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李白诗的人格美
试论李白诗的人格美
寻甸二中
陈龙章
摘要:李白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人格美,影响了无数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李白诗的人格美,也应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营养。李白和他的诗歌,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之魂。
关键词:李白
诗
人格美
李白是盛唐时代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由于时代的造就和他个人独具魅力的性格特点,使他的诗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人格美。和其他诗人的诗一样,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特点。这一点,却很少有人单独提及,或提得不多。因此,本文就李白诗中的人格美这一点单独列出来,作个粗浅的分析。
一、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理想,忧国忧民的人格美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出生于唐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一个商人家庭,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他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经典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是多样的,他不仅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客和羽客,同时还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蔺相如”的青年作家。他在二十岁以后开始在蜀漫游,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于形成他个人的人格倾向和他诗中的人格美,是有深刻影响的。
李白少习纵横之术,每以天下为己任。好携妓游东山,因谢安一度为苍生而于谈笑之中平靖国难,故慕其为人。此外对邹衍、乐毅、诸葛亮等皆钦仰,认为这些人都出自布衣,能驰骋英名一世在于有壮志。李白曾写诗言道:“苟无济代心,独好亦何益。”“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由此可见,李白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理想的这种倾向的形成,是有其根源的。李白自幼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教育,故想从政、治国平天下激发了他高度的政治热情。为实现“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他不惜“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济苍生”、“安社稷”,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
诗篇中,而且也表现在他对祖国河山和人民无限热爱的诗篇中。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处在唐玄宗统治的时代。玄宗开元初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国势强盛的局面。这种局面,给了李白巨大的鼓舞,他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积极的希图和有所作为的理想,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国家的强大,鼓舞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决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望。这种心情,在盛唐诗人中是相当普遍的,李白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他在许多诗歌里借历史人物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他羡慕姜尚:“君不见朝歌屠薮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梁甫吟》);羡慕诸葛亮:“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羡慕谢安:“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对叛军分裂祖国、虏杀人民的罪行非常愤慨。他写道:“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十九》),“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在《塞下曲六首》中,又以昂扬的笔调歌颂将士抗击骚扰,保卫祖国的英雄行为。李白的这些诗,对国家命运表示了深深的关切。
统治阶级残酷的压迫下,劳动人民贫困惨痛的生活,在李白诗中也有所反映。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山,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彤胡饭,月光明月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绕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桨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 由达江浒。君看芒砀,掩泪悲千古。”前首诗对盛情款待自己的农妇表示感激,后一首诗则是描绘拉纤船夫的痛苦生活。这类作品虽不多,但却是难得可贵的。
“寒门出贵子,宽家出少年”,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李白,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富裕,故亦少年性格比较浓厚。加之“十五好奇书,作赋蔺相如”,在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时,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和“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羞伐其德”的游侠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天才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形成了他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理想,忧国忧民的方式,与其他诗人特别是杜甫迥然不同。
其他诗人,追求理想往往是半途而废,李白追求理想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杜甫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加之对政治的体察较深,所以杜甫的理想比较实在,是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活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李白则不然,李白的思想是立体的,既有儒家经邦济世、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有道家以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意作为对立面的思想,加之对政治的体察不深,故李白所追求的理想就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热情和天真;
二、狂放与叛逆;
三、自信与主观。
受儒家“仁”要充分体现在国家政治上思想的影响,使得李白一生对政治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想从政与安邦定国,终是他生命的准绳。受道家主观精神的影响,又使得他一生始终“长不大”。他60岁还要去当兵,实在天真得可爱。他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楫万乘,这无疑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陈子昂曾感叹过的“儒道两相妨”的说法,在李白这里被打破了,这既是一种狂放与叛逆,又是一种创新。另外,李白认为自己的理想是非常正确的,谁要反对他,他就坚决反对。唐玄宗说李白“非廊庙器”,李白就说搪玄宗是“弱植不足援”,充分体现了李白的狂放与叛逆。李白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就他自己的理想,他认为就像空中的明月。他要入京做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屈,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梯”。他悼念宣城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就连鲁仲连、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人的名字,也被李白当作 了李白的理想在他生活的那种黑暗现实中是不能实现的。在长安三年的生活,使他对封建社会的某些黑暗面有了认识,因而他的创作也产生了飞跃,他的天才闪射了批判现实的犀利光芒。他对玄宗不能任用贤能表现了极大的愤慨。他常有这类诗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鵉。”(应是凤凰居住的梧桐树,倒是被燕雀之类的小鸟占住了,而凤凰之类的鸳鵉只好住在枳棘之类的矮小杂树里。)这是多么不合理啊!在《古风》二十四、四十六中,他描绘了那些权贵宦官斗鸡走马的欢淫生活和嚣张气焰:“斗鸡金宫里,蹴踘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比干虹霓,行人比怵惕。”他愤怒地控诉奸臣擅权,结党营私,打击贤能的不合理现实。他曾多次非常关切地警告说:“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但始终没有引起对李林甫之流深信不疑的唐玄宗的注意。玄宗为了维护其腐败统治,于开元二十年封孔丘为丈宣王。而李白却相对地高歌着“风歌笑孔丘”,并表示出对儒生的轻蔑,在《嘲鲁儒》中集中地给予了极辛辣的嘲讽。在当时正值腐败混乱的局面下,土地兼并日益加剧,统治阶级过着极端欢淫腐化的生活。李白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这类诗歌概括地予以抨击。而在《大车扬飞尘》,形象地描绘了豪门贵族生活的骄横恣纵,并对它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在离开长安后,李白写下了许多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而引起的痛苦和愤激情绪的诗篇。如《行路难》中就集中表现了他的追求与幻灭,揭示了诗人在坎坷仕途上茫然失路的强烈痛苦。但他并不因失败而放弃理想的追求,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悲愤中又充满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是李白与其他诗人比较较为独特的地方,也是诗人人格美高出于其他诗人的地方。同时,诗人看不惯世间的庸俗和污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愤世嫉俗的精神,企图借饮酒、寻仙、纵情山水来消释自己的苦闷和悲愤,他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上蔡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都说明他歌咏求仙,是以仙境和现实对比,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尤其是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表现了他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虽然诗中也流露出些“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但掩盖不了作者进步思想的光辉,有些地方只是一种愤世嫉俗情绪的曲折流露罢了。
由于李白少时就有俊才,故“慷慨自负,不拘常调”,使得他的诗能摆脱一切拘束,而以壮浪纵恣之笔出之。其论世之言也言所欲言,肆无忌惮,而其慷慨真率也为历代诗人所罕见。加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为的就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性格和天才构成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就是当宰相,可是却不被唐玄宗所重用。因此表现出了他的蔑视权
贵、愤世嫉俗的思想就比其他的诗人来得更坚决与彻底。他的放浪颓废来自于 “人生在世不称意”。然而李白毕竟不似文学家贾谊以哭泣而终。“而胸襟高旷,一若无介于心者。论者谓其能超脱于富贵功名之外者,即以此故。窃谓太白因不为卿相,而故放废于终,而故能浪迹江湖,寄情山水,流连诗洒,笑傲风月,不以声色货利萦绕其高旷之怀抱,而终成为千古之一大诗人”。这一论断,正是李白追求理想与蔑视权贵和愤世嫉俗的人格美之较为闪光的地方,也是李白这一怪人怪才之所以成为李白的缘由。
三、胸怀开阔、气概昂扬的人格美
由于家庭出身、社会经历、个人性格、儒道侠仙思想、天才各种因素,使得李白及其诗无论在立足点及视野上,都比其他诗人站得高、看得远,显示出了独具魅力的风采。无论是表现个人理想,或是反映时代风貌,还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都体现了一种胸怀开阔、气概昂扬的震撼人心的豪迈气概。
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他想从政、建功立业;道、侠思想的影响,又使他的心胸豁达与开阔。因此,无论政治上如何失意,始终没有使他丧失乐观和自信,也没有使他放弃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和”。在《行路难》三首之一“金樽美酒”中,他并不因失败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梁甫吟》的结尾,他一直扬着胜利的信心:“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峴屼当安之!”他的《赠张相镐》说:“石勒窥神州,刘聪劫天子。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这首长诗中也说:“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能写出这些充满激情的诗,没有昂扬的气势、开阔的胸怀是不行的,这也说明他和王维、高适、岑参等盛唐诗人有所不同。李白想建功立业,并非为高官厚禄,他唱道:“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他希望“功成身退”,这就使他抒发理想的诗歌既热烈执着,而又超脱,开辟出了一个前五古人的新境界。李白由于想在政治上积极有为,所以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他对秦始皇、汉高祖的热情赞颂,及对古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如管仲、乐毅和诸葛亮等人的衷心向往。如《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中,诗人用当年广武战场上突出的事迹,显示了刘邦蔑视敌人要挟的豁达胸怀;诗人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见解,热情赞颂了刘邦统一中国,结束了秦末混乱局势的功绩,对阮籍的不公允的言论加以讥笑。
李白在感情上的表达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
足以表达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中的生活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惊人的幻想。如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销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实。在《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中,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大胆的夸张,永远离不开惊人的想象。在他的《蜀道难》一诗中,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从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来驰骋幻想。以下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协息、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的主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落笔。正因为如此,他的胸怀、性格在这里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在他的名作《将进酒》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好像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像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他的《梁园吟》也有这类似的情况,诗的前段尽情地描绘痛饮狂欢、甚至沉吟流泪地感慨功名富贵的无常,但是临到结尾,他又突然说“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是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把矛盾心情处理的这样洒脱灵活,没有宽阔的胸怀、昂扬的气势是很难得到的;在诗史上,能够达到这样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水平的,也只有极少数的诗人。
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中,更体现了李白那种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在《杜荆门送别》一诗中,体现了诗人从岖初到平原地域的崭新感觉,在诗人笔下展现了自然景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诗人胸襟的开阔。在《望庐山瀑布二首》中,作者在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壮丽的自然奇景的渲染中,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怀和昂扬的气概。如果不是李白胸襟的开阔和对大自然、祖国的热爱,就决写不出这样的一些好诗。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而不是其他诗人,就在于他受到儒道侠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较深。使他有卓识的远见和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天下,放眼世界,非常人所能及。他诗中的人格美如长江、黄河之水,决非一眼就尽收眼底。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分析,属一孔之见。较高层次的分析与探索,决非笔者力所能及,饱识者自会有所成就的。
作为盛唐时代的浪漫主义旗手,李白以他的叛逆和狂放的人格精神,反映了盛唐时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开拓了诗的题材范围,并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他的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达到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李白诗歌追求理想,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狂放叛逆的人格魅力,哺育了唐和后世的诗人。韩愈、孟郊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风格明显地受到李白的启发。宋代诗人苏瞬钦、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龚自珍无不从李白诗中吸收人格美因素。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受李白狂放诗风的影响更为明显。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也教育着后代,他的那些“戏万乘若僚友”的传说,被写成戏曲、小说,流传民间,表现了人民对他的爱戴。
在今天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多一点李白那种追求理想的精神,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会大有益处,多一点李白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我们每个人就会把祖国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李白那种处逆境而不绝望的心胸以及对祖国和人民诚挚的热爱之情,始终是我们每个现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诚然,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人,对诗人的评说也不尽相同,但永恒的真理、永恒的主题是不会变的。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李白有那种理想、胸怀、胆识、气魄和精神,难道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作为当权者或普通老百姓的人们,就不该有这种吗?
我们寻找李白精神,关键的是要寻找到产生李白思想的根源。而产生李白思想的根源在于李白不仅仅只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还受到道、侠、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占统治地位,虽也给中国人带来些好处,但害处也不浅,它使得中国人思想僵化,变得落后保守。李白更多的是道家——老庄思想,要学点李白的精神,非得有点道家思想不可。
思想要解放,经济要腾飞,教育要兴旺,是现代有识之士的共识。时代呼唤李白精神,李白诗中的人格美也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的精神营养。李白和他的诗歌,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之魂。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
(二)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第二篇:李白诗
群峭碧摩天,逞遥不计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寻雍尊师隐居
楚人不识货,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1] 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2] 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洛阳陌
纪叟黄泉里,换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广陵赠别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古风(大车扬飞尘)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余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对酒忆贺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第三篇:培养学生的人格美
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格美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具有新时代的特征。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尝试性讨论。(1)人格形成及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2)语文教学在健康人格的培养中所具备的作用,(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形成;健康人格;关系;作用;培养
面对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一教育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有人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任务应在思想品德课上。其实不然。事实上,各学科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文教学,在人格的培养上是从小学到高中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因此,笔者想就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作一尝试性的讨论,以求有助于同仁。
1.人格形成及其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什么是人格?笔者认为,人格是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是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的。西方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和指导行为,而行为表现心理特征。
既然作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那么,这个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遗传与环境只能提供砖块,也可以这么说,通过生活方式,个人把他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不过,机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能向个人提供可能性和引诱力”。可见,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与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与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过去,人们有一种片面的认识,以为青少年人格形成主要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关,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事实上,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格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操和性格都将得到陶冶,尤其是语文课,他的作用不亚于政治和思想品德课,因为语文课既是基础课,又是主课,所占学时最长,所学内容最广,而且其本身就具备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对哪一个中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都显得十分重要。
2.语文教学在健康人格的培养中所具备的作用
语文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作用?我们知道,健康人格的标准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会具有健康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人去认识和追求“真”、“善”、“美”,因此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2.1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主要是指语文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抒情诗、散文诗,有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衡量标准,有做人的准则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作用,运用妥善的教学方法,就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获得充分发展;就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自信心、自制力、自觉性、独立性、科学性等品质。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去直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2.2间接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没有直接表现为健康人格的内涵,却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称之为间接作用。比如,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方式、语言文字能力及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些因素虽然不是健康人格的内涵,但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
2.3综合系统作用。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各自从自己学科出发,抓住本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教学方式的交叉,导致学科教学活动在影响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系统的综合作用,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的积极意义最终也就在于此。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大家知道,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方面。能力通过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知识通过能力的提高而积聚,最终获得双方的统一。从这一角度看,语文教学要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可从知识与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的培养,在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培养健康人格。
首先,应正确把握学科知识教学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在教学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将语文知识教学与人格培养对立起来,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或者只注重人格培养而不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把语文教学变成心理学、德育学科的教学;二是把二者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学生语文学好了,能力提高了,就必然形成健康人格,或者只要培养了健康人格,语文学习就自然会搞好。显然,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健康人格的形成溶于语文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分清主次。例如,在《语文》九年级(下)“词两首”一课的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强的革命信念、一代伟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等溶于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建立奋发图强的人格标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然后,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上去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诚然,人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地,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当青少年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视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上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认识和仿效的榜样。如在《语文》七年级(上)“风筝”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作者简介”将鲁迅的光辉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用“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课文中和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与总结。第三,帮助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人文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引导学生拟订自我教育计划开展“我和英模相比,应该怎么做”等主题活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人文信息的作用,设计妥善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知识教学与健康人格培养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彭正梅 彭莉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1年版
[2]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许金声 程朝翔译 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第四篇: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英雄,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历史臣子,并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受到历史的赞扬,被人们爱戴,久久传唱不已。这其实与屈原的人格是分不开的,屈原的人格可与“日月争光”,这种人格光照千古。[关键词]屈原;人格美;月亮情节;伊甸园情节
对于屈原的形象历代有不同的说法。两汉人心目中是悲剧的屈原,宋代以后屈原被塑造成忠君爱国的圣贤,明清之际的遗民学者笔下的屈原是富有民族气节、满怀孤愤的爱国志士,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整合与融汇,传统的屈原形象则被分别描写为一个纵横家、巫官、有洁癖的殉情节、法家诗人,还有人以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
虽然对屈原的形象有很多的说法,但是他的美丽人格永照光彩。屈原的人格中充满着悲剧美、忠诚美,他的作品是鉴证屈原人格的最好证明。诗如其人,本文将结合作品分析屈原的人格之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
一、月亮情节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是象征思念家乡或亲人,一种是象征孤独寂寞,还有一种是象征理性。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七雄并峙,秦和楚势力最为强大,楚的统治者(先是楚怀王,后是顷襄王)不能正确认识形式,当时楚把持政权的贵族阶层并不致力于国家的富强,而是追逐个人的利益,朋彼为奸。《离骚》中说:“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眛以险隘。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手求索。羗内恕之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屈原生活在一个是非混淆、政治黑暗的时代,那时谗邪的小人得势横行,忠贞之士却遭受迫害。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葺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钰。„„斡弃周鼎,宝康飘兮。腾驾罢车,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显尊,君子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像盗跖、庄)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镶却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牛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现在却被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诗人在《离骚》里说当时楚国现实是“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世幽昧以眩耀”,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正是当时楚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楚国的时局,在“变白以为黑,倒上以为下”的荒谬现实中,寂寞与孤独伴随着屈原。的确“史家不幸,诗家幸”,“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易卜生《人民公敌》)。屈原把自己的“美政”“离骚”都写入了作品之中,他的诗不是一汪清泉,而是充满着愤怒与渴望,反映现实的“史诗”。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屈子感自己之惑,言自己之言者也”“无高尚伟大的人格,而有高尚伟大的文学者,殆未之有也”。(王国维《文学小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一路走来,他是孤独,是寂寞的,而在孤独寂寞之下支持他走下去的正是他一腔忠诚爱国、忧国忧民的人格美。
《渔父》这首诗多数学者认为不是屈原所作,但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是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材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他答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安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为了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和奸仕小人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为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其它诗中“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屈原对于正直的追求和维护是执著的,绝不回头、毫不妥协的,他还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绝对意志。屈原“正道直行”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楚国,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在漫漫历史长廊之中留下了屈原孤单寂寞的背影,更留下他独立不迁、刚直不厄的人格之美。
屈原一生追求“美政”,而在那个时代小人当道,楚国的组统治者是不会采纳。“兼济天下”的思想使他不断求索他的“美政”、“德政”。屈原孤身一人担当起君臣伦理的道德责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使他不得不固执坚持在原地。虽然小人当道,屈原见疏之后被两次流放。一次是被楚怀王流放的,地点在汉北一带;另一次是被顷襄王流放的,地点在江南沅、湘一带。而他的作品大都是在流放时所作。这期间虽是流放,但对楚国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寂寞是出成果的重要条件,在他孤身被流放之时,为中国留下了伟大的《离骚》。屈子的诗作就像天上的明月永远照在楚国的大地之上。
屈原带着对楚国人民的热爱把自己与楚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为了理想不断地上下求索,终而伤心欲绝。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取生取义”,“仁”“义”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诗人最后自沉汩罗是因为实现美政的希望之绝。“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等待戈多》),屈子带着满怀的孤独、寂寞和对国家的深深思念走完了人生之路。
屈子离我们已渐远、渐远,而他的人格之美就像月亮一样永恒地挂在天际,虽然那个有圆有缺的月亮是孤寂的,但他永远在我们心中是明亮发光的。
二、伊甸园情节 《圣经》中的伊甸园不仅是亚当和夏娃的温暖家园,而且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屈原一生是寻找“家”的过程,这里的“家”不仅是指家园、家国、故乡,更是指心灵的归宿。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对屈原来说,不仅楚国的人民和土地值得他热爱和留恋,对楚国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诗人也倾注了无限的感情。他以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而自豪。对楚国人民“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的风俗习惯,屈原在《九歌》中进行了热情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楚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在语言上,屈原的作品保留着大量的楚地方言。楚地方言在当时是被北方人士轻视的,孟子就称楚国人为“南蛮?舌之人”(《孟子·滕文公上》),而屈原则把一些所谓“?舌”之语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离骚》中大量运用了楚地方言,如“汩”、“搴”、“宿莽”、“凭”、“羌”、“诼”、“侘”、“阊阖”等都是。屈原的作品打破当时《诗经》的诗体,而用当时南方民歌形式创造成一种独特的“楚辞”体,体现了他对楚地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人“家”的观念,更说明了屈原对国家、故乡的热爱。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屈原寻找心中的家园的过程是不幸的。《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曾做过楚怀王的“左徒”,“左徒”在楚国的地位仅次于“令尹”。所以屈原在担任“左徒”时,颇受怀王信任,他“入则与王图仪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参与着国家内政外交的决策活动。但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触犯了楚国的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屈原在做“左徒”期间,他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国家的内政和外交的大计上。本传说怀王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其内容从《离骚》中可看出,主要是变法图强和举贤受能。如《离骚》中可写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指责贵族统治者们的不循法度。他有“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才能,他曾经出使齐国,当也是进行“联齐”的外交活动。正是因他有这样的内政外交主张,才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于是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叹道:“众女嫉余之娥眉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的见疏换来的是“失乐园”的代价,他见疏被两次流放。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希望楚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建立起自己心灵的家园。但处处是蛇蝎小人,楚王听信小人,终而疏远屈原,屈原心中构建的理想家园落空了,他也因此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屈子忧国忧民的“美政”、“德政”被统治者不采纳时,他选择了利用文学符号把他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忧愤,心中的怨气抒发出来。《楚辞》中的他佩戴着香草,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香草美人”传统,而“香草美人”成为了一种喻示着忠贞、纯洁、高雅的文学符号,烘托成一片氤氲芬芳的意境,他心中找到了“家”的味道。屈原把自己此作服侍君王的美人,“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宛如一首《诗经》中的弃妇在默默掩泣。屈原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家园就是“美”,而“美人”、“香草”正是“美”的一种象征。屈原的文学家园是环绕着芳草香花构建起来的,它象征对道德理想、高洁品质的追求。他“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纟鹿”“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皆是在追求美,在屈原构筑的想象世界里,他所使用的一切都必须是美好高洁的,搀不得丝毫的丑陋与肮脏,他饮的是“木兰之坠露”,餐的是“秋菊之落英”,就连周游四方的车驾仪从都新美伦美奂、备极奢华,一如天神出巡。然而,这只是屈子在历经疲惫和艰辛,仕途的困惑和无奈,失意和悲伤之后,不是归隐山林,而是作诗来抒发他的情怀。在优美的文本背后永恒的藏着历史的真实:《离骚》中仅有的一句“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美政”是诗人追求的最终目的。丑恶的现实将他的理想击的粉碎,他没有独善其身,也没有出走别国,因为“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他虽不能兼济天下,但他永远爱着他的家。他是被家抛弃的弃儿,而他却不抛弃自己的家。诗人是一位伤心人、断肠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他带着对家的担忧愤而投入汩罗江。落叶也要归根,人何以堪?诗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但他对“家”的热爱的人格之美感染和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屈原已远去了,他的人格美一直激励着楚国人民反抗强秦。秦未,首揭起义大旗的是楚国人民,陈涉建国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继陈涉而起的项羽、刘邦也是楚人,楚国人民终于覆灭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历史的 尘烟散尽,曾经上演的剧目已经谢幕。屈原受到历史的赞扬,受人们的爱戴,并久久传唱不已。这种人格可与“日月争光“。这种人格光照千古。
[参考文献]【1】贾谊《贾谊集》
【2】李中华《屈原形象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3】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楚辞》
【4】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五篇:李白诗 鉴赏
口吐天上文,迹做人间客
10语教(2)班 胡婧 杜子美题:“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为赞他;“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乃是魏颢对他的肯定;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对他的褒奖之意袒露无疑。是的,他是李白。是那个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骄傲的李白,是那个“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的李白;是那个“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天的李白;是那个“今人不见古时月”的怅然的李白。
要想深究这位于大唐盛世恣意挥洒自我的谪仙复杂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需要了解他的生平。李白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25岁之前的居家读书时期,能歌善赋,所学驳杂;其后的17年是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他轻财任侠;接着在翰林供奉的三年,于长安大悲而来大悲而去;之后长达十年的再度漫游,使之在经历现实遭遇的洗练,到达了创作的高峰期;最后一段时期,因安史之乱流落于江南,误入歧途的落魄,老当益壮的报国心又再一次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与江月同归,于当涂走完了他多舛的一生。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他创作的源泉,也使了他长期挣扎于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纠结中。庄子的豁达避世与屈原的忠君爱国,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无为长生和游侠尚义都奇妙地统一于李白的一生。
这些繁杂的思想都能在他的文章中窥见端倪。例如于752年创作的《将进酒》,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的作者,登高饮宴,借着酒意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悲戚的开头,感叹时间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带着消极的思想,可是李白毕竟是李白,虽是政治失意和人生短暂,但仍然是那样气势豪迈,奔放不羁,洋溢着健康的爽朗之情,在这句后积极地喊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其实整篇文章从表面看来,整体是带有浓厚的消极情绪,想要借酒销愁,及时行乐,遗弃世俗,但却是李白通过跳跃性的手法加以表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与幽愤,他怀有宏大的政治抱负,希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追求一举成名,但却未能如愿,只能是自我安慰式的释然。这一点在《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了呼应,“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尽情地宣泄了诗人激越的感情,都是无限沉痛的,但结尾处又从深渊中挣扎出来,力求旷达超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也是他表面看起来遗弃世俗的消极中体现的超然洒脱,说明李白对生活,对自己的仕途之路仍抱有一丝希望。这些作品都是贴近现实生活的,抒发了诗人的正义感,事业感和自信力,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虽然揭示了理想在黑暗社会中必然破灭的悲剧,却也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失望和不满。
综上所述,李白的思想虽很繁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也不是没有统一点,他不满于现实社会的黑暗,苦闷于自我价值的难以实现,想要寻找实践自己理想的突破点,带着他特有的自信骄傲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再看《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充分利用浪漫主义特征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还有“霓为衣兮风 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奇,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想象。李白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他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用天姥山映射朝廷,表现了他长安从政失败后的失意和悲愤,曲折地反映了黑暗现实对贤能之士的压抑和摧残,却也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性。,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
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整首诗李白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把想象世界当做现实世界的对照物加以歌咏,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曲折反映,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歌颂。这也表达了他厌弃世俗,想要超脱的人生观。
这就是李白,一个“口吐天上文,迹做人间客”的李白,他有着极度的浪漫主义文风,将美好的理想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是真神仙;却又体恤民情,关心国事,也又怀揣自己的理想真正行走在盛唐之中,能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揭示了其产生的原因。
历数李白的文章,不难发现他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他善于以饱满丰富,激昂强烈和充满主观色彩的感情来写诗,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为了使感情更加饱满,他通过富于主观色彩的抒情加以表现,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加以表现,使自我感情更加自然,更深刻地融入对象之中,大胆生动的夸张也很好地表现了感情。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众所周知,蜀道再难,也会有栈道可以通往,怎么会比上青天更难?但是诗人用自己夸张的主观语调,将蜀道的难表现的更贴近人的想象。又像《将进酒》中的开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鬓变白的时间被李白缩短成了只一天,未免夸张,但也就是这种极致的夸张,才让受众明白,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其次,他以丰富,奇特,瑰丽的想象来写诗,描写自然景观时,着意于追求自然美,语言纯真质朴,清新自然,是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美。也善于锤炼诗的语言,使之工整自然。例如《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毫无掩饰吞吐之语与矫揉造作之情,用最平淡的语言,拨动了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再次,各体皆工是李白诗的又一特色,他几乎用遍了古典诗歌的所有传统题材,从四言的《诗经》体,到屈原的“骚体”,到汉魏六朝盛行的乐府体,五七言固体,歌行体,再到初唐以来流行的绝句体,律体。例如《长相思》中“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散文化的句子,使行文更工整节奏感更强。
最后,李白习惯用比喻,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务变得具体可感,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将愁绪比喻为水,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