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11: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第一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看《人民的名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圈子,一个是用人。

先说圈子,这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圈子决定你的格局,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因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这些话鸡汤味很浓,现在大家都很反感心灵鸡汤,可为什么这些话能流行得起来?因为它说出了很多人面临的真实情况,感同身受。《人民的名义》对政法系的批评指向很清楚:“圈子”是腐败的根源,因为有了圈子,所以出现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搞山头主义……反观现实生活,这些问题确实是很突出。可我在想,到底是“搞圈子”错了,还是别的问题?我们还需不需要圈子?

前几年关于“寒门出贵子”的话题被热议,麦子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道出了“阶层问题”的真相,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城市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引起了很多寒门子弟的共鸣。而且现实可能更残酷,有的人说,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和大城市里的同龄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看看你身边的人,你就知道此言不虚。就拿这部《人民的名义》里的正面人物来说吧:

省委书记沙瑞金,伯父是陈岩石的入党介绍人和班长。解放后,是陈岩石供他到大学毕业的,这期间父辈的教育对沙瑞金的影响不言而喻。抛开个人努力不说,如果没有红二代的教育背景,沙瑞金能走上政途?我想至少不会那么容易。

陈海,陈岩石的儿子,如果老爹陈岩石没当过检察长,他念大学的时候会选择政法系吗?会当上反贪局的局长吗?

陆亦可,老妈是法官,正因为陆亦可在一个政法家庭培养教育下,最后她走上了检察官的人生道路。

陈海的儿子小皮球,从小就在反贪局的圈子里混,还在念小学就知道贪腐是怎么回事,知道给爷爷奶奶当侦查员,你想他长大了以后,如果再加上个人努力,能不往政法系统方面规划自己的人生吗?

反观现实生活里的大部分人,你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估计这辈子都没想过要当个检察官……

谁又能说这跟圈子没关系,至少是家庭的圈子,教育的圈子,成长的圈子……所以才有那句话:“圈子决定你的格局,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我们都需要“圈子”,问题是你选择什么样的“圈子”而已。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在解剖麻雀的会议上发言

第二个值得深思的是职场里员工的升职、干部的提拔。

《人民的名义》里,汉东省委召开的“解剖麻雀”会议上,高育良说了一段话:在干部人事安排上,主管领导使用一些身边比较熟悉的干部也有情可原,熟悉的,知根知底,啥性情,啥能耐,心里大体有数,用着就放心嘛。

虽然高育良是个反面人物,他在会上说的这段话,也被其他的省委领导反驳,说他是诡辩论,但这难道不是当今职场很现实的问题吗?身边的人知根知底,知道他能力有多大,能干什么,领导就重用,因为用起来放心;远离领导的下属,有的是没有机会沟通交流,有的是自己不愿或不屑,因为跟领导没任何没多少交集,领导都不认识或不了解这个人,他就是再优秀,领导也不知道怎么用他。

高育良、李达康没用易学习,抛开领导层面对下属不了解,存有私心等大家能看得到的负面因素先不说,从下属的角度,在职场里,“易学习式”的员工在向上沟通方面,自身是否也存在问题?我想这是作为职场人士,应该反思的。

职场里,你是否也经常这样抱怨:

老板是不是瞎了?明明那些同事能力不如我,写的方案不如我,提的建议也不如我,但是,老板总是听他们的意见,完全不在乎我提的建议和想法,加薪升职,都是别人的事,好像我遇到的是假老板一样,我委屈爆了!

你的努力和付出,领导、组织都看不见,到底问题出在哪?有个公众号大V写了篇文章叫《如何管理你的老板》,提了一个概念叫“管理老板的能力”,她说,作为下属,要与自己的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因为在职场,领导永远很忙。《人民的名义》里老说“政治资源”,其实老板的时间也属于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作为下属就要学会管理领导的时间,大家每天都在抢领导的时间,“易学习式”的下属,却不愿或不屑去做这样的事,其实无形中也暴露了他们缺乏这样的能力。

《如何管理你的老板》一文给出了管理老板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比如,给自己的老板分类,了解他的high点和敏感点,然后对症下药。

有的人说,那不成了马屁精了吗?很多人总带着“拍马屁”这样的偏见去看领导身边的红人。可为什么很多人办不成的事,像秘书这样的红人就轻松搞定呢?你不得不承认别人管理老板的能力!

比如秘书最清楚老板什么时候脑袋是清醒的,什么时候状态最好,他会在老板状态最佳的时候去找领导办事,至少不会在领导有情绪的时候去。

找老板解决问题的时候,秘书会把几个问题集中到一起,分门别类,划出重点,一次性让老板做决定,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秘书找老板决策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是单纯让老板做判断题,而是提供不同的选项,让老板做选择题,这样能快速准确地做决策……

这些能力,不是所谓的“拍马屁”就能做到的。换个角度,如果你是领导,这样会办事,能办事,又知根知底的人,你会有不用的理由?

所以什么事都有义正一反的两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面人物值得推崇,反面人物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亮点,这是这几天看《人民的名义》的一点感悟,你在剧中看到了什么?

第二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这部剧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的侯亮平侯局长。记得那里面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这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其实地狱离我们多么近啊。现在的社会,压力大,矛盾多,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日子过的红火,看到别人买车买房,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红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应当得到的东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点权力去换取物质上的享受。

而侯亮平的老师高育良就属于那种官场上很常见的政客,擅长诡辩,经常把人民挂在嘴边,其实自己真的做到了一个共产党人该做的了么?

侯亮平要处理高育良的前秘书陈清泉前去向其汇报时,高育良言之凿凿地说道:“我们的人民检察院叫人民检察院,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们的公安叫人民公安,所以,我们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远,永远。”而当高育良败露之后,面对最后来看他的侯亮平,还放言高论:“为官者就得心正,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平安。”“公生明,明生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人民”二字他挂在嘴边,脱口而来,但并未真正走心、入心,只是弄权上位的广告词和争权夺利的遮羞布。这也说明,为官者尤其是高育良这样的高官、祁同伟这样的官员既不幼稚,也不糊涂,他们是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谋取私利。而因为他们脸上戴了光鲜的面具,嘴上讲着正确的大话,人们既难以看得清楚,也难以很快识破。而这种既有官位保驾,又有大话包装的贪官,是最为有害的,也是最为可怕的。

这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真正的价值所在是由贪腐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来深入探悉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诸己。从这部电视剧里我认识到

第三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

在六十周年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中,当蒋介石听完蒋经国关于上海孔家腐败的汇报后,无可奈何地说“这腐败啊,已经到了国民党的骨子里了。反吧,亡党;不反吧,亡国。难啊,难啊!”蒋介石的话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句话“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却惹人深思。

百度百科对腐败的解释如是“腐败会破坏国防安全,导致社会坏人四处横行、社会风气腐化、人际关系冷漠,官员高高在上,矛盾突出,人口素质低下,贫富悬殊,产生社会黑暗。由稳定的经济社会引起的官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作风不正经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徇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也可利用出身背景,政治地位、经济权力、熟人关系进行贪污枉法,吃喝享乐。盗窃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破坏党的名誉·、影响社会稳定、百姓利益。包括经济犯罪、政治犯罪、作风犯罪三个主要问题。

对于腐败我也想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最近一直在闲暇之余追一部很火的剧叫《人民的名义》,该剧针砭时弊,对现实的警示可见一斑。剧中一直有说“中国自古以来从封建时期开始就是人情的社会”,仿佛不通情达理有悖于伦理纲常,同时法不责众,也导致了腐败的蔓延滋生。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我觉得它敢于直面现实,不粉饰。很多故事就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看到第一集的时候只能用四个字“触目惊心”来形容,侯勇饰演的国家某司长一开始看似勤劳本分,穿着甚至和农民并无二致的衣服,在简陋的家里吃着炸酱面,侯勇这名演员一直以来以饰演的角色以清廉著称,一开始我以为肯定是检察院抓错人了,直到后来揭开他别墅里满墙的现金,足够让人瞠目。《人民的名义》可谓是近几年来难得的一部好剧,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剧中强调腐败的根源是什么。“我真的特别想进步”——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他自己的解释我特别想进步!这原本没错。但我们不难发现,它所谓的进步就是做更大的官(副省长)。倘若当官为民做主那也是好官,但在剧中我们看到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处心积虑地为满足自己的贪欲,相信他官位越高,危害越大。从赵德汉和祁同伟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是对金钱占有欲,一个是对权力的渴望。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心的贪欲。这就是人性;所以剧中还特别通过陈岩石的夫人之口提到了停车场的收费员,停车员问你要不要发票,不要发票钱就自己收了。停车场的管理员是官吗?当然不是!但他一样贪,这是人性使然!或者说导演想要表达的是这个社会整个就是个病态的社会!显然导演是在更大背景、更深层次来揭示人心、人性!《人民的名义》有人为了官位,处心积虑,甚至出卖人格!有人为了利益,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也有人就想踏踏实实、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人民的名义》一部反腐大剧,或许你看到的是反腐,但我看到的是人心和人性!

剧中对人物刻画很深刻,把现实中拉帮结派在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高育良和李达康两位,被其他人称作政治资源,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靠山”,结合剧中其他的角色诸如,易学习这种兢兢业业工作但是由于没有政治资源,勤勉工作几十年未能在政治上为自己谋得一丝职位,作为一个造价员,我看完之后真的很受触动。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朋友们总说我脑筋死板,不知道为自己找靠山,拍领导马屁,给领导送礼。对他们我总是说,我们的公司不是腐败靠关系才能上位的公司,即便是领导现在没看到我的付出和努力,不代表领导会一直看不到,对于一个良性发展蒸蒸日上的企业,我能做到的就是替公司分忧,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最后感谢公司纪检督察部能够给我们这次倾吐心声的机会,剧虽然还没播完,但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警示是显而易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随着这部剧的热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反腐的意义和我们公司领导的良苦用心。

第四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刘巍)

第五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习惯了文化快餐,每天通过手机了解世界,电视仿佛告别了我的世界,电视剧更是无暇跟进剧情。最近大家都在热议《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记忆里除了小时候《射雕英雄传》有那样的轰动效应,再没出现过这样街头巷议的场面。一部反腐剧居然能得到大家这样的追捧,促使我也动了了解剧情的念头。一部反腐电视剧能受到如此热议,反腐问题受到全社会如此关注,不得不让我们正视,社会是多么需要清廉与正义。同时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官员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否则,不管官大如苏荣,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受贿,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其实,电视剧中的部委处长和副市长,都是权力观、金钱观出现了大问题,如此,谈何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初心了。

对政党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对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败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人民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得民心”。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讨论反腐斗争一样。不过,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总书记曾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一语直击反腐败斗争的要害: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赢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蝇、打虎拍蝇也赢得了民心。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林甸县第二小学

于艳辉

下载人民的名义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的名义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观看《人民的名义》的心得体会 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激发了人们好多的感想和启发,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刚开始看《人民的名义》的时候,我是以年轻......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的剧。剧中的许多情节来源于反腐现实,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深刻反映了中国目前整治生态的部分现实,比如官场上的师生、父子关系在具体政治实践中的作用。这部剧虽然进行......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在项目同事的推荐下,我也利用业余时间看完了《人民的名义》这部号称史上最大反腐电视剧。此剧一时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获......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刚刚看完《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最后落网的老狐狸高育良在束手就擒前对自己的学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下课”。全剧看下来竟是这个情景使我感触最深,......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直言正论苟利百姓生死以 若水之善未因祸福避趋之 ——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昨晚收官,在观看过后,沙瑞金、李达康、侯亮平、高育亮、祁同伟、高小琴......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三篇 (2017年5月10日) (一) 3月28日,反腐新剧《人民的名义》开播。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该剧第一集的实际收看人数(含网络)高达3.5亿人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