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

时间:2019-05-15 11: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

第一篇: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一:一个好的人格:神于天,圣于地

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有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与地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非现实主义者。

乐观主义者发明了飞机,悲观主义者发明了降落伞

三: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我们的眼睛是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向外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孔夫子能教我们的快乐秘决就是寻找内心的安宁。

恒心与定力就是我们在大千世界内能够做成一点点事情的最后那个依据与底线。有些奇绩是在坚持中完成的。聋哑小青蛙爬铁塔的故事。聪明的定义:耳聪而目明。做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是一种选择。我们现代人很多都是太聪明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们做事需要一种信念,在信念中产生一种目标,从而按信念来完成目标。四: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论语》的精随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 五:真正的和谐是指人与大地上的万物和谐快乐地成长

有这种和谐力量融合于心中,则你的心胸就会非常开阔 六:国安需军队、粮食、信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企业兴旺则需员工、资本、理念。七:信仰的力量,足以将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八: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九: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是安于贫贱,并且乐于其中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十:为人处事一个字:恕。是非恩怨忍算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已不想干的事,就别强迫别人干 十一: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已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十二:仁者无忧,指一个人心胸宽广,则很多事自然变小的 十三: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时间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并且离你最近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十四:越是高尚的人越是平凡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些缺憾与不如意的事情,那你就将永完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一:承认现实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已的努力改变这种不足。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有想不通的事情时,首要态度即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第二态度是尽可能的,用自已可以做的事情来补足这个遗憾。对自已恭敬,对别人要尊重。

李开复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二:假如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你也将会失去星星(泰戈尔)

遗憾如放大的话,可能会成为你人生的一大阴影。如果说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点化,会改变你的心态,同时,也就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

三:一个人内心的在乎与不在乎,他的悟性能够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

四: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已生命的力量来化解缺憾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五: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六:知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为君子,不可为而为之则为小人。七:勇敢有时候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 八:真正的勇者,在大事面前而先静心,后谋之 九: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十:社会环境不如意,但我们要懂得适应

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来改变我们的心情与态度,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他内心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十一: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一个人,一生之中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十二: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对,其实,只我们自已有一颗从容镇定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

十三:武功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武功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一种形,真正的是一种气势,将这种气化为生命从而进行感悟。

十四:一个聪明的人,不会失去可教之人,对不可教之人也不会多言,言多无益(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三: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已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么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既关系?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一: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公正与正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三:当我们关注社会环保的时候,但没有关注的我们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四:避免资源的浪费,就是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已最有价值的方式

五:做任何事,要注意,过犹不及,要光意把握住个“度”,这是人际关系最重要关注的。

六: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这就是人际关系分寸的一个“度”

什么叫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就是自取其辱。好友也有个度

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越早让孩子独立,脱离自已的关爱,这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

八: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人际关系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九: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留一点以期待,从而产生美。

十:在什么位置做好本身,不要越过位置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别人操心是锦上添花,自已的工作则是雪中送炭。十一:做人做事多思多想多看多做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什么是君子:先把自已修炼好,修好则影响别人,帮助别人(修已而安人)

十二:自已身经力行的为直接经验,听别人所做的事为间接经验,多听间接经验可以让自已多些直接间接

十三:(小孩子生气拔钉的故事)与亲人朋友之间争吵,过后可以道歉,但在亲人朋友心中永远留下了伤痕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十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多做事,少说空话。

十五:说话要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要懂得礼节。做好人首要是学好礼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坚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了 十六: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需先端正自心,正心需先诚实自已所发的意念,立念则需学知识,而学知识当研究一切事物的真理。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当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也希望自已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

一:君子第一个标准,指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人格与风格相关,风格的表现源于人格(淡定与从容)

二:选择大于努力,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三:真正的君子,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

四:就在此际,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五: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我们今天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已能力一个有知识、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还有就是为了让自已能成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样的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与提升 六:孔子所说的君子其实就是做自好的自已,按照自已的人生规划,自已的目标,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已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七:我们做事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从当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目标不要定得过高,因为环境变得太快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八: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有宏阔大志

九:林语堂说,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心怀天下),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做好自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十: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这就是小人物这个词儿的说法

十一:做好人,我们不妨从恒心与定力开始 十二: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必须有良善的人际关系

十三:世上有三种东西追不回来:射出去的箭,说出来的话,流失的机会

十四:孔子的君子标准:善良的人,心怀天下的人,人际关系好的人

十五:你是为了一个梦想,在走着从脚下达到梦想的历程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五:交友之道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已的影子。《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是什么呢?会给我们的生活与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着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从某人的社交圈中,分辨中这个人的内心价值取向

二: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三:益友(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见识多广的朋友)四:损友(性暴的朋友,无主见的朋友,心怀鬼胎的朋友)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五: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的前提

六:机遇来时人永远都疑虑,但机遇走时你永远抓不着,说明这世界上,很多事不在于你做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七: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好东西也变成坏东西了

八:孔子的理论核心即“仁”,爱人即“仁”,知人即“智” 九:交友两前提,意愿与能力;交友的两个原则,尊敬与尺度;

我们怎么样来交到好朋友,需要有仁有智,我们心中对他人要有爱,你就有了交朋友的意愿,我们有了辨别他人的能力,就能交到有品质的好朋友,这是一种交友的能力。

十:交到好朋友,其实就是开创了一份好生活,朋友就是一面镜子 十一:交朋友交那种平和的、谦逊的、团结他人的朋友,是交友的原则之一

十二:常想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但还有一二是如意的,多想那一二如意的

十三: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乐贫乐道的朋友,是交友的原则之一

十四:生活中真正心灵的快乐与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相关的联系

十五: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有分寸的,否则将过犹不及

十六:交友三原则(不要抢话说、不要有话不说、不要睁眼说瞎话)十七:寒枫原则:听言会意析重点(听其言,会本意,见本析重点)十八:你了解别人的内心,别人的需求,你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别人。交友之智(智)

十九:交友,先爱对方,再知对方之心之需,用心来满足对方之需,自然成为朋友(仁)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二十: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份,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做过份的事情。

好朋友是在我们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远离危险的人,同时又是以一种快乐之人鼓励我们坦荡而快乐地去面对生活的人 二十一:人生有三大坎(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二十二: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已能力斗

二十三:人前半生是累加的过程,累积能力资源等,老年则是减法的过程,放弃以往的尘灰重新归入生活

二十四:选择一种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二十五:自已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是给自已打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让自已拥有具有光芒的一人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六:理想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直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永远比他的外在业绩更加重要。

一: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最重要的是眼前的那个起点。

二:我们不缺宏大理想,但缺乏到达的切实道路。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已的理想时,常常会忽略了内心的感受

四: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五:表面看业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六: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已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有能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

七:知识分子的定义: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一个知识分子一定是知道礼仪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八: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当代君子所需的诚信准则

九: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权势或者金钱,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十:所有的圣贤,都是站在个人的价值链上了解了自已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在世界有所建树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七:人生之道

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得是什么呢?四十不惑,不惑在何处?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指得是什么呢?什么又叫做六十耳顺呢?所谓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何在?我们能真正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吗?

一:人的一生,只不是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时光

二: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受社会约束的人,这是学习的一个起点 三:以往的学习只是因一个人的思维转向即可,然现代化的学习结果,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一个好的学习

四:为已之用,能够学以致用,就是一个学习的标准。

五: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悲哀,是一个信息的过犹不及,东西太多,必须有自我选择。

三十而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几乎每个年轻人,到了而立之年,都会问问自已,我立起来了吗?那么怎么样才算立起来了呢?是否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什么样作用呢?

六:三十而立,首先即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外在社会坐标给自已的一个符号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七:将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八: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的年纪

九:学生问天下鬼神之事,老师说先做好人间的事吧,未做好,不谈鬼神,浪费时间。

十:学生问生死之事,老师说先弄明白生的问题吧,弄明白了再弄明白死的问题

四十岁上有老,而下有小,如何才能不惑呢?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其实人在三十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在不断的在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三十岁以后就应开始用减法了,不是内心所需要的就应放弃。所谓减法,就是将不想交的朋友舍弃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那个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感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十一: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十二:不惑,指人不断的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呀,打击呀,缺憾呀,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的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已应有的位置

十三:中庸之道即在于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从需追求和谐。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命就应听天由命吗? 十四: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内心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这个社会上跟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这种苛责的呀,都要重要的多。十五:君子内心有一个大道之约,一个做人的标准,这个大道即天命

十六:知命,知理,知言。做人首先是言而知人,知人而怨人从而知理,知理后人生而立。立后则内心归于平淡从而知天命。十七: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十八:知天命,即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一种境界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六十而耳顺,即到了六十岁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合理的话,看到不合理的事,即使六十岁的老人之间也会有争论?

十九:耳顺,即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都会让在他人的角度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理。耳顺之人了解了自已的天命,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做到最大的尊重他人。

二十:耳顺的境界即到了悲天悯人的境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每个人到了七十岁,是不是都可以做到从民所欲而不逾矩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七下岁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生命个体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呢?

二十一: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学习古圣贤的最终目的,即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已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做出一种无愧的交待。

第二篇: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一:一个好的人格:神于天,圣于地

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有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与地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非现实主义者。

乐观主义者发明了飞机,悲观主义者发明了降落伞 三: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我们的眼睛是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向外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孔夫子能教我们的快乐秘决就是寻找内心的安宁。

恒心与定力就是我们在大千世界内能够做成一点点事情的最后那个依据与底线。有些奇绩是在坚持中完成的。聋哑小青蛙爬铁塔的故事。聪明的定义:耳聪而目明。做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是一种选择。我们现代人很多都是太聪明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们做事需要一种信念,在信念中产生一种目标,从而按信念来完成目标。四: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论语》的精随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

五:真正的和谐是指人与大地上的万物和谐快乐地成长

有这种和谐力量融合于心中,则你的心胸就会非常开阔 六:国安需军队、粮食、信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企业兴旺则需员工、资本、理念。七:信仰的力量,足以将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八: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九: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是安于贫贱,并且乐于其中之道 十:为人处事一个字:恕。是非恩怨忍算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已不想干的事,就别强迫别人干 十一: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已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十二:仁者无忧,指一个人心胸宽广,则很多事自然变小的 十三: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时间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并且离你最近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十四:越是高尚的人越是平凡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些缺憾与不如意的事情,那你就将永完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一:承认现实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已的努力改变这种不足。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当有想不通的事情时,首要态度即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第二态度是尽可能的,用自已可以做的事情来补足这个遗憾。对自已恭敬,对别人要尊重。

李开复“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二:假如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你也将会失去星星(泰戈尔)

遗憾如放大的话,可能会成为你人生的一大阴影。如果说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点化,会改变你的心态,同时,也就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

三:一个人内心的在乎与不在乎,他的悟性能够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 四: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已生命的力量来化解缺憾 五: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六:知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为君子,不可为而为之则为小人。七:勇敢有时候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 八:真正的勇者,在大事面前而先静心,后谋之

九: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十:社会环境不如意,但我们要懂得适应

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来改变我们的心情与态度,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他内心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十一: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一个人,一生之中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十二: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对,其实,只我们自已有一颗从容镇定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十三:武功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武功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一种形,真正的是一种气势,将这种气化为生命从而进行感悟。

十四:一个聪明的人,不会失去可教之人,对不可教之人也不会多言,言多无益(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三: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已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么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既关系?

一: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公正与正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三:当我们关注社会环保的时候,但没有关注的我们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四:避免资源的浪费,就是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已最有价值的方式 五:做任何事,要注意,过犹不及,要光意把握住个“度”,这是人际关系最重要关注的。六: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这就是人际关系分寸的一个“度”

什么叫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就是自取其辱。好友也有个度

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越早让孩子独立,脱离自已的关爱,这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 八: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人际关系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九: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留一点以期待,从而产生美。

十:在什么位置做好本身,不要越过位置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别人操心是锦上添花,自已的工作则是雪中送炭。

十一:做人做事多思多想多看多做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什么是君子:先把自已修炼好,修好则影响别人,帮助别人(修已而安人)

十二:自已身经力行的为直接经验,听别人所做的事为间接经验,多听间接经验可以让自已多些直接间接 十三:(小孩子生气拔钉的故事)与亲人朋友之间争吵,过后可以道歉,但在亲人朋友心中永远留下了伤痕

十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多做事,少说空话。

十五:说话要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要懂得礼节。做好人首要是学好礼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坚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了

十六: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需先端正自心,正心需先诚实自已所发的意念,立念则需学知识,而学知识当研究一切事物的真理。于丹读《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当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也希望自已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

一:君子第一个标准,指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人格与风格相关,风格的表现源于人格(淡定与从容)二:选择大于努力,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

三:真正的君子,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 四:就在此际,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五: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我们今天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已能力一个有知识、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还有就是为了让自已能成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样的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与提升 六:孔子所说的君子其实就是做自好的自已,按照自已的人生规划,自已的目标,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已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七:我们做事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从当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目标不要定得过高,因为环境变得太快

八: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有宏阔大志

九:林语堂说,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心怀天下),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做好自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十: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这就是小人物这个词儿的说法 十一:做好人,我们不妨从恒心与定力开始

十二: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必须有良善的人际关系

十三:世上有三种东西追不回来:射出去的箭,说出来的话,流失的机会 十四:孔子的君子标准:善良的人,心怀天下的人,人际关系好的人 十五:你是为了一个梦想,在走着从脚下达到梦想的历程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五:交友之道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已的影子。《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是什么呢?会给我们的生活与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着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从某人的社交圈中,分辨中这个人的内心价值取向 二: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三:益友(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见识多广的朋友)四:损友(性暴的朋友,无主见的朋友,心怀鬼胎的朋友)

五: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的前提

六:机遇来时人永远都疑虑,但机遇走时你永远抓不着,说明这世界上,很多事不在于你做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间做是有用的。

七: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好东西也变成坏东西了 八:孔子的理论核心即“仁”,爱人即“仁”,知人即“智” 九:交友两前提,意愿与能力;交友的两个原则,尊敬与尺度;

我们怎么样来交到好朋友,需要有仁有智,我们心中对他人要有爱,你就有了交朋友的意愿,我们有了辨别他人的能力,就能交到有品质的好朋友,这是一种交友的能力。十:交到好朋友,其实就是开创了一份好生活,朋友就是一面镜子

十一:交朋友交那种平和的、谦逊的、团结他人的朋友,是交友的原则之一 十二:常想一二,不如意事常八九,但还有一二是如意的,多想那一二如意的 十三: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乐贫乐道的朋友,是交友的原则之一 十四:生活中真正心灵的快乐与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相关的联系 十五: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有分寸的,否则将过犹不及

十六:交友三原则(不要抢话说、不要有话不说、不要睁眼说瞎话)十七:寒枫原则:听言会意析重点(听其言,会本意,见本析重点)

十八:你了解别人的内心,别人的需求,你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别人。交友之智(智)十九:交友,先爱对方,再知对方之心之需,用心来满足对方之需,自然成为朋友(仁)二十: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份,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做过份的事情。

好朋友是在我们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远离危险的人,同时又是以一种快乐之人鼓励我们坦荡而快乐地去面对生活的人

二十一:人生有三大坎(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二十二: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已能力斗

二十三:人前半生是累加的过程,累积能力资源等,老年则是减法的过程,放弃以往的尘灰重新归入生活

二十四:选择一种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二十五:自已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是给自已打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让自已拥有具有光芒的一人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六:理想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直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永远比他的外在业绩更加重要。

一: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最重要的是眼前的那个起点。二:我们不缺宏大理想,但缺乏到达的切实道路。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已的理想时,常常会忽略了内心的感受

四: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五:表面看业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六: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已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有能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

七:知识分子的定义: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一个知识分子一定是知道礼仪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人

八: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当代君子所需的诚信准则

九: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权势或者金钱,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十:所有的圣贤,都是站在个人的价值链上了解了自已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在世界有所建树

于丹读《论语》心得之七:人生之道

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得是什么呢?四十不惑,不惑在何处?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指得是什么呢?什么又叫做六十耳顺呢?所谓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何在?我们能真正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吗?

一:人的一生,只不是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时光

二: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受社会约束的人,这是学习的一个起点

三:以往的学习只是因一个人的思维转向即可,然现代化的学习结果,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一个好的学习四:为已之用,能够学以致用,就是一个学习的标准。

五: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悲哀,是一个信息的过犹不及,东西太多,必须有自我选择。

三十而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几乎每个年轻人,到了而立之年,都会问问自已,我立起来了吗?那么怎么样才算立起来了呢?是否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什么样作用呢?

六:三十而立,首先即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外在社会坐标给自已的一个符号 七:将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八: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的年纪

九:学生问天下鬼神之事,老师说先做好人间的事吧,未做好,不谈鬼神,浪费时间。十:学生问生死之事,老师说先弄明白生的问题吧,弄明白了再弄明白死的问题

四十岁上有老,而下有小,如何才能不惑呢?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其实人在三十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在不断的在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三十岁以后就应开始用减法了,不是内心所需要的就应放弃。所谓减法,就是将不想交的朋友舍弃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那个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感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十一: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十二:不惑,指人不断的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呀,打击呀,缺憾呀,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的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已应有的位置 十三:中庸之道即在于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从需追求和谐。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命就应听天由命吗? 十四: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内心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这个社会上跟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这种苛责的呀,都要重要的多。

十五:君子内心有一个大道之约,一个做人的标准,这个大道即天命

十六:知命,知理,知言。做人首先是言而知人,知人而怨人从而知理,知理后人生而立。立后则内心归于平淡从而知天命。

十七: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十八:知天命,即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一种境界

六十而耳顺,即到了六十岁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合理的话,看到不合理的事,即使六十岁的老人之间也会有争论? 十九:耳顺,即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都会让在他人的角度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理。耳顺之人了解了自已的天命,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做到最大的尊重他人。

二十:耳顺的境界即到了悲天悯人的境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每个人到了七十岁,是不是都可以做到从民所欲而不逾矩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等到七下岁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生命个体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呢?

二十一: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学习古圣贤的最终目的,即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已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做出一种无愧的交待。

第三篇:于丹论语心得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于丹论语心得1: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易中天(1)于丹论语心得2: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易中天(2)于丹论语心得3: 天地人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4: 天地人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5: 天地人之道(3)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部分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于丹论语心得6 于丹论语心得7 于丹论语心得8 于丹论语心得9 于丹论语心得10 于丹论语心得11 于丹论语心得1

2 于丹《论语》心得 第三部分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于丹论语心得13: 心灵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14: 心灵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15: 心灵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16: 心灵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17: 心灵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四部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于丹论语心得18: 处世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19: 处世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20: 处世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21: 处世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22: 处世之道(5)于丹《论语》心得 第五部分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于丹论语心得23: 君子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24: 君子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25: 君子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26: 君子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27: 君子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六部分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时代,不像我们今天有电脑,有网络,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各种形式的媒体。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

于丹论语心得28: 朋友之道(1)于丹论语心得29: 朋友之道(2)于丹论语心得30: 朋友之道(3)于丹论语心得31: 朋友之道(4)于丹论语心得32: 朋友之道(5)

于丹《论语》心得 第七部分

孔子的意思是说,他笑子路,不是笑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从孔子对曾皙的支持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第四篇: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

---------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

张志丽

看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

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比如这几年,我任教的班级,班内智障学生多,自理能力强的学生不多,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其实学生都怕老师,特别是犯错误后,更不敢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如果大发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静气地谈话,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经常听老师说,我们很尽力,也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了“论语心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许有较长时间的面对,绝不要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班级里尽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较多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对于那部分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进步的。

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教师生活的主旋律。

第五篇:于丹 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一)天地人之道 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

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其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一个人的视力本来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展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二)心灵之道

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参禅的人最讲究的就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处世之道

做事情要有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避免的。

提倡仁爱,但不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的过失。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这个世界上所以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事的原则。言寡尤,行寡悔。————做事的方式。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四)君子之道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五)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六)理想之道

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不缺宏大的理想,但是缺乏到达的那条切实的道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个人的生命链条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就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会找到自己的一个内心根据地。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七)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和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2010-3-20

下载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丹《论语》心得(已打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

    读书笔记于丹〈论语〉心得 中学时代就一览《于丹〈论语〉心得》的风采。而今旧书重读,只道岁岁年年书不变,年年岁岁心不同。 是它伴我走过那段叛逆迷惘的青春岁月,如冬日的一缕......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得到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也没有好好看,一直搁在书架上,直到前一阵子我一时兴起,随手拿来翻了几页,我就被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福兴乡中学 张书东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

    读于丹《论语》心得

    读于丹《论语》心得 年初,耿总在给全体员工开年终大会时,除了介绍我们辽化公司的飞速发展前景,同时也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就是于丹写的《论语》。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品味之后......

    于丹论语心得(模版)

    于丹《论语》心得 看完于丹教授讲授论语的视频资料,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初二九班庞洪坤 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一种处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的心态,是一种融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