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说》读后感范文
《白说》读后感
前些日子实在感觉生活乏味,我不知道拿什么来填充枯燥无味的机械工作,同事给介绍了《白说》这本书,说是白岩松先生写的,乍一听就觉得简简单单两个字的书名背后是涵盖了好几层意思。白说,白岩松的说法,说了也白说吗?其实我觉得还有白岩松先生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丝谦逊之意。
书的里面有本附赠的小册子,与封面一样,都是些白纸张,突然发现这不与书名“白说”刚好相照应吗?我们都知道,白先生是以为央视资深新闻人,所以没有慷慨激昂的题词,没有深入人心的心灵鸡汤,有的只是书本内简洁明了的温暖人心的民生语句。他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平等自由的态度来和我们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书中时间长达十五年,涵盖了时政、改革、教育、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客观理性,静水深流。我尤其对于先生谈的人生价值方面深有感触。
白岩松先生在书的开头就谈到,人活着的好处究竟在哪里?也是我大学毕业后迷茫时到现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小学的时候学习很差,所幸还有上初中想法,初一班主任简直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记得很清的一句话便是“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为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初中三年都在努力地学习,结果还行吧,高三的一位老师让我印象很深刻,她除了将书本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人生价值,教我们怎样去实现人生意义,我很清楚当时自己那种斗志昂扬的心情,可是到了大学,我只能用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来形容。所以白先生的“人活正究竟为了什么”再次让我回想起少年时那种义无反顾的追求。刚从校园走出来的我们其实就是白岩松先生口中的非“成品”,然而我们并没有做好接受平淡生活的准备,记得找实习工作时,一个人东奔西跑去面试,门槛高的过不去,门槛低的工资又太低,从而我也很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能力,真的是与工资成正比,当时我心灰意冷,但是我也明白了,只有经历平淡,在平淡中锻炼提升自己,才能做到不平淡。我能做的就是把平淡的事做好。
不用抱怨自己的薪资没有别人高,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即使很平淡,也要幸福乐观地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白先生说道:作出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变革,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像我自己决定做的这份工作一样,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会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或金领,但是我应该做的或许就是以幸福的态度来看待这份平淡枯燥的工作,思考如何做出更有利的决定,那么就是我该认认真真争取的时候,而不是甘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仍然做着明明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我很喜欢先生的一句话: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刻。持续冷静,继续前行。这句话让人感觉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大气。是啊,在这个大时代里,必然有强弱之分,如果你不甘心,只有冷静地前行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让失败成为一个变局,一种历史。原本我并不喜欢看书,但是白岩松简洁的文字却能让我再次拾起少年时的意志,高考是为了大学,而大学不是为了以后几十年更好地活着吗?活到老,的确得学到老,当我们工作后如果不读书,就再也找不出“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答案。我想,人活着不一定得是为了某种好处,但是我们得知道怎样更好地活着,怎样活的舒坦。这就关于个人价值问题了,如果你在追求一种生活,并为之努力,那便是一种人生意义。也许我们读过很多道理却从未到达它的高度,但那是一个方向抑或是一种信仰,活着的过程本来就是探索人生,而并不是一种成功或是失败的结果,人的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但是它并不代表我们的灵魂就此结束,为什么有很多历史伟人名垂青史,那是因为,即便他们输给了“死亡”,却赢得了几百年甚至千年来人们的敬仰,这大概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意义吧。
人生的意义固然不能缺失幸福感,如果不开心地过完一天又一天,人生显然没有意义可言,所以切记白岩松先生的话:我们是为了幸福而出发,为了让人生有价值而出发。
第二篇:《白说》读后感
《白说》读后感
张斌
读大学时,曾有一段时间喜欢看书,小说、散文等等。喜欢透过作者的一双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所以那时候很喜欢央视主持人写的书。最喜欢的主持人是白岩松,同样的新闻,经白岩松的嘴一说就非常走心,关键之处的反问总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白说》共分为“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五个部分二十余章,通过记录他15年来在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书中内容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每篇文章后都有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增加了文章的丰富性;用与读者相同的身份,做进一步跨越时空的交流。
《白说》这本书听其名大概就可以猜到它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白岩松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来不太爱好此类书籍,在我看来,人生百态,各有其不同,成功和人生轨迹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很好奇从一个新闻人眼中看社会和世界是怎么样的。
此时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这说明这本书给了我收获和共鸣。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没有这种在书中偶遇知音的惊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张爱玲笔下所写:“原来你也在这里”。就像在铺满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转身看见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这种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开始认同读一本好书就如谈一场恋爱的观点了,期间有与作者心灵之通,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争吵,不能转身离开,一阵反思过后仍然爱不释手。
白岩松在书中谈到他的读书之道时,我差点泪流满面。他说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我想想自己错过的确实值得可惜。教书七年来,并没有好好静下心来读过一本完整的书,最多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文章有过研读,真的错过了很多。
一本好书读完后就像和恋人分别,其间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和领悟。
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仅仅只是喜欢,所以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现在社会大多流行成功学,所以我也用成功学来抒发下感概吧!我认为生活的成功就是把大多数人认为的枯燥感过出趣味感,教师的成功是把多数人认为的枯燥知识教出趣味感但不对事实进行扭曲。读一本好书时,也许你会泪流满面,也许你会哈哈大笑,拍手称快。也许„„
第三篇:白说读后感
白说读后感
(一)光景
冯康敏
在船上闲来无事时读了白岩松的《白说》,很是佩服,作者做到了周国平所说的“和时代的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站在一个高度来看待当今社会,评价年轻人。结合从少年到现在十多年来的光景,谈谈自己的感触。
远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是一阵阵令我作呕的蜂鸣。天地一片惨白,时空杂乱的交错,碰杯生,吵闹声,婴儿的啼哭。一帮流氓扮着狰狞的面孔已翻遍我的口袋,脑壳就要炸裂,不敢向前看,闭眼回身,不顾一切的向后奔跑,许久,耳旁传来阵阵熟悉的风声,全身暖暖的,睁开了眼睛。
老院,土木两层青瓦片小楼,老榆树两棵,黑槐和枣树各一棵。方正石台子架在一口小水井上是吃饭,扯家常的地方。新弹得棉花填的粗布碎花吊带棉裤、棉衣。衣袖黑的发亮是抹得鼻涕。站在初冬的冷风中,院墙很矮,满目萧条的枝桠,灰白色的天空飞过孤单的喜鹊。十来岁的我竟浸在其中安安静静。
十来岁后的十年,瞎跑、打闹、学习、抽烟、喝酒。中考、高考也都说得过去。相比而言,此时的我竟一无是处。
《白说》讲,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悲伤的时候,即使有太阳也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不挣扎,不绝望,不算青春。
暗恋了几个女生,交了几个朋友,牛皮吹的满天飞,叫了几次家长就吃了几顿巴掌,个子蹭蹭的长,回忆少年是美好的。《白说》中写到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那是他们在回忆是下的定义。或许等我人到中年时,回忆青春也是美好的。刘喻在《送你一颗子弹》中写道“愚蠢是年轻人的专利,15岁的时候再得到那个五岁时候热爱的布娃娃,65岁的时候终于有钱买25岁的时候热爱的那条裙子,又有什么意义。”
接受挣扎和绝望,而又不沉溺与绝望中。“愚蠢”的进取,让“青春”冒着傻气。
公休时有半个月的时间是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待着的。陪爸妈看看电视,陪老妹逛逛超市,和发小打打桌球,玩到半夜再吃吃烧烤。无聊的时候按按手机翻翻书。回上海的前两天,站在楼下听着风声,回到了十来岁时院中的我,安安静静。半个月里做着各种无用的事,感受生活的静谧。在狂热的青春中像是偷来的时光。
《白说》中举了些例子,舒婷笔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海子写过“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看似无用的文字组合到一起就有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戒指很贵有什么用?诗人有什么用?《富春山居图》它有用吗?没用。可是它真的没用吗?干些无用的事,安安静静,让生命中总有一点闲。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资讯爆炸的年代,连看书都要赶时髦,别人看啥我看啥,这段时间谁红我看谁。能不忘初心,经得起诱惑,安安静静做自己又谈何容易呢。
看来一则小故事,蛮有趣的。
公冶长通鸟语。一日喜鹊来报:“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羊,你吃肉,我吃肠。
长应而往,果然得死羊。并没有留肠给喜鹊。喜鹊因而怨恨在心。
过了几日,喜鹊来报:”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羊,你吃肉,我吃肠。“
长复往,看见有人山上很多人围观。公冶长以为是死羊。大声喊道:”是我的,是我打死的。“
走近发现众人在围观一死人。公冶长无言以辩。
讲一个人”精“比傻还要贬义。取舍间要有大方向,做到诚信和与人为善。当今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年轻人眼光要长远些。
白岩松讲,我们要拥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不要在时代的潮流中迷失自己,甚至随波逐流。这不是一个短跑的时代,而是一个长跑的时代。长跑可能要寂寞,可能要坚守,短跑反而经常在局部的时间里,显得你很成功,这时长跑者会不会心乱?
《白说》中举了一个例子,《辛德勒的名单》斯皮尔伯格买下剧本之后,曾经放了十年,这就是追寻的十年。各种各样的创意,文稿,再加上探讨,挣扎,否定,激动,消沉等,都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在”感触“和”表达“之间加入”追寻“是这个时代必须思考的。
着急无用,大踏步的前进很可能会扯着淡。”肥猪赛大象,一只吃三年“"稻穗很饱满,亩产都过万”这是大跃进。“三年买车,五年买房,不出30岁你就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八九不离十是进了传销窝点。
青春多半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丰满的理想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在以怎样的方式过当下的日子。与同事的交际中提高情商,多读几本书提升下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软实力。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这是我们追寻的路途。
少年到青年追寻的十年。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性格,脾气,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读哪所大学,也决定了如今走在路上看到什么类型的姑娘会多瞧两眼。做到像少年一样单纯,简单追寻内心想要的,很难很难。不可否认少年的成长历程和沉淀自我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回头学习的。
时光其实很快,晃眼间已经在通律工作了快一个月。时光又过得很慢。此时的我正对时钟,以一个极其慵懒,舒适,不羁的姿势团在椅子上,时而盯着惨白的电灯管思绪万里,时而回过神来握笔沙沙的写着,体验着这份量身定做的光景。时光荏苒,无数光景刻画在脑海中,不经历,不青春。
白说读后感
(二)张刚峰
读《白说》有感(家庭、爱好、挫折、梦想)
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读白岩松的《白说》,让我感觉是在聆听一个真诚的人在讲一些真诚的事,同时也是在听一个近五十岁的老大哥在讲他的人生故事和阅历。
感恩家庭
说到家庭,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父母。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可以说他的公务员是一步步的干上去的,因为他一没有学历二没有关系。在那个还是交公粮的时代,他是靠着自己的一股干劲,走在最难收公粮的村里。正是靠着这股干劲和魄力,他从一名临时工转为了正式的公务员。父亲是个严父,我的两个哥哥没有少挨他的打,但是那个时代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教育方式。虽然现在两个哥哥过的很平凡,但是也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和事业。这也许和父亲的“打”分不开的。我从小也是受父亲的熏陶,在他与人的交流相处中,我懂得了礼仪和谦让。也是在他的敦敦教诲中,一步步的考上大学找到如意的工作,感恩父亲。
母亲是一名下了岗的工人农民,因为她自己没有分到地,种的都是我们兄弟姐妹分的地。由于我们兄弟姐妹很多,母亲一生很操劳。小的时候母亲张罗着给我们洗衣做饭,长大了又给我们张罗着结婚买房子。所以说在我结完婚后,母亲说了一句:“我的大任务算是完成了”.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实在、真诚、和蔼的人,所以很多邻居都乐意和我母亲在一起,一起去集市、一起去干活、一起去跳广场舞等等。正是因为这样,一到我家遇到困难时,街坊邻里都主动热心的去帮助我们家。正是受母亲的这种品质的熏陶,我懂得了待人要真诚,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只有你真诚的去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的去对待你。感恩母亲
因为我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一个,所有从小就受到了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的照顾,正是因为有两个哥哥,从小别的同龄人都不敢欺负我,因为有两个当过兵的哥哥给撑腰。两个姐姐也在生活上给我很大照顾,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工作后,每次回家总是给我带衣服和零食。所以儿时的记忆也是很美好的。感恩兄弟姐妹。
谈谈爱好
谈到爱好,现在的我可能就以下几点爱好吧。
1、喜欢了解各种车
无论是外形、价格,还是车标。所以走到大街上,我基本认识各种车的标识。说到为什么喜欢,我也说不上原因。可能是受大学一个好朋友的熏陶吧,他就特别喜欢车,我们两个还专门的出去逛街看车,结果有一次在一个洗浴中心门口,在我们在拍照时被保安发现,把我们给赶走了。正是有了这份经历,让我更加喜欢研究这些车,也许这当中参杂着我俩的那份感情吧。
2、喜欢看一些探秘和墓葬类的书籍。
虽然没有盗墓的倾向,但是读到考古学家挖掘出什么宝贝时,内心还是很高兴,也许这就是爱好吧。尤其是喀纳斯湖怪这件谜案,一有新的解密消息,我就会马上去读、去了解。其实看喀纳斯解密的过程也是看科学家们辛勤付出的过程,从1985年的向礼陔、袁国映到1988年的任慕莲,再到2012年《东方时空》的湖怪视频。虽然基本确定湖怪为巨型哲罗鲑,但是没有捕获到实体就不敢真正的确定湖怪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一发现将改变历史,人们观念中最大的淡水鱼类将变更为巨型哲罗鲑。
感谢挫折
目前为止,我认为我遇到的大挫折可能就两次吧,一次是上了两年的武术学校转到正常学校的学习,二是从电子学院项目面临被调动时。
1、武术学校转为正常学校学习
当时可能是受到村里的伙伴的影响吧,我在上五年级时,非得要求家人把我送到武术学校。当时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老师也是极力的挽留我。当时就是一腔的热情非得上武术学校,结果顺利的进入了武术学校。学校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苦很累,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进武校,就要坚持下来做出点成绩。那两年可能是我人生中比较宝贵的经历,因为吃过苦、受过欺负、也感受过离家的痛苦感受。所以我相比较同龄人而言成熟。这也许练了两年的武术,最后没有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当时自己的膝盖也受伤了,所以最后选择回到了正常的初中。
但是回到镇上的初中,才让我感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因为武校不重视文化课,上课基本上就是睡觉和看小说。所以回来后成绩基本上就是倒数,父母也是很失望,我当时也基本上放弃了自己,但是母亲的一句话惊醒了我,她说:“你难道一辈子想和庄稼地打交道啊,庄稼地里能有什么好活”.结果我下了一生中一次比较大的决定“复读”.复读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因为你融入的是比你小一届的集体,当然也得受一小部分人异样的眼光。那段时间我也是拼了命的学了,记不起多少次是在看书中睡去。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刚到班级的40几名慢慢的上升到前十名、前五名甚至还得过第一名。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付出总有回报”.2、电子学院项目面临调动
刚从张家口项目调到电子学院项目时是很开心的,因为有三四个和我一届的同事,大家相处的也特别好,另外电子学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周能休息一天。虽然过程中掺杂着回张家口项目维修,最终在项目上没有待几个月。但是我比较喜欢这个项目,也很想在项目上做出点成绩。所以当接到被调走的消息时,我郁闷了很长时间,我当时就想我不比别人差啊,只是没有给我足够的时间在这个项目做出点自己的成绩。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的,谁也改变不了现状。我最终来到了天津项目,也得到很好地发展,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也许这就叫“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吧。
畅谈梦想
梦想是很虚无的东西,但是它能给人一目标,并奔着目标奋力前行。
1、工作上
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我的梦想是四年为一个台阶,在自己工程管理的路上做出一点成绩。最终能在一个稳定的位置上退休。虽然这不是靠说就能实现,但是我会为自己的梦想而付诸于行动。
2、生活上
在生活上,我不求大富大贵,但是我的最低要求是:丰衣足食、有房有车、家人病了,我能看得起病、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能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照顾、每两年能有一次出去游玩的机会。当然这个要求需要财力上和精力上的支撑,但是我会为自己的梦想而付诸于行动。
3、学习上
在学习上,我梦想能在两年内考出一级建造师证书,再有两年的时间考出一级造价师。然后能每年出一点自己的成果和论文。
上天是公平的,它让人在得到一些的同时,注定失去一些。同时它总是在赋予你一项优势的同时,赋予人一短板。所以没有必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很多东西需要自己的后天努力才能得到。“付出才有回报”,让我们在2016年新的一年,致敬挫折、保留爱好、为自己的家庭、梦想而奋斗。
白说读后感
(三)没有白说
付登平
理性而有温度,把他当做新闻业界良心的标尺,是我最钦佩的新闻人。他的《你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我都细细读过。《白说》是他的演讲集,那些感悟,没有华丽,没有尖锐,没有取悦,只是一如既往的感性和理性。每次读白岩松的书都会觉得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洗礼。
《白说》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 他表示,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险!”他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他的文字揉进了思想、感情,走了心,走了脑。《白说》通篇都是这种“白式”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的背后有更加深厚的底蕴,这种底蕴来自于白岩松对人生的参悟,作为新闻人的敏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才能不管对于古典音乐、体育、阅读等生活话题,还是对于医改、公益等社会和政治话题都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无论面对自己,还是社会上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他从来不会简单地定义好与坏,而是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笔触来描绘。透过他的文字,你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和他一起思考,产生共鸣,他教会我用理性看好自己。我想这些是除了职业素养之外,更值得我这样一位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去向白岩松学习的。
有人说,人生是5%的快乐加上5%的痛苦以及90%的平淡组成,但对白岩松这样一个不断精进、勤思克己的人来说,在他90%平淡日子中也能读到一丝苦涩的味道。但仔细想来,人的一生也好比喝茶,热水入杯,茶叶随之上下翻腾,犹如人生也要经历火的淬炼、命运的摆布才能有所成长。有人虚怀若谷,慢慢沉入杯底,散出清香;有人目空一切,只能浮在杯面,终被撇去。咂一口茶,初时尽是苦涩味道,但不要急,待茶水从舌尖慢慢浸润到舌根,苦涩中渐渐透出香味,随后则是满口甘甜。白岩松也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工作也会遭遇挫折和苦闷。越是名嘴,观众预期也越高,跟随着他的压力也愈大。每每主持大型活动前,他都会神经紧绷,整宿失眠。“每一步走的都那么不容易,有时甚至有点坚持不下去的感觉,痛苦自然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2000年,白岩松辛勤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又是“全国十佳青年”,又是悉尼奥运会直播,中央领导接见。他深知杯满则溢,之后他把手机关了闭门研发新节目,整整一年,回头看,要是没有那一年的沉寂,就不会有后续的动力,也不会继续走那么远的路,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坚持住了,痛苦过去,无论国家、民族、公司,还是个人,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作为国家媒体喉舌,他承担的压力和担子都很重。但喜欢“慢道理”“无用事”的白岩松正是在悠闲从容间把一切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说: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我喜欢并认同这样的观点。在这个时代里,认为受到委屈或不平待遇的人太多,所以人们心烦气躁,意乱情迷。对于此,只有先去理解和包容,才会获得情感的共鸣。待情绪归于平静,再细细研磨,然后终会明了:受到委屈或不公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留给时间,不要总是当下见,以积极的情态去面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收获。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会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学会在不完美的过程中,让内心得到舒缓和解压,让那些委屈和痛苦将自己心中的石头磨亮,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认认真真,安安静静地做好眼前的事,没必要去争。有时缺陷也是一种美!
一直赞同白岩松的另一个观点,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把事实完整呈现,不是只给大众看某一面,要让事实去说话,不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做好恶、对错的选择。媒体人的责任还有及时地发声,不必清高地不与之争论,把舆论阵地自觉地让位,而普通民众没有条件去获知真相,只能去猜测,或者干脆谁的都不信。白岩松为此做出了榜样,他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敢于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中国软实力,白岩松在书中说:“中国人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美国所有的美好,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读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有的时候,我们不带任何目的的去阅读也许会收获更多。仅仅只是喜欢,所以愿意在喧闹的环境中如饥似渴的阅读,在碎片化快餐文化阅读占据大量时间的今天要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实属不易。正如白岩松所说:阅读也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快的体验,我从中找到自己,塑造自己;而每一本在我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更期待的那个自己。白岩松的文字中,一直有一个声音提醒我: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这是一种思考,也是一种声音。他告诉我们,唯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会更强大,更富有,我们也才会更幸福。
读完《白说》,觉得白岩松并没有“白说”.金句层出不穷,比如“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赏”等。书里的内容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位媒体评论员的思想性和担当精神。《白说》更真实地记录了白岩松在内心里走过的路。
作者单位:安装一分公司
第四篇: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1
初闻白岩松老师是来源于父亲跟我的聊天,他说白岩松是一位非常敢说的主持人,当时我并不理解,可能是因为年纪小不热衷于时事。
看《白说》正好是十九大之后全面掀起学习热潮的时候。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白说》所涉的内容很广,国家、社会、民生民主、新闻传媒,甚至包括读书和音乐,好似大杂烩。可就是在这大杂烩一样的内容中,他向社会传递出了自己的思考,并且将这种思考讲述出来,以供精神上的交流。不得不说,这是他作为公众人物的信息传播优势,而他将这种优势从正面的角度发挥到淋漓尽致。
7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最让我羡慕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情怀,这个年代出生的人,90年代上大学,对国家和社会有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担当,受到改革思潮的鼓动,身上长存有企图改变这个世界的勇气。在我的眼里,这一小撮人身上,散发着理性和感性交相辉映的光芒。他们拥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又有务实理性的思考和行动。而理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最需要的,尤其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很多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知识经验的缺乏又导致看待事物偏激,引发了很多矛盾,而这种矛盾,不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的矛盾,而是毫无意义的自我消耗。
他经历过很多事,读过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种明白是真的明白。看这本书的时候偶尔会认为这不是我这个年纪应该读的,因为它是白岩松老师这个阅历这个阶段的状态,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阶段,我这个年纪应该是奋斗的阶段,但这并不妨碍我看这本书,反而让我焦虑的心舒缓了一些。他虽然言辞“犀利、叛逆”,但能清晰感受到他关于家国天下、人生世事的客观思考和表达,他依然充满了正能量。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2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第五篇:《白说》心得体会
《白说》读后感
《白说》这本书分为五大块,岁月,价值,沟通,态度,时代。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一次,但是一次不够,不够让我理解它,所以我又再看一次。
现在很少有人不玩微博,微信,特别是像这样的名人,我知道周杰伦没有微博,因为他不想被外界的声音影响他,他想做自己眼里的周杰伦,而不是别人眼里的周杰伦。白岩松白老师是我知道的第二个。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理由类似,他是睿智的勇敢的。佩服他。
书中提到“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达到”,我对这句话还是有点不赞同的,因为在某时某刻,我们有感觉到,是很幸福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达到了幸福,但是这个幸福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化,但是那一刻我们确实是是达到了幸福。
幸福包含物质,情感,精神,有道理。而且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跟周围的环境,人,事都有关联。我现在在看书,感觉挺好,但是有莫名嘈杂的声音出现,身边的人也不时跟你说话,这样我能感觉好吗?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有能力把握幸福的人。一切都在于自己。你所说的幸福是一种感觉,他所说的幸福是一种状态。感觉是短暂的,状态是持续的。
“做点无用的事。”我们每天做的事,对我们自己来说肯定有一定的意义,无论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或是说心灵上的满足,现在的我们,时刻不离手机,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能够带来的好处,现在的我是十足的手机控,每天不知道都多少时间在看这部手机,手机可以给我带来娱乐,可以满足我的一些需求,但是我最喜欢的生活是,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晒晒太阳,看看书,冥想冥想。这种时候我的脑子是放松的,可以想很多东西,天马行空,或者是一些社会问题等等,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棒。
但是当我在玩手机的时候,我的脑子完全没有用,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就是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几乎不用脑子去思考。看到搞笑的,就哈哈笑几声,转眼就忘记,刚刚我是因为什么而笑?我的思想总是被他牵着走。所以,现在的我们应该给自己一点空间,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流行趋势所打扰,给自己一点想象思考的空间,你会发现,当找到属于自己那种安逸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外面的一切不再会影响我,我只需感受自己。偶尔给自己这样的时间空间。之后在投入到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中去。这样你会觉得更轻松,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