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时间:2019-05-15 11:1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十二五”军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

遵循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题、主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密切相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特别是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方针。这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起着选择路线方向、抓住关键问题、确定动力机制的重要作用。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与党的要求相符合,与国家发展同脉动。“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胡主席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形势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出发,着眼不断增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和坚强安全保障,明确提出了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确定,与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的确定,时间衔接、思想一致、内容契合、功能互动,是同一主旋律在不同领域的生动体现。

2、主题和主线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与主线并列使用的情况下,具体分析二者的关系,可以看出:主题强调的是基本方针,主线强调的是基本途径;主题规定了发展过程的主导价值,主线规定了发展过程的主导机制;主题的性质决定了主线的样式,主线的确立保证了主题的贯彻;没有主题,主线就缺少灵魂,没有主线,主题就只能悬置。

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把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军队建设的战略任务,努力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水平,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就是要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自觉运用科技进步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规律,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以信息为主导、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增长点、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官兵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转到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上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水平的提高,推进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坚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来衡量和检验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建设成效,通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切实转变军队建设发展方式和军队保障方式。

3、主题和主线是把握趋势、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基本遵循。

经济社会主题是执政党根据对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而确定出来的。确立科学发展这一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就能够着力解决阻碍发展的矛盾问题,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贯彻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实现科学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题,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军队建设环境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阶段,着眼履行军队历史使命要求,针对军事能力与军事任务还不相适应的问题,确定的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主题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确立的主要原则,是奋斗的主要目标。确立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表明,面对更趋复杂的安全和发展外部环境,面对更加艰巨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使命,我军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着力解决影响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按照主题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线,是确立科学发展主题并使之进入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是对战斗力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正确反映,是对信息技术条件下战斗力关键因素和基本形态的准确把握。确立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主线表明,提高军队的科学技术含量,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主要趋势,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增加人员规模和一般技术武器装备数量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必须推进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切实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

4、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与主线的战略思想,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坚持科学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十二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主题和主线的确立,使我们对以往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战略方针有了更为自觉的认识。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和主线,就能够在诸多目标当中明确主要目标,在诸多“招数”当中抓住主要“招数”,在诸多问题当中把握主要问题,在诸多方针当中服务主要方针,确保在重要时期、关键时期平稳快速发展,取得切实成效。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将有力推动有效履行使命能力的提高。从能力的生成机制看,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能力要以资源为基础,一般来说,可支配资源越多,能力基础越厚实。但如果资源分配使用不合理,没有真正主要用在能力建设上,资源也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是硬件的能力、武器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软件的能力、编制体制的能力。如果编制臃肿、体制繁琐,武器装备的效能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围绕提高有效履行使命能力,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才能增强军费使用的科学性和效益,让有限的军费转化为更大的战斗力。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将有力推动我军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科学发展是贯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主题,也是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就能够从国家安全发展的大局出发搞好军队建设的战略筹划,积极主动地把风险挑战转化为军队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的发展环境、空间和条件。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将有力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前,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主要不是在数量规模上做文章,而重点是要解决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调整和优化军队组织形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方面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证,一方面又需要依靠科学发展观指导,依靠符合科学发展的改革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既勇于迈出改革步伐,又坚持科学慎重态度;立足军队改革发展全局,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保持稳定、提高战斗力三者关系,尽可能降低改革的风险和代价,掌控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节奏。

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战斗力高低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战斗力要素的内涵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然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否则,维持原有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势必迟滞拖延军事能力的提高,难以有效履行军队使命,“该出手时出不了手”。战斗力生成模式涉及到军队的技术结构、组织形态、人员素质等,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质上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场深刻变革,必将促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领域的整体提升。

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解决我军建设两个“不相适应”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信息化建设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影响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矛盾和问题,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战斗力生成模式尚未完成转变所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依靠模式转型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军事能力。

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贯彻这一主线,才能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部队,推进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统筹谋划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体系配套,不断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

5、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中坚持好这一主题、贯穿好这一主线的前提。

主题决定主线,主线深化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指导原则,决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的基本遵循,决定了以什么主线建设军队。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战斗力作为军队发挥功能的基石,必须不断提高更新,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赋予战斗力以新质,用系统优化的科学标准构建新型战斗力生成模式,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引导我军战斗力建设,科学发展主题决定了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主线。确立主题,还要有主线与之相配合,主线具有独特作用。在2005年底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胡主席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思想。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对这一思想的认识更加深刻。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已成为实践的逻辑与思想的逻辑的必然要求。主线作为基本方法,是使主题向实践深化的基本途径;主线作为关键问题,是使主题向实质深化的焦点所在;主线作为贯穿线索,是使主题向各领域深化的中介条件。切实增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紧迫感,把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主线,贯穿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和各领域,正是科学发展主题的深化。

主题是主线的出发点,主线是主题的落脚点。确立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主题,就要继续回答和解决依靠什么主要方式、通过什么主要途径,把科学发展落在实处、变为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主要矛盾的问题。可以说,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是形成主线的出发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推进主题的落脚点。没有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就缺少目标牵引;没有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科学发展就很难落到实处。战斗力生成模式既是科学发展的落脚点,同时也是科学发展主题的生长点。正是基于对我军战斗力建设的基础与现状的全面了解,基于对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组织形态新特点新规律的深刻认知,才能够从具体到普遍,提炼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纲领。

主题为主线确立标准,主线为主题提供支撑。主题既提供目标导向,也提供价值导向、标准导向。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有正确的方向、科学的内涵、强大的动力,才能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确立目标、标准和牵引。战斗力生成模式怎样转变、转变成效怎样检验,都要符合科学发展主题要求,都要保证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抓好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融合集成,着力培育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主线既体现和实践着主题,也证明和支持着主题。贯穿主线就是坚持主题的实际证明,就是支持主题的重要活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速度、进度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确证着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国防和军队建设就有了发展的重点、建设的抓手、工作的聚焦,就能够获得支撑、力量和保障。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成效越为显著,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就越为扎实。

6、主题已确定,主线已明确。进入“十二五”时期,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主题与主线的统一。

坚持主题与主线的统一,就要切实体现在“五个更加注重”上。“五个更加注重”突出了贯彻主题主线的着力点,从不同方面加强了主题与主线的统一。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贯彻主题主线的思想政治要求,思想政治建设增强了贯彻主题主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注重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是贯彻主题主线的军事职能要求,军事斗争准备蕴含了贯彻主题主线的指向性和迫切性;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是贯彻主题主线的动力机制要求,改革创新促进了贯彻主题主线的进展和深化;更加注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贯彻主题主线的治军方针要求,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了贯彻主题主线的法制基础和纪律保障;更加注重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是贯彻主题主线的质量效益要求,质量效益确立了贯彻主题主线的价值准则和检验标准。

坚持主题与主线的统一,就要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证。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都要以构建相适应相符合的体制机制为任务,同时也要以提供相适应相符合的体制机制为条件。是否科学发展,能否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定的体制机制的产物。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保证科学发展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体制机制问题,如领导管理体制机制、联合作战体制机制、作战力量结构编成、教育训练体制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后勤保障政策制度等,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运作方式,实现从要素到体系、从实体到信息、从硬件到软件、从分散到联合的能力跃升。

第二篇: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科学筹划、全面推进军队各项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深入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工作,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断强化军魂意识,确保广大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巩固深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军委部署要求,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紧密结合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和心理服务工作,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筹划,推动各项建设有机衔接、有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管理,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提高后勤供应保障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突出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统筹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做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准备。

三、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深化训练模式、训练方法和训练管理改革,大力加强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研究性、检验性训练,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坚持战斗力标准和战训一致原则,紧贴实战要求和使命任务,扎实抓好新大纲贯彻落实,强化实战化训练,加强技战术基础训练、使命课题训练、首长机关训练和新装备训练,统筹抓好反恐维稳、国际维和、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扎实做

好训练中政治工作和后勤、装备保障工作,激发广大官兵的练兵热情,在部队上下形成大抓军事训练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加强军事立法工作,推进军事法制建设,严格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教育部队、开展工作、规范行为,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提高部队正规化水平。把纪律建设作为正规化建设的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官兵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做到严守纪律、令行禁止、赏罚严明。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治军带兵的特点规律,推动管理观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改进创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认真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促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和官兵全面发展。

五、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适应我国安全环境的新形势和维护发展利益的新要求,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科技参战支前,突出综合动员保障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努力提升核心动员能力、体系动员能力。推进国防动员立法进程,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优化后备力量的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骨干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可靠管用的强大后备力量,不断提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保持和发扬全社会合力抓国防教育的好传统好做法,通过各种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六、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始终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活力,积极调动和运用军地各种资源,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途径,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推动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但这是机械化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当战 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战与电子战结合运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立了CI系统,建立了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也就形成了。

简要地说就是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

1.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当前战场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主要有各种侦察卫星、雷达、侦察机、无人侦察器、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夜视器材等。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 息遥感控制系统。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各种侦察卫星,如电子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大地测量卫星,气象卫星,预警卫星等,获得的信息量约占全部情报的90%。

从198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看,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卫星、光导纤维、数据、图象、传真通信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化通信,构成了当今战场的多样化,高速度的信息传递体系。海湾战争前后90天的通信量超过了全欧洲的40年。高峰期间,一天的电话呼叫达70多万次,军事卫星构成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基本的指挥控制手 段,它不但在战区间、战区内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且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了高速数据处理系统。美国国防卫星通信提供了所有战区间通信的75%,导航卫星还为“战斧”巡航导弹提供了精确的导航数据。战争中大量信息的获取与传递,造成信息泛滥。在信息的浩瀚海洋里,如何整理归类,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综合推断,决策处理,就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记忆、检索、推理和部分思维功能。目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完成一

个人需要花几天、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运算。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格化发展,已在战争中发挥很大作用。海湾 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11万多架次,从不同机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伊、科战场空域作战,而且还要克服多国部队的不同语言障碍,基本上做到协同的秩序井然。其中得力于计算机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也反映了计算机在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一个侧面。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对抗模拟方面,可以提出若干方案的选择比较,为指挥战争(作战)提供参考。

2.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信息武器系统

信息武器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功能上,而且扩展成为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硬杀伤和软杀伤武器,主要是信息压制、信息打击和信息截取、信息扰乱等。如无线电压制反压制、雷达摧毁反摧毁、计算机病毒对抗、黑客扰乱与防止、对武器的精确制导反制导等。有的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武器,计算机不但是一种指挥工具,而且也可以成为一种武器。信息技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包含有:各种信息作战的作战平台;各种信息 化弹体,如各种导弹、雷体等;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如信息化头盔、服装、通信工具和武器等;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如各种卫星、CISR系统等;用于计算网络系统作战的数字化程序化武器,如病毒、黑客等。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

信息化武器装备较之常规武器装备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一架常规的飞机,如果给以安装信息技术的翅膀,增加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加大远战和精确制导能力,敷有隐形涂料,具备夜视功能,则这架飞机的战斗能量是几何级地提高了。信息与能量相结合,不但使作战平台及时获得信息,发挥效 能,赋予弹体正确的方向,而且弹体能自动吸取信息,命中目标。这就超越了弹体本身的功能和增强了武器原有的功能,形成新型的战斗力。所以使用信息武器系统是信息战争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武器,而且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主导武器,才最有力地标志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在战争中使用武器装备的形式和状态,决定了战争的形式和状态。正是由于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机动性能的机械化武器装备,才能称得上是机械化战争。同样,只有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的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3.构成信息网络化战场

信息网络化战场,主要由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三大系统,在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联结为网络,整体地(不是单独地)展开工作。遥感侦察系统从信源处获取信息,通过信道传递系统传递到达信宿(如计算机处理中心),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以利用。信息处理利用的结果是要做出决策,定下决心,使用哪些部队、哪些武器遂行哪种作战任务,打击或防护哪些目标等。这就还需要有一个部队行动和武器打击这样一个庞大系统来遂行作战任务。有时部队或信息武器系统可以直接 获取信息,按预先的方案和总的意图,不需等待专门的行动指令,就可以直接打击敌方目标或抵抗敌方的攻击。这是信息化战场信息共享的一大优点。对目标打击或防护情况,又被遥感侦察系统获取,反馈给信息处理中心进行评估。这就是一项重要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的过程。战场信息网络,除了一般的由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网络系统外,还需要有保障供应系统来保障上述网络系统正常顺畅地展开工作。保障供应系统主要是能源供应系统、故障维修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病毒处理系统以及人员生活供应系统等。其中电子对抗和病毒系统是攻防兼备的,对己是防,对敌是攻。

这样就有五大系统组成了战场信息网络。即:信息获取系统、传递系统、处理和利用系统、部队行动系统、保障供应系统。连接五大系统的中心环节是C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有了完善的CI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网络化战场。

4.全时空的制信息权的斗争

一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信息斗争在战前就开始了,并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即使战争结束后,信息斗争仍在继续。在战争中的信息斗争,从时间上讲,从战争爆发到终结,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的全部时间都在进行着;从空间上讲,从前沿到纵深到后方,有关参战国的陆、海、空、天的全部空间以及电磁领域和计算机网络空间都在进行较量着。这种信息斗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随着战略的需要和战场情况的差异,虽然也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总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谓制信息权,就是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握有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才能运用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的各种手段打败敌人取得胜 利。而这种制信息权又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链环和五种基本手段上握有优势。三大基本链环,即: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利用。只有获取了信息,才能耳聪目明;只有顺畅的信息传递,才能指挥自如;只有及时正确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才能运筹帷幄,争取时间,组织力量,压制、打击和消灭敌人。严格地说,所谓信息斗争,主要的就是在这三个链环上的斗争。三个基本链环上的信息斗争又可以归结为侦察反侦察、干扰反干扰、破坏反破坏、摧毁反摧毁、控制反控制五种基本手段。要在信息斗争中获取胜利,就要

在创建上述五种基本手段的物质基础,并在实践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之。谁能在上述三个基本链环和五种基本手段上握有优势,谁就能掌握制信息权,赢得战 争的胜利。

这些基本特征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其它特征:如空间扩大,战争进程缩短,战场空前透明,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天地一体作战、网络空间作战、战争消耗大等等。

第三篇: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如何继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科学筹划、全面推进军队各项建设,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深入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工作,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断强化军魂意识,确保广大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巩固深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军委部署要求,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紧密结合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和心理服务工作,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筹划,推动各项建设有机衔接、有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管理,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提高后勤供应保障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突出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统筹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做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准备。

三、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深化训练模式、训练方法和训练管理改革,大力加强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研究性、检验性训练,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坚持战斗力标准和战训一致原则,紧贴实战要求和使命任务,扎实抓好新大纲贯彻落实,强化实战化训练,加强技战术基础训练、使命课题训练、首长机关训练和新装备训练,统筹抓好反恐维稳、国际维和、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扎实做

好训练中政治工作和后勤、装备保障工作,激发广大官兵的练兵热情,在部队上下形成大抓军事训练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加强军事立法工作,推进军事法制建设,严格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教育部队、开展工作、规范行为,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提高部队正规化水平。把纪律建设作为正规化建设的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官兵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做到严守纪律、令行禁止、赏罚严明。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治军带兵的特点规律,推动管理观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改进创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认真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促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和官兵全面发展。

五、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适应我国安全环境的新形势和维护发展利益的新要求,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科技参战支前,突出综合动员保障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努力提升核心动员能力、体系动员能力。推进国防动员立法进程,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优化后备力量的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骨干队伍建设,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可靠管用的强大后备力量,不断提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保持和发扬全社会合力抓国防教育的好传统好做法,通过各种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六、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始终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活力,积极调动和运用军地各种资源,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途径,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推动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国防与军队建设

上课周三-78节、序号:110成绩________

国防与军队建设

陈剑楠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09级商学系电子商务(1)班 240994315 福建福州 邮编:350015)

摘要: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俗话说“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以一日不防”,由此可以看出国防的重要性。面对并不太平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一步推进我军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各项准备。因此本文以下五方面论述。一是学习中国化马克思军事理论。二是建设人民军队。三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五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人民军队 绝对领导 协调发展 精兵之路

前言

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面对并不太平的国际形势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一步推进我军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各项准备。以促进现代化国防建设。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毛泽东和我军其他领导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战争的经验,带领全体军民创造了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人民战争的新形式和新经验。他们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提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和其他各条战线的非武装斗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制定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灵活机动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出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等等。这些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战略战术,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以劣势装备的人民军队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的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多次指出,我赞成毛主席制定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只是历史条件不同,人民战争的手段、打法和表现形式也将会有不同。江泽民强调,人民战争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力量所在,但要根据新形势新条件,研究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形式、新战法,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胡锦涛同志强调,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和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其综合素质和主观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有13亿人民的团结一致,有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我们不畏惧任何强敌干预,完全有能力应对军事上的各种挑战。

二、建设人民军队

毛泽东和我军其他领导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战争的经验,带领全体军民创造了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人民战争的新形式和新经验。他们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提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和其他各条战线的非武装斗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制定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灵活机动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出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等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多次指出,我赞成毛主席制定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战 1

略思想,只是历史条件不同,人民战争的手段、打法和表现形式也将会有不同。江泽民强调,人民战争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力量所在,但要根据新形势新条件,研究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形式、新战法,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胡锦涛同志强调,人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和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其综合素质和主观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我军的建军之基、立军之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曾产生过各式各样的政党和组织,也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军队和武装,但都没有能够担负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都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正确抉择。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与中国军事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军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政治优势。实践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有利于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军队建设,有利于保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的高度集中统一,有利于发挥军队在保卫和建设国家中的职能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国防的现代化,增强我国的国防武装力量。

四、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战争与经济、政治关系的一般原理,指出战争考验每个民族的社会制度。列宁、斯大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强调要“创造一切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必要前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防力量”。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和我军其他领导人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并根据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训,提出了加强国防,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指导方针;作出了独立自主,发展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包括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战略武器装备和现代化尖端科学技术)的重大决策,并且反复强调,要把捍卫我国独立地位放到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任何时候我国的独立和安全都不能受制于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中,还明确提出:“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要“多搞经济建设”,“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1978年,我们党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接着又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一定要抓住当前和平时期这个良机,硬着头皮先把经济搞上去。军队要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并积极搞好军队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它本身就涉及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安全大局。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极格局终结和冷战结束,世界处于新的深刻变动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江泽民提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要逐步加大国防投入,及时地把一部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的思想;国防建设要讲效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把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到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的高度,强调军队各项建设都要从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利益全局出发。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统一。这些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中心是解决军队现代化问题,即解决军队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全面提高军队战斗力;要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解决和平时期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问题;要十分重视科学

技术和人才对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关于军队建设,他具体阐明了“精兵”、“利器”、“合成”、“高效”四个原则。他反复强调,军队改革不能照搬外军的做法,要把改革同军队的稳定和发展统一起来,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军建设打开了崭新局面,顺利踏上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以武器装备和技术的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在世界主要国家加速发展。为了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江泽民提出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建设一支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他强调,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关键在于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大力提高广大官兵的科技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矫健,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内容纯属于个人观点,如有论点不足或不妥之处,望老师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大学军事学教程》,陈润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联系电话:***

第五篇: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读本心得体会

《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读本》心得体会

一、提高战斗力,必须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是能力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必须把学习作为部队各级党委班子建设的第一要务、履行职责的第一责任、能打胜仗的第一需要,来增强主动学习、奋发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重视学习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学习作为看家本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大兴学习之风始终热潮不断,延安整风,推动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治党治军的领导骨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学习是我们党兴旺发达、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证,是我军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加速推进,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接踵而至,可以预料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将不断涌现。如不强化学习、广猎知识,就会目光短浅、观念陈旧、思路狭窄,无力破解难题、顺应发展、有所作为,也不会在这场改革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因此,只有学习才能当好强军征程的领跑者、弄潮儿,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扬军威、震国威。学习与实践是培养与磨练能打仗、打胜仗的天下“良药”。

二、提高战斗力,必须学习过硬本领

无知是最大的敌人,要想战胜敌人首先就得加强学习。我们必须用战斗力标准牵引学习,本着打赢需要什么就重点学什么、打赢缺什么就尽快补什么的原则,始终重学好学、勤学苦学、广学博学,使学习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加速器”。坚持学以铸魂,坚决听党指挥。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洞察秋毫、明辨是非;要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学好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强军目标的重要论述,打牢理想信念之基,补好听党指挥之“钙”,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坚持学以励志,强化责任担当。要在学习中强化战斗队思想,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观念,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永远有责任,眼睛里永远有对手,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要聚精会神谋打赢、钻打赢、练打赢,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练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真本事。坚持学以增智,提高思维层次。战争是武器的对抗,也是谋略的较量。要学会战略思维,坚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视野判断形势,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学会前瞻思维,积极主动地把握大势、辨清走势、审时度势;学会全局思维,始终站在战斗力建设全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辩证思维,善于用辩证的方法来思考分析问题;学会创新思维,牢固树立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强军兴军实践中锤炼能力素质。坚持学以养德,提升精神境界。要把学习与加强党性修养紧密联系起来,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锤炼道德操守,培育健康情趣;要把学习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四风”,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以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汇聚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三、提高战斗力,必须切实改进学风

学风关乎作风。面对强军实践的目标要求和紧迫课题,我们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盲人摸象,而是紧随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保持静心学习的状态、刻苦钻研的劲头和探求真理的精神,熟悉武器装备性能,熟知现代战争机理,熟练军事训练技能,真正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持之以恒,防止心浮气躁。学贵有恒。要从繁文缛节、接待应酬等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凝神静气,心无旁骛,排除干扰,真正沉下心、坐得住;要养成见缝插针、化整为零、抓紧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一股钻劲挤劲,积少成多,厚积薄发;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让学习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深钻细研,防止浅尝辄止。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识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没有思考,再好的知识和理论也难以被吸收消化,更不能内化为自身素养,转化为打赢现代战争的实际本领。要坚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开动脑筋,研究把握现代战争特点、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运用和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等,在深钻细研中发现新“大陆”,在深思熟虑中形成新认识。学以致用,防止“纸上谈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之所以永远焕发青春活力,就在于它服务于实践并深深根植于实践的沃土。领导干部要带头投身强军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探索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发展中,清醒看到能力上的短板和差距,做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不停步,形成水涨船高、学用相长的良好局面。

下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牢记坚决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强军之基,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

    第七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七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1、 贯穿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两条主线”是什么? 2、 贯穿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3、 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大全5篇]

    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筹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充分反映了全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面......

    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十点体会

    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十点体会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必须认......

    深入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

    深入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

    《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读本》心得体会

    《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读本》心得体会 经中央军委批准,为帮助官兵全面准确学习理解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推动全军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发展,总政......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2004-8-17 8:43:29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一)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建设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推荐]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 人民军队85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下奋勇开拓前进、不断创造辉煌的历史。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