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11历史
曾棚发
110200052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全文共十三篇:兵势、军形、行军、九变、谋攻、军争、虚实、作战、始计、用间、火攻、九地、地形。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孙子在开篇即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五个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倾向你这边。道是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天”、“地”强调作战的天时、地利条件。“将”说的是领导者的策略、领导能力。“法”强调法规纪。“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古代,将领只要熟知上面五点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计篇中孙子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明孙子战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表明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相当审慎;“兵贵胜,不贵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表明孙子对如何进行战争相当谨慎。
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五项基本因素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等季节变化。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等地形条件。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等条件。法制,是讲部队的编制、将帅的职责等部队基本情况。
孙子认为用兵作战不单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它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决斗。战争是以有生力量为主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智力斗争,使用诈术是它的特征。用兵作战以欺诈为原则,要领在于诡诈(欺骗)。其诡道思想在“诡道十二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诡道十二法”:
1、能而示之不能
2、用而示之不用
3、近而示之远
4、远而示之近
5、利而诱之
6、乱而取之
7、实而备之
8、强而避之
9、怒而挠之
10、卑而骄之
11、佚而劳之
12、亲而离之。诡道“前四条”是以相反的形象迷惑对方,使对方不辨真假。“后八条”是因势利导造成不利于对方而利于我方的假象。
孙子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孙子》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战争情况。它提出一些正确认识战争情况的原则和方法。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在敌对双方激烈对抗的战争中要取得胜利,作战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彼己双方情况的全面了解之上2、“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善于根据战场敌情的变化,去运用适宜的战法。为此,作战必须要预有准备,“先为不可胜”,但决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都要以敌情的变化为转移。3、“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认为:“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两军相争,双方都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危险的一面。聪明的战争指导者应该把利弊俩方面都考虑到,而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或有害的一面。4、要善于观察敌人并了解敌人行为的本质内容。《孙子》认识到既要了解战争中的现象也要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要了解本质通常要费一番功夫。“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它强调认识战争情况必须把一切不易注意到的细微现象都收集到,全面了解敌情,并且要对收集到的情报“微妙”一番,即经过认真的思索,以抓住本质,抓住敌人的真实意图。
《孙子兵法》开篇就强调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慎重对待。其后,它又不断强调难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兵凶战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它强调不需要战争,就使敌人俯首称臣,这是战争的一种不战而胜的思想。这样就不用伤害百姓人民、下属甚至自己。其实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是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同时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寥寥千余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广为传播。《孙子兵法》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很大的启发。
第二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继承遗志,开创未来——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书里讲述了以雏鹰队(雏鹰队就在我们身边)为代表的优秀学生走遍中国带领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雏鹰队拜访抗日英雄这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抗日时期时的中华儿女在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无数的革命先烈都前仆后继英勇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中王二小这个人物的名字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吧,其实王二小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他是太行山区英雄少年的代表。王二小的原型人物是一名叫王珠的少年儿童,一天,他在山上观察敌情时发现鬼子又来村子里扫荡,立即大喊:“鬼子来了!”,为了拖延时间,王珠带领敌人进入了一片埋有地雷的萝卜地,当即便炸死了两个鬼子,气急败坏的敌人残忍的杀害了王珠。看到这儿我被王珠英勇的精神所感动,当时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儿童团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他们不但不能上学,还要天天站岗放哨,而今天,我们却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作业,下课了和同学们一起无忧无虑的玩耍。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是哪得来的呢?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今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的强大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为生在中国而感到自豪。明天,祖国会更加美好,中国会因为我们倍加荣耀。
四三班 徐天泽
第三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对现代人的影响
----读《孙子兵法》有感
13秋英语1班 汪海媚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虽然此书是用于战争时期的兵书,但是其中的很多道理都适用于现代社会。俗话说的好,商场如战场,现如今,生意人之间的利益之间虽不见血,但杀人于无形。刀光剑影都隐藏在利益之下。《孙子兵法》中,有一段就能体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大意就是: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这其中的兵者,诡道也。运用于商场也是妥帖,商人皆奸诈,无商不奸嘛,不然就很难成为成功的商人了。在现代社会,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有谋略,只有有了谋略,他或者说他所代表的集体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可以统领他的队伍,展现出各自最好的能力。
还有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如今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知己知彼才有胜算,才能分析利弊,分析彼此的差距,和缺点,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
这段话也是指在提醒人们在做事之前,要分析利弊得失,要有比较有谋划。对自己是否能赢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实施。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意思是: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
虽然《孙子兵法》是过去的兵书,但是它影响深远,对于现代发展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把他作为枕边书,运用到生活中去,一定对我们有所裨益。
2014年4月5日
第四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可以这么说,做人做事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要掌握这门学问,抓住其本质,就必须对现实生活加以提炼总结,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来,人们才能有章可循,而不至于迷然无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兵书是《孙子兵法》,这几乎可以成为定论“。
以前我就听说过《孙子兵法》的鼎鼎大名,所以我读了一下,果然名副其实,我很佩服孙子能在战争时期写出这么好的兵法书籍。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孙子兵法》通篇以智慧为本质特征,孙子的每一句话都是智的凝聚,谋的浓缩,人们可以从《孙子兵法》的深邃哲理和智谋中,领略观察事物的辩证思维原理,树立战胜对手的竞争意识,学到处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手段,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在对积极人生的探索中,人们能从《孙子兵法》中得到激励和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物竞争天择,适者生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生如同战场,要生存,就要不停地战斗,不仅要同社会环境作战,同困难和挫折作战,同尚未认识的事物作战,同自己的思想观念作战,还要同命运作战。在这些战斗中,移植和借鉴《孙子》的原理,对于我们把握人生的主动权,在”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计篇》)的人生之路上立于不败之地,争取美好的人生,将不无裨益。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虽然短短十三篇,却是孙武呕心沥血,花十年创作而成,可谓字字斟酌有力,兵家之道至今为世人所传唱与研究。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已,取得完全的胜利。《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于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
《行军》篇主要论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孙子兵法》虽然它写的是当时行军打仗的策略,但是它对指导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我们做人做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孙子兵法》里讲的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纸上谈兵,全军覆没;避开锋芒,发动反击,一举获胜;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孟获;淝水之战中东晋将领运用激将法,以少胜多;勾践卧薪尝胆;刘邦声东击西,麻痹敌人而取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关羽出其不意水淹曹营;孙膑减灶诱敌;项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取得胜利;弦高的虚实攻击法;成吉思汗虚虚实实让敌人无法辨别,出奇制胜;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夺取胜利;晋文公信守诺言,以退为进;狭路相逢勇者胜,陆逊利用地形采取火计击败刘备,投亡地然后存,陷死地然后生。这些都体现出高智慧的战争策略,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社会,夸张一点地说,我们每一天都活在无形战争的炮火里面,想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懂得如何指定我们的策略。《孙子兵法》就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
第五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套《孙子兵法》的书,一共13册,我看到第一册就让我爱不释手。这套书并不晦涩难懂,里边有生动的历史故事,从历史故事中,我读到了孙子的智慧。在今天,人们看过后,都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文学著作,它更是一本教你做人和做事的书。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给我们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金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指的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我觉得,在学习中,没有一层不变的学习计划,不能完全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实施,应该多去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改变计划和学习方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句话大家也都很熟悉。在足球比赛场上,要想赢得对方,既要靠脚上球技,也要靠策略。当对方守备最薄弱的时候,在对方毫无守备的情况下突然发起攻击,这样就可以出奇制胜。当然,孙子也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每场足球比赛前,教练都要带着我们分析对手的情况,让我们了解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我们要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每个人的球场位置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击败对手。
《孙子兵法》中还藏着其他很多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
孙子兵法读后感2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书的海洋里“捕捞”,过了许久才网住一条大鱼—《孙子兵法》,包装纸上写着还赠《三十六计》,一石二鸟,买定了!
经过两个星期的细心“解剖”,我如庖丁解牛一样对这两本书了如指掌。
书的作者孙武是春秋时一位大将,别瞧他是一代武夫,可写起书来也是顶呱呱!翻开书的第一页,精彩的战争策略就会让你爱不释手,甩也甩不掉。一个个战争谋略,一场场血腥而充满智慧的战争典故:“空城计、美人计、连环计、围魏救赵、金蝉脱壳、调虎离山……”精彩的故事层出不穷。那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王侯将相让你大饱眼福。
孙子告诫后人“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要知你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告诫人们勇往直前;又在“三十六计,走为上”告诉人们大丈夫能屈能伸。
《孙子法兵·三十六计》虽然是一本记叙战略与典故的兵法,但是孙子想告诉我们:“放下你们的武器吧!人类需要永远的安宁与和平!”
孙子兵法读后感3
原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解析:因此主将有五种风险:心存死志,就杀了他;想要活命,就可以俘虏他;容易生气,就可以骂他;廉洁自爱,就可以污蔑他,爱护百姓,就可以骚扰他。这五种风险存在,主将就容易犯错,用兵打仗就容易造成灾难性后果。消灭敌军杀死敌军主将,一定是从这五个方面下手,不能不警惕,要提前做好应对防范。
理解:这段讲的是主将,将为三军之魂,也是三军之胆。管理不好自身情绪的主将,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被对手引爆就容易炸死自己,害死部队。孙子还列举了对付敌军主将的五种方法。骚操作一波又一波,结合三国演义看效果更佳。
孙子兵法读后感4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历史战役,将帅们是运用什么样的战略取胜的。孙子说过:“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本书不能不看。
首先孙子从战略术上,概括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基本特点,论证了它们对官兵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灵活的应变措施,倡导在突袭作战中充分发挥战斗力。然后,孙子推崇战略出击,提倡深入敌国进行作战,认为这样做具有使士兵听从指挥,努力作战,就地解决部队休养,士兵勇敢无畏等优点。第三,孙子结合战略突袭行动的特点,提出一些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治军主张,比如强调政令严明,军令如山,禁止迷信谣言,重视保持军队的团结一致等。
这本书里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肯动脑筋、抓紧时间、遵守纪律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样能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孙子兵法读后感5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到家旁边的新华书店去看书。沿着书架,我边走边翻看起来,忽然,我在《孙子兵法》前停住了,抽出书架,翻看起来,立即被书中丰富生动的内容吸引住了。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其中的计谋到现在还在被许多国家不断运用着,连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也把它作为教材之一不断地学习研究。《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主要内容涉及对战争的基本原则、作战原则、战略战术等问题的论述。
从第一篇“计篇”开始,我一口气看到了第十三篇“用间篇”,每一篇都闪耀着军事家孙武智慧的光芒,其中引用的战争战例,让我学习了很多古代的著名战例,对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多了许多感官的认识。
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从中我还学习了孙武如何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学习越来越紧张,碰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需要独立面对的问题日益增加,这就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开动脑筋,把问题一个一个都解决掉。尤其是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扎实更加努力,认真思考,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的进步。
孙子兵法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三本书。其中一本是《孙子兵法》。读了这本书后,这深有感触。
《孙子兵法》的原著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曾借助它称霸天下;三国时期,诸葛亮对它爱不释手;唐太宗李世民更认为,没有一本兵书能和它相比。《孙子兵法》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它一共有十三篇,每一篇都有几个脍炙人口的名言和与其相应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在比赛、竞技中,都要有计谋,不能蛮干,不能有勇无谋。计谋也要按情况来制定,不能随便乱制定计谋。如果这样,那么肯定不管用。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率军攻打吴国。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士兵们又热又渴,于是,刘备就把军营移到小溪旁的树林里。吴国将领陆逊见了,利用树林的地形,使用火攻,击败了敌人。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勇有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孙子兵法读后感7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解析:孙子说:凡是用兵的方法,主将接受国君的任命和命令,聚拢军队整装待发,在难以通行的地方不要驻扎过夜,在四通八达的地方要提前找好盟友,在地形险恶的地方不要停留,在容易被围攻的地方要提前准备好方案,在没有退路的地方要决一死战。有些路不能走,有些敌军不能攻击,有些城池不能攻占,有些地利不能争夺,有些国君的命令不能接受。
理解:打仗,情况多变,思维不能僵化,在不同的条件下针对性的决策,时刻记得自己的目标,不要偏离,甚至要适当的放弃短期利益,承受一定风险损失。
孙子兵法读后感8
好久都没有再读这本书了。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读过,那时也读不懂,觉得可能是因为没有实战过,所以理解不了。
但是和平年代也没法实战不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然后我就开始了魔兽世界和DOTA生涯,不过水平稀烂,最终也没打太长时间。
现在想想,真不是实战不实战的事情,主要是经历的太少,理解了文字,但不会有切身的感受。毕业后在社会上磨练了几年,再来读这本书,终于能读出一点内容了,很开心。
另外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神书,很值得一看。
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神书呢,因为书里的知识是高度的总结,是有深度的金句。如同论语和道德经,里面的每段话都能让人有所感悟,这样的书才是好书,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活下来。
孙子兵法读后感9
大家好我叫阎旭,正好是我的本命年我终于十二岁了,上五年级,今年寒假我在家里感到很无聊,便在家里看了一本书叫《孙子兵法 》。
今天我在家里写完了作业,感到无聊,看电视没劲,玩电脑卡机,叫小伙伴,他们太忙。唉!无聊呀!我翻箱倒柜,在书柜里发现了一本书,我一看这不是我的《孙子兵法》吗?今天终于被我找着了!今天我可要
大看一场了!哈哈!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有十三篇,和孙子生平史迹,军事思想,等等~。从第一篇始计篇开始我看到了用间篇,我看着每一篇都觉得很有道理,还有战争战例,从中我不光知道了十三种兵法,还知道了许多战例,还增长了历史知识。
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知道了有名的战例,增长了课外知识,从中我还要学习孙武开动脑筋想方法,只要我开动脑脑筋也能想出好的`解决方法。
孙子兵法读后感10
原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解析:所以有智慧的主将考虑问题,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考虑好的因素时必须确保是真实可信,考虑坏的因素时一定要提前想到解决的方法。所以用诸侯的不利因素和灾祸使他屈服投降,用诸侯的目标事业使他听话行动,用诸侯的有利因素和好处使他改变行动方向。因此用用兵打仗的方法,不是敌人不来,而是他来我有办法对付他;不是敌人不进攻,而是我有让他攻克不下的方法。
理解:诸侯,是薛定谔的诸侯,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盟友,也可能中立。如何说服诸侯配合我方的行动,靠的就是利害关系。利害两个字简单,但是内涵丰富,回味无穷。孙子还是老样子:不打无把握之仗,为自己准备的牌很多。这部分讲诸侯,可结合战国策阅读,效果更佳。
孙子兵法读后感11
读了《孙子兵法》这本书。从中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任、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本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战争与计谋的重要性;二是战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孙子兵法》的精髓是慎战、重战观,宣扬“以战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这些观点在现在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战争的破坏性更大,若想在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让自己的国家各项实力变得更大,同时运用外交手段,以起到武力威慑,不战而胜的作用。
闲假日时看了《孙子兵法》这本书,对原文我几乎是看不懂,经过译文的解释,也只能算是似懂非懂呀!
孙子兵法读后感12
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故事是《孙子兵法之军形第四》的一个代表性战例,讲的是袁崇焕固守宁远。
明朝末年,后金皇帝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宁远,消息很快传到了宁远,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宁远城中人心惶惶。袁崇焕决定坚守孤城,他告诉士兵和百姓说:“后金军队一向残忍,向来是城破屠城,不管他们来多少人,我们都必须拼死一战,只要宁远城不被攻破就还有活的希望。何况后金军队也是人,是人就会死,何况我们也已经运来了11门西洋大炮,一炮过去就能炸死他们一大片。”他又把库房打开让士兵们看着里面的金银说:“谁要是杀死一名敌人就可以得到一两银子。”于是全城将士都斗志昂扬,集思广益,想出了许多杀敌的好办法,最后击退了后金军队,取得了固守宁远的胜利。
这篇故事讲的是: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加强内部的团结,确保法则制度的贯彻执行,所以就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孙子兵法读后感13
今天上午,恰好将一个雕刻有《孙子兵法》内容的竹质笔筒赠送给一名卢旺达文职同事作为礼物——联合国同事之间有交换小礼物的传统。
将笔筒递给她的同时,我正在向她解释笔筒上的内容。一名不认识的卢旺达上尉也在旁边,没想到上尉接过话头,讲得头头是道。
同事听后大喜,自己则又一次颇为感慨,感慨于《孙子兵法》在外军中的影响如此巨大。
我曾连问过5名尼泊尔军官,是否知道孙子和《孙子兵法》。5名军官都回答知道。其中一名尼泊尔少校告诉我:他电脑里还保存有孙武练女兵的英文视频。
坦桑尼亚少校对我讲:他曾在美国培训6个月,结业时美国教官送了他一本英文版《孙子兵法》作为礼物。
还有一次,我与葡萄牙中校争论,葡萄牙中校居然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话来支持他的观点。
我也记不清多少次外国军官主动提起《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为中国军队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外军中的影响力非同小可。老外提到孙子兵法时,一般也会提到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论》,将二者相提并论。《战争论》被奉为西方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克劳塞维茨则被尊为西方军事理论的鼻祖。
孙子兵法读后感14
如果一个人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个人欲望就会驱使这个人不择手段地去满足其私欲而不顾他人的死活,就会非常爱感情用事,必定会害人误己。
孙子不反对战争,但反对穷兵黩武。所谓“合于利而动”,其实就是“利”与“德”的统一。能够恰当地统一,关键在于领导者的道德修养素质,而不在于其学位和哲学理论水平的高低。就是说,素质是第一位的,哲学是第二位的。因为哲学属于理智而不属于理性,没有仁德可言。只是能言善辩的人是不能干大事的,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把握住“利”与“德”的关系。
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1。3)。国家、企业和单位在选才用人时,一定要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以上引用战争范例和《孙子兵法》最能说明问题,因为战争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又因为“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把做人方面的事情当作儿戏。如果在生活中“马马虎虎”地做人,可能只是在生活中造成一些麻烦和损失,可以重头再来,反复多次。但是如果养成习惯,在做大事时,就必定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想重头再来,就不可能再有机会了。
孙子兵法读后感15
这一本《孙子兵法》是姑妈给我买的,在大唐西市的商店里,我也很喜欢这本书。这个是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辛辛苦苦从经验中写下来的计谋,我不仅仅有一本孙子兵法的书,我还有孙子兵法小人书。
《孙子兵法》讲述的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是一部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的兵学杰作。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里面写了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意思是间谍篇)。每一篇都有从三皇到清朝的兵法范例故事。而且,每一篇的每个故事前面都有孙武(就是孙子)说的话,后面来翻译他的话,并有兵法解析。
我最喜欢“虚实篇”,因为这里讲述的战术可以迷惑敌人,出其不意的就胜利了。在一些军事的书籍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孙子兵法》了。我会将《孙子兵法》的书和小人书都留起来,给我的儿孙们去看,希望他们将来也可以像孙子一样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