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秋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2015年秋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知识目标: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能力目标:
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
方格纸、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探索新知教学片段:
1、比一比,估一估 师:现在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花坛画到纸上,我们先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它们的面积哪个比较大? 生:一样大。
2、生:长方形比较大。生:平行四边形比较大。……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有很多同学都说一样大,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四人小组讨论。生: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我先数出整块的,然后这些剩下的小块拼一拼,还可以拼成整块的。
师:那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 师: 哦,你们数的结果是都是72平方米,说明……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师:也就是……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72平方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计算公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猜想,再进行验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入性和严密性。也可制造悬念,进一步激发探究的欲望。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探究学习并不是任由学生发挥而不加引导的。学生往往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某些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相机诱导,及时介入,以保证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好的学习活动中去。]
2、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 生:我用割一割,补一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然后再把它补到另一边去。师:非常好,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我们用割补法来看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师演示,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平行四边形割补完变成一个长方形了。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
3、师: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生: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的。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几条? 生:无数条。
师:所以,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边说边演示平行四变形通过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4、师: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我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
5、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师:刚才应用了“转化”的思想,大家都值得表扬。
7、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师板书“S=a×h”)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在本环节中,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变枯燥的说教为求知的动力。在教学中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在方法上恰当引导,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师小结: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我们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思想方法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
9、实际运用。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1)(出示例1)请大家做一做。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底和高就能求面积了。(2)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高 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将学生带回到了生活中,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感觉没什么难处。学生就在运用所学知识给别人帮忙的过程中着实体验了把成功的快乐,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节课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明线,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暗线。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成功和成长的场所。] 教学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为学生解决关键性问题——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奠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这一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均给予鼓励。因为创新思维的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间被点燃,不同的猜想结果又激发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需要同学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几何初步知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的安排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同时,这节知识的学习又将为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知识起到了呈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与过程目标:让学生在推导公式中,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推导,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培养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加坚定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6、学具准备
学生自制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
本节,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等。导入新课时,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推导公式时,用引导探究法,探究新知。
学法:本节,我一改过去让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采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法,这样的学法怎样才能付诸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呢?——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情景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学校大队部为各班重新分配了卫生区,让我一起来看看五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卫生区吧:
出示第一块卫生区:这是什么形?你知道有关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二块卫生区:这是什么形?你知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旧知的复习过程,当学生兴趣盎然之时,教师可进一步设疑:你还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当学生回答出:我还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时,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导入新课:“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今天,我们来研究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环节,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为素材,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自然地由旧知过渡到新知,将学生带入探究新知的氛围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一个浓厚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开始对新知进行思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2、探究新知
师:首先,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面积
⑴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方格网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别数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长、宽、面积。数完后,让学生观察两组数据,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会说: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有的会说: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有的会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或许,也有人会说:“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乘的积刚好等于它的面积。
这时,教师可进一步设疑:请大家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等于底乘高呢?让我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这个猜想吧!
⑵割补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吗?试试看吧!
②全班交流
让小组选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就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这样的方法叫做割补法。割补法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
③课件演示
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我又用flash课件演示了割补的过程,不仅难验证了学生的操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割补法的认识和理解。
④小组合作、动口讨论
出示讨论题: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维总是开始于问题。”讨论时,出示讨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可以使学生方向明确,在讨论时有话可说。
⑤全班交流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新知时,以学生为主体,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把说的权利交给学生,把思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出一种动态的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巩固新知
基本练习:
第1题填空,再现了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第2题判断,复习了面积公式。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两个条件决定的。
第3题应用,第①小题,把例题变为练习题,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②小题,让学生计算两个卫生区,并选择卫生区,不仅照应了开头,而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数学教学带上了情感色彩。总的来说,这两道题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提高练习:
第1题,课上,学生会说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放课堂教学。
第2题,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进而得出结论,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3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渗透了已学过的乘法分配率和将要学习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不失为练习题中的一个亮点。
整个习题设计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的重点,而且练习题的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节课最终落幕,依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画龙点晴,而且机动性很大,可以随时添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或S=ah
这节课是否完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五、说预设效果
本节课,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很活跃;重点部分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互相监督、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可以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本课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定会带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精彩与收获!
以上是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的初步设想,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提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案例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案例
北关小学 丁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方格纸、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探究,组织讨论,指导点拨,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
我力求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始终,在师生共同创造的问题情境下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获得基本的活动体验,最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一天,阿凡提正在卖毛毯,地主巴依走过来。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聪明的阿凡提拿出两块毛毯,说:“亲爱的巴依老爷,如果你能从这两块毛毯中挑出一块大的来,我就不收你的钱,可是如果您选错了,你就得答应我把欠长工的工钱都给付清,怎么样?” 巴依一听不收钱,马上两眼放光,一把抓起这块长方形的毛毯,说:“这块大,我要这块!”
同学们,巴依老爷认为长方形的毛毯大,你们也来猜一猜?
生1:长方形的毛毯大。生2:平行四边形的毛毯大。生3:两个毛毯一样大。
师:想一想,我们说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面积。
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会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弄混淆,我不对其进行评价,而是由学生互评)
生:用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2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要想知道阿凡提手中的毛毯到底哪一块大,就要靠大家来算一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了,你会计算哪个毛毯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都会计算长方形毛毯的面积,只需要量出它的长和宽就可以了。
师: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毛毯的面积怎样求呢?要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家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利用方格,初步探究
师: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第80页,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分别是什么图形?
2、图中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图形面积的?
3、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4、完成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结果)
生1:图中运用了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生3: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生4: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生5:长×宽正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底×高得到的结果正好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生5: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太麻烦。
师:想一想如果我想计算出学校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学生都一致认为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较大的图形的面积很不切实际)生提出疑问:如果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那样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就好了。
(二)小组合作,初步设疑
师:如果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想一想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交流和回答,结果归为两大类)
小组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拉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应该是用这两条边的长度相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 小组2:通过刚才数方格的数据,我们推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好就等于它的底×高。
根据该小组的分析,板书——猜测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动手操作,再次探究。
师:这两种猜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动手试一试。探究提示:
1、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小组合作,在纸上描出平行四边形。
2、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框架,放在纸上,使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重合,再描出长方形。
3、对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拉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汇报结果,有的认为面积增大,有的认为面积减小,也有的认为面积不变。
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将平行四边行拉成长方形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
拉
邻边
底
师:通过阴影部分面积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小一点,长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大一点。生2:说明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
师:既然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面积变大了,那么推测1中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如果不是,它又是谁的面积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底×与底相邻的边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小结: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以后,面积变(),平行四边形的底变成长方形的(),与底相邻的边变成了长方形的(),所以底×与底相邻的边其实就相当于长×宽,求的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与底相邻的边是错误的。师: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吗?
(四)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图形转换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汇报结果: 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
师:你们是如何拼的?把你的步骤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汇报时,引导说清楚“我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剪开,把它拼成……形”。)根据学生的汇报,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展示。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种剪拼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剪拼,并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展台上给大家展示,并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描述,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 生:因为长方形里有四个直角,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剪成长方形。
2、探讨联系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再次观察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小组内思考、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剪拼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
学生分小组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自学课本81页,如何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生根据自学汇报结果: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S=a×h=ah(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
4、提问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并质疑)
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1、算一算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
2.5m7.5m大货车 5m小汽车3m
2、选一选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
4厘米6厘米5厘米
7.5厘米A、7.5×4C、7.5×6B、5×4D、5×6(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3、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应注意什么?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次回到阿凡提卖毯的故事中,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到底哪个毛毯大一些?
根据课件中展示的两块毛毯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后汇报结果。生:这两个毛毯的面积一样大。所以巴依老爷输了。
五、作业布置
课本82页3、4
第四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张熊火 2010.9.28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节课中,我在学生想想、剪剪、拼拼等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观,让他们的手、眼、脑等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有理有据地思维,即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主动构建。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创造”知识。使他们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能动参与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旧知识出发,为学生探究学习作铺垫。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新课程强调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数学,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构成了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才是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经过学生动手、动脑、交流,把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这样才能迸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
总之,本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在头脑中建构了新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好,但是最终落实拼拼剪剪这个环节中,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教师有些着急,“导”得过细,以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一些想法不太成熟的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
怀安县柴沟堡镇实验小学
景惠英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我们在教学中一贯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专业思想方法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它是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在这节课中我先利用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从而引出用转化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转化”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通过把新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旧知“求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应用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求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方法。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去做才能产生效果。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真实地表现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三、注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接着,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平行四边形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练习的优化设计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注意基础性、针对性、应用性,练习的形式应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从而达到有效的练习。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练习设计,做到学练结合,体现出以下几点:一是抓住重点,练习注意基础性和针对性。第一题告诉学生底和高,直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题出示含有多余条件的图形题,强调底和高必须对应,让学习上更高一个层次。二是动手操作,练习应注意实践性与应用性。第三题出示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拉住它的两个对角,使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发现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三是循序渐进,练习注意层次性。在这个练习的设计中,把练习设计的有层次,由易到难,不能一下子就出现很难的题目,否则把学生难倒了,从而也检测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四是训练思维,练习注意开放性。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开放题。第四题比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意在提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和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总之,本节课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了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数学的过程。当然在课堂上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只要我用心去思考,不断反思,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