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案例1

时间:2019-05-15 11: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访案例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访案例1》。

第一篇:家访案例1

家访案例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变得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就需要教师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家访就为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班级有一个女生,高高的个子,成绩一直属于中等偏下,而且有一个顽疾始终改正不了——听讲不认真,心不在焉。虽然进行过多次的教育,但是效果不明显,她仍然我行我素,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她性格内向,总是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 和 老师进行交流,教了她很长时间,从来没见她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问其原因,只是一言不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就这样,我随她的班主任踏进了她的家门。原来,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她一直跟着父亲,这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是父亲一个人带孩子,又是爹又是妈,很是艰辛。而且由于父亲自己以前读书不多,而现在为了生计只得下点苦力挣点钱,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就非常高,希望她处处优秀,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期望过高,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就格外严格,经常会因为一丁点的小错误就受到严厉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不升反降,而且沉默寡言,从不和父亲沟通,而父亲也越来越失去了耐心。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感觉心里隐隐作痛,父母感情融洽与否、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天下没有不希望自己儿女好的父母。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应该如何去教育子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于是我们及时肯定了孩子的一些优点,同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多发现其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哪怕是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不要忽略了表扬,甚至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更加恰当的教育好孩子,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他们在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谭洁玉

第二篇:家访案例

三大活动家访案例

府东街小学李瑞莲

小施是班级中学习优秀而又文静的女孩子。小张呢,则是班中十分活跃好动又好表现的男孩子。这两个人性格迥异的学生怎么会有“牵扯”呢?因为——小张同学把小施给撞了!

一天课间,我正忙碌着,突然有学生向我报告:“老师,张某某把施某给撞了!”“严重吗?”我听了急忙问。“挺严重的!”我立即赶去教室。弄清原委,原来小张在课间活动时由于一时莽撞,将刚交完作业正往教室走的数学课代表小施给撞到了。女孩子的眼角撞到了楼梯处水管上,眼角擦破了皮,一时让我很担心。后来,确认眼球没受到伤害,并且小张确实是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她的,紧张的心情又稍微放松了一些。

当时马上联系了女孩子的家长,女孩子的父母两个人都来了,因为心疼孩子,一开始的脸色有些难看,特别是父亲,口气中对对方孩子有些埋怨。但我想,这也是正常的。于是,我耐心地向其说明了情况,解释清楚,当时确实是不小心而造成的意外,并非故意为之。

然后我又向男生家长告知了情况。我想,虽然对方的孩子有先,但老师一定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于是,我并没有带着责怪的口气向小张母亲解释事情的经过,而是在简单描述了事情经过后,向其强调了小张也的确是不小心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小张母亲听到老师这样说,态度也十分诚恳,主动承认自己孩子平时的确是莽撞了一点。于是我又向其说明,虽然不是故意而为之,但小

施的确收了伤,希望其适当地表示一下关心,该母连连答应,表示一定会承担医疗费用。

傍晚,男生家长也去对方家中表示了歉意,女孩子的父母看我们登门致歉,也感受到对方家长和老师的诚意,心里的埋怨也就减去大半了。同时,自己的孩子也无大碍,因此,在我们离开时,语气已经是相当客气了。

但我想,这件事情并没有真正结束。需要与小张同学及其家长做好沟通,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向其家长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十分欢迎。

在家访中,我并没有“例行公事”样地反馈完问题就结束。而是首先向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家的表现,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中反映了孩子比较莽撞的性格及行事作风极其危害。整个家访在“聊天式”的氛围中结束,我家访的目的也达到了:孩子的父母表示:一定会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慢慢地改掉这个坏毛病。

至此,这件事总算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在这次事件及家访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一点,那就是,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无论对方孩子是受了委屈还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都要理性地对待,切勿将个人的主观情感明显地带入与家长的沟通中。同时,要学会多从对方家长立场上体会其心情。只有这样,家长才不会觉得老师“偏心”某一方,才能感觉到老师对其抚养子女的艰辛的认同,也惟有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配合老师处理好突发事情,而不是故意为难你。

想到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说到的一句话,家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家长通报其孩子的在校表现甚至是告状… …“它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对于一位班主任而言,在家访中,在与家长沟通中,一定要让其感受到这一点,使家长不至于陷入难堪,导致家长以后不愿再进行亲师沟通。而应该让家长觉得,老师来家访,传达的不仅仅是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更是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与关心。

虽然很多家长由于自身主客观原因,对待老师家访的态度存在着差异,部分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始终抱着不积极,“应付”的态度,使得教师家访面临着效果不大等问题,但我想,尽可能真诚地与其交流,总是能起到一定的良性作用的,毕竟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孩子培养好。

第三篇: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从不满到支持

实录:

这学期,我带了个新中班,也就是说,我们班级的这些孩子们都没有上过小班,直接进了中班,而且我们班的幼儿农村的占大多数,除了农村的那就是外地的,大多数家长平时都不管孩子,由祖辈带领,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至于孩子的其他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而且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其他情况都不了解。

开学不久的一天,家长都来领孩子了,我让家长看一下家长栏里的通知,原来,是要爸爸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一盆植物带到幼儿园来。这下,只听到一些家长在外面你一句,我一句的埋怨起来:“上个幼儿园还要那么烦,又不是没有交钱,一会儿带这个,一会儿带那个,天天都有事情。”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到:“幼儿园是很麻烦的,但也需要家长的支持。”能理解的家长接受了,但不能理解的家长只能带着一张不情愿的脸色离去了。

就这样,这件事每天都不停的在我心里翻腾。新生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不久举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活动那天,家长们兴致勃勃的过来了,丰富的材料、快乐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十足的参与活动让家长们赞叹不已;看着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花浇水,更是感动的不得了,连连称奇;看着孩子们拿着自己带来的易拉罐做操------家长们直接感受到幼儿园给孩子带来的快乐,纷纷表示,只要孩子活动需要的,他们将全力支持。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在具体工作中,幼儿园一定要结合家园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家长工作。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们之所以有怨言,不在乎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不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和特点;另一方面是暂时没有老师所需要的材料。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做好家园合作这一工作。

反思:

作为家园共育的一方,家长往往有许多想法和要求。比如:孩子在家时有人疼有人爱,散漫惯了不,现在上幼儿园了,不适应怎么办?孩子们在幼儿园会学到些什么?多学些好还是少学些好?等等。于是,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难“对付”了。教师也有不少无奈和困惑。比如:幼儿入园了,从家庭到托儿所、幼儿园,由家中的小皇帝变为普通的一员,常常不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而家长由于心疼孩子,仍把他们当“宝宝”一样娇纵迁就;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形式是游戏,但“游戏”不能出成绩,家长有要求怎么办?等等。教师们的倾向性大多是,尽量沟通,如若不行就我行我素,千万别坏了规矩,而家长也有了关于教师“素质问题”的议论和抱怨。可见家园双方都存在着某种误解和困惑,双方的关注大都基于“本位”,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求和想法,双方只看到需要上的一致性,没有看到需要上的差异性,可见,误解需要解开,困惑需要消释——加强沟通和理解是双方的共同要求。本案例中,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摩半日活动,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从不满到支持,保证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篇:家访案例

家 访 案 例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任教后一直担任小学教学工作。任职期间,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走入每个学生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那么家访工作就非常必要了。班主任自身如果具有一种凝聚力,那么这种凝聚力,就是一种潜在的吸引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感召力。在进行家访时,有了这样的凝聚力,就容易吸引童心,雕塑灵魂,也就能为家访效果推波助澜了。下面就是我对其中一名典型的“问题学生”的家访记录。学生情况:刘浩,男,六年级学生,担任班级劳动委员,有一定集体荣誉,很爱面子。平时活泼好动,人很机灵,脑袋瓜子也很聪明,就是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以至于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中游水平徘徊不前,我多次进行谈心和教育,但成效一直不明显。自进入本学期以来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也不做任何记录,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于连语文、英语的课后背诵任务都不能完成,成绩突然急剧下降,书写潦草。

老师观察的现象:虽然头脑聪明灵活,但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特别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爱面子,在服装和发式上比较下工夫。喜欢受人表扬,如果别人对其不满,他有仇视倾向。通过多次的谈话,我逐步掌握了一些情况:这孩子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与家长交流的记录:

1、我发现他们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爸爸、妈妈都是生意人。

2、学生刘浩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 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3、畅谈学生的问题爸爸不好意思的问:“那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呢王老师?我说:“把每个孩子教育好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当老师的责任,但有时仅仅

2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老师和家长配合好了,才能把孩子教好。家长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听王老师您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有一些不恰当了。”我说:“孩子好玩那是天性,我们谁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应该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这样,有时候犯些小错误也是难免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我们做大人的犯了错误也接受不了别人的责骂,何况孩子呢?所以啊,应该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把道理讲明白,把厉害关系讲清楚,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我相信××不是一个不懂道理的孩子。” 我边摸着孩子的头边说:“××,说对不对啊?”孩子脸红着点了点头。家长若有所思的说:“看来我也是有责任的啊。我接着说:“还有,不要把孩子看的太紧,要讲究劳逸结合,孩子学习也是很辛苦的,适当的让孩子放松一下,这样对孩子更好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多陪孩子聊聊天,和孩子做朋友,真正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的把握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家长感激的说:“老师您说的太对了,现在家长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很大,确实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我们虽然是孩子的父母,有时候还真是不了解孩子,也难怪我们的教育不起作用啊。”我说:“所以啊,以后还是要多腾出时间来陪孩子,当家长的这么辛苦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啊。”时间过得很快,当我离开时,孩子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笑容让我感觉到,这一趟没有白来。果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孩子的表现焕然一新,学习主动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起色,家长也反映孩子变得懂事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不少。活动后的收获与思考: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活动会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第五篇: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自从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以来,我深深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部份,家访是班主任协调家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家访对于我们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具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

我们班有位同学,他学习习惯较差,作业完成非常不好,老师批评他总和老师顶嘴,总认为自己没错.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他主动地向我写了保证书,并请我看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小眼睛笑眯眯的,因为他也知道最近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避免“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接下来,我会继续利用好这一平台,更多地了解学生,更好的鼓励学生,让家访成为我工作的一个好帮手。

下载家访案例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访案例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四年四班刘晓萍 一直以为那些平时挺乖巧,不用老师操心的学生可以少家访,反正家长都经常要到学校来接近孩子,每天都有机会,不必亲自出马。然而,一次上门的家访,使我有了一......

    家访案例

    又是一年柿子红 ——家访心得 郑志勇 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家访。每次家访都让我获得很多的教育信息,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觉得我走进......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协神学校 连云霞 种子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而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老师密切配合。然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我们是否了解,我们的教育方法又是否能得到家长认可呢?家访就是......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东阳中心学校 李东升 家访即家庭访谈,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称其为“访谈”而非“访问”是因为主体三方都应以交流,交谈......

    家访案例

    家访札记 汪青松2013-7-28 吴程鹏是我所任教的902班的一名男生,之所以他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新学期的头一个月里,他在数学课堂的表现以及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搭建沟通的桥梁 家访时间:2009年3月18日 家长姓名:叶新海、吉颖 家庭地址:三泰新村八区501室 联系电话:*** 家访教师:仇群 家访目的: 叶婧同学是我校京剧团的成员......

    家访案例

    唐邱中学家访情况报告 上传时间 2014/6/10 作者:阅读次数:130 一、 学生情况简介该学生聪明活泼、心思活跃,课堂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意识强,学习成绩中上等,存在偏科、......

    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邢家梅 一直以为那些平时挺乖巧,不用老师操心的学生可以少家访,反正家长都经常要到学校来接近孩子,每天都有机会,不呆不必亲自出马。然而,一次上门的家访,使我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