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时间:2019-05-15 11:0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第一篇: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情感评价

2、诊断性评价

3、思想品德的自我反思评价

4、思想品德的问卷调查评价

5、思想品德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6、思想品德学科的作品分析评价

二、简答题

1、简析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建构主义思想对教学评价有哪些启示?

3、如何使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是什么?

5、当前思想品德学科学生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6、为什么说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三、辨析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评课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教师发展为本。

3、思想品德学科学生评价采用家长评价是无意义的评价,因为在任何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

四、观点论述题

1、试述“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

2、现代课堂教学必须从评“教”向评“学”转变。

3、你认为应该如何评定和对待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成绩?

五、案例分析题

1、根据七年级上《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请你设计一个档案袋评价的主题,并列举哪些学生资料可收录到学生档案袋中。

2、教学片段

师:卖劣质奶粉是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碰到过类似卖劣质奶粉的行为吗?请你告诉小组内的同学。(开展分组讨论,学生开始在小组内交流。)师:谁能把你们组内的交流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生:一次,我和妈妈去买芒果,买了1斤2两,可回家发现只有1斤。

师:这就是商家短斤缺两的行为。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谁还有过这样的经历? 生:妈妈从店里买来的糖,袋子上明明写着是500克,可结果只有470克。生:一次,妈妈从商店买回一箱苹果,上面的又大又红,下面的是小小的,还有烂的。

(教师不作声,学生继续说)

生:有一次,爸爸到菜场买菜,买的明明是活的蟹,可回家打开来是死的。生:我妈妈想给我买一件衣服,标价是58元,第二天再去发现在打折,要80元,打6折也要64元,结果打折比不打折还要贵。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应用了哪种学习方式?结合案例,请你分析该教师在运用这一学习方式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3、案例:一位教师在监考时发现一个学生抄袭了一道1分的题目,老师在这个学生的试卷上的打分为“100-1”。这位学生接到试卷后非常惭愧,立即找到老师,承认错误,要求老师把100分改为99分。老师听后在他的试卷上批了一个“99+1”,并对他说:知错能改就行,以后要特别注意,这1分是对你的奖励------。(1)、这位教师采用的是什么评价?

(2)这种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第二篇: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重点课程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重点课程

E环境下专题研修 高位置培养、声音方法、悠长音连音练习、断跳音练习。

二、合唱技巧的训练

声音的靠拢、力度速度音色表情等变化、合作能力。

3、论述复调式合唱训练并列举复调性作品一或二首?

一、首先必须弄清它的织体结构、然后安排应有的协调和色调。有从属声部的作品一方面要注意各声部的起伏动态,也要注意两者的相互关系。而二重复调作品在均衡上应给予两个声部同等的音量和音色。

二、速度方面的层次差别幅度很小,大都采取严谨的速度。

三、演唱卡农时应特别注意旋律间的起伏线条。对逻辑重音应特别加强力度。复调性作品举例

牧歌、娄山关、因他受的鞭伤、黄昏。

4、请论述影响合唱音准的几方面因素(不少于5个)并说明解决的方法?

一、影响音准的因素很多,如音程复杂、跳动过多、速度较快或较慢、节奏较困难、音域太高或太低。这些都需要加强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反复练习,达到合唱的和谐完整。

二、还有是因为气息的支持不够、歌唱位置不够竖、换声点没有及早注意和准备、呼吸换气的处所不恰当。这些就需要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

5、请论述案头工作的三步骤?

一般来说,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人而有深度,并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总之,要不断下功夫去琢磨思考,反复推敲作品。

6、简述少年儿童声音变化的三个阶段。

一、3、4岁的幼儿能唱五、六度音域的歌。

二、8—10岁的儿童可以扩大到十度左右的音域。

三、13、14岁的儿童可以唱到十四度左右,此时的嗓音慢慢失去光泽,开始进入变声期。

7、为什么合唱艺术具有非凡的表现力?

合唱在音域、音量及音色上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按照不同人声,分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不同声部的共同合作让合唱作品得到尽善尽美的体现。它集合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为一体,因次拥有更广泛、更丰富的色彩调节性,更广阔的音域可能性及善变的力度伸缩性。

8、论述合唱作品排练的步骤与方法?

排练一部新作品大体为四个步骤。

4、附乐谱:《茉莉花》江苏民歌

要求:

1、作品内容、结构及织体分析(图式加文字或全部文字说明);

2、作品处理方案;

3、排练的重点和难点;

4、排练的基本计划等。

实践题答案略,详见中小学音乐专题研修教材。

合唱与指挥基础试卷

第三篇: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复习提纲二

1、学习策略

2、价值观

3、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

4、优化教学内容

5、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主体

6、直接导入

7、课堂教学

8、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9、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10、教学目标的陈述

1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动词

12、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13、教学目标简约

14、教学结构

15、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16、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表现程度

17、教学策略的监控

18、时事热点导入

19、思想文化维度

20、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2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条件

22、教学策略的选择

23、多媒体导入

24、自主性学习

25、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26、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学生条件是什么?

27、请列举十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28、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那么你打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体现民主的思想?

29、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0、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教材条件是什么?

31、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32、谈谈你对教学媒体的认识?

33、教学设计所要运用系统方法是什么?

34、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35、课堂教学应有什么样的基本价值取向?

36、你对学生《社会与历史》的学习有哪些学习指导策略?

37、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38、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9、历史与社会活动课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40、假问题、假启发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1、合作学习不能光有形式而无实质。

42、板书设计重点是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

43、探究性学习不能搞得“泛化”和“神化”。

44、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学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能看多少就多少,自己想什么问题就学习什么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4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能是贴标签式的。

46、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中学生规规矩矩,教师是学生的“师长”。

47、“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工程师对产品要进行设计,使产品统一规格和型号。所以教师

就应树立“工程师”的观念。

48、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49、如何做好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指导策略的设计? 50、教学设计究竟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

51、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1推导到公式2。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你认为狄拉克为什么不回答吗?

52、对历史与社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目前具备了哪些条件?

53、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有哪些特点?

54、“要想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就应该关注两类环境:物理的和心理的。应该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这时的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如何理解这段话?

55、我们知道,学生的成绩是有差异的,而针对一课具体的教学设计来说却只有一种,所以要上一堂灵活生动的好课,预设的教学设计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对吗?

56、“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57、阅读相关教学案例后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标准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组成。(2)、从教案设计和撰写的结构方面来分析教案还存在的不足。能对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联系某一案例的教学目标,能指出该案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的缺憾之处。(4)、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意的基本问题。(5)、某一教学案例主要属于何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6)、教学案例应怎样实现或达到培养学生“尝试从各种载体提取信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加工、利用多种信息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

(7)、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8)、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的角度,分析某一教案。(9)、分析某一教案设计采用的导入方式。教学导入方式设计的作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10)、某一教案采取的教法是如何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你认为该教案的精彩之处何在。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复习提纲二参考答案

1、学习策略

答:就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

2、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信念,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

3、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 答: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主体,更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双主体”,教师的主导性要体现在“导”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训练上,要“导”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注意力、兴趣意志、情绪情感、智力活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的提高上。学生的主体性则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讨论和质疑,体验和表达,实践和操作,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这“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最大的发展。

4、优化教学内容

答: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通过精选教学素材,把真正溶于教材之中的思想观点、方法内容、智力价值和精神素养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尽可能使每节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难易程度分时适当,并具一定灵活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口选择。这样既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需要。

5、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主体

答:行为主体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实际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6、直接导入

答:教师不借助其他材料,直接叙述新课学习的目标要求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大致流程,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任务和应参与的教学活动。

7、课堂教学

答: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8、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答:以合作交往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合作,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交往,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的教学模式。

9、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答:首先,要转变观念。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的创新实践三者的整合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基础。其次,构建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可以使教师摆脱个体经验和习惯定势的束缚,更加科学地施教和导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第三,要遵循标准和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第四,要根据反馈信息,做好辅导答疑。这是教学工作的弥补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10、教学目标的陈述

答: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

3、必要时可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4、目标陈述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1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动词

答:行为动词必须是有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明确指向的,否则就无法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12、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答: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3、教学目标简约

答:所谓教学目标简约是指目标的表述要简单明了,忌冗长拖沓,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的应用。

14、教学结构

答: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顺序、时间的分配,它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有机结合体。

15、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因其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定义。如果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手段来分,可分为以语言教授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方法、以实际训练达到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五种。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

16、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表现程度

答: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有的表现内容,并以此评估、测量学习过程或成果所达到的程度。

17、教学策略的监控

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随时注意策略运用的效益、缺漏等,使策略过程与认知过程同步。

18、时事热点导入

答:通过寻找与新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时事新闻、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等引入新课学习。

19、思想文化维度

答:思想文化内涵维度研究的是历史知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如何认同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该维度包括唯物史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意识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等五个方面。20、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答:优化教学过程应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效益观念和学习过程优化的发展观念。根据这些基本观念,实施教学过程优化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2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条件

答:行为条件是为了有助于学生产生应有的学习结果而特设的限制或范围,也是评价必要的依据。

22、教学策略的选择

答:是指对教与学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的相对最优的选择,即在主、客观条件可能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在更广泛的有关教学策略中,找到科学的、更具有实效的教学策略。

23、多媒体导入

答: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创造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及强大的模拟功能,打造理想的教学情境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寻找新课学习的主题目标,进行快乐地学习。

24、自主性学习

答: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25、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答:过去由于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在我们的历史课堂里,充斥的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枯燥灌输,而根本谈不上对蕴含于历史知识之中的丰富的历史情感的挖掘和提炼,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陶冶与培育。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目标规定上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它大大突破了以往教学大纲单纯的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历史教学过程的灵魂。

26、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学生条件是什么?

答: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基础薄弱,因此充分利用发现、探究、体验、合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利于主体性发展。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有了相当的提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接受教师这个客体的馈赠、限制和磨砺。在当今时代,部分学生还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并有趋向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的主体状态及其主体品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磨砺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27、请列举十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答: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基地,考查历史遗址遗迹,采访见证人,编演相关剧目,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撰写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编辑板报、通讯,举办专题展览,等等。

28、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那么你打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体现民主的思想?

答:①对学生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③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④课堂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提问辩论,也可开展师生间的提问辩论;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地严厉指责学生;⑦安排好课堂节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29、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一、是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二、是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三、是教学设计强调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

四、是教学设计强调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

30、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教材条件是什么?

答:新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推进学生“一般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文本。教学模式要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以教材条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式研究的起点,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使其主体精神品质能够获得充实和发展,由此推动“一般发展”的重大进展。

31、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新课程标准描述了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过程及其任务,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2、谈谈你对教学媒体的认识?

答: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它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当然也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过度运用教学媒体的现象。过度的媒体的使用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对实现教学目标反而是有害的。

33、教学设计所要运用系统方法是什么?

答:教学设计要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获得成功。

34、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①对学生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③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④课堂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提问辩论,也可开展师生间的提问辩论;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地严厉指责学生;⑦安排好课堂节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35、课堂教学应有什么样的基本价值取向?

答:一是课堂教学所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也不仅是能力,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方位的提升。

二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三是课堂教学是发生在学生自身和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过程、互动交往的过程、沟通合作的过程。

四是课堂教学既然是活动的过程,就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因为任何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

36、你对学生《社会与历史》的学习有哪些学习指导策略? 答:(1)培养学生获取事物现象的信息的能力,(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机地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兴趣,(3)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主要问题。(4)利用不同性质的历史与社会概念记忆图式掌握简单的史实概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5)复杂的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学习的关键是理解,充分利用理解的方法,加强同一类历史与社会概念的比较和辨别,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6)充分利用教材的体例结构,将教材中的纵向概念系列和横向概念系列及其有关概念用图式加以表达,是把握历史与社会概念体系的有效方法。

37、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答: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符合义务教育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规律,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显然是适当降低了课程目标要求的难度,只是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显缩减了过去那些对于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等内容的要求,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与普及性的基本特征。

38、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一、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9、历史与社会活动课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答: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对历史与社会活动课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活动课就成功了一大半。在作具体的准备时,学生可以从分解活动主题、产生活动主持人、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共同协商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教师在准备阶段是最忙碌的,工作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①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②提供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站。③时刻关注不同角色同学(主持人、小组长)的工作进展,适时给以指导。40、假问题、假启发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在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中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考虑问题时,关心的并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是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他们只是从新知识点出发,从新课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

41、合作学习不能光有形式而无实质。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

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和随意阶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42、板书设计重点是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

答:板书设计的宗旨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学板书设计是教学内容主线的体现,在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的同时,更要注意其真正的作用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如果过度、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则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布局要美观,书写要工整规范,图画等要力求简练,起到示意的作用即可;不宜太繁琐,本着省时高效的原则去设计使用。

43、探究性学习不能搞得“泛化”和“神化”。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理解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这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44、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学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能看多少就多少,自己想什么问题就学习什么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答: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说学生具有差异性,并非是说学生可以学到哪里是哪里,哪就没有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可以不用对学生进行指导,不用提示,没有具体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没有检查,没有反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4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能是贴标签式的。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

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发生作用。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

46、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中学生规规矩矩,教师是学生的“师长”。答: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对学生采取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教学中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大多数任课教师不是专业毕业(目前师范院校也没有这个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教学改革,所以师生之间又形成了“学友”的关系。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所以教师应树立起与学生的“学友”关系的观念。

47、“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工程师对产品要进行设计,使产品统一规格和型号。所以教师就应树立“工程师”的观念。

答:过去的教师就像工程师一样,知识由教师归纳整理好后灌输给学生,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创新意识被束缚。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体现了知识的整合,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教学目标上的实现以及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动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树立“指导者”的观念。

48、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答: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为:

1、教科书所承载的知识、方法、方案以及各种案例只是一种素材、一个方向、一些范例,它们还只是“死的”,真正让它们“活起来”,还需要学生的真情投入、教师的积极引导,需要环境与情景,需要师生之间的水乳交融,而这些,教科书没法提供,也不可能提供。

2、无论多好的教科书,它们都是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编写的,都是为一定的群体编写的,编写出版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远离一定的群体的生活世界,很难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等弊病。

3、作为信息载体和信息传输手段,教科书这种以纸质印刷、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课程资源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49、如何做好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指导策略的设计?

答: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学生注意的因素,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机地与现实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水平。

三、利用不同性质的历史与社会概念记忆图式掌握简单的史实概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能有效地促进新旧历史与社会概念的内部联系,特别是史论概念是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概念体系的过程中掌握的,加强同一类历史与社会概念的比较和辨别,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五、,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否则,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机械地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的现象就会日益滋长。50、教学设计究竟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

答:一是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要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获得成功。

二是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它注重学习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

三是教学设计强调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体系,从而保证获取最优教学效果。

四是教学设计强调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换言之,教学设计不是以方法设问题,而应当是以问题设方法。

51、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1推导到公式2。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你认为狄拉克为什么不回答吗?

答: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1”的理解及其与“公式2”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52、对历史与社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目前具备了哪些条件?

答:理论条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精神领域的发展。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它要求依照认知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发现来表现教学的主题。教学还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生身上唤起个人的人格特征,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提供给学生一个利于展示实现其主体性以及充填拓展其主体性的精神内涵的时空条件。模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特征,为教学的灵活性带来了方便,通过教师这个“主体”的能动作用力,使学生这个“主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学生条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基础薄弱,因此充分利用发现、探究、体验、合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利于主体性发展。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有了相当的提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接受教师这个客体的馈赠、限制和磨砺。在当今时代,部分学生还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并有趋向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的主体状态及其主体品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磨砺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教材条件:新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推进学生“一般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文本。教学模式要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以教材条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式研究的起点,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使其主体精神品质能够获得充实和发展,由此推动“一般发展”的重大进展。

53、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符合义务教育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规律,降低了难度,缩减了对抽象概念和知识的要求。二是在能力目标要求方面,改变了过去对能力的要求过于笼统、空泛的状况,具有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尽量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三是在方法目标要求方面,新课程标准首次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强调学生通过对历史与社会的感知和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以达到真正理解历史的目的。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以及养成“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合作式学习的行为习惯,即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四是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目标规定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它大大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历史教学过程的灵魂。同时,其要求的标准的时代气息也变得极为浓厚。

54、“要想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就应该关注两类环境:物理的和心理的。应该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这时的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如何理解这段话?

答: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学习。按照通常的认识,学习是一个人通过经历或练习而得到的比较持久的身心变化,就是说,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所以,一切学习,都是情境性的。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正是从学习活动的这一特点出发的。但是,所谓的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以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同样的实物展示,同样的教室布置,对一位乐在其中、深受同学、老师喜爱的学生与另一位同班级格格不入或因受到批评而深感苦恼的学生,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讲“境由心造”,对不同的学习主体,教师所提供、创造的尽管是同一或相似的物质环境,但结果是学生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心理环境。

55、我们知道,学生的成绩是有差异的,而针对一课具体的教学设计来说却只有一种,所以要上一堂灵活生动的好课,预设的教学设计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对吗?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课标虽然降低了难度,缩减了对抽象概念和知识的要求,但是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要

求。如何让学生始终处在学习活动的主体位置便成了课程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如何在兼顾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变成一个主动过程前提下,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和描绘教学过程是课程设计重要内容。因此,课程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必须是有计划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有计划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人,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设计中要力求实现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这实际上也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56、“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答: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与可能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增大,进度统一、任务相同的课堂必然会让位给类似复式教学的课堂。不同组别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许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而统一的讲解、答疑、点拨、指导,只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必要补充,是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安排的活动。当然,在统一的学习安排更多地被因人施教所代替,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共生成为课堂的常态时,一定意义的统一安排还会有存在的必要。这不但是因为国家、社会为了实现文明传承总要为学校教育规定任务,而且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成长的人也必然会有相似的特点。因此在强调教学从统一走向多样时,还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会有过程,认识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也应该经过培养。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应该逐渐减少教学中的统一要求,逐渐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帮助,从而在统一计划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中实现学习者有差异的主动发展,并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57、阅读相关教学案例后能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略)

第四篇:贵阳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心得

贵阳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心得

息烽县石硐小学

黄孝国

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贵阳电大举行的“贵阳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对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对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的重要性、对教师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对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不小,现就对这次培训的心得小结如下:

一、学孔子教育思想,不断提升和改造自己

“有教无类”和“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是孔子的两大教育思想。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是贫富还是成绩好坏,他都能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位学生都实行教育平等。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敢说自己做到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了吗?“绿领巾”、“红校服”等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城乡差别等造成了现在的教育的不公平,这些并不是我们老师能解决的。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总能做到对所任的班级里的几十名学生实行教育平等吧!总可以用同一棵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吧——不论孩子的家庭是贫、富,是否是领导的子女、成绩是否好坏等。通过学习,我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自己所从事的是神圣职业,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改造自己,用无私的爱去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平等;象孔子一样,以德为先,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用教师的“德”去感化学生,让他们也成为以“德”为先,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教育创新”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告诉我: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思考,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方法;要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组织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不断创新,随教育对象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教育方法。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能进行教育创新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二、师生关系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现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怎样做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呢?首先是理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并不是圣人,也有不足,必须终身学习;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老师去学习的,正如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样。这就是“老师学生”、“学生老师”的关系。其次是要读懂学生,包括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需要、读懂学生的情感、读懂学生的思路、读懂学生的错误等,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引领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更前进一步。只有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只有认真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价值观。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和学都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为了使教学有效,我们就应该使用和掌握一定的策略。有效教学的策略有如下几点:1.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2.在游戏中提供教育契机。通过活动和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4.让学生亲身体验;5.创设有效情境;6.变式教学,包括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7.课堂提问中预设与生成的应对策略;8.关注知识背后的思想;9.哲学思辨;10.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策略;11.综合运用不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了师生关系,运用各种策略,抓住教学中各种生成的资源,不断创新,才能真正上出一堂好课来。

三、在教学中感受幸福生活,做一个关注天空的人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说法不同,我认同“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意义在于幸福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幸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受”这种说法。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过得很累,都不会感到自己过得幸福,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这方面的体会会更加深刻——农村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可以说没有人看得起教师这个职业。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常保持阳光心态。把教育看着是教师在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把学生的成长看着的对我们教师价值的实现和对生命的肯定,不应看着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而是生活本身。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幸福,怎样才能创造幸福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1.转变幸福观念,寻求幸福的感受,培养幸福的能力;2.调整生存取向,明确生存意义;3.树立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只要我们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就会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幸福。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美起来,我们就会用一颗爱心去培养更多的爱心;就会用智慧去启迪更多的智慧;就会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去塑造更多高尚的人格。就会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当成耕耘的田野,去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让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不满足于眼前,做一个关注天空的人!

四、加强语言训练,使语言更加规范

从教师的职业来说,语言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肩负着母语的传播和发扬光大的义务。因此,教师语言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加强语言的训练和修养。语言的训练和修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愿望,一个扎实的训练过程。在训练中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范和标准为准绳,刻苦训练,真正使我们自己的语言更加规范、标准。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足于永远不败之地,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吸取他人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赶上当今教育的步伐,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从强调“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自身语言、师德等方面的修养,切实转变自身的角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教师不但要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更应该树立宏大的理想,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工作中刻苦训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研修计划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研修计划

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高素质、强潜能、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新人。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提高我街道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及《奉化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萧王庙中心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方伟 副组长:侯军波 夏波

成 员:王优娜 孙科峰 竺叶儿 汪杰

2、研修管理辅导小组 组长:侯军波

①语文学科辅导员:竺叶儿 ②数学学科辅导员:汪杰

③其他学科辅导员:孙科峰 方争

3、考核小组

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及辅导教师组成。

4、辅导员职责

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指导下实施研修工作。校长室负责:师德与教师职业;教导处、教科室负责: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组负责: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各负责部门或个人要承担起辅导员职责,组织对各位教师的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制订辅导计划、备课、上好辅导课。批改作业,记好成绩,做好质量分析。

二、研修与考核对象

1、研修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2、考核对象:全体在职教师(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理论考试实行开卷考,其余为闭卷)。

三、研修内容、方法

(一)主要学习方法为“四个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部门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料,现在每人手上有四本学习用书,通过教师集中培训、自学理论,再通过上机操作、教研活动、撰写案例、撰写学习心得等,达到与实践相结合;

2、进修学校、教研室与教师主体相结合;进修学校、教研室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加强集中培训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各校骨干教师的培训,然后依靠广大教师的个体努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论学习材料的自学、笔记、心得、案例等,把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真正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自我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时补充,由每位教师个体完成。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自学计划。

3、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每门培训课程的集中培训一般只有几次,大量的还需要由各教研组、各完小为单位进行培训。如《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安排8次校本培训,观看大量的光盘资料,还有网络课程资源,不可能全部安排全街道的集中培训,只能各校分散培训;《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教师必须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不太可能都集中到中心进行上机操作等。

4、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我校选派了汪杰、江盈娜、竺叶儿3位教师参加宁波市骨干的培训,推荐王优娜、徐治英、董雪容、卓昂杰、杨武波参加奉化市级骨干培训,这些骨干教师要在各自学科的校本研修中发挥引领作用。

希望通过上述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法,达到促进全街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研修内容(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基本要求,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地位权利和义务等,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即使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共计48学分(以1天6学分统计)。①集中培训2个半天(3月下旬,由异地培训辅导员来校培训,尚田镇校应建叶、西坞中心邬敏敏)。

②校本培训8次(第3周开始以各办公室、完小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做好出勤点名记录;根据学习进度完成人手一册作业本中相关作业。按优、合格、不合格三等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10%。

③一本学习摘记(包括听课笔记),要求不少于3000字;一份教师职业道德案例设计,一式2份,不少于2000字,在街道评选的基础上,选送优秀案例设计参加市级评选。所有布置的作业要求在5月1日前完成。

④培训时间:2006年2月——4月;考试时间:5月20日。由孙科峰老师具体负责提供复习资料、光盘资料、考试样卷、综合考评等。(2)《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48学分,其中集中培训12学时,校本培训24学时,分学科培训12学时(此项内容将贯穿整个学科培训)。①讲师团异地培训2次(4月、5月各一天),②完成听课记录及自学笔记(3000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不少于2000字)、上机实践操作;所有布置的作业要求在7月1日前完成。③校本集中培训一次(06年7月暑期3天的集中培训);各校为单位的校本研修(主要为上机运用网络技术搜寻相关资料并进行整合)④培训时间:2006年4月-9月;

考试时间:9月底。考试范围: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合科)、《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培训学习指南》(分科)和自学教辅材料为为主要依据。主要测试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情况。

校本培训教师:由孙科峰、方争负责上机操作的辅导。教导处负责进行过程考核。(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4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校本培训34学时,部分内容与《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各学科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进行;须完成听课记录、撰写心得体会、教学案例;培训时间:2006年2月----2007年2月,考试时间:2007年4月底。(4)《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35学时,其中集中培训15学时,校本培训20学时。部分内容与各学科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进行;须完成听课记录、撰写心得体会、完成评价方案;培训时间:2006年2月----2007年2月,考试时间:2007年9月底。

以上学习方式为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个人研修相结合;为保证培训质量,各种学习方式的学时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四、考评机制。

1、考评包括:书面考试、过程考核、学分登记、总结评价。其中书面考试全省统一命题,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闭卷)、批卷,考核成绩全市排队,考试不合格的教师允许有补考的机会,但考前必须重修;过程考核须有完整的培训个人档案,包括考勤、学习笔记、各阶段作业、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评价论文等资料。过程考核不合格者需参加补训。培训考核的成绩将作为教师评优、职评的标准之一。考评分过程考核40%、理论考核60%,强调: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10分、出勤20分、作业10分,其中规定缺勤一次扣2分,缺勤4次,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一次处理。为保证考核的公正,希望各校负责人能按量考核。(以上4门课程考核相同)

2、为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学校借助过程激励制度、成果激励制度。通过对教师培训时的表现、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进行记录,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进行过程考核。学习态度、成绩与教师考核相联系。评选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档案机制。

过程考核须有完整的培训个人档案,包括学习笔记、各阶段作业、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评价论文等资料。每次理论考核结束前统一交各单位负责人,进行档案验收,各组负责人必须在活动结束前将小组集体档案交教导处,分集体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档案二块进行归档,确保材料齐全,分类清楚。

六、具体操作。

1、建立三级培训网络。即中心领导小组、教研组、完小组三级。中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教研组、完小组做好二级培训(即校本研修);教研组由语、数、综合三大组,各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开展各组的校本研修;完小组负责所在完小各教师的研修工作。

2、明确各层职责。

第一层: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督促、指导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落实。师训负责人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并全面实施培训,掌握培训动态、及时收集反馈各层研修信息、协调各层活动。教导处,做好集中全员培训的组织工作和对下属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工作任务布置,负责记录集中培训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汇总学习笔记等基层信息,及时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交流情况。

第二层:教研组。教研组长,根据进修学校、中心小学下发的研修计划结合教研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激发本组教师的研修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校本研修任务,并积累校本研修过程性学习资料。如:负责记录校本研修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汇总学习笔记等。

第三层:完小组。完小校长协助中心小学做好完小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同时积累完小组教师过程性学习资料。

在建立三级培训网络,明确各层职责的基础上,实行教研组长、完小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和完小中领头教师的作用,每月一次向上一层管理部门反馈培训信息。上下互动,能分能合,灵活机动,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以此确保每次活动责任到位、时间到位、人员到位。

3、明确培训任务。

(1)理论培训。采用集中、分散两种方式。

①、集中理论培训。中心小学组织《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两门课程各2次集中理论培训。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校本研修辅导员培训;再邀请异地培训相关辅导员集中理论辅导,全体教师参加。整个过程,要求参训教师认真完成4次听课笔记,每次培训前将前一次听课笔记交各校检查,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将检查情况及时汇总。②、分散理论培训。中心小学、完小分组培训,内容《师德》、《心理素质教育》vcd光盘学习资料、网络学习资源、推荐书目。中心学校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并报导各教研组、完小组学习信息。为确保时间,充分利用好中午这段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要求各校上传学习过程照片,教师每章学习后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考核,将考核情况及时汇总。(2)校本研修。

把《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三结合,以各教研组为主,完小协作组为辅,开展校本研修。

采用“研训一体化”模式,结合主题按“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四阶段开展主题化系列研修活动。

即教研组围绕教研主题,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推荐相关参考书目,完成自学笔记、留下读书心得。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设计教学;各自执教“尝试课”,反思;然后,集体对话交流,提出整改方案,推荐备课组内一教师上“会诊课”。最后,通过大家整体优化,教研组形成决议,修改个人教案,完成再设计。同时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手册》,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形成一份教学评价论文。

这一块培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反思研讨的引导,促进全体教师加强自省,组织优秀设计、优秀案例评比,保证研修质量。(3)自我研修。

自我研修是集中培训的前提、校本研修的及时补充,由每位教师个体完成。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自学计划,每次集中理论培训前必须完成学习材料的自学,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做好《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四课自学笔记,参加优秀学习笔记评选,为校本研修奠定理论基础。每次集中培训以后,认真完成作业,随时记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主动上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上交案例,同伴间交流、听课。

以上三方面培训任务,以理论培训为引领;通过校本研修进行实践;自我研修作必要补充,三者有机结合。整个培训不断吸收教师教学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改革、总结师训工作经验,认真收集、积累培训材料,建立教师培训个人业务档案,做到材料齐全,分类清楚。

下载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题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