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5 11:3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类别:平江县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 课题批准号:PK13XJ02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邹巨臣 校长、中一 龙门镇中心小学

主要成员:方珍宝、樊赛男、陈瑶、韩莎、张如刚、余中咸、郑丽玲、郑江平、夏旺、张双双、吴超、江旭华、张

姿丽、方赛

《农村小学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

研 究 报 告

【摘要】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对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进行诊断,也无法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为此,一些学校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之下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大胆创新,催生了课堂观察这一校本教研的新范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我校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以多视角互动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为题,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唯有谋变求新,重构课堂秩序,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同伴间的听评课,所花时间较多,所获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是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主要体现为“三无”: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无明确的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基于假设的话语居多;听评课,无研究的实践,应付任务式的居多。鉴于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上述“去专业”现象,我们是否需要用一种专业的思维来思考教师同伴间的听评课,以改善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呢?学会评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说,评课比听课更重要,会评课听课才有意义,会评课才会真正会上课。不仅是参加听课活动要会评课会听评课,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

进行自我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的教学评价,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并非指见仁见智的主观意见的不同,而是指客观的视角差异)。如何更好地进行点评一场课,及更好地提高听课者的评课水平,提高教者的教学水平,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推动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综述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课程评阶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形成了多种理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加大了对课程评价的改革,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课堂的评价。他们改变了传统的评课模式,采取了以新课程理念作依托的评课模式。

关于听课与观课,评课与议课的概念,一些学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如邵华光认为观课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听不包含观,而观包含听。“观课”比“听课”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朱郁华认为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一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很多学者也都采用“观课”一词,把“观课”界定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课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但也有学者采用“听课”“评课”的说法,认为“听课”是听课教师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如:记录本、调查研究录音、录象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关于“评课”是评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虽然用的概念不一样,有些用“听课”“评课”而有些用的是“观课”“议课”,但对其定义上却是大意相同,“听课”“观课”实际上等同于课堂观察。当前,听课评课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但由于教师自身对听课评课认识不足和外在的保障体制的缺乏,导致教师虚假听课。教师在听课评课中收获甚少甚至没有收获,听课评课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做为校本研修中“研”的一面,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做教学研究更是很少涉及。

三、研究意义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对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进行诊断,也无法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为此,一些学校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之下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大胆创新,催生了课堂观察这一校本教研的新范式。正是在此背景下,龙门镇中心小学经过外出学习观摩与研究.于2011年开始实施课堂观察教研范式.通过聚集教师的整体智慧,多视角、全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寻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我校以多视角互动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为题(以下简称多视角评课),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四、课题界定

(1)本课题中“农村小学”是指我校——龙门镇中心小学地处经济发展落后的湘、赣、鄂三省交界处,是一所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但它担负着龙门集镇、大口段、三十都、南坪、车田、大渔、丰富、六村一集镇小学生就读的重任,招生覆盖人口一万多。现在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799人,教职工34人。(2)“多视角”是指在教师上课期间,听课教师通过5个方面对该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方面,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教师对于语文朗读水平指导的情况(或教师对于数学练习的指导情况)(3)“互动”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主导者,评课是多向的、互动的活动。评课者在与被评课者之间保持着平等的伙伴关系,宽松的和谐氛围,沟通的共享心态。在评课过程中,大家都是参与者,评论者更是受益者。

五、理论依据

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托以下理论提出的。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建构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为重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种评价思想的集中代表。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来说,它包括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3

评价、教师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评价内容以重知识记识向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标准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向重视个体差异个性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笔试,更多倚重多元参照系评价。评价主体由单级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评价重心由只关注结果向形成性评价、促进性评价兼容的方向移动。贝斯特与凯尔纳所建构的视角理论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它受到研究者本人先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及兴趣等的影响,并且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此,他们主张视角多元化和提供新颖的能说明问题的视角以便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关注.就教育研究来说,这意味着从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等多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借以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新颖理解和看法。

2、新课程理念下课程的评价

(1)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2)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3)在评价的方法上: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

六、研究目标

1、通过多视角评课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优化教学艺术,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3、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七、研究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与特点,我们选择以下几个方面做为多视角评课的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教师对教材讲解的程度

通过不同视角对课程性质的观察主要是解决学的目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对课程目内容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运用的问题。课程性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是教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是教与学有效性的参照标准。课程性质维度的观察由目标、内施、评价、资源等视角及几个观察点构成。

2、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主要是解决学生怎样学习的和学习得怎么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主动构建者,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问的参与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等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维度的观察由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等几个视角及观察点构成。

3、研究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

4、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语言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与引导,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从而走向成功;而一次不理智的讽刺,可能让一个孩子跌入深渊。评价语言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针对性,并且要机智有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重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 5

有趣,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5、探索语文课朗读和数学课练习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课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

数学课应加强对练习的指导,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引导教师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重要途径。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案例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需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边实践边修改。

多视角评价模式针对听课与评课的重点及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五个评课表。在听课的时候,每两个教师根据其中的一个观察表,对上课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听课,课后再就该内容对上课的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评价。(1)“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主要是对教师“怎样使用教材”这一块进行评课,看教师对教材的三维目标、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紧凑。(2)“教学实际与互动探究”观察量表

互动探究,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3)“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观察量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课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该表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的观察分了三小类:主动发言、各类反复强调朗读、齐读或齐答和小组讨论。

(4)“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观察量表

教师的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一个与他人不同之处,我们通过对这一模块的认真听取与记录,指出上课教师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使教师的评价语言更丰富、更具有艺术性。

(5)“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观察量表(练习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朗读是语文与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练习是数学课堂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通过对朗读方式、朗读次数来评价朗读的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总结教学实践中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案例与数学课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3、文献研究法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与图书馆资源,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信息,为课题研究服务。

4、调查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教学其特征,为课题研究成果提供分析依据。

5、经验总结法

根据教学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6、个别辅导法

对特殊的题材或特殊的对象进行个别辅导,为课题研究服务。

九、研究过程与措施 A、研究过程

①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1、进行课题申请立项工作。

2、研究讨论,编写课题实施方案。

3、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师生清楚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进行学习培训,掌握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5、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6、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

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

1、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培训工作,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

2、每学期选几堂公开课进行多视角互动评价,认真做好评价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

3、组织课题组教师讨论交流,提出对课题的不足之处,修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施方案更完善。

4、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撰写课题中期报告。③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1、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评选活动(论文、案例、研究记录)。

2、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的有效教学,家长对学校教学的满意度等),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并撰写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

3、撰写终结性研究报告。

4、召开学校课题研究总结会议,表彰先进。

5、申请课题结题验收。B、研究措施:

(一)、扎实而有效地做好前期工作

1、确定研究课题,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经过外出学习观摩与研究,于2011年开始实施课堂观察教研范式。2012年4月,我校全体老师奔赴岳阳至岳阳楼小学学习交流,归来后,有感于他们创新的评价模式,通过一致讨论与研究,决定借鉴其适合我校实情的部分模式,开始走上探索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之路。2012年4月26日,数学组率先试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教学模式对刘慧老师在四年级48班《三角形的内角和》,又于5月11日与兄弟学校土龙完小结对交流学习交流课中再次进行了观摩与评价,得到了学区领导和广大老师认可和鼓励;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我校邹巨臣校长确定把开展《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作为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组织骨干力量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向平江县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立项申请。2012年12月,经平江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组审核,该课题正式立项。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邹巨臣任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聘请学区主任方珍宝主任为课题研究顾问。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并能及时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实施指南和科学决策,我校分别召开校务人员会议、全校教职工大会、课题组成员会议,向全校宣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统一思想,改变观念,拟订课题研究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2、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方搜集有关评课的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定期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对于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2)课题研究的理念运用课堂教学实践中。

贯彻实践观点,搞好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仔细研究和发现题中隐含的内容,从而多角度、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挖掘教材的潜力,创造地运用教材,适当改动教材中习题,让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科学而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

1、组织课题研讨活动

2012年12月26日,课题组召开了开题论证会。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分工。明确分工,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部署课题研究成员的具体工作,确定分期研究的目标。

2、围绕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开展,听课评课。

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每学期都会认真对待公开课,并致力于对其课堂教学进行多视角互动评价,且每次都会在学校会议室进行评价讨论,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与资料整合。以下是本课题开题前至今教学活动记录汇总(有过程资料)

2012年4月26日,数学组率先试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对刘慧老师 在四年级48班《三角形的内角和》,于5月11日与兄弟学校土龙完小结对交流学 9

习交流课中再次进行了观摩与评价;

2012年9月26日,数学组 周清老师一年级58班 《第几》用多视角互动评课得出,教师重点突出,但难点未突破,全班参与度高,老师语言亲切,但缺乏表扬

2012年9月20日,语文组 樊赛男老师在二年级55班《一株紫丁香》 2012年10月23日,语文组 曾煌老师在一年级 57 班 《口耳目》 2012年10月15日,综合组 张姿丽老师在三年级53班 英语公开课《We love animals》

2013年3月14日,数学组 周清老师 一年级58班《解决问题》 2013年3月26日,语文组一年级58班 曾煌老师《识字4》 2013年5月22日,语文组五年级49班 礼红老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2013年4月14日,数学组 周清老师在一年级58班 《解决比多比少问题》 2013年5月9日,数学组 肖倩文老师在一年级57班 《圆形规律》

2013年11月22日,数学组 张凤英老师在一年级60班《认识钟表》、与兄弟学校交流中,木中小李谦老师三年级55班 《分数的初步认识》

2013年11月15日,数学组 吴超老师在二年级56班《观察物体》

2013年10月24日,数学组 张凤英老师在一年级 60班 《10的认识》 2013年11月22日,语文组 陈瑶老师在二年级56班 《假如》

2013年10月17日,语文组 夏旺老师 一年级59班 《ang eng ing ong》

2013年11月22日,与木中小结对交流中 余悄 三年级55班 《美丽的小兴安岭》

2014年3月13日,数学组 陈瑶老师 二年级56班《认识轴对称图形》 2014年9月25日,数学组 周石应老师 四年级54班《一单元复习课》 2014年11月7日,数学组 陈瑶老师 三年级56班 《倍的意义》

2014年9月18日,语文组 六年级51班 袁卓英老师《我的第一首诗》 2015年3月17日,语文组 方赛老师 四54班 《中彩那天》

2015年4月3日,语文组 郑丽玲老师 二年级59班《北京亮起来了》 2015年4月10日 语文组 夏旺老师一年级61班《荷叶圆圆》

2015年4月16日,语文组 郑江平老师五年级53班 《童年的发现》 2015年5月14日,语文组 韩莎老师二年级58班 《三个儿子》 2015年3月18日,数学组 张双双老师在一年级63班《分类》

2015年4月15日,数学组 吴超老师 二年级60班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2015年9月21日,语文组 张多多老师一年级《zhi chi shi》 2015年11月5日,语文组 樊赛男老师 四年级56班 《搭石》 2015年9月18日,数学组 吴贵菊老师 二年级62班《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2015年9月22日,数学组 张姿丽老师 一年级65班《分与合》

3、反思总结。

通过两年年的教师培训与实践探索,学校绝大部分老师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全新的改观,新课程理念也已基本在我校落地扎根,全体行政人员以及绝大部分教师都达成共识。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共同研究,10

合作攻关,各有侧重,撰写相关论文成果共享;定期召开全校课堂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专题会议,群策群力,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措施。2015年4月,课题组积极准备中期检查,召开了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总结会,讨论了有关课题中期成果检查材料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再一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为中期成果验收做好充足准备。5月22日,县教研室专家组到我校进行课题中期验收,为我们课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课题中期成果验收也获得了优秀等级。

(三)积极而开放地推广研究成果

1、三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先后与土龙学校,木金中心小学进行交流学习,展示我们的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土龙学校也同时将我们的先进理念带入了他们的本校课堂。老师们表示,以前老师们进行听评课,多是感性的,觉得这堂课总体上很好,但具体为什么好,却总是说不太清楚。实施了课堂观察后,观察老师每两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观察,用准确的数据进行记录,这样量化的课堂可以让讲课老师和观察老师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式,重新打量课堂、研究课堂、思考课堂,燃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内在机理。

2、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撰写论文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我们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县级、学区级教学竞赛和示范课活动。我校每学期组织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如我校的樊赛男老师两次送教下乡至泉水完小,积极走进基层课堂,为教师上示范课。通过这些活动,既总结和梳理了课改经验,又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推广使用,发挥其辐射释放作用。

十、研究结论及分析

三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进展良好。

(一)教师的成长

1、评课能力得到提高

自2012年下学期实施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模式以来,我校老师从教研活动中评课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许多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新晋老师,从一开始的无话可说到后来的头头是道;被动评课到主动发言;从近几年来学区,学校组织 11 的各项教学教研研讨会中看,我校老师的评课水平都一致肯定,特别是课题组成员,“不会评,到敢于评,再到评得好”这是上至学区领导,下至各校,本校老师的一致评价。

2、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都一一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每次课题研讨课前,每两位老师必须提前为自己分配的一张评课表而做准备。特别是评价表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负责该评课模板的两位老师首先自己得熟悉该教材,教案,自主学习,探讨,其次,与同伴合作。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后,课后,负责观察同一块模板的老师需通过讨论,合作,得出最终结论。最后在评课过程中派代表发言,另一人补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更有效了。

3、教师示范课,公开课进步显著

课题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组织活动水平的能力,更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规范了教师活动教学行为,且充分发挥 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如我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室长樊赛男老师多次亮课要于泉水完小,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与樊赛男老师结对的韩莎老师,2013年下来我校,通过一年多的锻炼,也能独当一面,在2013年与木中小进行校际交流时的展示课中,获得两校教师一致好评。我校教师通过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的锻炼下,多次对老师进行磨课,听课,评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13年10月,我校陈瑶老师参见学区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荣获语文科二等奖;张双双老师荣获音乐科三等奖;刘雅琪老师,朱腾芳老师分别荣获科学科,品德科一等奖;2013年11月,樊赛男老师荣获平江县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语文科二等奖,2015年11月,我校陈瑶老师、夏旺老师、钟好老师参加学区教学比武分别获得音乐、数学、英语一等奖;韩莎老师、刘雅琪老师分别获得语文、美术二等奖;方赛老师、郑丽玲老师、吴尚志老师分别获得科学、品德、体育三等奖。

4、教师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

(1)通过课题研究,实施中发现,参与课题的大部分老师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如我校课改实验班中的近三年来的的名次分析可知,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同时在课题研究推动下,一步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2012年下期成绩 12

对比,大部分班级成绩进步,教师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2)在教师个人方面,青年教师夏旺老师(名次分析如下),这与我校课题组研究中经常听取夏旺老师的公开课、汇报课,以及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进行评课有着很大关系。自然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等课改活动,学校老师成长速度很快,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学科骨干,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我校的余中咸、张如刚、樊赛男、陈瑶等老师,经过三年的课改教学,都成为了我校的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如,我校樊赛男老师,2013年12月,被金龙学区聘任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室长;2014年12月,被聘请平江县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名师团队成员;2015年8月被评为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二)学生的成长

通过分析我校课改实验班56班为例(如下图),2012年下学期至2014年下学期,语文的及格率平均提高11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13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五分;数学的及格率平均提高8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3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10分。由此可见,学生近三年来学习成绩进步明显,能力提高明显。

另外,学生通过课改系列活动,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课题开展来,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有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口算比赛,各班开展读书活动等,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学生上课积极性更高了。

十一、研究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我校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共同学习,积极探究,共撰写了26篇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 5 篇,省级二等奖3篇;县级一等奖 3篇等

[1]邹巨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 获2014 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2] 樊赛男.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获2015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3]方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获2013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4]方赛.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获2013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5]方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获2013年教育科学研究学院一等奖。

[6]夏旺.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获县一等奖

[7]郑丽玲.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获县一等奖

(二)研究性成果

1.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资料汇编》

2、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集》

3、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誉集》

(三)应用效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以本校课改示范班50班、55班、56班为主要研究对象,三年下来,教学质量在入校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突破。特别是56班,三年的课改教学使该班养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充分发展各自特长,积极走向课外、走向综合社会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自己的潜在创造力。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了课堂教学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3年获平江县青年教师比武二等奖1人,学区教学比武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2015年获学区教学比武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3.社会反响好。

自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我们不断地把研究取得的成果迅速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教改之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区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表扬我校的教研教改。我们所形成的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的关注,特别在与土龙完小,木金中心小学的校际交流中,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并将我们的评课模式带回了本校研究应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课题辐射效应,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讨论和交流,于12月18日共同制定出一份关于“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问卷调查,首先在本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64.5%的教师认为我校课题的研究对自己的评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39.7%的教师认为有帮助,并给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多数建议继续开展下去,研究创新。在土龙学校问卷调查,访谈中发现,66%的教师认为我校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价值非常重要,33%的教师认为重要;66%的老师认为我校课题的开展对自己的评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20%的教师认为有帮助,13%的教师少有帮助。与此同时,通过座谈走访土龙学校老师,大部分老师对我校的课题有所了解,肯定了课题研究的应用效果,且表示希望能够多多交流,分享完善好的成果。

十二、问题讨论及建议

1、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感到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明显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日渐成熟,照顾的学生面也越来越广,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大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未能被教师所关注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关注全体,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2、部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尚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缺乏归纳、概括、提升的能力,未能及时地总结,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评价规律。评评价教学在课堂中还不够完善,个性化不够鲜明,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3、更进一步完善量表的规范制作,强化课堂观察的可操作性,确保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成为教师的日常行动,结合实践给予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利用教师团队之间的智慧,让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模式真正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课题的结题只是一个阶段总结,结题不等于研究的结束,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我们探究“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之路还很长很长。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学习课标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致力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评课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以课题为新的起点,积极推广,扩大影响,努力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吸纳其他学的先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深化课题 17

研究,不断总结探讨,创建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完美模式,在评价教学改革的天地里增添上精彩的一笔。

十三、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特级教师《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浙江教育出版社

[3]姚翠,黄勇.“以学议教”:新课程下课程评课新取向[D].201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M].2010 [5]周海银.课程与教学原理[M]课程·教材·教法 2008.(2)[6]刘义兵.当代国外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1992,01 [7]金子翔.谈谈课堂“观课”[J].科研探索, 2009(4): 9-10.[8]朱郁华.主题式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J].教学与管理, 2007(1): 36-37.金龙学区龙门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2016最新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类别:平江县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 课题批准号:PK13XJ02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邹巨臣校长、中一龙门镇中心小学

主要成员:方珍宝、樊赛男、陈瑶、韩莎、张如刚、余中咸、郑丽玲、郑江平、夏旺、张双双、吴超、江旭华、张姿丽、方赛

《农村小学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报告

【摘要】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对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进行诊断,也无法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为此,一些学校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之下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大胆创新,催生了课堂观察这一校本教研的新范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我校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以多视角互动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为题,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唯有谋变求新,重构课堂秩序,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的评价方式,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同伴间的听评课,所花时间较多,所获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是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主要体现为“三无”: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无明确的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基于假设的话语居多;听评课,无研究的实践,应付任务式的居多。鉴于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上述“去专业”现象,我们是否需要用一种专业的思维来思考教师同伴间的听评课,以改善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呢?学会评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说,评课比听课更重要,会评课听课才有意义,会评课才会真正会上课。不仅是参加听课活动要会评课会听评课,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

进行自我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的教学评价,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并非指见仁见智的主观意见的不同,而是指客观的视角差异)。如何更好地进行点评一场课,及更好地提高听课者的评课水平,提高教者的教学水平,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推动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新课程理念下课程的评价

(1)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2)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3)在评价的方法上: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

二、研究综述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课程评阶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形成了多种理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加大了对课程评价的改革,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课堂的评价。他们改变了传统的评课模式,采取了以新课程理念作依托的评课模式。

关于听课与观课,评课与议课的概念,一些学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如邵华光认为观课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听不包含观,而观包含听。“观课”比“听课”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朱郁华认为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一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很多学者也都采用“观课”一词,把“观课”界定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课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 2

科学研究方法。

但也有学者采用“听课”“评课”的说法,认为“听课”是听课教师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如:记录本、调查研究录音、录象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关于“评课”是评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虽然用的概念不一样,有些用“听课”“评课”而有些用的是“观课”“议课”,但对其定义上却是大意相同,“听课”“观课”实际上等同于课堂观察。当前,听课评课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但由于教师自身对听课评课认识不足和外在的保障体制的缺乏,导致教师虚假听课。教师在听课评课中收获甚少甚至没有收获,听课评课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做为校本研修中“研”的一面,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做教学研究更是很少涉及。

三、研究意义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已经不能对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进行诊断,也无法对存在问题给予矫正,为此,一些学校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之下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大胆创新,催生了课堂观察这一校本教研的新范式。正是在此背景下,龙门镇中心小学经过外出学习观摩与研究.于2011年开始实施课堂观察教研范式.通过聚集教师的整体智慧,多视角、全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寻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我校以多视角互动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为题(以下简称多视角评课),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四、课题界定

(1)本课题中“农村小学”是指我校——龙门镇中心小学地处经济发展落后的湘、赣、鄂三省交界处,是一所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但它担负着龙门集镇、大口段、三十都、南坪、车田、大渔、丰富、六村一集镇小学生就读的重任,招生覆盖人口一万多。现在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799人,教职工34人。(2)“多视角”是指在教师上课期间,听课教师通过5个方面对该教师的课堂 3

进行评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方面,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教师对于语文朗读水平指导的情况(或教师对于数学练习的指导情况)(3)“互动”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主导者,评课是多向的、互动的活动。评课者在与被评课者之间保持着平等的伙伴关系,宽松的和谐氛围,沟通的共享心态。在评课过程中,大家都是参与者,评论者更是受益者。

五、理论依据

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托以下理论提出的。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建构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为重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种评价思想的集中代表。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来说,它包括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评价内容以重知识记识向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标准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向重视个体差异个性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笔试,更多倚重多元参照系评价。评价主体由单级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评价重心由只关注结果向形成性评价、促进性评价兼容的方向移动。贝斯特与凯尔纳所建构的视角理论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它受到研究者本人先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及兴趣等的影响,并且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此,他们主张视角多元化和提供新颖的能说明问题的视角以便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关注.就教育研究来说,这意味着从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等多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借以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新颖理解和看法。

2、有效教学理论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 4 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1)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依据最近发展区教学也应采取适应的手段。教师借助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发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发展区。

六、研究目标

1、通过多视角评课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艺术。

2、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七、研究内容

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的内涵研究

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与特点,我们选择以下几个方面做为多视角评课的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教师对教材讲解的程度

通过不同视角对课程性质的观察主要是解决学的目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对课程目内容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运用的问题。课程性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是教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是教与学有效性的参照标准。课程性质维度的观察由目标、内施、评价、资源等视角及几个观察点构成。

2、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主要是解决学生怎样学习的和学习得怎么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主动构建者,学生的参与状态、师生问的参与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等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维度的观察由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等几个视角及观察点构成。

3、研究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

互动探究,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

4、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语言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与引导,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从而走向成功;而一次不理智的讽刺,可能让一个孩子跌入深渊。评价语言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针对性,并且要机智有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重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5、探索语文课朗读和数学课练习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 6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课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

数学课应加强对练习的指导,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引导教师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重要途径。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案例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需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边实践边修改。

2、案例研究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总结教学实践中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案例与数学课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3、文献研究法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与图书馆资源,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信息,为课题研究服务。

4、调查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现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教学其特征,为课题研究成果提供分析依据。

5、经验总结法

根据教学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九、研究过程与措施 A、研究过程

①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1、进行课题申请立项工作。

2、研究讨论,编写课题实施方案。

3、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师生清楚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进行学习培训,掌握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5、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6、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

1、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培训工作,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

2、每学期选几堂公开课进行多视角互动评价,认真做好评价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

3、组织课题组教师讨论交流,提出对课题的不足之处,修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施方案更完善。

4、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撰写课题中期报告。③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1、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评选活动(论文、案例、研究记录)。

2、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的有效教学,家长对学校教学的满意度等),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并撰写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

3、撰写终结性研究报告。

4、召开学校课题研究总结会议,表彰先进。

5、申请课题结题验收。B、研究措施:

(一)、扎实而有效地做好前期工作

1、确定研究课题,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经过外出学习观摩与研究,于2011年开始实施课堂观察教研范式。2012年4月,我校全体老师奔赴岳阳至岳阳楼小学学习交流,归来后,有感于他们创新的评价模式,通过一致讨论与研究,决定借鉴其适合我校实情的部分模式,开始走上探索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之路。2012年4月26日,数学组率先试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教学模式对刘慧老师在四年级48班《三角形的内角和》,又于5月11日与兄弟学校土龙完小结对交流学习交流课中再次进行了观摩与评价,得到了学区领导和广大老师认可和鼓励;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我校邹巨臣校长确定把开展《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课 8

题研究作为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组织骨干力量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向平江县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立项申请。2012年12月,经平江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组审核,该课题正式立项。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邹巨臣任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聘请学区主任方珍宝主任为课题研究顾问。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并能及时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实施指南和科学决策,我校分别召开校务人员会议、全校教职工大会、课题组成员会议,向全校宣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统一思想,改变观念,拟订课题研究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2、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方搜集有关评课的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定期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对于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2)课题研究的理念运用课堂教学实践中。

贯彻实践观点,搞好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仔细研究和发现题中隐含的内容,从而多角度、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挖掘教材的潜力,创造地运用教材,适当改动教材中习题,让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科学而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

1、组织课题研讨活动

2012年12月26日,课题组召开了开题论证会。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分工。明确分工,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部署课题研究成员的具体工作,确定分期研究的目标。

2、围绕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课堂开展,听课评课。

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每学期都会认真对待公开课,并致力于对其课堂教学进行多视角互动评价,且每次都会在学校会议室进行评价讨论,并做好相关的记 9

录与资料整合。以下是本课题开题前至今教学活动记录汇总(有过程资料)

2012年4月26日,数学组率先试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对刘慧老师在四年级48班《三角形的内角和》,于5月11日与兄弟学校土龙完小结对交流学习交流课中再次进行了观摩与评价;

2012年9月26日,数学组周清老师一年级58班《第几》用多视角互动评课得出,教师重点突出,但难点未突破,全班参与度高,老师语言亲切,但缺乏表扬

2012年9月20日,语文组樊赛男老师在二年级55班《一株紫丁香》 2012年10月23日,语文组曾煌老师在一年级 57 班《口耳目》 2012年10月15日,综合组张姿丽老师在三年级53班英语公开课《We love animals》

2013年3月14日,数学组周清老师一年级58班《解决问题》 2013年3月26日,语文组一年级58班曾煌老师《识字4》

2013年5月22日,语文组五年级49班礼红老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2013年4月14日,数学组周清老师在一年级58班《解决比多比少问题》 2013年5月9日,数学组肖倩文老师在一年级57班《圆形规律》

2013年11月22日,数学组张凤英老师在一年级60班《认识钟表》、与兄弟学校交流中,木中小李谦老师三年级55班《分数的初步认识》

2013年11月15日,数学组吴超老师在二年级56班《观察物体》 2013年10月24日,数学组张凤英老师在一年级 60班《10的认识》 2013年11月22日,语文组陈瑶老师在二年级56班《假如》

2013年10月17日,语文组夏旺老师一年级59班《ang eng ing ong》

2013年11月22日,与木中小结对交流中余悄三年级55班《美丽的小兴安岭》

2014年3月13日,数学组陈瑶老师二年级56班《认识轴对称图形》 2014年9月25日,数学组周石应老师四年级54班《一单元复习课》 2014年11月7日,数学组陈瑶老师三年级56班《倍的意义》

2014年9月18日,语文组六年级51班袁卓英老师《我的第一首诗》 2015年3月17日,语文组方赛老师四54班《中彩那天》

2015年4月3日,语文组郑丽玲老师二年级59班《北京亮起来了》 2015年4月10日语文组夏旺老师一年级61班《荷叶圆圆》

2015年4月16日,语文组郑江平老师五年级53班《童年的发现》 2015年5月14日,语文组韩莎老师二年级58班《三个儿子》 2015年3月18日,数学组张双双老师在一年级63班《分类》

2015年4月15日,数学组吴超老师二年级60班《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2015年9月21日,语文组张多多老师一年级《zhi chi shi》 2015年11月5日,语文组樊赛男老师四年级56班《搭石》

2015年9月18日,数学组吴贵菊老师二年级62班《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2015年9月22日,数学组张姿丽老师一年级65班《分与合》 2016年

3、反思总结。

通过两年年的教师培训与实践探索,学校绝大部分老师的思想观念已有了全新的改观,新课程理念也已基本在我校落地扎根,全体行政人员以及绝大部分教师都达成共识。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共同研究,合作攻关,各有侧重,撰写相关论文成果共享;定期召开全校课堂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专题会议,群策群力,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措施。2015年4月,课题组积极准备中期检查,召开了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总结会,讨论了有关课题中期成果检查材料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再一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为中期成果验收做好充足准备。5月22日,县教研室专家组到我校进行课题中期验收,为我们课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次课题中期成果验收也获得了优秀等级。

(三)积极而开放地推广研究成果

1、三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先后与土龙学校,木金中心小学进行交流学习,展示我们的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土龙学校也同时将我们的先进理念带入了他们的本校课堂。老师们表示,以前老师们进行听评课,多是感性的,觉得这堂课总体上很好,但具体为什么好,却总是说不太清楚。实施了课堂观察后,观察老师每两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观察,用准确的数据进行记录,这样量化的课堂可以让讲课老师和观察老师跳出原来的思维定式,重新打量课堂、研究课堂、思考课堂,燃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内在机理。

2、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撰写论文参加省市级论文评选。我们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县级、学区级教学竞赛和示范课活动。我校每学期组织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如我校的樊赛男老师两次送教下乡至泉水完小,积极走进基层课堂,为教师上示范课。通过这些活动,既总结和梳理了课改经验,又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推广使用,发挥其辐射释放作用。

十、研究结论及分析

三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进展良好。

(一)教师的成长

1、评课能力得到提高

自2012年下学期实施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模式以来,我校老师从教研活动中评课活动开展情况来看,许多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新晋老师,从一开始的无话可说到后来的头头是道;被动评课到主动发言;从近几年来学区,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研讨会中看,我校老师的评课水平都一致肯定,特别是课题组成员,“不会评,到敢于评,再到评得好”这是上至学区领导,下至各校,本校老师的一致评价。

2、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都一一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每次课题研讨课前,每两位老师必须提前为自己分配的一张评课表而做准备。特别是评价表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负责该评课模板的两位老师首先自己得熟悉该教材,教案,自主学习,探讨,其次,与同伴合作。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后,课后,负责观察同一块模板的老师需通过讨论,合作,得出最终结论。最后在评课过程中派代表发言,另一人补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更有效了。

3、教师示范课,公开课进步显著

课题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组织活动水平的能力,更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规范了教师活动教学行为,且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如我校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室长樊赛男老师多次亮课要于泉水完小,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与樊赛男老师结对的韩莎老师,2013年下来我校,通过一年多的锻炼,也能独当一面,在2013年与木中小进行校际交流时的展示课中,获得两校教师一致好评。我校教师通过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的锻炼下,多次对老师进行磨课,听课,评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13年10月,我校陈瑶老师参见学区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荣获语文科二等奖;张双双老师荣获音乐科三等奖;刘雅琪老师,朱腾芳老师分别荣获科学科,品德科一等奖;2013年11月,樊赛男老师荣获平江县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语文科二等奖,2015年11月,我校陈瑶老师、夏旺老师、钟好老师参加学区教学比武分别获得音乐、数学、英语一等奖;韩莎老师、刘雅琪老师分别获得语文、美术二等奖;方赛老师、郑丽玲老师、吴尚志老师分别获得科学、品德、体育三等奖。

4、教师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

(1)通过课题研究,实施中发现,参与课题的大部分老师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如我校课改实验班中的近三年来的的名次分析可知,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同时在课题研究推动下,一步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2012年下期成绩对比,大部分班级成绩进步,教师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2)在教师个人方面,青年教师夏旺老师(名次分析如下),这与我校课题组研究中经常听取夏旺老师的公开课、汇报课,以及运用多视角互动评课模式进行评课有着很大关系。自然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等课改活动,学校老师成长速度很快,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学科骨干,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我校的余中咸、张如刚、樊赛男、陈瑶等老师,经过三年的课改教学,都成为了我校的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如,我校樊赛男老师,2013年12月,被金龙学区聘任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室长;2014年12月,被聘请平江县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名师团队成员;2015年8月被评为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二)学生的成长

通过分析我校课改实验班56班为例(如下图),2012年下学期至2014年下学期,语文的及格率平均提高11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13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五分;数学的及格率平均提高8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3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10分。由此可见,学生近三年来学习成绩进步明显,能力提高明显。

另外,学生通过课改系列活动,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课题开展来,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有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口算比赛,各班开展读书活动等,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学生上课积极性更高了。

十一、研究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多视角评价模式针对听课与评课的重点及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五个评课表。在听课的时候,每两个教师根据其中的一个观察表,对上课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听课,课后再就该内容对上课的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评价。(1)“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主要是对教师“怎样使用教材”这一块进行评课,看教师对教材的三维目标、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紧凑。(2)“教学实际与互动探究”观察量表

互动探究,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3)“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观察量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课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该表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的观察分了三小类:主动发言、各类反复强调朗读、齐读或齐答和小组讨论。

(4)“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观察量表

教师的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一个与他人不同之处,我们通过对这一模块的认真听取与记录,指出上课教师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使教师的评价语言更丰富、更具有艺术性。

(5)“朗读指导的有效性”观察量表(练习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朗读是语文与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练习是数学课堂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通过对朗读方式、朗读次数来评价朗读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见附件)

另外,我校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共同学习,积极探究,共撰写了26篇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 5 篇,省级二等奖3篇;县级一等奖 3篇等

[1]邹巨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获2014 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2] 樊赛男.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获2015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3]方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获2013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4]方赛.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获2013年湖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5]方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获2013年教育科学研究学院一等奖。

[6]夏旺.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获县一等奖

[7]郑丽玲.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获县一等奖

(二)研究性成果

1.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模式课堂观察案例集》

2、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集》

3、汇编了《龙门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誉集》

(三)应用效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课题研究以本校课改示范班50班、55班、56班为主要研究对象,三年下来,教学质量在入校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突破。特别是56班,三年的课改教学使该班养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充分发展各自特长,积极走向课外、走向综合社会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自己的潜在创造力。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了课堂教学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3年获平江县青年教师比武二等奖1人,学区教学比武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2015年获学区教学比武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3.社会反响好。

自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我们不断地把研究取得的成果迅速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教改之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区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多次表扬我校的教研教改。我们所形成的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的关注,特别在与土龙完小,木金中心小学的校际交流中,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并将我们的评课模式带回了本校研究应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课题辐射效应,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讨论和交流,于12月18日共同制定出一份关于“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问卷调查,首先在本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64.5%的教师认为我校课题的研究对自己的评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39.7%的教师认为有帮助,并给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多数建议继续开展下去,研究创新。在土龙学校问卷调查,访谈中发现,66%的教师认为我校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价值非常重要,33%的教师认为重要;66%的老师认为我校课题的开展对自己的评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20%的教师认为有帮助,13%的教师少有帮助。与此同时,通过座谈走访土龙学校老师,大部分老师对我校的课题有所了解,肯定了课题研究的应用效果,且表示希望能够多多交流,分享完善好的成果。

十二、问题讨论及建议

1、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感到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明显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日渐成熟,照顾的学生面也越来越广,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大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未能被教师所关注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关注全体,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2、部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尚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缺乏归纳、概括、提升的能力,未能及时地总结,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评价规律。评价教学在课堂中还不够完善,今后需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量表的规范制作,强化课堂观察的可操作性,确保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成为教师的日常行动,让多视角互动评价教学模式真正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课堂学习。

课题的结题只是一个阶段总结,结题不等于研究的结束,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我们探究“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模式”之路还很长很长。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学习课标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致力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评课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以课题为新的起点,积极推广,扩大影响,18

努力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吸纳其他学的先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不断总结探讨,创建多视角互动评价课堂教学完美模式,在评价教学改革的天地里增添上精彩的一笔。

十三、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特级教师《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3]朱亚娟.多视角探寻有效教学策略_郑州市丰庆路小学_课堂观察教学研究启示录.河南教育[M].2012年第12期

[4]姚翠,黄勇.“以学议教”:新课程下课程评课新取向[D].2011,2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M].2010 [6]周海银.课程与教学原理[M]课程·教材·教法 2008.(2)[7]刘义兵.当代国外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1992,01 [8]金子翔.谈谈课堂“观课”[J].科研探索, 2009(4): 9-10.[9]朱郁华.主题式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J].教学与管理, 2007(1): 36-37.金龙学区龙门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课题结题报告

《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生字回生”现象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识字教学的建设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一学段(1—2年级)要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而且这1600—1800个字在小学课本中的出现频率约占90%,这个比例让人感受到在第一学段认识这1600—1800个字的意义以及任务重大。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不像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枯燥单调的识字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倦,失去学的兴趣。

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当认识了250—500个生字以后,学生识字就出现了障碍——生字出现“回生”。主要表现在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笔画多的字难以识记,错别字因此而产生。每篇课文要认8-9个生字,会写10个,每天算下来要与20个字见面,面对这么大的识字量,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所学的生字没有再现、再认的机会,学生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其中以中下水平的学生最为严重,往往学了这一课的生字,就忘了前一课的,复习了前一课的生字,却又会忘了后面的生字。这样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在学生潜意识里,把识字当做一种差事完成。

另外由于我们西街小学是洛南县重点小学,一年级每个班人数均在80人以上,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差,又特别贪玩好动,不能长时间专注于课堂,所以课堂上一半时间用来维持纪律,识字教学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不能面面俱到。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依旧按照程序化来教生字,先分析字结构、字形、笔顺、组词,使“识字与写字”分离,孤立地、片面地学习生字,脱离了语境,脱离了生活,单调机械重复抄写,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生字的兴趣,所以识字效率极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高年级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减少“生字回生”现象,巩固识字率,使一年级的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而且能正确运用呢?这就成为当下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切实需要帮助孩子解决的大问题。鉴于此,我们特选此

题目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识字量又特别大,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写会认的字,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得很好。但由于一学期识字量特别大,在校时间有限,不能经常复习,学生回家又不能自觉巩固,这些曾经熟悉的字往往印象不深,造成“生字回生”的现象。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索出减少这种“生字回生”现象的高效策略,提高识字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1、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一年级上学期,儿童形象思维方法占主要优势,对图象感知接受优于文字和图表,这时安排看图识字是符合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但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儿童识记处于优势,并开始逐步向意义识记过渡,对字形分析能力明显提高,这时安排大量的韵文识字和各种归类集中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管齐下,走优化识字教学之路,让学生高效率地识字,杜绝“识字回生”,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2、现实意义

我国的汉字不是简单的书写或记录符号,而是一幅幅、一个个故事,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人类最高智慧的杰作”(韩国专家语)。新课程标准中又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写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写字。这样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地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3、创新之处: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何解决学生识记枯燥的生字,减少“识字回生率”成为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有效识字的目的。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分析识字教学中 “生字回生”现象的主要原因。

2、寻求和探索小学低年级减少“生字回生”现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3、通过研究,促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识字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提高,减轻学生识字的机械性。

4、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灵活应用识字的能力。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目前教学中出现“生字回生”现象的因素。

2、研究减少“生字回生”现象的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3、研究减少“生字回生”现象的课后强化识字教学策略。

4、研究识字教学模式的转化,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由“被动识字”变为“主动识字”。

5、研究作业的设计与“生字回生“之间的关联。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措施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具体实施步骤:

(一)、指导学生认识汉字,要给学生强烈刺激感,加强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认识。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汉字的第一印象。

(二)、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巩固汉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要重视在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鼓励学生从身边商铺牌匾、路边广告、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

(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指导学生自创“识字乐园”、“识字百箱”等;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剪贴成册;或写成卡片装进识字箱,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开展趣味识字大比拼,看谁的识字方法多

(四)、开展趣味性极强的活动,巩固识字。例如“编故事识字法”、“谜语识字法”、“编儿歌识字法”、“编顺口溜法”等等,这样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五)、搞好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之外,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朗诵美文名诗、优秀童话故事,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识字,多积累字、并指导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写一句话,做到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生字。

(六)多元化评价学生识字,激励学生学习生字兴趣,巩固识字率。

七、课题的研究阶段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4月)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1、教研组集体提出困惑,研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召集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立项前的论证并确定研究课题。

3、填写立项申请书,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及责任。

4、研究并编制课题实施方案。

5、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有关识字教学的研究成果信息。

6、对一年级学生各个班识字、写字做现状调查。

(二)、实施阶段:(2013、5-——2013年8月)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1、收集并整理相关课题研究必备资料,集中开展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以课程新理念指导课题研究,并贯穿本课题研究的始终。

2、通过学习理论、课堂实践、课后调查,分析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片断的有效性,诊断出现“生字回生”现象的主要原因,各个班制定实施有效识字教学计划。

3、通过名师示范课,探索优化识字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4、研究减少“生字回生”现象的课后强化识字教学方法。

5、通过“同课异构”,开展听课、评课,探讨各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

6、教师展示优秀三笔字作品,形成识字氛围,给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做好楷模,减少“生字回生”。

7、结合典型课例研究,形成低段“生字回生”课堂教学的初步模式。

8、设计识字与阅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9、进行各阶段的调查、检测、分析。

10、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收集课题资料,分析实验现状。

(三)、深化、总结阶段(2013年9月——10月)

1、搜集资料。通过对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识字教学的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等。

2、全面回顾研究的过程,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和个案分析记录。

3、总结减少识字回生教学的新方法。

4、汇编识字教学教学的设计方法、案例、论文。

5、撰写课题报告。

6、整合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或论文。

八、研究成果。(一)实践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本组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增加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也提高了识字教学课堂效率,减少了识字的回生现象。

1、在教独体字时,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看像什么?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乐意学,学得又很有趣味。

2、学习合体字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是“闻”。用肢解字形识字法来学,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鼓”,可分成十豆十又。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自编谜语法,如学习“全”和“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 “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编儿歌识字法,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艳”;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再如在指导书写“心”字时,可把“卧钩”看成一个小锅,三个点看成是三条小鱼,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口小锅,煎了三条小鱼,两条蹦出了锅外,一条留在了锅里。这样学生对“心”字的三个点印象特别深,再也不会把它们的位置写错了。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识字能力。

3、“经常见面”记得牢。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字的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巩固生字的最好办法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的遗忘规律,在认字后的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佳。可以把教完的生字来让学生进行识字大闯关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4、在教完某一单元后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这种复现循环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鼓励学生互查识字情况;再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造句,练习说话和写话。将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安排写字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

5、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书、广告牌、电视中等去找一找学到的生字,并引导学生,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字,只要留心观察,多看课外书,就能认识更多的字。

(二)、理论研究成果。

近一年来,本组教师能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每位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后进行反思,通过“同课异构”,开展听课、评课,探讨各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教学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大部分学生的“生字回生”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能运用所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快乐识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识字的愿望更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再此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全年级的识字竞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位教师都积极撰写相关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总计 20余篇,上各种公开课,示范课30余节。进行大型的教师“三笔字”和学生的识字竞赛三次以上,取得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生受学前教育程度的不同,我们想到了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进提高,结果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互帮互助。另外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较差,这些都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第四篇: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改条件下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加强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河南店镇中学 李少军

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战略主题第四个坚持,坚持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英语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教学效应。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 人文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生前曾说过“十年改革开放最失败的就是教育了”。何出此言?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严重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教育变成了数字竞争、比拼升学率的游戏。曰之失败并不为过!目前,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不重视思维能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当贫乏。紧接着就有人给这种教育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并批得体无完肤,把素质教育捧为救世主;其实教育不能没有应试,只是缺乏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成份,教育就回归其本意了。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为: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县和他县兄弟学校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说明研究的意义;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英语的教与学变成了只重认知教育、轻情绪教育和性格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知识灌输、轻应用能力训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这种忽略人文素养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高分低能。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迷失。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不仅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里积淀等。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脱节,必然使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也就是缺乏中西文化素养。英语教学既要让学生具备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也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学会比较和鉴别。但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充分, 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由于专业的划分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通常以为只要打好了基础, 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文化方面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水到渠成。相反,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本课题从我国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着力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提到“三个坚持”的第三个坚持是“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该研究领域发表的关键的相关发现: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二)对研究项目产生影响的其他研究领域的发现: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各学科既有独特的目标和独立的系统,又有彼此间存在的共同属性和必要联系。这些性质任务不同,对象范围有别的学科,分头齐进,交互作用,承传人类文明的薪火,以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英语属于人文学科,当然具有人文性。中学课程体系中政治、历史、语文等也明显地包容在这一类中。如果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人类的知识构成体系中,没有不包括人文性的知识,甚至可以这样说,人文性的外延包罗了全部学科。即使是自然学科,固然重在表现科学性,但难道没有人文性吗?正如著名科学家顾毓琇教授所说:“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有宗教的圣洁而没有宗教的神秘,它有艺术的忠实而没有艺术的缥缈,它有哲学的超然而没有哲学的玄想。”

(三)未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计划中提出要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但是在现在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大环境下,还没有能力提出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原因可以分析如下,课题组部分成员存在如下观点:“难”字当头。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中小学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忙”字当头。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教”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文”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怕”字当头。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不”字当头。目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新时代的教育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而使这一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的当务之急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许多有关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误区。

三、课题的设计;

(一)人文科学的界定: 人文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

人文教育的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农村中学英语学科人文教育:

农村英语学科人文教育是利用现有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包括学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使学生在近期及远期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英语新课程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教师用书前言中讲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教材的特点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新课程中,英语被归类为“人文科学类”。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学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新型人才,我们应该将新课程的这种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

(三)研究目标;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研究对象;农村中学初中学生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主要思路:调研研究 → 比较分析 → 试验研究 → 结论与措施

2、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将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专题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等方法,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并在本校及周边学校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研究过程

(一)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研制课题小组研究计划,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2010.04—2010.09)

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第二阶段 分析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2010.10—2011.02)负责人:李少军、刘玉娣、第三阶段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重点、难点)(2011.02—2011.10)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第四阶段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011.11-2012.6)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二)中期检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析了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三)综合研究:我们英语教研组经过问卷调查、教研活动、经验交流、课堂内外改革等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历时一年的时间,发现我们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并且通过在课堂教学方面、课外活动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地尝试,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更有兴趣了,都迫切地想了解有关英美方面更多的文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情感与态度的改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开创精神。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英语教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能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被逐步培养塑造出来,最终成为国家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四)后期论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一)、主要结论及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但是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河南店中学全体英语组成员于新学期伊始,对我校三个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展开了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我校各年级学生在英语学科人文素养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善现在的农村英语学科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年级,分层次,由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不记名抽样调查,七、八、九三个年级各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较易,卷二较难。

所有参与问卷答题的学生均表现出对问卷试题的高度热情,调查过后仍热烈地讨论试题的答案。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我校学生在英语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题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从问卷中可看出,我校学生对英语文化素养存在严重缺失,以致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创新之处;分析调查问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客观条件限制:

a、学生学习环境影响,农村中学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b、城乡差别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普遍不重视英语学习。c、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不够重视,尤其在英语方面,家庭教育更是空白,父母出自农村,文化层次低,辅导不了学生英语知识。

2、教师主观方面制约:

a、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多落于知识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脱节,甚至为零。

b、教师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自习课占据课外活动,学生没有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更提不上文化素养方面的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从我校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我校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英语五维目标,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2、改革课外活动,辅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多的英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们的文化情操,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春风,创建优质高效的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沉浸在愉悦的文化学习氛围中。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上课下两种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发掘文化教育的资源,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成果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研究及探究的方向。

(四)成果的推广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认为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英语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我们研究得出可以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研究。并且积极探究了以上三方面的适合农村中学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总结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有关的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间接的经验和总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六、讨论与思考;

(一)对研究结果不足之处的必要说明;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我们的研究限于教师水平,以及农村中学硬件的限制,科研的层次还处于原始的表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不能够钻得很深,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部分教师的心,以至于课堂教学不能够深入。课外活动不能够顺利开展,文化建设形同虚设。

(二)值得与同行商榷的问题;如何在农村中学建立长久的、有效的英语人文教育的机制,不仅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师的职责,更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是我们英语同行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由于受农村中学硬件和软件的条件限制,致使预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对学生的英语人文教育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够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英语文化建设,势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由于农中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暂时搁浅。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中的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于该项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英语人文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仍然是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我们会在未来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学,为他们的长远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

七、附录与参考文献。

(一)、调查图表;河南店中学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

(二)、测量结果;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

(三)、行动研究的有关证明文件:北外李晨讲义

(四)、参考文献应有原版著作或论文。《英语新课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五篇:课题结题报告

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属单位:研究报告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焦元坦 微山县鲁桥镇教育办公室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微山县鲁桥镇教育办公室于2010年4月向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的滚动课题。自课题立项之日起,我们课题组就投入了紧张的研究之中,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年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现已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并取得了预期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来看,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读写,而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当作教学“软任务”,因此,相当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通过调查观察,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平时说话(包括课堂发言)声音低下、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方言音不绝于耳,能说会道的寥寥无几,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也夹杂着土方言。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阻碍着学生知识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真反思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畸型”现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学校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操作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结出适用的、可操作的、能够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空间,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

(二)改变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的现状,使学生形成规范的口语——能说;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敢说;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交流习惯——会说。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二)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研究

(三)创设交际情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四)口语交际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对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口语交际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研究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三)实验研究法:按照制定目标,认真实验本课题的研究,并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探讨学法指导,并及时进行每阶段的研究总结。

(四)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实验情况的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

(五)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六)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0.4——2010.5)

设计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开展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0.6——2011.2)

实施研究:制定各项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收集研究资料,综合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1.3——2011.5)

结题鉴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出版,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通过多次阅读教学的实验和研究,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形成了理论应用于全镇教学工作指导。

(二)通过对口语交际课的开展和研究,摸索总结出了提高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并在全镇开设公开课进行普及推广。

(三)通过对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深受师生喜爱的,因地适宜的,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提高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

(四)通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和推广,有效地改变了部分教师轻视口语交际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五)根据研究成果完成了三篇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课题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没能很好的扩展和深入。

(二)虽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仍有部分领域未能涉及,未能获得更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的广泛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八、今后的设想

(一)加强培训学习

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广度和高度,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彻底改变轻视口语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热潮。

(二)总结提升推广

对所取得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总结,在全县乃至更大的范围推广,为口语交际教学贡献力量。

总之,通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

下载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中小课题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结题报告

    黄山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黟县美溪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美溪中心小学严格按照黄山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在县教研室和......

    课题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小组学习的合作与评价探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阶段,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积极参与有密切关系。而要想......

    课题结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学校环境德育研究”结题报告邮编;562306Email: 305603376@qq.com 一、子课......

    课题结题报告

    《村小中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 题 结 题 报 告 太平小学低年级组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实施,以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背景: 1、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基础教育。把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因此,应通盘考......

    课题结题报告

    目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2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徐颖;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课题的提出;(一)背景;1、对当前教育形式和“变式教育”的认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有效......

    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思品课“尊重、关爱、责任”品质培养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 何 锋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议决定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