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1:1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

第一篇:毕业论文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牟向南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邮编121000 引言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农民增收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尽快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丹东市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但由于长期实行的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还很缓慢,政府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影响丹东市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因素,也有农业、农村、农民自身内部的因素。所谓对症下药,针对这些因素,本文从今后一个时期看,增加农民增收关键还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设。

一、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现状(一)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制度支撑

1、国家的相关规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促进河南农民增收,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拓宽增收空间,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应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等因素,以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多角度、多途径和全方位地整合有效资源和要素,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扶贫开发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开拓创新,因地制宜。

2、辽宁省的相关规定

辽宁省政府在《辽宁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深刻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辽宁既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供给,是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和谐辽宁的迫切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3、丹东市的相关规定

丹东市制定了《丹东市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年规划》,重点加强对草莓、板栗、贝类、食用菌、烟草、花卉等18个具有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丹东区域特色的产业基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调研论证,还制定了《丹东市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了通过实施山上林下产业开发、海洋河流资源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型创汇农业“四大工程”建设,建设十五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二十五个优势特色产品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丹东市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区域、不同森林资源状况,选择11个村进行试点,并重点选择4个村作为林改样板村。近几年,又将试点扩大到东港、凤城、宽甸和振安区的8个乡镇140个村。通过这些试点,制定了不同类型村组林改工作的程序,解决了很多历史遗贸问题和林权纠纷的办法,还总结出了科学发展林地经济的经验,对林改工作全面铺开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丹东市落实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取消农业税和除烟草外的农业特产税,减税总额达到了8624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资金8203万元。“两减免、三补贴” 使丹东市农民人均减负88.9元。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的财务管理。

(二)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的建设主体

1、丹东市政府

丹东市科技局重点推广测土综合配方施技术、安全控害生产技术、化学除草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设技术、小浆果综合丰产技术、半堆积式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无纺布育秧技术、秸秆代料食用菌生产技术、中药材无公害综合生产技术和花卉整型技术等10项综合技术。培养树立专业性蔬菜生产、有机出口大米等10个科技示范区。根据前一年结构调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整的计划,丹东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全市春耕备实工作调度会,及时了解掌握各项备实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春耕生产各项物资落都能够到实处。在优化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丹东市城乡建设局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品牌市场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乡镇政府

各地政府围绕这些新品种和重点技术,结合各自区域产业的特点,积极依托专家、示范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协会等进行培训,增加农民对市场、政策、组织化和信息等知识的透明度,促使培训形式不断创新,培训范围不断拓宽①。各地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根据去年中长期气象预报、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物资备实、品种生育期和生产要求,下乡进行实地考察,提出春耕生产指导意见,尤其是大幅度延晚播种意见,尽量躲过历史上曾有过的比如早春低温、水稻杨花授粉阶段的两次极端生理低温等现象,为粮食获得大丰收提供科学保障。

3、村和村民

村民积极配合丹东市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广大村民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各种农民培训活动,增加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农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业技术,使政府推广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先进农业机器能够顺利进行,普遍的应用于农村的正常农业生产中。积极参加农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知识和劳动技能。虽然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的提高是由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地方的培训机制决定的,但具体到各农民个体,素质的提高与其自身学习知识技能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关系。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丹东市农民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业知识推广和劳动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努力做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能进行非农就业的“多面手”。

(三)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1、丹东市政府方面

丹东市科技局先后制订了蓝莓产业发展规划、种植业各产业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科学指导全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确定去年以设施蔬菜、蓝莓等产业为重点的具体发展目标,全面加快稻米、浆果、花卉、出口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丹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新农村工作目标责任状,将粮食生产等列为考核指标。对各县(市)区农经局实行目标考评,以种植业为主要考评内容。

2、乡镇政府方面

在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中,各乡镇政府注重典型引路,狠抓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已发展各类现代农业园区58个,园区占地总面积68万亩,投资总规模28亿元,其中省级重点园区5个,市级重点园区8个,县级重点园区15个。如凤城大梨树园区、丹玉园区、桃李园区、四台子园区等,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认真落实“科技之冬”、“科普大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集”、“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举办多种科技培训班,每年向农民发放科技资料,认真培训从业农民。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市已经在各地确定了23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已办各类阳光工程培训班352期,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080人,实现转移就业8027人,转移率达到了85%以上。

3、村和村民方面

丹东市村民大量种植棚菜,从开始的现场勘察、远景规划、如何建棚、种什么蔬菜到棚菜生产初期温度的调整、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症状及防治方法等等,都有专业干部始终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参与其中,成为农民增收路上的“领路人”。古楼子乡是丹东市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由于当地村民主动推广辽宁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良品种,联系有关部门购买种子,经过试种后,发现效果不错,于是全乡的番茄种植面积由700亩扩大到1400亩。由于该品种个大、质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产品不仅销往辽吉黑三省市场,还打入了俄罗斯边贸市场。

(四)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运行

1、落实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

丹东市宽甸水产养殖示范区建设项目全面实施,改变了以往网箱养殖效益低下、病害较多的问题,由单一的高密度集约化网箱养殖向多元化、生态化、节约型、环保型发展,走向“优质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之路,提高渔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全县渔业健康科学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蚕农建设柞蚕场的积极性,缓解柞蚕场少和养蚕人多的矛盾,2009年,经过多方努力,凤城市农经局在东汤镇房木村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和石城镇铁佛村分别建设了两处标准化柞蚕场治理示范区。其中在东汤镇房木村前屯组新建了300亩的“凤城市生态型柞园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区”。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蚕农建设柞蚕场的积极性,缓解柞蚕场少和养蚕人多的矛盾,2009年,经过多方努力,凤城市农经局在东汤镇房木村和石城镇铁佛村分别建设了两处标准化柞蚕场治理示范区。其中在东汤镇房木村前屯组新建了300亩的“凤城市生态型柞园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区”。

2、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丹东市政府加大力度扶持特色农业发展,争取到辽宁省东部山区特色产业发展资金900万元,支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筹措资金100万元,实施板栗良种嫁接改造工程。筹措资金500万元,采取贴息和补助的形式,支持渔业十大项目建设。争取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1160万元,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争取上级财政资金,通过贴息办法,支持畜牧生产十大项目建设和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筹措资金600万元,继续实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鼓励龙头企业收购当地原料、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3、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加快推进丹东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进度。在设施农业主产区重点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在设施农业新区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逐户逐棚指导,做到技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术起点高、效益好,确保每户有一个明白人,每个企业有一批技术骨干;要发挥区域性种苗繁育中心作用,提高统一供苗能力,全面提高育苗质量;以实施“网上农业工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设施生产基地的信息化水平。丹东市保证对各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财政拔款,并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农业技术的集成推广②。在全市农村地区推广农业合作组织,以技术培训指导为纽带,以示范为核心,以技术传授和产销为一体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

二、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丹东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营能力不足

1、农产品经营缺少竞争意识

由于多年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丹东市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特色产业难以形成,就算有点总量也较少,而且覆盖面窄,产业趋同。同时,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2010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5户,其中,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户;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农业订单面积12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但是,农户的承包田普遍处于零星、分散、的状况,而且不是所有农户都愿意调整结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不仅家庭种植的规模小而散,农户之间也不能形成连片规模种植,还存在种粮田块与经济作物田之间的用水矛盾。

2、农业生产机械化范围小

由于国家对大型联合收割机补贴标准较低,丹东市也没有配套补贴。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一台久保田488型价格为24.5万元,国家补贴5万元,农民需自筹近20万元。以年机收500亩计,需要七、八年才能收回成本。农民购置农机具贷款很难,农村信用社给农民的小额贷款额度只有0.5万元,并要求当年还款。而购置一套农机具一般需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农民自筹资金和当年还款困难。农机技术力量薄弱,水稻插秧机和收割机结构复杂,要求较高的操作水平,而丹东市乡镇农机推广队伍近几年新增人员中少有农机专业,无法指导农民。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

1、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丹东市重生产、轻流通,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的农业管理部门认为抓农村经济就是抓生产,忽视了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其结果是产品无销路、大量积压,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丹东市农副产品专业市场规模不大,辐射能力不强。这种专业市场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副产品完全进入市场的程度。产品质量、新鲜度、价格和安全性方面也没有建立严格的保障体系,销售的农产品没有采取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标准化的价签。缺少跨地区、跨行业、有活力的专业性农副产品流通组织,特别是龙头型的专业性流通组织很少,经济实力有限,且大多属小打小闹型,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经纪人较少,人员素质参杂不齐,能够跨出“市门、省门”的人不多。

2、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除了农业信息中心外,丹东市三县(市)四区及乡镇中,独立的信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息职能机构有3家(宽甸县农业信息中心、东港市农业信息中心、振安区五龙背镇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均为编制部门批准的全额事业单位;其余一县三区(凤城、元宝、振兴、合作)及乡镇均为专人负责或兼职农业信息工作。市区具备运行能力的村级信息站仅170余个,占全地区672个行政村的25%;村级信息员年龄跨度为20~60岁,妇女占60%以上,初中文化水平居多;设备配置主要为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复印机等,计算机中的80%为“辽宁省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配发;约有10%左右的村级信息站因无力支付网费、电费、电话费等,已濒于停运状态。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价格指导具有滞后的效应,分散的农户要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信息不灵,搞不清市场到底需要什么,究竟种什么赚钱,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市场价格,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在经营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成为市场变化的受害者。

(三)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不完善,制度支撑不足

1、缺乏针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虽然丹东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力度,对劳动力就业进行了全面培训,但是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还是偏低,农民对科技的认知还不足,所以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接受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起来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大军③。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一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不完善,农民贷款难

丹东市农村信用社累计71.23亿元的贷款,重点投向了两个领域:一是面向“三农”,发放农户贷款31.4亿元,支持丹东市21.5万户农民发展传统农业、多种经营、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合作经济。二是发放中小企业贷款34.83亿元,支持丹东市1012户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农业、工商、中国、建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农村信用社成为承担支农任务的独家金融机构,而由于信用社资金周转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县域内企业贷款难,农户贷款更难。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近年来,虽然丹东市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均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还有差距。农村地区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比如农村通水、通电、通路的“三通”工程筹集主体主要为上级和本级财政,政府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而相当一部分村组几乎都为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村民无力承担建设资金,从而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受到一定影响。2010年,农田水利建设争取投资800万元,解决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争取资金605万元,对36处险工险段进行治理。栽植枫杨275万株,绿化河道17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8万亩。除险加固土门子、廉家坝等6座水库。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丹东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政策的落实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丹东市现已评选出了10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总数达到25个,扶持资金达355万元。随着近年来丹东市农业结构调整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有了很大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加,但带动力仍不强,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市场之间仍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政府公共服务比较欠缺,自然也就对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及增收产生影响。

2、农民合作分散,龙头带动能力不够

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生产经营模式不能起到集约化、规模化的效果,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难于克服,尽管丹东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但龙头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然有限。丹东市已经有65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获得市以上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扶持资金总额995万元,其中,在2007年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达52个,占总数的80%;扶持资金755万元,占扶持总额的76%。但是,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无法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这种分散经营、信息不畅、链条断裂、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的状况,制约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就业不充分

丹东市140万农业人口中,农村劳动力65万人,按照人均耕地占有率计算,富余劳动力达14万人之多,而且每年还要新增1.5万个劳动力。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成为必然的选择。但由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一个巨大的瓶颈。近年由于市场发育的成熟和产品技术含量的大幅提高,乡镇企业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增速明显趋缓,在资金和技术替代劳动力趋势明显的情况下,意味着同样的资金已经不能创造同等的就业机会了,加之乡镇企业亦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其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明显下降,使得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不充分状态。

三、加强丹东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一)加快调整丹东市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

1、立足“区域特点”,发展“规模产业”

可以借鉴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区域板块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宽甸县在经过科学的论证后,本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22个乡镇6193.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确定七大产业区块。一是建设以步荙远、振江、下露河为核心的“宽东”中药材产业区;二是建设以长甸、永甸、古楼子、虎山为核心的“宽南”水果产业区;三是建设以牛毛坞、青山沟、双山子为核心的“宽北”食用菌产业区;四是建设以青椅山、毛甸子、杨木川为核心的“宽西”烟草产业区;五是建设以宽甸镇、石湖沟为核心的“宽窒”农业园区合农产品加工经济区;六是建设以沿鸭绿江各乡镇为核心的淡水鱼养殖产业区;七是建设以沿201国道、丹集线、铁长线各乡镇的设施农业合畜牧业晓区产业区。

2、立足“科技创新”,打造“品牌商品”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强化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重点,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合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宽甸县划定无公害、绿色合无机农产品生产区域面积51.8万公顷,50亩以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上标准化种植产业基地200余处,10万余亩。其中县级以上农业示范晓区荙22个,设施山野菜种植基地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3个,占地10亩以上的标准化畜牧养殖晓区75个,带动农户7000多户,农户均增收荙1万元。全县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贡献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荙到62%、43%合85%。“三品”认证累计荙到57个产品,其中获得国家批准“三品”认证10个,已成为省内最大的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注意对内全面加强示范培训,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倡导以标准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的品牌创新意识,对外常常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参加特色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二)提高农民素质与劳动技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支持

1、积极开展农民培训

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农村青年、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以绿色证书培训制度为重点,着力培养一大批骨干农民。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突出抓好农业优势产区内的农民科技培训。开展种养专业户培训,农科教结合,组织开展对广大农村青年和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农业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农业加工技术等知识的重点培训,增强吸收、应用、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支持、信息服务等,为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和培训大批有高中及以上文化、一专多能、懂产业化经营、能驾驭市场的农业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使他们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的主体力量,带动广大农村劳动者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2、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

丹东市农机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完成机整地187.3万亩,其中旱田灭茬还田83.16万亩;机播种25.3万亩,其中精量播种22.1万亩;水稻机插秧2万亩;保护性耕作3.1万亩,但是这些仍然不能满足农民增收建设的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技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督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业务工作和任务,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农民科技培训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始终,重点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从业能力和经营水平,着力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入户率。

3、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丹东市正在加快一批重大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比如: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投资9亿元,进行设备安装;丹通、丹海高速公路主体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年底竣工投入运行;鸭绿江西水道整治工程年底基本完工;丹东港西南航道工程争取完工;污水、垃圾处理厂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在顺利实现以上工程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构建支农资金稳定增加的长效机制。着重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实现播种、栽插收割、植保的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管护④。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三)加强政府对农民的制度支撑,建设信息网络系统

1、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求

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确保人员工资和政权运转的基本支出;确保农民的各类补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足额支出;确保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冬季供暖等民生工程重点支出;确保即将出台的事业单位津补贴政策的落实;确保抗震救灾对口援建、奥运安保、社会稳定等各项重点支出;确保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的重点项目的落实和实施。

2、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

政府应该把农民进城就业工作纳入本地区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加快农村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各地应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把农民工纳入服务对象,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要建立统一的就业政策、统一的市场服务、统一的资源管理的就业制度,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市劳动就业管理部门要将农村劳动力资源纳入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市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全市农村劳动力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指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市、县(市)及乡镇(村)都要建立区域内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并逐步实现市、县(市)与乡镇(村)信息网络的对接,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3、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系统

丹东市围绕蓝莓、林蛙、无公害板栗等10个特色产业,已经组成了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9支市级科技特派团,每个团重点服务一个乡镇,每个产业至少有一个对口特派团。各特派团结合业务特点和当地实际,制订、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29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个,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200余次,帮助企业和农业大户解决蓝莓生产中的技术难题60多项,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蓝莓新产品10多个整合农业服务资源⑤。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以县城和乡镇农业信息网络为重点的省、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

(四)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

1、因地制宜地培育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组织

可以借鉴外省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形成多部门推进、多主体参与、多类型组建、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允许各种形式的创新,既可以是生产、销售型,也可以是中介服务、科技型;既可以由种养大户、购销大户牵头组建,也可以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层供销社为主兴办。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一部分协会和合作组织形成。

蔬菜、稻米、板栗、食用菌等,是目前丹东市主要的出口型农产品。应该优先组建这几类农产品的出口协会。由这些农产品行业协会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提供优良品种,传授科学规范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行现代化的生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优质低价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发展品牌稻米基地和优质畜产品基地

水稻是丹东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丹东耕地面积相对不足,但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挥“鸭绿江”牌大米、“辽东”牌大米、“东沟”牌有机大米的品牌优势,扩大品牌覆盖面积和产量。丹东市畜产品产量、产值在全省虽然不算高,但品质好。要树立“量大不如质优、做大不如做强”的观念,发挥环境优势,引入“动物福利”理念,走健康养殖之路,生产绿色、优质牛奶、鸡蛋等畜产品,在凤城、宽甸等山区发展优质肉牛、绒山羊、奶山羊生产基地。

(2)发展优质水果基地和烟叶基地

重点发展“三莓”,即草莓、树莓、蓝莓。巩固草莓主产区的地位,稳定面积,提高品质,打造精品;加快蓝莓和树莓生产,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小浆果基地;丹东南部发展“寒富”苹果。稳定凤城烟叶栽培面积,注重提高烤烟质量,继续巩固辽宁烟叶主产区地位。

(3)发展特色林产品基地和蔬菜基地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注意山野菜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巩固原有的柞蚕养殖基地,改良柞蚕品种,提高单产,注重柞蚕产品(特色丝绸等)的后续开发,抓好板栗、红松籽、林蛙生产。注意特色林产品的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在主要城镇以及交通干线周围,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使之成为特色农业的样板和窗口。适度扩大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重点发展适合辽东特点的名贵蔬菜品种,特别是名贵山野菜的人工驯化栽培。

(4)发展乡村旅游业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丹东市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境内山峦密布,绿树成荫,农田果园错落有致,气候凉爽宜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有青山沟、大梨树村、河口、天华山等品牌旅游产品作支撑,是丹东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既可通过打工、开店、土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收入,也可通过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以游养农,以农促游,农游合一。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吸收闲散劳动力的目的。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展住宿、饮食、娱乐等旅游服务,打破了乡村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可以开阔眼界、接受新事物。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也愿意学习新知识,把握新技能,从而使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结束语

丹东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还很缓慢,这不仅直接影响丹东市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丹东市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要实现农民增收这一事关丹东市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绿色通道”,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实行“精品战略”,提高产业的实力,扩大产业结构的覆盖面,形成有利于农业增收的产业化格局。必须要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为农民增收提制度保障。根据丹东市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现状,明确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目标,根据现阶段到丹东市农业信息化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调整丹东市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素质与劳动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技能大力发展丹东市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

注释与引文:

①杨寓麟;张爱平;孙丽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探思》,农村经营管理,2009/11,第12页

②王东荣,《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工作通讯,2009/18,第3页 ③葛烈,《浅谈提高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现代经济信息,2009/24,第23页

④郭军,《对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6,第35页

⑤唐代剑;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12,第3页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日报》,2008/03 [2].匡远配;汪三贵,《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综述》,学术交流,2006/01 [3].杨寓麟;张爱平;孙丽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探思》,农村经营管理,2009/11 [4].王东荣,《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工作通讯,2009/18 [5].徐克勤,《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12 [6].冯珍;李红,《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宏观经济管理,2010/03 [7].葛烈,《浅谈提高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8].吴恩杰,《辽宁省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06 [9].靖培建,《农民增收首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10].陆架光;韦杰崇;梁泽全;黄玉媛,《加强农民培训以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科技,2009/16 [11].郭军,《对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6 [12].翁大钢,《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海农村经济,2007/05 [13].赵忠璇,《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谈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对策》,贵州财

论丹东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经学院学报,2010/01 [14].唐代剑;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就业实证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12 [15].李锦然,《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的途径分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12 [16].《东北新闻网》,2011/3

第二篇:毕业论文

班主任开学典礼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识在清华,我是清华张宏艳老师,将担任清华第105期“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的班主任。从今天起我将架起学校与班级之间的桥梁,和大家共同度过这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希望我们的相处是愉快的,是值得同学们去共同去回忆的。在此,我衷心感谢大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择了清华,那么请暂时忘记您的身份,放下你手中繁忙的工作,带着一颗归零的心走进课堂。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一起收获知识,一起分享成功。我相信,在这一年半的学习时间里我们的班集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后,必将丰富多彩,硕果累累。

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一个好的领导,我同时也寄希望与我们未来的班委成员能够担当起重任,督促大家学习知识,多组织一些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把我们105期班建设成一个富有活力,相互启迪思维,互帮互助,团结及共同发展的集体!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也会积极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最后让我们以清华的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勉,衷心的祝愿各位同学在清华收获知识的同时,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谢谢大家!

第三篇:毕业论文

简池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提升策略

张 娟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 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简池镇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寻求提升对策。首先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界定,讨论师德对学校、社会以及教师个人的重要性,其次呈现出简池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在各个方面的缺失情况,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即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素,寻求有效的提升策略。通过探讨,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升当地的师德状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职业道德;师德;关爱学生;提升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评价教师行为好坏的具体标准,是与教师的教育活动、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互相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社会伦理的发展和完善,增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育的阶段是把“人”培养成“才”的过程,鉴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古人对教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师者,人之模范也”;“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我们今天对教师道德的探讨首先是基于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寄予的希望,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教师理应成为民族的良心,良心意味着自觉、意味着道德责任意识的自发生成。从热爱学生的角度看,教师的良心是教师融入学生生活,广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为之计深远”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充分体验教师的责任心。师德规范中有以身作则、以身立教、为学生做楷模的规定,这是极具典型性的教师责任心的生动写照。因此,热爱自我、珍重自我、提升自我,就是教师对自我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应记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是生产某种产品,而是育人。因此,身为教师,不能不慎言、慎行,不能不对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诱惑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能不时时反省,时时校正自己的道德坐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是关键。

二、简池镇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为了对简池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笔者特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进行调查。

1.数据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由20道封闭式问题与1道开放式问题组成,在简池镇赤北中学和中

心小学各发放50份,回收88份,回收率为88%,有效率85%。由于简池镇地处陕西南部山区,经济较落后,因此教育资源匮乏,只有一所初级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学生基础差,教学困难,同时教师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导致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低下,师德现状不容乐观。据数据结果显示,简池镇中小学老师合计105人,其中青年教师占60%以上,由于当地经济落后,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只履行本职工作——授业,对其他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尤其是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更是有很大的缺失,简池镇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履行现状如下图所示:

关爱学生廉洁施教为人师表11%1%32%16%

10%30%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其他 2.主要问题的表现 几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普遍化。

忽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便用语言和行为伤害学生。由上图可以看出,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最为缺失的方面是关爱学生。在镇上的中学小学,教师体罚很平常,甚至在家长心中也默认教师可以以这种方法来激励孩子学习。“花枝不修不开,孩子不打不成才”,“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严师出高徒”,这些传统的观念成了部分教师体罚学生的“道理”。家长唆使、纵容教师体罚学生,对教师体罚学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少数学生也认同教师体罚,还奉其为“恩师”。传统观念留下来的体罚学生的种种论调,成为了体罚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自身品德修养较差,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工作方法简单化。有的教师从教热情高,但缺乏教育能力,对违犯纪律的学生缺少方 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

法,性格急躁,因而体罚学生。虽然素质教育在推进,但是镇上的中小学仍然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层层评比,依名次进行奖励,实行末位淘汰制。如果教师所带的班级连续两年成绩倒数第一,教师就要派去进修或待岗。为了争名次,使学生成绩提高,教师只得实施题海战术,学生对此厌恶,忍受不了,不免乱动,就被教师体罚。另外,一些教师家庭生活不如意,或出现矛盾,或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之间产生矛盾,学生稍有不从,就往学生身上发泄,出现体罚学生现象。最后,法制观念淡薄,助长了体罚之风。中小学普法教育在该镇流于形式,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淡漠。教师依法执教、领导依法治校没有落实到位。体罚学生成了教师的“家常便饭”,领导对教师体罚学生视而不见,或个别素质差的领导带头体罚学生,认为教师体罚学生是为学生好。因此,在这种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基本上都体罚学生,却很少受到惩罚,无形中助长了教师体罚学生的歪风。

(2)自我修养意识淡薄。

在为人师表方面,不注意自身日常言行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在这方面教师的缺失达到30%。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而简池镇的中小学教师却不注重自身的仪表与举止。因为是在边远农村地区,所以一些教师不重视小节问题,忽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放纵自我。主要表现在:教态不稳重,上课时无精打采,衣冠不整;穿着打扮过于时尚,过份吸引学生的眼球;行为不规范,不能做到为人师表,当着学生的面酗酒、打牌;没有时间观念,为了自己的私事随意调课或提前下课;不能公平对待学生,歧视差生;将与教学无关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迁怒于学生;言谈举止不够端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授课过程中牢骚满腹,大话连篇,宣讲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观点;看问题偏激,对时事或历史问题评论不够客观,等等。这些不良形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3)职业道德认同感低,职业怠倦现象严重。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大大提升,导致很多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超标,尤其是在简池这样的偏远农村,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因此班级人数常常超过国家的规定数量,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短缺,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一个教师带整个年级的课程,许多中学教师每周上课15节以上,多的甚至近乎30节,而且每天要批阅200多本作业,包括早晚自习,在校工作时间多达12小时。在新课程框架下,许多小学教师身兼多个年级、数门课程,有些教师跨专业代课,如物理教师要带历史课程,语文教师常常兼带学生的地理等课程,工作难度很大,任务繁重。

(4)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家庭教育无合作。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的。这

种教学模式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及省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可能能够很好的实施,并且社会监督机制比较健全,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及时的完善不足,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然而,在简池这样的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有限,教学资源缺乏,并且信息来源比较狭窄,教师教育能力缺乏,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受重视,更多的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更快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便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随心所欲地教学,在课堂上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屡次犯错的学生并不追究其背后深层原因,而是一再的加重惩罚。由于教师任务繁重,出外务工的家长很多,所以镇上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很少对学生进行家访,常年与家长没有联系。更有甚者,有教师教学生两三年,连学生的家长一次面都没有见过,这是镇上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由于双方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得不到很好的沟通,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教育理念出现很多偏差,常常出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及方法,从而使学生价值观混乱,心理出现困扰,却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5)教师不能做到廉洁施教。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而教师要通过传道来育人,自己必须首先修身养性,做到清廉、洁白,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廉洁是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要求。由于教师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先进思想和知识、技术来教育后代,承传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人类的历史文化,所以廉洁是师道之前提,立教之根本。教师的廉洁有利于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品格。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都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每位教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在镇上这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让学生能够到教学能力好的教师的班级读书,家长请客吃饭,送礼成了分班级的潜规则。教师也会隐含的向家长和学生索要财物,以各种借口向学生收费。甚至教师自己开商店,强令学生到其商铺进行花销。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而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这样不仅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育人环境,扭曲了纯洁的师生关系。

三、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并不是单方面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简池镇的教师职业道德认同感低,在实践中不能很好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下面就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

1.社会因素

(1)价值多元时代的负面影响。

现在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相比同等社会地位的人来说较低。同时人们在多种价值观的冲撞中,有很多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各个行业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败坏的现象,教师行业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好现象,而这种不好的现象,随着现在高科技信息化快速传播。尤其是在农村工作的教师,教学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压力大,但是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一些教师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浓厚,他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工作重心本末倒置,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往往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忙于从事教学任务之外的“副业”,而对本职工作马虎应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校内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强调自我,只讲索取,不愿多做一点奉献。作为育人根本的教师出现这样的问题,所造成的坏的影响是更加恶劣的。家长学生的不信任态度,这对育人事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严重的影响了下一代的思想品德。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不可取的。它会严重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

(2)消极环境的影响。

由于简池镇大部分人口以务农为主,因此对教育并不持很热心的态度,对教师职业的漠视,导致教师主观上的懈怠。该地经济较落后,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就选择外出务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因此家长认为只需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便可,学生认为来学校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因此导致他们主观上对教师职业的不重视,由于镇上居民的不重视和不理解,老师自己也没有提升自己的动力,从而使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懈怠情绪,在教学中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并没有很认真的去考评以及了解学生。教师工作不负责任,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明显不足,备课不认真,治学不严谨,对自己讲授的内容没有深入研究,课堂讲授“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授课内容陈旧,对于学生爱听还是不听、课堂纪律如何、作业是否完成等,一概不管,放任自流,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2.学校因素

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考核制度流于形式。

该镇的教师考核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化;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够重视,对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层次感,教材内容空泛,不能做到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学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式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教师的年龄及个性差异确定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和策略,致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低下。二是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只是被动的参加学校及其他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并没有上升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作为组织单位和培训者只是强调理论灌输,没有关注教师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强化了他律,忽略了自律。三是学校的管理制度缺失人文关怀,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教师业务素质要求考核多而对思想道德素质要求考核少,职业道德考核没有做到注重量化评价,后者评价后不重视结果的反馈,没有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正导向及激励作用,造成教师只关注专业发展而忽视职业道德的提升。

3.个人因素

(1)教师对职业道德内容的要求重视不足。

该镇教师未能很好的去理解《规范》中的道德要求,大部分教师甚至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并且未能遵照法律和道德规范的那样去依法执教;法律和道德作为规范教师职业素养和行为的两种基本手段,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符合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标准的统治人才。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法规发挥作用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既要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去支撑,也要靠教育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只有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才有可能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真实、生动有效地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学生完整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师自我提升意识缺乏。

由于学校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学校只是单方面的注重学校外延式扩张,忽视内涵式发展和教师的继续教育,致使教师的工作量、劳动负荷过大,因而处于极度浮躁状态。学校在注重扩张校舍的同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很低,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单纯的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程度,而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方面的影响,根本不加评论与考虑,从而导致教师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意识淡薄,只注重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教导,忽视了课后自身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简池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因此需要针对以上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而提高当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具体提升策略

1.地方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改进学校管理。

地方政府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准确理解和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为《规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首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依法执教”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和教育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精神在教育中的运用和体现,它强调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需要,要合乎人性,要维护人的权利,提高人的价值,体现了现代社会人的独立性追求。《规范》第四条规定:“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其次,把“为人师表”与“尊重家长”相结合。努力与学生家长取得经常性联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真切的关心,与家长友好平等的相处,尊重家长的人格。最后,把“爱岗敬业”与“终身学习”相结合。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口号之后,中国社会各界都积极响应,并且加大对终身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这个新潮的教育理念在农村中小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甚至有的教师还没有接受过这个理念的教育,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教师的进步教育思潮的培养力度,在物质以及精神上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学校应该努力拓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

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遵循以下思路进行建设。第一,加强学习,建立和完善师德培养培训机制。师德教育既要有基本的内容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该镇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师的思想实际提出新的要求,镇上的中小学校可采用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要适当安排,集中学习,加强交流,引导该镇的教师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第二,健全管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建设。首先制定教育培养制度。在学校的建设规划中,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成为一个制度,常抓不懈。学校要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做到学历教育与更新知识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把学校行为和教师的个人行为结合起来,使接受师德教育培训成为教师的自愿要求。其次建立科学且简便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能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使教师更好地教育自己和提高自己,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而简便又更加符合当地的经济水平,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教师在评价中不断的完善自我、规范自己,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最后完善激励机制,分析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基本激励因素,设计合理的激励方案,产生应有的激励效应,创造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

最佳氛围,并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及晋级中,加大师德的权重;在教研立项中要考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课题,以鼓励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第三,营造氛围,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保障。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自觉努力,还需要适宜的氛围做基础。因此该镇的中小学校要加强政策宣传,注重政策导向作用。明确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要求,以此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要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各种联系方式,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随时倾听他们的建议、回答他们的问题,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管理,使广大教师真正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使教师能够安于学校的工作、乐于学校的工作,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

3.教师要有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学校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基地,而教师正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品质、个性修养、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对受教育者是无声的、最直接的教育。教师应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培训,依据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相关教育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培养、教育、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提高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在重视提高简池镇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教学专项技能和创新精神。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农村中小学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重要体现是热爱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会有“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以博大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在学生的成绩方面给予关爱,同时还要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课堂上要保持教师的威严,同时要在生活中和学生成为朋友;不以高学生一等的姿态出现,而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与他们在一起探讨问题,进行知识的交流,同时给予热心的指导,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加剧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小学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基础,其职业修养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简池镇这样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是持续、复杂的,也是长期需要多方面下大力气重视的工作。它贯穿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政府和学校应该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树立育人意识,制定有效措施,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努力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赵宏义,于秀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3]夏晋祥,冯硕万.论教育本体功能的嬗变——从注重知识到尊重生命[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3期:12-13.[4]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23-27.[5]付新生.三门峡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6]张庆远.师德漫谈[J].四川教育,1983年05期:5-9.[7]新力.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才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6年10期:53-56.[8]郑蓓蓓,张渝.为人师表当自律[N].重庆商报,2000-8-14.[9]张珊珊.改善师生关系的实践探究[DB/OL].http://www.xiexiebang.com/.[10]沈萱.教师要重视师德修养[J].江苏教育,1984年02期.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vocational moral status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JianChi Town

ZHANG-Juan(Education science Weinan Teachers College,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discusses on the JianChi tow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of digestion and implement degree of ethics to the town, through investigation, find the reasons that has these phenomena, seek ascending countermeasures.By four most constitute, which in turn is as follow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ity, JianChi tow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vocational moral status, the reason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aising the status.Through the discussion, find feasibl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local virtue situation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eachers.Keywords: professional moral improve strengthen care for students

第四篇:毕业论文

浅谈舞蹈排练的效率与技巧

范亚莉

音乐学院 舞蹈学专业 学号:070964006

指导老师:王笑怡助教

摘 要:舞蹈的排练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现实排练当中,基本上是以群舞的排练居多,由于群舞排练是演员较多,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很难达到动作画面及表情的整齐划一,所以群舞排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排练老师掌握一定的排练技巧,提高排练的效率,使群舞排练达到既快又好的状态。

关键词:舞蹈排练;群舞;整齐划一;排练技巧;排练效率

前 言

舞蹈的排练,以群舞的排练居多。“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1](第78页)即是用较多的人物形成舞蹈队形的更迭,变化,通过较多舞蹈演员的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绪或塑造群体的形象。舞蹈排练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演员们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并相互提高的一个过程。因此,要提高群舞排练的效果,负责排练的舞蹈老师就一定要组织演员们耐心细致地排练,只有掌握一定的排练技巧,才能提高排练的效率,才能使舞蹈最终达到一种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的美好场景。那么,如何在舞蹈排练的过程中把握排练技巧,提高排练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整体分析舞蹈作品 排练舞蹈首先要对舞蹈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要对舞蹈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不仅仅是对舞蹈作品中动作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感悟和对动作与音乐两者共同表现的主题的把握。不但要从单一的舞蹈动作进行分析,还要从舞蹈结构上进行思考。不但要从表面分析舞蹈动作还要从内部分析舞蹈动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所要抒发的感情。不但要从单纯地分析舞蹈情感,还要分析所要表达情感的前因后果。这样排练者才能正确指挥演员共同表现,来表达舞蹈的内在情感,才能共同表现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仔细分析动作,清楚表达动作

严格的动作规范,精美的动作品质,完美的人物形象和同步的音乐感觉都需要精确。[2](第222页)因此,在进行舞蹈动作的排练时,首先排练老师应准确示范动作。在此过程中,老师不能出现错误的动作,因为如果老师示范了错误的动作就会导致演员学习错误,如果一旦这样错学了动作,当老师再次纠正是就会很难使学生改正,从而影响排练的进程。所以,在进行动作示范之前,排练老师一定要正确把握示范动作,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示范。

在讲解示范后,排练老师不能一味地只在前面带跳,让演员在后面模仿。这样演员学出来的东西就只是依葫芦画瓢,往往达不到动作规范。排练老师应放慢动作,把每个动作慢慢教给演员,并且重复进行训练,让演员们重复练习一个动作,反复练习每个动作。或者排练老师把舞蹈动作进行分解,让每个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造型姿态固定下来,让老师仔细检查,包括每个动作是从几方位到几方位,手心手背的方向,两脚所处的方位,以及眼睛应看几点,身体朝向几点等等。而且排练老师要逐一给演员们纠正动作,让演员仔细改正动作。另外,在排练过程中,虽然老师要让演员重复进行训练,但是不能让演员一遍一遍地没有重点地跳,应该是反复重复重点,分节分段地进行巩固,重复训练。

三.把握动作的准确性 1.动作姿态的准确性 姿态是舞蹈作品的资本形态,也是代表一个舞蹈作品的核心形象,那么,在排练一个舞蹈时,首先要分解动作的姿态,包括动作的重心,身体的方向,脚的位置,头地朝向等。排练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姿态的准确性,让演员正确地表演。

2.动律的准确性

每一个动作的动律由于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它的动律也是截然不同的,动律体现了动作的特征。之所以要强调动律的准确性是因为动律中包含着风格,风格是地域色彩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舞蹈动作的标志,是该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特点的集中。因此,排练老师在排练动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动作的动律。

3.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的准确性

节奏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动作本身的节奏,一个是音乐的节奏。要是一个舞蹈作品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节奏的准确性是它的基础,因此,排练老师在排练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节奏,这样才能使演员的动作达到标准统一。

四.把握方位,队形,画面的准确性

在排练一个舞蹈时,排练老师一定要强调演员的舞台空间感,要告诉演员

舞台的八个方位。同时在教授舞蹈动作时要让演员清楚做这个动作时自己面对的方位和角度。并且在排练时要告诉演员自己所处队形,是横排,竖排,斜排。包括谁在前,谁在后,每个演员都必须清楚,并准确无误。

五.善于利用“领军”人物

在舞蹈排练时,肯定会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领军”人物,即不管从动作,表情及各个方面来讲,都比较优秀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因此排练老师应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来提高舞蹈排练的效率。因为这个”领军”人物是演员当中的,因此就有助于演员与演员之间的对比与模仿,交流与切磋,而且对于演员来说也比较有亲切感。排练老师应准确把握“领军”人物,善于利用“领军”人物,让“领军”人物在排练中带领其他演员一起练习并分组练习。发挥“领军”人物的核心力量,让所有的演员共同进步。

六.从整体上达到整齐划一 1.连接动作的整齐划一

在排练中,动作,包括舞姿和连接动作,舞姿是静止的,连接动作是动态的,包括步伐和手臂运行。[3](第136页)因此排练老师在讲解连接动作时,一定要讲清楚各种舞姿的运动方法和运动路线,即肢体经过的运动路线,经过什么位置达到什么姿态,手上,身上,脚底下的位置变化,都需要准确的表达。排练老师最 3 好把连接动作分成许多小的片段,小的姿态,在摆好的姿态的位置上让这些连接动作慢慢流畅起来。在流畅的连接动作中还必须强调演员们服从音乐的节奏,在制定的时间内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排练老师再逐一地纠正动作,最后,让所有的舞蹈演员达到同样的动作规范。这样才能实现连接动作的整齐划一。

2.舞蹈构图的整齐划一

舞蹈构图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轨迹和画面的造型。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1](第322页)

舞蹈排练由于有许多队形和整体画面造型上的变化,这就要求演员在统一的节奏下统一的时间里,边做动作边移动到精确的位置上,以便能保持舞蹈准确的构图。在排练时,排练老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具体的位置移动,要尽量亲自给演员示范,包括舞蹈动作和移动路线是如何配合音乐节奏,如何边做动作边移动到准确的点上去,都需要作出一些形象的示范。不仅如此,排练老师还需要把各位演员位移之后需要形成的队形及舞台画面的造型等一一讲解清楚,这样所有的演员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才能有意识地相互配合,从而形成舞蹈构图的整齐划一。

3.舞蹈表情的整齐划一 舞蹈由于没有话语对白,也没有字幕显示,所以演员的表情就是表现舞蹈情绪和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手段。在舞蹈的表演中,面部表情始终是整个舞蹈艺术

[4](第251页)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表情的整齐划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眼睛的表情,二是面部的表情。在排练时,眼睛的开合以及眼睛所看的方向等,必须要求演员按照该舞蹈所表现的某种概括的情绪或塑造的某一类群体形象的特定要求来表现。另外在眼部表情中还有特别的一点就是眼神,眼神是要有内心体验才能有光彩的。在排练时,排练老师应让演员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去贴近舞蹈作品。这样演员的眼神才能具备内在的表现力,从内而外的散发出神采,从而增强舞蹈的感染力。我觉得在舞蹈排练中,排练老师不可能硬行地规定面部表情的精微分寸,因此面部表情的整齐划一在舞蹈排练中是个难点,这就要求排练老师在示范时就要努力揭示舞蹈深层次地情感内涵,做到舞蹈动作的表现与舞蹈表情的表现相融 4 合,力求演员做到亲临身境。而且排练老师要反复细致地纠正指导,让每个演员的表情尽可能地更具风采,更加鲜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烘托舞台气氛的目的。

最后,我觉得,舞蹈排练时排练老师只要做到了以上六点:整体分析舞蹈作品;仔细分析动作,清楚表达动作;把握动作的准确性;把握方位队形画面的准确性;善于利用“领军”人物;从整体上达到整齐划一,就能节省很多排练时间,这样,不仅对排练老师有益,而且也提高了排练效率,避免疲劳战术,让演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排练出最好的节目。

结 语

总而言之,排练老师要提高舞蹈排练的效率,就要做到以上六点,不是单纯从技术上动作上把握好就能提高舞蹈排练的效率,而是要综合多层次的知识,多方位地去思考,多方位地去理解,多方位地去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完成舞蹈的排练。因此,舞蹈排练一定要从以上六点出发,利用以上六点的排练技巧来提高舞蹈排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7.[4] 杨仲华.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

第五篇: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引言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2005)。

村镇银行的成立正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于农

村金融的改革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的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进步是需要我们呵护和鼓励的,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本文一共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基本现状;第三部分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最后第四部分是结语。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基本现状

2006年l2月20日,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真空”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制定并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设立村镇银行改革农村金融市场的思路,被称为“增量改革”,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村镇银行从2007年3月1号开始试点,全国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9年末,共有148家为村镇银行成立。2012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加,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在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逐渐成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截止2012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39家(开业863家,筹建76家)已开业的机构中,村镇银行800家,占比92.7%,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占比5.7%;贷款公司14家,占比1.6%,村镇银行占比较大,规模显著。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距离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已不远。

三、我国村镇银行在发展动态分析

3.1 服务三农,永远是村镇银行市场定位。

农村金融机构事关“三农”发展全局,村镇银行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必须落实好金融服务尸体经济要求,加大对当地“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根据《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本质上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村镇”一词同时也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于农户具有一些“天然弱点”:抵押物不足、农业弱质性隐含的还贷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等,而且农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所以历来各种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与农民打交道,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针对此问题,银监在2012年2月9日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服务工作必须以“三农”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强化“三农市场”定位,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努力做到“四个牢固坚持 ”坚决不把农村金融机构办成农村资金的抽水机。一是,牢固坚持在审慎性原则下强化“三农”市场定位。狠抓风险化解,醋精面向“三农”乔征业务结构。狠抓内部控制建设,打扫审慎经营和规范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涉农业务风险管控水平。二是牢固坚持在结构性改革中强化“三农”市场定位。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支持综合采取市场化和地方政府支持等手段处置历史包袱,全面实施支持优先服务三农的股东承诺制,着力打造定位“三农”的产权基础。三是牢固牢固坚持特色化转型中强化“三农”市场定位。大力推进抵押担保创新,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探索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督促规范业务收费,确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有效降低农村借款人财务负担。知道推行阳光信贷,实现农夫贷款标准化、流程化,并逐步推广至农村小微企业领域。四是牢固坚持在共享式法杖中强化“三农”市场定位。着力加大对“三农”法杖薄弱环节和

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有限支持小规模农业生产、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发展、有限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有限支持扩大农村消费,在强农惠农中持续发展壮大,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共生共荣。

近年来,银监会着力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稳步扩大,整体风险大幅降低,经营效益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村镇银行坚持优化服务,坚持推动科学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

3.2 村镇银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机构组建明显加快。自2011年7月银监会调整村镇银行准入政策,鼓励优质银行业金融机构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以来,村镇银行组建明显加快。2012年村镇银行经营概况也浮出水面,据记者观察,去年,上市银行的村镇银行子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不少净利润增速超过50%,不过对比2011年村镇银行跃进,去年批设已放缓。截止2012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39家(开业863家,筹建76家)已开业的机构中,村镇银行800家,占比92.7%,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占比5.7%;贷款公司14家,占比1.6%。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村镇银行为主。数据显示,2012年,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新获得了保险牌照,浦发银行新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分别新设立了26家、8家、2家村镇银行。2013年以来,又有北京银行等获得了基金牌照。同时,浦发银行、民生两家银行村镇银行总资产率先突破了百亿元,其中浦发银行21 家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猛,资产总额达到 201亿元,初具规模。“截至今年初,村镇银行开闸已6个年头,一些早期批设的村镇银行,开始要受到75%存贷比红线约束,进而影响快速扩张势头。”江苏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对记者称。据记者统计,以上市银行旗下村镇银行为例,多数存贷比超过80%,几家大行更是在100%左右。农行去年也新设立了2家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末,该行境内主要有9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农银汇理基金、农银金融租赁、农银人寿以及6家村镇银行。此外,境外也有3家控股子公司。

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末,村镇银行合计存款余额2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9.1%,贷款余额1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0.4%,不良率仅为0.03%。2012年河北省村镇银行获得了稳步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已有村镇银行26家,其中开业23家,批筹3家。从资产规模上看,河北省村镇银行负债总额64.89亿元,较年初增长165.29%。村镇银行的支农力度也在加大,截至去年年末,全省村镇银行共发放农户贷款11.82亿元,农村小企业贷款13.29亿元,合计共占全部贷款比重的87.80%。银监局人士透露,今年将继续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力争2013年底前使河北省村镇银行突破50家。

虽然中行在2012年没有新成立村镇银行,但去年中行的相关业务发展迅速。和其他大行相比,为弥补县域网点的相对不足,中行还和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富登金融控股设立了18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股份制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分化更大。民生村镇银行已发起设立27家,截至2012年底,总资产突破百亿元,运营一年以上的18家民生村镇银行税后净利润合计2.89亿元,去年同期为1.90亿元,同比增长52.6%。

浦发的数据更为亮眼,截止2012年末,21家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猛,资产总额达到 201.01亿元,同比增加66.33%;税前利润3.36亿元,增幅 74.09%。已披露年报的股份行中,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村镇银行筹设较为缓慢,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仅有一家临安中信村镇银行,去年总资产8.28亿,净利润426万。

三、支农持续深入。2012年,村镇银行稳步发展,资产、负债规模较快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在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逐渐成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截止2012年末,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发放农户贷款86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121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84.4%笔年初增加5.1各百分点。自成立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已累计乡79.7万户农户发放贷款2044亿元,向6.8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569亿元。两者合计占贷款累计发放总额的78.3%。

3.3村镇银行的发展障碍和解决措施。

一、科技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高度依赖发起行,制约业务发展。目前,多数村镇银行没有配备专门的科技人员,很多村镇银行只有一人负责全行的信息科技相关工作,缺少人员备份,其信息科技岗位通常隶属于办公室、综合管理部或营业部。村镇银行作为信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但大多数村镇银行的系统运维由发起行信息科技部全面承担,同时发起行对村镇银行进行管理和指导,实质上承担了信息科技的风险责任,发起行和村镇银行之间作为两家独立的法人机构,各利益关联方对信息科技的需求、投入、期望值都不同。村镇银行基本上设立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科技力量薄弱,没有依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业务品种量身打造,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和业务特色契合性差。发起行的业务信息系统控制流程、审批环节较多,且操作复杂,与村镇银行“短、平、快“业务特点部匹配,增加了业务处理工作时滞。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个人网页、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尚未上线,影响了储蓄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信贷系统功能单一,贷款品种还款方式均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制约了业务快速发展。

完善建议:建立村镇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标准。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不可能像商业银行进行大而全的建设,如何在有限投入下保证业务联系性和做好风险防控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建议根据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和经营管理特点,出台统一的信息科技建设和风险管理标准,为村镇银行信息化提供总体指导。完善科技信息技术风险治理架构。要进一步名曲主发起行和村镇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愤青住发起行的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具保证主发起行履职的规范性又发挥

了村镇银行的主管能动性。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村镇银行应充分借鉴发起行信息科技管理方面的相关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完善相应的制度流程,填补制度规范方面的风险漏洞。村镇银行应充分依托发起行的力量,实现信息科技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基础建设方面积极与发起行沟通,合理规划、严格标准打好基础。发起行也应加大科技的支持指导力度,从系统研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业务连续性、信息科技的建章立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重点推进。结合实际,走特色信息化道路。建议采用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成熟的、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的核心业务系统,并与之配套相应的外围系统、电子银行系统、银联卡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等,结局旧版核心系统与新型业务模式不想匹配的问题,探索一条村镇银行“精、小、稳、特”信息化道路。

二、吸储难度高,资金来源少,盈利能力弱。由于村镇银行是新开业的银行,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而且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有限的资金资源直接影响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增长,也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完善建议:努力拓展资金来源,不断壮大发展实力。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乡公众宣传村镇银行,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引导公众充分了解村镇银行,提高村镇银行在社会上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认可度。二是适度合理的设立分时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三十要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在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五是采取与发起行等金融机构“协议存款”等形式增加低成本资金。六是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对村镇银行实行相对较低的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村镇银行一定再贷款的支持,建立村镇银行与商业银

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允许村镇银行进入现有的银行之间的支付清算系统,坚持现有的商业银行向经营状况良好的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政策,引导资金像农村市场回流,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途径。

四、结语

村镇银行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贷款审批机制灵活,为农村经济和农户提供了有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支持;其较低和灵活的利率定价抑制了民间高利贷发展;而在许多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延伸的地区,更为农村提供了必需的基本金融服务。但村镇银行业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靠村镇银行完全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是不现实的,同时农村的金融需求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在发展村镇银行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发展,如: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参考文献:

[1]村镇银行发展动态总第7期。

[2] 马学渊、李辉安、丁智年村镇银行发展动态总第19期。

[3]李培:村镇银行发展动态总第10期。

[4]村镇银行发展动态总第9期。

下载毕业论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共五篇]

    2011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论文 (做理想爱情的智者) 作者姓名: XX 系院名称: 社会事业系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 学号:200806090112 指导教师:pl 完成日期: 2011.03.10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共五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关于函数连续性、可导性及可微性的联系与 区别姓名曾令俊学号2010412052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专业统计学 指导教师马翠芹职称2014年4月14日 曲阜师范......

    毕业论文(共5则)

    让数学思维与操作活动共舞 [摘 要]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应该再创造数学化而不是数学,抽象化而不是抽象,图式化而不是图式,形式化而不是形式,算法化而不是算法,用......

    毕业论文(共5篇)

    浅谈象达乡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摘要:文章通过对象达乡农村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在制度、体制、监督和理念四个方面上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解......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共5篇)

    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密 级: 分 类 号: 学校代码: 学 号:07100243010 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m logo design......

    毕业论文(共五则范文)

    目录摘要及关键词……………………………………………………………1 一、题库管理系统在现代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性………………………2 二、题库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铁路信号毕业论文(共5篇)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车站联锁设备,是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同时,计算机联锁系统还具有故障—安全性能,与电气联锁系统......

    幼师毕业论文[共5篇]

    新乐职教中心 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作者:宇文丽英作者单位:新乐市青同学校指导教师:刘荣会主考学校:新乐职教中心 完成时间:2015年1月11日-2015年1月25日0—3岁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