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规划复习资料解读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3、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4、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5、资源承载力:是指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当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其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完善来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但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其整个系统就会出现崩溃,这个最大限度就是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6、比较成本理论: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7、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
8、“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品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
9、政府补偿:是指由政府作为补偿的主要承担者来对补偿对象进行补偿,即各级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经营者进行补偿。
10、生态环境补偿: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11.产业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1)资源密集型产业:亦即资源趋向型产业。通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
(2)资金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
(3)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
(4)技术密集型产业 :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12.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13.非均衡发展理论:发展一类或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这几个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它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增长及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14.(1)增长极:经济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2)极化效应: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称为极化效应。
(3)扩散效应: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称为扩散效应。
15.边缘区域:是指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可以分为两大类: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
16.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广义:一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二是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二.简答:
1.区域的基本属性(书本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度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横向或纵向)。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区域发展的新趋势(书本
p3~4)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书本p160~161)
a.“起飞”是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概念
b.国家或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
(2)准备起飞阶段——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
(4)向成熟推进阶段。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5)大众消费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后期,越来越多的资源又逐渐开始从生产耐用消费品的制造业部门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开始向上攀升。(6)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c.经济起飞必须具备3个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而且要有较高的积累比例。(2)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3)要有一个政治、社会制度结构,为“起飞”提供保证,并使现代部门的增长扩散到整个经济。
4.霍夫曼经济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书本p163)工业化过程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居于压倒优势的地位,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
第二阶段:消费品工业最初所具有的主导地位趋于削弱,资本品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净产值。
第三阶段:两类工业的近产值大致相当。
第四阶段:消费品工业远不及资本品工业增长来得迅速,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
5.主导产业的特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根本优势。
(1)主导产业的定义: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2)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
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
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
(3)主导产业的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6.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或各不同区域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会导致各国或各区域之间存在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或各区域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亚当·斯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代表著作《国富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绝对优势说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7.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基本特征及基本点
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后由布德维尔进行深化。
(1)定义: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2)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8.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够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域各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来发展区域经济。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表现在使区域经济能够以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为核心,形成一个由产品链、价值链或技术链连接起来的部门间联系密切、合理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只有陷阱的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地区经济发达兴旺,而最关键的是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先进性,这种部门越先进,就越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9.如何对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一、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1、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2、产业系统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能否做出独特贡献。
3、区内产业之间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规划新特点,新动向
特点:
1.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2.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3.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
新动向:
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上法制轨道。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
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论述题: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纪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纵观世界城市和其周围区域,从内到外最少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即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有许多各自的特征;
(一)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二)中间圈层的特征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
(三)外圈层的特征
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在经济萎缩时期,基本建设项目少,大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员增多、厂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出现悲观情绪,城市人口规模停止增长甚至减少,城市圈层扩展基本上就停止下来,处在稳定状态。当经济走上复苏阶段,是城市社会经济从萎缩向增长的转折点,城市建设主要在原有圈层内进行结构调整,边缘区向外圈层扩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当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圈层结构才会产生变动,产生扩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阶段。
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一)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二)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中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三)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一)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
(一)离散型
(二)聚集型
(三)扩散型
(四)均衡型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一)核心区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二)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上过度区域: 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下过渡区域: 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四、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一)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二)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增长极理论
内涵:1.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2.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内容:增长极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增长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主要观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基本点: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3.具扩散和回流效应
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作用: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打造增长极的必需条件:
(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2)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3)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优点:
第一,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
第二,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第三,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缺陷: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增长极的效应: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意义: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区域积极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积极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扩散效果。运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开发理论探索中已引入增长极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应用。
应用时要注意:一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 二是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三是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四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五是增长极的体系
六是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2、点—轴开发模式
“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基础及基本要点: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核心:
①.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关
②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开发模式主要思路:
第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选择若干比较优势明显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使之成为增长极,并确定其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
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别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最终形成由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往往成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首选的空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特征:方向性和时序性;过渡性。点—轴开发模式工作步骤:
首先,确定若干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点—轴开发模式适用性:
第一,注意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注意各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第三,注意发展轴的经济合理的空间距离。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重点开发镇的选择: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2.城镇的发展现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极具经济的效果
(二)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三)有利于把经济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四)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
运用:中国沿海与长江流域相交的“T”型空间发展战略。
点轴开发成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的主体思想。
3.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所谓网络开发,就是强化网络和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内各节点与腹地、腹地与腹地联系的广度和强度,促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评价及实践意义
理论评价:网络开发理论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网络开发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在不发达地区不宜应用。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因此,该理论应用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网络开发理论在发达地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网络开发已成为当地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这一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选取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心城市的生产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润最大化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相对便宜的落后地区扩散和发展更加有利可图。二是当地政府的主动参与。政府加大了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引导资金流向末开发地区,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1、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发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的概念: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4、区域的基本特征:可度量性、系统性、不重复性。
5、区域的本质特征:一是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
1、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2、辅助产业的概念:辅助产业:又称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及网络结构规划
区域电力规划的内容:1,需电量预测2,电源建设规划3,区域电网规划4,高压线走向 管治:通过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社会治理方式。管制:管制者基于公共利益或者其他目的,依据既有的规则对被管制者的活动进行限制。以支配和控制为基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区域发展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2)如何进行战略选择:(1)知己: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包括:
①评估区域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②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一是区内比较。二是区际比较。③评估区域容量(即土地人口承载力):区域的变化。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稳定性。
6、区域规划原则:(1)承认和自觉运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3)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4)有计划有步骤地发挥在那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5)国防安全原则
7、区域规划的内容:⑴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⑵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⑶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⑷基础设施规划⑸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⑹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⑺区域空间管治 ⑻区域发展政策
8、区域规划主要任务: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及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确定发展方向(2)区域合理布局(3)人口居住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生态良性循环(6)社会经济协调
1、区域发展要考虑哪些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综合比较优势
2、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3、区域优势的概念: 某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的有力条件。由于这些条件使该区域更富竞争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4、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①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③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大小。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根据区域发展优势与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
2、区域规划指标(1)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目标,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效益目标;(2)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3)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利用开发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
3、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配套产业,或关联产业,是对主导产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对其副产品和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以及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半成品、零配件和其它服务性的产业,即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配套于主导产业的部门。
3、产业结构的内涵:地区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4、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5、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原料因素,动力因素,燃料因素,消费因素,运输因素,劳动力因素,时间因素
6、产业从哪些角度有哪些划分方法:(1)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工农业分类法,工业和农业(3)农轻重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4)三次产业分类法,农业、工业、其他各业(5)霍夫曼分类法,工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与其他工业(6)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7)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8)产业功能分类法,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和潜导产业
7、核心——边缘理论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过程:核心—边缘理论:(1)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2)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离散形、聚集形、扩散形、均衡形;单中心到多中心演化,趋于网络化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的性质: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首位度:城市首位度就是用首位城市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来衡量城镇体系的等级与规模关系的指标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区别和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而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他们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只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后者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有规划者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区域管制内容:1,制定发展规划管制政策2,划定各种用途管制区域3,制定相应空间使用要求和管制实施措施。区域管制作用:1.积极作用:①提出合理发展导向和对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引导性措施。②抑制市场垄断力量,有效弥补市场不足,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③促进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④保障公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⑤完善传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⑥建立区域系统运行的有效组织体制,优化政府管理效率。⑦保证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共同繁荣。2.负面效应:垄断权力滥用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准备起飞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阶段5.大众消费阶段6.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1.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城乡统筹的问题(1)增长极的概念: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2)城乡统筹,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3)我国处在增长极的极化阶段: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极化阶段由于经济集聚,增长极相对地压抑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与周围地区差异扩大。极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相当长,期间,贫困地区仍然贫困,政治不安定因素可能增加。对于城乡统筹问题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其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尤其是乡村地区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其发展机会,使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4)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面临的问题:①农村户籍问题 ②土地产权问题③土地制度问题④“重工轻农”,人为制造“剪刀差”。⑤社会保障的覆盖问题。(5)城乡统筹的解决方法/出路:①做好各项规划的协调工作,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促进城乡统筹;②做好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工作的改革、调整:a、针对农村产权问题,产权需明晰。b、土地综合整理的实行③做好城乡社会保障、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之间的协调、统筹,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指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④评估区域创新活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2)知彼: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总体环境:总体环境中,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政治、法律、风俗等都会影响区域发展。应该把握世界、全国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②产业环境:包括a产业结构分析 b生产状况分析 c产品状况分析 d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e产品生产环境
③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多从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3)提出战略构想: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通过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
第三篇: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1.区域的概念:(1)广义: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2)狭义: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2.区域的划分:a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区域 b单一特征区域,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一般区域 c均质区域和节点区域 3.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各项各项活动空间分布及其区域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普遍规律的系统学说,通过对空间活动要素的理论抽象,揭示某项或相互关联的几项活动的内在规律。4.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社会经济建设总体部署和微观上的具体安排。
5.资源秉赋论:关键词:赫克希尔,俄林,生产要素分类;劳动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贸易流向以高密度向低密度倾斜
6.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偏好相似论,林德尔)(剩余出路论,迈因特)(中心-外围论,普雷维什。辛格)
7.“西方现代学派理论”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1)初级产品的出口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等(未加工而出口)是区域产业发展中最低级的层次(2)出口替代战略(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造成价格高而质量低的产品,造成资源技术的无效率,大量的财富靠利润转移到外国(3)出口导向,发展区域内的优势产品,出口到国外(一树一品,一镇一品)8.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1)依据分工协作与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基础思想综合(2)理论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资源特点,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发展起与其配套协作或有其他技术,经济联系的工业部门以及必要的区域性公用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生产有机体。9.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定义:是以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共同特点:(1)研究对象是单个或某一领域内的经济客体(2)研究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的纯理论抽象推导(3)具体操作是经济客体在有关区位因素下的空间布局形态。
10.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其内涵包括:(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产业结构转变(3)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4)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5)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11.中国城市化的特征:(1)中国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政策引导性强)1978年为分界线(2)1979年起,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段(3)城镇人口增长的绝对规模呈下降态势,城市化乏力(4)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12.中国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规划与建设分离(2)在城镇发展规模上盲目追求大,小城市要变中等城市,中要变大,大变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3)建设脱离实际,标准偏高,建设过程中贪大求洋,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盲目追求标志性建设(4)城镇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数量惊人,城市形象紊乱。(5)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单体不顾城市形象,有的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镇总体形象。(6)不能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7)有些城市地域文化丧失(8)小城镇建设盲目搬用大中城市的一套,追求形式,浪费严重。
13.城镇规划编制的层次:总体规划(之前可以制定城镇规划纲要),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4.城镇总体规划的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15.城镇体系: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面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类: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城)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包括县、自治县、旗城)城镇体系规划四个基本层次。规划年限20年。16.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规模和结构(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17.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步骤:(1)准备:资料收集。a分析:在详尽占有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城镇体系的历史、现状、区域发展条件、城镇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总结历史过程,发展的优,劣势条件,为规划做基础;b预测:人口劳动力预测、区域城市化预测、发展方向预测、产业发展战略预测、资源利用需求预测、交通运输需求预测以及城镇体系远景发展预测等(2)立意:确定规划目标、规划原则、指导思想等。规划:对规划的基本内容进行规划布局,包括体系的职能类型结构、规模等级结构、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以及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城镇的发展方向等(3)评估:对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检验与评估(4)成果:成果的整理与编制。
18.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内容: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1)文件包括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和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城镇体系规划图;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图;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市域、县城用1:50万~1:10万,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用1:5万~1:1万。19.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任务:研究确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镇总体规划的依据。内容:(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20.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任务和内容(1)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2)期限:城市总体规划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3~5年(3)内容:a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城城镇体系规划(两者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经济技术政策的建议);b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c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d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划、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e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成果:包括文件与主要图纸。(1)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2)图纸包括:市(县)城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大中城市1:1w-1:2.5w,小城市1:5千-1:1w(建制镇1:5千,市(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图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1.城镇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方法:(1)任务: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2)内容:a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的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b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c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d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e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f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3)成果:包括图纸和文件a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b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22.修建性详细规划:(1)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2)成果:包括文件和图纸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应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23.区域规划:侧重于生产力布局、产业规划、落实在空间层面上的布局,科学的预测地区经济。国土规划: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区域性的国土规划就是区域规划,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专项规划:部门或行业规划,区域是特定地域综合性规划。经济区划:明确各地区在全国或大的地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合理发展的长远方向。国民经济计划:包括短期计划、中期5——10年计划和10年以上长期计划。城乡规划:对特定地域的各类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城市规划可以说是区域规划的急需和具体化。
关系:a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类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广义的城市,即包含其受影响的地区,如大城市及其郊区或“市带县”地区,其规划简称城市地区规划。这种规划本身就具有区域规划的性质。狭义的城市,即中心城或一个小城市,其规划简称城镇规划。这种规划就要受区域规划的制约,即城镇发展的方向、性质、规模,甚至规划结构都要受地区的条件制约。b城市规划可以说是区域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反过来,区域规划也因城市规划而充实和完善,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经济计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与专业规划都与区域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规划的依据。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分的发展计划。
区域规划的步骤: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相关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区域规划新理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磨合、平衡。区域规划新理论:1.有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双向互动互求,协商型规划(日 新)
2、自下而上放任型(美)3.控制与引导双轨型。
1.居民点:居民点即聚落,是由人们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居的定居场所。我国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居民点(1)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2)乡村:集镇和村庄。
3.小城镇:介于城市与乡村居民点之间,兼有城与乡特点的一种过渡性居民点,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综合体和县(市)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上接城市、下连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4.小城镇概念(从小城镇规划及标准研究的角度):小城镇的主要载体为县城镇、中心镇和一般镇3个等级的建制镇,包括规划期上升为建制镇的集镇。重点突出县城镇、中心镇,特别是其中的重点镇,规划及其标准研究酌情上、下延伸。
5.城乡规划:分为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和村镇规划(村庄规划与不含县城镇的建制镇、集镇规划)
6.小城镇规划: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以建制镇为主要载体的城镇规划,包括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7.我国小城镇特点:(1)小城镇发展快、量大、面广、规模小(2)小城镇类别多,不同类别小城镇差别很大,对规划也有不同要求(3)明显地域差异性,小城镇规划应分类指导。8.标准:是为人类活动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并经公认机构审查批准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9.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10.标准体系:是为某一范畴标准之间协调、配套,对其标准组成结构、分类、编制等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规划某一范畴标准系列的最佳秩序。
11.小城镇规划标准体系的特点:一是县城镇规划标准从城市规划标准中区分出来;二是将中心镇、一般镇作为小城镇主要载体部分研究规划标准,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12.小城镇布局形态:(1)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大中城市次区域的建制镇(2)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近,沿主要交通干线等交集中分布的小城镇(3)相对独立、分散的小城镇。
13.小城镇功能分类:综合型、工业型、农业型、渔业型、牧业型、林业型、工矿型、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商贸型、工贸型、口岸型。
14.小城镇层级规划: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小城镇详细规划,其他小城镇规划。
1.小城镇建设用地条件评价主要体现在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建设条件,其他条件(如社会,经济等条件)等三方面。
2.城镇建设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主要在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工程地质条件分为:(1)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2)地形条件(3)冲沟(4)滑坡与崩塌(5)岩溶(6)地震
3.从宏观尺度说,地形一般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类。微观有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
4.小城镇建设在平地上坡度一般要求不小于0.3%,一般认为坡度大于20%的地区不宜作为城镇建设用地。5.分析地形的空间特点,标明制高点,分水脊线,沟谷,洼地,以及分析景观视野角度范围等。
6.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在6度和6度以下地区,地震对城镇建设的影响不大。在7—9度地区进行建设,应考虑防震工程措施。9度以上地区,一般不宜作为城镇建设用地。
7.水文条件: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8.影响城镇规划与建设发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风象、气温、降水和湿度。其中风象影响最大。表示风象最基本的指标是:风向频率。表示风速最基本的指标是:平均风速。
9.进行小城镇用地规划布局时,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下风位或一侧,但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各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等关系。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10.总体布局中的绿地组织和道路系统规划也应充分结合盛行风向,加强自然通过风效果
11.小城镇用地自然环境条件评定分三类:①一类用地:适于修建的用地(1.地形坡度在10%以下,最好3% 2.土壤地基承载力满足一般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3.地下水位低于一般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设深度4.没有被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的危险。5.没有沼泽现象,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派出地面的积水。6.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的地质现象)②二类用地:基本上适于修建的用地(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1.5m,需采取防洪措施)③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1.地基承载力小于60kpa,存在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层或流沙层,需要采取很复杂的人工地基和加固措施才能修建建筑 2.地形坡度超过20% 3.具有很高农业生产价值的丰产农田)。
12.用地自然环境条件评定的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
建设现状条件包括:用地布局结构方面、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社会和经济构成方面
13.建设条件分析与评定:1.建设现状条件:市政设施方面,包括现有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电信,煤气,供暖等的管网,厂站的分布及其容量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的分布,配套和质量等。社会经济构成方面,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分布的密度,小城镇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容量同居民需求之间的适应性等。2.工程准备条件 3.外部环境条件
14.小城镇用地评价的其他方面,社会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以及地域生态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
15.小城镇用地选择原则:1.尽量少占农田,不占保护耕地,节约土地。2.尽量满足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用地在土地使用,工程建设和外界环境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现有条件的利用,考虑与现状的关系,考虑规划的和理性与经济性。3.尽量避免不同功能用地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新发展用地与原有用地的干扰,尤其是在选择工业用地时,必须结合工业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它与其他用地、尤其是生活居住用地的布局关系,避免工业对其他用地的负面影响。4.用地选择时应多方案比较,综合评定。
16.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特点:1.小城镇急剧扩张2.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土地数量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3.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宏观层次:指的是小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受地方局部利益的驱动和行政区划的影响。缺点:城镇人口规模普遍偏小,小城镇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结构趋同,集聚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微观层次:指的是小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许多小城镇的兴起主要是依托过境公路发展起来的,其空间分布多为轴向发展,纵深发展不够,空间形态不合理。各类用地混杂,特别是工业用地分散,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
17.小城镇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原则:土地用途分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方法,依据土地主导用途的不同划分用地区,从而控制土地的数量、用途和功能。1.土地适宜性原则。土地适宜性决定土地的主导用途,土地用途分区以此为基础2.以供定需的原则。以土地可供量为基础,依据各类用地需求量,综合平衡用地数量,协调分区面积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指标。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3.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优先安排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4.分区界限明显的原则。分区划线尽量利用明显的道路等线状地物或河流等自然地物。18.曲度系数:亦称非直线系数,是指道路始、终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路线短捷的程度,可用曲度系数来衡量。一条干道一般要求其曲度系
数在1.1—1.2之间,最大不能超过1.4。此感到不超过1.4
19.小城镇各分区用地之间的联系道路应有足够而又恰当的数量,同时要求道路系统尽可能简单、整齐、醒目,以便行人和行车辨别方向和组织交叉口的交通。
20.确定小城镇道路网密度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道路网的布置应便利交通,居民步行距离不宜太远,交叉口间距不宜太短,以避免交叉口过密,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降低车速,适当划分小城镇各区及街坊的面积。21.一个交叉口上交汇的街道不宜超过4—5条,交叉角不宜小于60°或不宜大于120°。
22.主干道布置应与西北向成垂直或成一定的偏斜角度,一般南北向道路较东西向好,最好由东向北偏转一定角度。
23.在街道宽度上考虑必要的防护绿地来吸收部分噪声、二氧化碳和放出新鲜空气,沿街建筑布置方式及建筑设计作特殊处理,如宜使建筑物后退红线、建筑物沿街面作封闭处理或建筑物山墙面对街道等。
2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水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同时要避免铁路、公路穿过小城镇内部。25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少占田地,少拆房屋,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应本着从实际出发,贯彻以近期为主,远、近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组合实施。
26.路外停车场规划:1.停车特征与需求2.进出方便性3.建筑基地面积:如小汽车取宽2.5m,长6.0m,一般认为基地面积大于4000㎡以建通道式停车场较好。27.小城镇道路交通的特点:1,交通运输工具类型多,机动车和慢速农用车占有较大的比例。2.人流、车流流量和流向变化大。3.镇区交通以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要方式。4,过境交通和入镇交通流量增长快,占小城镇比例高。
28.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差。2.小城镇镇区交通和对外交通不协调。3.缺少停车场,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多。4.交通管理落后,设施缺乏,体制不健全。
29.道路网系统分类: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混合式
30.方格网式特点:街道排列整齐,基本呈直线,街坊用地多为长方形,用地经济、紧凑,有利于建筑物的布置与识别方向。从交通方面看,交通组织简单便利,道路定线比较方便,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口,车流可以较均匀的分布在所有的道路上,交通机动性好。缺点:交通分散,道路主次功能不明确,交叉口数量多,影响行车通畅,同时,由于长方形网格道路系统,因此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行驶距离长,曲度系数大,一般为1.27-1.41.31.停车场的选址与设计原则:1.停车场的位置应尽可能在使用场所的一侧,以便人流、货流集散时不穿越道路。2.停车场的出入口原则上要分开设置。3.停车区和其服务设施的距离为50-150m为宜,对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用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为150-250m,但最大不宜超过300m,对于学校医院等对空气和噪音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停车场应保持足够的距离。4.停车场平面布置应结合用地规模、停车方式,合理协调安排好停车区通道、出入口、绿化和管理等组成部分。停车位的布置以停放方便、节约用地和尽可能缩短通道长度为原则,并采取纵向或横向布置,每组停车不吵够50辆,组与组之间若没有足够的通道,应留出不少于6m的防火间距。5.停车场内交通线必须明确,除注意单向行驶,进出停车场尽可能做到右进右出。利用画线、箭头和文字来只是车位和通道,减少停车场内的冲突。6.停车场内纵坡不宜大于2%,山区、丘陵地形不宜大于3%,为满足排水要求,均不得小于0.3%。进出停车场的道路纵坡在地形困难时,也不宜大于5%。7.停车场应注意适当考虑绿化来改善停车环境。在南方炎热地区尤其要注意利用绿化来保护车辆防晒。
第四篇: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1、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是按某种需要、目的、标准或功能划分出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地区。
2、(选)区域的类型
按地表物质内容分:自然区域和社会经济区域按区域内在结构份;均质区和结节区
3、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空间性。
4、区域规划: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协调各区域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政府干预手段,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选择
4、区域规划的特征:综合性、地域性、战略性、动态性、政策性。
5、区域规划编制程序一规划准备(思想方面,组织方面,队伍方面资料和经费方面。拟定规划工作流程)二区域调查和分析三区域发展课题研究四区域发展战略制定 五规划方案的拟定和决策六 规划方案的报批和实施
七 规划实施的评价和修正
6、P21选择P30选择7、1988年宋佳泰提出的三个结构一个网络(即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及空间网络系统)
8、区域规划的转换:(1)由经济单目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2)由指令、强制型规划转向协商型、协调型规划(3)由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重点问题与目标型规划(4)由虚调控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治为手段的实调控型规划(5)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6)由以城镇为重点的规划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7)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8)区域规划技术与方法的现代化和计量化
9、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即区域生产有形商品和提供无形服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10、中国区域发展阶段:P37—P3811、区域发展阶段1罗斯托的成长阶段理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现代化社会阶段)3胡佛费希尔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4区域发展阶段经典理论评析
12、主导产业:是指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技术条件等而选择的,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13、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方法1主导产业的选择,2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配套
14、增长极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提出。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9p47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实践应用,目前中国的横纵轴有哪些
15、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P4616、城市竞争力:是指在特定外部条件下,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引力,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
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7、区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发展)和特征 p5218、区域空间管制:指政府以空间政策为手段,通过对划定片区的建设管理,控制公共资源的有序使用,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的过程
19、区域规划资料的搜集方案简答题 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20、统计调查方法:询问调查法(面谈,邮寄,电话,留置问卷)、观察调查法、报告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卫星遥感法。15P12221、优势导向性战略模式1.资源导向型战略模式2.市场导向型战略模式3.产业导向战略模式4.政策导向战略模式5.交通导向战略模式6.科技创新战略模式
22、空间理论发展战略模式1均衡发展战略模式2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3协调发展战略模式
23、自然资源(光热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文化模式____(调节控制)————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区域经济发展
24、区域承载力:指特定空间中的所有资源总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可提供给该区域综合发展的能力,亦即相当于限制该区域发展水平的最终目标函数
25、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与方针、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与措施
26、战略模式基本特征:区域差异性、动态演变性、渐变互补性
27、战略模式类型结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市场导向战略模式、产业导向战略模式、政策导向战略模式、交通导向战略模式、科技导向战略模式 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均衡发展战略模式、非均衡战略模式、协调发展战略模式
28、p136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和劳动力,科技技术,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
29、战略目标确定步骤1评价区域内部条件2评价区域外部条件3确定战略目标
30、评价区域内部条件1区域地位2区域优劣势3区域容量4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外部条件:1总体环境2产业发展环境
发展战略总原则:指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唯一性、科学性、可行性
31、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1.树立全球战略意识进行双模式开发2.继续实施以港兴区的发展战略3.加快实施开放带动战略4.实施产业集群战略5.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32、西部开发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即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
33、产业融合是指产业和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34、产业集群化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融合35、区域产业是地区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
36、信息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形成信息技术产业2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
3促进产业管理的网络化p15237、区域产业机构合理性评价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化3区域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运用以下指标评价合理性1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度2产业利润率3产业关联度4产业间比例5环境与资源效益6转变能力
38、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策1大力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2制定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
39、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信息资源条件3政策法规与行政绩效4高素质的人才供给5地方文化亲和力6优美的生态环境
40、产业布局规划原则1优势原则2全局原则3不平衡原则4效益原则
41、产业布局规划的特点1时效性2连续性3战略性4地域性5综合性6政策性
42、产业布局规划的内容①分析评价地区资源与建设条件,预测产业大的分布格局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使各项建设和生产与地区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克服限制性因素。②合理布局工业,对新建项目进行选厂定点,对已有企业进行调整改造,各企业协作配套,组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并与城市其他用地合理组合,正确处理工业地点布局集中与分散和老城区工业改造与新区工业布局之间的关系。③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合理布局农作物生产,建立商品粮、商品棉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城市郊区蔬菜和肉禽蛋奶等副食品基地的建设与布局,妥善解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④合理布局人口与城镇居民点体系。确定人口增长速度和分布密度模式,规划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布局。协调城市之间专业化和协作及城乡之间合理分工的关系。⑤合理布局交通运输设施、给排水、供电、供暖、供气、邮电、通信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产业及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证券业等生活性基础设施产业,使之与工农业和城镇居民点布局协调配套,解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分配的问题。⑥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防止工业及城镇生活对重要水源地、风景游览区和城市地区的污染,保护文物古迹,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生活环境。
43、区域产业的目标和功能目标我国的产业政策具体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果政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以使产业间资源配置合理,产业政策目标是产业组织形式科学化,以便产业内部资源配置合理。功能1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有效配置资源2增强市场环境的透明度,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3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4增强区域产业结构的国家竞争力
44、区域产业结构的类型1根据内容划分(1以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为主要内容,具有明确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国际竞争力目标的产业政策2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内容,以结构变化为重要目标的产业政策3以补救性政策为主,以形成自我调整机制为主要目标的产业政策)
2根据理论基础划分(追赶型,竞争型,先驱型)3根据产业调整(支持性,鼓励性,竞争性,限制性,保护性)
45、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1区域产业结构政策2区域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技术政策4产业布局政策
46、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原则1资源最佳配置原则2规模经济原则3有效竞争原则4战略产业原则5协调原则
48、空间结构概念: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
和集聚形态
49、、空间稀缺性:是人类经济活动空间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与空间供给有限性的矛盾
50、空间稀缺性应对策略(1)以技术进步应对空间稀缺性(2)通过空间扩展应对空间稀缺性(3)优化空间组合应对空间稀缺性
51、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节点、轴线及网络、域面、空间系统
52、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条件——可转移、互补性和中介机会
53、极化作用形成的原因:势能优势、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54、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5、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增长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增长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
56、扩散作用产生的几个原因:极核的拉动作用、极核的外溢作用、政府干预
57、区域溢出: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外部性,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对其它区域经济福利影响
58、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引力模型、潜能模型、市场域模型
59、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演化:经历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
60、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及阶段:低水平均衡——城市孤立发展阶段、集聚——单中心都市区形成阶段、大范围扩散、小范围集聚——多中心都市形成阶段、|高水平均衡——大都市区成熟阶段
61、空间开发模式及其对比(P188)
62、区域发展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带(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63、空间管制区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P19464、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重点、限制、禁止P 19665、长株潭空间规划: “一心”三市结合部的绿心,“双轴”长株重点发展轴、长潭沿湘江重点提升轴,“双带”北部东西综合发展带、南部东西优化发展带
67、如何编制区域专项规划
第五篇:2014区域规划
2014年区域规划
区域:
业务员5人:xxx、xxx、xxx、2014年销售目标:万元
目标分解:将2014年销售任务到每个业务员,到每个网点,到促销员每月。达成目标需要落实的工作:
1、业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
采用一对一培训,辅导业务员做好每月工作计划,带业务员从门店走访做起,现场辅导陈列,促销员管理技巧,辅导与超市负责人沟通技巧。
2、业务员产品知识培训:
目前公司有XX品牌,XX单品,在公司陈列室要求业务员熟悉产品,主要了解产品的卖点,提炼促销话语。同时辅导业务员怎样与超市谈判,卖进产品。
3、月度促销计划的培训:
要求业务员提供超市自己的促销规划,针对超市的促销规划制定我们公司的促销方案,如超市搞换购活动,我们可以让超市用我们的商品做换购商品,(购物满58元+1元,换购我们公司120g护手霜一支);同样满就送也可以这样做(购物满88元送我司SOD蜜一瓶);我们公司也可以与超市合作做厂商周活动;均一价活动(洗发露、护发素、面膜、沐浴露统统10元)。
4、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执行力也是企业的生命力!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30%靠团队,40%靠执行力。再好的方案如果不去执行=0。在这方面主要考虑加强检查考核,下属只做上级检查的工作。从本月起,我将加大门店的检查力度,考核业务员工作计划的进度,同时建议公司设立奖惩制度。
5、关于建立部门周例会制度: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了解各业务销售状况、人员思想动态,掌握一线人员的需求,更好的服务好市场,自2014年1月1日起,各部门将每周星期一17:00—18:00点作为周例会时间(时间段自己定),总结讨论上周工作情况,发现宏扬亮点,找出存在问题和下周工作安排,公司各部门将会议形成书面的“工作纪要”(列入考核之中)。
6、X万元标杆门店打造思路:
首先由业务员上报客情较好的门店,公司筛选在当地有影响力的门店,从硬件着手(外窗的形象广告、店内的包柱、端架、异型架、地堆、、POP、跳跳卡等)全方位包装;软件上,促销员加强心态培训、促销技能培训、商品、赠品优先考虑配送、特价活动天天有、外场优先考虑,门店设立公司会员制,积分换产品、积分送美容(免费做一次美容)、积分送海洋世界门票、积分500分+1元购洗发露一瓶。
7、连锁操作思路:
首先是总部的产品进场、滞销品解码、档期活动的跟进,客情管理。其次是做好各个门店的销售工作。从客情方面来讲,门店的客情比总部的客情重要,因为销售是在门店产生的,门店的支持是产生销售的主动力。门店陈列、门店缺货、门店人员管理、门店促销执行等工作同样是很重要的。如:总部促销档期开档了,门店促销品断货、门店促销员没有将促销品打堆、没有陈列在端架、没有将促销品调整到黄金视线、没有POP、爆炸卡、没有告知顾客卖赠的力度。
所有的工作规划都必须按照戴明环推进,也就是:从目标的制定到行动计划;执行具体工作流程,实现工作计划中的内容;检查评估现有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处理:成功经验标准化;失败教训也要总结对策。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使区域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