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市政府令第198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已经2006年10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
试点工作的决定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市委二届八次和九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理顺乡镇行政管理关系,提高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乡镇现行管理体制和工作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乡镇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按照合法合理、权责一致、高效便民的原则,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切实解决乡镇原有职能职责和工作格局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乡镇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增人员、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加强乡镇行政执法监管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清理界定法定职责、规范委托执法职权、合理确定协助义务等形式,着力解决乡镇行政执法权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等问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职能等形式,着力解决乡镇公共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体系不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乡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乡镇政府由传统全能型管制型向法治型服务型转变。
二、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创建法治型政府
(一)清理界定乡镇政府的法定执法职责
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赋予乡镇政府法定行政执法职责的,乡镇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执法权限与执法程序以及具体事项、范围、标准和要求,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清理界定的现行乡镇政府具体的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共24项(具体内容见附件1)。
(二)规范限定乡镇政府受委托的执法职权
限定委托执法领域。区县(自治县、市)行政执法机关和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在区县设置的具有独立执法权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委托乡镇政府实施行政执法限定于以下三个领域:一是公共安全监管领域。主要涉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销售与燃放烟花爆竹管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内河交通运输安全、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农业机械安全的执法职权;二是市场秩序监管领域。主要涉及食品卫生、药品监管的执法职权;三是人口资源环境监管领域。主要涉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殡葬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动植物检疫监管的执法职权。
限定受托执法主体。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根据本机关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决定委托乡镇政府行使相应的行政执法职权。受委托的乡镇政府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定相对固定的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乡镇政府以区县行政执法机关的名义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职权。
限定委托执法范围。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决定限定的范围依法委托乡镇政府承担相应的行政执法职权,但重点限定在农村公共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人口资源环境监管领域中的部分具体事务性执法监管上,对于涉及面广、影响大、技术性强的执法事项暂不宜委托给乡镇政府。可以委托乡镇政府执法事项共14项(具体内容见附件2)。
规范委托执法权限。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委托乡镇政府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只限定于行政检查权、违法行为制止权、部分行政处罚权(指行政警告权和小额的行政罚款权)。
规范委托执法方式。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可以根据本机关行政执法的实际需要以及乡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在附件2明确限定的委托执法范围内,与乡镇政府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就达成一致协议的具体委托事项、权限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具体委托执法事项各个乡镇可以不同)并向社会公告。乡镇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定执法程序,使用委托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从事受委托执法事项的执法活动(委托协议书示范文本见附件4)。
规范受托执法责任。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对受托乡镇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应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托乡镇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有过错的,区县行政执法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后,可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和追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可以解除行政执法委托协议。受托乡镇政府超越委托权限和范围行使行政执法职权或将委托的行政执法职权再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乡镇政府自行承担。
规范罚款收入管理。乡镇政府接受区县行政执法机关的委托,在执法过程中收取的行政罚款收入,必须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统一上缴国库。
(三)合理确定乡镇政府协助执法义务
依法界定协助义务。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乡镇政府应当履行协助区县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义务的,乡镇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协助执法事项和要求,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拒绝或者消极对待。乡镇政府应当依法履行的协助执法义务共15项(具体内容见附件3)。
积极探索联合执法。区县行政执法机关与乡镇政府在试行委托执法的同时,应当积极探索联合执法。通过健全执法信息共享、执法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管辖、案件首接负责等制度,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执法联动保障体系,形成城乡一体、上下结合的农村执法格局,逐步解决区县行政执法机关与乡镇政府之间存在的权责不
一、协调不够、效率低下、监管缺位等问题,共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创建服务型政府
(一)推动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建立乡镇政务集中咨询制度。全市所有试点乡镇政府要根据现有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整合内设机构职能职责,在不增加机构、人员的前提下,强化乡镇政务咨询工作职责,选派作风好、能力强的人员,集中承担咨询服务工作,统一解答农民提出的有关生产、生活、技术、信息以及政策、法律等咨询问题。
推广乡镇政务代办服务模式。乡镇政务代办服务要充分体现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试点乡镇政府要全面推广“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的服务代办模式,实现农民申请办事一个窗口受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收缴。乡镇政务代办服务,一律不得向农民收取代办费用,代办服务工作经费由乡镇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试行乡镇行政服务合同管理。试点乡镇政府在履行特定公共服务职责过程中,对农民委托办理的事项可以与农民签定行政服务合同,合同内容应当明确签约当事人名称、服务事项、服务方式、服务要求、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农民通过与乡镇政府签订行政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促使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推进,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探索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改革。试点乡镇政府与原所辖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政事与政企分开的原则推进机构改革,对可由原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探索试行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对本乡镇不能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事项,可以通过市场购买部分农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可采取公开招标、委托经营、合同约定等方式,探索将一部分农村公益性事务逐步推向市场化、社会化,节约乡镇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强化农村科技服务。为农业和其他产业提供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乡镇政府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指导村社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强化农村信息服务。整合政务、农业、劳务、水利、人口计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区县、乡镇、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乡镇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区县政府要积极指导乡镇政府抓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逐步建立农业、农村、劳务、人口、地理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乡镇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好、利用好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气象信息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信息资源。做好乡镇信息化规划,加快通信、电视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通过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向农民提供产、供、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强化农村就业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机制。乡镇政府要全面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城镇低保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落实优抚保障政策,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和特困户救助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水平。
五是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户村为基础、小城镇为龙头、城乡共建为动力、连片创建为纽带,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村民”等创建活动。乡镇政府要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大力推进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乡乡建”多功能文化服务设施工程、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村居文化活动室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根据农村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是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培训服务。乡镇政府要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完全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农民子女报考职业学校以及参加职业学校短期职业培训,同时要努力实现由短期培训转向长短结合,逐步过渡到以中长期培训为主的转变,促进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七是强化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一村一室”要求,采取政府投入为主,集体和个人投入相结合、民办公助等方式,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落实配套措施,健全资金筹集、基金管理、服务与补尝、监督等机制。乡镇政府要认真履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责,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配合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最大限度提高参合农民实际受益率。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八是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服务。开展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免费为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查病,为育龄群众的健康着想,开展术后随访和生殖健康系列服务。乡镇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及社会保障政策,巩固农村计划生育成果。
九是强化农村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健全乡镇法律援助机制,做好对农村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把困难农民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对经济确有困难而又达不到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适当减少或免除法律服务费。乡镇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法律援助资金,为农民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保证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任务重的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区县行政执法机关以及乡镇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乡镇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现状,严格按照本决定,认真搞好本辖区范围内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和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
(二)加强工作指导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法制办、编办、人事局、财政局、监察局等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具体协调和组织实施。要求组织协调机构到位、工作力量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和乡镇政府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职责,切实搞好改革试点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
各区县(自治县、市)和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选配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行政执法岗位,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其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同时,要建立乡镇行政执法机构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管理制度。乡镇政府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上级行政执法机关的合法委托,不具备行政执法机构主体资格的,一律不得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对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员实行资格培训和管理,没有取得市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四)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执法公开制度。乡镇政府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程序、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事项、处罚标准等内容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建立案件报告制度。乡镇政府接受区县行政执法机关的委托,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过程中,查处的违法案件每季度必须向区县行政执法机关报送备案;发现违法行为不属于其法定职责或委托权限范围的,应立即向有权查处该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机关报告,并做好对违法人员(行为)的监控。
建立执法考核制度。区县政府及相关委托执法部门应对受托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进行专项考核。乡镇政府应根据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的事项、权限,并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执法考核办法,对乡镇执法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和民主评议,监督、查处、纠正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并与相关责任人员工作职责、工作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五)规范财政保障
进一步理顺区县与乡镇的财政分配关系,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改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各区县要按照乡镇财政供给范围及标准,确定乡镇支出需要。乡镇财政主要承担乡镇政权运转所需经费和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要在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的同时,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重点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
受托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所需工作经费由区县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确定乡镇政府支出基数以及向乡镇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统筹考虑,确保区县行政执法机关委托执法事项、权责落实到位。
(六)强化行政监督
进一步加大对乡镇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法制办、监察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乡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越权、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启动追责程序,追究乡镇行政负责人和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和经济责任,促进乡镇行政机关负责人及执法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和减少乡镇行政执法中的失误,提高行政效率,确保乡镇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
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的监督,做到委托规范、指导及时、监督有力、追责到位。
乡镇政府要建立行政执法检查、违法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发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过错,应及时进行纠正。
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法制办、监察局要对乡镇行政执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案卷或资料、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反馈给被检查乡镇政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书面通报,并责令被检查乡镇政府限期整改。
五、各区县(自治县、市)纳入改革试点的具体乡镇由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决定,并书面公告。各区县(自治县、市)改革试点方案应报市政府备案,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市编办。
六、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是否纳入改革试点由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决定。
七、改革试点期间,本市政府系统的原有规定与本决定不一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八、本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乡镇政府法定的行政执法职责
第二篇:乡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情况报告
乡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情况
报告
县统筹委:
按照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镇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的民主程序和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的要求对村(社区)的村公工作进行监督,并全面完成了xx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xx镇9个村(社区)在年初积极宣传动员,收集民意,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本村(社区)的项目进行了议定、公示,确保程序规范、资料齐全。全镇共议定项目51个,各议定项目根据本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于4月开始逐一进行实施,全年现已实施项目48个,涉及资金500余万元。
二、具体做法
1.我镇将县统筹委有关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整理,并发放到各村(社区),要求村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的民主程序和资金使用时间规范村公工作步骤。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我镇统一印发近两万份民意调查表(一户一表)到各村,各村(社区)对村公项目进行统计、汇总、梳理议定,并将结果公示在村务公开栏,并对不了解村公工作的群众进行细心讲解,宣传。
3.我镇帮助3个村完成了村公资金融资,以确保该村公项目顺利实施。4.我镇加大村公专项资金、融资资金相关项目的监督力度,同时对村公资料归档情况严格把关。
三、存在问题
1.部分村民因外出工作、居住或是对议事权益意识比较淡薄,不愿参与等原因,各村难以将“一户一表民意调查表”真正做到发放到每户手中。
2.项目公示存在的不足。一是项目公示范围存在只在村委会公示,在项目区和其他地方公示不够;二是群众意识淡薄,只关心对自己受益的公示项目,不关心其他群众的受益项目。
3.村公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是各村监事会不具备专业水平,在监督过程中不能完全履职,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不能保证,在施工日志和监督日志存在项目完工进行补写,监事会存在随声附合的现象、不持反对意见;二是理财小组对财务、账务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在财务管理上尚存在“都是村干部说了算,你们说怎样就怎样”,因此在履职上持保留意见。
4.验收项目存在的问题。一是村验收小组不具备专业水平,对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验收存在不专业现象。二是镇上复验队伍也存在不具备专业水平的现象。
5.村公资金融资项目工作还未全面完成。
四、下步工作
1.继续加强宣传,强化群众对村公的参与意识。
2.督促各村社区,做好村务公开,扩大区域范围进行公示,同时监管好村(社区)对项目在各个环节的公示时间。
3.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加大镇纪委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力度,请镇纪委对项目的过程进行监管并签署意见;二是加大村监事会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力度;三是加大受益群众对项目实施的监管力度,在项目验收时进行签字认可。
4.进一步加大对融资项目的施工督促,力争按标准及时完成。
第三篇:高何镇人民政府2010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总结
高何镇人民政府 2010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
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五大机制建立完善、各村项目建设稳妥推进。现将我镇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付平同志为组长的高何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高委发[2010]26号)和《关于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类项目管理的意见》(高委发[2010]27号)文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的实施意见》(邛委发[2010]12号)精神,邛崃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2010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目标任务的通知》(邛村公领办[2010]2号)文件要求,组织部、统筹局、农发局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邛组发[2010]6号)文件规定,充分发挥村民自主与自治作用,促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积极总结试点村经验与做法,全面铺开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我镇7个村(社区)采用多种形式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镇领导小组对各村议事会成员进行集中培训21次,发放改革宣传单、调查问卷1.8万份。工作组深入村、组不定期的组织培训。各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次召开议事会,拟制了实施方案,梳理的建设项目48个。目前,我镇7个村(社区)均启动了建设项目,并建立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民主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保障制度、公示制度和干部回避制度。同时,我镇坚持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明确镇纪委对各村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资金使用全程进行监管。
二、基本做法
(一)深入宣传,切实把握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具体要求
通过多次不定期的召开镇、村、组多级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专题工作会议,有意识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改革,将政策原原本本的交给群众,既让干部和群众深刻领会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又让群众充分掌握了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干部清 楚,群众明白”,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投身改革的热情。
(二)组织研究,形成改革实施意见和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我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结合我镇各村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高委发[2010]26号)和《关于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类项目管理的意见》(高委发[2010]2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分步推进的工作方法。
(三)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阶段和步骤
我镇在深入学习市上印发的各种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文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探索,制定了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步骤(方法),提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阶段;入户调查,形成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革实施方案阶段;建立健全机制,开展配套建设阶段和总结完善阶段。
(四)明确责任,形成五大机制指导意见
我镇结合前期工作情况,根据目前实际,下发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五大机制的《指导意见》,为各村建立完善五大机制提供保证和借鉴。
(五)让民做主,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
我镇在改革过程中,自始至终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议事会、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1.通过召开村(社区)“两委”干部会、党员及群众代表会、村议事会、以组为单位的村民大会,利用广播、一户一份宣传单、橱窗等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建设的目的、意义及相关内容,达到家喻户晓,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关注建设、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实施方案,选举成立协调监管小组。
2.“一户一问卷”,议题收集规范化。通过 “一户一表”的方式,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群众对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由群众自己填写“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建设调查表”。
3.项目梳理。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分类,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需完善的意见,且在调查表中占10%以上的,进行分类疏理。
4.项目议定。通过调查表收集、梳理出的项目,在村(社区)公示栏公示等方式,再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公示期间没有明确反对意见或反对意见不充分的,村议事会、全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按照议事表决规程,逐项予以表决通过,确定试点实施项目。同时,从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实际出发,按照定岗、定责、定员、定薪的原则,将各类服务和管理事务进行分类,制定专职岗位职责。对议定实施项目进行3天公示。5.项目排序。对议定的项目,经公示无异议或反对意见不充分的,通过“一户一表”的方式确定实施的先后顺序。
6.民主监督。通过监督委员会和受益群众推选出来的监督代表对实施项目进行全程监督,让群众对实施项目放心,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意识。
7.群众满意度测评。让受益群众以“一户一票”的形式对完成项目和社会管理类聘用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均在90%以上。真正让项目落到实处,群众称赞。
(六)加速村级服务配套
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为契机,完善了集中居住区的饮水、蓄水、路、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了软件设施,通过多元服务,丰富村(社区)服务功能。
(七)建立完善、规范的档案
为了更好的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我镇各村都根据统筹局的要求建立了完善、规范的档案,力争把我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做到群众满意和上级认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镇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五大机制建立不够完善、民主决策氛围不够浓厚等不足。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改革知晓面,真正使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切实调动广大老百姓的民主决策、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二)加快推进配套建设。目前全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已加紧启动今年急需实施的一些项目,我们将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各村配套建设。同时,将加快完善村(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
(三)推进融资项目建设。根据各村梳理出的项目情况,广泛宣传并征求群众意愿,积极组织上报项目融资,并结合自身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推进融资项目建设。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第四篇:虎X镇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认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
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各相关村:
根据茶财乡[2015]117号《茶X县财政局关于认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镇合湖、乔下、三达、黄坪等四个村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村。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推行的又一项重大的强农惠农政策,也是我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为了扎实推进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内容完善、标准规范、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二、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内容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主要解决以村级组织为实施主体、以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基本公共需要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重建轻管、环境脏乱、便民措施少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村级环境卫生运行维护。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村内环卫设施进行后续管理和维护,建立农村卫生保持长效机制。主
要包括村内垃圾的清理、收集、转运、处理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等。
2.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运行维护。依托已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站点设施、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构成“一站式、多功能”村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民政、社保、计生等行政代办服务,为银行、邮政、超市等商业服务布点提供便利,实现“小事不出村、办理在家门”。
三、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标准要求
2015年试点村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对垃圾处理、河道保洁、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维护等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
(一)村级环境卫生运行维护的标准要求
1.划分责任区域。由点到面覆盖整个村庄,根据实际工作量,统一核实每位清运、清扫、保洁人员的责任区域,同时推行网络化服务,确保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无死角。
2.确保管护内容
(1)垃圾处理。环卫设施齐全,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街转运”的垃圾运收处置体系,村庄内无暴露、积存垃圾。
(2)河道保洁。河面清洁、无漂浮物;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直排入河现象;河道两旁整洁无白色垃圾、无倾倒成堆垃圾。
(3)“六乱”整治。房屋建设有序,物料堆放整齐,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残垣断壁、破败“空心”房,杆线无安全隐患。
3.配置人员及设施。试点村按至少每300人配备一个保洁员,做到每日进行一次垃圾清扫,每2-3天进行一次垃圾清运。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每个村民小组建造一个垃圾池,每村配备一台垃圾清运车,每个保洁员配备一辆小翻斗车。
4.核定工资标准。结合市场总体工资水平,综合考虑保洁人员具体工作时间、工作难度、工作量以及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核定。
(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
1.固定服务场所。依托已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落实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场所设施,提高软硬、建设标准,做到“十个一”,即“一个场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个公示栏、一名以上代办员、一套办事须知、一张便民服务卡。”
2.公示服务内容。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为村民提供民政、计生、国土、农业、林业、社保、信访、补贴、户籍等各类事项的代办及咨询服务,并将十六位内容、办事程序、值班制度、联系电话等公开,提高所在区域群众对实行便民服务制度的知晓率。
3.建立轮值制度。各试点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聘请人员或村主干轮流值班,建立实时、约时办公制度。公示办公电话,确保村公共服务中心每天或实时有专(兼)职代办员在岗工作,并定员定时到乡镇公共服务中心为群众代办有关事项。
4.建立服务台账。対受理所有代办事项建立台账,将代办事项受理时间、委托人、代办内容、代办结果等情况详细记录,统一整理后存档。
5.落实服务承诺。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优质服务,达到“小事”不出“窗口”。“大事”不出“乡镇”的服务要求。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虎X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政府镇长黄合田为组长,人大主席肖玉红为副组长,财政所长谭蓉亭、农村环境整治专干刘琳琳为成员的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工作的规划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考核,探索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有效形式,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召开专门会议。8月14日,召开了4个试点村支部书记会议,主管领导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工作做了布置安排,镇长做了重点强调,各村支部书记也作了表态发言。
(三)加强督促检查。镇政府及财政所人员加强对试点村的指导检查力度,实时跟踪各试点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大资金投入。镇政府根据行政村规模及工作绩效,采取奖优罚劣的方式,激励试点村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工作。鼓励试点村盘活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级自我管理维护能力。
(五)严格规范管理。各试点村应严格按试点服务标准要求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补助资金主要用
于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养护,与运行维护相关的低值易耗损、办公设备的更新添置,劳务报酬、管理费用等必要支出,不得用于村级组织运转,不得用于村组人员补贴和村务接待,确保专款专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要予以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虎X镇人民政府
2015年8月14日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表彰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专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发改价检[2006]2788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表彰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总结和表彰先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河北省物价局等15个“全国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北京市物价检查所等160个“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韩涛同志等200名“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这次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是价格系统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是新形势下进一步作好价格监管服务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财富。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执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良好风范;学习他们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奋发图强,继续发挥先进表率作用,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严格依法行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
附件:
一、全国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名单
二、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先进集体名单
三、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先进个人名单
二OO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价格 监管 表彰 决定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物
价检查局、分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