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记摘抄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五帝本纪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史记.夏本纪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 “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臵其中。慢於鬼神。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史记.殷本纪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饹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 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崩,子懿王畑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逝世,儿子共王繄扈(yīhù,医户)继位。共王出游到泾(jīng,径)水边上,密康公跟随着,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国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都不敢猎取太多的野兽,诸侯出行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不娶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宝物,最终准会灭亡。”康公没有献出那三个女子,只一年,共王就把密国灭了。共王逝世后,他的儿子懿王囏(jiān,艰)登位。懿王在位的时候,周王室衰落了,诗人们开始作诗讥刺。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 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zhì,智)。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年,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饹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四十六年(前782),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shēng,生。按又作“涅”)继位。幽王二年(前780),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商、周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三年(前779),幽王宠爱褒姒(sì,似)。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想废掉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后来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宠爱,就想废掉 申后,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块儿废掉,好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史记.周本纪
第二篇:史记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
分类:选修9-中国小说欣赏+传记选读 | 标签: 项羽 史记
本纪
陈涉世家
成语
2010-05-28 10:17阅读(1838)评论(0)
史记《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总结
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古今异义、重要虚词、特殊句式等
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③以是知其能。4)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5)重点句
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 1)活用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2)重点实虚词
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 3)重点句
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
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4、第五段字词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辟”通“避”)②骑皆伏曰(“伏”通“服”)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第七、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 6)成语
自矜功伐
《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
http://6581.x5dj.com/GroupForum/6581/00492281.shtml 序言
鲁迅先生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论从其历史意义还是文学成就上都堪当此誉,名副其实。其中,《史记•项羽本纪》无疑更为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霞光。很多人都穷其一生致力于《史记•项羽本纪》的研究。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所涉及的人名之多,地名之广,官名之杂。这无疑是进行深一步探究的挡路石。因此,编者们决心编写这本《〈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以方便广大读者对《项羽本纪》的研究。《〈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基本涵盖了全部的陌生的地名、人名、官名。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对《项羽本纪》的研究,并且对研究有所邦。《〈项羽本纪〉文化知识辞典》所选择的文献资料具有权威性,真实可靠,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借此在阅读《项羽本纪》之时畅通无阻,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帮助。一、一词多义(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拔(bá)①抽取,抽除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②攻下,攻克
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拔动•改变
确乎其不可拔角了《周易•乾》 ④突出,越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孙丑上》
持(chí)
①一只手从下托扶
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
②掌握
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 ③控制,挟制
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 ④对之,对峙
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
操(cāo)
①拿着,握在手中
大王何来操《史记•项羽本纪》 ②品行,品德
有贤操《史记•张汤传》
③担任,从事
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惮(dàn)
①害怕,畏难
虽吴子子弟以已惮籍《史记•项羽本纪》 ②通“瘅”,因劳成病
气申明前令,哀此瘅人《明史•李信圭传》 故(ɡù)
①缘固,原因
故姓项氏《项羽本纪》 ②事,事情
讲中外之事《谭嗣同》 ③旧,与新相对
新故异备《韩非子》 ④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⑤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⑥副词,故意
广故数倍欲之,忿圭尉《陈涉世家》 穷(qiïnɡ)
①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
②困,处境艰难
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 ③尽,穷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 ④追究到底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将(jiānɡ)
①扶助,扶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②拿,持
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 ③带兵,领将
使公及恒楚将《项羽本纪》 ④将领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矫(jiǎo)
①举抬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②假传(命令)
乃渡江矫陈王命《史记•项羽本纪》
③强的样子
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 略(lüâ)
①疆界
王与之武公之略《左传•庄公二十一东》 ②侵略,掠夺
西略地至雍丘《史记•项羽本纪》 ③简略,简单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答司马谏议书》
④丝毫
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乃(nǎi)
①代词:你,你的 无忘及之志《伶官传序》 ②原来是
当立者及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③就,于是
项梁及教项籍兵法《史记•项羽本纪》 ④连词,于是,才
内食者鄙,未能远谋,及入见《曹刿论战》
⑤副词:竟,却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佩(pâi)
①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②佩带,挂
佩其绶印《史记•项羽本纪》 趣(qù/qū)
①意向,意旨
览其旨趣《琴赋》
②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③通“趋”,跑,疾走
趣义帝行《史记•项羽本纪》 期(qī)
①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②期望,要求
良剑期手断《吕氏春秋•察今》 ③至,及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④约定
项羽及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史记•项羽本纪》
⑤副词:必定约定
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西门豹治邺》 若(ruî)
①人称代词:你,你的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史记•项羽本纪》 ②像,如同
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竖(shù)
①直立
安都及令军士多伐松木,竖棚列营《核舟记》
②童仆,年轻仆人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之羊》
③对人的蔑称
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 稍(shāo)
①指事物末端
烟生七窍,冰浸四稍《魔合罗》 ②少许,略微
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③渐渐地,慢慢的 稍夺之权,范增大怒《史记•项羽本纪》 郤(xì)
①空隙
依乎天理,批大
《庄子•养生主》 ②隔阂,嫌怨关系上裂痕
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③地名 ④姓 幸(xìnɡ)
①宠爱
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 ②幸运,幸福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③欢喜
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 ④希冀,期望
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 眴(xuàn)
①目动
梁眴籍日《项羽本纪》
②通“眩”眼睛昏花
臣常有颠
病《剧美新》 徇(xùn)
①巡行
广陵人吕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史记•项羽本纪》
②带兵改取地盘
当此之时,诸侯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史记•陈涉世家》
③示众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示众《史记•高君列传》 ④形容词:敏捷,迅速
弱而能言,幼而徇养《史记•五帝本纪》 益(yì)
①富裕,富足
如此者,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②副词:更,更加
益轻秦,有骄色《史记•项羽本纪》
③副词:渐渐的 始皇帝益壮《史记•吕不韦列传》 以(yǐ)
①用,使用
大臣怨于不以《汉书•杜周传》 ②认为,以为
臣以王之反宋矢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
③率领
宫之奇以足行《左传•僖公五年》 ④原因
良也以也《与吴质书》
⑤介词:因为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传》
⑥凭借—身份,按照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⑦介词:用
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 倚(yǐ)
①斜靠着
或倚夷门而笑《解嘲》
②斜依靠,仪仗
我倚名族《史记•项羽本纪》 ③偏斜
宫殿坦屋项《后汉书、杨震传》
④椅子
黄筠椅子十二只《暑中早起东•斋独坐》 纵(zînɡ)
①发放
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
②耸,向上引
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
③连词,即使,纵然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三、古今异义(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以故事得已 古:先例,旧例
今: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古:大江以西 今:省会名,江西省
3、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 古:在此,在此时 今:承接连词
4、因置以为上将军
古:让……成为,把;为;当做,此意指任命为; 今:认为
5、非社稷之臣
古: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今:代表国家
6、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古:妻子和儿子; 今:指丈夫的配偶;爱人。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古:
1、缘故(名词);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非常:古:意外事故(名词)
今:很,大(副词)
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河之北,河之南; 今:省会名,即河北省,河南省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 今:鱼的肉
10、古之帝者地方千里
古:①当地的事;②土地方圆;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此外取②意)
今: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11、约为兄弟 古:有时单指兄或弟
今: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呼士兵为兄弟
1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古:歌伎,宫妃 今:美貌女子
13、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 于是:古:在此,这时候 于是:今:承接连词 慷概:古:意气激昂 慷概:今:大方,不吝啬
14、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古:侍卫人员
今: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
15、鲁父兄乃降 古:有时单指兄
今: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
1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古:悬赏 今:购买
17、然羽非有尺寸 古:权柄,权势 今:一种单位(量词)
18、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古:治理或管理(国家)
今:①筹划并管理(企业等);②泛指计划和组织 二 通假字(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
2、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伏”通“服”)
3、军彭城东,欲距项梁(“距”通“拒”)
4、已拔,皆阬之(“阬”通“坑”活埋,坑埋)
5、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倍”通“背”背叛)
6、自怀王入秦不反(“反”通“返”返回)
7、楚逢午之将皆争附君者(“逢”通“蜂”)
8、数使使趣齐兵(“趣”通“促”催促)
9、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说”通“悦”,欣赏)
10、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罢”通“疲”,疲惫)
1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被”通“披”,披着,穿着)
12、猛如虎,很如羊(“很”通“狠”,不听从,执拗)
13、将戮力而攻秦(“戮”通“翏力”,合力,并力)
14、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见”通“现”,现成的,原有的
15、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埽”通“扫”,尽)
16、皆沈船,破釜甑。(“沈”通“沉”,沉下)
17、今成能胜,高必疾妒吾功(“疾”通“嫉”,嫉妒)
18、愿将军孰计之(“孰”通“熟”,仔细的)
19、将军何不还兵与诸候为从(“从”通“纵”,指联合攻秦)
20、此孰与身伏鈇质(“鈇”通“斧”,斩人用的邢具)(“质”通“?”,斩人时所垫的砧板)
21、妻子为僇(“僇”通“戮”)
22、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度”通“渡”,渡过,渡河)
23、诸将微闻其计(“微”通“ ”,窥探,探察)
24、毋内诸候(“内”通“纳”)
25、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26、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2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2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30、诸候罢戏下,各就国(“戏”通“麾”,将帅的大旗)
31、以复赵王,请以国为反蔽(“反”通“返”,返回)
32、围汉王三币(“币”通“匝”,即环线一周)
33、详惊愕曰(“详”通“佯”,假装)
34、请为王诳楚为王(“诳”通“诓”)
35、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已”通“以”,以上)
36、直夜溃围南出(“直”通“值”,当,趁)
37、辟易数里(“辟”通“僻”)
38、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通“服”,信服)
39、乘埶超陇亩之中(“埶”通“势”,权势,权柄)40、尚不觉寐而不自责(“寐”通“悟”)
41、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给…看)
四 文言句式(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列)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断句)
2、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3、封于项(被动句 于项封)
4、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前置宾语)
5、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6、彼可取而代也(被动句+省略句 可<被吾>取)
7、陈涉等起大泽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大泽中)
8、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判断句)
9、有名于楚(状语后置)
10、军彭城东(状语后置+省略句 <于>彭城)
11、未闻所在(省略句 闻<陈王>所在)
12、军胡陵(状语后置+省略句 军<于>胡陵)
13、陈胜败固当(状语后置)
14、今君起江东(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江东)
15、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状语后置+省略句 心<于>民间)
16、大破秦军于东阿(状语后置)
17、西破秦军濮阳东(状语后置)
18、大破之定陶(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定陶)
19、秦兵已破于定陶(状语后置+被动句 于定陶被破)20、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状语后置+省略句 王<于>钜鹿)
21、破秦军必矣(状语后置)
22、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省略句 内<……>而)
23、及之齐(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齐)
24、使桓楚报命于怀王(状语后置)
25、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
26、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
27、诸侯皆属焉(省略句 属<于项羽>焉)
28、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省略句 军<于>原棘 军<于>漳南)
29、至关中不听(省略句 <秦吏卒>至)
30、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状语后置+省略句 人<于>新安城南)
31、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击<之>破)
3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固定句式 无所……无所……)
3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判断句)
3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
35、具告以事(状语后置)
36、孰与君少长(固定句式 孰与)
3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
3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状语后置)?
3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判断句)? 40、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
41、籍何以生此(宾语前置)
42、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43、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
4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
45、加彘肩上(状语后置+省略句 彘<于>肩上)
46、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47、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
48、何辞为(固定句式 何……为)
49、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50、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5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
52、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为+动词)
53、暴露于野三年(状语后置)
54、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
55、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判断句)
56、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之<于>江中)
57、陈馀迎故赵王歇于代(状语后置)
58、奈何弃之?(固定句式 奈何)
59、楚起于彭城(状语后置)
60、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状语后置+省略句 子<于>荥)61、反国之王,难与守城(省略句 与<之>守)62、乃止壁河内(省略句 止<于>壁)
63、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省略句 命<于>怀)64、两人尝有德于项梁(状语后置)65、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状语后置)66、为之奈何(固定句式 奈何)
67、项王君壁垓下(状语后置+省略句 壁<于>垓下)68、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省略句 饮<于>帐中)69、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固定句式 奈…何,奈…何)
70、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71、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被动句 所当者被破)72、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被动句 被困于此)7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固定句式)74、乃分其骑以为四队(省略句 <项羽>乃)75、乃谓其骑曰:“何如?”(宾语前置)76、汉军至,无以渡(固定句式 无以)
77、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何……为)
78、籍独不愧于心乎(固定句式+状语后置)79、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 以<之>赐<于>公)80、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判断句)8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状语后置+省略句 头<以>千金)
82、起陇角之中(状语后置+省略句 起<于>陇)83、身死东城(省略句 死<于>东)
第三篇:《史记》
《史记》读后感
很早就知道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史实的模式,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在阅读《史记》之前很激动,可是真正拿起书看的时候头却觉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看本纪和世家的时候,繁杂的家族谱和人物关系使我不得不经常把书来来回回地翻着看,虽然看书的过程中有点索然无味,但是在看完《史记》后,真的有了一种全新的收获。仿佛自己去过了书中记载的各个朝代,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真实感受到了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爱上了祖国这样厚实的历史积淀。《史记》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二本纪是对各朝代历史帝王活动的记录,十表是大事年表,八书是关于社会制度及天文水利等方面的记载,三十世家是周代各诸侯国的历史和汉代列侯的传记,七十列传是人物传记,是核心部分,开创了纪传文学的先河。
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
说到《史记》就不得不提《报任安书》,在《报任安书》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司马迁做《史记》的原因。司马迁作为史官地位低下,想要推贤进士而又不能,后因为李陵求情而身受极辱。作为史官世家的后代,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忍辱偷生,最终做了《史记》这一开创性的伟大著作。
通过《史记》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而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四篇:史记
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 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 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 ”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 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 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发现并利用了新史学与新史剧之间的协调动力关 系,使纯粹的思想或学术变成大众世界观,创造出意识形态整体性。
一、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 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毛泽东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 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 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人民本 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人民本位的应该阐 扬,反乎人民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 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人民本位的东西。这 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人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 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 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 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 则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革命的 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 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 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革 命”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 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 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 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 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 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意识形态并争夺“知 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
整 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人民,成为人民的思想与信 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 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政治家,不能 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 ”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 构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 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意识形态的代言。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革命。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 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 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革命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 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 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 表着模糊的人民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国贼”,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抗战意识形态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 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 发——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 》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 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 “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 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强暴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 》,《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意识形态的 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 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镇压农民起 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政权)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 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 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 杨景辉著,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 结构意识形态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意识形态结构本身的脆 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 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 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 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 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 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意识形态力量。郭沫若 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 的国民党与延安 的共产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意义。国民党看到 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中国的正统政权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共产党看 到农民起义推翻了正统政权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 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 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民运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 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 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 谢 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
对于构筑意识形态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 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政治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 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的活动场所。国民党政权下郭沫 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与政治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 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 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 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 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 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人民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 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 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 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 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 姬归汉,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 学研究不再提“人民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人民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 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 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 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 史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 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意识形态的使命,反倒是意识形态开始构筑历史。郭 沫若有时强说革命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 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 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二、新史学的意识形态意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中历史剧创作的领导 者。他同时以史学与史剧的方式,实现了从历史构筑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在 有机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大众化的现代意识形态语境上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将 他当作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典型,思考中国现代启蒙与革命立场上的“有机的知识分子 ”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将典型性表现到极致的 个案。
从史学角度看,他体现了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新史学”的理想。1902年2月到11月间,《新民丛
报》分6期连载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注:分别刊载于《新民丛报》第1、3、11、14、16、20期,本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42页。)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梁启超认为,历 史是叙述国族之进化的学术。国族是历史的主体,进化是历史的精神,历史则表现为国 族之间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进程。中国无历史,是因为旧史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中国的史是君史,一朝一姓的家谱,势利腐儒堆积的耗损民智的故纸堆,培养国民 的奴隶根性。梁启超呼吁在新观念下建立新史学,当时虽有异议,但响应者众
第五篇:读史记
一招胜败
——读《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有感
落叶堆了一层又一层,故事编了一次又一次,骗得了时间,骗不了结局。历史没有选择的余地,告诉你,败的是自己。
——题记今日无事,管窥王立群《品项羽》而为感。
项羽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有的人恨他,有的人爱他,恨他的优柔寡断不成大器,爱他的风度翩翩潇洒从容。也有人喜欢拿他和刘邦那个痞子比,来比较二者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成大事者的种种特征。今天我们不谈这个,仅仅把项羽这个人剖析出来,读读他的人生,看看他的经历,结合王老先生的观点,来单纯的看这段历史故事,来祭奠千年之前的战魂……
Part1:感性•败亦为王
我看见他,西楚霸王项羽。
我看见他,乌骓长戟,红缨素衣。
我看见他,星目剑眉,英勇无敌。
只是,我看见他的时候,亦看见了结局。
我看到他勇冠三军,怎样在巨鹿破釜沉舟,大灭秦军,怎样的光明磊落霸气十足……但是,我还是清楚的看见,历史,不会因他改写。这一战过后,明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江山,已不再是他的。任他是一代霸王也好,任他是自古豪杰也罢,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今天,我清楚的看到,这个平日里刚毅坚强的男人,扑在虞姬的怀里,像一个孩童般,泪流满面,他忘不了垓下一战,他是如此的狼狈,蒙受怎样的耻辱,风尘之后,他早已无力回天,他无奈地看清,王室里的帝王宝座上,刻的分明不是“项”,而是“刘”,他的心,很痛很痛。他可曾想过,有这样一天,他堂堂西楚霸王,也会有如此四面楚歌的境地?笑话,笑话……天亮了,项羽走出军帐。军士们衣衫褴褛,早已没了生气。夜晚的篝火还未熄灭,枯木树枝也很配合的无力耸搭着。硝烟四起的远处,那,是刘邦的军队吧……项羽笑了,笑得凄凉。他解下佩剑,发出最后一次的命令——“凡有妻儿老母者,弃甲还乡,皆可降刘,都走吧!”士卒们怔怔地看着他,他仿佛一夜间苍老了许多,虽然他仅仅31岁,该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今天,他却如生了一场大病一般,没了英姿。
虞姬在帘后垂泪,他爱的男人,她知道,他不会投降,那么,只有一死。项羽转身,对着身后的虞姬唱出那更古不变的心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心碎,“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自刎以谢,血流于地,长出美人花,凄凄如血。泪水溢出我的双眼,我知道,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心,也在抽搐……不久,他只率28铁骑,只身破敌,最后一战里,他一人力斩百将,立于乌江边,依稀见到昨日的飒爽容颜。士兵们苦苦哀求,他只闭着双眼,固执的不肯回
头。丢下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拔剑,自刎。剑出手,人首分离,血溅三尺,涛声依旧,日暮如血……一代天骄,以这样悲壮而从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辉煌壮烈的一生。戎马岁月里,他的光明磊落,不过是一剂毒药。古往今来凡欲成大事者,无一不心机重重,各有手段,然,他太正直了,以至于死前还这般潇洒。
一切的一切,过了,散了,没法重来……王立群言:“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错坐在了用人之人上。”是啊,要怪那也只能怪上天安排错了位置,从一开始,这,便是一出悲剧……今天的我们,再怎么想象,再怎么希望他卷土重来,都只是梦罢了后悔,只因一念之差。败一笑,成一笑,自逍遥。
我们只能说,历史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的卷轴里,只会铭记强者。但是,项羽是个例外。他,败亦为王!
Part2:理性•败亦应当
流氓什么都没有,却有胆量。而且,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只有胆量。你想吧,他们没有家财,不怕破产;没有职务,不怕罢官;没有地位,不怕丢人;没有知识,不怕说错话。那他们还怕什么?怕死?笑话!谁不会死?不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吗?我本来就买不起棺材。不就是身败名裂吗?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名。不就是不得好死,要千刀万剐吗?对不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只要能把皇帝拉下马,咱就赚了。就算拉不下,能吓他一跳,咱们也算没有白活。反正,“我是流氓,我怕谁”?当年的刘小,后来的刘邦,大约就是这种心态。但,如果你以为刘邦只是个“傻大胆”,那就大错特错了。
刘邦虽然是在并无太多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出场的,但他一上场,就有了明确的现场感,也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过,这里说的成功,是指“最终的”。因此,也允许暂时的失败,却一定要反败为胜。像项羽那样,觉得胜利无望便自暴自弃,只求一个漂亮的亮相和谢幕,以维护自己的英雄体面,这样的傻事,刘邦是不会干的。
所以,为了那最终的胜利,刘邦做了许多项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礼贤下士,倾听忠言,改正错误,克制欲望,以及在入秦之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等等。这使他大得人心。既得天下百姓之心,又得谋臣将士之心。事实上,刘邦最大的长处,就是知人善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曾和群臣讨论项羽为什么失天下、自己为什么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却能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能不失败吗?
这是实话。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刘邦却能运用集体的智慧。所以刘邦虽然一无所能,却又无所不能。可以说,项羽遇上这样“No face"的对手,也是天意了。
这是从刘邦的角度来看项羽的失败的,我们再来看看项羽自身有没有什么毛病。
第一个是性格方面。项羽的性格可以用韩信的一句话来形容,妇人之仁,匹夫之勇!而在史记里面,项羽的性格是多疑,嗜杀,任人唯亲。项羽打仗是很能打,“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但是他却过分地迷信自己的武力。打仗的时候,他作为一个主将,却亲自去冲锋陷阵,而不是从战略或者战术上指挥军队;士兵受了伤,他亲自拎着饭菜去慰劳士兵,但是一到了封赏下属的时候,他却吝啬起来,不能封赏。每每攻破一座城池,都喜欢屠城,可以讲是“城无遗类”,遇到对他说话有点过分的人,烹之,对待俘虏无不坑杀,从不手软!分封天下诸侯,和自己关系好的就多封一点,和自己关系不好的要么少封,要么凉拌。对自己的手下诸多猜忌,逼走范增,打压英布,自己砍掉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第二个方面则是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秦朝灭亡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和部下达成了共识,想要夺得天下,就必须要灭掉项羽集团。所以,刘邦集团在后期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都是瞄准了项羽集团;而项羽此时在做什么呢?攻入咸阳,烧杀抢掠,一把火烧掉阿房宫,抢够了,分好地盘了,衣锦还乡。以至在鸿门宴上,放走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刘邦,养虎为患,最终兵败自刎。
第三个方面是军事战略上的表现。项羽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武力,喜欢和刘邦直接的干,甚至愚蠢到在两军对阵,提出要和刘邦单挑的要求!他不从战略和战术上入手,就死死地盯着刘邦的人头,刘邦的人头去到哪就追到哪,所以项羽的地盘是得来艰难,失去容易,兵力和粮食被刘邦一天天地消耗完,最终因“少助,食尽”,被逼和刘邦“鸿沟议和”。
所以,在作为一个军事和政治集团的领导者身份上,平心而论,刘邦比项羽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他们争夺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成败,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天下!无需要去考虑过多的儿女私情,只需要想着如何去消灭对手就够了。项羽,远远比不上刘邦。而政治,本来就是如此。因而项羽虽称一世英雄,败亦应当了。
不管怎么说,从楚汉之争开始的一瞬,项羽便决定了他要走下去的路,哪怕是一条凶险无比的不归路,他还是坚定无比的走了下去。这一点也确实令人佩服。无论于公于私,项羽都是一代霸王,这无可厚非。但是从一个史学家的角度看来,项羽的兵败也是必然,历史的冰凉与无情也成就了这个铁铮铮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