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在无为,善在若水。这是老子道德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由此我觉得,不读《道德经》就不能了解中国式的哲学。
这部粲然高论虽只五千余字,在当今社会连个论文都评不上,但其影响却又何其之大之广。前段时间听了周玉珍主演的曲剧《三娘教子》,薛氏训教逃学的薛英哥,其中一句唱到“莫轻看书本一张纸,儿须知书内有黄金”。这《道德经》何止千两万两黄金,古人所以著述之经典,原因就在于“三不朽”之一的“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不朽就要流传后世,拿给后人看,所以要注重其质其量,所以我们现在难以出现有大影响的大师,就在于我们不再有这个标准了。
不能跑题了。《道德经》一书,章节共分八十又一。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经”,三十八到八十一章的“德经”。所以《道德经》实非“道德之经”,乃“大道”“上德”之经也。
《道德经》文字虽少,然寓意之丰,鸿篇巨制不能比也。始篇第一章众妙之门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仅此一句,可谓玄之又玄,故曰“众妙之门”,不解此句,道德经之读便难有根基。据我理解,如果大道可以说出来的话,那么所谓的大道便不是永恒的;同样,如果一样东西可以被命名,那么这样东西便不会是永久的。所以无名之物乃天地之本原,有名之事乃万物之母。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者,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比至善,缘于水善润万物而不又与万物相争。与人有益而无碍,人如能修身至此境地,便非圣人完人,亦当如“达人”!《菜根谭》上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无取万古之凄凉!”达人宁可助人而为所误,亦不尔虞我诈害于人。
水,何人不需?却如空谷之大无所不纳,甘处“众人之所恶”而近“道”,默然“利万物而不争”,此何等气度与胸襟!
“道经”一至三十七章,浅见如下:
众妙之门,道之玄也;功成弗居,所以不失也;圣人之治,使民无欲;和光同尘,归自然也;守中之策,所以无为而治民也;谷神不死,天地之根,道乃永存,用之不尽;天地不自生故能常生,圣人所以不自私也,终成其身;上善若水,不争而无忧;功成身退,所以不骄而无贻害也;天生万物,却不自恃,德之幽深也;无为之用,物之中空所以为容器也,有可被利用,无自然也可被利用;舍彼去此,舍虚名恶求内之充实也;宠辱皆惊,不骄不躁也;持亘古之道,以御万物;持道性而不改,不贪求而后可有新成;物归其根则静,人返其本则聪贤,与道合方得长久;功成身退,则不致辱怨;道远能知骥、世伪出贤人、国乱有忠臣,故贤良忠臣多,非太平之时也。所以树立榜样者,风尚不再也;少私自然寡欲,寡欲自然无为;独异于人,有别常人方能追求道之原目;大道大德之人,谦卑而包容;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争,所以以不争也。齿刚而落、舌韧而存,是以知“全而归之”之理也;信言不
美美言不信,所以希言自然也,少说话才是符合自然的;道者,不自伐其功、不自矜其长;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的最终归宿是“道”、是“自然”;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可不察也;圣人要精通物理(事物的道理),方能指引他人;知白守黑方能回归无穷无尽之道,知荣守辱方能返还淳朴之境界;去奢去泰,圣人不妄求则无强弱;善是果也,离道则衰;恬淡为上,不得已方用兵也;知止而不殆,守位则无咎也。此所“位”者,道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倚道不自大,终成其伟大;天下归之缘由道,道之不可说也,无闻无见、无味无概,不可言也,无从言也;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术也;道常无为,所以治也!
经之奥也,不能止也。为先求“道”之实,再追“德”之义也。修身,知“道”、明“德”之过程也。一阅而嘲之,不卒读;再阅方知其奥,难卒读;三阅偶得其概,循章而后,勉强而读之;复阅方能登堂入室而为此文。诚如首论之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令人不禁飘忽恍惚,却怡然间又有所得。
至于“德经”之部,未敢轻判也。唯摘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之道,最终乃是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刻丰富的“一”字。一者,统一也、同一也,自然与道之和也。古人所尚者,天下一也,是为此理。
留“一”于心,抛却利锁名缰,必然“闲来无事得从容”,常无负累也!
第二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洪飞华1212112010《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提倡人们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才会在当今社会中办实事,在第十七章所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并不是告诉人们无所事事,而是要一道而行,也告诉我们既然成为一名学生要做好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家之主也应承担起对家庭负责的态度。
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 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道德经确实是部宝典。
第三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道德经——读后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能“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开始想小学的路上游着小蝌蚪的水,老房子门前臭水沟的水,98抗洪电视里惊涛骇浪的水,外婆家把石头“砸”出了小坑的水,早年随妈妈去那漳河风景区让我头晕目眩的水,中考那年湿了我的衣服和课本的水,在阳台上我用来细心浇灌花草的水,我日日饮下的形形色*色*味道各异的水,乘轮渡过江时汉江归入长江处那“泾渭分明”的水,寝室后的杨柳依依下波光粼粼的水,我时时叨念“静如止水”的水……
我想,我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首先,“润物细无声”是我们众所周之的了,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水乃生命之源”是不争的事实,牵强些说,这应该算是水的一种“博爱”了。不禁有些疑惑,人类的信仰有上帝,有佛祖,有神明,都还是人类自己的形象的变异,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其实,大胆设想一下,我们似乎应该把水的化身作为信仰之源。当然也绝对不是传说中所谓“龙王”、“河神”之类了,只是水本身。
其次,是“水往低处流”,又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应该也算是它“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是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第四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阅读。《道德经》主要讲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第五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宋其昌
《道德经》这本由老子著作的经文短短五千余字,便道尽了世间种种。其内涵丰富,语言简练,包含了很多对于人生,对于人的自身修养的看法。人们便是穷尽一生,也难以完全悟透其中真意。当然,《道德经》其中蕴含的道理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实中的对于《道德经》中的看法,是用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的。哲学是人类理性的巅峰,是智慧的结晶。用这样的思维来解释《道德经》固然没错,但是解释的却不够全面。人类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单纯的去用理性的思维而忽略感性的思维,这在出发点上就出现了偏差。当然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并不是说说就能达到的,这需要的是掌握一个巧妙地平行点,让理性与感性在一个状态下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道德经》是著作于中国的春秋时代,那个时期正是对于人自身的探索时期。所以说注解《道德经》中宇宙观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所以说《道德经》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部经文。在中国古老的传说里,有仙神之说。他们隐于名山之中,游离红尘之外,可长生,可不老。只是有一颗大自在之心,与世俗里追寻大自在、大逍遥。这些传说在现实的人来看合适荒谬,但是在中国古老的历史里,这些传说能够经久不衰,且不断的有人追寻着,这本身就值得思量,或许有人说是心理作用的体现,但是什么样的心理作用能够持续几千年。这其中或许有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仙神也不一定真的不存在,没有见过就不要否定一件事,时至如今我们都无法证明传说的真假,那就不要忙于否定。在道教几千年的发展来看,《道德经》一直都是其至高无上之圣典,无数隐士,道士参悟其中,不能自拔。那么《道德经》到底有什么魅力呢?我们可以追寻原点。隐士、道士追求的是天道,他们是修行的。那么《道德经》是否就是指导人如何修炼的法门呢?这有待商讨,但并非毫无道理,这是有一定根据的。姑且这样看待,会发现经文里许多不显得语句,能够讲得通。有科学家提出人体内存在的隐藏潜力是无比惊人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激发这些潜力,这些隐藏的潜力也就这样,基本上不会有被激起的一天。但是事情并非绝对,这个世上是有教人如何开启潜力的法门。那就是《道德经》,这一部经文就是教人如何开发潜力的,是教人如何沟通宇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经》中所体现的思想之一是“不争”,当然这其中体现了很多不同的意味,“不争”是不与天争、不与人争、不与己争。使自己永远保持一个和谐的状态,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这就是不争,不争也有不刻意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的追求一种状态,这只会适得其反,要顺其自然,一切看缘分而定。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或许你本不应该得到,但你强行得到,一时间你会得意。但你总会失去你得到的,并且是加倍的失去。凡是种种,自有定数,人怎可逆势而行。
《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另一种思想就是“不要强盛”。春,是最有生机的季节,万物萌发,一切皆处于细微间,并不强势。而夏,是生机最强的季节,万物生之巅峰,无可比拟。细究两个季节,春虽不强势,却生机勃勃,一切生灵皆在生长,有无限之可能,反观夏虽然强势,有最强的生机,但不久之后就要走向衰败。所以说盛极必衰,这在人类世界也是说得通的,不要追寻更强的状态,这样只会自取灭亡,而是要保持一种并不算太强盛的状态,这样下去人类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才不会灭亡。人生中有很多真谛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修行,以一颗平常之心于红尘之中,便是修行,是修心。无所谓成果,只是一种心态,是传说中的心如止水。不争是为争,不求是为求。让我们在这红尘中,修身修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