非难事;不合理利用时间,整天疲惫而无所得。他强调要保证整段的时间安静地对待学习内容,进行不宜被打断的工作,从而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时间。建议学生设置时间登记表,记录两周时间利用情况,在导师的指引下合理规划时间。

7.7.学生们在高中往往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却忽视自主的分析;我们在大学则应利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通过练习,检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新情况,是对原理的升华。因此他建议同学们每天给每门课分配一些时间,强调归纳总结能力,抓住课程的主线,多问问自己,课堂上讲的内容有何应用,又该如何使用,如何分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往往选择单独钻研,自信于自己的能力,耻于向人求教,大学学习更强调互相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寻找指导者。还举出某学习小组的例子,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甚至可以联系远在非洲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向其求教,邀请他前往北大帮助研究。这与某些人只注重单独学习,陷入误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合作,学生们增强学术交流的能力,深化对学术的理解,交换思想,增进友谊,这样的教益是终身的。小组讨论的模式建立团队的精神---开放包容,精诚合作。成功者们更乐意与优秀的导师进行密切交往,而非脱离集体单独学习.8.俗话说的好,“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对于学生和学校而言,是把大学阶段作为需要互相影响至关重要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任其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9.尽管教育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充分利用好大学阶段,是教育的共识,就像阿普克拉夫特所说的“学生投入的质量越高,学生在大学就越有可鞥呢成功。”而高校教育需要提供给学生投入的高质量的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我们能够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做,我相信穿过金色光阴的毕业生们回想在母校的时光时,是充实而又感激的回忆!

第四篇:大国崛起

-、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

1.新航路开辟。注意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影响。

2.葡、西在西欧国家中最早从事殖民活动。注意两国在殖民侵略上的区别,并辩证的看待殖民活动的影响。3.掠夺来的财富没有在葡、西转化为资本,而是花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和争霸战争上。大量金银流入荷、英、法等国,葡、西逐渐衰落。

4.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大大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封建统治。

6.18世纪末90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二、英国的崛起

1.新航路开辟使英国逐渐成为大西洋的航运中心。2.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

3.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

4.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5.三次英荷战争和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条例》,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6.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到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7.1763年,通过七年战争,英国打败了它最后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法国。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9.一战使英国沦为债务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10.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经济和政治地位。

三、法国的崛起

1.17世纪中后期,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2.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高涨,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战败,因而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支持美国对抗英国。

3.1789-1894年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4.拿破仑建立帝国,对内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的战争政策早期具有正义性,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后期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最终导致帝国覆灭。

5.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6.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德矛盾尖锐,长期影响欧洲历史进程。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经济发展缓慢。

8.一战前法德矛盾是三大基本矛盾之一,战后法国力求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9.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经济政治遭到严重破坏。10.战后进入恢复、高速发展和滞胀几个时期。

四、德国的崛起

1.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鲁士是主要的干涉国家之一。

2.19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但长期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德意志的工业革命进程。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极大地改变了欧洲格局。

4.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

5.一战前德法和英德矛盾突出,建立三国同盟。一战战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国际地位严重削弱。6.1925年签订“洛迦诺公约”,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加入国联,政治大国地位进一步恢复。7.30年代建立法西斯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逐步挑起世界战争。二战中战败。8.战后德国及柏林被分区占领,1949年分裂。

9.50年代西德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10.1989年政府拆除“柏林墙”,1990年两德统一。

五、日本的崛起

1.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经济落后。2.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3.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列强纷纷入侵,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5.19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20世纪初基本完成。

6.制订“大陆政策”,逐步占领朝鲜,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

7.一战后为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英美日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九国公约》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霸。8.30年代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对外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对内建立法西斯专政。

9.1936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2年在中途岛海战中战败,由进攻转为防御,1945年战败投降。

10.1956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70年代以来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六、俄国的崛起

1.1689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了野蛮落后的状态。2.多次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3.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俄国地位提高,充当欧洲宪兵,镇压了1848年欧洲革命。4.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引发了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5.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七、(苏俄)苏联的崛起

1.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3.实施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4.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5.二战中苏联成为抗击德国的主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6.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通过雅尔塔体系与美国两分天下。7.赫鲁晓夫和勃列尔涅夫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严重问题。8.美苏争霸。

9.80年后期,戈尔巴乔夫先后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都先后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10.俄罗斯是当前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八、美国的崛起

1.独立前的殖民地时期,经济发展迅猛,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美利坚民族形成;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2.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颁布美国宪法,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

3.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

4.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6.一战时期,美国先中立,大发战争财;后参战,谋取政治资本。一战后美国积极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但美国试图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7.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8.1929-1933年美国发生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9.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

10.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关贸总协定和联合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的秩序,并最终在冷战结束后,成为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

备考提示

要全面把握大国崛起的历程,掌握大国关系的变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各个大国崛起的经济特点。例如: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殖民地的影响巨大。

②美国:独立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两次世界大战都给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德国:统一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后经济发展迅猛。

④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一开始就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⑤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曾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也造成严重的问题。2.注意各个大国崛起的政治特点。例如

①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②法国: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斗争,才确立了共和政体;巴黎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动了多次起义,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美国:最早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④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国政治影响巨大,富于侵略性;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长期坚持大陆政策,给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

⑥(俄)苏:沙俄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后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造成严重后果。3.注意各个大国崛起中的重大事件等历史现象。例如 ①英国:光荣革命、产业革命等。

②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普法战争等。③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等。④德国:德意志统一等。

⑤日本:明治维新、“大陆政策”、中日甲午战争、珍珠港事件等。

⑥(俄)苏:1861改革、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解体等。4.注意大国崛起中的主要矛盾。例如

①英法关系:双方矛盾集中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争夺殖民地上;双方的联合主要是针对德国。

②法德关系: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矛盾的焦点是争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普法战争对两国关系有重大影响。

③英美关系:两国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上。19世纪英国整体占优势;一战后美国在远东占优势,英国在欧洲占优势;二战后美国整体占优势。

④美日关系:两国矛盾主要集中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一战至二战期间是两国冲突的主要时期。⑤美苏关系:两国矛盾主要是因为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战后两国矛盾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双边冲突,以美苏对立和争霸为中心,形成两级世界和长期的冷战格局。

第五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的一些观后感

零思片想——两位伟雄

拿破仑——成也《法典》,败也《法典》。

在拿破仑37岁生日亲自为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时,他绝对料不到自己这辈子却无法实现一次,哪怕是一次,凯旋门下的凯旋。带着强壮的兵马,尖利的武器,以及《法典》的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拿破仑在欧洲无往不利。然而却也是大革命的理念,使被占国人民当拿破仑的侵略行为违背了大革命思想时,转而反抗。最终拿破仑兵败滑铁轮,在一个冰冷的孤岛上结束了一生,结束了短暂的辉煌。一代伟雄,令人惋惜。

彼得一世——魔鬼中的天使。

他是魔鬼,他残酷,他野蛮。他对人民施以酷刑,压迫全国人民包括贵族夜以继日地劳动,甚至连他的儿子也经受不住压迫而反抗。

他是天使,他看到了自己国家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后,为了实现赶超,不顾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反对,身为沙皇的他以学生的身份匿名到欧洲留学。他到荷兰赞丹学习造船,自称是个下士,和工匠们住在一起,粗茶淡饭,学习各种工艺。他到英国学习城市建筑,获得了证书,他还和牛顿有过交往,讨论科学问题。他建学校,派留学生,建工厂,组海军。他19岁以一个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靠着战功,而非沙皇的身份获得海军中将的军衔。他一生的个人用度从未超过一个海军中将的薪俸。他亲自一遍遍地给留学归来的学生们展示工艺技术。从这一面看他,他是个伟大贤明的君主,你何曾见过比他更伟大的君主?正是因为他,俄罗斯才得以几十年内拉近与欧洲强国的差距。

他去世后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

对于彼得一世,只能说他对于国家的爱达到了某种极限,这份爱是残忍的,却也是伟大的。他在历史中,也许会以一种充满争议的方式存在。

《危局新政》——自由经济并非万能钥匙的最佳力证

《国富论》一开,私有经济自由竞争之风蔚然盛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几乎零干涉的政策使得欧美各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着。一时间,似乎人们真的认为自由经济是完美的,万能的。但事实真的是那样的吗?

十九世纪末端,自由竞争下的佼佼者们,垄断着各行各业。人们称之为“托拉斯”,诸如“石油托拉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等。各种托拉斯的存在,使得各个行业的竞争公平性降低,活力降低。失去了竞争公平性,人们对此也怨声载道。很多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竞争的无序、垄断等,以及欺诈和腐败。

英明的西奥多·罗斯福看到了各种“托拉斯”给美国带来繁荣风光背后的日益扩大的矛盾和危机,国家的两极分化和各种罪。于是,迫于公众压力下,他狠下了决心,拿“托拉斯”们开刀了。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违法,妨碍了自由竞争,并下令解散标准石油公司。紧接着,美国政府先后对四十多家公司提起了诉讼。牛肉“托拉斯”,烟草“托拉斯,在司法部的起诉下先后解散。罗斯福成立了公司管理局,专门处理反垄断案子。政府通过宪法,对垄断公司进行限制的规则也由此确立了起来。

美国经济从此又揭开了一个新的序幕,从此又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的腾飞,将近20年的进步运动结束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也减弱了。

一片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美好的未来似乎不需要证明。但此时,灾难不知不觉来临了。以“黑色星期五”为发端的那次大萧条,是美国经济史上最重大的灾难。美国在短短几年间损失了近一半的财富,高速发展的经济,像一辆飞驰的战车戛然而止,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更为灾难的是,大萧条还蔓延到了欧美其它国家(这可是二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无疑是对放任自由经济最严峻的一次挑战。解决之道何在?这个时候,胡佛总统仍然迷信着放任自由经济。他认为,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由经济既然能带来过繁荣,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调节,度过危机。它能吗?他的期待落空了,直到他下任,危机仍在蔓延,国家仍在动荡。

“Happy days is here again!”——美国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登台了。风景那边独好的俄罗斯的一种叫做“计划经济”的经济制度,引起了美国精英们的思考。罗斯福也认为他的政府该做一些非常规手段的事情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经济行动由此开始了,罗斯福称之为“新政”。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恢复农产品的价格等等。还前所未有地利用政府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基建建设。整个美国像是进行了一场革命。

1936年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罗斯福做到了他的竞选诺言,“Happy days is really here again!”。

美国这一大一小的两次自由经济危机,都通过了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最终得以解决。事实就是,自由经济不是万能的。也许政府该去如何干涉经济是个值得讨论商榷的问题,但是对于政府该不该干涉经济这个问题,我们以史为镜已经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我们也不妨站在企业家的角度上想一下问题,反垄断的行为又会不会打击到企业家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呢?如何做到最合适的干预力度,如何权衡利弊,需要学者和政治家的足够智慧。

《大道行思》——大国之谜何在?

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以国家名义来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珍珠来支持哥伦布,两牙以此获得了海洋霸主的地位。但是民族国家和海洋优势并未使其成为世界性大国,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了世界性大国。

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因素始终是其内部的文化和制度,一个国家的崛起,其实就是个内部力量的外延。丘吉尔曾说过说过那么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英国崛起的过程中,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民族的人文精神,牛顿的力学定律引导了工业革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新的制度。

美国80年代,传统工业不断衰落,不少经济学家看衰美国。但是其却靠着科技创新,在信息时代占领制高点,又一次经济的腾飞保住了美国的绝对霸权地位。

日本靠着学习欧美的科技与制度,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但却在“广场协议”后从此发展缓慢,社会失去活力,“失去”了20年。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日本学者学习到了欧美的科技与制度,却没有他们那样的文化根基和底蕴,这是他们这二十年失去社会发展推动力的重要原因。科技与制度可以迅速照抄学习,然而社科人文必须靠自己发展。我国必须从日本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覆前车。

大国崛起的因素绝非是单一的,必须是综合的,文化与制度,缺一不可。也许也并不只

有这两者。

最后以《大道行思》的开篇语结束本文吧——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非记忆的负担。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会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首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下载《大国崛起》读书心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国崛起》读书心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 第1集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观后感 11111《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 12 集将 9 个世界性大国历史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 500 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过去......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全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以九国崛起的大致时间为序。分别为: 第一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观后感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片《大国崛起》,对九个大国的兴衰史作了一个扼要的、生动的介绍。我先谈谈个人的几点观后感,然后再把该片的简介附后,供您回顾。本......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观后感 2013历史基地 徐迪 2013102018 《大国崛起》记录了海洋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小国大业的荷兰, 走向现代与工业先声的英国,激情岁月的法国,帝国春秋的德国,寻......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 第1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

    大国崛起

    翻开日本的近代史,有着近乎和中国相类似的遭遇!她也被西方的列强侵占过,也签订过诸多不平等的条约!日本的民族,是一个尊敬强者的民族!所以,在承认自己不足的同时,将西方的一套东西......

    大国崛起

    看了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中国近代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中国传统的自闭,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在了强国的后面,而且是一溃千里。不由得让人想起汉武帝出兵讨伐匈奴,唐太宗兴兵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