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4、体会作者的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地去做。2.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光盘、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把词语抄写2遍,注意写正确。完成2号本作业。课外
完成练习册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宜兴与安徽的交界处有一个叫广德的地方,有一个太极洞,洞中有个景点——“滴水穿石”,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滴水穿石。
这到底是一处什么景观呢?请看——(出示“滴水穿石”景观图)学生说说图意: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引出题目,补完整板书:“的启示”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 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2、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三、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安徽广德太极洞的滴水奇观,并引出观点: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
第二段(3~4)从正反两面说明这个观点。第三段(5)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四、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读课文生字表上的生字。
2、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读。
理解部分词语:锲而不舍:锲:雕刻。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日雕月琢:琢:雕刻。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长久地坚持下去。
迷恋:过分爱好而恋恋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下去,一点也不松劲。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的地步。
铭记:铭,在器物、石碑上刻字。深刻地记在心里。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点评课)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2. 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 体会作者的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地去做。2.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一、导入揭题:
a)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引读课题)22.滴水穿石的启示。b)同学们你们知道“滴水”是指什么?(水不断下滴)“穿石”有是指什么意思?(滴穿石头)
3、你看到过小水滴吗?你看到的小水滴是什么样的?滴在手上有什么感觉?与石头相对而言,水滴的力量怎么样?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水滴,那就是点击课题:“微不足道”。
4、什么是“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过渡:力量这么藐小的小水滴怎么能把石头滴穿的呢?我们今天就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水滴是怎么滴穿石头的?(学生自读)把课文中具体描写“滴水穿石”的句子画出来。
1、指名读第1自然中具体描写“滴水穿石”的句子(点击课件:这个小洞……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2、在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从“总是”“同一个地方”中你读懂了什么?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相机板书:目标专一)。从“接连不断”“几百年”“几千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相机板书:持之以恒)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甚至更长时间)
3、我们一起把这些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小水滴是怎么滴穿石头的?这些关键词就是滴水穿石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读好它。
4、现在我们有没有明白“滴水穿石”的原因呢?点击课件:请你用 “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滴水穿石”的原因?
5、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小水滴滴穿石头的?点击课件: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还见过雨水吗?(见过)你见到的雨水是什么样的,淋在身上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
课文中第四自然段举了一个雨水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雨水和水滴哪个力量大?那为什么小水滴能滴穿石头,而雨水不能,其根本区别在哪里?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自问自答的设问句),用设问句能引起注意。
过渡:水滴的力量虽然很渺小,但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这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不,它还是一种精神。
四、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
1、如果我们人类做事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请读这句话,点击课件:“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而要用反问句呢?(更强调了说话的语气)
过渡:作者为了说明,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的观点,举了三个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例,在他们身上正是因为具有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用不同的记号画出能体会到他们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或句?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3、交流学习体会:
A、我们按顺序来交流。谁敬佩李时珍的,请你来交流一下,你从李时珍的事例中读懂了什么? ①请你说说,在李时珍身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李时珍事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出:“从小立志学医”说明他目标专一,“二十几年”、“不懈努力”说明他能持之以恒,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简单介绍《本草纲目》:名代著名药物学专著,是李时珍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刻苦钻研了27年才写成的,至今一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②你们佩服李时珍吗?请敬佩李时珍的同学一起读,把你对他的敬佩之用朗读表达出来。B、请佩服爱迪生的同学来交流。
①请你说说,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爱迪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爱迪生事例:相机点出,“迷恋”电学研究说明他目标专一,“毕生孜孜不倦”说明他能持之以恒,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取得了一千多项的发明专利)。
②请同学们一起读读爱迪生事例,体会一下他所具有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吧。
C、请佩服齐白石的同学来交流。
①谁能一口气说出,哪些词或句是说齐白石“目标专一”,哪些是说他能“持之以恒”的? 齐白石事例:从“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可以看出他目标专
一、“数十年”“坚持每天”、“坚持不懈”说明他能持之以恒。
②“不教一日闲过”是什么意思?(不能让一天白白地浪费掉)
齐白石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大画家,昨天我们欣赏的他画的“花、鸟、虫、鱼”你们觉得怎么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跟真的那样),所以称他的画画技艺达到了(引读)“炉火纯青的地步”。③你们佩服齐白石吗?(佩服)下面我们来一次朗读比赛,第一第二和第三第四组比,看你们谁能把对他的敬佩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4、同学们,通过这三个名人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要想成就事业,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请看作者是怎么写的?(点击课件:你看,古今中外……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这是一个什么句?(也是反问句)你读懂了什么?这里强调的是什么?(更强调相机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滴水穿石”的精神其实就是指(引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个句子较长,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注意停顿。(齐读)
在这个句子中谁能说说 “滴穿”和“顽石”具体指什么?(指名说:“滴穿”指名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功。“顽石”指名人遇到的一个个困难。)
5、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什么?(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收集了一些名人事例,现在请你们把资料拿出来。
有的同学找的资料很长,老师给你们设计了一个句式,点击课件:谁,经过怎样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请你用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名人,写在资料下面,然后我们再交流。(齐读交流要求)。
教师巡视。指名请学生交流。
7、同学们交流得真好。课文中三个名人的例子与雨水的例子,正好是截然相反,这种写作方法叫正反说明,它能让我们更明白,人要取得成功,一定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我们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来增强说理的效果。
过渡:小水滴凭着它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滴穿了“顽石”,作者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目标专一”和“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和“半途而废”是两组反义词,两组反义词中更突出的是哪两个词?这使我们更清楚(引读相机板书:实现理想)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这段话与前面哪个自然段相对应?(第二自然段),这种写作方法叫前后呼应。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得到的启示,这何尝不也是给我们的启示呢?这段话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让我们好好品读,细细地领会吧。(齐读第5自然段)
2、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呢?(提示:你以前有没有过做事三心二意或半途而废的?以后该怎么做?)
五、作业:
请看我们课后要完成的作业:(课件出示)写一篇学习了这篇课文的读后感。
要求:结合“滴水穿石”的精神,谈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反思:这是一片说理性文章,教学时安排了读、说、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然后抓住什么是“滴水穿石”,结合图片认识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方式,从中引出滴水为什么能穿石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做批注,理解水滴是靠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穿石。同时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将“水滴”与“雨水”作对比展开讨论,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紧接着让学生说说滴水穿石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如果这样目标专
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人类身上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呢?读课文中的三个例子,说说他们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成功的?然后自由选择一个名人事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课文讲到这里,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除了课文中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这一环节,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是很重要的。帮助学生理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思。并且联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课后拓展作业可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让学生搜集还有哪些成语、俗语、谚语的意思都有滴水穿石所要揭示的道理。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我觉得最明显的优点有3个:能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的道理、注意课外拓展,词句积累。也暴露不少问题,如:有的地方可能讲得还是太细,放得不够;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等。
第二篇:《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优秀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一: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瞬间就被他们的事迹,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了。
文中讲到了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草药,终于写成了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美国杰出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竟孜孜不倦的进行了多达一千五百多次的实验,最终终于成功的发明出了电灯泡;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他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坚持着不教一日闲过,持续不断的练习使他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看着这些名人事迹,我明白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其实生活中的我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人。还记得学自行车那会,一开始我刚跨上自行车,怎么也找不着支点,自行车如一位喝醉酒的大汉东倒西歪。经过一翻斗争,我算是平稳地坐上了自行车,可是好景不长,才没得意多久我就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好多次都想放弃了,就在这时我想到了钱学森的名言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就这样不知经过了多少努力,摔了多少次,我终于能熟练的驾驭它了。
生活中我们正是缺少这样从一而终的信念,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专一目标,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努力奋进吧!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二:
《滴水穿石的启示》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被岩缝中滴落下来的水滴给滴出来的。然后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证明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的: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和现代着名书画家齐白石。
其实,这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很多,如: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谈迁,发明避雷针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还有不惜自己生命发明炸药的诺贝尔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从小就对制作炸药很感兴趣。从此,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炸药。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潜心研究。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作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你看,他们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要时刻铭记滴水穿石的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三:
谁也想不到,太极洞内那小小的水滴竟然能滴穿石块。可水滴靠着持之以恒,一心一意的精神,用自己渺小地力量战胜了强大的顽石。
爱迪生不怕困难,发明了电灯;齐白石老先生不管年老体弱,勤奋练画,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李时珍翻山越岭,耗尽心血,写成了药学巨着《本草钢目》;诺贝尔不顾生命安危做实验,让炸药更安全,更实用他们人人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为大的成就。
要想成功就得有这种精神。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做成什么?现在的人脑子太懒,只知道用钱来买东西,还嫌这不行那不好的,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呢?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怕苦而放弃了目标,放弃了美好的为来。他们今天看了一本小说,明天就要当作家;明天听了一场音乐会,后天又要当音乐家结果什么都没干成。他们失败的原因就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成功的道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但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可以滴穿一块块困难顽石,获得成功。回望过去,那个成功者没经历过风风雨雨?但他们没有倒下,而是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攻破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t望为来,想要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而不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面对目标,我们要努力,奋斗,同时还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第三篇: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海中心学校:吴俐满
2014年10月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巩固,初悟“启示”
1、复习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2、用上前面的词语讲讲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观。
3、朗读: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资料链接: 李时珍
明代医家,蕲qí州(今湖北蕲春)人。幼习儒,后从医。曾精研古籍及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的经验。有感于历代本草谬miù说多,遂参考文献800余种,结合实践,历时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对脉学、经络也有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而《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医著已佚yì。
爱迪生,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生于美国,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他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齐白石
齐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名人的故事?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1、对照导学案,自学李时珍的故事(1)、边读边做记号,思考:李时珍“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2)、理解“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细节表现李时珍非常“努力”?哪些细节表现了他的“不懈”?(3)、填空: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导学案“当堂检测2-1”)(4)、有感情地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先读故事,接着读填空,提醒学生:先写事例,然后写感受,这是读后感常用的写法。
2、对照导学案,合作探究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1)、默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边读边做标记,思考:爱迪生、齐白石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2)、小组交流
各学习小组的2号向大家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价; 各学习小组的4号向大家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价;(3)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理解“孜孜不倦”、“坚持不懈”。(4)、填空:
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导学案“当堂检测2-1”)(5)、照着前面读李时珍故事的样子,有感情地朗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
三、拓展生成,体悟“启示”
(一)、像这样的名人故事我们还知道哪些呢?
(二)、概括朗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引号里的三个词语:滴水穿石 滴穿 顽石
李时珍面前的顽石是什么?他怎么滴穿的?爱迪生、齐白石呢?富兰克林„„
2、填空:A你看,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就是靠着这种
_____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导学案“当堂检测2-2”)
B你看,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是靠着这种
_____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
(三)、雨水和水滴有何不同?
(四)、铭记作者的期望: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合作探究:
1、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1)感受“不懈努力”
特别推荐:李时珍先后查阅800多种书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卷目及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1892种,还附有治病药方11096条。被翻译成拉丁、法、日、英,俄等文本,成为的药学巨著。(2)感受“孜孜不倦”
(3)感受白石老人“不教一日闲过。”
特别推荐: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4)“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呢?(温馨提示:仿照《说勤奋》一文)
3、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
(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
4、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温馨提示:从作者的写作方法谈看法。)当堂检测:、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1)()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
2、填空:(1)、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2)、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3)、《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正面的例子事例,即:①
;②
;③
和
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正反说明。
知识积累:(八字成语)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拓展练习:
完成作业的步骤:
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记录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3、把以上资料整理成一篇读后感。
教 学 反 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正是有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再加一个反面例子,进一步证明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一、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现象的时候,我主要抓住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两个关键词语,让学生找找为什么说水滴目标专、持之以恒?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抓住重点词语“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等进行品析,体会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内涵。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滴水能够穿石的道理,并进一步体会第二、四自然段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在学习文章列举的三个名人事例时,采用了由扶到放的学习方法。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李时珍的例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李时珍像水滴一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如“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草药”、“二十几年”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联系四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李时珍艰难地探索,不懈地努力!最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学习完第一个名人事例后,我及时地总结了学习方法:(1)抓关键词语,作出批注。(2)结合批注,谈感受。(3)最后全班交流,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对于文中所列举的一个反面例子的作用,并不是我直接说出,而是从启示中的一句话:“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现不半途而废”中,让学生发现这是两组近义词,这两组近义词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表达的,文中也的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看板书,学生看便反应过来,原来三位名人的成功与雨水的失败也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我适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正反举例的方法。正面事例加上反面事例,增加了说理的效果。并倡导学生将这种方法大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的渗透。
三、精心设计检测,深化本课主题。检测部分,分为两部分,先让学生说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四字词。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刚刚熟记于心的四字词,谈谈自己生活中能体现“滴水穿石”的事例。我认为此检测起到举两得的作用。既能考查学生是否体会到“滴水穿石”含意,检测的本节课的重点,又将语文的人文性贯彻其中,看看学生对“滴水穿石”的精神到底体会有多深。这也是对自己的检测。
本节课我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觉得有些环节,我讲得还是太细,放得不够。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评价还不是很有效。但是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这节课的效果如果,而是对我以后在平时的授课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同时我也开始学会运用三步导学的模式构建课堂,让课堂效率更加有效。
第四篇: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启示”?
生:我认为“启示”的意思就是启发我们、暗示我们应该怎么做。师:还有谁想说? 生:启示就是一些道理。
师:启示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是这样吗? 滴水穿石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滴水穿石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读得特别认真。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吗?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生:好。
师:(投影出示)谁愿意读一下? 生: 安徽
碳粒
白炽灯
纲目
自谋生计
小贩
迷恋
权利
自勉
师:谁来评论一下?
生:我觉得张继豪读得声音很洪亮,字音也比较准确,就是中间的“哦”声音可以去掉。
师:去掉口头语。好的,你再来读一遍。这一遍他读对了,大家跟读。生:安徽
碳粒
白炽灯
纲目
自谋生计
小贩
迷恋
权利
自勉
师:读得非常好。红色的字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生字,观察一下,想想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大家来看“纲目”的“纲”: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大家跟我读“纲目”。请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它是一个绞丝旁,而不是木字旁或者金字旁。
师:提醒得很有道理。
生:我提醒大家的字是自勉的“勉”。我们想,勉就是勉强的意思,因为没有力气而勉强,所以竖弯钩要把力给包住。组词:勉强。大家跟我读。
师:你的想象力很好。不过注意读音,应该是“勉强”(强读三声)。跟老师读:勉强。平常的学习中要多花力气,才叫“勉”。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些字词。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生: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要读准确。还有没有同学想读?
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人们的启示!【品读词句,感受精神】
师:课文的作者一开始是从哪里感受到滴水穿石的力量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用笔画下来。
生:(默读,画感受深的词句)
师:谁来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有什么体会?
生: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这里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心二意。
师:你能从中提炼出两个最重要的词吗? 生1: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生2: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从这我能体会到水滴也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体会最重要的词是“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师:好,你从三个词中体会到水滴的力量。注意刚才读的时候哪个音读得不准确?谁来纠正一下?
生:锲而不舍。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话吧。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那些词最能看出水滴的那种精神?
生: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读得不错。谁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个词中感受到水滴的力量?水滴那种坚持的精神?
生:我从“几千年”、“几万年”感受到水滴一直锲而不舍。师:几万年还没有结束,还有? 生:还有很多很多年。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省略号。
师:大家注意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问号,你觉得作者知道答案吗? 生:知道。
师:他既然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问呢?
生:这种写法叫设问,就是自问自答的意思,更能烘托出水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这种句子叫设问句,自己来提问,自己来回答。这样可以强调要表达的内容,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水滴的那种精神。
【正反对比,领会表达】
师:我们反复地读这段话,能够感受到水滴的这种力量。可是,同为水滴,雨水就没有这样的力量。你发现了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自己上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因为雨水既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它不能把石块滴穿。师:你从哪儿找到的?
生:我是从第四自然段找到的。、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让你找出了这个答案?你给同学们读一下。
生: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师:我们看,太极洞内的奇观是因为它具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它完成了这样了不起的壮举;而雨水达不到,是因为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这两点缺一不可。所以,雨水就没有这样的力量。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一正一反,一个是水滴滴穿了石块,一个是雨水滴不穿石块,两个不同的事例,讲的却是同一个道理。谁能用书上的语言把这个道理找出来?
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我们一起来读。
【交流感悟,深入理解】
课文举了太极洞奇观的例子,又举了雨水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现在我们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对这件事有很深的认识了。你认可不认可作者这个观点?
生:认可。
师:可是,这篇课文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有一段。你觉得这一段是不是多余的?能不能去掉?自己读读第三段,想想这一段是不是多余的,说说你的理由。
生:(自学第三段。)
生:因为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些人也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课文举了这三个例子能让我们更深地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课文又举了三个人的例子。
生:
一、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例子这些都是以水做例子,并没有以人做例子,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可这个目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个道理。所以他又举了三个非常突出的人来举例,这样让我们更加认可这个启示。
师:你体会得非常深。
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我是从课文里面找到的。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从这里你得到了答案。
课文中举了三个人的事例,这三个人分别是谁? 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刚才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仅仅举雨水或水滴的例子,还不足以说明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所以又举出了三位人物的例子。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看看哪个人给你的启示最深,你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自学课文:读书,思考,画句子,写感受。师:已经写完的同学,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刚才同学们交流的非常好。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下?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时珍。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他二十几年都尝药草,如果有的药有毒怎么办?
师:是,那些药有毒怎么办?他会怎么样? 生:他会生病,会发烧。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尝呢?
生:因为他要写成《本草纲目》,那样的话人们就知道那种草药有毒了。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不但坚持不懈,而且具有献身精神。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爱迪生。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我喜欢他的原因是我非常敬佩爱迪生,生活的压力并没有打击他对电学的热爱,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齐白石。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块金子,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汗水去冲洗,金子才能闪闪发光。白石老人已经很老了,生命剩余的时光已经不多了,但他仍然让自己的一生拥有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向白石老人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说得真好。你说出的话都可以做为格言了!还有谁想谈?
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我从这里能体会到齐白石不浪费一丁点时间,他很珍惜时间。师:“不教一日闲过”,你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生:他一直在他的画室里作画,每天作画三幅。
师:我这里有两副齐白石老人的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猜一猜这是他多大年纪时画的?聪明的孩子会总落款中找到答案。
生1:这是在他九十岁时画的。生2:第一幅是在他八十七岁时画的。
师:八十七岁,九十岁,甚至九十多岁,白石老人还是坚持每天作画三幅。他可不可以作画四幅?三幅是他最少的底线了。这就叫“不教一日闲过”。所以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现在白石老人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仍然在鼓舞着我们。
师: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了爱迪生。还有没有同学对爱迪生这个事例感触特别深?我们今天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读书,我们要感谢谁?
生:我从“独自谋生,当小贩、报务员等”能体会出爱迪生生活很贫苦,但是他仍不放弃电学实验研究,才能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如果他当时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我们今天就不会在如此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新的知识了。
师:你体会得太好了。爱迪生和我们还不一样。他从小有没有读书的机会? 生:没有!师:当我们坐在宽宽敞敞的教室里读书的时候,他在干什么? 生:当小贩、报务员。师:用书上一个词叫? 生:自谋生计。
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却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我们来算算:假如一个星期他发明一种东西,这一千多项他要耗费多长时间?
生:二十多年。
师:一周一项,一周一项,以这样的速度也得花费二十多年,才能完成这样了不起的业绩。可是,你觉着像电灯、像话筒、像留声机这样复杂的东西,用一周够吗?
生:不够!
师:你想到了什么?如果爱迪生现在就在你的身边,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生:谢谢你,为我们发明了这么多东西。那种复杂的东西大约需要一个月或者很长时间,但是你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直发明了一千多项,为我们贡献了这么多,你真伟大!
师:如果我们也能拥有像爱迪生这样滴水穿石的精神,我相信每个同学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业绩。还有谁说?
生: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这里我能体会到李时珍非常不容易,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佩。
师:学习他的什么? 生: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我们来看一段数据。这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一些资料。
李时珍历时27年,于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配有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计1892中,附有治病药房11096条,集中国历代药物书籍之大成,具有重要价值。
这其中每一个药方、每一种植物、每一个药材的药性、药效等等,全都是靠他怎样得来的?
生:尝出来的。
师:尝出来的,访出来的,然后带着疲劳、带着辛苦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没有这样一个人,我们今天的中医就不会这么发达。这三个人改变了我们整个人类的历史!
现在就选取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的事迹,好好读一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生:(自由读。)
师:这三个人,他们经历不同,国籍不同,生活的年代也不同,可是,他们什么相同呢?
生: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他们拥有同样成功的秘诀。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仔细读读,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反问句。
师:你能不能换一个说法来说?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快“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师:你把它变成了陈述句,意思更明确了。那么,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呢? 生:更能体会出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性。师:也就是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这句话中有几个加引号的词,你觉得这几个词实际指的是什么? 生:“滴穿顽石”指的是克服困难。师:“滴水穿石”实际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师:还有—— 生:目标专一。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举这三个人的例子,来向我们讲这个道理? 生:因为他们都具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还甘于奉献。师: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我觉得举这三个事例是因为这三个事例很有价值。生:我觉得这三个事例有说服性。他们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生:他们的事例很突出。
生:这三个人我们都知道,而且很著名。他们的例子也是最突出的。师:这就叫举典型事例。他们的事例是最突出的,古今中外都包 括在内了。
【拓展延伸,关注文体】
刚才我们读了第三段。其中有一个标点符号你注意到没有?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有这样精神的人还有很多很多,那你还能想到谁? 生1:李广。诗中说他射箭力气很大,说明他每天坚持练习。生2:富兰克林。在第19课学到的,他面对别人的嘲笑始终不放弃。生3:司马光写《史记》花了好多年时间。
师:我们来看一些名著究竟是花了多少年时间完成的。生(自由读)
1.班固写《汉书》费20余年心血。2.王充写《论衡》花30多年精力。3.许慎编《说文解字》用22年时间。4.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19年时间。5.沈括写《梦溪笔谈》耗39年心血。
6.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费34年时间。
师:这些人同样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你还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这些人的精神? 生:持之以恒 生:坚持不懈 生:锲而不舍 生:目标专一 生:一心一意
师:我们能够想到很多词来阐释什么是滴水穿石。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读的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课文让我们学知识。师:别的课文不是学知识吗? 生:还给我们一些启示。
生: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是要我们了解一些道理。
师:你说得还不太准确。这篇文章不是说明文,而叫议论文。像这篇课文这样,是为了向我们讲明一个道理,并且它通过一些正面、反面的事例,来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讲清楚。这种文体我们叫它议论文。
【总结全文,回顾重点】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自己的收获。
生:我学到了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生:我们一定要在幼年的时候打好基础,然后我们才能为祖国争光。生:我们要像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那样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我们要在前进的道路上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滴穿一块块顽石,最后取得成功。师:同学们,一滴水如果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它就拥有了了不起的力量;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也能建立了不起的事业,取得了不起的成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和铭记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再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下: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相信每一个同学也能够用这样的精神来鼓舞自己,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作业设计】 师:今天的作业: 一星级:归类积累本文的成语。二星级:写一篇读后感。
三星级:课外搜集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一听。下课。
附: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论说文)
正:太极洞奇观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反:雨水
举典型事例
第五篇: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材分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说理性课文。本单元都是围绕“美好品质”来创作的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通过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介绍,列举古今中外三位名人因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和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要想成功必须目标专
一、锲而不舍的道理。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我分几步设计了教学程序:开始先让学生谈谈“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有怎样的理解”,意在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这是知识的基础部分;然后通过学习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接下来通过学习文中的三个例子,让学生们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启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PPT课件
2、课前搜集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勤奋的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略
二、初读课文,解词通文
1、了解奇观
2、引导质疑
3、提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
5、师生交流本课词语,体会词语含义。
四、指导书写生字:略
四、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接连不断
滴水穿石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3、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二、学习第1、2、4自然段
1、过渡: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一滴水如何可以滴穿顽石?
2、读文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找出使得水滴变得力大无穷滴穿顽石的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3、过渡:那么雨水的力量又如何呢?找出课文中相应段第四节,指名朗读。
4、为何它不能把石块滴穿?(它没有专一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5、老师带领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我们像水滴那样什么事都能做成。)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习课文第三段
A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幻灯7)
B、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⑴自读。
⑵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⑶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指名读→谈体会→喜欢读的一起在读中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2、简洁介绍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写作技巧。
课文中列举的三个人的事例,这种写作方法叫举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这种写作方法很值得我们在习作中学习。教师点拨一下“古今中外”一词(这三个名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这就叫“古今中外”,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精当。)
3、学习第五段
作者通过写这些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生回答)。齐读第五段。
三、拓展迁移
1、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几个靠“滴水穿石“精神
成功的例子,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课前请大家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实现了理想的例子,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2、交流搜集抄写的一些诸如“不教一日闲过”的名人名言做成书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勉。(学生交流)
四、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反思: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