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11: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当代诗三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当代诗三首》。

第一篇:中国当代诗三首

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中国当代诗不同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郑愁予在诗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帷”,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自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莲花的开落”也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致橡树》中橡树、木棉两个主体意象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两树各自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并肩而立的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人们所追求的平等、高尚的爱情。木棉在这里是诗人的自我意象,所以在领会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深情真切地表白自己的爱情观时,也便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此外,诗中还有其它众多的意象,如“攀援的凌霄花”等,也要注意其象征意义。《面对大海,春暖花开》中有一些清晰的意象:“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姑且视动作为意象),其中“大海”是核心意象。海子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作品中也透露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因而诗中既有对幸福的憧憬,又有对俗世的逃避。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错误》一诗,承接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写了一位思念情人的女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他盼望情人归来的缠绵之情。本文情景交融,“美丽的错误”是最让人欣赏的字眼,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致橡树》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以局外人的身份关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拷问与判断。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先写作者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屏弃,后抒发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在形式上,这首诗有否定和肯定两相对应的结构,有穿插对偶和排比、长短错落的句式,有疏密相间的意象和韵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海子在诗中真诚地祝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教学设计:

1、抓住诵读;

2、以意象为突破口,反复涵咏。学法指导:

抓住意象,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思想情感的表达特点。教具使用:常规教具。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郑愁予的《错误》流传甚广。评论家说它“轻巧隽永”、“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我们来看它何以博得如此评价。

二、作者: 课本注释1。

三、诗歌内容感知:

第一节: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写“我”对佳人的想象。

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所盼望的人尚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出此诗的古典韵味。第三节:写“美丽的错误”。

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对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解读:

一种意见认为错误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诗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而错误的形成,只因少女的心扉是紧掩的,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诗人遂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少女眼中,“我”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了。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骑马走过江南的“我”才是主动者。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不但知道女子此刻在寂寞中等待,更知道她已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因此,“我”极可能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归人”。我骑马来了,对她而言这蹄声是美丽的。然而,“我”只是过路而已,“打江南走过”,并不停留,她自然会失望伤心。由此可见,“美丽的错误”不是诗中女子的原因,而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她的感情。全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四、鉴赏要点:

1、继承古代诗词传统。“闺怨”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都可找到这首短诗的影子。中国闺怨诗一向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也都是传统的、中国的,“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甚至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都以独有的东方风味唤起了中国读者心中亲切的联想。作者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形成浓厚的民族风格,是其创作特色之一。

2、鲜活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

这首诗通过鲜活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作者还运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帏”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五、课后练习第一题:

题旨: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叙事方式、艺术技巧、修辞方法等方面品味诗中的趣味。

1、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生气,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你”是指那个等待归人的女子。

2、“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在彼此相对独立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地摹写了等待中的那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

3、诗中多处用到比喻,如把女子凄清自闭的心比作“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因为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读不尽相同,所以对这些比喻的理解也可以可抒己见。

4、错误而谓之美丽,本不合常理。但达达的马蹄声在女子听来却以为是归人,这种感觉关乎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一些可想象的美丽的细节。可惜的是,偏偏“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就是错误之所在了,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为美丽。

六、小结:

这首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而且海外华人中“愁予风”长期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关系。第二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朦胧派”的主将之一。(关于“朦胧派”见“单元说明”之“单元课文特点2”)“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二、介绍《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的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与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979年4月20日

三、诵读提示: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真诚、坦率、个性鲜明的“我”。舒婷曾经这样自白:“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利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所以,全诗的感情基调是理智冷静的,既没有“教郎恣意怜”的诉求,也没有“我愿变作一只小羊”的矫情,它是中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诵读时,应注意把握这种感情分寸。

四、内容:

《致橡树》发表在1979年第四期《诗刊》上,它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在诗中,千百年来那种男欢女爱的程式描写不见了,女性对男性的温顺依附关系也被彻底否定,代之以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爱情关系。

作者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诊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全诗共36行。

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否定依附性和单方面奉献的爱情观。依附性的爱情观:“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 单方面奉献的爱情观: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护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

前提:把“我”看成“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双方要具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

双方要有完整的个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双方要同甘共苦,永不分离:“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双方要在灵魂上互相依存:“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摒弃的是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自我的价值。虽然诗歌情调温柔委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这也正是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的原因。

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五、鉴赏要点:

1、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哲理诗,树起了橡树和木棉这一组爱情诗中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让形象最大限度的包容了思想和感情,从而否定了“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旧的两性关系。

2、橡树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人性人格,她摒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3、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这是本诗让人感不到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的原因。

4、诗歌还可以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六、课后练习第二题:

题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主要意象的丰富含义,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1、第一问见上四,全诗内容总结;

第二问:学生对这种爱情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应引导学生结合其他文学作品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要空洞评价。

2、这首诗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可以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3、这首诗具有极强的节奏美;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第三课时

一、介绍海子: 课本第13页注释(1)。

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于河北的山海关自杀。他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自认为擅长写长诗,但他的众多的抒情短诗也斐然成章。《面对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的佳作。

二、诵读提示:

这首诗写于海子死前两个月,有人评价说,这时的海子“已经完全把自己视做‘尘世’之外的人了。他真的已完全与这个世界和解,但那不是浪子回头的和解,而是彻底解脱,沐浴在天堂之光中与现世的和解”。(燎原《扑向太阳之豹》)虽然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仍旧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诵读时应注意体会。

三、内容:

海子是诗的理想主义者,他曾经抱定这样的理想:“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他想要“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他用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景仰着伟大的史诗,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个诗歌理想,也正因为如此,注定他难于融合到世俗的生活中,注定他的灵魂永远在诗的王国中游走,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诗人描绘了他想象中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幅图景即便是尘世生活,也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尘世生活;实在却不乏闲散,清苦却不乏浪漫。如果抒情主人公真的可以在这幅图景的感召下走出封闭,摆脱孤独,那么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幸福的人”了。但是这一切憧憬却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才会如此,那么今天呢?今天注定孤独、暗淡,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所以这首诗初次读来常常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却会发现有种苦涩的泉水随诗句流过心底。从第二章开始,抒情主人公由个人的憧憬走出,迈出了更为广阔的群体领域。他发誓要把那未知的尘世的幸福传达给“每一个亲人”,“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他的渴望别人分享他的幸福,在他传递幸福的同时,传递的是对世界的问候,对亲人的祝福。可见,单调、封闭与孤独并不是他理想的生存状态,他真诚地希望与世界有精神的沟通。所以,他愿意用饱蘸爱意的笔“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戴自然。在诗人的观念中,抒情诗人分两类:一类诗人只“热爱生命中的自我”,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的大生命的呼吸”。而作者的理想自然是后者。最后,抒情主人公把三个最世俗化也是最真挚的祝愿留给了陌生的世人。“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却以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终把自己隔绝到了尘世生活之外。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这份遗世独立是逃避意识在作怪,还是不甘堕落、追求崇高的结果。诗人的孤独并不是由于他先于大众觉醒而导致的游离群体的孤独,而是他有意把自己关在生存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中与世隔绝而导致的个人的孤独,他的孤独感不是来自社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旷古的悲剧情结的体现。

四、鉴赏要点:

1、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这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世人的真诚祝愿,抒情主人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愿意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即使是陌生人他都会真诚地祝愿他“在尘世获得幸福”。但是在满溢着“幸福”的诗句背后,却有着挥之不去的悲凉感。“从明天起”,恰恰意味着今天的暗淡,“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只愿”两字犹言幸福是你们的,“我”情愿独面大海,背对世俗。他把幸福的祝福给了别人,自己却难于在世俗中找到幸福生活。联想到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读者会为这首诗增添一份悲凉的情调。

2、质朴本真的语言风格。

这首诗的语言很少雕饰、铺陈,它以近乎白话的表达体现了一种质朴、本真之美。正是由于语言的简单质朴,才愈发显示出了祝福的真诚纯粹,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凄冷。

五、课后练习第三题:

题旨: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海子的诗和海子的死一直是有争议的,所以对他的诗的理解也可以不同,建议让学生多找些海子的诗来读一读。

六、作业:

1、完成两本练习册上的本课部分;

2、预习第四课《外国诗三首》。教后感:

第二篇:中国当代诗三首-教学教案

教案示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 每一个人幸福 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

教案示例《致橡树》 导语:我国的新诗,开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挣脱了旧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的《凤凰涅 》,臧的《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的《死水》,徐的《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的《弃妇》,戴望舒的《雨巷》)。80年代涌现的朦胧诗,虽然未能成为主流诗,但其影响和价值也不容低估。面且这些诗歌虽不如“战鼓”,“号角”式的佳作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对这类具有含蓄美的诗作,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一.关于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而《致橡树》则不一样。

三,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我如果爱你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四.结构分析

1、分层 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2、分析 第一层:用“绝不学“绝不像昭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种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一种是“鸟儿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

第三篇: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三首-教学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 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 每一个人 幸福 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教案示例 《致橡树》

导语:我国的新诗,开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挣脱了旧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的《凤凰涅 》,臧的《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的《死水》,徐的《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的《弃妇》,戴望舒的《雨巷》)。80年代涌现的朦胧诗,虽然未能成为主流诗,但其影响和价值也不容低估。面且这些诗歌虽不如“战鼓”,“号角”式的佳作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对这类具有含蓄美的诗作,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三,思路分析

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四.结构分析

2、分析 第一层:用“绝不学“绝不像昭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种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一种是“鸟儿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

第四篇: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郑愁予的《错误》,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2.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及表现出的博爱之情;感受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错误》 1.解题

郑愁予,本句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郑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这首《错误》便是这样。此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

2.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直至能背诵。

3.学生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自由赏析,然后教师点拨。明确:诗歌第一节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溢满了清丽而婉伤之情,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本节长短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形成音韵美。

诗歌第二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内蕴,充满古典的风韵。比喻新颖巧妙,“小小的”两次重复形成轻盈柔美的韵律。把“向晚”“紧掩”这动态的词语倒装后,不仅化板为活,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助于音调的和谐。

诗歌第三节点明了诗题和全诗和抒情视角。“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其优美的意象,独特的矛盾语言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

4.重点品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美丽的错误”有何含义,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美丽的错误”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喜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处,因此希望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二、引导学生自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年),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水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率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力,富有艺术感染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像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3.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海子对“幸福”是怎样阐释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样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官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

(3)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布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博爱之情。

(4)诗人是否真的移居于“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里,过着先人那种粗朴的生活?我们该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明确:“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它只是诗人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理想中的形象化描绘。诗人借“居”于其中粗朴生活的描述及传达与亲友感受的叙述,表明自己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人间真情的希冀和向往。

(解说: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如本诗的创作背景或目的。有人认为它创作于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都在新的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面前受到冲击,或固守,或崩溃,或更新,该诗表达了海子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女友的爱情诗。“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每个人,但从诗歌里,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曾一果)再如作品的情感问题。有人认为诗歌情感是积极、昂扬的。也有人认为: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为着眼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

以“我眼中的幸福”为题,谈谈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受。

四、课文总结

当代优秀的诗作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为中国当代新诗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物象,展开联想,赋于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首短诗。3.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自从有了天窗

就像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己在四壁闲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子 那名子,自在得像流水„„

提示:这首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用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非常具有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推动着诗意的进展,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随着诗人的情感前行,会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辩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中,男刚女弱,女性在男性的保护伞下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为男人解除后顾之忧,这样的爱情是美丽的,家庭是幸福的。解放后,职业女性不

断涌现,提倡男女平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爱情观也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传统观念好还是新型观念好?

2.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民歌》,完成(1)~(2)题。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1)对诗句的解说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从青海到黄海”“从高原到平原”强调了能听见这首歌的区域之广。B.“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血型的人都能听见这首歌。

C.“风”“沙”“鱼”“龙”都能听见,是说所有一切的事物都能听见这首歌。D.“醒”“梦”“哭”“笑”都能听见,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听见这首歌。(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颂了中华民族艰苦拼搏,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B.这首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所谓民歌,应是民族之歌,民气之歌。

C.全诗多用反复,是吸收了《诗经》的创作手法,可算是“重章叠体”之作。

D.各节句式长短不一,也不押韵;而从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结构看,又有严谨的间架和整齐的节奏。诗中联想自然,富有诗意。如由“青海”“黄海”联想到“风”“沙”,余此类推。

参考答案:

(1)B(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呼啸”持续时间之长,“合唱”的血型之多)(2)C(不能说“重章叠体”,它没有《诗经》的“章”)

第五篇: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案(定稿)

<错误>教案

------------------

教学目标: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认识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婉约是唐宋时的一种诗词风格,与之相应的是豪放派。这碍难感种风格不仅并列于唐宋这两个诗词顶峰的朝代,并且至今仍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错误》正是现代婉约诗之典范。朗读诗歌

二、总体把握

1、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极为抒情的诗歌,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首叙事诗,因为它叙述了一个凄美幽怨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转述一下给我们听听? 明确:见《教师用书》

2、诗歌特色

你觉得本诗有什么特色?请说说你的总体感受。

明确:主要有:(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诗人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用杨牧的话说:郑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是对郑在西化之风劲吹的台湾而坚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创作个性的极好评价。(3)短小别致,“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4)比喻新奇鲜活。等等。

三、具体赏析

1、“错误”

题目是“错误”,这是指什么错误?

讨论明确;大致有:(1)女子错误地以为来人是归人;(2)我错误地“打江南走过”,捉弄了女子的感情;(3)“我”确实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归人(心上人),但是“我”“过家门而不入”,令女子错误地以为“我”回家了。

2、“美丽”

“错误”是“美丽”的,这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1)女子以为,“答答的马蹄声”可能是归人回来了,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所以说“答答的马蹄声”是美丽的,但是„„(2)“我”无意识中破坏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兴奋跌入失望,这虽然是个“误会”是个“错误”,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是“美丽”的。(3)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情节美丽,因此“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

3、这是一首美丽而忧伤的诗歌,叙述的是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请你从诗中一字、一词、一句或一节加以体会,说说它的美丽或忧伤。

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参看《龙门新教案》)

四、再读诗歌

五、作业布置

《致橡树》教案

导语:我国的新诗,开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挣脱了旧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的《凤凰涅 》,臧的《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的《死水》,徐的《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的《弃妇》,戴望舒的《雨巷》)。80年代涌现的朦胧诗,虽然未能成为主流诗,但其影响和价值也不容低估。面且这些诗歌虽不如“战鼓”,“号角”式的佳作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对这类具有含蓄美的诗作,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一.关于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而《致橡树》则不一样。

三,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我如果爱你?/FONT>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FONT>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FONT>“鸟儿?/FONT>“泉源?/FONT>“险峰?/FONT>“日光?/FONT>“春雨?/FONT>“木棉?/FONT>“橡树?/FONT>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四.结构分析

1、分层 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FONT>。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FONT>至最后.表达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2、分析 第一层:用“绝不学?/FONT>“绝不像?/FONT>昭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种是“凌霄花?/FONT>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一种是“鸟儿?/FONT>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FONT>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FONT>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FONT>“慰藉?还是“险峰?/FONT>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FONT>“春雨?/FONT>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

通过分析,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 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从意义上讲,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

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是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格式是什么呢?假如男人是一棵橡树,我如果爱你,我怎爱才算是理想的爱情呢?

第二层:诗人在下半部份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FONT>作了神圣而庄严的回答。

理想爱情中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持有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决不能是凌霄花的藤.女性,不仅在男女双方“永远分离?/FONT>的物质状态下,应该是一棵独立向上的树,即使在男女双方“终身相依?/FONT>的精神领域,也应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是一棵能够独立支撑自身身躯的高大挺拔的树。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敛,/也像戟?/FONT>女性便应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只有双方具备了相匹配的能力,才能互为支持,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在人生的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如果女性唱、念、做、打的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有破就有立,第二层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爱情观的确立。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致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深化: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 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这在当时十年浩动刚刚结束,国人亟待在文化的空地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诗人的自我不仅指向过去,而且也指向未来,它不仅是诗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评价,还是诗人诗人关于我该成什么样子的探索或思考。这样,抒情主人公必然包含着诗人的人格理想,使之成为理想化了的自我。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要求得到另一个人的重视不只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的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由脉脉含情到心心相印,爱情诗的美,由于展现了人格的价值面变得崇高了。在舒婷的爱情观中,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丧失自我。忘我是对爱情如交易,视人格如财物的一种超越;不丧失 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只有平等才有交流,只有并进才有共勉。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4.总结:从感情抒发上,第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抗争、是战斗、诗人一直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

第二层诗人的感情是平缓的,从第一层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摆。

四.形式特点

象征:是诗歌重要的形式和特点。不是从整体上孕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在表达象征意义.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体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橡树的?/FONT>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对偶: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内容。我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都大量使用对偶句。本诗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如第1句至第3句/第4句至第6句;第7句,第8句/第9,10句;第11句/第12句;第16句/第17句;第22句至第24句/第25句至27句;第28句/第29句;第30句/第31句,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达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五.学生评述舒婷的另一首朦胧诗《墙》

原文: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我偶然,它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伸出柔软的伪足,挤压我,勒索我,人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发现相同的恶梦,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呵,我明白了,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分析: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量。化抽象为具象,正是抽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然”。诗人说“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范畴“我偶然,它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对于文学新人,传统之墙乃是渐渐老化的皮肤,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寄生的小草,这就是反抗意识萌芽的契机。

于是,恶梦出现了——一个适应传统的梦。那是心理上的阴影,像影子一样“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是的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人,你适应它,就只能射出畏缩的目光;你坚持它,捍卫它,就成为“冰冷的墙”。

梦中有真理。诗人说“我明白了”。她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克服恐惧心理。这样,非但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可能由冲破传统而改造传统,由脱离传统而丰富传统。

新诗潮力求摆脱新诗的政治抒情传统。内容上,由强调“大我”到重视“小我”;在形式上,由形象化转化为意象化,趋向于理念和感知的变形。其特点,尊重自我的身世感受,着重表现富于“主体性”的人格形象。客观上,它确实表现出解放思想带来的心灵复苏,以及在新时期一代人的自觉。这种新的文艺风气,无疑是对传统的有力冲击。

六.课后练习:阅读舒婷的《也许》,回答诗后问题。

原文: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甲)

也许我们的心事(乙)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士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丙)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丁)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题目:(1)理解诗意,为甲、乙、丙、丁处分别选入最恰当的词(c)

问题 总是 同时 回避

寂寞 全是 而不 抗拒

寂寞 总是 也 抗拒

孤立 完全 也 推辞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鄙视生活中弱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中的孤独寂寞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

这首诗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加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加语势。

(3)对“肩上越是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过重的工作量

过重的家庭生活负担

过重的精神负担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这道题目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对现代诗歌内容构思与抒情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诗句中,我们并不难看出这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它表现了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赏析这类诗,要从朗读入手,进行联想想像,再现作者的艺术创造境界,领略诗歌表达的情感。

七.现代诗歌的赏析要点

1.揣摩诗的意境。意象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客体描写对象,主观感受体验。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诗人写诗总是通过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托物言志,或借古咏怀。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理解诗人如何借助抒情个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自己爱和恨、痛苦与欢喜、希望与追求的。

2.深入解剖诗的形象。不同的时代因素给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时代影响,因而欣赏新诗中的抒情对象就不能不注意时代的亮色。同时还要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因为诗人写诗时,感情的涌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点的。欣赏中,我们既要看到风采豪放、气度飘逸,也要看到沉郁深厚、苍老悲凉。一句话,不同的主人公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个性。

3.充分分析诗的感情。

4.细细品诗的语言。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分析语言的音乐性和图画美。找警句---诗眼。例《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找”字,就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2.内容大意

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勾勒出了想象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有一所房子等,都是拟想的。第二、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和每个亲友通信,从“河”“山”一直到“陌生人”“取名字”等,极富诗意和人情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一种非常清新、温暖的感觉。

海子在诗中真诚地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是诗人真诚良知的展现。

下载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当代诗三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当代诗三首》基础知识题及参考答案

    1.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熏(xūn)黑 干瘪(biě) 流淌(tǎng)B.淤(yū)滩 蜗(wō)行 笑涡(wō)C.胚(pēi)芽 绯(fēi)红 双桅(wēi)船D.迷惘(wǎng) 沐(mù)浴 惊涛......

    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二)总结5篇范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A)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当代诗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特色。 2.把握三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解......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5 杜甫诗三首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1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1.诵读(鉴......

    杜甫诗三首课文优秀教案

    【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小编为您精心设计了“杜甫诗三首语文教案”。希望此文章能使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习题与作业 一、 1.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2.中国当代文学可以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3.文艺批判运动? 二、 1.战争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