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姆拉制衣厂消防责任书
法姆拉制衣厂消防责任书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堵绝火灾危害,确保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织里镇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责任规定,望各部门安全负责人积极支持,互相配合,共同遵守。
1、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义务:
(一)落实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负责本部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培训,定期进行灭火技术训练。
(三)负责内部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制止、纠正、违章行为,并消除火灾隐患
(四)负责维护管理,保证消防器材的正常、有效使用,不得阻塞和遮挡。
(五)负责维护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证安全出口、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六)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占有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七)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并迅速组织扑救和人员疏散。不得不报、迟报、谎报火警,或者隐瞒火灾情况。
(八)火灾扑灭,及时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并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未经公安消防机构许可,不得进入、撤除、清理火灾现场。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义务。
五、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管理消防栓与水泵接合器,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状态
六、公司保安队负责监察各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工作。
七、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严禁乱接临时用电线路,以免发生事故。
八、发现火警,应立即告知公司保安部或拨打火警电话119。如火情较大,迅速撤离工作场所;如火情较小,立即用手提灭火器灭火。
九、根据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况处以罚款:
(一)偷窃、毁坏消防设施和器材或消防备用水源的处100元罚款。
(二)占有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封闭安全出口,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处50元罚款。
(三)其他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行为的处20元罚款。
十、擅自改变消防安全措施用途的,或者不按照《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内容要求进行整改的,处安全责任人的处200元罚款罚款,由此而导致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各部门的安全负责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司行政部有关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对刁难、辱骂或暴力等手段妨碍消防安全监督人员工作的有关人员,根据情况,处200元—500元罚款或行政拘留,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责任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十三、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
总经理签字: 部门负责人签字:
日 期: 日 期:
第二篇:德拉姆影评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现代社会生态问题日益明显,在自然被污染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污染。在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打击之下,现代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反观《德拉姆》中原住民的生活,他们有着虔诚的信仰、延续了几百年的交通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他们有着质朴的语言和坚定的信念,那个拒绝了国民党军官追求的百岁老人,在狱中每年给妻子写两三封信的牧师。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一句,“我知道她不会嫁给别人,只要她知道我还活着,她就会一直等着我”。他们生活贫困,但是精神却比我们要富有得多,他们内心纯净,用无比虔诚的态度面对着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他们对宗教信仰的真诚,相信宗教使他们心情舒畅,帮助他们远离生活的苦难。他们的生活真正地融入了自然,与世无争,对自然心存一份感恩。影片用一种冷静、平和、客观的手法讲述着这一切,展现了原住民生活的爱憎不相离。
《德拉姆》带领我们远离了钢筋水泥,逃离了现代化的藩篱,来到了一块纯洁而神圣的土地,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茶马古道险要的地势,长长的马队在云雾缭绕中穿行,带来一种动态的美感。制作精美的音乐,又给我们带来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美得震撼人心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在其中质朴的原住民,呈现出生命与信仰的力量。人的经历,无论善恶,都不简单,活着,不会一顺百顺,死了,不能一了百了。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自然,不与社会发生着联系,生之艰辛,死之惨烈。他们为那匹将死的马做祷告,仪式结束之后也正是马的生命殆尽之际,最终它从山坡上滑落。这种画面的震撼力,就像是一种振聋发聩般得呼声,叫人去注意美和生命的力量。死了的已死,活着的仍将继续生活下去。只要活着的,都要为生命付出巨大的代价。
虽然《德拉姆》展现的是一个很像世外桃源的地方,但却又不是一个完全闭塞的地方,因为它本就是一条茶马古道,连通着险要山地的交通,那么在现代社会,极度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的冲击下,它还能发挥着先前那样的作用吗?影片中长长的马队,马匹背上沉重的货物,告诉我们茶马古道至今仍在发挥着连接不同地区、互通有无的作用。这样一种来来往往的方式,必然也给这个地方带去了现代性的冲击。就像村长的老婆受到现代都市的诱惑,选择了抛下家庭出走一样,那个拒绝了许多追求者,憧憬着外面的世界的藏族女教师不也是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吸引吗?
这里不是“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现代生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感受不到钢筋水泥那种冷漠而尖锐的刺痛。但正因如此,才让人不禁想问这样一块纯净的、真诚的土地究竟还能“世外桃源”多久?
第三篇:小伊小拉姆日记
主人望着伤痕累累的我们,想起当时把我们赶出去的时候,眼泪不禁潸然泪下。我们和主人相拥在一起,抱头痛哭。叮咚!叮咚!呀,不好坏拉姆爱丽娜来了。爱丽娜尖叫,“天哪,你们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还把陌生人带到我们家里,你不想活了吗。”只见爱丽娜扬起鞭子就朝我们劈头打来。主人挺直了身板,拽住鞭子说:“你们这间黑屋,随便打人。”主人虽然正义的对她说。可是爱丽娜好不领会,像个好斗的小公鸡。插着腰说:“你们一个也别想走。”这时爱丽娜的主人来了。爱丽娜的主人说;”不好好干活,还在家里撒野。”我的主人说:“你随便扣押人,就是不对的。”爱丽娜和它的主人板着脸说:“除非先赔我们加的点灯,还有贵族台灯,法式香水,和比利时带回来的巧克力。主人问:“一共多少钱?”爱丽娜娇声娇气说:“8697元。”主人掏出钱包把钱给了爱丽娜的主人,我们手牵着手回家了。
一回到家,我们惊奇的发现,家里都变样了家园是一座雪山,可以种10棵菜呢。小屋也变了,充满了田园的气息。已进小屋,小耶热烈的欢迎我们。可小娅用眼睛瞟了我们一下。继续吃着爆米花,看电视。主人保证以后发生什么事情,再也不赶我们走了呢。才过了一会,天就黑了,我们坐在椅子上,闻着从厨房里飘来的一阵阵香味。我和小宝贝的口水直流。我心想:好久没有吃到主人做的菜了,想起在爱丽娜家过的日子,我的眼泪又止不住了。主人说终于完成了,还有一个大蛋糕呢。小娅懒懒的坐在贵族椅上一动不动,我和小宝贝说:“我们去端菜。”小恩笑着:“你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还是我们去吧。”恭敬不如从命。小恩和小耶充当起了店小二。
不一会小恩出来了,他大叫道:第一道火腿三明治。第二道珍味八宝饭,第三道苹果派,第四道草莓派,第五道拉姆小馒头,第六道黑森林怪味圈,第七道大热狗,这么多菜,我和小宝贝已经知足了,但小娅说:“有品位的人就要菜多,”小主人还是不停地做……第八道美味花香豆,第九道椰香烤饼,第十三道杰克南瓜酥,第十四道云朵面包,最后一道是给小伊和小宝贝特意准备的虫虫谷特色布丁。我们的口水都要流干了。吃完饭,主人还有一件神秘礼物要给我,噔噔噔噔!一件白色蕾丝的拽地长裙,还有系在头上的粉色丝带呢。看的小娅眼睛都红了。主人说:“赶快穿上试试,”我迫不及待的穿上。”小恩小宝贝都惊呆了,简直是仙女下凡,我照照镜子,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窈窕淑女。小娅急了对主人说:“我也要我也要。”主人说下次再买给你。”接着我们又是一阵狂欢。
第四篇:《西姆拉条约》出笼前后
《西姆拉条约》出笼前后
来源:《文史天地》2010年第9期 作者:李占才时间:2010-12-21
弱国无外交,末期的清王朝和北洋政府能拒签丧权辱国条约,已属难能可贵。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然而,自从19世纪英国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之后,英国即开始觊觎西藏,妄图把西藏也变成“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为此,1914年3月,由英国人提议在印度西姆拉举行中、英、藏三方会议。会议期间,英藏双方秘密勾结,背着中国政府代表,推出了一个阴谋,擅自签订了妄图使西藏“独立”的《西姆拉条约》。该条约虽然最终流产,但因在这个条约的附件中,英藏双方塞进了一条他们背着中国中央政府而炮制的中印边界线——麦克马洪线,非法将西藏东南部约7万平方公里的一块中国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这条所谓的“边界线”给历届中国政府制造了巨大麻烦,被“划出”的国土至今未能收回,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结。那么,该条约出笼前前后后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一
1903年12月,英国按其原定战略部署,悍然向西藏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1904年5月,英军与藏军在西藏江孜地区发生激战。藏军虽坚持战斗两个月,最终江孜失守。英军继续推进,于同年8月3日占领拉萨。西藏地方政教领袖十三世**喇嘛出走到北京求援。
英军侵入拉萨后,藏族人民群情激愤,拒绝给侵略军提供物资和食品,撤退的藏军也开始向拉萨集结,侵略军立足未稳,异常恐惧。在此当口,清政府派驻西藏的大臣有泰却向绝望的侵略军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不顾国家利益和藏族群众的感情,对侵略者极力讨好,带着大批食品,亲自到英军军营进行慰问,并就西藏军民在江孜对侵略军的抵抗,向英国人表示“道歉”。由于得到了有泰的帮助,英国侵略军在拉萨站住了脚。
由于慈禧和光绪已经自身难保,到北京求援的**一无所获,这使年轻气盛的**十分失望。英国人趁机对他拉拢收买。1908年10月,**倒戈公开表示“不再反英”。1908年11月,光绪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两岁的溥仪登基。1909年4月,**自北京启程回藏,并下令藏军攻击清廷派遣入藏的川军。1910年2月,清政府逮捕法办有泰,派川军强行攻入拉萨。**叛逃至驻印度英国商人处,清政府免去**封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在英国指使下,趁机发动军事叛乱。1912年7月,北京政府派川军和滇军分两路进藏平叛。英国乘机干涉,以拒绝承认北京新共和政府相威胁,向袁世凯提出了让中国军队撤军的要求。并扬言,如不答应,英国即以武力助藏。
袁世凯权衡再三,于1912年8月30日,下令川滇军停止前进。10月28日又恢复**封号。并任命陆兴祺为护理驻藏办事长官,派其与**直接谈判,意在宣谕共和大义,争取**站在中国政府一边,维护国家统一。英国人不愿让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和解,便千方百计阻挠北京代表与**见面,将陆兴祺困在了印度。二
英国人极力破坏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解的目的,是想进一步利用西藏当局实现他们的两个如意算盘:一是创造条件让西藏摆脱中国管辖,完全实现西藏“独立”;二是为了便于控制西藏,将西藏土地割出一块划给英属印度,当做缓冲地带。
围绕这两个打算,英国人开始构思解决的途径。作为促使西藏“独立”的直接步骤,1913年6月,趁袁世凯下令川滇军停止进军西藏的当口,英国则派军队护送**强行返回拉萨。并怂恿其宣布西藏“独立”,还许诺:“西藏完全独立后,一切军械由英国接济;民国军队行抵西藏,英国担负抵御之责。”但话虽如此,这样做英藏双方都心中无底,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国际国内争端。
狡猾的英国人想到了通过谈判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因为历史上的中英谈判英国人都占了便宜。这次他们也想走个谈判的形式,再在谈判中通过高压和阴谋手段,逼迫中国政府签订条约,名正言顺地达到其使西藏“独立”的企图。
为此,英国人随即以“调解人”的身份,提出召开一个由中、英、藏三方参加的会议,通过会议讨论解决有关西藏的问题。英国人立即通知北洋政府,要求中国中央政府必须参加,口气强硬,不容犹豫。并威胁,中国中央政府如不参加这个会议,英国即直接与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自行解决西藏问题,并直接与西藏签约。
当时袁世凯的北京北洋政府刚成立不久,正处于政治、经济脆弱阶段。国内“讨袁”运动也在酝酿发起,袁世凯十分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和支持。无奈之下,袁世凯被迫于1913年5月作出决定,同意参加由英国人召集的会议,以探听情况,相机而动。
但北京政府对会议形式提出不同意见:“应先由中英会商订议后,再通知西藏地方当局,西藏不能作为平等的会议的一方。”这是对英国让西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谈判的不满。另外,关于会议地点,北京政府提议在北京或伦敦。两个意见都遭到了英国人拒绝。英国为了方便操纵会议,提出只能在印度举行,最后选定印度西姆拉。
脆弱的北京北洋政府,被迫同意了英国的无理要求。作为交换条件,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三
英国人得到北京政府参会的承诺后,趁北京代表尚未到达之际,立即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秘密准备。
为了操纵会议,让西藏代表在谈判中发挥作用,英国人提前与西藏代表进行了接触。英国全权代表麦克马洪,指派对西藏情况非常熟悉的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柏尔,以迎接西藏代表司伦夏扎为名,提前赶到了西藏江孜。对司伦夏扎进行了谈判前的培训,并面授机宜,比如有关谈判中说什么话、怎样说和注意事项等等。柏尔还特别向司伦夏扎反复讲解鼓吹了一个“宗主权”的概念。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你可以承认中国政府对西藏只有“宗主权”。所谓“宗主权”其实是空的,没有实质意义,“内政自理”或“自治”才是实的。因此中国政府如果同意了“宗主权”的说法,也就同意了西藏实质上的“独立”。对中国政府代表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文字陷阱。所以柏尔嘱咐司伦夏扎:这话不能明说,你们和我们心里明白就可以了。
他还提醒西藏代表,谈判中一定要表现得有知识、有思想,要会咬文嚼字。为了使司伦夏扎届时不至于慌乱,英国人还一再要求他,谈判前一定要多搜集阅读点所谓“西藏不属于中国”的证据材料,以及“大西藏国”的范围根据。这在柏尔后来所著《西藏之过去与现在》一书中对此曾有记述:“吾于江孜遇夏扎,吾劝其搜集所有关于昔日中藏交涉以及陆续为中国占领而西藏现今要求归还之各州县等项之文牍,携之赴会。以便要求将先后为中国管辖之各县藏民,仍然退还归拉萨政府统治。”
随后,作为技术准备,英国代表私下与西藏地方代表,秘密起草了要在会上推出的西藏“独立”六条,即所谓的《西姆拉条约》最初版本。大意是:
一、西藏独立,西藏不能承认1906年的中英条约中规定的中国在藏享有主权;
二、西藏的范围扩大,面积包括昆仑山与安定塔以南的新疆部分、青海全部、甘肃与四川的西部、打箭炉及云南西北部的阿墩子;
三、1893年和1908年的印藏通商章程应由英国与西藏当局修改,中国中央政府不得过问;
四、华官华兵不准入藏,也不准在藏居留,华商入藏须领有西藏政府发给之护照;
五、中国须承认**喇嘛为蒙古及中国佛教的教主;
六、赔偿西藏各项损失。
为防西藏代表动摇,英国人还要求所有西藏与会成员会议期间不能与北京派来的代表有任何接触。英国人对西藏代表布置了控制与监视,西藏谈判代表实际上被英国人完全操控。四
英藏双方密谋准备完毕之后,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到达印度。1913年10月6日,中、英、藏三方会议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正式开幕。出席会议的中国中央政府代表为驻藏宣抚使陈贻范,副代表为驻藏副宣抚使王海平;英国代表为英印政府外务大臣麦克马洪,副代表为前驻华公使罗斯,顾问为英驻锡金行政官柏尔;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为司伦夏扎、助理人员诺布旺杰等五人及三大寺代表。
会议由麦克马洪主持。会议开始后,受英方的唆使,会上西藏代表司伦夏扎首先宣读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西藏独立”六条。这六条完全剥夺了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处处符合英国的利益。尤其是竟然由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公然提出西藏“独立”和扩大西藏范围的无理要求。这立即引起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的警觉,他意识到这是英藏双方早有勾结,完全是英国人所唆使,否则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没有这样的水平。他当即对司伦夏扎进行了批驳。但如此猝不及防,陈贻范申明,需要请示中央政府再做正式答复。会议不欢而散。
11月1日,陈贻范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对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司伦夏扎所提议案提出了正式答复意见书。大致内容是:
一、缔约各方一致同意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对此,西藏政府与英国政府均不得制造纠葛,过去中国对西藏之统治西藏仍需照旧予以尊重;
二、中华民国政府得委派长官一人常驻拉萨,并得设卫队2600名;
三、西藏在外交、军事方面均应按中国之指示办理,非经过中国政府同意,不得与任何外国进行交往;
四、西藏官员、百姓因心向汉方而身遭监禁、产业被封者,西藏允许一律释放、给还;
五、西藏方面所提之第五项要求,可以进行商谈;
六、前订之通商条约,如需进行修改,应由缔约各方商议修改;
七、关于西藏边界,现附上标明大体界线的略图一份。中国政府的这7条提案,基本上否定了西藏“独立”,对西藏与邻省分界问题,也坚持了原界。这样,两个议案悬殊很大,双方争论十分激烈,最终会议又不得不暂停。五
休会后,英藏利用会议间隙,又进行了另一项密谋。
历史上,中印两国之间的东段边界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这条线位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与喜马拉雅山南麓交接处,长约800余公里(含今缅甸一部)。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一直归中国行政管辖。英国把印度变为殖民地后,清政府采取了加强西南边疆的管理措施,包括对西藏东南部的管理。英国认为,清政府加强对西藏东南地区的控制,使印度平原处于中国的直接威胁之下。于是,英国人扬言:英国在印度东北部的管辖范围应向北推进,重新划定一条稳固的中印边界线。
为了确定他们设想的割地边界,从1911年起,英国就以“探险”的名义,派大批测量探险队,化装成僧人、商人、探险旅行者,窜入西藏东南部地区,偷偷地进行大量的侦察、测绘等活动。1913年5月,英国侵略军头目麦克马洪再次派英国情报军官贝利上尉,伪装成探险旅行者,秘密潜入西藏东南部进行偷测调查,并绘制出详细地形图,搜集有关“划界”材料,从而为其重划所谓中印边界做准备。
1914年2月,西姆拉会议正在休会期间,麦克马洪立即通知已回到印度的军人特务贝利带着勘测的资料“尽快到西姆拉来”。在过去屡次“调查”的基础上,又参考这次贝利的考察所得到的详细勘测结果,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山脊为界,自行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作为新的中印边界线,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这条线西起不丹边境,沿喜马拉雅山山脊,向东伸延至西藏察隅。从中印传统习惯边界线向中国境内延伸了100余公里。这样,印度东北边界就从喜马拉雅山山脚与阿萨姆平原边缘,向北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山脊。中国国土损失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面积。
这条非法边界线炮制好后,麦克马洪和柏尔,即背着中国中央代表陈贻范,找到西藏地方代表司伦夏扎,让其过目并诱迫其同意。毕竟是割地的大事,司伦夏扎初看到这条“边界线”时有些紧张,说如此大事需要请示。麦克马洪看出了司伦夏扎有些犹豫,马上给柏尔使眼色。柏尔会意立即变脸,向司伦夏扎大发脾气。麦克马洪故作温和,对司伦夏扎进行劝说,大谈他划的这条线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好处。
麦克马洪意识到,要让西藏代表接受这条新边界线,必须给西藏抛出诱饵。他当即许诺西藏代表司伦夏扎:“你不要怕,只要你同意,我们可以赠给你们5000支枪、50万发子弹,支持西藏„独立‟,帮助你们赶走汉军。”果然,司伦夏扎经不住诱惑,“请示”也只是走了个形式,即同意了这条由英国人非法划定的边界线。六
麦克马洪大喜过望。但他心里非常明白,这样口头答应是不能算数的。但公开签约也不可能,毕竟西藏不是主权国家,况且还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想出了一个办法,即采取双方私下换文方式。所谓换文,实际上就是双方各写一封信交给对方。司伦夏扎表示同意。
1914 年3 月24日,麦克马洪先写信致司伦夏札。内容是:“您在2月份接受的从伊苏拉兹山口至不丹边境的印度与西藏之间的分界线,在地图上已经标出,兹将该图的两份副件附上,交由贵政府批准认可。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边界的最终解决,将有助于防止将来发生纷争,因而必然会给双方政府带来极大的益处。”
所谓“地图上已经标出”,即这封信的地图附件中,麦克马洪在地图上以红线粗略划了一条印藏边界东段边界线,既没有文字上的描述,也没有说明是依据什么。其实他们的依据是特务贝利偷测的结果,即以喜马拉雅山脊为界,利用此高耸的天然屏障将中国隔在山脊的北侧,使山脊南侧交由英属印度管辖。
司伦夏札接到信后,第二天即25日即发了回信。内容是:“除非将印度与西藏间的边界明确划定,否则就可能会存在将来发生边界纷争的隐患。您于2月份送交给我的地图我已呈送拉萨请求指示。现在,我已接到了拉萨方面下达的指示,故同意接受上述地图的两份副件上用红线划定的边界。我已在这幅地图的两份副件上签名。我保存一份,另一份附上送回。”
英藏双方交易成功,也有了换文凭据,接下来的事情即是如何把这条非法边界线混入《西姆拉条约》的附图中去。对此,英国人煞费苦心地搞了一个偷梁换柱的阴谋:该条约的原附图中,西藏与中国其他省区的行政分界是用红线标出的,麦克马洪重新对附图绘制一次,也用红线标上了他们密谋的这条非法边界线,与其他行政分界混在一起,使人不易看出。然后再将条约原来的附件地图偷偷撤下,换成他们标有新边界的地图,蒙骗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条约上签字。七
麦克马洪找到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佯装调停说:“为了中、英、藏三方谈判成功,他有一个折中方案。”他的新方案是:把中国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分为“内藏”和“外藏”两部分,“内藏”包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居住地区,由中国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共管;“外藏”包括金沙江以西地区的西藏和西康地区,“外藏”完全“自治”,中国政府只对“外藏”有“宗主权”。他推出了原先设计好的“宗主权”概念,妄图以此把中国在西藏地方的主权否定,使西藏在“自治”的名义下,脱离中国政府的管辖,实现“独立”。
1914年4月27日,三方会议重新举行。会上麦克马洪推出他的这个“折中”方案。英藏双方率先在非法的所谓《西姆拉条约》上签了字,然后要求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签字。而且英方代表态度极其恶劣,扬言中方如不签字,将把方案中承认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以及中国代表驻藏条款全部删去,英方直接与西藏地方政府签字,不再与中国中央政府商议。
这种玩文字概念的把戏和无理的要求,被陈贻范识破,他明确表示中国中央政府坚决不接受“折中”方案。但为了缓和紧张气氛,答应以个人名义草签,即“画行”,并声明:“画行与签押,当截断分为两事,签押一层,必须奉有训令而后可。”意思是草签可以,但正式签字必须经中央政府允许。
陈贻范赶紧将情况报告中央政府,还报告了英藏秘密勾结情况:“此次会议藏事,英、藏早有成说。而藏人在此者,英人又暗防甚密,使不与我通声气,阅此次交涉诸款,英文甚佳,其为英人主谋显无疑……实为西藏与我多事者也。”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一片反对之声。北京政府立即电令陈贻范:“执事受迫画行,政府不能承认,立即声明取消。”中央政府态度强硬,连“画行”也不承认。陈贻范奉国内指示,拒绝在所谓《西姆拉条约》上签字,中国政府同时发出声明并照会英国政府:“凡英国和西藏本日或他日所签订的条约或类似的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予承认。”明确告知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无权签订条约,否则均为非法和无效。
后来,英国人见阴谋落空,便又退了一步,提出了一个“11条方案”(《西姆拉条约》最后稿),其中包括“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企图以此引诱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条约上签字,以实现他们掩藏的其他阴谋。由于条约对中国权益多有损害,北洋政府仍然没有同意。历时九个月的三方会议,于1914年7月3日无果而终,只有英藏签字的《西姆拉条约》流产。
由于《西姆拉条约》没有中国政府的签字,当时的英国政府一直不敢向世界公开,英国的政府文件也不敢正式公布,英国政府所画的地图也仍标在传统习惯分界线上。同时,由于英国对西藏许诺的许多条件后来也未落实,引起西藏**喇嘛和噶夏政权的不满,他们也对《西姆拉条约》以及其中隐藏的麦克马洪线公开宣称不予承认。
之后的民国政府也多次发表声明反对这条“边界线”。到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公开声明所谓《西姆拉条约》、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多次严正声明,不承认这个所谓的条约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我国的地图至今仍然划在传统习惯分界线上。
处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的这约7万多平方公里(注:原为9万平方公里,1960年中缅政府谈判将2万平方公里划归缅甸,故剩7万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是一块难得的宝地。这里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南方,阳光充沛,地形和缓,是大部分处于高寒地带的西藏唯一的一个亚热带地区。历来是西藏最富庶肥沃的地方,素有“西藏江南”之称。
然而,由于20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动荡战乱时期,被麦克马洪线切割的这块相当浙江省面积的中华国土,却不明不白地由印度实际控制着。现在,这块面积巨大而又富饶的地域,土地位于中国境内,印度却宣布这里是他们的一个“邦”(1987年非法设立);地图划在中国,印度却正向这里大批移民;印度不断在这里增兵驻军,这里却没有中国的一兵一卒。
近年来,印度领导人频繁放话强调对这块地方的主权,并到这块争议地区活动“视察”,边界异动不断。对此,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交涉和抗议,重申中国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一贯立场。至今这块宝地和这里的人民,因为所谓的《西姆拉条约》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等原因,未能回到祖国的怀抱,给中华国土留下了巨大缺憾,也成为中华民族无尽的思念。
(河北省保定市作者)
第五篇: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威尔伯·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
网上对威尔伯·施拉姆的评价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在仔细地阅读了他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的前三章后,对以上的评价略有体会。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总是会搜集整合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等学科的专家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介绍传播学知识,同时适当地补充自己的观点。
第一章 传播是怎样发展的作者以对一千二百前在夏威夷登岸的第一批岛民的联想开篇,进而逐渐地展开。初次看到这样的开篇,着实令人新奇不已。第一节从“传播”的含义讲起。作者提出“本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刚看到时对作者的这一说法有点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也逐渐地有些明白起来。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它本身是没有含义的,除非是人使之有含义。因此,在研究传播时,也需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作者给了“传播”一词以冗长的解释,到最后也没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刚刚接触的本人而言确实产生了一种混乱和迷茫的感觉。
第二节——传播开端,讲到传播学是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开始的,这些生物能处理某种信息,这就是传播学的实质。第三、四、五节从语言、文字到大众传媒,沿着历史的轨迹说明传播的发展。语言的产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步。具有人的属性的动物把声音同某些经验或行为相联系,在使用中渐渐地把这些联系抽象化,逐步地就产生了语言。作者认为“势必要朝一种单一的世界语发展”。对于这一观点本人不赞同,就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而言,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
文字的发明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作者深信文字不是在一个地方形成的,且认为是从较老的画图经验中演变出来的,在人与人之间有了较多的来往和频繁的接触之后出现的。另外,文字还反映了各种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古腾堡所做的以及自从他的时代以后大众媒介所作的,就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机器复制信息,无限制地扩大一个人分享信息的能力。在今天,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正承担着主要的职责。大众媒介还成了信息所走的道路上权力很大的把关人。现代媒介和现代生活是相互影响、不可分解的。
第二章 传播起什么作用
这一章的导言部分,首先点出了“传播起什么作用”难以用言词说明,原因是:(1)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2)利用传播的各种理由往往是非常复杂而且不一定能从表面看出的;(3)传播的实际后果并不始终是有意的后果。然后提出了传播的雷达作用的概念。
第一节中作者引用了三位心理学家的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看法,总结出传播行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为了提供自我满足和快乐的游戏,另外相当大一部分是工具行为,以及还有一些部分是自我中心的行为。这三种功能是互相交叉的大多数情形下,很可能在一次传播过程中同时具有上述多种功能。
在论述传播的社会功能中,作者借用的是几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一)环境监视,(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四)娱乐。这些研究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传播的社会功能,却出现了相当惊人的一致性。在这一节中,对于作者从博尔廷的理论中整理出来的传播的经济功能,感觉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第三节像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了四种传播的社会功能:社会雷达,操纵、决定(两者结合构成传播管理),指导,娱乐。大众传播主要被用于娱乐的占有的百分比大得惊人。我觉得现代的大众媒体或者说现代人都有着娱乐致死的倾向。
第三章 传播过程
这一章有明确概念的知识点较多,如平均信息量,如信息——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是那种将有助于他们构造他们所处环境的某些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与某种他们必须采取的行动是有关的。处理信息和与其他人分享信息的能力是最能显示人类特点的技能。
发生传播的关系看来是简单的: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然而,作者接下来运用了一系列例子论证其中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传播关系中的任何两个参与者的经验与价值观念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存在直接接触的桥梁,但参与者之间仍然可以存在传播关系,有着重合的传播环境。这说明了人类机体对传播的适应性,传播对所有参与者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传播关系是一种扩大了的双向关系,参加者在这一交流中参加的程度是不同的。传播共享是一个符号的“会聚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参加传播的人是由于某种支配他们的表现的契约而进入传播关系的。而人们进入传播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是碰巧,但也是出于需要,是一个人对于进入某种传播关系所能得到的好处和这样做所遇到的困难所作的评估比较。社会雷达行为就是在一种不言明的契约的指导下做出来的。明确了人们对于已经确定的服务所寄予的期望,就能了解这些不成文的契约。比如,人们希望新闻应该是清楚准确的,而舞台上的表演应该是华丽多彩,使人感到愉快的。在以说服为目标的传播关系中,契约性的安排规定,说服是买方市场。而指导性的传播关系则是预先假定在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一个契约。作者提到学生没有求知欲,教师不能鼓励孩子们的求知欲就是一方废除了契约。以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讲,这种在指导关系中的契约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废置状况的。
在传播过程中,在最低限度,要有一种A型传播行为,一套符号和一种B型传播行为。这一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在某一瞬间这些符号完全摆脱和不受参加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人的控制。我的理解是比如A先生已传达出了某符号,该符号已不能被A收回,即已摆脱了A。若此时B先生没有注意到该符号,那么该符号与B也没有关系。反馈是从信息产生的回流,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根据信息是否起作用,传播者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本章最后一节,作者用电灯电路的譬喻与人类的传播做对比,说明两者的本质是不等同的。人类传播不是信息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的简单传送。信息本身并没有什么力量,它只是激发了接受信息的人身上的力量的一种催化剂。在结束这一章时,作者加上了几个有关传播行为本质的注解。
这部著作反映了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功绩,它把许多与传播学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整合,进而构建起传播学的骨架,促使了传播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
可以看出,作者似乎是试图尽量将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在每章每节中都通过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解释每一个理论观点,并在几个章节后设有小结,使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例子体会艰深的传播学概念。不过,由于看的是已经隔了一层的中文翻译版,又不太习惯 “葡萄式”的英语句式,对于很多说“这本著作的语言轻松明快”的评论实在不敢苟同。本来想快速地看一遍,可是就像在前文中说的,在看完第一章第一节后我只感觉到了混乱和迷茫,感觉云里雾里抓不到重点,不得已又重头开始仔细地阅读,我想应该是自己的火候不够。虽然对著作中的某些概念要理解很久,不过文中的丰富的例子都挺生动有趣的,看下来也不觉得枯燥;另外,作者严谨的论证风格也挺让人佩服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应是一个和蔼、有耐心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