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

时间:2019-05-15 11:0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

第一篇: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

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

中国青年报

近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定要审议的地铁禁食条款,因备受争议被删去。然而,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却持不同意见,建议恢复地铁禁食的规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则显示,58.6%的受访者认为解决地铁进食这类问题应该靠公众自觉,仅19.0%受访者支持对地铁进食采取强制罚款。

支持地铁禁食的主要理由是,在车厢内进食影响他人感受,尤其是中式餐点散发出来的气味容易弥漫整个车厢,冷热饮料在运行中摇晃的车厢洒出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地铁禁食支持者从公序良俗角度出发,要求将禁食条款写入地方法规。但地铁禁食尚未成为被普遍认可的公序良俗。

避免因饮食影响车厢乘客,是对他人的尊重。让每天花数小时上下班的人士,利用在地铁里的时间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也是对其人身权利的尊重。讨论在地铁是否应该禁食,不能成为多数人征服少数人的数量游戏。满足那些少数而客观存在的合理需求,同样很重要。在北京漫长的地铁网络里,花上一个多小时从此及彼很常见,这段时间已足够使部分人产生最基本的需求,如一些病人可能需要吃药,有人希望喝几口水,这都不过分。现代文明需要包容,片面追求所谓公共场所的秩序,可能会累及少数人。

法规对普通人的很大意义在于约束。必须指出的是,任何法律的约束应当无限缩小乃至避免对被约束者的不当伤害,对于地铁禁食这项带有争议性的规定,研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简单计算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比例更有意义。在车厢里饮食可能给一些人带来不适,但禁止饮食也可能侵犯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有人以“国际通行做法”为由推动地铁禁食。实际上,不同国家、城市的地铁管理者对待车厢内的进食行为,并未达成共识。2012年1月,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比尔·珀金斯提出法案,禁止在纽约市地铁车厢和站台上进食,最终这项法案并没有通过。伦敦地铁不禁食但是禁止饮用酒,不过那也是2008年以后的事,据说实施禁止令的前一天,不少人拎着酒瓶跑进地铁,享受最后一个允许饮酒的夜晚。严格实施车厢禁食的国家是新加坡,而中国香港也有如此规定。似乎是面积较小、自主性强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实施地铁禁食令,而文化背景复杂的国家想实施这项硬性规则,就没那么容易。

目前实施的北京地铁乘车规定,在“禁止事宜”中提到的情形包括行乞、表演、擅自销售物品和发放宣传品,经常坐地铁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情况屡禁不绝。上述争议性不那么大的禁止条款尚且难以落实,地铁禁食规则即使推出,恐怕也难免类似的遭遇。

第二篇:公序良俗的现实意义

论公序良俗的现实意义 探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我国现行法并未采纳公序良俗的概念和表述,但《民法通则》第七条、《合同法》第七条和《物权法》第七条关于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规定,通常被认为是承认了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设立的最初目的是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弱者,是对社会实质公平和实质平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例如:销售暴利行为、助逃合同、涉及环境侵害的合同、夫妻之间订立的附条件抚养合同、借腹生子合同、赌博债务等都是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探讨这一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一个事例为例,我将对公序良俗原则在现实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案情简介:该案原告张某与有妇之夫黄某同居数年,这期间生有一子。黄某身患绝症后,在她的悉心护理和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黄某生前立下遗嘱,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自己的部分赠与张某。由于黄的家人在他死后拒绝履行遗嘱,张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寻求法律解决,但她败诉了。泸州中级法院宣判她败诉运用的逻辑是:张、黄同居违反了《婚姻法》,损坏了社会公德,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所以遗赠行为无效。

该判决以道德的理由一举剥夺了黄某按自己意愿处理遗产的权利以及张某获得遗赠的权利,司法者充当了道德裁判和风化警察的角色,也许这一“担当”出自强烈的道德感,但却正在把司法功能引向歧途。至于黄、张二人的婚外关系无疑违反了婚姻法,也违反了两性关系上社会公认的一些道德规范。然而,违法婚姻法只能按婚姻法处理,而不能株连继承法并使继承法失效;违反道德规范,只能诉诸舆论和当事人的道德反省能力。

我认为,在遗赠真实合法的前提下,有《继承法》的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院援引公序良俗原则来断案是违背法治要求的做法。

根据继承法,法官要做的是要判明死者有无遗嘱,遗嘱是否真实、合法。死者无遗嘱,当依据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决定财产权的转移;死者有遗嘱,而遗嘱又是真实、合法的,遗嘱本身就构成决定财产权转移的充分依据。按真实、合法的遗嘱转移财产,乃基于对每个人一项基本权利的尊重,这就是按自己的意愿处理遗产或者获得他人遗赠的权利。这项权利不因每个人的身份背景、道德状况而转移,即使遗赠人或受赠人在别的什么事情上触犯法律、甚至犯有重罪,该权利也并不因此而打折。

而本案原告张某持有黄某遗嘱,此时法官的职责就是判明遗嘱合不合法。根据继承法,要判明这一点有几个要素须考虑。首先判明遗嘱有无伪造。如果并非伪造,而遗嘱又符合以下条件:立遗嘱人对所要处理的财产具有确切的所有权,立遗嘱时精神健全即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财产,立遗嘱时并未受到胁迫。此时遗嘱就是决定财产权归属的有效文件,法官必须尊重它并采取措施促使纠纷各方执行死者遗嘱而无权以任何理由否定遗嘱的有效性。张某所持遗嘱乃黄某生前经公证机关公证的,既不存在伪造问题,也没有证据显示黄某立遗嘱时精神不健全或受了胁迫,遗嘱的合法性确凿无疑。法官不依据法律而用道德理由宣布一份合法遗嘱无效,以道德裁判或风化警察身份处理遗产纠纷,这种弃正业于不顾而营“副业”的做法将导致多方面不良后果的。

至少,这种做法一来破坏了法律本应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和确定性,对法律的权威起到消解作用,与法治原则背道而驰;二来以越界的司法权侵犯了黄某和张某的相关权利;再者,由于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各自适用的范围,而道德适用范围远大于法律适用范围,它可以渗透于社会生活每一角落,影响到法律所触及不了的领域。以道德为依据判案结果是把道德法律化,这势必导致一种异常严苛、严重侵入人的私域的社会控制。

还有一点有必要指出,现代社会,法律是一元的,道德却是多元的,人们对同一现象,往往在道德上有不同看法,何况道德问题远比法律问题微妙,作道德判断时需要顾及的因素更多,两性关系上尤其如此。以微妙且多元的道德为判案依据意味着可以任由法官凭自己的道德偏好行事,这种陷司法于随意的做法对每个公民无论是生命安全也好还是财产安全,可不是什么好事。

总体上来看,在法律体系中,公序良俗原则的概括和极富弹性可补救成文法的不周延性、不合目的性及过于刚性的缺陷,成为法律解释、漏洞填补及法官能动司法的依据。立法者授权于法官,由法官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新情况,凭借其智慧与经验来把握公序良俗的精神实质,行使自由裁量权,在个案中确定具体行为是否违背了公序良俗。但公序良俗原则的抽象、不确定性决定其在法律适用中,要求法官具备较高的业务知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于是乎,在我国目前法官职业素质总体不高的情况下,将公序良俗原则依一定标准予以明确识别更显得异常重要。

因此,当前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深思公序良俗这一原则的现实意义。如何用,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一原则,是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第三篇:2014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地铁禁食”该不该

2014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地铁禁食”该不该

【背景材料】 从7月起,南京地铁开始实施禁止饮食的新规,不管是气味浓烈的韭菜盒子,还是无色无味的矿泉水,都在“禁食”之列。否则,将会受到警告或者被处于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等处罚。不少网友直呼,这堪称是地铁“史上最严禁食令”。

【参考解析】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各地立法部门不断做出“地铁禁食”尝试。立法禁食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地铁行驶安全,同时提高公民素质,在地铁乘坐规范上与国际接轨。尽管立法部门的尝试屡屡受挫,但这种努力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在经历了多次大讨论后,不在车厢内饮食、大声喧哗等许多公共礼仪规范,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理解和践行。

作出“地铁禁食”的尝试是其有现实问题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食物碎屑会引来蟑螂老鼠从而形成安全隐患。

其次,食物残渣以及包装垃圾等,会影响地铁车厢和车站的卫生环境。而且,地铁车厢空气流通性差,各种食物的气味会导致车厢内产生异味,影响他人。

但我们应看到,在早餐晚餐时间与潮汐交通叠合的情况下,拥有“饮食权”,意味着终日奔波的上班族可以“边走边吃”。但对“禁食族”而言,遍布车厢的“五谷杂陈”的味道及随处可见的垃圾,无疑是种折磨。如果地铁“禁食”,更清洁的环境或能顺应“禁食族”们的诉求,但这对那些每天奔波于车途的人们来说,或许是连吃饭间歇都被抹杀。这也是“地铁禁食”成为世界性难题的重要原因。

只是,在早晚高峰期内拥挤的人群内执法,恐怕确实难实现。一旦“厚此薄彼”,反而失去了法规的严肃性。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应有的自由权利。说到底,地铁禁食的目的,一者是为了不污染车厢的环境,二者是不影响到他人。在此前提下,制度不妨更柔韧,更人性化一些。

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加强宣传,将禁食标志做得更明显,或者进行广播提示,提倡尽量不饮食,靠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

其次,对初犯者采取从轻罚款的原则,起到警示和教育即可;同时,也要照顾到病患者的需求,比如美国佛州杰克森威尔的禁食令提出,出于健康需要,一些乘客的进食是被允许的。

此外,也可以尝试“分类禁食”,比如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地铁允许携带和喝饮料,但是饮料的容器必须密封或有防漏设计,这样也照顾到了人们的普通生理需求。

如此,既兼顾到了公共环境和秩序的需求,也有人性化考量,地铁禁食令也或更易于实施和操作。

中公教育新疆事业单位

第四篇: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杨昌茂

社会要和谐,就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并拥有维护良好公共秩序的机制。没有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要和谐,还必须有良好的习俗和行为规范,并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就是说,社会和谐,必须要有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是社会和谐的两大基石。

“人类可以没有自由而有秩序,但不可没有秩序而有自由”。(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良好的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时指出,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没有社会的公序,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秩序离不开规则,只不过不同时代,规则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代,“规则”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政策”,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实施;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则表现为一种“契约”,即相关利益群体集思广益、反复博弈之后达成的需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其既非计划经济时代的命令,也不体现某一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而是各方均衡博弈后有益于社会进步与和谐运转的结果。市场经济离不开规则,越成熟的市场经济,其规则便越为完善,而缺乏规则或仅有粗糙规则的市场经济,必然产生大量社会失范。

规则的建立健全侧重点是解决利益关系失衡问题。市场经济激励效率而易造成失衡,社会运行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扶贫济弱,提倡公平,让社会和谐发展”。这样的规则应该是对落后地区,对弱势群体无条件的倾斜。如果这样的规则操作缺乏有效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整个底层人员的心理差距,从而引发不满与冲突。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解决利益关系失衡的规则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

解决利益关系失衡,协调利益关系,政策、措施很重要,机制更为根本。可以说,社会不公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的结果。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背后,往往都无例外地存在这个因素。农民负担问题成为一个顽症,是与农民在利益追求能力上的弱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征地和拆迁中发生的严重不公,是与利益被损害者缺少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有直接关系的;民工权益屡屡被侵犯,求总理帮忙讨工资,也在于他们缺少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追逐渠道的机制。社会和谐并不是没有或很少有矛盾与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在矛盾和冲突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同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解决冲突与纠纷的能力。在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我们依稀看到了以理性化方式化解利益冲突的模式正在开始显现:SARS暴露了从信息控制到公共卫生体制一系列的弊端,最终有关灾难的信息披露制度开始形成;孙志刚之死以及其后引起的强大社会舆论,最终导致了实行了几十年的收容制度的废除以及对于社会歧视的关注;而由拆迁导致的社会抗议在很多地方也成为改革拆迁办法的直接动力。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将这些有益的尝试加以制度化,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制度建设,是因为制度能够提供和保证秩序,提供和保障稳定,提供和保证激励;没有制度,我们就无法生存,这是一个公认的真理。

良俗,即善良风俗,系指为社会、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会所尊重的起码的伦理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想方式的多元化。我们的和谐是面对多样性、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并且妥善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这样的和谐,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社会的“良俗”。正因如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是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

我们倡导的“良俗”,一是必须切合实际。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曾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在他们的经验教训中,有一点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所追寻的理想社会的模式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把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道德标准立得过高,过于理想化、抽象化,是无法实行和推广下去的。无论是儒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理想,还是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和谐追求,均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需要的“良俗”就象“八荣八耻”一样,既简练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又切合改革开放的时代实际,这应是“良俗”建设的标杆。二是必须兼容并收。当今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谁也无力、无法再倒退到以往那种一元化的局面,谁也无力、无法用扣帽子、大批判或高压手段来斩除、消灭被认为离经叛道的社会思潮”。我们应善于兼容并收,博采众议,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达到“和而不同”,进而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大同”,倡导社会起码的伦理要求。三是“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良俗”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一方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所作出的论证;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追求。追求追求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追求摆脱社会的各种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实现“天下为公”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从自然界的束缚和社会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获得的自由,劳动的解放,富足的安定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真正的解放。这一理想既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又提出了一个具有道德感召力的、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赋予这一价值目标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说:“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温家宝总理也特别强调要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权利是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才可能有社会和谐可言;另一方面,只有和谐社会才有能力使所有人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两者相依相生,在循环之中互动不已。不过,两者的互动关系并非自发进行的,需要以一定的公序良俗,还需要以一定的制度为保障,其中加强权利保障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权利的保障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对普通民众来说,民主意味着关注、参与公共生活(政治的、经济社会的、文化的等)的权利。首先要从制度上切实保护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不使这些可贵的权利受到压制,甚至遭受打击。公众参与是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缺少公众参与,民主、法治都将是空中楼阁。也只有从制度上切实保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从根

本上扭转“遇事躲着走”的委琐的精神风貌。当我们为在突发事件现场围观而不采取积极行动的“沉默的大多数”而痛心疾首时,我们应当想到因为参与权被忽视,公序良俗已经备遭蹂躏,“自保”成为必然。只有从微观体制上保护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社会风气,刷新民族的精神风貌。

其次是公共生活的知情权。暗箱操作是社会生活中许多弊端的一个病根,是社会的毒瘤。暗箱操作、潜规则盛行不仅导致重要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腐败现象的广泛发生,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瓦解制度和规则,从而瓦解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因此,除了真正的“国家秘密”外,其他一切有关权力行使的信息都要向公民开放,一切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有义务答复任何一位公民的询问。政务信息不是当政者可以拥为已有,进而谋取私利、愚弄公众的工具。宪法保障了每一个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平等权利,包括对公共事务的建议权和批评权。保护批评权是头等大事。一方面要严惩打击报复者,确保批评者不被打击报复;另一方面要严惩各级说谎者,令其政治上破产。实际情况是,公开了的批评也是“稀缺品”,因而在公共话语体系中批评性的真话难觅。没有批评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保护批评者,公开批评意见是改善社会生态、提升社会形象的急务。这也是公众参与的意旨所在。我们应当确保公民在公共生活方面的知情权;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在行政时应当能够听到民众的声音,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诉求的渠道和途径,都有以公开、合法的方式主张他们的利益的机会和途径。

第三,法律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衡点,它通过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机会,消除可能的障碍,尽可能让所有人的有一个公平的起点;它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自身建设能力,为矛盾寻找排泄的出口,让产生的矛盾能顺利进入有效的解决程序,防止矛盾激化;它提供人文环境需要的物质和智力支持,培育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自觉地用法律定纷止争;它保障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和谐的阳光,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和秩序。现阶段法制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权力历来都是受到顶礼膜拜的,我们的文化自古以来就缺乏分权和制衡的传统,能否建立国家和社会的平衡,能否让国家尊重社会和普通公民的个人权益,关键还是在于各级政府官员是否真的愿意把行政权力放在法律之下,是否真的愿意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是否真的愿意接受法律的监督和权力制衡。在这里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始终是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中国维权事业和公民权的保障取得很大进步,通过媒体大量报道、公众舆论的强烈关注许多侵权案件,使得这些案例得到公正处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面临权利受到损害时开始运用法律手段维权,这的确反映了维护民权逐渐成了社会的主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制度化,公民能否在没有报界、舆论和专家的关注下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公民权这才是我们最应期待的。

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一个理性的社会,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第五篇:《琵琶行(并序)》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节;

2.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教学设想

1. 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2. 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3.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稽康悲奏《广陵散》。《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②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③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教案

[目的意图]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

1、谁解琵琶声;

2、谁解青衫泪;

3、谁解风物意。[实施步骤]

1、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总体评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

下载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铁禁食并非公序良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琵琶行〔并序〕》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

    琵琶行并序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对音乐的描写,品味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想像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

    琵琶行(并序)教案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 3、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

    闲情赋并序

    闲情赋并序-陶渊明诗集 [ 说明] 这篇赋是抒写爱情之作,大概是陶渊明青年时期的作品。赋中抒写 对一位品貌出众的美人的爱慕之情,表明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热烈追求。初,张衡作《......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等。 2.理清故事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案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二、能......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一、单元说明 (学生齐读单元说明部分)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 我国的抒情散文于先秦萌芽。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都蕴涵着作者充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