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11:1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

第一篇: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1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监局:

为加强土地储备机构、业务和资金管理,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和健康运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土地储备机构管理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土地储备工作,按照《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277号)的规定,建立土地储备机构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将符合规定的机构信息逐级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土资源部,列入名录并定期更新。国土资源部将名录或更新结果抄送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将经审核后的名录抄送同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

国土资源部利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监测监管土地储备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应将纳入储备土地、已供储备土地、储备资金收支、各类融资等相关信息,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录入上传,尚未开通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市、县,通过互联网录入上传,作为土地管理、财政预算、金融贷款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监督核准上传信息。国土资源部及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抄送相关信息。

二、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结构

土地储备机构要加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土地市场形势分析,根据用地需求预测及市场调控的方向提出合理建议,严格控制土地储备总规模和融资规模。

土地储备机构应于每年第三季度,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是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预算、确定年度土地储备融资规模的主要依据。年度土地储备计划中,新增储备土地规模(含本年度收储已在本年度供应的储备土地),原则上应控制在市、县本级前三年平均年供

应的储备土地量之内。优先收购储备空闲、低效利用及其他现有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工业用地储备。储备土地应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他公益性事业。同级国土资源、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审核调整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三、加强储备土地前期开发管理

土地储备机构应组织开展对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为政府供应“净地”提供有效保障。进行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不得通过下设机构进行工程建设。有下设或挂靠从事工程建设机构的,必须与土地储备机构彻底脱钩。前期开发工程施工期间,土地储备机构要予以监督管理,工程完成后,土地储备机构要组织开展验收,验收工作参照相关工程验收有关规定执行。对储备土地的管护和临时使用,土地储备机构可设立内部机构进行管理,也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管理单位。

四、加强土地收储及管护工作

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依据土地储备计划,按照相关规定将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收

购的土地、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手续并完成征地的土地以及政府依法取得的其他土地等交由其储备。

纳入政府储备的土地必须是产权清晰的土地。相关土地纳入储备前,土地储备机构应对土地取得方式及程序的合规性、经济补偿(政府无偿收回的除外)、土地权利(包括他项权利)等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对取得方式及程序不合规、补偿不到位、土地权属不清晰、未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应注销而未注销原土地登记手续、已设立土地他项权利未依法解除的,不得纳入储备。

土地储备机构应对纳入储备的土地采取自行管护、委托管护、临时利用等方式进行管护。建立巡查制度,对侵害储备土地权利的行为要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储备土地的临时利用,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同意。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储备土地的临时使用,需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设立抵押权的储备土地临时使用,应征得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土地储备机构应与土地使用者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明确土地用途、期限、经济补偿、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到期地面建筑物处理及提前终止使用经济关系的处理等事宜。临时使用储备土地的期限不

得超过二年,且不得转包。临时使用储备土地取得的收入,按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规定,全部缴入同级国库,纳入公共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

土地储备机构确需融资的,应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执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统一政策。同级财政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根据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核定土地储备融资规模,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按财政管理级次逐级上报至省级财政部门。省级财政部门依据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核准后,向土地储备机构核发年度融资规模控制卡,明确年度可融资规模并同时反映已发生的融资额度。土地储备机构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除相关文件外,还应出示融资规模控制卡。银行业金融机构批准融资前,应对融资规模控制卡中的已有融资额度进行认真核对,拟批准的融资额度与本年度已发生的融资额度(包括本年度贷款已在本年度归还部分)累计不得超过年度可融资规模,对本年融资额度已达到年度可融资规模的土地储备机构,不得批准新的项目融资。

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可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遵循市场化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向

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发放并管理土地储备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有关部门关于土地储备贷款的相关规定,根据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土地储备项目周期、资金回笼计划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名录内土地储备机构所属的储备土地,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方可用于储备抵押贷款。贷款用途可不对应抵押土地相关补偿、前期开发等业务,但贷款使用必须符合规定的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范围,不得用于城市建设以及其他与土地储备业务无关的项目。本《通知》下发前名录以外的机构(含融资平台公司)名下的储备土地,应严格按照《通知》的要求逐步规范管理。

土地储备融资资金应按照专款专用、封闭管理的原则严格监管。纳入储备的土地不得用于为土地储备机构以外的机构融资担保。土地储备机构将贷款挪作他用的,有关主管部门应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及时采取贷款处置和资产保全措施,暂停对该土地储备机构发放新的贷款,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借款合同的约定追究该土地储备机构的违约责任。

六、严格土地储备资金管理

土地储备机构应于每年第三季度根据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预算,经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其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资金收支预算涉及土地储备贷款的事项,应征求所在地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银监局的意见。

加强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的管理。国有土地收益基金要按规定比例及时计提,并按规定用于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机构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土地储备资金,不得挪用。土地储备工作中发生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地价评估以及管护中围栏、围墙等建设的支出,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列入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范围。土地储备资金预算执行中,需财政部门核拨资金的,土地储备机构应提出用款申请,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土地储备资金的支付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土地储备机构应于每年年终,按规定编制土地储备资金收支决算,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各地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本通知各项规定。对于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篇: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省(区、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土地利用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目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规划已批准实施。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为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事关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安排,确保各类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管控作用。

二、严格依据规划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

(一)及时划定基本农田。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护区布局及管制规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后3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农田划定后,实行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列入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或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民生、环保等特殊项目,在不突破多划基本农田面积额度的前提下,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规划多划的基本农田时,按一般耕地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需另外补划基本农田,但用地单位必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按占用基本农田标准缴纳税费和对农民进行补偿。未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清单的民生、环保等特殊项目,或超出多划基本农田面积额度的,均按占用基本农田认定。

(三)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开发部分等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向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区和整备区倾斜,积极试点探索“以奖代投、以补促建”模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引导基本农田整备区内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一)落实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三界四区”(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尽快将城镇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落到实地,明确四至范围,确定管制边界的拐点坐标,在主要拐点设置标识,并向社会公告,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扩张。

(二)认真执行各项空间管制规则。城乡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在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空间布局可在有条件建设区内进行形态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的调整,须经规划原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应按规划修改程序报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禁止建设用地边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进行调整。

四、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

(一)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调控。土地利用计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各地要依据土地利用计划,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建设项目,不得安排计划指标,没有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用地。要积极推进计划差别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化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各地要采取措施,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监管,认真做好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使用登记统计,落实计划安排使用网络直报制度,实时监控计划执行情况。要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考核,全面落实计划指标奖罚,提高计划的约束力,确保计划有效执行。

(二)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强化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凡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做好经营性和工业项目出让土地的用地预审,在项目审批(核准)前,必须先按程序进行用地预审,预审意见提出的要求,要作为出让条件纳入出让方案。

加强对部委托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管理,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项目用地外,对部有关政策性文件明确的灾后重建等特殊地区的项目用地委托预审事宜,实行一事一报制度。

(三)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各类用地。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或选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独立工矿区的,要按照规定及时审查报批用地;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对项目的批准文件,及时修改规划,并将规划修改方案与建设用地报批资料一并报批;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的,不得批准用地,确需建设的项目,需先修改规划,按规定程序报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

城镇村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内选址的,按照规定审查报批用地。需要改变允许建设区的空间布局形态,在有条件建设区进行选址建设的,要在确保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经规划原批准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因城镇化进程加快,超过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要在允许建设区规模之外使用有条件建设区的,必须在对规划进行定期评估后,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编制规划布局调整方案,经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

围填海造地,涉及围填海的规模、用途和布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按照规定审查报批;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编制规划修改方案,经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后审查报批。

土地整治项目,应当优先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示范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区、整备区内安排。

(四)严格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的管控。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规划修改,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规划修改,须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五)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机制,严格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就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依法组织听证,并向社会公示。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经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展规划修改。凡涉及改变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改变约束性指标,调整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经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严禁擅自通过修改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和改变建设用地布局,降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六)补充和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县(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编制土地复垦规划、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补充和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今后,凡开展土地整治、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等相关工作,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五、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实施

(一)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建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相适应的数据库建设、维护和更新长效机制。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库、维护和更新的组织指导,严格规范数据的检查和汇交,保障成果质量,保证规划数据库建设各项工作与规划同步完成,并按统一标准和规定时限将数据库成果汇交到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等试点的地方,必须将项目区信息上图入库,按规定时限汇交到部。各类规划数据库均纳入部“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今后,土地审批和执法督察等工作中审核、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均以纳入部“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相关数据为准。

(二)制订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地方配套法规。各地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条例、规章,结合各地实际,制订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地方配套法规,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管理工作,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宣传力度。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法公告,采用网络、报纸发布和张贴布告、设立公告牌等形式,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和解读,让全社会了解规划、监督规划的有效实施。

(四)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管。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加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制止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要严肃查处,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规划批地用地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非法占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占地新建建筑物,拒不执行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监督作用。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一个月内,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须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图件和批准文件送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备案。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在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中,要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备案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督察意见,并向国家土地总督察报告。

(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甲级机构管理,进一步稳定、扩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机构队伍。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参照土地利用规划甲级机构审查要求,结合实际,指导省级土地学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乙级机构的申报认定工作,健全、充实和稳定土地利用规划技术队伍。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发〔2009〕70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进一步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10号)文件精神,不断完善耕地增加或减少的相关政策,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应严格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如实进行耕地调查,严格按照国家组织全面内业核查,省级组织实地复核,国家组织实地抽查、核实等确认的程序和措施,认定耕地面积,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耕地面积真实准确。

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认耕地增加或减少的省份,不调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本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

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认耕地增加的省份,在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新增耕地的位置和面积并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的指标前提下,对属于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施行后,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且未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纳入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标示过的新增耕地,通过土地整治达到相关规定的质量,经申请确认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认耕地减少的省份,已经低于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凡属于1997-2010年规划期内,由耕地调整为其他可调整农用地(即带K地类,不含生态退耕形成的林地),且未破坏耕作层的,可按耕地管理,纳入耕地目标考核;纳入后仍有缺口的,须在新一轮规划期内,通过补充耕地面积或减少对耕地占用等措施确保实现耕地保有量的目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2003年宣传工作要点(国土资发[2003]29号)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国土资发[2003]29号 【发布日期】2003-02-08 【生效日期】2003-0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土资源部2003年宣传工作要点

(国土资发[2003]29号)

200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开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3年国土资源宣传工作意义重大。2003年国土资源部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央宣传工作总体部署,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发挥创造性,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国法,宣传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和各项新举措,为国土资源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宣传资源国情国策国法

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要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大政方针。着力宣传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国土资源系统结合工作实际的认识和体会。

----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实践创造。着力宣传全系统结合工作实际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新鲜经验,宣传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国土资源系统党的建设、依法行政的新成果,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大力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国法。着力宣传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基本情况和形势,宣传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国策,宣传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

二、紧紧围绕部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宣传

紧紧围绕《国土资源部2003年工作要点》,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土资源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掘新闻点,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新闻发布、记者座谈、现场采访、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宣传报道。

――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着力宣传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保障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质工作战略转变等的新举措和新进展。

――宣传国土资源市场建设。着力宣传土地使用权市场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国土资源权属管理和登记发证等的主要措施和进展。

――宣传国土资源调查和对外开放。着力宣传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队伍“野战军”建设、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创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吸引外资勘查开发国内矿产资源、支持和推进国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的重要进展和成果。

----宣传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宣传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三峡库区和汛期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等的主要措施和成果。

----宣传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执法监察。重点宣传国土资源部门依法行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查处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的具体进展和成果,以不断增强全社会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自觉性。

三、加强典型宣传和专题报道,增强宣传的厚度和广度

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重大问题,加强策划、周密计划、主动工作,积极开展典型宣传和专题报道,大力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和宣传样式,不断增强国土资源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典型。宣传推广一批国土资源管理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影响力,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重点宣传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典型,宣传国土资源市场建设的典型,宣传国土资源依法行政的典型,宣传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典型等。同时适时曝光一些反面典型,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着力搞好系列专题报道。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捕捉新闻热点,开展深度报道。采取组织记者团等形式,深入国土资源管理一线采访,大力反映基层的实践与创造,努力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积极创新宣传样式。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样式,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大力开展新闻宣传。通过外宣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对外影响。通过制作电视节目、组织文化创作、开展科普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影视、文化和科普宣传。

四、精心组织好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

“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是国土资源系统的传统宣传日,是开展国土资源宣传的很好契机。要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效果。

----组织好地球日宣传。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地球日。要围绕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增强全社会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爱我家园的意识和自觉性。

----组织好全国“土地日”宣传。今年6月25日是第13个全国“土地日”。要围绕主题,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多种类型、富有实效的宣传样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土地管理的宣传高潮。

----组织好法制宣传日宣传。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要围绕主题,结合“四五”普法和依法行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着重培养公民的资源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观念。

----组织好科技活动周宣传。5月份的第三周是科技活动周。要积极发动新闻媒体、科技团体,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的规划部署和重大进展,努力普及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资源科技意识。

五、切实加强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新闻宣传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宣传和发动全社会重视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领导,切实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落实专人负责,落实专门经费,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创造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人员要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宣传水平。要下大气力找准资源管理和新闻宣传的结合点,找准资源政策和工作实践的结合点,善于发现新闻焦点,积极加强宣传策划,不断增强宣传的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宣传统一管理,注意把握宣传口径,加强沟通,上下联动,努力形成宣传合力。要做到电台经常有声、电视经常有影、报刊网络经常有文章,各级各类宣传媒体经常性刊载国土资源动态信息,社会主导媒体不断刊发有份量、有影响的国土资源新闻报道,宣传规模不断扩大,宣传层次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增强。

----不断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完善机制,加强培训,增进交流,增强活力,不断提高宣传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国土资源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组织开展国土资源好新闻评奖活动,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国土资源宣传。组织开展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的评比表彰,激励各地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创造性和实效性。要在全系统创造人人踊跃参与宣传、争当宣传标兵的良好氛围。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不断总结本地区、本单位宣传工作的情况、经验,检查宣传工作要点落实情况,不断推进国土资源宣传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要每半年将本地区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和报道成果报部,部将进行汇总通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发布日期】2006-05-25 【生效日期】2006-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6]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私自制售土地证书的行为,有的证书已流入国土资源系统内部,严重影响了土地登记的质量和公信力。为进一步规范土地证书印制、使用管理,切实维护土地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土地登记的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土地交易安全,现将土地证书管理的有关事项重申如下:

一、部负责土地证书的统一制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土地证书式样,监制土地证书,掌握土地证书的印制数量和进度,组织开展土地证书的质量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违法制售、使用假土地证书行为进行查处。

二、受部委托,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负责土地证书发行服务、编制土地证书统一编号等具体事务工作。北京市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刷二厂承担土地证书的统一印制工作。

三、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土地证书的征订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不得购买、使用非国土资源部监制的土地证书。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没有经国土资源部编号的土地证书无效。

四、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土地证书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伪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证书管理专用章》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对私自印制的土地证书坚决清理;对购买私自印制土地证书的有关责任人,要给予纪律处分,有违法行为的应移交有关部门处理。部近期将对土地证书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资发〔2012〕16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