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时间:2019-05-15 11:2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第一篇: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

1、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2、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和(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是(一切组织个人)根本的准则。

3、在社会变动过程,任何主体都可以主张并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宪法规范而前,应当尊重宪法的(最高价值)

4、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2)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5、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宪法判例)。

6、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7、宪法监督实施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

8、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事前审查制)、(事后审查制)、(附带性审查)、(宪法控诉)

9、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10、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并享有“宪政之母”盛誉的是(英国宪法)。

11、英国宪法的两个特点是:(渐进性);(不成文性)

12、近代意义上的宪法,目的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13、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14、1923年,旧中国公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名称是《中华民国宪法》,又称为《曹馄宪法》或《贿选宪法》

15、我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国家(根本法)的性质,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序言)(四)章,计138条.17、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19、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20、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2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2、我国的统一战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23、宪法序言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24、政党是指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反映或实现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政治路线)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27、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的三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族共和制)。

2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本政治制度。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0、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是:选举的普遍性原则;选举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同时并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选民对代表监督和罢免的原则)和(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31、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具体表现为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绝大多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2、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所有选票的(效力)相等。

33、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所选出的代表。

34、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举单位)或者(选区)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35、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

36、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37、单一制国家是由(中央)统一行使国家主权的国家。

38、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个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39、近现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制)和(联邦制)两种。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40、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地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定区域。

4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三级。

42、我国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43、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4、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45、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46、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7、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48、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9、国籍是指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公民)法定资格。50、平等权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与原则。

5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侵入)或者(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

55、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56、现行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57、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从本权利和义务”中的第一条,即宪法第33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三款,其内容是: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通过法律草案和其它议案时必须遵守的四个程序是:(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决定公布)

59、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0、宪法规定,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61、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

6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之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65、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66、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67、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8、我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70、国徽是由一定的图案构成的代表(国家)的特殊徽章。71、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音乐象征),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二篇:宪法学复习资料

宪法学复习资料

(一)一、名词解释

1、宪法: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的宪法。

3、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

4、成文宪法:是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

5、不成文宪法:是指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法院判例形式出现的宪法。

6、钦定宪法:是指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由国王或君主制定的宪法;

7、民定宪法:是由议会、制宪会议或经公民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

8、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和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共同制定的宪法。

9、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关系,为社会普遍承认和遵循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习惯和传统。

10、解释宪法:即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法院D.国务院

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A)。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

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

C.美国宪法D.荷兰宪法

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A.国体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D.政党制度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一党制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三、填空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___法律____、___法规____和____地方性规范____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一切国家机关和____武装力量______、___各政党_____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3、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___主导力量____。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___巩固____和___发展____。

4、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___工人_____、___农民____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哪些自治权?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平等性?

2.试论宪法的自身保障及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保障宪法的实施?

(二)一、名词解释

1、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政治学上也称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宪法学上的国家性质一般是指以有关的宪法内容和宪法规范所规定和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2、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以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4、政党制度:就是有关政党的产生、其法律地位和作用、政党的活动方式、其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规定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5、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的手里,只有该政党才是唯一合法政党的制度。

6、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他们通过几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控制议会或控制政府,用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的掌握政权的一种制度。

7、多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而只能靠选举时的一时获胜或与其它政党结成联盟来掌握国家政权。

8、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9、君主立宪制:是指君主或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形式上由君主或国王一人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

10、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代表机关及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规定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A.《独立宣言》B.《世界人权宣言》C.《人权宣言》D.《权利请愿书》

2.旧中国唯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3.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主集中制

5.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三、填空题

1、资产阶级共和制可以分为___议会制_____、___总统制____和___委员会制_____。

2、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两类____单一制_____和____复合制____。

3、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_____省___、__自治区_____、____直辖市____。

4、现行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____侵占_____、___买卖____或者以其他方式非

法转让土地。土地的___使用权____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四、简答题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有哪些?

2.简要回答2004年修宪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2.我国当前的人民民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一、名词解释题

1、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的总称,如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结构形式以及选举制度、文官制度、自治制度等。其中,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制度的主要和核心部分,所以被称为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3、选举制度:就是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等等。

4、选举法:是规定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法律,就是将选举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具体化和条文化而形成的系统范畴。

5、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机关的代表。

6、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

7、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形式之一。指的是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8、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个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中央统一行使国家主权的国家。在单一制形式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公民有统一的国籍,它在国际交往中是单一的主体。国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9、复合制:是以几个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组成的各种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

10、地方制度:是指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等法律、政策、惯例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的统一战线称为(C)。

A.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B.广泛的统一战线

C.爱国的统一战线D.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制

3.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C)。

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一倍

C.三分之一至一倍D.两倍

4.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D)。

A.全体人民B.18周岁以上的公民

C.全体公民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5.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A)。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人民政协

三、填空题

1、任何公民非经____人民检察院_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___人民法院决定___,并由___公安机关_____执行,不受逮捕。

2、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多党合作____和____政治协商_____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3、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___国家事务___,管理___经济____和文化事业,管理___社会____。

4、我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____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_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___的分

配制度。

5、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___主导力量____。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___巩固____和___发展____。

四、简答题

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宪法规范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

(四)一、名词解释题

1、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2、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原则、规则和政策的总和。

3、私营经济:实际上指的是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4、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一个人取得了某一国家的国籍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就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和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个法律概念。

5、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权利或愿望。

6、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公民必须为某种行为或禁止为某种行为,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7、人权:就是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人所固有的权利。它包含生存权以及国家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一般称之为公民权。

8、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等。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之上,也不能与之平行。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经常性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隶属关系,必须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C)。

A.2500人B.2800人

C.3000人D.3500人

2.民族自治地方的(B)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D.检察院检察长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B)。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

4.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A)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A.10B.20

C.30D.60

5.全国人大代表按照(C)组成代表团。

A.职业B.地域

C.选举单位D.民族

三、填空题

1、国家实行社会主义___市场经济____,国家加强____经济___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2、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___光荣职责____。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__国家主人翁_____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3、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___出版____、___集会____、___结社____、____游行

___、___示威____的自由。

4、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委会是____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___。

四、简答题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有什么不同。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2.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表现在哪个地方?

第三篇:宪法学复习资料1

宪法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含义:

注意中外古代都有“宪法”这个词,但与近现代宪法涵义有根本的不同。

古代西方的“宪法”往往侧重于组织法方面的内容。

部分学者的重要评价: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对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评价。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有三个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注意不能表述为基本法);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关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关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关于宪法的修改程序严格,主要体现在:

1)只有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

2)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能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3)必须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法律案为过半数)。(注意不能表述为出席会议的代表的2/3)

[比较]法律案的提出:

开会期间: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检、最高法、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

闭会期间: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检、最高法、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名以上。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与民主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或者说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而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三、宪法的本质:

宪法的本质在于,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根据这一本质,宪法可以定义为: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四、宪法的分类:

序种类 分类依据 种类 典型

号 资产阶级学者的宪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成文(制定、文日本、中国 法分类

书)不成文

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刚性 柔性 钦定 2 3 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民定

协定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以国家的类型的宪法的阶级本质资本主义 4 宪法分类 为标准 社会主义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近代意义的宪法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

3)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

英国几个主要宪法性文件的通过时间及先后顺序: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的《国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1928年的《男女选举平等法》——1969年的《人民代表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苏俄宪法》。(注意不是《苏联宪法》)

在中国,明确将“宪法”一词定义为国家根本法的观念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我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是《钦定宪法大纲》,我国唯一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其后还有1975年(比较差)、1978年宪法,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中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各国宪法的特点:

1、英国:

1)在革命过程中逐步累积宪法性法律而产生,表现为不成文宪法;

2)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和妥协性;

3)旧的法律如:1215年大宪章成为新的宪法的组成部分;

4)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

2、美国:

1)独立战争使天赋人权这一美国宪法的思想基础深入人心;

2)具有一定反封建色彩,确立了彻底的共和制;

3)重要目的是克服邦联制的不足,建立了联邦制。

3、法国:

1)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贯彻了先进的宪法要求;

2)经历了从宣布一般原则到制定君主立宪到颁布共和宪法的过程;

英国

基本同成文宪法

基本同不成文宪法

《钦定宪法大纲》

大量的宪法都是此类

《自由大宪章》 美国、英国 苏联、中国

3)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有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现行宪法:

序号 时间 会议名称

修正内容

1.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

1、明确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 1993八届人大年 一次会议

2、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3、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4、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

5、把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1、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邓小平理论以及发展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1999九届人大

2、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年 二次会议

3、规定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主的分配制度和经济制度;

4、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6、将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1、“三个代表”入宪;

2、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征用并给予补偿;

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

2004十届人大

5、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4 年 二次会议

6、规定国家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7、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8、规定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也有代表名额;

9、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

10、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11、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国歌。1 1988七届人大年 一次会议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个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基本人权原则;

3)权利制约原则(注意该原则是由法国思想家洛克提出);

4)法治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1)确认和巩固作用;

2)限制和规范作用;

3)指引和协调作用;

4)评价和宣传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的结构

一、宪法的渊源:

宪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五类:

1)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

3)宪法惯例;

4)宪法判例;

5)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注意宪法性法律只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宪法惯例的特征有三个:

1)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

2)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3)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

注意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虽然是宪法的渊源之一,但能否成为一国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国家是否参与和认同。

二、宪法的结构:

宪法典的总体结构一般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则三大部分。

注意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效力与一般条文相同。附则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只对特定的条文和事项适用的特定性,二是只对特定的时间和情形适用的临时性。

第六节 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1、根本性;

2、最高权威性;

3、原则性;

4、纲领性;

5、相对稳定性。

当宪法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首先采取宪法解释的方法解决冲突和矛盾。

世界各国的宪法解释主要包括:

1、由国家元首解释。(暂时无例子)

2、由立法机关解释,如我国、英国。

3、由司法机关解释,如美国、日本。

4、由特设机关解释,如法国、德国。

第七节 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是公民与国家。

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第八节 宪法与宪政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

宪政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共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权力;二是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

2)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3)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没有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

4)宪法和宪政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第二章、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下)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国体也称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注意不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爱国统一战线。

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从历史上看,我国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赎买民族资本和进行经济建设的途径来实现的。

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力量。

注意在自然资源中,矿藏和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鼓励、支持和引导,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我国宪法规定,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

第四节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委员会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人民代表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都是共和政体。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

2、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国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4、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

1)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2)年满18周岁;

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注意几点:

1)精神病人是有选举权的,但不能行使选举权的不列入选民名单;

2)华侨有选举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华侨在选举期间回国的,他可以参加出国前的居住地或原籍地的县乡两级选举;

3)在我国正在受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人员(未决犯),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决定后,他们可以停止选举权,没有被决定停止的人,可以继续行使选举权;被定罪判刑的人员(已决犯),但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他们有权参加选举。特别注意:被判处拘役、受拘留处罚(不是刑事拘留!)或者劳动教养的人可以在选举日回原选区参选。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县乡两级(还包括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比县高的人大代表间接选举。

4、秘密投票原则。

二、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由人大常委会组织本级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注意:县级人大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

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含义:首先按居住状况划分。)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1)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

2)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注意人民团体只包括工、青、妇,社会团体是没有提名权的。)

候选人名单在选举日的15日前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在选举日的5日前公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候选人的名额应比应选代表的名额多1/3到1倍。间接选举,候选人的名额应比应选代表的名额多1/5至1/2。

每次选举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少于或者等于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代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即为当选。在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必须获得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

人大代表的罢免:

1)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县级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表决,经原选区过半数选民通过;

2)对于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向该级人大提出,经该级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人大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1/5以上的组成人员联名向该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三、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第六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

决定国家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且起决定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二、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单一制的主要特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1、省级行政区域的设立、撤消、更名,特别行政区的成立,由全国人大决定。

2、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设立、撤消、更名或者隶属关系的变更;自治州、自治县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必须经国务院审批。

3、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国务院授权省级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审批。

4、县级以下行政区域的设立、撤消、更名以及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省级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审批。

5、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的主管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第七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的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的制度。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注意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1、制定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自治区制定的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必须报自治区或者省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变通的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3、自主的管理地方财政。

4、自主的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

5、自主的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6、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第八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的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1)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3)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该地区永久性居民组成;

4)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包括:

1、行政管理权:但国防、外交以及其他依据基本法应由中央人民政府处理的行政事务除外;

2、立法权: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生效。人大常委认为该法律不妥,不作修改而是直接发回。经人大常委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该失效没有朔及力。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的法院名称为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澳门的法院名称为初级法院、中级法院、行政法院、终审法院。

4、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二、“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

三、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进行特别管辖和特别行政区在中央监督下实行高度自治而产生的相互关系。

四、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香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年满40周岁;

2)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

3)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澳门无第三个要求,其他一样。

香港由律政司行使检察职能,澳门由检察院行使检察职能。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的全国性法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一、公民与国籍

任何自然人要成为我国公民只有一个条件,即具有我国国籍。

世界各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出生而取得,称为出生国籍;二是因加入而取得,称为继有国籍。这两种方式均为我国所确认。

对于出生国籍,世界各国有三种,即血统原则、出生地原则、血统原则和出生地原则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采取的是以血统主义原则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具体内容:1)父母一方或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定居在国外、本人出生在外国且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除外;2)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

对于继有国籍,申请加入我国国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三个条件。两个前提是:

1)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2)必须出于本人的意愿。

三个条件是:

1)申请人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2)本人定居在中国;

3)有其他正当理由。

我国管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住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在国外是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但审批权属于中国公安部。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人,不得保留外国国籍。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公民可以保留外国的居留权。

二、公民与人民

公民这一称谓普遍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时。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有三:

1)性质不同;

2)范围不同[公民>人民];

3)后果不同。

三、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注意几个问题即可:

1、我国的社团制度:第一是社会团体的成立实行核准登记制度,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以及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第二是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第三是登记管理机关以及业务主管单位有权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2、集会、游行、示威的地点限制: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10米至300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在地;

(二)国宾下榻处;

(三)重要军事设施;

(四)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

3、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批准的有关问题:主管机关是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机关接到申请后,2日内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如对该决定不服,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4、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项权利,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5、几个特殊的权利:注意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注意休息权只有劳动者才享有;注意物质帮助权的行使条件是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不包括自然灾害)。

6、华侨和归侨、侨眷权利的保护:对于华侨是保护其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对于归侨和侨眷是保护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7、迁徙自由:迁徙自由被称为“公民用脚投票的自由”,它由我国1954年宪法确立。

8、我国宗教的“三自”原则:自主、自传、自办。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9、关于出版自由的几个问题:一是世界各国对出版物的管理一般采用预防制和追惩制;二是出版自由包括著作自由和依法管理两个基本内容。

10、关于结社自由:公民结社因目的的不同可分为营利性结社和非营利性结社。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记忆几个比较重要的义务:一个是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一个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一个是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注意只限制于未成年子女)。

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主要特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和一致性四大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二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范围非常广泛。

平等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二是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现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二是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有物质保障又有法律保障,是可以实现的。

一致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二是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互相结合的;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第五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机构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的本质。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五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三个体现:

第一,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第二,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关系方面,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和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是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者。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全国人大之上,也不能和它相并列。

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全国人大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前2个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人大的选举工作,如要推迟选举的,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的2/3以上通过。

全国人大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法院长、最高检检察长。决定产生的人员包括:国务院全体成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成员。以上人员的罢免,必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三个以上代表团或1/10以上人大代表提案,并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全国人大特有的职权:修改宪法。

法律议案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以命令的方式公布;选举结果及重要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公告形式公布或由国家主席以命令形式发布。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隶属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必须服从于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组成(注意十届人大还增设了专职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职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任期也为5年。其中委员长、副委员长有连任限制,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特有的职权:解释宪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职权主要包括:

1)10名以上常委委员可以向国务院、各部委、最高检、最高法提出书面质询案;

2)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汇报;

3)有权撤消国务院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4)开展对法律实施的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三、全国人大各委员会

包括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国务院以及国务院领导的各部、委提出质询案。

全国人大代表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开会期间)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闭会期间)的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现行犯被拘留的,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年龄限制:45周岁。每届任期为5年,连续任期不超过两届。

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补选之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的职位。

第四节 国务院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有连续任职限制。(2年)

国务院全体会议由以上7类人参加,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其他的副主席和军委委员是根据主席的提名由大会决定的,大会闭会期间,是由大会常委会决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每届任期限制是5年,但是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没有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可以终身任职。

第六节 地方国家机构

1、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处理的主管部门是全国人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解决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来处理,不能作出决定,他只是处理机关,作处理决定的只能是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全国人大。

①全国人大审议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②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界限的变更,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要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③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或变更行政区域界线。(只需要记忆全国人大和省级政府)

2、地方各级人大的设置:只有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才有常委会,乡镇里没有常委会(职能由主席团行使)。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即行政公署或地区不设人大以及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区公所,区和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均无人大。

3、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 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4、省级人大有权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级机关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有权制定,且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5、地方各级人大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经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在乡一级,主席团或1/5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主席、副主席、(副)乡长、(副)镇长的罢免案。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宪法的实施包括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以及宪法的遵守。

宪法实施的主要特点包括:

1)广泛性和综合性;

2)最高性和原则性;

3)直接性和间接性。

宪法实施的主要原则包括:

1)最高权威性原则;

2)民主原则;

3)合法性原则;

4)稳定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宪法实施的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基础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是指宪法典本身是否科学和宪法本身是否规定了完善的实施机制。

第二节 宪法的解释

宪法的解释方法主要有四种:统一解释、条理解释、补充解释和扩大解释。第三节 宪法的修改

宪法的修改方式主要有三种:全面修改、部分修改和无形修改。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填空题

填空:

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不同需求和特点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实现。

2、程序教学的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估教与学全过程的总方法。

4、我国教育技术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教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学科,整合了多门相关科学的理论。

5、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指导理论。现代学习理论可分4种类型,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6、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罗杰斯,他认为,学习原则的一个核心,是要让学生自由学习。

8、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因素:学习基础 学习策略 学习风格 学习动机 学习内容 学习环境。

9、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的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0、教学活动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

11、教学的三种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12、教学资源指促进学习的一切物质条件、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资源。

13、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丰富性。

14、教育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方面,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

15、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有: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16、网上教学环境具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人机优势互补性等特点。

17、个别指导教学形式是通过教师或教学软件(如CAI、个别化学习支持软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式实现的。这种指导有同步指导和异步指导两种方式。

18、自主学习形式包括四个因素,问题、信息资料、提示、反馈。

19、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媒体环境有组合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语言实验室。

20、网络服务器是局部网络中的核心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网卡、网桥、中继器、集成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1、瑞奇把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

22、史密斯和瑞奇教学设计模式的三个阶段是分析、策略、评价。

23、公认最有权威的学习目标理论代表加涅,提出把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

2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25、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

26、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社会知识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

27、信息社会三大要素:信息、能源、材料;信息时代两大现象:知识爆炸、信息海洋。

28、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29、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30、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31、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32、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33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34、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使用性

35、多媒体课件评价:国内(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的评价、过程评价),国外(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

36、多媒体课件评价的几个关键点:无政治性错误;无知识性错误;打包后系统无病毒;链接正确、运行流畅;有一定的教育性、科学性;使用环境大众化、通用化。

37、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38、CAI课件的优缺点:优点:交互性、个别性、增强动机、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缺点:开发成本较高、可能限制意外学习、学习过程不够灵活、缺乏感情。

39、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40、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种主要模式:_辅助学习_模式和_模拟环境_模式。

41、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4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4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45、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

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

46、信息社会的三大要素包括:(信息、能源、材料)。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有:(研究性学习、基于网络的自主研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的整合模式)。

47、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有:(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虚拟功能)。

48、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有: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功能、促进教育改革。

49、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是:(影响并促进学习着学习),研究性质是:(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使用、管理评价)。

50、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有:(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一般理论基础有:(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视听教育理论)。

51、教育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为主的教学模式)。

52、教育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发展体系、以机械和电气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发展体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发展体系)。

53、美国教育技术形成的三个线索:(视听教学运动、个别化教学、教学设计理论的诞生)。

54、学习资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设计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按学习资源的表现形态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按媒体作用于人体器官和信息的流向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交互媒体)。

55、学习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代价小、功效大),基本依据有:(依据学习任务、根据学习者特征、根据客观条件、依据媒体自身的特点)。

56、因特尔学习资源由(因特网硬件资源、因特网人力资源、因特网软件资源)三部分构成。

57、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身心发展情况、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界因素)。

58、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59、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形式:(集体授课、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60、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61、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设计变量有三类:教学条件变量、教学方法变量、教学结果变量 62、教学系统设计从构成要素来看包括:(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四个要素。63、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64、教学系统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教”),实践主体是(教师),特点是:(媒体辅助、形象生动、顺序传递、内容扩展)

65、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学”),实践主体是(学生),特点是(问题主线、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目标引导)。

66、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67、网络教学最突出的优点是:(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68、学习资源利用的实质是:(在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69、影响教育技术运动的因素有:(社会需求因素、学习者因素、教师和教育机构因素)。70、学习资源在教育系统的运用领域主要有五个方面:(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运动、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教学代理技术的教学应用)。71、网络软件资源包括五大类:(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展示库、电子图书库、工具软件库、影片库)。72、知识具有(共享性、非磨损性、无限增殖性、二象性、主观性)的特点。73、知识管理的原则是:(积累原则、贡献原则、交流原则),知识管理工具有:(知识生成工具、只是编码工具、知识转移工具)三类。74、教育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75、教育评价按照价值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按照评价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有(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76、传统的学习过程评价主要有(测验、调查、观察),在信息教育技术环境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有(契约评价、量规、评价包、绩效评价)。

77、网络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网络教学支撑系统、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方面评价价 78、“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79、一个系统必须具有三个特征:(有稳定的结构、有确定的功能、有一定的系统原则)80、从具体研究的角度来看,系统论可以分为(观念、理论、方法)三个层次。

81、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价值观和认识论)两个维度来考察。82、从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来看,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四个层次:(学程设计、课的设计、教学事项设计、学习步骤设计)。

83、按照学生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不同,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触觉媒体)。

84、电化教育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教育实践。

85、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育技术来看,教育技术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从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从直接教具到音像媒体、从程序教学到计算机教育系统、从计算机教育应用到信息化教育)、86教育学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要素设计、结构设计)。

87在教学设计的起初阶段,即前期阶段,需要前期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需要、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88在教学媒体的分类中,按照能否提供反馈信息可以把各类教学媒体分为(单向传播媒体)和(双向传播)。

89从教育系统过程的内涵来看,教育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单方面的技术:(教育系统规划、教育系统设计、教育系统管理)。

90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91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教师通过自身器官向学生传递。92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种主要模式:(辅助学习模式)和(模拟环境模式)。93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组织初步评价)。94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五个步骤:(制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计划)、(试用设计成果)、(收集材料)、(归纳和分析材料)、(报告评价结果)。

95.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_教育传播系统__和_教育信息传播活动_的全过程。96.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_人力资源_。

97.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理论__和__实践__。98.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光学透镜成像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放大倒立_的幻灯片图像。

99.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学习理论__及传播理论。

100.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_1.5m~2.5m _范围内。若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_太暗淡_。

101.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阻抗匹配_、_功率匹配_两个条件。102.照相机要减小一倍曝光量,则所选择的光圈系数值是_变大一倍_。

103.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__AV__方式。104.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_表演型_等四种。

105.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_主机_、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输入设备_和输出设备组成。

106.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_“新教学体系” _,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范例教学论_。

107.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动作技能_,_态度_。108.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综合性_和程序性。109.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_诊断性评价_、_形成性评价_、总结性评价。

110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个原则是:需要与合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__从不同角度增加信息量_,易于操作。

111教学设计是将_教学系统_作为研究对象的。

112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有五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制定评价计划、_选择评价方法_、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材料、_归纳和分析资料_、报告评价结果。

113教学组织形式由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即_班级授课_形式、_个别化学习_形式、合作小组学习形式。

114.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_、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和确定学习内容、_学习内容组织_初步评价。

115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为6条:_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_,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_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_。

第五篇:监督学复习资料-填空题

填空题: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监督活动以及对手滥用公权力谋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权力的相对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3、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成的。

5、对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6、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力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7、党政分察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8、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该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9、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10、西方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论”。

11、中国古代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2、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法》。

13、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14、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等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

15、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6、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立法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7、立法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18、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

19、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1、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2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27、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滥用职权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28、党组织监督是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组织之外的其他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的党内监督。

29、作为党的领导机关,党的代表大会的党内监督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30、地方党的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党委常委会履行的。

3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纪党组织及其成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能机关。

32、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33、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检查、调查、建议、处分等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的严肃性。

34、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

35、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6、审查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37、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权利,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38、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均依法享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机关或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都可以依法进行监督。

39、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40、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41、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42、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4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4、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45、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开庭审理。

46、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

47、我国行政系统内的行政监督机关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

48、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4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有行政复议职权,都是行政复议机关。

50、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51、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5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被

申请人。

53、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相对人对行政终局裁决不服,不能提起诉讼,只能向裁决机关或者裁决机关的上级机关提

出申诉。

54、人民政协的监督实质是一种有组织地反

映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意见的民主监督。

55、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法定形式的监督,69、《美洲反腐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败行为规定得十分详细。7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71、透明国际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72、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议会监察专员。比自发的监督更为正式、更具组织性和政治

影响力。

56、针对法律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政协可以通过形成建议案和报

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提出建

议,要求对宪法和法律进行修正。

57、人民政协通过视察、检查等途径对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的监督

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58、人民政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

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的情况

进行监督。

59、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

特约监督人员是加强政协监督的方式。

60、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具体体现。

61、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

62、舆论是公众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63、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社会

监督。

64、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

与类、求决类和诉讼类。

65、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

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当面举报等

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

为进行检举揭发。

66、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

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国家陈述、申辩理由,并提出改正、撤销该行为或者赔偿损害的请

求。

67、控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

己的合法权益而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和揭

露。

68、《经合组织反对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

公共官员公约》是发达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

个全球性关于反腐败的公约,被认为是消除

国际行贿的一个重大举措。73、瑞典的议论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选出,只有议会有权罢免监察专员。74、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的职能。75、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经济损失,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76、从20世纪60年代起,瑞典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开始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最早在北欧得到推广。77、监督的内容是被监督对象行使公共权力的各项活动。78、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以法律为基础而不是以监督主体的正义感、道德感为基础。79、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权力谋求私人利益。80、分权制衡理论所提倡的一些基本原则对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监督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之一。81、政治原罪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8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简称人大监督。83、绩效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业绩、效率、效能情况进行的监督。84、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85、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视察权、建议权和起诉权。

下载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屋建筑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

    1.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功能、技术和形象,其中功能起主导。2. 技术是实现建筑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的物质技术手段。3. 《建筑模数统一制》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

    美术新课标理论填空题复习资料

    1、《美术课程标准》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美术课程逐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建筑工程概预算填空题总结解读

    1 《建筑工程概预算》复习题 第三版修订本 主编 沈祥 四、填空题 1、施工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2、当产品的长、宽、高......

    区域规划复习资料解读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

    软饮料复习资料解读

    1饮料:经过加工制造的,供人们饮用的食品,以提供人们生活必须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的健康为目的。 2饮料的分类:(1)组织形态:固体饮料、液体饮料、共态饮料。(2)含......

    宪法学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 关于宪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理论:A、苏联;B、中国:各种观点(P1-2)方法主要有两种:列举式和概括式;概括式较为可取:列举式不可穷尽;宪法和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社会......

    宪法学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

    宪法学

    宪法学 宪法的根本特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基本的国策。 宪法的效力:宪法在整个法律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