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09192012经贸系新生军训报道
2012经贸系新生军训报道
2012年9月14日早上九点十分,2012届经贸系大一新生在学校操场集合,隆重举行大一军训列操表演,在学校领导与教官们的关注下,开始书写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新篇章。
共有30个方阵,一字排开,国歌声想起,第一个方队向我们徐徐走来。他们的正步就像是要走国庆阅兵式上那样整齐,“一、二、一、一、二、三、四”只听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口号声,在操场上此起彼伏,之间一排排整齐的队伍从主席台前潇洒滴走过,虽然连续几天高强度的训练已经使同学们身体几位疲惫。但他们都咬紧牙关,精神抖擞着迎接着挑战,因为每个人都怀揣一种军人的自豪和憧憬,这几天的汗水、疼痛、坚持、坚持、付出就要在明天得到回报、他们的心情怎能不如此激动,如此欢腾? 十五天的军事化管理的训练使同学们真正的领悟到了军队铁一般的纪律和军人那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品质,使同学们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责任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军训为同学们完成了三年的学习任务,甚至一生的发展都将起的巨大促进作用。
青春的朝气在迷彩的掩映下更加蓬勃,迷彩的色泽在青春的光芒中愈加翠绿,当青春与迷彩同时出现,我们看到的是最美的脸庞,最亮丽的风景。
2012年9月18日
第二篇:新生入学军训报道(精选)
开学第一课
——记东丰四中新生军训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每个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为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初中生活,8月27日至31日每天下午,东丰四中组织2012届七年级的520名新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入学前军训活动。
8月27日下午,随着65364部队一营三连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校园,本学期的新生军训正式开始了。军训是新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将为三年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军训固然是辛苦的,在烈日底下一晒就是几个小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这些可爱的七年级新同学并没有退缩,他们严格训练,不畏烈日暴晒,严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他们坚强地接受了考验。他们在教官的带领下紧张地进行着立正、稍息、集合、报数、原地四面转法、踏步走等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三天的军训同学们始终是热情高涨,紧张有序、严肃活泼。所有参训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投入到训练中。操场上不时传来整齐的步伐声和响亮的口号声。
在军训期间学校还组织同学们到军营里参观学习,从参观连队内务到学习环境卫生管理,从军械训练场走到连队蔬菜园基地。整洁、规范的军营环境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官还在训练的现场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叠军备,看着那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同学们不时的发出惊叹声。
在教官的精心组织施教和全体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受训同学经受了一次体魄和纪律的严格考验。同学们以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进取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军训任务。8月31日下午,全体七年级新生集合在学校操场进行军训汇报表演汇操总结大会。一个个受训方队步伐整齐,口号嘹亮,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主席台,他们表演了立正、稍息、四面转、齐步走等军姿,并且高声歌唱一支军歌接受检阅。汇报表演结束后,王校长对承训的65364部队的领导及官兵表示了衷心地感谢,对刻苦训练的同学们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此次军
训的意义予以充分肯定。王校长希望:全体同学牢记这五天不可多得的经历,并从中汲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化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动力,在今后的学生生涯中,在今后的漫长人生中以军人的气质、军人的魄力,军人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谱写人生的壮丽诗篇。
东丰县第四中学
供稿:常寅淼
审稿:吕艳芹
第三篇:新能源学院新生军训报道
新能源学院13级军训报道
2013年9月4日,新能源学院开始了13级新生的军训。这次军训由于我校规定仅为期一天,较往年相比少了许多,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很高。
早上8点整我校军训全面拉开序幕。尽管赤日当空,但我院学子热情不减,精神抖擞地参与到了各个项目训练当中。他们穿着浅色简洁的服装,踏着整齐的步伐,在部队教官亲切的关怀和严格训练下,在短短的一天里,齐步走、正步走、齐步变正步、解散、集合及分列式等预定训练科目已初见成效。教官手把手教,学生认真的学,在军训队列训练中,方队整齐,精神饱满,步伐矫健、口令准确、声音嘹亮。对于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同学来说,这样一次国防性质的教育、集体主义性质的教育,不仅能锻炼吃苦耐劳的毅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夕阳西下,晚上5点整,维持一天的军训圆满结束。
此次军训中的经验与教训,将会成为每位同学终生难忘的人生一课。为他们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奠定了基础。军训中的苦与累、甜与酸,预示着他们的大学生涯就此开始了。
第四篇:军训报道
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国防观念
盛夏溢金,喜迎四方学子。2011年8月23日我校2011级新生开始了他们为期10天的军训生活。此次军训安排,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军训实施计划,并在军训前召开了各相关部门专题会议,把每一项细节工作都落实到位。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做好了训前动员与沟通,提高了全体学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8月23日上午军训正式开始,出席开训仪式的领导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平,邯郸市学生军训教导大队闫文军、副校长李建平、郭根生、秦秀玲、党委副书记肖军良、工会主席李竹红、政教处主任孙延生、高一年级一部主任温龙祥、高一年级二部主任郭英文,并在主席台就坐。全体教官、高一全体班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2011级全体新生,共计2500余名师生、官兵参加。
会上王校长首先代表学校领导对各位新同学考到一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在向学生介绍一中基本情况后,重点对学生军训提出具体要求,做了军训动员报告,对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
1、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军人来看待,以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一次人生正规训练。
2、要严格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学校的安排,听从教官的指挥,不仅练好每一个军事动作还要非常规范熟练地将内务标准化。要尊敬教官,服从教官的统一部署。
3、要发扬革命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炎热,不怕流汗,不怕一切困难,以高标准、严要求来高质量完成军训任务,力争优秀学员称号。
4、要有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意识,个人服从集体,讲纪律,讲秩序,雷厉风行,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参训教官和学生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邯郸市学生军训教导大队闫文军队长要求所有学员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练自己的意志,会场上不时响起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孙延生主任要求政教处在军训过程中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军训的顺利完成。
此次军训承训任务由邯郸市学生军事教导大队官兵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由教官和我校教师共同完成。
军训第一天,全体军训学员满怀高涨的热情,迎接充满汗水与快乐的军训生活。操场上新生们身着统一军装,从他们兴奋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十天的军训充满期待。
军训中,同学们排着整齐的方队,听从教官的口令,从报数、军姿到四面转法一项项训练开来。有些学员不太适应,但很快克服了怕苦怕累的心理,在教官的训练指挥下,认真到位地完成每一项训练项目。休息期间,各队自娱自乐,学员们踊跃参与,时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9月1日军训结业仪式上,全体参训学员分别进行了阅兵式、分列式、军体拳、交警指挥操等科目的汇报表演,表彰了军训先
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为期10天的军训使同学们学会了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学会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经过军训的磨练,同学们强健了体魄,振奋了精神,磨砺了意志。不仅接受了军事理论的学习,而且在作风纪律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品尝了军人生活的酸甜苦辣,增强了国防观念。同时,同学们也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第五篇:军训报道
北辛中学隆重举行新生军训典礼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的,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军人的优良作风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北辛中学举行了2014级新生军训开训典礼。
9月2日下午,2014级新生军训开训典礼仪式在运动场上隆重举行,新生列队整齐,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出席开训典礼的有北辛中学常务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张传友,济南军区滕州市人民武装部刘河江主任,学校工会高强主席,北辛街道教育团委刘都涛书记、七年级教导处王伟、张文杰主任,政教处李涛主任以及本次军训的教官和七年级各班班主任。
会议由张传友副校长主持,他首先对2014级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向承担此次军训任务的济南军区滕州市人民武装部刘河江主任及各位教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张校长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军训,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宽广博爱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他也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要积极参与,把自己当成军人,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训练。要严守纪律,尊敬教官,服从教官,虚心学习训练。要有集体荣誉感,个人服从集体,同时希望大家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安全军训。
随后,李涛主任宣读新生军训计划方案,教官代表发言,新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军训的态度以及决心。张传友副校长又宣读了《滕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学生军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教官们集体出场并为在场同学们做了示范表演。
军训期间除了安排列队训练外,还有国防教育、主题班会、入学课程、军训日记评比等活动。希望为新生的初中生活开端留下一个充实而美好的回忆。(李涛戴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