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报告之和谐社会篇
“毛概”课程论文
“毛概”课程论文
年级专业:10级楚才计划文科班 姓
名:章鑫
学
号:***8 “毛概”课程论文
中国发展新谋划之和谐社会
10楚文
章鑫
学号:***8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再次被提上议程,十八大报告首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而且总结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展望。本文正是基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发展实践,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提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十八大,和谐社会,构建,发展
引言
在党的十八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被作为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被提上会议议程,“和谐”这一光辉而令人期盼的字眼在十八大的报告里也屡次三番的出现,并呈现出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特点。虽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今其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更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艰巨,而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决定着整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成败,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改良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因此,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建设历程,并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做一些必要的展望就显得很有意义。
一、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下关于“和谐”一词的内涵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和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和谐的内涵、发展及意义(1)“和谐”一词在汉语词典里的释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和谐的气氛等。
(2)在古义中,“和谐”被认为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和睦协调。汉·郑玄 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唐·李商隐 《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 明·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 ②作动词,指使和睦协调。宋 司马光 《瞽叟杀人》:“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③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清·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 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④和解;和好相处。《魏书·萧赜传》:“ 赜,初为太子时,特奢侈。道成 每欲废之,赖 王敬则 和谐。”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 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
(3)“和谐”在现代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做动词。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例如:你今天在论坛上发言被和谐了吧。意思就是因为不文明,有碍于论坛和谐气氛而被处理掉了。
(4)西方的“和谐”理念
1.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2.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3.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4.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 2 “毛概”课程论文
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
(5)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关于“和谐”的内涵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认识上深化理解、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二)和谐社会的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之一是“社会更加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
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涵义,是迈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范畴,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要求全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专列单章加以部署。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是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探索重大成果的集中体现。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确定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项要求之一,并且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列专章阐述社会建设,部署和谐社会建设要着重抓好的各方面工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
回顾和总结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成就
(1)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10年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日益成熟,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有效避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党和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推出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 “毛概”课程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结束了中国农民2600年来种田交税的历史,大大减轻了负担,促进了城乡社会公平。
(3)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1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以立法形式保障就业。积极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维持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
(4)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普遍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回升。协调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矛盾,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5)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非农就业职工五大险种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社会救助、救济制度。增加保障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6)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全国范围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多适龄儿童,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益的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初步解决。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0年来,医疗卫生体制围绕增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公益性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展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医改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初步显现,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8)社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10年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民参与和社会协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高,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问题依然很突出;
(2)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3)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4)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5)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6)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7)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8)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 “毛概”课程论文
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二)进一步缩减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已经凸显。因此,我们要正视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1)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理,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以缩小行业间收入的差距。推进电信、电力、民航、金融、铁道、邮政和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改革,打破垄断,引入民间资本、国际资本参与竞争;同时,抓紧完善《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为打破垄断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并促进垄断行业深化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缩小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实现两者增长的同步。目前多数行业职工工资没有与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步增加,薪资结构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职工工资增长100元,管理者的工资增长速度更快,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同时当前各经济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职工工资名义上增加了,但工资的一部分是奖金,要与个人业绩挂钩,要与企业效益挂钩,最后实际所得远低于企业的名义工资。
(3)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政策导向,使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全民。努力实现基本公共产品和 5 “毛概”课程论文
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均等化覆盖。取消对农民带有歧视性的体制障碍、制度障碍和政策限制,以改革户籍制度为契机,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报酬,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4)健全财税制度,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政府需通过转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或者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补助,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同时教育经费支出的重点也应转向农村及贫困落后地区,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税收政策也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以个人所得税为例,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组织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再分配领域的主要调控手段,是全社会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安全网。需要通过继续把弥补制度缺失放在首位,加速推进制度覆盖面,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统筹等举措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国家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加快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了解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现状,明确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和法治文化,培育我国公民政治意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科学思想内核,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于构建先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地位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3)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培育公民现代政治意识(4)不断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技能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多维内容,即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分析,挖掘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运用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进行指导。
(1)马克思“和谐”思想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逐步消除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是消除阶级对立,消除社会不公。
(2)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充分重视客观问题——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马克思的“和谐”思想是历史的具体的,真正的“和谐”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也要注意社会公平问题,在效率的基础上谈公平,在公平的引导下提高效率。
(3)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一些非和谐的手段——法律作为保障。民主法治被认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制度要素,也就是说,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受到少数人的干扰。这就需要借助法律来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4)构建和谐社会还应该注重培养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充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贯通之处,和谐就是其中之一。从制度建构来看,和谐社会应该有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作为保障,这可以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毛概”课程论文
(五)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生态危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发展低碳经济,营造和谐生态文化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出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六)积极探索系统的和谐社会构建方式
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是系统的典型特征和思想要义。以此观视和谐社会,它应是整体和谐、结构优化、动态开放的社会。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坚持整体性思维,立足整体高度进行谋划和建构;坚持结构性思维,优化社会结构;坚持开放性思维,推动社会全面开放。
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上一种高级的社会状态,是相对于以往诸种阶级社会形态中的低级社会和谐状态而言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党和人民以及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高的历史定位与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凝聚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精神意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 斗[R].2012.11 [2] 张宏伟.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政治文化构建[J].前沿,2012.[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2005.2 [4] 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 [5] 涂颖清.正视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J].求实,2012.8 [6] 周建芳,刘桂芳.和谐社会构建与全民信息素养的提升[J].社会民生,2012.8 [7] 陈正云.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路径[J].观察与思考,2011.9 [8] 陆树程,崔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 [9] 许卫中,王常柱.和谐社会: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蒙[J].科学社会主义,2012 [10] 李祥.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5 7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之党建篇
十八大报告之党建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
2012-12-07 09:32:28 作者:喻潇 责编:高明远 来源:西北工作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是对形势发展、事业开拓、人民期待的积极回应。在全党担负着领导人民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建设
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这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这里可以从两层意义上理解:一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要围绕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开展;二是党的建设自身也要科学化,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建设,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办事能力,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二、党的建设、党的生存的基础——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贯穿于十八大报告党建部分的灵魂,是强调党的生存基础——只有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换句话说,在人民群众中具有牢固的基础。这也是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所在。政党政治规律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可以有多种总结,但最根本的就是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越是长期执政的党,越需要重视党与人民的关系。十八大提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样是基于上述认识而部署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活动,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一名问心无愧、群众认可、组织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提出党建工作新目标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综合在一起,把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对政党的定位相比,是新的发展,更切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中国实际。“三型”组织,浓缩了时代特色。
四、重新部署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般提到党建,大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包括干部、党员、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党建工作。十八大没有按照上述思路来表述党建工作,而是从具体工作出发,从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强调了当前及今后 5年的党建工作重心。这八个方面都有新的观点提出,比如,党内民主中提出提高党代会中工人、农民代表的比例,干部人事制度中提出“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等等。大会报告对八个方面表述的重要观点都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五、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的执行能力建设
报告首次提出加强纯洁性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主线内容。这是一个新亮点。把纯洁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为党建主线,并提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四个“自我”能力的 提出,一方面显示出充分的自信,表明一个拥有90多年历史、60多年执政史的党,领导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进步的党,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这里所说的“自我”不能理解为封闭式党建,而是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以学习型、服 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形成四个“自我”的运行机制。
总之,提高当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学习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需要与十八大报告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理解。如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需要把社会基层群众自治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联系起来理解;反腐倡廉建设,需要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结合起来理解,统筹解决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问题。
第三篇:图解十八大报告之十二
图解十八大报告之十二:党的建设总布局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例如“两个加快”、“三个自信”、“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为了能让广大网友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十八大报告中的要点及精华,本网特从十八大报告的十二部分中撷取了典型“关键词”,每天一期,连续推出,供网友学习参考。
关键词:党的建设主线新概括。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主线、总体布局、总体目标和要求作出了新概括,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使党的建设理论达到了新境界。关键词:“两个坚持”、“两大课题”、“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坚持用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党的理论武装思想,形成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大课题”、“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等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提出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部署和新要求,例如“两个加快”、“三个自信”、“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为了能让广大网友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十八大报告中的要点及精华,本网特从十八大报告的十二部分中撷取了典型“关键词”,每天一期,连续推出,供网友学习参考。
关键词:“五项建设”、“四自能力”、“三型目标”、“四个意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应不断赋予时代特征,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当前应该着力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词:坚定信仰“三个抓好”。“三个抓好”对“坚定理性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树立党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积极的意义。“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抓好党性修养这个核心”就是要学习党的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就是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诚实做人,诚信做事,诚心为民。
关键词: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 “三个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简单的六个字,却涵盖了对官员从政的基本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异于一本精缩版本的《从政准则》,这六个字应该成为每个官员的座右铭。
关键词:“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高度,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新要求,为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揭示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目标和现实意义,必将对发展党内民主和增强我们党的创造活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党管干部”。多年实践证明,党管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只有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风清气正,这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抓手。
关键词:严明党纪“三个平等”。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每位党员各行其是,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党的事业就不能蓬勃发展,甚至会遭受严重的挫折。
关键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建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原则、重要性、指导方针、战略布局、总体目标、机制建设等方面把握新形势,对人才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吹响了向“人才强国”迈进的新号角,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人才工作的“方向标”和“路线图”。
关键词:建设“廉洁政治”、“清廉政府”。廉洁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形态。廉洁政治是一个总体目标即一个构成性目标。廉洁政治总目标要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来达到:清正的公职人员、廉洁廉价的政府机构、公正透明的政治运作过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总目标的子目标和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廉洁政治的主要途径、措施和表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廉洁政治的完整系统。
关键词: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大部署”。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第四篇:十八大报告之客观题
十八大客观题之选择题
1.首次提出“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是()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2.十八大首次提出三个自信,下列不属于三个自信的是()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国力自信
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在众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下列哪个不属于八个坚持()
A.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吗 D.坚持提高再就业率
4.十八大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不在四化范围的是()A.工业化 B.农业化 C.信息化 D.城镇化
5.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人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人民的分量,这说明彰显()
A.人本理念 B.环保理念 C.创新理念 D.和谐理念
6.认真品读十八大报告,会感受一种“中国力量”,下列不是发生在近十年“中国力量”的事件是()
A.非典 B.汶川地震 C.香港回归 D.北京奥运会
7.11月11日淘宝天猫13小时卖出100亿已破世界纪录,这预示着互联网时代的购物狂潮已今非昔比。下列不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是()
A.社交化、移动化撑起电商新格局 B.“大数据”引领IT发展新变革 C.移动互联网迎来爆发式增长 D.互联网会因为报纸等传媒退出市场
8.十八大再次指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
A.实现世界第一经济体 B.实现城镇化 C.实现小康社会 D.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9.从十八大报告中能体会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下列不是三重意义的是()A.它是民族的血脉 B.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 C.它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D.它是相对经济建设可有可无的
10.十八大提出用()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A.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 C.文化建设 D.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A 6.C 7.D 8.D 9.D 10.B
十八大报告之多选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下列哪些属于“四个自觉”()
A.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B.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C.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D.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多个新的理念,比如在谈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时,提出了()A.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十八大报告提及丰富国家发展目标,在谈到经济建设的时候提出()目标。A.形成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4.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他强调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下列有属于八项任务()的是。A.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D.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5.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下列哪些属于四个方面的工作()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包括()
A.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C.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D.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D.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8.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做到()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9.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
A.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C.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0.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下列属于要求范围的是()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C.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参考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十八大报告之判断题
1.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出由以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社会变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从“四位一体”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变为了“五位一体”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
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来。(5.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参考答案: 1.√ 2.√ 3.√ 4.√ 5.√
十八大报告之多选题
1.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B.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C.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第二次飞跃是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下列哪些属于这三次思想的与时俱进()
A.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B.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C.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D.将八荣八耻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下列哪些属于八个基本要求()A.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步入发达国家
C.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成为亚洲霸主
5.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6.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下面属于这三个层面的是()A.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诚实、自信、努力、爱国
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分别是()A.服务型 B.学习型 C.创新型 D.实干型
8.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下列属于四大考验的是()A.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 C.外部环境 D.两岸问题
9.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A.规则公平 B.机会公平 C.就业公平 D.权利公平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下列对“高举旗帜走转改”分析正确的是(A.“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1.AC 2.ABC 3.ABCD 4.AC 5.ABCD 6.ABC 7.ABC 8.ABC 9.ABD 10.ABCD
第五篇:十八大报告
学习十 八 大 精 神 心 得 体 会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班黄利洁
2012年11月0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 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 5年的工作
在听的过程中,我了 解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依然是十八大的指向标,是党开展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推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实力,加强防御性国防建设,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等等,这些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是该好好将 我们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不能浪费,不该忽视。中国虽然从前几年就开始提出建设文化强 国这个计划,但经过了这么些年,对于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发扬光大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文化 强国,不是表面上的到处歌舞升平,而是要每个地方都能体现其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其独特 的文化背景,让人们一走进这座城市就能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文化气味。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 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言论指示着干部队伍要密切关注群众需要,不可脱离群众,不能以公谋私,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们也要学习到务实的作风,善于总结,善于规划自己的未来。五年计划也好,三年计划也罢。我们要明确自己读大学的目标,明确对自己的定位,明确要 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明确要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明确学习的计划步骤,做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事先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还应该起到先锋模仿作用,为他们 树立富有正能量的形象,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为迎 接更美好的十九大做好准备。通过在校学习,也让第七党支部的党员、预备党员、积极份子都融入支部生活,将各个成员团结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体现了第七党支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民生 通过这段时间的十八大学习,我班同学深刻体会到党的“以人为本”理念及“为人民服务” 实践,认识到党对民生工作的重视态度。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 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把一切工作的重心都 放在了民生上,党也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如农民种地不收税、学生义务教育不 收学费等,这些政策切实地实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丽中国”更近一步。十八大报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行了战略部署; 另外,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指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这一点需要我 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积极参与进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 人人在面对能源资源短缺、生活环境恶化情况下,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坚决制止污染浪费 现象,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中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 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富强。
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学习十八大的精神。会议结束后我又对十八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感触颇深,强烈的自豪感和庄严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认为十八大是一个胜利的大会,以下我将阐述我的几点感想: 其一,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的感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文化知识建设,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们也需要多学习一些人文科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另外,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行为素养,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必须要扎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然后用自己的所学的去回报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二,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的感想,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而美丽中国的建设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不乱扔垃圾,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等,要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同时我认为学校也要做好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的教育,增强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三,对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部分的感想,其中谈到要努力办好教育的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认为自己的责任很重大,我要努力完善自我,提高自己今后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我深刻感受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后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每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体会到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主力军,只有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整个国家才能更强更好的发展。当然作为学生,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时刻关心社会需要,用这一点来作为发展的风向标。理论结合实践,多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挖掘创新意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自身,我们应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这次大会的会议精神,将其中的深刻内涵化为自身的原动力,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与使命。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专业的大学生,十八大报告为我们全党、全国今后一个时期 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我们的实际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定要以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坚持和谐社会理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为个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和谐人生。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