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艺术镜头点评
镜头•眼光——《故都的秋》教学艺术镜头点评作者:我们的语文
肖培东
以“秋”为题材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堪称名篇。郁达夫笔下的秋景秋情朴素真切动人,平实质朴的文字流淌着深沉的艺术魅力,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这种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也正基于这种深厚的艺术美,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感受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就成了一道难题。张广录老师却很轻灵地给我们递上一把钥匙——“这种文化眼光或许才是理解郁达夫散文独特性的关键”。原来,精彩的教学镜头背后总会掠过一道文化的眼光。
“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教学《故都的秋》,语文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遣词炼字、句式选用、文笔风格等不一而足。张广录老师的课堂镜头里却蕴有另一种深邃又独到的眼光,“歧韵”、“平平仄仄”、“律句”等等,张老师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悟性,使他打破常规摆脱教参资料的理性分析,改从语言文化的特点出发,利用审美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审美活动的享受。整个教学过程涌动着生命的激情,学生也真正地从对文字的触摸中走近了郁达夫这位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国文化中的道地的传统文人。我们可以从这一镜头中咀嚼出浓浓的语文味,感受到课堂上文学与文化的张力。“我们用的是生活眼光,作者用的是传统文人的审美眼光、文化眼光来看世界。”欣赏至此,不禁感慨,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其实是老师深厚文学功底下的厚积薄发,这种文化眼光或许才是生成课堂精彩的关键。
文化的眼光是智慧的,是敏锐的,它能引导教师对文本做全局性研究和了解,去挖掘去捕捉去创造课堂中巧妙的触发点,将文本、教师、学生整合起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而课堂的精彩也因此闪烁。周康平老师走过几趟“孤独的秋”,最后摈弃了“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文章文眼,另辟蹊径,走向“南国之秋,„„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这一语言情绪空间更大的句子。因南国“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而思“北国的色彩很浓,回味很永在哪里”,切口很小,但是却能辐射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反复品味后很自然很深刻地理解出郁达夫情感之浓烈与感受之独特。同样,为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心境以及文章的写法特点的理解,詹鑫老师自创小诗,创造性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小诗与原文,也是别具匠心。“晴日高空/秋味浓浓”,一首涵盖了原文景物的简短小诗,且不说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文字功底之优良,交之于课堂,让学生依据文本逐一思索比较求证,更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巧妙的教学设计。学生读出老师的小诗的简洁轻巧,又仔细揣摩、仔细品味着郁达夫笔下的清新淡远,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等就在比较中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阅读视野中,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学会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精彩的教学最后总是殊途同归,但教师没有宽泛的人文视野与带有体验性的感悟,没有新颖奇妙的文化眼光,我们就很难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亮点。很多精致的结果往往是因为撇开了常规的视角和大众的角度,“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选择了我们常人不太注意的一些细腻感受去着力渲染”,周康平老师的话,借用于此,应该是最好的诠释。
自然,文化的眼光也必须是人文的,是能够真诚关注并与学生的眼光亲切交接的。习惯于课堂里常常只有一种声音,是一种可怕;墨守于教学之间的单向传递,是一种僵化。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只有教师能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眼光落在学生的肩上,并能用真诚架起课堂里的对话与争论,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也真正成为教师演绎风采的舞台。在昆明三中的周丽蓉老师与马鞍山二中的盛庆丰老师的教学镜头中,我们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如此真诚尊重的文化眼光。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话语独霸,教师是用平等民主的眼光与学生交流,而在真诚的倾听中,语文课堂生成出馥郁芬芳。“静心细笔入清秋”这一镜头里,女孩说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是“普通的花、寻常的酒、要用‘全开全醉’的状态来领略”,这是学生主动思考、大方表达而给予我们的惊喜,这样的惊喜往往可以成为课堂延展的生发点,这是我们的预设中无法企及的。周丽蓉老师能及时捕捉并顺势而下,就“全开全醉”一词荡出一只摇划向文本深处的小舟,师生的思维在品词析字中自然碰撞,最终形成一份独有的和谐。“美是主观的,美是个性的”,其实,语文课堂之美也在于学生能迸射出个性的有生命质感的思维火花。在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的时候,蔡建明老师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话语独霸,而是用平等民主的眼光与学生交流,在质疑释疑中挖掘教材,把阅读活动自然过渡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衰败也是一种美”,水到渠成的理解背后,是蔡老师那双热情、冷静又智慧的眼睛以及他耐心地俯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的身姿。同样,我们为金雨辰同学的精彩发言和个性思维鼓掌,更应为盛庆丰老师即兴生成的探讨片断而喝彩。“秋士”别样情之所以能氤氲在课堂间,更是因为盛老师能以一种平等的人文的目光去交接学生在课堂上别样的目光。语文课堂之所以缺乏生成的美丽,多是因为学生的话语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话语场中剥离出来,它只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附属品,缺乏主体性。“这篇散文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快慰。”没有对这“一石”的尊重,课堂上又如何能激起“千层浪”,也正因盛老师这抹人文的眼光,学生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课堂里的秋天也多了几分意味。
镜头其实是一种眼光,真的,你的眼光中有什么,你的教学镜头里就有什么。
静心细笔入清秋
昆明第三中学 周丽蓉
带领学生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学生一起品尝那份浓浓的北国秋味,是一件惬意且美妙的事。
按照惯例,开课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初步体验,并在体验中找到赏析文章的切入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觉得这是文章的总领句,下面所有的描写都从这里展开,可以从这句入手。”第一个孩子发言。
“的确,写在文章的开头,清楚的点明特点,总领全文,这是一个角度,其他同学都认可吧”,我问。“我同意这个看法,但这样的认识太常规了,有点浅,不能深入作者的内心,我觉得有句话可以更深刻的提领全文”,第二个孩子说。
“能不能把‘太常规’换成‘太大众化’,‘有点浅’的说法引起我的兴趣,愿闻其详!”
“文章中作者笔下北国的秋的状态是:不是名花、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她自信地说。
“那么秋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花和酒呢?要怎样去领略?”
“作者笔下北国的秋是‘普通的花’,‘寻常的酒’,要用 ‘全开全醉’的状态领略”。
“可以例举吗?比如 ‘全开全醉’的状态的领略是如何体现的?”我有几分惊喜,为孩子的思考能力,“其他人也帮忙来找找”。
学生读:“从槐树叶底„„十分的秋意。”
“‘叶底’表示作者的位置,坐在槐树下,举头仰望。‘细数’可见作者闲逸、悠然的心境。”第三个学生说。
第四个学生不甘落后,举手回答:“‘一丝一丝’把阳光实体化,写得有质感,更见细腻。悠然且清静的心境。”
“你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把‘清静’补充进来,应该更能体现秋意中的情绪。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才能领略到十分的秋意。那么,‘自然而然’又是什么意思?”我顺势引导。
“北国的秋意无处不在,只要你想,随处都可捕捉到十分的秋意。”又一个学生回答。
“‘无处不在’”——这四个字用的很有质量!有同学能说说‘无处不在’的秋意吗?”我问。一个男生朗读“说到了„„使作陪衬”,他接着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笔触细腻,有秋的萧瑟之感”。
“那么为什么‘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这位同学有点没跟上趟,却形成一个可以延展课堂的点。
“从色彩的角度来探讨,我们都知道的‘碧云天、黄叶地’,‘碧’是碧绿,清冷高远的颜色,可以照应上文提到的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黄叶地’,枯黄比金黄更为准确,因为秋的基调是萧瑟沉静的。”我提示道。
“所以蓝色和白色是冷色调,更符合作者提到的“清、静”特点,“淡红色”偏暖,不适宜,对吗?”他恍然大悟!
“紫黑色太浓烈,也不符合。”另一个学生补充。
同学们的思维已经调动起来,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下去。“刚刚两个句子都是从视觉上赏析的,还有其他的角度吗?”
“脚踏上去„„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从触觉上展现,秋味饱满,鲜活”
“细腻”和“清闲”可以很容易地体会,但为什么又说潜意识下有点儿“落寞”?(这个地方,正是可以进一步触摸作者的心灵的切入点)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感触来的”,一个学生用原文回答了我的问题。
“有感觉,有情趣,就一定能被秋所感染”,她接着补充说。
“她的表述有没有太绝对?谁来调整下这个说法?”我看着其他人。“感秋的人由于心中怀揣着一份情感和幽思,就深化或者加重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情致。”又一个男生举手说道。
“还有补充吗?和郁达夫的身份情感更接近的表达有吗?” “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这份“深”的关系,正是领略文章中清、静中藏着的一份悲凉的切入点。在这样的交流中,和学生一起整体感知了课文,在思路上,情感上,语言的表达风格上,接下来,就是进一步走进文本,深味北方的一份浓浓的秋意,“去真正感受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一份深情。
衰败也是一种美
南京市白下区中学教研室 蔡建明
生1:老师,郁达夫的“秋”与老舍济南的“秋”是不同,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能理解,但好像与中国古代文人甚至西方的也不同,就是说不出。生2:应该是一样的,郁达夫自己就说了,“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你是说,像郁达夫一样的文人学士一般都是悲秋的,感受的都是“萧索”。能举些例子吗?
生2: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师生齐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1:这是说秋天让人“断肠”,让诗人悲伤,引起的是怨恨。但我感觉郁达夫是特别喜欢这种“悲凉”的,甚至“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师:是不是“清与静”当中的意象造成的呢?这两个特点当中的景物没有给人悲凉的感觉,所以就有了区别?
生3:不是的,这两个特点当中的景同样给人悲凉的感觉。这些意象都是破败、衰败的。早晨起来,租人家“破”屋赏景,就是“日光”也要从“破”壁腰中漏下来。
生4:花朵的颜色也是冷色调。牵牛花底的“秋草”只有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是“枯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也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是快要死亡的。“秋蝉”的叫声更不用说了,是衰弱的“残声”,是临死前的。
师:还有“秋雨”,秋瑾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置身于这样冷清、衰败的情景中,人一定是孤独、“落寞”的。可郁达夫就是喜欢,这表明,眼前的衰败之景在郁达夫看来是美的,我们得为他找点理由。
生5:学案的资料上说,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即将遭到日寇践踏。郁达夫恐怕是怀着最后看一眼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因而心绪悲凉,景在眼里也是灰暗的。
生6:专门选衰败的景写,并且欣赏、玩味,与郁达夫忧郁的性格有关,他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一贯不好热闹,不喜暖色。
生7:这只能证明,眼前的景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个性,抚慰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灵,并不说明为什么“衰败”是美的。
师:什么样的意象才是美的?一定是漂亮、鲜艳吗? 生8:不一定,落叶不就是美的吗?
生9:那是因为落叶孕育着新生,象征着生命生生不息的轮回,郁达夫这里的意象并不都是新生,他玩味的就是这一瞬间的衰败姿态。
师:有道理,虽然它枯败了、死亡了,但落叶给我们一种生命的思考与启示。不过,它的美还是和这里的美不同。比如,我们前面学过《我心归去》,韩少功在巴黎的时候,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快“发疯”了,一心想回到“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在他看来,“贫瘠而脏乱”也是美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10:他的生命与“贫瘠、脏乱”融合了,不可分离,在那里,他才能感觉到生命的愉悦。
生11:故都秋天的衰败与郁达夫生命也是融合的吧,与他的心灵是熨帖的,所以他依恋、愉悦,因而是美的。师:看来,美是主观的,美是个性的。“衰败”也是一种美,是郁达夫创造的独有的一份美。郁达夫并不把植物的死亡当作是痛苦的事,在欣赏衰败中,他感受到悠闲、落寞,这是人生的一种高雅境界,需要我们慢慢体悟。
也是“秋士”别样情
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盛庆丰
学生们正在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之句赏析郁达夫所描绘的几幅美景。
金雨辰同学举手:“老师,我能不能说点我读这篇散文的感受?” 全班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他身上。从我的眼神和手势中得到许可后,他很郑重的样子,又清一清嗓子(同学们笑),说: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又补充了作者郁达夫的身世经历,似乎在告诉我们:这篇散文写出了彼时作者的悲凉心境。但我反而觉得这篇散文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快慰。”
一语激起波澜,教学里短暂的沉寂之后热闹起来,反对者的声浪明显很高,但我注意到也有一些同学在作深思状,见此情景,我示意同学们安静,让金雨辰说说自己的理由。
“我不否认郁达夫在文中可能表现出来的那种‘悲凉’,但我更觉得他是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来写故都的秋的。首先,作者在文中多次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喜欢。他赶上北平就是想‘饱尝’、‘玩赏’故都的秋味,甚至在结尾处直接说要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来换取北国的秋。其次,作者描绘的多数场景并不是真正的萧瑟、凄凉,如说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说成熟时的果树,是一种奇景,是秋的全盛时期,‘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这里,如果说有清、静,但哪有悲凉呢?我怎么也看不出作者写到这儿时会有悲凉的心情。”
“你有没有注意到第一个场景中的两个‘破’字?用的是冷色调,形容秋蝉的声音用了‘衰落的残声’和‘嘶叫’,这些不够荒凉和凄切吗?我坚持认为作者所描绘的秋景,已经深深烙上作者情感的印记,‘一切景语皆情语’嘛!”
喻梦妍同学等不及地起来反驳:“作者在议论的一段文字中特别写到‘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我认为这就是经历人生坎坷的郁达夫那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郁达夫在这里好像犯了一个错。我们刚学习了苏轼的《赤壁赋》,我们感受到的是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而且是在南方初秋的江上,怎么有很深的秋味?”金雨辰不甘示弱,竟找出作者行文用例的毛病,而且听出他的着急。
“老师,我觉得郁达夫写这篇散文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最有味道的秋天,所以全篇都在用比较的方法。当然南方的秋天比不上北国的秋天的啦。”
“我认为作者的性格(个性)决定了作品的风格。我读过一点郁达夫的小说,刚才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不少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我觉得郁达夫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敏感、柔弱的知识分子,作者偏爱那种幽远、严厉、萧索的深秋,既有经历的原因,更是性格使然。我甚至觉得他的作品跟晚唐李商隐的诗在风格上有点近。”
下课铃声响了,可是教室里争论依然热闹„„
文化眼光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张广录
歧韵
老师,这一段看不大懂,能解释一下吗? 哦?读读看。
……都市闲人,咬着烟管……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段怎么不懂了?
请问什么叫“念错的歧韵”?为什么“念错了”“倒来得正好”,又好在哪儿?在一篇写景散文中,真不明白作者干嘛写这些,究竟想说什么?全然莫名其妙嘛!
平平仄仄
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念错的歧韵”。既然作者提到“平平仄仄起来”,那就从“平仄”入手。你标一下“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平仄。
平仄平仄平仄平。而“一层秋雨一层凉”呢? 仄平平仄仄平平。
很好。接下来教给你一个新术语:“律句”。
律句 啥叫律句?
近体诗有个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听说过吗? 好像听说过,但具体内容却不清楚,老师说说看。指的是在一个七言句子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比较自由。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相间出现,不可混用。
干嘛弄这么复杂?有什么意思呢?
这是因为,念起来,第二、四、六字是整个句子声音的节奏点所在,如果平仄相间,就形成抑扬顿挫,合乎声律定式,读起来更顺口,听起来也更悦耳。
抽象。来个例子吧。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二、四、六字分别是仄、平、仄。
哦,知道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二、四、六字分别是平、仄、平。“二、四、六分明”,平仄相间,这样的句子就是律句。
明白了。“一阵秋雨一阵凉”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仄、仄,不符合“二、四、六分明”,就不是律句;“一层秋雨一层凉”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平、仄、平,符合“二、四、六分明”,这念错平仄的句子,反而变成了律句。
对了,这所谓的“倒来得正好”——好就好在念出了一个律句。
这里面原来这么多道道呀,挺好玩的。不过,老师,我还能追问一句吗?(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北京话 当然。
老师,您会说北京话吗? 抱歉,我不会讲地道的北京话。
我在北京生活过,会说北京话,“一阵秋雨一阵凉”,用北京话再怎么读,都不可能读成“一层秋雨一层凉”,我觉得郁达夫在瞎编,呵呵。
(学生们一愣,接着兴奋了,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你可真能打破沙锅问到底呀。同意你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我好久呢。后来,有个机会,我遇见一位北京的语文教育专家,向她请教。她给我解开了谜底:因为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对京味儿语言的辨识有些困难。其实郁达夫在这儿听错了,人家北京人原本读的并不是“一阵秋雨一阵凉”,而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他把“场”听成了“层”。
哦,这就可信多了。不过,郁达夫这个人有些“变态”„„
格律日子 啊?怎么讲?
你想,我们平时听人讲话,主要会留心人家说的什么内容,谁会对人家话音是否合乎“律句”平仄那么关注?他这样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吗?
哦,其实,他可能也不一定是专门去关注,有些人对别人话语的声调平仄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
那个时期的其他作家也都像他这样吗?
郁达夫同时期的一些作家,比如鲁迅、胡适、林语堂、周作人、朱自清等,好像没有像他这样,对话语的音韵平仄如此敏感的。
我以为作家只有在专门写格律诗的时候,才会转换频道,琢磨字音的声调平仄。像郁达夫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简直过得就是一种“格律日子”——他岂不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却时时保持着古典诗歌创作状态的诗人? 呵呵,你说得还真有点意思。在二十世纪的文坛上,郁达夫确实被称作古典诗词第一人,知道吗,他八岁就开始创作古典诗词呢。
音乐句
难怪如此。这样看来,他的散文也应该会注意平仄节奏喽? 我们检验一下。你读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你注意一下句末字音的平仄。
“月”是仄声,“潮”是平声,“雾”是仄声,“荷”是平声。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中,“色彩”和“回味”、“浓”和“永”也是平仄相对。
还真是这样哦,上一句末了用了一个仄声字,下一句就一定要用一个平声字。
如此,句子念起来铿锵响亮,丁当作响,像音乐句。
文化眼光 真够神奇的。我忽然一下子明白了郁达夫在文中为什么写那么多生命衰逝的景致了。
怎么又扯到这儿了,为什么呢?
从他对语调平仄的关注上,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国文化中的道地的传统文人。郁达夫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常人眼中的实用化世界不一样,我们用的是生活眼光,他用的是传统文人的审美眼光、文化眼光来看世界。他为什么总喜欢那些略带颓废的景致呢?想想国画的水墨残荷,中国传统文人不都喜欢这么个调调嘛。
你可真有悟性。
我还明白了他为什么在文中把“蓝天”写成“碧绿的天色”,这“碧绿”也是从传统文人的“碧落”化过来的:他不但眼光不一样,话语系统也和常规的生活语言有区别。
说得真好。你的认识也给我带来新的启示:这种文化眼光或许才是理解郁达夫散文独特性的关键。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再来读《故都的秋》,可能会读出先前读不出的味道来。
故都的秋味在哪儿
浙江省永嘉中学周康平
上《故都的秋》前,有一学生抱怨:“老师,故都的秋天味在哪儿?郁达夫喜欢它什么呢?”我发现这个疑惑很普遍。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找到了文章开头一句带有总括性的话: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要求学生回答“清、静和悲凉表现在哪里?”。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们顺利的找到了相关句子来印证故都的“清、静和悲凉”,但我分明看到了学生脸上的隔膜和漠然。我突然想到这种分析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过程体验,这样的教学就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安慰式教学。后来,我找到了另一句需要学生有过程体验方能明白的句子:“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设计问题:“白干、馍馍、大蟹和骆驼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些特点?”比起前者来,我觉得处理方式要高明一些,学生明确“白干”等意象特点的过程就是对“故都秋味”明晰的过程。但我很快发现学生对“白干”等意象的特点难以理解,而且课文中描写的内容和这些意象特点也难以一一对应。在困惑时,我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南国之秋,„„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我发现这句话既具总括性,能带动全文,又能给学生提供思考、接受的过程空间,于是我在课堂上就设计成问题:在文章的后面,作者把南国和北国的秋进行了对比,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突出北国,说南国“色彩不浓,回味不永”,那就是说北国是“色彩很浓,回味很永”,请问“北国的色彩很浓,回味很永在哪里?”
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以后,他们找到了很多相关的句子,但是他们很快的发现,他们所找出来的描写秋景的句子,色彩都不是很浓烈。我们来看几位学生的疑惑:
生1:“真是奇怪,北国的秋景好像不浓啊!比如作者写道“从槐树叶底„„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红的颜色才是色彩浓烈啊!但作者为什么称赞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呢?
生2:通篇文章中所描写的景色,我都不觉得是色彩浓烈,如槐花落地,北方枣树,牵牛花等描写都给我淡淡的感觉。
其它的学生也很快的发现,“回味很永”也有问题:
生3:喝茶的内容,好像表达的是一种寂寞,写槐树的部分却是一种落寞,在其它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异样的情感!
生4:我觉得是颓废呢!在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作者就这样来写自己的,“回味很永”很难体会。很多学生都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的看法,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能明白北国的秋的“色彩浓烈”并非是景色之浓烈,而是情感的浓烈;“回味很永”并非所描写的景色和抒发的感情值得读者回味,而是作者本身的一种独特的感受值得回味。
于是我提问:色彩之浓烈,并非一定要从景色的颜色上考虑,请大家就生4所指出来的语句中的一个词“颓废色彩”来看,它就是跟颓废组词,我可以说成是“颓废之浓烈”,这种状况才是作者心中不断回味的味道„„
话还没说完,学生马上就理解了,原来作者要表现的是自己在故都的氛围中所产生的特别浓烈的情感。我要求学生重新找到刚才他们找到的句子,再仔细读读,重新体味,是不是能有新的发现。
生5:北国的秋天里,作者不去看名胜景点,却要租一椽古屋来住,而且是独坐在院子里看牵牛花,喜欢蓝白,更希望有尖细的秋草作陪衬,这些景色浓浓地写出了内心的清闲和落寞。
生6:在秋雨的场景中,我觉得作者也是特意在渲染这种北国之秋给他带来的悠闲,你看那雨的忽来忽去,北平人别致的对话都能让人怀念北平,我觉得这种感觉可能就是作者心中对北平的特殊情感所致。
生7:北国故都的这些景色特别适合来表现作者的心情,令作者回味再三。生8:我觉得这是文人们的一个特点,很多地方都特别有文人的“无病呻吟”感,如租房子,如听禅声,如去看落蕊,都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很特别的悲凉。很多学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于作者来说,南国的温婉、滋润、小巧都不能与他此时的内心世界相吻合,只有故都的氛围更能贴近他当时的内心世界。我及时的进行了总结:故都秋景是作者刻意选择的,承载的是作者内心浓烈的情感,故都的秋美不在于这些景色,而在于作者内心的那种“文人式的悲凉”。这也解释了同学们为什么有“故都的秋没有味”疑惑的原因,作者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选择了我们常人不太注意的一些细腻感受去着力渲染,这是作者一种很自我的表达。我们在解读中,只有找对这个欣赏点,才能真正体味到故都秋的味。学生们若有所思,故都的秋渐渐散发出它的味。
老师改写得好不好
浙江省青田中学 詹鑫
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对文中五幅秋景图的赏析是教学的应有之义。笔者在引导学生赏析第一幅秋景图“秋晨院落”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将原文改写成一首小诗,让学生与原文比较,以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心境以及文章的写法特点的理解。
幻灯展示:晴日高空 秋味浓浓
皇城人海 驯鸽声声
槐树叶底 日光缕缕
院墙上下 花藤根根 师:老师改写得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生:老师改得挺好的,既涵盖了原文中的几样景物,又简洁整齐,富有诗意。生:我觉得不是很好。老师以前说过好不好要以文章中心作为衡量标准。文章第一段已经点明了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老师改写的好像有点热闹,不是很悲凉。
师:老师改写的哪个地方有点热闹不够悲凉呢?原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生:“皇城人海,驯鸽声声”这一句太热闹了。皇城人海是热闹繁华的场所,驯鸽声声,好像到处都有阵阵驯鸽飞过,太过喧哗。原文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住在“一椽破屋”里,热闹的皇城人海就不属于作者了,不那么热闹了,在这样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看到的飞在天空中的驯鸽应该就少得多了,也就不可能是“驯鸽声声”了。
师:说的真好,“一椽破屋”让热闹的皇城人海不属于作者,那么这“一椽破屋”属不属于作者呢?
生:不属于,因为它是作者“租”的。
师:好,这是空间上的阻隔,找找看有没有时间上的阻隔? 生:有,“早晨起来”,这个时候是清静的,没有白天的喧嚣。
师:看来,时空一起阻隔,“热闹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所以与其说这里的皇城人海的热闹不属于作者,不如说皇城人海的热闹更反衬了这“一椽破屋”的冷清和作者的落寞。
师:还有吗?
生:“院墙上下,花藤根根”,好像到处都有,藤蔓交错,花开朵朵。原文是只有“破壁腰中”有,有花的地方小了很多,而且这么破败荒芜的环境应该长不出非常茂盛的一片花海。这一点也可以从“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一句中得到佐证。作者强调“喇叭”,尽管有形似的因素,但是不是也在暗示我们花少呢?要知道,足球场看台上的喇叭齐鸣可是会让人热血沸腾的,哪里还能“静”下心来呢? 师:联系生活来理解感受文本内容,真不错!“破壁腰中”的牵牛花让你感受到了破败荒芜,感受到了秋的悲凉。但作者好像意犹未尽,说“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是真实之景还是想象之景,与前面破壁腰中静对牵牛花的景物描写比较,两者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
生:想象之景。从景与情的关系上来看,前面破壁腰中静对牵牛花,能让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是由景生情;此处是要让秋意更浓,最好是添上秋草使做陪衬,是因情生景。
师:想象之景是虚景,与前面就构成了虚实结合,使得整个秋味更加深沉细腻。除此之外,作者还穿插议论、尽力抒情,比如议论牵牛花的颜色,以冷色调为佳,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文章采用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把自己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哀婉之情表现得更加浓厚。
师:这么说来,老师的改写好像很糟糕,但是我觉得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不好吗?
生:不好,老师,不是我说你不好,前面都说了悲凉了,你还这么固执!师:我该不该接受批评呢?原文中的这段话读下来有催人泪下的感觉吗?句式上有些什么特点呢?作者对着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是享受呢,还是愁苦难以排解呢?
生:“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些句子读起来很舒缓的样子,“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好像也是很悠闲惬意的样子,作者应该是很享受这故....都的秋吧。
师:是啊,这些句子多用虚词,多用停顿、多用长句,语气舒缓悠闲,语意深沉幽远。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和愁绪,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是在享受、眷恋这一派清、静、悲凉的秋景。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欢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玉溪市民族中学 梁慧
教学目标】
1.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3.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借鉴的能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句传情,导入新课 1.小检测填空。
春花()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长风万里送(),对此可以酣高楼。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落霞与孤鹜齐飞,()共长天一色。()秋雨愁煞人。
学生补充名句,教师小结: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
2.从古人写秋的文字里感悟秋天的特点。
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瑾: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秋天的特点:多姿多彩、充满豪情、坚强孤傲。
王实甫: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天的特点:悲凉不堪、伤感凄苦、孤寂落寞;
二、了解作者,积累常识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人们评价他: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三、预习检测,初读感知
1、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2、找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特点:清、静、悲凉。
3、思考讨论描写了北国之秋的哪几幅画面。
写了五幅图: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清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风秋雨话秋凉、秋树奇景图)。
四、深入文本,合作探究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1.明确:秋晨院落图
① 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破屋、青天、驯鸽、日光、牵牛花(蓝朵)、秋草。② 抒发怎样的主观感受?
碧绿的天色、蓝朵。冷色调。一幅冷色的画面。凄清、孤独、悲凉 ③ 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2.明确:
① 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② 抒发怎样的主观感受?
③ 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品教师的诗歌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
《故都秋兴》(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故都秋兴》(其二)
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故都秋兴》(其三)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2、学生创作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结合本文内容及景物,按照《天净沙思》的句式仿写一首小令。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
浓茶落蕊柳影/夜月破屋蝉鸣/桥头凉风平民/秋雨拂过,悲秋者在北平清秋破院浓茶/秋枣衰叶落花/悲蝉陋壁影斜/凉风一阵,闲人雨后互答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残蝉,/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园
破院凉风秋草/哀蝉落蕊青枣/凉风秋雨斜桥/蓦然回首,落寞人在懊恼
六、课后作业,加强巩固
请完成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三幅图景的赏析,并与同学交流。
秋
第三篇:《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教学简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也有出版社出版了以此文章命名的郁达夫散文集。
教学起点:梳理了课文结构,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教学选点: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品味故都秋景的清。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把握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故都的秋》,知道郁达夫主要写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那我们回忆一下,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那他喜欢的秋有什么整体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
【意图】抒情性语言导入,能够渲染气氛,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并能自然过渡到作者对秋得个性解读,直入主题。
二、品读细节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郁达夫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具体在文章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呢? 【明确】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
2.那我们就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在他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试着给这一段加一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 【明确】(1)破院残秋、破院品秋、小院秋色等,尽量以学生归纳的为主。(2)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等。
【意图】一个学生朗读而非全班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具体掌握具体字词的读音、语气、语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够引导学生对全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初步感知这一段落。
3.注意看开头,他在南方时,总是想起哪些地方?这些他最能想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详细抒写呢?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是一些冷色调,略带伤感的景物,作者并没有注重色彩上的浓墨重彩,例如没想起西山的红叶等。因为这些景点都非常著名,在南方自然容易想起,但是到北国以后并不一定要到这些地方才感受得到秋味,北京的秋味存在于最普通的市民生活中。并且这些景点都颇为热闹,与他所要表现的清静不相符。【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细微末节处的情感。4.既然要感受清静,却又为何选择皇城人海之中? 【明确】因为心境清明,类似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意图】感受作者的安静、清明的心境。体味作者的追清之情。
6既然要彻底感受故都秋味,却又选择一椽破屋,而不是胡同里或者四合院里呢?删去这个“破”字可不可以? 【明确】破屋有他的凄清与落寞,与作者所追求的清静刚好符合。
一个“破”字,把老北京的沧桑感、历史感展露无疑。作者在破屋环境里却仍能表现出一种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心境又是何其的清明。
【意图】理解“破”字含义。更突出了作者对清的追求。
7.除了这些,作者着重写了哪种景物?有什么样的喜好偏向,为什么? 【明确】着重写了牵牛花,最喜欢蓝色和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因为蓝色和白色以冷色调更偏向清静、凄清,而紫黑色和淡红色一般给人浓墨重彩的感觉,作者心境清静悲凉,因此,冷色调的蓝白色更深得他心。
【意图】通过颜色冷暖色调的对比,更能体现作者所爱之清。这一色调的提点,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感情。
8.他还给牵牛花画了一幅画,为何选用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得秋草作陪衬,而不用葱郁茂盛的秋草呢? 【明确】这种秋草更能体现秋天落寞萧瑟的感觉,更能渲染出作者所追求的清的感觉。【意图】这里试图用调换法,辅之以图,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作者所求之清。
三、阅读实践
每讲解完一个句子,都让学生试着以自己所理解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读一下,最后以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结束他的解读。
【意图】学生的阅读实践才是理解文本最好的窗口
《背影》片段教学
师:(导入、起)刚才大家已经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那么请大家告诉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感受到父亲很爱儿子,那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父爱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父爱的具体行为。---慧敏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刘慧敏(师概述):慧敏同学从父亲为儿子送别和买橘子这两件事上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除此之外呢,父亲对儿子的爱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其他同学也帮忙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老师看到晓毅同学举手了。
程晓毅(师概述):晓毅同学补充了三点,从父亲和脚夫讲价,叮嘱儿子以及嘱托茶房这三件事中,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评价):看来大家读书都很认真,准确的捕捉到了文本的信息。陈鑫同学还有想补充的地方,你也来说说。
陈鑫(师概述):陈鑫同学说她从父亲为儿子拣定靠车门的位置这件事上,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从大家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章集中笔力体现父亲爱子行为的是哪一件事?---很好,大家都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作者详细刻画了过铁道买橘子这一镜头,接下来请大家仔细的阅读一下这一段话,等一下请大家说说在这一段文字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很多同学都准备好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文中哪一细节最让你感动。林宇佳很踊跃,老师看到你手举的很高,就先请你说一说。林宇佳(师概述):林宇佳同学说文中这句话打动了她,我们回到文本看一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师追问: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打动了你?哦,你觉得父亲爬月台很辛苦,但是为了儿子却不辞劳苦,所以打动了你。
师(评价):说得很好。很明显这句话是对父亲的什么方面进行描写?大家都知道这是动作描写。这一句话中出现了哪几个动词,请大家圈出来。---看来大家很快就找出来了,正是“攀、缩、倾”三个动词。大家觉得这三个动词用的好吗?好在哪里?试着分析一下。孙敏璇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孙敏璇(师概述):孙敏璇同学认为正是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一“攀”需要很大的力量,因此,表现出父亲努力的样子。说的很好,“攀”字体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而父亲又上了年纪,一个“攀”字让人揪心。吴清宇同学手举很久了,你来说说看。吴清宇(师概述):吴清宇同学说“缩”字说明身体悬空,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手上,可见动作十分艰难。因此“缩”字用得很准确,很传神。晓莹同学好像还想补充,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郑晓莹(师概述):晓莹同学认为“缩”字不仅表现父亲很努力的样子,而且还很危险,因为一旦没抓紧,就有滑下月台的危险。
师评价:晓莹同学想法很好,“缩”字体现出爬月台的危险性,但即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父亲还是拒绝了儿子自己去买橘子的提议,而是选择亲自去帮儿子买橘子,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那“倾”字呢?好在哪里?我们把机会让给这节课还没举手的同学,林炜你来说说看。林炜(师概述):林炜同学认为父亲身体肥胖,不像年轻人一样灵便,“倾”字表明父亲爬月台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师评价: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三个动词用的准确而又传神,把父亲尽管艰难却很努力的背影生动地刻画出来。而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以及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正是隐藏在他的行为中。(板书:爱在行中)(转)除了这段动作描写,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们觉得感动呢?郑诗雨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郑诗雨(师概述):郑诗雨同学认为,“轻松”这个词语感动了她。尽管父亲爬月台是那么艰难,父亲却还是想着宽慰儿子,从而故作轻松的神态,不让儿子担心。吴真福同学好像有不同的观点,你来说说看。
吴真福(师概述):吴真福同学不同意郑诗雨的观点,认为“轻松”这个词表现出父亲无论为儿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他的心态才是轻松的。
师(评价):郑诗雨同学和吴真福同学的观点其实并不冲突,父亲此时的心态也许两者都有。既甘愿为儿子付出,又怕儿子担心自己,从而表现出一副轻松的姿态。周熙玥同学好像有问题想问,你来说一说。周熙月(师概述):刚才熙月同学说文章题目是《背影》,可是真正写“背影”的笔墨却不多,而背影前如父亲为儿子做的的琐碎事情就费了近原文的一半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不愧是我们的语文科代表,能对课文提出疑问,善于发现问题,读书就要有这种探究的精神。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老师听到有人已经有答案了,黄毅姝同学的声音很响亮,看来很有信心,你来说说看。黄毅姝(师概述):黄毅姝同学认为前面一系列琐碎的描写都是为了后面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做铺垫,把情感都凝聚在这一背影上,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评价:说得很好。作者前面所做的铺垫是为了把情感凝聚在此刻的背影上,这个背影正是作者情感在文章中的凝聚点。(板书:背影 凝聚点)
师(承接):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进行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是的,还有语言描写。文中父亲语言的描写不多,但都于朴实之中饱含深情,请大家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试着分析一下,在父亲的语言之中隐含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看来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林美娟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林美娟(师概述):林美娟觉得“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结合当时的背景,父亲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十分焦虑的。他急需寻找一份工作,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师评价:林美娟同学能结合背景来分析父亲此时的心情,把父亲的心情分析的十分到位。丁建春也举手了,你也来说说看。
丁建春(师概述):丁建春认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为儿子做了很多事情,但他仍然觉得不够怕儿子路上口渴,还给儿子买橘子,但是又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杨文彬等不及了,你来说说。杨文彬(师概述):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表现了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的心理。林洁同学终于进入课堂角色了,发表你的高见吧。
姜林洁(师概述):姜林洁同学认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才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足见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师评价:大家说的都很好,把父亲的心理活动分析的很到位。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隐藏在简洁的话语里。(板书:爱在言中)作者通过言和行两方面,深刻地表现出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板书:父爱如山)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对父亲行为和语言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最好的已经并且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还没有留心体会。请大家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世间最普遍的而又最为宝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大家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只要做一个懂得享受爱的人,更要做一个懂得回报爱的人。爱不仅要说出来,还要做出来。回去以后要对父母说出你的爱,还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春》第三自然段片断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的景物描写方法。(2)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学习了文章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总体结构,现在我们来欣赏文章精美的语言。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笔下的小草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的?
师:读得很好,如果语速再慢点就更好了。现在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师边听边点评并板书)
生1: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师;哦,你要补充?
: 生2:从“坐着,躺着,打滚”也可以看出草很柔软
师:你分析的很正确。继续
生3: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师:这位同学还有问题,请说。
生4:我觉得“嫩嫩的、绿绿的”也表现了春草的生命力旺盛,因为绿色就是生命的象征。
师:好极了,你的分析理解能力可真强。师:同学们再想想,这一段作者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师:现在大家把这段文章有感情的读一遍,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读课文后,不能质疑。)
师:没有了吗?那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坐着……捉几回迷藏”是写小孩子的活动,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学生很茫然。)
师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 生5:都很有生气,很有活力,而且都很可爱。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小草、小孩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读到这样的内容你心里会油然而生怎样的情感?
生齐答;对春草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对,这些景象也正表现出了作者对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作者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学生模仿:草,心情好的时候是软绵绵的,更好的时候,甚至是散发着阵阵清香。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硬梆梆的,针刺般的,甚至是恶臭。
师归纳: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我们进行品味和欣赏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放在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会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三、小结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好:(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接下来用我们刚才欣赏春草图的方法自己欣赏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学生分小组自学
板书设计: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可以坐着、躺着、打滚 春草的特征: 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嫩嫩的、绿绿的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景物描写的方法:(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第四篇: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细细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予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会在他所描写的景物中得到体现。秋天,杜甫登高望远,看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的是凄苦悲凉;马致远思秋,却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片孤独苍凉及漂泊之感;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眼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又何其澎湃壮丽、生机勃勃。在不同作者的笔下,由于各自情感的不同而把秋天写得如此多姿多彩。所以我们在学习文章时不但要品味文章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故都的秋》,体味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
二、作者简介及课文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郁达夫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三、文本阅读与分析
1、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受课文。
2、题目解析: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是北平,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南京,北平1945年后才改名北京。“故”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文章描写的内容。
3、通过刚刚的阅读,请问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那一段?
特点是“清、静、悲凉”。第一段中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既是对故都秋特点的概述,也是文章的主线。(学生朗读这段)
4、第一段总领全文之后,作者接下来写的是江南的秋。江南秋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哪里写到江南之秋?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江南之秋:慢、润、淡。(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倒数第二段也写到江南之秋。作者通过江南秋的描写突出北国秋味的浓及特点清、静、悲凉。也表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厚感情。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5、那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哪里到哪里?(同学看课文思考)课文3-11段: 秋院 秋槐
清晨静观(第3段)槐树落蕊(第4段)秋蝉 秋雨 秋果
秋蝉残鸣(第5段)闲话秋雨(第6-10段)佳日胜果(第11段)
6、下面同学再认真阅读3-11段,找出文中你认为体现出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地方。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7、现在找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
芦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思考: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下?
(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文中描写秋天的色彩总的体现怎样的格调?
(冷色调,体现秋“清”的特点)
8、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秋“静”的特点的?
以动衬静:(有那些声音)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9、作者在文章第三段就写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故都不乏绚丽灿烂秋色,为什么作者偏写这些“清、静、悲凉”的景色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作者提倡的是“静的文学”,所以文章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课后作业
1、挑选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2、以故乡的(春、夏、秋、冬)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散文。
五、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情
以情驭景
借景抒情 清
景 秋院—清晨静观
秋槐—槐树落蕊
秋蝉—秋蝉残鸣 秋雨—闲话秋雨 秋果—佳日胜果
秋色: 冷色
秋声:以动衬静 静悲凉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辅助手段]:
小黑板,作业本,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秋天风光录像,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时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一.提问谈话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1)介绍写作背景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3 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 4 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课堂总结,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