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斯福新政一轮复习说课稿(精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六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一、高考大纲:罗斯福新政
二、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是本专题的核心,地位承上启下,上节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是本节内容的客观背景,下节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节内容的深远影响,本专题体系严密,结构紧凑。本科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观背景、主要内容、结果。
四、考情分析:本考点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近年来,全国卷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方自主命题省份中出现高分值非选择题,试题难度中等。
五、教学目标
依据高考大纲,结合我们文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从中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感受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高效整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设置情景、提供材料、启发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结合上节内容对罗斯福新政背景的整理,使学生感受罗斯福迎难而上、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人格魅力教育。
通过罗斯福新政内容和意义的解析,使学生认识到多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科学发展观。
六、教学重难点
依据本课课程标准,结合近几年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情况,参考地方自主命题省份涉及到的本考点试题难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在复课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补充相关图片及文字材料,使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历史事件,形成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深入剖析和作用的客观评价。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学案
八、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考点地位——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考点透视和近年考情分析
设计意图:明确复习方向,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探究〗
第一步: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梳理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学法指导:回忆上节内容,结合本节教材第一目,感受形势的严峻、伟人的魄力。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学法指导:根据老师提供的文字、图片等材料,结合教材第二目内容,梳理归纳。
小结: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领域、政府措施、国会法令、执行机构、效果),做在作业本上。
三: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学法指导:一,明确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辩证法
二,根据老师提供的图表、文字等材料,结合教材第三目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影响(经济上、政治上)。
三,根据老师补充的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感受新政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四,通过材料的解析和问题的解答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局限性。活学活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设计意图:梳理基础,扫除知识盲区。
第二步:深化教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学法指导:“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复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旧”指的是什么,在此,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条针对“旧”去归纳“新”,从而得出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全面认识。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新”,通过罗斯福改革的内容挖掘出“新”的含义,归纳出新政的特点,从而认识这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全新的改革。
第三步:历史纵横
1.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学法指导:连线,得出启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随经济发展状况而调整。
2.将罗斯福与邓小平联系起来。
学法指导:回忆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得出启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学习。
设计意图: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是孤立的,通过历史纵横,培养学生立体的纵横交错的历史观,在对比中得出丰富的历史认识。
〖课后探究——考向预测〗列表对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设计意图:这三国的经济政策调整中有类似的做法就是将国家干预(即计划)与市场自行调节相结合,取得了成功,可以得出更深刻的认识就是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学习,这正是高考的考查方向。〖课堂小结〗根据知识结构图简要总结。〖真题演练〗
设计意图:链接真题,备战高考。
第二篇:《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三门峡市卢氏一高
宋瑞华
指导教师: 段小田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一、理论依据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有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和教学目标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新课标教材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专题第2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专题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关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在我们的历史课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准备,实施情况;(2)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其实质、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理解经济危机、国家垄断、以工代赈、财政紧缩等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的经历吸取精神力量,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2)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分析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非唯一的资源。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活化并充实教材。本课三个子目从逻辑上看是递进关系。我在处理这课教材时遵循三个指导思想,第一,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第二,结合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社会福利等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热点知识讲解内容,便于学生认知和体会;第三,课堂中渗透高考的目标要求,适度深挖教材,分析理论,联系对比,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层层领悟,我将教材重新整合为5个内容,分别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和评价。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且本课内容与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和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学生熟知的知识有关系,学生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
但由于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四、教学教法:
1、教法: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法:
课前: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课上:借助材料和问题情境创设、小组合作与讨论等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课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追踪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设计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历史 认定目标):
教师活动: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奥巴马总统如何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同时展示、认定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熟悉、有距离感,所以以漫画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明确教学目标且初步感受罗斯福新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为后边的教学做出铺垫。
(二)新课内容(合作探究 走过历史):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材料,播放幻灯片:美国经济危机中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危急中胡佛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美国的社会危机;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时的情景及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思考要点,总结归纳答案,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品演讲词,让学生进入 历史人物的内心,通过分析概括,了解罗斯福新政背景,感悟罗斯福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面对危机,如果你是罗斯福的助手的话,你会给总统哪些建议? 组织情景剧: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罗斯福智囊团中金融委员会成员、工业委员会成员、农业委员会成员、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从而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认识,教师须积极
引导,把握方向和节奏。
教师出示《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表格分析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实施。从而理解新政之所以叫“新”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相对枯燥且较为繁 杂,所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列表格”的形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设疑: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5.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师设疑: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教材“渡过难关”一目,教师展示相关几则史料(见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重点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和史料研读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去分析。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6.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师设疑: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三)感悟历史,拓展升华:
1、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生生讨论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空间,形成纵观全局,把握方向,广泛联系的能力之目的。
2、联系2008世界经济危机,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现象的关注,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生成新知识之目的。
①设问: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何启示?(可从寻求社会公正和效率权衡发展的角度分析。)
②设问:我国会不会爆发经济危机?会不会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中央政府是如何来解决的?
不会,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会,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放宽信贷,鼓励创业,家电下乡,拓展市场,鼓舞信心,刺激消费,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四)教学效果检测:精选例题 反馈练习,掌握方法,查缺补漏(略)
(五)归纳总结,提炼所学:把本课内容浓缩,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
六、课后反思,评得论失(反思提升):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学生讨论探究及教师总结讲解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有效性。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选择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性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放意识。
但设计应进一步体现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另外,设计的课堂容量较大,时间较为紧张。
第三篇:《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华夏明月当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18课的内容,阐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影响。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单元课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必修二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三个子目从逻辑上看又是递进关系。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启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具有临危受命的特点,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托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我在处理这课教材时将遵循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第二,结合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社会福利等学生现实可以感知的内容,加强古今联系,便于认知和体会。
2、教学目标
本课课程目标为: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本人对教材认知以及学生对此内容相对感兴趣的实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知道罗斯福在1933年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知道新政从整顿银行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R改革,救济 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 reform);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特点;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初步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得失;探讨罗斯福新政对各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②过程与方法
a、在谈话、讨论等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b、通过比较、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初步的唯物史观,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一般标准。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金融海啸下中国经济继续发展,感受社会主义祖国的优越性。
b、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体会罗斯福不怕困难、改革创新、乐观豁达、身残志坚等优秀品质,达到以优秀历史人物鼓舞学生的目的。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和高一学生的感知水平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图表法来梳理知识结构,其特点主要由教师运用讲授法来归纳总结。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实质,此部分主要以材料分析法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且本课内容与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和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等现实内容联系密切,学生早有耳闻,因此学习兴趣可能较高。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且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预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教法分析:
第一子目内容比较容易,主要运用讲述法和问答法来展开。第二子目主要以图表法和讲解法为主,来突出知识脉络和分析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本节课的第三子目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来探究其特点、影响,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特点。新课标理念启发我们主动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置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思维方式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第四篇: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 斯 福 新 政 说 课 稿
博爱县第一中学
李志峰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说课程序: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体会
一、说教材
《罗斯福新政》一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第18课。主要介绍了罗斯福临危受命、实施“新政”和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是在遭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经济危机打击下,由罗斯福总统领导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四个层次定位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罗斯福临危受命的背景,体验其改革的勇气与胆识; 实施“新政”的措施,理解其内容与目的,认识改革是一个系统配套的工程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对“摆脱危机困境”的学习,体会“新政”的实质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科学 态度。教学中注意史料的分析,运用比较法、探究法、讨论法等调动学生的 参与热情。重点是“新政”的内容与作用,难点是对“新政”的评价。
三、说教法
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述法、阅读法、对比法、讨论法、想象法和探究法等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改革是对生产关系作出的调整,加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认识,适当进行情感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辅助(观看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视频)回答: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遭遇了怎样的打击?
• 情景设置:有谁知道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演讲的内 容和总统就职时演讲的内容?(看视频罗斯福当选总统纪录片)
学思探究: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所提到的① “新政”指的是什么“新政”?
②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的“紧急关头”指的是什么情形?
③他号召“现在就行动起来”指的是什么?
④罗斯福上台后面临“怎样的任务”?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胡佛反危机(自由放任)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
什么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 济、公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罗斯福是如何采取行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
探究式学习:
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早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时,罗斯福就开 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 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请同学们来扮演一下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出谋划策一番。
引入材料:关于罗斯福就职演说里提到的关于美国的国内形势
针对上述情形,请大家分组扮演角色:四个小组,各有角色
请看视频,回答:在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如何扭转困境的呢?
多媒体辅助:罗斯福新政.flv
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New Deal)
1、阶段(2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
2、内容(3R)
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3、项目(5个方面)
⑴整顿财政金融体系⑵调整农业政策
⑶复兴工业(核心)⑷社会福利
(5)社会立法
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但未
归纳:结合教材中历史纵横与学思之窗的内容,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的项目。比 较 探 究:
我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那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该如何定位?
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要“接受人民的委托”,那么,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结果究竟有没有“实现他们的愿望”?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对美国公众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⑵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⑷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探究: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合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服务于垄断组织,并被用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标志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三、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作用与意义
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2、进步性:
⑴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⑵间接影响: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一定程度缓和
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⑶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局限性: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难点探析:
罗斯福新政究竟“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自由放任政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把美国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以“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板书设计: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
1、阶段(两个阶段)
2、内容(3R)
3、项目(五个方面)
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三、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作用与意义
1、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进步性:⑴直接影响 ⑵间接影响 ⑶深远影响
3、局限性: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课堂小结:
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美国人民通过几年的努力,国民收入在1940年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标志着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这也实践了罗斯福在其总统就职演说中所说的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这一诺言。这不仅对美国影响深远,也使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新政不能完全消除危机,但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五、说教学体会
本课教学,我有几个体会: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的本质未变,但其运行机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认识罗斯福新政不仅对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与材料,进行适当归纳非常重要,以利于学生把教材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四,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对于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二,三张◆◆◆◆◆◆◆◆◆◆◆◆◆◆◆◆◆◆◆◆◆◆◆◆◆◆◆◆◆◆◆◆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同学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还有一定印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是受经济危机最严重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生:三个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那么同学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吗?没错,是美国。那么,如果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危机之中,会有今天的超级大国吗?没错,美国能够成为超级大国,说明它当时一定解决了那次经济危机,那么,美国究竟采取什么政策解决了危机,又是谁领导美国走出危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罗斯福新政。
第四张◆◆◆◆◆◆◆◆◆◆◆◆◆◆◆◆◆◆◆◆◆◆◆◆◆◆◆◆◆◆◆◆◆◆◆◆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
第五张◆◆◆◆◆◆◆◆◆◆◆◆◆◆◆◆◆◆◆◆◆◆◆◆◆◆◆◆◆◆◆◆◆◆◆◆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罗斯福的生平。罗斯福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四届的美国总统。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宪法规定每位总统的任期不能超过几届吗?
回答:非常好,二届。所以说,罗斯福实际担任了四届总统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例子。这张罗斯福坐椅的照片,可能同学们以前也见过,因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的时候已经残疾了,所以罗斯福坐轮椅的照片更为世人所熟知。其实罗斯福并不是天生残疾,在1921年的时候,罗斯福参与扑灭了一场深林火灾后导致的残疾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历史上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三位总统是哪三位吗?
██提问: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已经学习过华盛顿和林肯,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华盛顿与罗斯福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先说说华盛顿的历史功绩吧。
第六张◆◆◆◆◆◆◆◆◆◆◆◆◆◆◆◆◆◆◆◆◆◆◆◆◆◆◆◆◆◆◆◆◆◆◆◆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
██师:你们回忆一下前面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在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选举人票为472张,比胡佛多413张。这里的选举人票有点类似于咱们的人大代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罗斯福所在的民主党同时也赢得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可以说罗斯福是以绝对优势赢得总统宝座。投票结果既表示了人民对胡佛政府的抗议,又包含了人民对罗斯福的期望。
第七张◆◆◆◆◆◆◆◆◆◆◆◆◆◆◆◆◆◆◆◆◆◆◆◆◆◆◆◆◆◆◆◆◆◆◆◆ 随着罗斯福的当选,新政也开始在整个美国展开了。
第八张◆◆◆◆◆◆◆◆◆◆◆◆◆◆◆◆◆◆◆◆◆◆◆◆◆◆◆◆◆◆◆◆◆◆◆ ██提问:为什么“新政”从整顿银行业开始了?
罗斯福新政是从解决金融危机开始着手开始的,因为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就是金融危机。银行又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银行大量倒闭。我们先来说一下银行倒闭的原因。1929年大危机爆发以后,民众就担心存在银行中的钱不能兑现,就纷纷去银行取款,结果接发生了老百挤兑的风潮,很多中小银行无法立即兑现出这么多现金,只能宣布倒闭。
██你们想一想银行一倒闭了以后,老百姓还能取到钱吗?不能。没错,所以老百姓就更加不信任银行,再没有存钱进去,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回答:对,银行大量倒闭的资本主义经济就如同一潭死水,资金无法正常流通。所以,罗斯福就职的第三天,也就是1933年3月6日,就马上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开始对银行进行整顿。国会很快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这部法案的制定使银行有了充足的政府资金支持。1933年4月,银行的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
██同学们想一想,存款数超过了取款数,是不是说明老百姓对银行,对政府的信心又回来了?
对,这说明金融危机暂时缓和,这给了美国民众很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了罗斯福和美国政府很大的信心,他们得出结论,只要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就有可能缓和危机。██大家听说过金本位制吗?(没有)没关系,其实这种制度实际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基本被废除了。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美国要放弃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
██所谓金本位制是一种黄金直接与货币挂钩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国,美元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但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所以,在金本位制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就发行多少货币。
那为什么美国要摆脱经济危机,就一定得放弃金本位制呢?
刚才已经讲了,之前美国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不能立即拿出巨额的美元兑现给取款的老百姓。而政府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银行倒闭,因为银行倒闭得越多,经济情况就越难以好转。这就要求政府就拿出大量现金借给银行,其实这里不止银行,需要政府帮助的还有很多大企业,这就要求政府大量印刷美元,刚才已经讲过,按照金本位制,美元的数量必须与黄金的数量保持平衡。所以美国政府要想大量印刷美元,就只能废除金本位制了。美元短时期大量印刷,就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又刺激了美国的出口。为什么美元贬值会刺激出口呢?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不久咱们从新闻里是不是经常可以看到美国要求咱们的人民币升值?有人可能会说,人民币升值了不是好事吗?说明咱们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其实这里的升值只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升值,对我们平时的日常开销没有多大影响,但这对一个国家产品的出口影响就很大了。(板书讲解)
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印刷美元----1.援助大银行,大企业 2.造成美元贬值,刺激了出口
提高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也就是现在世界上鼎鼎大名的美联储,美联储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主要内容就是给予美联储更大的权力,政府提高美联储的权力,实际意义就在于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就强化了罗斯福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国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法》,使政府对证券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这些都是国家稳定金融业的重要措施。
第九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工业,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我们先读一下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这部法律刚出台的时候,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资本家纷纷攻击这部法律,甚至有人说罗斯福在走共产主义的道路。(结合幻灯片)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法律的内容。首先,这部法律规定了生产规模与价格水平。在之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胡佛时代,资本家想生产多少产品就生产多少,价格也是由他们自己制定。
接着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以及工作条件,这些规定实际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美国工人的待遇。也很好的缓和了阶级矛盾。同学们想一想,罗斯福真的是想走共产主义道路吗??当然不是。你们说这时美国的统治阶级仍然是哪个阶级?没错,仍然是资产阶级。美国的大部分的银行,工厂仍然为资本家所占有。所以说这些措施是为了挽救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整,他并没有触动资本家的根本利益,而是变相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命运,只是受剥削的程度较以往比较轻了。
。打一个比方,如果去年猪肉的价格很贵,那肯定有利可图,那所有人都去建养猪厂,那今年的猪肉肯定会多得吃都吃不完,也不会有人买。这部法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类似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是结束市场上企业盲目无序生产。
到了1935年初,里面囊括的关于“公平竞争”的法规多达750个。这些举措很好的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到1935年初,有200万失业者重新就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
第十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三个方面是农业。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颁布《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美国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农产品的价格迅速下跌,这里成立的农业调整署的主要功能就是克服生产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而克服生产过多的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在当时的罗斯福政府看来就是摧毁“多余”的农产品,上节课讲到过,很多资本家为了担心牛奶降价就把牛奶白白倒掉,这里大家觉得政府的行为与资本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对,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政府并不打算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因为如此,它对美国经济复兴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十一张◆◆◆◆◆◆◆◆◆◆◆◆◆◆◆◆◆◆◆◆◆◆◆◆◆◆◆◆◆◆◆◆◆◆◆ 罗斯福新政的第四个方面社会福利。
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失业人口必须得到安置与救济,所以新政中贯穿始终的措施之一是救济工作。在颁布《农业调整法》的同一天,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据此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联邦紧急救济署最初是直接向贫困的人们发放紧急救济金。
██提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单纯的发放救济金,是不是仍然没有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回答:不错,所以从1934年开始,开始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人们有了工作,又使全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政府雇佣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修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
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这是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
第十二张◆◆◆◆◆◆◆◆◆◆◆◆◆◆◆◆◆◆◆◆◆◆◆◆◆◆◆◆◆◆◆◆◆◆◆ 田纳西水利工程是以工代赈的成果之一。在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之前,田纳西地区农村家庭能够用上电的只有10%,工程修好以后,农村家庭能用上电的达到了90%。
第十三张◆◆◆◆◆◆◆◆◆◆◆◆◆◆◆◆◆◆◆◆◆◆◆◆◆◆◆◆◆◆◆◆◆◆◆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政府所制定的部分法律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政府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方面制定的法律,是不是代表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也就是国家干预经济。那胡佛政府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是什么?(自由放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策最大的不同——一个是。。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