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阅读心得

时间:2019-05-15 11: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矛盾论》阅读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矛盾论》阅读心得》。

第一篇:《矛盾论》阅读心得

《矛盾论》阅读心得

《矛盾论》源自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辩证法唯物论》讲演时的一个章节,后经修改,形成一篇独立的哲学论文,以下就《矛盾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谈谈我个人的阅读心得。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指导思想,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内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唯物论和辩证法,其中辩证法是关于对立和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矛盾论》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党内理论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矛盾论》中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深刻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阐明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从而展开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理论体系,把唯物辩证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矛盾论》的历史意义。

在探讨《矛盾论》的历史意义之前,有必要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作简要梳理。

1932年,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领导下,工农红军遭受历史重创,迫于国民军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工农红军退出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途中,1936年2月,中共宣布“东征抗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革命力量得以保存,历时两年整。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37年中旬中日战争全面打响。

回顾历史,长征末期,工农红军兵力损至3万,国民党东、西北军40万,兵力悬殊,加之中央军北上,已形成围剿之势,红军已退无可退,国共和谈不顺,革命力量岌岌可危。与此同时,日本侵华,东三省沦陷,东北军不战而屈,全国抗日热情高涨,国民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机,清醒认识到,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适时喊出“东征抗日”的政治口号,与张学良“打回东北老家”的迫切意愿不谋而合,顺利争取到东、西北军的支持,联手发动“西安事变”,这无疑是将工农红军从政治舞台的边缘拉了回来。

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8月撰写的《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论文,展现了其高明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段。长征之后,红军为保存部队,与国民党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妥协达成收编方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改旗易帜,放弃“抗日反蒋”的初期方针。从被国民军“撵”着跑,到“诏安”编入国民军,革命路线的巨迁,加之残留的“左”倾思想怂恿,党内意见不一致局面出现,有的部队拒绝改编,乃至闹独立。此时,统一全党政治思想,保持共产党人团结性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矛盾论》适时总结了早期“左”倾思想的错误根源,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分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论述的矛 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化解了革命方针转型带来的意见分歧,破除了教条主义,统一了全党思想,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矛盾论》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矛盾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改革开放,“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化进程加速,经济体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还在议论姓“资”姓“社”的问题时,新中国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解放生产力是当前国内经济工作内的主要目标。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制,打响了国内改革的第一炮,国有体制度改革,计划经济年代占有大量比重的劳力生产要素,制约了产业转型和生产力的提高,90年代末,中国迎来下岗潮,中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革命路线的姓“资”、姓“社”,而是如何解决落后生产力与12亿人温饱的发展问题,两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用斗争性,同一性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共同富裕。而斗争性体现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侵蚀革命果实。这种担心犯了《矛盾论》中所批判的极“左”思想的错误,既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一物质运动形式的不同发展过程、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主要矛盾随着事物发展变成次要矛盾,反之亦然。

再谈谈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更带有浓重的公共资源分配的秉性,其主要原因是早期社会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为抑制人口流动,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各种行政的管理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生产力飞速发展,公共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日益改善,加之计划生育,2013年我国人口红利年代也宣告终结,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为了保障各地区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而抑制人口流动,而是为了促进城市、工业建设,鼓励更多的农村年轻劳力走进城市,故而户籍制度所导致教育、医疗等资源不能共享的矛盾也亟需解决。

2014年两会,公安部承诺,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加紧《户籍法》的立法调研工作,允许城镇中一些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有谋生手段的公民在常住地落户。

用《矛盾论》的方法,亦可解释当前户籍制度矛盾的转变,既早期资源紧缺与人口流动的矛盾,随着物质的运动已经发生改变,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劳动力的紧缺。但不变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DP)。

以上即此次阅读《矛盾论》的部分心得。

第二篇:矛盾论心得

---------

宿 州 学 院 思 政 部 实 践 课 教 学 论 文 纸

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班级:2012级英本1班

学号:

2012010408

姓名:陈欣 装-------

读毛泽东的《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矛盾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的取向发展 有深远影响。读此篇文章,感想颇深向。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异就是矛盾。“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 订------线---------------------

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分析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和与之相联系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区分其主要的和非主要的;矛盾的双方,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毛泽东在文章最后以精辟的笔调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

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总之,《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在市场经济中也有着实践意义:深刻剖析个人主义对公众责任、社会利益漠视的原因、深刻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个人片面发展的原因、在微观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矛盾论》读书心得

《矛盾论》读书心得

《矛盾论》读书心得一: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的开头这样写道。那么,具体该怎样来认识矛盾法则呢?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两种宇宙观

一种是形而上学,是唯心论的宇宙观,就是以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是数量的增减或者是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主要来自于事物的外部因素而非内部因素。因此,该观点不能解释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质变现象(教条主义者即持此种观点)。

另一种是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该观点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影响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单纯的外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运动,即数量的增减、范围的大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相互变化。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与所有的事物之中,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不一样,都带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一种矛盾区别于其它矛盾的根据,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正如列宁所说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物的认识过程有两个: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阶段),再从一般到特殊(应用阶段),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就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扩展、不断提高的过程。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做到客观、全面(矛盾的双方都要研究)和深入。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矛盾的特殊性会有所改变,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研究,才能提出解决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且只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个是主要方面,主要由它决定着矛盾的发展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推动了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准确地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与次要方面的差别,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地把握。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中两方面的决定因素绝对是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有条件的相对统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切形式。有些矛盾只有当矛盾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对抗(如3月29日发生在河南中牟县的施工纠纷辇人致死事故是矛盾升级后的结果),有些矛盾则是由对抗性质转变为非对抗性质(如在民事纠纷过程中双方通过谈判和解)。

《矛盾论》读书心得二:

《矛盾论》作为毛泽东的一篇不朽之作,应该说在不同的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写作上,它用语非常地准确,可以算是一篇十分经典的范文;而作为一篇论文,它又具有非常重大的时代意义。

作者首先简单介绍了矛盾的普遍性,而“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所以作者在阐述矛盾的普遍性时,只用了很少的语言,这也表现了作者对文章哪里应该详、哪里应该略把握得非常得恰当。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因此,作者在文章中也强调了这样一点。为了让那部分同志和那些教条主义者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作者对矛盾的特殊性进行了大篇幅的说明,着重研究了这个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全局的把握是非常地得心应手,并且准确。

紧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关于矛盾特殊性的讲解,在这个部分,作者也确实花了很大的工夫去阐述。首先肯定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这不仅很好地反映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将矛盾的中心思想表达了出来。在弄清楚了“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承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之后,作者开始研究矛盾存在的永恒性。在他看来,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而后面紧接的内容则是细讲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实际当中给予我们的帮助。在最后精辟地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特性的关系”,这恰恰也就是文章的精髓。

我们可以再来从文法的角度来看看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这是这篇文章非常成功的方面之一。

毛泽东在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上,应该说是运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的。全问构思严谨,有一个非常缜密的逻辑结构。在文章一开始的地方,就开门见山地给读者讲明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先是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回归到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用这样清晰明了的方式说明了整篇文章的重点,使读者能够从一开始就把握住文章的脉络,让读者不至于花太多时间在阅读的分析上,这样就让读者更能够专注于文章的内容实质。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章中运用了非常多的例证。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的著作有非常精细地研读,并且自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文章当中能够巧妙地援引他们的著作中的内容。而另一方面,作者毛泽东在中国的文化极其诸多的古籍方面也有极深的造诣,所以在文章当中也不难看到作者对古籍中的文字进行了恰当地引用。这不仅表现出了作者自身文学功底的深厚,同时也让读者在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清楚地理解了作者所要阐述、表达的观点。也就是说,这些引用部分的内容在作者的文章中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读者理解的作用。这不得不让我们承认,渊博的知识应该是创作的前提,正因为毛泽东具有知识渊博这样一个优势,我们才可能有了〈矛盾论〉这样一篇如此经典的革命著作。

而在语言上,作者力求达到准确并且生动。对于这样一篇应该将要有极强说服力的论文来说,语言必须要求到达很高的准确度,同时,还要非常口语化的表达,而这些作者通通都考虑到了。

接下来,可以简单地再分析一下文章主题内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论》读书心得三:

一口气读完了毛主席的《矛盾论》。领略到了伟人的风范,感受了伟人的思想的深刻和缜密,也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文章深刻的介绍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接着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先从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做出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没有浪费太多的笔墨。而是深刻的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讲这一部分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然后“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接着作者细化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文章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例证丰富,语言准确而生动。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清除了党内的一些错误观念,统一了全党的思想。确定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是我认识到了矛盾的本质和特性。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

第四篇:读《矛盾论》心得

学习《矛盾论》心得体会

在培训学习阶段,我有幸拜读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一书,本书是作者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的论证了统一对立学说,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论》一书以历史知识的厚度和哲学思想的深度,并以简明、易懂的论述方式给予人对事物发更为深入的认识理解。《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进步而言起到了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对工作方法的认识有了个更为深远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事物矛盾,肯定事物在矛盾中发展

《矛盾论》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并对事物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阐述:矛盾始终贯穿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并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础,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矛盾在事物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要注意把握其中存在的矛盾,用辩证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我们接近客观。我们在工作之中,当遇到新的问题和着手新的工作时候,不能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想问题,也不能一味的用经验主义去分析问题。在工作目标完成之前,矛盾是始终随着工程进展而不断变化,应加大对目标实施过程中对立一面的关注,抓住在目标实施中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从而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矛盾是普遍存在这一点已经被作为唯物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广泛接受,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能够认识到研究矛盾的必要性。在我们理解一切事物中矛盾的双方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这一特质,就例如水的存在形式有液态和气态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水,都由凝聚性和挥发性相互作用,并不能脱离任何一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以辩证的态度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极端主义,了解问题中存在的矛盾双方的利弊,合理使用,趋利避害,根据矛盾的存在形式而预测事物问题发展的方向,掌握其发展规律,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应对。

二、时刻分析了解事物发展,抓住各个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

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不只存在一种矛盾,而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成为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中,分清主次,紧抓问题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这也是作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形势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企业当前发展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对后续发展进行规划,提前发现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的矛盾产生后能够迅速应对,以此推动事物快速发展。

主要矛盾这一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解决工作中形式复杂、矛盾多样化的方法:全力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集全力而作用于一点,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用发展和灵活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矛盾,而不是一味的刻舟求剑。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到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解决方式。掌握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尤其是我们做基建工程这一工作,各个施工环节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当遇到无法完成预期目标时,在诸多因素中抓主要,用全力,别的问题便也随之解决,工程目标也能够得以顺利完成。

三、研究矛盾性质和变化,个别问题个别研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结合我国发展来看,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矛盾,每当历史前进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矛盾中发展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生活必须品实行定量供应,而由于当时生产水平低下,导致人民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生活质量较差。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食品,但新的矛盾随之产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时的主要解决方法又从提高生产力转变为发展国民经济,由此可见当新的矛盾产生时,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也是《矛盾论》遵守的一个原则。

在工作中处理问题,也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绝片面的看问题,教条主义的去照搬某些条条框框。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工作中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顺利解决问题。若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接触实际工作,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以大套的道理去应对特殊的矛盾,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是要坚决杜绝的。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总结,我了解到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将这种思维运用的工作和理论学习当中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只有勤思勤学,亲身实践,才能避免犯下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才能正确有效的运用矛盾论去服务于我们自身和整个社会,去解决那些影响我们发展的不利矛盾。

第五篇:矛盾论实践论心得

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心得体会

学校组织学习了有关毛泽东撰写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让我对毛泽东从革命初期到抗战胜利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体会到了当时他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写作背景。

这两部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通过学习《矛盾论》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矛盾论》中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说,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作为一名教师,要运用两论的哲学观点处理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兢兢业业干好的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效地开展工作。

下载《矛盾论》阅读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矛盾论》阅读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得

    学习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心得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我读的并不多,这次因为在党校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学习,才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分别在1937年7月写的文章《实践论》和8月......

    《实践论》、《矛盾论》读书心得

    《实践论》读书心得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

    《矛盾论》心得(共5则)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

    马哲读书心得矛盾论

    读《实践论》有感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通过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其最杰......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读书心得

    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读书心得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

    《实践论》、《矛盾论》读书心得最终版

    《实践论》读书心得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想-精选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想 《矛盾论》读书心得感想篇1 毛主席《矛盾论》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

    矛盾论学习心得

    矛盾指导工作,工作需要矛盾 ———《矛盾论》学习心得体会 《矛盾论》这篇既《实践论》之后的哲学论文,曾指导了我国的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思想堡垒作用,今天通过认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