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小故事(高中)
一个后进生被转化的教育小故事
朱兴国
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尤其是在特长班的班主任,我担任的是美术特长班,一个班有60多个学生,不少家庭经济条件很好,但是父母文化较低,因为在党的光环下成为了先富起来人,这些家庭的孩子通常都被父母宠坏了,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调查有16个学生家庭离异,这部分学生思想较为偏激,也同时缺少父爱或母爱,还有很少一部分家庭经济比较贫困的。由于各种原因凑合而成,所以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非常差,无心向学,被迫无奈选择了读美术这条路。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非但没有歧视他们,相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心血。例如:在我班上,邓志富同学,原来在普通班就读,由于基础差,纪律性差,被迫无奈转到美术班来。刚转来前两个星期,由于与班上的同学不熟悉,能够暂时收敛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但是过来两周后,开始表露出来了,迟到,课堂上睡觉,以及课堂不睡觉就跟同学讲话,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学习,每次找他谈话他都能找到各种理由应对我,并且每次保证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我对学生一向比较严格,任何学生我都提供3次自新的机会,超过三次,就对学生进行家访或请学生家长来校进行共同协商教育,但我有个习惯,跟家长交流的时候,我不喜欢去告学生的状,觉得这样做不符教育的宗旨,我通常都是要先赞美自己的学生,以及列出他们的许多优点,然后再跟家长一起进行教育。
邓志富同学在第4次违纪的时候,我跟他说我要请他爸爸来学校做客,他求我不要叫家长来,我问他怕什么,他告诉我,他怕他爸爸来,因为不想他爸爸伤心,他爸爸患有鼻咽癌,并且是晚期,因为医病,家里把所有财产都买了,连房子也卖了,现在是住外婆家里。我突然觉得自己失职了,进来3周了,还没有了解清楚他的具体情况,我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对他关心不够,希望他能谅解。但是原则不会改变,必须请他家长到学校来。在第二天下午上课时间,邓志富同学的爸爸来学校了,我也把邓志富同学叫到办公室来,他紧张急了,家长开门见山问我,是不是志富在学校又违纪了?并主动说,在以前的班级经常违纪,给以前的班主任带去了不少麻烦,我笑着告诉志富的爸爸,志富不是因为违纪叫家长来校的,是他在美术方便非常有悟性,才进来3周,上手很快,但是文化基础还不够扎实,叫家长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家长与老师更好的配合好,争取能够让志富成功考上重本,希望志富和家长都要对老师有信心。家长很惊讶,也有点疑惑,我开玩笑的说,志富爸呀,对自己的儿子要有点信心,对老师的能力有点信心。
邓志富同学因为我的处理方式很感激我,因此不但收敛很多,学习也开始认真起来,但是我心里很清楚,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下就能够改变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更多的去关心她,使他逐渐摆脱不良习惯。我经常利用课间时间找他聊天。因为他住宿,经常叫他到我家里加点菜,不断鼓励他,在第一次参加期中检测中,文化在班上排31,专业排21,我鼓励他,说,挺不错的,比我预测的好多了,希望期末的时候能够更上一层楼。通过他的努力,在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大的纠正,学习也进步非常大,在期末检测中,文化在班上第14名,美术专业名列第二。
邓志富同学只是我美术特长班其中的一个案例,还有很多还有不良习惯的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去不断的进步。
第二篇:高中数学论文:教育小故事-减压的故事
一杯水的重量
竞争的激烈已让学生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尤其到了高三。作为教师,教会他们如何承受压力、适时放松自己和化压力为动力,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没有正面说教,仍用故事开路: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谁知道这杯水有多重?”有的学生说20克,还有的说50克。
教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大家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
掌声四起,热烈而长久。我知道,他们已经悟出了其中的涵义:这就像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它放在身上,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受。所以,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再拿起来,才能拿得更久。
用心爱心专心
第三篇:高中教学小故事 教育案例
反其道 正其心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看到这么一个理论,我便有意识地试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运用。
我有收纠错本的习惯,为此我还专门想了一个办法,制作了一些“免检”的标签,给一部分放心的学生贴上。这样,一来给学生了一定的自由度,二来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来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那些自觉性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班有个学生张敏,自控能力不是很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这天,我还是按照以往那样的收纠错本,收上来后看看大都很满意,可一看到张敏的纠错本,我先是一惊,惊其今次的纠错本为什么记这么好,再仔细一看笔迹,明显不是他的,应该是我们班已经“免检”的纠错本,我平时都一直奉守自己作为老师的准则,平静,平等,平心。可这是我三番五次和他们强调的事啊。一个学生他可以不记纠错本给我交上来,我会赞其诚实,一个学生可以做多少给我交上来多少,我会爱其正直,可他为什么要把别人的纠错本给我交上来,我该怎样面对欺骗呢?怒火在不断灼烧着我,恨铁不成钢的思维在我身上同 ——记我的一个教学小故事 样有了反应。难道我平时没有强调吗?我总是跟他们说都已经是高中生了,应该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负责。我应该怎样去做,是把他叫出教室狠狠的批评他一顿,看到他低头认错的样子吗?还是把他叫到办公室然后告诉他老师不是傻子,你这点伎俩早就过时了?抑或是让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杀鸡给猴看,让他们也领教我的厉害?这是一瞬间涌上来的处理办法,招招让自己血脉喷张,舒心畅快。但又想想这样做的后果,果真可以让他心服口服吗?
因当时没有我的课,为了想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就出外面走走,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草地,让我的心很快的平静下来。这时我恰好遇到一个同事,我有意无意的把这件事和同事说了,也是想商量出个办法。我的同事跟我随口说道,一件小事想那么多干什么,批评啦,写检查啦,小孩子嘛,总是要自作聪明的,让他受几回挫,就长心了。这种事我们做老师的总不至于表扬吧!同事说着有事就先走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心中豁然开朗,我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表扬表扬他呢?
但是我又想:如果我只表扬他,他会不会觉得我是在挖苦他呢,于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刻意的把他的纠错本混在几个做得好的纠错本中,还是如以前一样平静的说,今天我要表扬的是我们班纠错本记的最好的几位同学,他们分别是:王芳、上官飞、张敏、樊晓慧。同学们立刻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更多的目光当然都投在了张敏的身上,大概因为他平时在数学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差吧。这时我开始注意张敏的表情,他低下了头,一副羞愧的样子。日子还四平八稳的过着,几天后的一个自习,我故意收了张敏所在这一排的纠错本,我看到最上层是一本崭新的纠错本,翻开一看,果然是他的,里面还压了一张纸条,说:老师,对不起,我欺骗了您,那本纠错本不是我的,是马浩的,您放心,我会以我的行动像您证明,我是认真的。我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的给他回了一封信:你能勇敢的承认错误,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你的认真,老师也相信你,相信你以后的认真,相信你以后的刻苦,相信你以后的努力。老师关注你。后面我还画了一个笑脸。
当天晚上的自习就进行了数学测验,收上来的时候,我特意的看了一下他的卷子,真有立竿见影的意思,他虽然还是有不少错误,但是态度分明好多了。以后的日子,他竟然这样一直坚持着,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我在他的脸上读到了骄傲,我也为我有这么一次明智之举感到高兴。在放假的一次网上聊天中,他告诉我,他的父母从来没有表扬过他,他们从来只注重他的绝对成绩,而不注重他的进步,他为有我这么一位老师而高兴。
曾记,教育家布贝尔说,教师绝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
事情如烟般的散去,但事后的反思还在继续,良药是可以甜的,忠言也是可以顺耳的,学生们有不认真的表现应该多考虑些处理的方法,然后逐一删选,用适当的药剂,治疗他们的心病。简单粗暴只会激起巨浪,过后除了彼此伤害,什么也没留下。
让教学中多些鼓励,多些期许,多些善意的提醒吧。有时候你的一句话甚至可以影响到他的一生。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歇斯底里的批评啊。
阳城一中
李刘军
第四篇:教育小故事
【读书体会】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陈晓娇
传统的教学结构是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新授;
4、巩固练习;
5、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满足和发展。而“尝试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培养学生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调动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年级上册在接触了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以后,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就实验了“尝试教学法”。下面举个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案例。首先,在前一天放学时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回家自学书本知识后自己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这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自身的变化不能增大纸片也不能减少纸片还要迅速能变成长方形,而且说我们要在第二天课堂上进行变形金刚的比赛,看谁变得快。等到第二天一上课,没等进教室就听见班里的学生炒成一片,但听得最多最清楚的就是:轮我了,你看我变的昂!进了教室,学生都是站着的,手里高高举着五颜六色的纸片。然后我们的比赛进行了四次,虽然到最后谁也不服冠军。虽然我一个字也没说但是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也
就是我们这节课最关键要让学生明白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的高;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是底×高。随后让学生动手做我提前准备好的尝试练习题。学生没有一个说话的,都低下头认真的做。大家好像都想看看没有老师讲自己到底能不能学会。很快大家做完以后,我让同桌互相对题,有不同答案的就讨论。然后我们开始对题,在对每道题的时候我都会做以讲解说明。由于我的题目设置的就是我要给学生讲解的都是由浅入深、由基本特点数量关系必要条件到计算方法的确立公式的总结推出、推出公式后的模仿性应用的基本习题、稍有变化的习题、微有难度提高题。等我把题都对完了,会的学生更深刻了,有部分不理解的学生也突破了难关,基础差的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算法。接着我让学生总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法,需要注意的地方,自己给大家出一些题让同学们算。最后我又让同学们进行第二次的尝试就是把当堂的同步练习册完成了。下课的时候虽然有部分同学没有完成,但是我知道学生们肯定很乐意的把剩下的部分完成了。完成的同学一定觉得数学作业也完成了也学会了,下课能尽情的玩了。回来办公室了坐下才想起来忘给学生放多有关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的多媒体动画了。不过我估计学生用不着了。以后的三角形的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我都是按照这样的尝试教学模式去教学的。那些天学生每天不用我留都知道作业是什么了。一直到现在我也很注意哪些教材能用尝试教学法,尽力将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成为实验“尝试教学法”大军中一名成熟的战士。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尝试教学法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并不要求堂堂课都去用。“先练后讲”有好处,但必须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而定,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审时度势,因教材施教,才是教学的上策!
2011-03-1
第五篇:教育小故事
教育小故事——冲动激情
不知不觉,本人当教师的岗位上已经满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的岁月里,不乏有冲动的激情。有过担心,有过彷徨,有过后悔,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发生在教学第三年的事情。
那一年,本人正当年轻盛,教学也刚有点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在上五年级常识这门课时特别要求每个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记住,会背,在下一节课上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要举手,否则就罚抄五遍,如果举手答不出,抄的遍数加倍,所以学生只要知道下一节课是我的常识课,整个下课时间都在不停的背的书,当然也有例外,李恺强同学就是例外中的一位。
记得一次上午第三节课上课结束后,我查罚抄的作业,只有他没抄,一个字都没动,这在当时对于我来说的不可思议的,绝对是挑战我的权威。当时头一热、一冲动就让他留下抄,不抄完没饭吃,激烈的碰撞就此拉开,从语言上到肢体上,从教室里到操场上,没说天昏地暗,也引起了学校大量围观,最的凭着身高马大,终于把他按在地上没法动,最后在好几个老师的劝解下才摆休。饭后,他在他妈妈的陪伴下来校给我作了深刻的检讨,事情才告一段落。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幼稚的可爱,其实用打罚的方法对自己的学生不会有好处,现在来看如果学生不做作业很正常,当时如果以孩子的立场去想,也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不过如果没有那一丝激情、那一丝冲动,也就没有了这一份珍贵的记忆。
吴晓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