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猫》
《猫》观后感
猫在1981年5月11号作为舞台剧在伦敦西头的新伦敦剧院首次演出。从此在英国一炮而红。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1982年《猫》开始在全世界的舞台剧圣地,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街上公演,到2000年夏天停演,早已打破了百老汇连续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数最多的记录。而直到现在,《猫》也是美国最长的巡回演出剧目。到目前为止总共有四次。
对于剧情我只能是肤浅的看懂一些,却不能像真正的鉴赏者那样看得透彻,分析得到位与创新。我只能粗略地看懂,不能详尽。看《猫》让我震撼最大的是那么多只的猫都表现自己各式各样的特点,而且非常的到位,表演可谓是淋漓尽致。真佩服那些演员的演技。而且关于化妆这一块是相当不错,真的会不知不觉把舞台上的演员当作现实生活的猫。《猫》具体讲述的内容是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个猫依次向来访的人类解释他们是谁,并且指出猫有三个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较高雅文气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了独舞“请到杰里科舞会来”作为开场,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英明的老戒律伯,今晚由他挑选一只杰里科猫,这只猫将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的杰里科猫。
珍尼安尼朵茨是一只老刚比猫,她整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若腾塔格,是一只爱搞恶作剧、对异性魅力十足的猫;被遗弃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泽贝拉”是一只杰里科猫,她已离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这次她发誓要回到家族里;强壮的“布斯托夫·琼”是只25磅重的猫,他把时间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阵雷鸣般的碰撞声,警笛声大作,邪恶的猫麦克维第大摇大摆地来了;“蒙哥杰瑞和兰普利第泽”是一个爱开开玩笑、爱搞作剧的捣蛋鬼小组,老是给他们家惹麻烦。
当仁慈而英明的领袖“老戒律伯”到场时,整个家族一片欢腾。它们准备了一些节目:群猫表演了一出名叫“波里科狗进行曲下的佩克族与波里科族的可怕的战斗”的戏。猫们穿着敌对派的狗的衣服向对方狂吠。表演被邪恶的麦克维第打断,猫们四散奔逃!老杜特罗内米平息了骚动,“杰里科舞会”如期开始,全体猫们跳舞欢庆。
猫的开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一切都静悄悄的时候,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猫,那么的多而且品种好不一样很有特色。尤其在描述杰里科猫的特点的那一段齐唱,太好听了,而且很有气势.中间因为一只掉下来的靴子,而一下停止了歌唱,然后又继续,完全不为所动.既有激昂的高歌亦有温柔的吟唱.在最后又一齐欢快地散开并且跳着欢快激昂的舞步,很有感觉.让人整个都激动兴奋了起来.接下去出现了很多很多的猫,各有自己的性格。
我最喜欢那只唱着很欢快的歌曲的猫了.名字叫做若腾塔格,他是一只很古怪的猫,别人叫他这样做,他却偏偏那样做,总是与别人唱反调,太有个性了。而且唱得好好听,歌词内容好潇洒啊,而且动作好帅好酷啊。唱出来的摇滚曲风也相当的棒,我想很多观众也都为他着迷了吧。正是因为这独特的魅力使他在母猫当中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并吸引了一群的母猫追逐他。这是一只很有个性很有特点的猫。而我也在视频里重复着摇滚猫的这一段。
然后摇滚猫出现之后是另外一只落魄的猫叫做格里泽贝拉,她出现后都没有人要理会她,善良的白猫本伸出去善良的双手要去与她相握,结果被挡回去了。落魄猫回忆着曾经的辉煌,而如今却一个人沦落,想要活得猫族的认可,活得重生,只有这样人生对的轨迹才会转变,才会成为过去那个自己,不再受人冷落,不再孤苦伶仃。她所唱的那首《回忆》打动了无数的观众,确实很好听,演唱的难度极为的高。
后来出现的巴斯特佛是一只体重超重的很会吃的,然而他却坚持自己保养得很好,仍在最佳状态而并非肥胖。他是一只幸福的富贵猫。应该是会招很多猫羡慕的和喜欢的吧,如果我要
在结尾的时候老戒律伯唱到“猫也要有获得尊严的权利”,唱出了本剧的中心观点,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这不仅在猫族中适用,借用在人类当中一样是适用的,也是作者在呼吁人类要学会尊重他人,也要懂得使用获得尊严的权利!不得不感叹作者的魅力以及才华,韦伯是让人尊敬让人敬佩的,这所有的演员也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对于《猫》不同人看法是不同的,因为校选才有了接触的机会,如果以后有机会真想看一次《猫》的真人秀呐!
第二篇:《龙猫》影评
曾经,我们都只是孩子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宫崎骏的作品了,《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龙猫》这部动画片我也看了不止两三次了。记得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看,只觉得很好笑、很可爱。可是现在看,依然觉得好笑,但是更多的是,感动。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本来很可爱、很幽默的画面,配上音乐,却温馨得让我有想哭的冲动。尤其是在现在,离开了家,上了大学。我清楚的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再也回不去那种单纯天真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我对于农村,实在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却很向往田园的生活了。《龙猫》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日本的农村,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工厂的烟气,更没有交通的噪音。这里拥有的是别致的乡间景色、传统的日本房屋、淳朴的民风民俗„„电影中的乡村世界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然我没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但电影中描绘的这种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生活深深的吸引着我,这仿佛是宫崎骏营造的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中我看到了水村山郭、飞桥野溪、在这个梦境中我感受到了隐隐炊烟、小桥流水,这是一副尽显乡村美景的画卷,更是一曲彰显亲和力的自然乐章。
很少有电影可以像《龙猫》一样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谦和的感觉。宫崎骏的电影中,主人公几乎都是小孩子,而且是不足十岁的孩子,电影中我们看不到成人世界中的烦恼和忧愁。《龙猫》中小月和小梅姐妹二人都是对生活充满向往的乐天派,而影片讲述的就是围绕她们、以及那可爱的龙猫所发生的事。宫崎骏充分的释放着他的童真童趣、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绿色的挚爱,为我们创造了 “一部成年人的童话”。
在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中,几乎都存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两者的形象在影片中也体现得非常鲜明,并且最后往往都是邪不胜正,正义永远处于胜利的一方。在小孩那个单纯而美好的幻想世界中,一直都保留着一个很传统的观念:“世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好人最终会排除种种困难而取得胜利。”正义与邪恶、快乐与悲伤、生存与死亡„„,世界的两极化,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在《龙猫》中却找不到任何邪恶力量,一切都单纯得近乎完美。留下的只有淡淡的温情,虽然看似平淡,却强烈抨击着每个人的心,令人深思。
宫崎骏是一位很善于把握观众心理的电影大师,为了与观众取得共鸣,他几乎将所有美好因素都倾注到影片中。美丽、安详、舒适的田园,白色小龙猫的腼腆胆怯,蓝色中只龙猫的小心谨慎还有憨厚可爱的大只龙猫,乐于助人的龙猫巴士,活泼好动的小梅„„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姿态,而这些微妙的因素却可以轻松自如的与观众的心达成共识,一个致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场景、人物无法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才会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全篇中我最喜欢的应该属下雨天姐妹俩和龙猫一起等公车那段了。下雨天,两姐妹给爸爸送伞,就在公交车站那里等。略显阴郁清冷的画面中,龙猫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身了,站在姐妹俩旁边像模像样地等候那只“猫车”,毛茸茸、胖乎乎的,一脸憨态,可爱到令人忍不住想去拥抱。开始时,多多洛笔直的站着像一尊雕像,面无表情,或者可以用傻傻的来形容。小月偷偷地瞄了它几眼,然后撑开伞,递给多多洛。撑伞的声音着实把多多洛下了一跳。后来多多洛玩伞的样子也非常可爱,令人忍俊不禁,尤其当多多洛震落枝头的雨珠就为听大珠小珠砸雨伞的响声时,让人绝倒。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天真的我们每次下雨的时候也总是会玩伞,转动伞,看着雨水飞出去我们就会开心的大跳。宫崎骏赋予动画人物的幽默总在细节处取胜,就如同他表现人们纯挚的情感一样,都是自然而然,若微风拂面,无处不在,却又一气呵成,无迹可寻。
我之所以被感动,就是因为那种难以言表的纯真的感情。在《龙猫》里面,那个大大胖
乎乎的多多洛和那个猫bus,一般的大人都是看不到的——只有那两个孩子才看得到。小时候,我们人人都是万物有灵者,所以,我们会和玩具说话,对无法解释的事情我们相信是有什么精灵在作怪,头不小心磕在门框上了,我们还会把门框狠狠地踹两脚,因为我们相信门框会疼。长大了,在家长和老师不懈的教育下,我们渐渐成了无神论者,再也看不到谁和自己的铅笔说话。成人后,残酷的现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坚硬,我们会富有感情地给孩子读童话,心里却明白那只是童话。时间的流逝,淡化了每个人的纯真,模糊了每个人的记忆,慢慢地,过往的点点滴滴只能变为遗留在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定格。但是无论世俗多么的腐朽、多么的险恶,都无法磨灭埋藏在人类思绪中最为美好的童年时光。而《龙猫》,就是那个带我们回到童真时期的时光机„„
《龙猫》是作为延续童年梦的一种产物,是一份每个人都想得到的童年礼物。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的一只龙猫,睡在那个年代我们心中的榕树洞里。虽然不合时宜,做梦也显然超龄了,但依旧希望在阳光晴好的下午,美美的小憩之时,能像小米一样遇到憨厚可爱的龙猫„„
除了这些,久石让的配乐也是我喜欢《龙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音乐悠扬而动听,散发出一种清馨、温暖、美妙的气息,而且带有丝丝怀旧感,让人迷恋而沉醉。尤其是冬天时,戴上耳机,静静的听久石让的歌曲,有一种沐浴在阳光下打瞌睡的感觉,暖洋洋的。
就让我们听着歌,在时间的夹缝中,偶尔纵容一下自己,奢侈地想象一回吧!“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第三篇:影评—一只猫
一只猫的固执
——评《向阳处的她》
我小时候养过一只猫,慵懒,狡黠。
每年假期,我与父母都会去另一所城市度假,每次都会不管不顾的走开。但每次回家,它总是带着刚睡醒的惬意,用头蹭着我的裤脚,像极了《夏目友人帐》里的那只肥猫。每次我都以为它会跑掉,远远逃离我的控制,去寻找更加灿烂的生活。可是它固执的选择等待,等待我走向它,逆着阳光。
猫咪真是一种固执的生物
几日前朋友兴冲冲的对我讲,《向阳处的她》甚是好看。我从未见他如此激动过,尤其是对一部纯爱片。在我看来,近几年纯爱片的发展空间着实有限,我原本是很喜欢的,渐渐也提不起兴致了。
但我一贯欣赏日本爱情文艺片的处理手法。镜头轻摇朦胧,画面干净,情节的渲染总是带着淡淡一掠的清新,没有太多特写,喜欢在情节的推动中把镜头拉远,只余一丝静谧,似乎个中酸甜全部留给观众,一个人回味。日本爱情文艺片中演员的演绎方式也是干脆直接的,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没有咆哮,没有怒吼,一起情感的夸张都没有,就只有一份纯真,只带着心底小小的纯真。也许她并不美艳,但那阳光下的背影出奇的干净明朗。
成都的天气近日晴朗的很,每每嗅到阳光的香气,总会想起上野树里在影片里蓬松的短发,阳光跳跃在发丝之间,朦朦胧胧,一直闪烁。还有那个午后,少年浩介半倚在椅子上,嘴角轻扬。可爱的真绪呆呆地望着令人厌倦的练习册,微微探向浩介,眼角弯弯。他们背后是窗,阳光正好。
初看《向阳处的她》总以为是类似于《建筑学概论》或者《那些年》之类的青春校园电影,无非是一对初恋成长成熟相遇的故事,难免有些失望。但渡来真绪实在是可爱极了,我舍不得丢掉。她是如此的富有活力,她围在爱的人身边蹦蹦跳跳,不时回头看一眼,清澈的双眸在笑容里化成了一汪清泉。她对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充满好奇。她就像只猫一样的固执,固执的等待爱的人走向她。她大胆率性,她的告白是那么的直率,她不顾家
人的反对勇敢地与恋人结婚。她就如向日葵那般灿烂,不断生长,热烈盛开,朝着太阳的方向。
我爱极了这个女孩。
似乎有些跑题,随意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喜欢讲自己所爱的,比如浩介和他的猫。影片开场,浩介抱着一只猫,欣喜的奔跑。猫缩在小小的浩介的怀里,温柔的笑。不知为何,我总会想起那些夜晚,父母亲都去工作,我蹲在家的门前,天色很暗。我的猫,它乖巧的钻进我的怀抱。它不时看看我,似乎在守护这个被夜色惊吓的小女孩。
日本很喜欢写猫的故事,似乎猫是一种奇妙的精灵。每个爱猫的人都有一颗那么温柔的心脏,我们的浩介也是如此,尽管他是那样平凡。这个温柔的孩子可以在被猫咪抓破手时依然坚持把猫咪救出,这个温柔的少年会看不惯真绪被欺负时挺身而出,虽然同样落得被孤立的下场。可是他一直很温柔,无论是否成长,可他一直如一个少年那般,带着自己可爱的真诚。
关于真绪是只猫的结局似乎没有什么突兀的。真绪初见浩介时,径直走向浩介只对他一个人的自我介绍;真绪总爱顶着的柔软蓬松的短发。真绪看到鱼会说的那句“好好吃的样子。”以及真绪对浩介固执的等待,纵然浪费了十载年华。
我一直都在想,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个女孩固执而又单纯。可这般可爱的女孩却是只猫,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似乎只有猫,才会有这般单纯吧。十几年的岁月里,这个名叫真绪的女孩,一直朝着浩介的方向,就像猫向着阳光。她说,你说你要去东京的大学,所以申请了所有东京的大学。只是害怕突然就错过了,浩介。她说,我们的相遇并不是偶然,浩介。她说,能嫁给你真幸福,浩介。她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类,优秀到身边无数男孩子爱慕,可她还是保留着猫的固执,只想围着浩介,享受浩介的温暖。而可笑的是影片的开场,一个浩介迟迟不敢约会的女孩对浩介说“没有人会一直等你。”但那个可爱的真绪却只会小心翼翼的问浩介,“我是位好妻子吗?”
听到这句话,心酸的很。人类之间的爱似乎习惯了计算着付出与回报。可我们的真绪,那只猫咪,她笨,那么笨,却又如此固执。她用了一生的时光去爱,去追逐,去寻找那个救过她的男孩。分别时,她微蹙着眉头,却好似很是满足。
读过小说后发现电影删减了一个细节。真绪结婚前曾与浩介公开过自己的存折,那是一笔令浩介惊异的数目。可真绪离开的前夕,她取出了所有的钱,留给浩介。
小说比电影到底是现实了些。也许这部电影为的就是营造一种纯粹的爱情。也许只有这样的纯粹对看客来说就是一场空梦。这场梦是那么的美好,与爱人相依相偎,看着对方的模样欣喜,幻想着与彼此一起老去。可戏演过了,梦也就破了,全都忘却了。莫名感动,道不清,却只能深陷其中。
真绪说,猫有九命。我还有八次轮回,我一定会再找到你。
Wouldn't it be nice if we were older /Then we wouldn't have to wait so long /And wouldn't it be nice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kind of world where we belong.影片最后响起的是真绪最爱的歌。浩介微笑着,流泪。他能否,记起一只固执的猫。如同我这般,记起我的猫,那只很狡猾,却又很笨的猫。
最后一次搬离小院,它像个王者蹲坐在墙头。我坐着车远去,看它一点一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它一直固执的蹲坐在那里,同样的,看着我远去,消失在它的视线里。它也许固执的相信,我还会回去。就像以往,它还可以蹭着我的裤脚,带着刚睡醒的惬意,像极了《夏目友人帐》里的那只肥猫。
我希望它不要那样固执的等我。
想来已隔四年时光。
第四篇:龙猫影评
红尘离殇
摘要:张资平的知名小说《苔莉》,有一定思想觉醒的知识青年——女主角苔莉,在爱情、婚姻上的坎坷经历和不幸命运。她的身体里面交织融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新时代的爱情专一、一夫一妻制思想,为其颠簸的命运添上了悲情的一笔。男女主人公以生命为代价为他们的“恋情”画完了最后一画。
关键词:《苔莉》爱情克欧传统思想
小说中女主人公苔莉是白国淳的第三房姨太太(苔莉开始并不知道白国淳在老家有两房太太),她对白的表弟,商科大学生谢克欧有好感,后来当他发现被丈夫欺骗了时,便不顾一切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克欧并且还抛下自己的女儿。
具体来说,女主角苔莉是“一个很时髦女学生——高谈文艺和恋爱的女学生”。①在个性解放、爱情婚姻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她追求自由恋爱,但更注重爱的专
一、爱的名分。用她本人的话说是“男性的专爱在女性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但她每每所遇非人。第一个情人,因为对她用情不专而散了;在学校与白国淳自由恋爱结了婚,然而白在老家已是妻妾成群,便留下幼小的女儿随克欧到远方游历,最终双双葬身大海。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为历代文人所书写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爱本身无罪。而在苔莉眼中,爱情是她生命唯一的动力和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一>我“思”故我悲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苔莉,虽然受到西方思想启蒙运到的影响,可是她的不懈追求,只是为了自己做主“拣一个作永久脱身的人”,本质的目的仍是传统女性的把自己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婚姻家庭观念。这个悲剧的故事不仅仅意味着男女主人公没有得到团圆的结局,更大的悲剧是人物在新旧道德挤压下的抉择和痛苦。这种痛苦是苔莉和克欧面对旧的伦理道德和性爱时犹豫,也是在旧道德的压制下心态的扭曲、变形。
另一方面,她的悲剧从一个侧面映现了世纪转折点上生命觉醒后女性,在前路暗淡的个人追索中所做的灾难性的白日梦。她的婚姻不曾有浓重的封建主义的阴影,但她并没有从自主的婚姻中得到预期的幸福满足。苔莉因遭受过爱情的挫折而对丈夫有一种敏感的专一的需求,可她的丈夫恰恰向她隐瞒了家中的妻室。她不得不承受丈夫回乡后独守空房的寂寞,不得不再次忍受被男性欺骗的心灵折磨。从更深层次看可以知道她身上一种“欲望的自我意识”。她意识到自身生存价值,自己的同一性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性。然而,这毕竟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初级形态,这种自恋式的自我意识思考问题的圆心是自身,并以自身满足为半径向外部世界划园,“其结果就是感到自己与世界不协调和力求自我实现。”②
她所选择的一味追求自我意识满足式的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一条自我放逐式的不归之路。因此苔莉殉情大海。她的不幸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觉醒后女性举步维艰的两难境地:把女性的爱欲完全纳入以社会文明为名义的操作原则下的秩序,而无视她们的生命需求固然不合乎人性。③张资平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他的创作自然难以脱逃男权文化设定的历史框架,不可避免陷于以个人愿望书写女人的窠臼。然而,在男权文化模式中,女人是被作为男人创造的艺术品而存在的,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宜于“作为艺术而鉴赏”④
就譬如一朵花(传统正是习惯把漂亮的女人比作花,所谓如花似玉,美女如花隔云端),其最大的功用便是悦人耳目,愉人感
官。花的价值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赏花人的喜欢和需要。⑤既然如此,文中的苔莉,她拥有魅惑、服务、取悦克欧的资本,成为可以满足男性鉴赏需要的“艺术女人”。法国作家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塑造成的”。⑥鲁迅说:“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有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⑦在这样的一个复杂混乱的背景下,就算是完全植入新思想的女性未必能够得到理想的幸福,何况是苔莉也没有脱离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觉醒的女性也少 有以自主的行为轻易背弃常态生活情境而冒险追求专一的爱恋的欢愉。对于表面有新思想装扮,骨子里依旧传统家庭思想根深蒂固的苔莉,她注定只能为美好的想象殉葬。
<二>红尘梦魇遗唱
《苔莉》中的男主角克欧由于性的苦闷与苔莉在一起,他说:“自己近半年来的安逸生活可以说全出自苔莉之赐”,“饮食衣履没有一件不替我关心”,“一般作妻子的人对她的丈夫都没有这样的周全吧”,“何况还安慰了我的性的寂寞”,“若没有苔莉,我早就堕落了,跟着一般无聊的同学向商卖性的女性买欢乐。幸得她安慰了我的性的寂寞”„„显而易见,克欧之于苔莉完全是一种生物上的性的需要,没有爱情。克欧的学业得以顺利地完成与苔莉在背后默默地付出有很大的关系,他心里对苔莉心存感激,赤裸裸的打着爱情的幌子,把苔莉当作其宣泄欲望的对象。
在克欧看来这种“爱”更多的是一种男权主义思想下女性作为附属品的占有欲:他痛心于苔莉早已失去处女之身,但当苔莉与丈夫白国淳相处时,又觉得让苔莉回到白那里去是对自己的侮辱,“苔莉的身体虽经国淳之手曾经一有次的堕落,但经自己的手净化之后无论如何再难把她让给人”。他迷恋苔莉的身体难于自拔,犯罪意识、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等等,又使他时时想“为自己的前程计,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计,不能不牺牲她了。为了避免社会的恶评计,为满足父母的希望计,更不能不牺牲她了。”“为了保持自己在社会上的声誉,为爱护自己的前程,也只好割爱了”。可以说,从开始他们之间的爱就不是平等的、真正意义上的相爱。
苔莉为了个虚名——让克欧向社会承认她是他的妻子。忍受着克欧对她精神上、肉体上的蹂躏,满足克欧无节制的无穷尽的肉欲要求,从不敢有一次拒绝他,她以为“不抱持这样的忍从主义就不能维系他的心”。当克欧表示愿陪伴她终身时,苔莉更是感激不尽:“谢谢你了!像我这样没有一点长出的女人,你如果不讨厌时,就让我跟你去吧”。苔莉自己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在她内心深处把自己看作是男人的附属品。
在女性缺乏经济独立的状况下,违背家庭夫妻的规范而一味追逐自我满足,不仅意味着失去生命的保障,也要饱受自我放逐的孤独之痛。苔莉以追逐爱情来保障未来的生活,她把恋爱对象克欧当作她的长期饭票。另一方面,克欧因为难于抵制她的肉体的诱惑接受了这份叔嫂恋。他们的目的都不是单纯的爱情,双方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互折磨,漫漫感情长路充满磕磕碰碰,还有克欧性格缺陷所添加的泪水。
然而,在他们的感情路程中,苔莉是主动出击的,因为她相信“所谓的恋爱是双方的相互的同情和肉感构成的“。文中作者把更
多的感情倾注在女主人公身上,她常常展示出人性的美。这种美不仅仅因为她实践了新的道德,她的美更基于她的现代”人“的完整人格。克欧发现自己已逐步堕入苔莉的“情网”,表现出踟蹰、退缩,以及解欲后的空虚、惘然,身陷衰疲虚飘、空落。是苔莉主动鼓励和引导着他一步一步按着性的轨迹勇敢的往前走,背叛亲人和社会,双双殉情,最后完成他们双方“爱”的征程。
《苔莉》笔调轻柔流利,心理描写缠绵蕴藉,带有浓时的忧伤和怅惘,像带血的夕阳一般具有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凄艳美。当时的左翼文艺评论家钱杏村所指出的:“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的产生是与他的时代有密切关系的,他的创作确实是时代的产儿。”⑧时代的腰斩了这对恋人的情缘。
——
参考文献:
(1)张资平:《苔莉》〔M〕 中国现代文化馆华夏出版社
(2)科思:《自我论》三联书店1987年4月版第31页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第21页”操作原则“:指特定文明形式要求的现实原则,除了对爱欲施加必要的压抑之外还要施加维护特定统治形式所需要额外压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8月版
(4)、(5)朱自清:女人〔A〕.朱自清全集第一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6)转引自苏冰﹒允诺与恐吓——20世纪中国性主题文学的文化透视〔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
5(7)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
1(8)钱杏村:《张资平的恋爱小说》、《张资平评传》
本文由(最新免费在线电影)收集整理
第五篇:音乐剧《猫》影评
音乐剧《猫》影评
电影剧情:剧中的故事是讲述一群贵族猫在礼拜夜推举谁上天堂,她们都讲述着自己富有的人生,豪华的生活,自己主人的才华,忽然来了一致流浪猫,动情的诉说了自己平淡流浪的生活,多么凄凉又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自己的信仰是多么的坚定,在她的述说间,还动情的唱了这首经典的《memory》,把整个歌剧带向了高潮,也正是在这幽幽的歌声中,她一步一步的迈向天堂,所有的的猫都面带崇敬的目送她而去„„
化妆造型:每次看到这只黑白相间,好奇调皮优雅而傲慢的小猫在舞台上上窜下跳的时候,就激动得要流泪。因为这只小猫代表了我所有的恶趣味:晚礼服,紧身裤,尾巴一甩就从阳春白雪的科班芭蕾跳到了撩人的Salsa,而且情窦初开,天然呆一只小公猫。当这只破破的大头皮鞋打断他们的骄傲时,所有的猫都惊愕了,但两秒钟之后,他们又会大声的高歌:杰里科猫是夜之后。
舞
蹈:《猫》中的舞蹈和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影
评: 场景为拉圾处理场,这里是杰里科族猫每年聚会的地方,舞台上共用了2000―2500个道具,包括超大型牙膏筒、碟子等。
各种表情的猫一二上场。年幼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跳起《请到杰里科舞会来》的欢迎舞,一只叫曼库斯特拉普的大灰猫告诉观众,杰里科猫每年欢聚一次,他们正在等待他们的领袖老杜特罗内米,今晚他将选定一只杰里科猫,派这只猫上九重天去获得新的生命。
每一只猫都在用歌曲和舞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希望能被选中以获得新的生命。曼库斯特拉普介绍一只叫珍尼安尼采朵茨的雌猫说,这是一只老刚比猫,她白天不是睡觉就是闲逛,可晚上却十分活跃,又抓老鼠又赶蟑螂。在介绍的同时,猫们跳起了热烈欢快的踢踏舞。被介绍的第二只猫叫兰塔塔格,这是一只十分挑剔的猫,惟一能使他高兴的事是使他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心。当被遗弃的格里泽贝拉出场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她本来是一只杰里科猫,但她离开本族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外面的世界虽精彩,但离开群体,她生活得很艰辛,如今她想归队,但猫们不欢迎她,对着她张牙舞爪。接着上场的是健壮的巴斯朵夫?约翰,这是一只25磅重的大猫,他总爱用白色的巴掌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突然,警笛鸣起,红灯闪耀,原来是恶名远扬的麦克维弟威风凛凛地来了,众猫赶紧让开,为他留出了一个宽阔的空间。爱闹恶作剧的一批捣蛋鬼也上场了,他们可没让猫们少添麻烦。当仁慈英明的领袖老杜特罗内米上场时,全场一片欢腾,这可是一只德高望重的老猫。曼库斯特拉普为老猫安排了精彩的节目,今年的节目叫“波里科狗进行曲下的佩克族与波里科族的可怕战斗”,两派穿着狗衣服的猫面对面地狂吠着,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可最后却被一只光彩夺目、坚强有力的猫所吓跑。接着是猫们的“杰里科舞会”,家族一年一度的欢庆时刻。格里泽贝拉打断了晚会进程,请求回归家族,但她的请求再次被猫们拒绝,她回忆往事,想起她离家前的年轻、漂亮和幸福,唱起了著名的《回忆》歌。
杰里科舞会结束后,又介绍了几只猫,他们是:在舞台上创建过荣誉的老演员嗄斯,对工作一丝不苟、从不犯一点差错的铁路猫申克斯。会场再次被打断,恶猫麦克维第带着两个帮凶闯入,绑架了老杜特罗内米。麦克维第捞成老杜特罗内米,想控制会场,但被两只猫认出。曼库斯特拉普带领几只雄猫和他拼斗,他眼见要吃亏就让电线短路,使会场陷人一片漆黑。兰塔塔格请来魔术师猫,魔术师成功地施展魔法,灯又亮了,老杜特罗内米也重新回到了老地方。擅长装扮的老猫经》是艾略特比较浅显的作品,韦伯很早就开始根据这本书编写曲谱。韦伯原来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的散曲,而且在1980公演了他已经写好的
几个片段。
然而,艾略特的妻子参加了音乐节,当时艾略特已经去世,她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过的诗和故事。这些故事里,就包括了后来十分有名的“,魅美的猫”。艾略特没有把这首已经完成的诗包括到诗集里去,因为他觉得“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太悲哀了”。
有了这些信息,尤其是的故事,使韦伯觉得终于找到了故事的主题,而更像一部有头有尾的歌剧了。他找到拿恩作词兼导演,两个人合作,把这样一部显然不具备卖座条件的童话诗集搬上了舞台。
流行、圣歌、宗教歌曲,歌剧的 摇滚的 爵士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都运用了进去
韦伯喜欢管铜乐器 金属的感觉 猫也不例外 不过虽然说韦伯是英国人 但那是 音乐剧出生于美国的属性不能改变。
之前有猫们咏颂自己的教堂歌曲,点点猫一段就比较通俗化了,歌词和音乐都是爵士的。记得后半部分有某一段,还颇有点百老汇富丽女郎群舞的感觉。
我个人很喜欢,摇滚猫一段 歌曲 电吉他的声音 节奏感很强 还有摇滚猫发骚的声音和动作和英国华丽摇滚的DB如出一辙,他特立独行,有腔调,不怪乎一群母猫为他倾倒。
不是很喜欢戒律伯老猫,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虚伪的感觉。虽然演员好像是个面容和善的黑人。
它是我看过的音乐剧中唯一一个不怎么涉及爱情的,它说到生命,说到回归。逃离和回归,这个永恒的主题总是触动我,它显现的有点浅显化了的,但也不故弄玄虚,音乐剧的本质是要有一定的商业性质,符合现代社会娱乐点的。无容置疑。
按理说,一部戏剧要是有一个故事的。猫没有明确的故事,很散,但是事情说得很引人入胜。这也许就是情绪化的做平吧,注重情境而非扣人心悬的故事和悬念。很多群戏,像杰里科猫之歌,没有叙事意义,甚至打断的舞蹈,没有唱词,很多的描述或者抒情性段落。但是情绪渲染的很好。
猫的动作很惟妙惟肖 不过这是在群舞的时候。当每个人单独出来突出表演的时候 就俨然是个人了,各式各样的猫,就是各式各样的人。
魅力猫自己一个人,忽悲忽喜的一段,也就是第一次唱memory之前那一断表演,很打动人。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自信与不自信。一个人傻笑或者哭泣。
这一首歌给人的感觉是惊鸿一瞥的,一见钟情的,惊艳的。当你刚刚一听到这首歌的第一句,或者其中的一句的几秒钟内,你就会爱上它,然后疯狂的寻找它,然后发现它,看它,反复听它 寻找它的不同版本。这是很多人听到的共同经验。很多人说这首歌是最出彩的,说没有这首歌猫剧是不成功的。也不无道理,这首先是一种旋律上的美和吸引。
艾略特的诗词是不单纯的,蕴含深意,就像一些无以名状的东西。回忆,回忆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时刻,却也是最不真实的虚构。回忆之于个人,是过后的重造,绝不真实,都经过了重新润饰,把所有的不堪,所有的狼狈都抹掉了。可是一个人回忆的时候,他确是最真实的状态。所以当老演员猫讲述的时候,他扬起了头,收回颤抖的手臂,把语调放得高昂,(砍树恶魔的影子,做的很好)每个人都愿意陷入回忆,就像我们的青春期,其实是那么的狼狈和乱糟糟,可是却让我们一直回忆。
现代社会的规则,当你老了的时候,如果你不是永远的在人们眼界中,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整个剧作的情绪,一扬一抑,一动一静,一悲一喜。很有波浪性,给人以缓冲平台,情绪上随之变化。所有歌词,虽然是艾略特的一部儿童诗,但是韵脚很美。
歌词真是太美了!诗歌的美丽在于诗人能把世上最无用的美丽事物联系在一起,更在于听觉艺术,韵脚,文字的美丽,在这里读出来,配以最美的音乐唱出来了。
现代诗人不表现主体,但是却不能回避。
人是可以靠回忆活下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