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

时间:2019-05-15 02:5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

第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从源头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分校(站、点):

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

完 稿 日 期 :

绪论

本论:(文章的主干,要点)

(一)1、2、(二)

1、2、(三)

1、2、结论(用1-2句话阐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从源头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XX管理专科

摘要: 在政策科学理论中, 政策执行是政策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政策实践活动中, 政策执行是运用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环节, 也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所以, 研究政策执行问题, 无论对政策科学理论的完善, 还是对政策实践活动的丰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策执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政策科学理论则是告诉我们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为贯彻落实政策指令、实现政策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在政策科学理论中, 政策执行是政策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政策实践活动中, 政策执行是运用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环节, 也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所以, 研究政策执行问题, 无论对政策科学理论的完善, 还是对政策实践活动的丰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总体上说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政机关制定的各项政策, 使政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技教育事业的进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源头上防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是指政策执行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执行手段的多样性。我国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方法多样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

一、从源头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歪曲误解政策本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管是主管还是客观,都致使政策执行受到严重影响。从某种成因上来说,政策执行不力导致的对策众多可以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大家都认为:有权的人可以在政策与对策之间想计策,而老百姓则是束手无策,特别是在涉及民众利益的问题上,更应该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放到新的视角中来剖析。在三令五申的前提下,有些问题仍旧难以得到解决,在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不少官员“私欲”膨胀,有着强烈要求扩大财源的动机,这些极为突出地表现在征地、拆迁、克扣员工福利等方面。部分领导不顾党和政府的形象,违背上级意图为了追求私利而出现的腐败行为。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中央权威,抹黑了党的形象,损害了百姓利益,可见部分地方官员根本是“天高皇帝远,万事由我行”的心态,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在我们昂首阔步挺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政策执行必须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大政策执行检查和监督力度,从源头上防治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既十分必要,同时又非常紧迫。

二、深入剖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

追本溯源,曲径通幽,要从源头上防治歪曲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必须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我国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曲解政策,而其后续就会发展成截留政策,最后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产生原因

1、政策掌握不全面,主管上有歪曲

通常是政策执行者受到某种利益引诱或者驱使,或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明知其意却故意曲解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客观上的歪曲政策普遍是由于地方官员的业务不精,对政策理解不透彻,特别是政策执行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低,理解能力差, 对某项政策的精神实质吃不透, 会出现模拟两可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偏差。

2、监管体制不健全,客观上有疏漏

所谓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在体制健全完善和具有良好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令而不行或者令而错行的情况,只有制度不健全才会存在着诸多缺陷,由此引发问题层出不穷。我国现行的制度在实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上级监管没有与之适应的配套措施,“上有政策、下有政策”行为入列在法规限制的边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素质和政治觉悟。有的地方、有的金融单位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有的是没有建立民主化管理制度,有的是没有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有的是执行制度不健全,有的是监督体制度不完善等等,归根结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缺失造成权利运行的错位,是产生问题的制度性原因。最常见的是截留政策、“ 唱对台戏”。有的地方政府借口上级政策不完善或不全面, 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 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抵制,或者人为的断章取义,危害全局,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体制流程未理顺,制度上有缺陷

如果有强有力的监管部门,有规范有序的流程,胆敢损害公众利益、歪曲上级意图之辈必然少之又少。纵观国内政府体制现状,不少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形同虚设,不少上级要求完成的工作也会受到相关领导的直接干预,使得不少政策贯彻工作流于形式。上级监督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在问题发生的短时间内进行有效解决;地方官员视中央政策为儿戏,心中打着如意小算盘,遇到红灯绕道行,架空上级政策,顶着不落实或者敷衍应付,不惜暗渡陈仓,大玩擦边球艺术。比如解决困难户五保户的事情,下边根本就不听嘛,平行监督工作根本未受到重视;下级监督群众根本无法深入参与。此外政策执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也极大地影响着监管质量,监管人员素质低下必然导致政令不通。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的政策执行流转程序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也进行了相当大的转变,地方官员追求私利的动力难免导致以权谋私的冲动,这也是政令不通、监管不力的内生性原因。有的领导单位出事,问及时一脸木然,对事情的隐患完全不知,也没有应急预案机制,完全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唯我独尊,可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因此,理顺体制的关键在于执行力度,体制不顺就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因而只有流转顺畅,才能有效扼制问题滋生。

(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现形式

1、形式多样,数量高发

从全国各级政府存在的问题来看,市、区级以下的关键岗位和权力岗位是产生此问题的高发岗位,以市一级政府部门为例,挪用、贪污、索贿等行为层出不穷,人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自己都无法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严格要求,又如何能要求下面的干部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呢? 涉及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制度不健全,收费项目随意性大且繁多,私设“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根本无视国家宏观政策。教育部门明文再三规定教师不得私下补课,仍有不少教师悄然进行课余第二职业,学校仍收取各种杂费。再如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但一些地方却置国家政策于不顾,从地方小团体的利出发, 对农民滥收费、乱摊派有的地方害怕直接摊派农民身上。政策执行者往往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添加一些原政策所没有的东西,并使不合理不可行的东西变成了合理的可行的,这样也就会影响原定目标的实现,大搞土政策,还美其名日将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2、阴奉阳违,手段隐蔽

政府机构本身就是权威性很强的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倡导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有的政府机构就是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的契机,却不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政策曲解科技化、隐蔽化,象征性走过式的执行。并改其实质、曲解其义的执行,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政策执行者根据自身有利的部分予以实施,这样做的结果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本来执行属直线网络系统必须按照一定规则来,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所作决策,必须维护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意见、有看法可以利用正规渠道和方式反映,但同时也必须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执行,这是政策执行的最高准则,但是在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象征性执行甚至抗拒执行的现象。当执行机关执行的政策对自己的利益有损害的时候,他们就会制定表面上与上级政策一致,实际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这是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3、后果严重,影响极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 极大体现了下级组织的个人主义。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严重损害了政策制定、决策机构的形象。一是严重影响政策作用的发挥。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 是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某项政策执行以后, 如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而曲解政策、截留政策, 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还会阻碍社会历史的进步。二是严重损害公众利益, 挫伤了广大群众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性。某项政策的制定,都是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抑制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总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会部分地或者全部地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打击大多数人的劳动积极性。同时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了政策制定、决策机构的形象,影响了政策对象对政策制定、决策机构的信任感,也影响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从事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和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因此,曲解政策、截留政策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源头上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科学发展、政令畅通

加强政令畅通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要把单位内部的纪律监察机构建立起来,完善内控组织和内控制度,要加强目标和责任考核,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践行廉政制度,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外部监督,要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督作用,从严查处令而不行的行为,保障国家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认真完善金融外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容易发生钱权交易、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的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以及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治地方官员为一己私利扭曲政策、私制土政策。加强社会监督,要把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有明确的舆论导向,要加强制度监督,加强对业务的熟悉和对政策的理解,确保准确无误地贯彻中央和上级意图。一是依靠法律确保政策执行活动顺利进行,切实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全面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法律手段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解决那些共性的问题。二是利用经济手的间接性、有偿性和关联性来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间接规范人们的行为,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政策目标得以实现。三是通过思想诱发人们的动机,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公平原则和利益原则。对政策执行得

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违抗政策的对象给予惩戒,达到宏扬正气,压抑邪气。各种经济手段的功能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切不可简单划一地规定,更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注意把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有机结合使用,这样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四是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大量配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配强选好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从根本上维护党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加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的教育;加大问责的力度;发挥和加大各级人大、政协的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发挥民意的作用和下级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行科学合理的双向的考核机制,请人民群众作考核官,彻底杜绝领导说了算的机制,而以工作能力和业绩说话。

(二)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解决我国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不断提高我国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对政策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充分认识政策的本质, 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以及政策的正确执行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一是坚持执行政策的原则性、灵活性、整体性原则,全面地、不折不扣地实现政策目标。克服和避免抛开上级政策自行制定土政策借口当地情况特殊,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精神和坚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使政策目标得到迅速而全面地实现。兼顾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使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模范执行政策是党章规定的对全体共产党员的要求,对因曲解政策、截留政策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包括政治的影响和经济的损失, 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二是要全面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要把政策执行者培养造就成为模范执行政策的带头人,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辩是非的能力整体观念、纪律观念和法治观念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等等。切实地、有效地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

(三)深化改革,创新思路

要科学推行政令畅通,杜绝“下有对策”,就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理顺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逐步消除其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进一步推进创新改革,加大开放力度,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高薪养廉,积极推行奖励激励政策,激发

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扼制其贪婪性和腐败性,逐步消除相同能力水平上不同收入的差距,真正体现能力与收入相当、付出与收获相当,使政府干部身心健康,所行向善。

(四)统筹兼顾,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切实加强落实政策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始终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导向,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为主题,坚持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党纪国法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和职工的选拔、任用、培养中去,始终坚持教育与监督、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鞭策广大干部加强廉洁修养,自觉经受住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要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既要宣传廉洁奉公的领导人员,树立廉政典型,又要通过警示教育,深刻剖析政令不通的原因,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防治腐败的根本也在于人。二十一世纪的政府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既要有好的领导班子,又要有好的员工队伍。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带出一支风正心齐、廉洁奉公的员工队伍,一个班子坏掉,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做坏事。在选拔班子的标准上,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与才,作为辩证统一的一体,德是先导,才是基础,德为统帅,才为士卒。在领导和管理者的选拔任用上,有德有才的人要重用,有才无德的人应慎用,无德无才的人坚决不用,坚决杜绝“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在员工录用上,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不允许那些思想不正、行为不端甚至有前科、劣迹的人员混天过日,防止用人失察,对于管理岗位、重要岗位、要以“坚决无误地执行上级决定”的标准,配强选好单位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

总之,要从源头上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以人为本的核心贯穿到确保政令畅通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形式,加强业务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完善公众监督体制,增加监管透明度,强化监管执行力度,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来开展监管工作,坚持标本兼治,两手齐抓,从政治思想上与科学发展观保持一致,在二十一世纪腾飞的大道上,努力开创共产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于学军,《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5 [2]叶静.试析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J].党政干部论坛, 2004,(03).[3] 王桂梅.从政策执行过程的角度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1).[4]解宝华:《政令不通的形式、原因及防范对策》,《经济学术期刊》2001。

[5] 丁煌,定明捷,吴湘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缘由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07).[6] 刘晓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7] 饶欣,吴淼.政策执行中的变通问题研究——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8] 吴道珍.防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有良策[J].领导科学, 2004,(13).[9] 肖建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为错误行为的前提分析——关于一种纵向政治关系合理性的探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10] 范君,卢育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上的政策问题分析——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06).[11] 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第二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角度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动因及解决

何睿清 40824036 汉语言文学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概念诠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政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越发多样化。有人认为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上级政策的“创新性”灵活运用,是用足、用活上级政策,有利于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有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非是对付上机政策之策,它实际上是“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政策”而非把中央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还有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政策变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运用得当,这样的“对策”不仅合理而且合法。撇开个人见仁见智的看法,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不科学,政府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缺陷,以及分散化的行政监督机制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主要表现为政策敷衍、政策利用、政策附加、政策照搬、政策抵制等。因此,针对此种现象带了的负面影响,必须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动因分析

(一)、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不科学,导致政策制定中出现了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政决策框架,但科学性和可行性仍有待提高,如果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政策也会缺乏合理性。具体表现在:

1.科学的决策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大是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但是在实践中,三方的决策权、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晰,关系不合理,人大和政府决策职能没有充分发掘。各级行政机关虽已组建由信息、咨询、决策和监督组成的决策系统,但目前而言,这一系统并未真正发挥其所应有的作用。由于在行政决策中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重要性认知的缺失,导致信息不畅,致使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应具有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此外,各级党政部门决策研究机构地位尴尬、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名为辅助决策机构,实际并未真正履行其应有的研究决策职责。而民间的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发展缓慢,规模小,数量和功能都不完善,尚不能在政府决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决策程序不规范。目前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不严谨、规章不完整等现象仍然很普遍,不少行政部门和基层组织在行政决策中没有遵循“真实的调查、认真的分析讨论和缜密的论证”等决策步骤,“一言堂”现象严重,致使决策民主性缺失。地方政府和各部门领导人对于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决策理论和技术重视程度不够,且学习能力又不足,对各种先进的现代决策理论、手段和技术缺乏了解和应用,这种固步自封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打折扣。

3.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缺失。责任心淡化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产生偏差行为的渊源,而其深层原因则在于科学、有效的决策责任制度的缺乏。一是决策力和决策责任相分离、决策成败和决策者个人的荣辱得失、升迁降免缺乏必然直接的联系;二是决策责任主体不明确,所谓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往往产生责任扩散效应,决策失误后无人承担实际责任;三是对决策失误责任追查不严格,每每以“交学费”作为护身符,逃避责任追究。

(二)、行政执行体制的缺陷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滋生土壤;

执行是既定的决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合理的执行机制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政府的执行机制缺陷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重要原因。

1.政策执行中某些环节的偏差导致政策执行不力。尤其是政策宣传以及信息沟通体制上的缺陷。在政策执行中,有些人不重视政策宣传,或者宣传出现失误,政府公共政策的传播渠道不通畅,缺乏一定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使得公共政策在宣传过程中受阻和歪曲,严重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就政策产生误解,使得政策执行者无所适从。

2.政府执行力的弱化

政府执行力一般是指政府组织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依法使用、调度和控制各种公共资源,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指示、决定、决议,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能力。政策执行力是一种合力,政府执行力中各个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形成高校执行力的关键。执行力弱就难以保证政令畅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策本身存在漏洞

政策本身的缺陷,使得有空可钻。一是政策缺乏合理性,政策缺乏针对性,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在决策执行时就没有实践的基础;二是政策缺乏合理性,盲目地将目标定的过高,在执行时会受到现实条件和政策资源的制约。三是政策缺乏明晰性,政策目标模糊不清、内容混乱、主体职权责任界定不科学,就可能给政策执行者带来对政策目标和内容理解上的困难,可能会给执行者扭曲或曲解政策提供可乘之机。

②执行主体的利益需求和能力缺失导致偏差

政策执行主体出于自己的理解和利益需要,可能会附加一些原来政策没有的内容,特别是公共政策与自身利益冲突时,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就会寻找政策替代甚至曲解、变通;政策执行主体由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够,也会造成他们对政策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都会妨碍执行主体准确地执行政策。

(三)、分散的行政监督体制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行政监督机制过于分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产生的前提。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机制在我国虽已形成,但仍不完善,行政部门在执行中经常出现“政出多门、政令不畅”等现象,从而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监督合力。在监督的实践过程中,各种监督主体在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等方面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够明确,不够具体的问题,这造成了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不顺,同时它们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联系,未能形成一个具有“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高效运行”的整体。因此,监督中出现监督区域的“交叉”或“空白”在所难免,而在解决问题时,便出现“多方插手”和“推诿扯皮、无人监督”并存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监督的整体功能减弱,监督机制弱化,监督合力缺失。

2.监督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行政监督隶属于法制监督,但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仍较低。一方面由于监督法律法规空缺。如新闻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的相关法律并未出台,使监督活动法律依据缺失;另一方面在于现存监督规则措词笼统,标准和可供操作细则模糊,使监督主体很难准确裁量和及时查纠违法违规行为

3.专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目前,具有专门行政监督权的机构如各监察部门等,多为政府机关的内部机构。就领导机制而言,其受双重领导——同级行政机关和上级相关部门,从而导致了其受多重控制的现实,独立性缺乏。

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的解决

目前,我国离实现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三者相互协调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做的各方面工作仍然很多。只有实现了三者的协调一致,才能彻底消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一,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

事实证明,“好制度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合理完善的政策,减少违反政策所带来的违规收益,加大政策违规的心理成本和被发现的几率,尽量消除“对策行为”产生的收益动机。合理的公共政策则需要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来予以保证。民主决策和科学政策评估是保证政策科学性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政策目标群体的聪明才智,还要把基层执行人员纳入决策议程。同时,要在政策制定中吸收群众的合理建议,比如采取进行民意调查、举行听政会等方式广纳民意,反之,有可能导致政策脱离实际。

第二,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思想文化建设。

政策的执行落实要靠人来完成,包括政策执行者和政策目标所指向的群体。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撑,价值观和信念这种内化了的制约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制约方式更加有效,因为道德意识制约调节的是“理性经济人”的内心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和方式,它的作用带有根本性。加强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的思想意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二者正确的利益观和政绩观的塑造。承认追求个人合理利益的正当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益是一个矛盾体,包含了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以不损害公共利益为前提,在冲突的条件下,以公共利益为优先选择。

第三,完善权力制约体系。

任何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条万古不易的经验。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原因,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种集权体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具有优越性,但过分的集权,不利于权力的互相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不能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从现阶段来看,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首先要合理分权,合理划分决策与监督等部门,使其互相监督,尤其是要提高监督部门的独立性,既保障了政策执行,又实现了监控有力。只有权力的互相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对权力寻租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增加腐败成本,使权力寻租腐败者“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规范权力运作,使得官员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根本上保证政策的实施。

第四,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政策执行监督是保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减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有效方法。首先,完善监督主体地位、权力与配置。其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政策执行监控系统,收集处理各种政策执行信息,建立完备的信息控制系统。最后,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编制等方面应对监控部门适当倾斜,而目前监控部门普遍存在资源不足等问题,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善,避免因资源缺乏产生“下有对策”行为,保证行政决策得以切实执行。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强班子带队伍 聚合力促发展

中共江汉区委万松街工委

街道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平台。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街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至关重要。近年来,万松街工委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全街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思想教育,带好干部队伍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街工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为契机,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形式,努力在机关干部中树立“学习是履行职责需要”的理念。在坚持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在学习上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参加机关的政治理论学习、带头联系实际开展调研、带头到基层作辅导报告。邀请区领导和省委党校教授作辅导报告,组织机关干部到省委党校旁听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辅导报告。创办了《万松调查研究》内部专刊,为机关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机关干部赴外地学习取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通过抓学习努力营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纪律意识。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和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整顿机关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请区纪委和区监察局领导,为机关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并用学习日时间,集中学习相关制度,分组进行讨论,剖析思想,明确改进方向。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机关干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精神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变。

三是强化廉政意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执行廉洁自津的各项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争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同时,要求街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既抓分管科室的业务指导,又要负责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廉政建设。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

二、坚持民主决策,增强班子团结

街工委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促进领导班子团结、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大事来抓,保证了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

一是落实党内生活。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结合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谈心活动,做到“思想见面”,增进理解。在班子内部“班长”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沟通,把班子成员的思想集中到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上,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气足、团结共事、协调 运转的良好局面。

二是健全议事规则。街工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工委的议事和决策规则,明确议事和决策的程序和方式。特别是在涉及人事安排、资金使用、重大事项、重要决策上坚持集体领导,主要领导不搞“一言堂”、不搞“一锤定音”,让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大胆进言、集益取优,使决策更科学,运转更高效。

三是建立分工负责制。在强调集体领导的同时,建立健全班子成员个人负责制,合理划分每个班子成员的职责,做到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规工作实行分管制、专项工作实行包保负责制、难点工作实行指定专人负责制。涉及到超分管范围的工作,由“一把手”协调班子成员予以协作、支持、配合,使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坚持创新机制,管好干部队伍

在抓“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街工委、办事处下大力气,在用制度管人、激励人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约束机制。针对机关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机关劳动考勤制度》、《机关劳动纪律处罚办法》、《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发给每一位机关干部遵照执行。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指纹考勤机,对机关干部上下班实行指纹打卡制度,并对机关干部每月出勤情况进行一次公布。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效强化了机关干部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改进了机关作风。

二是完善竞争机制。加大对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任用 力度,努力做到大胆使用干部、真情爱护干部、严格管理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来。对中层干部按德才表现进行提拔交流轮岗,在实践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对改制人员,通过规范聘用管理办法,修订聘用合同,定岗定责,竞争上岗等措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机关行政效能得到提升。

三是探索激励机制。创新机关干部考核方式方法,采取街领导班子评价占30%、上级部门评价占30%、机关干部和基层评价占30%、劳动考勤占10%的方式,评定干部考核等次,对评为优秀等次人员给予物资与精神奖励。将全街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到各科室,量化目标,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考核的方式,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绩效挂沟,并与评选表彰挂沟。

四、坚持服务意识,激发整体活力

我街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服务辖区单位,创建宜居宜业服务型示范街道”目标,以“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能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主题,在街机关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促进了街道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去年,我街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强化服务企业意识,争当优化政府服务的排头兵。以规模企业和纳税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街道领导联系企业走访制度,街道领导与重点企业直接沟通。经济主管部门紧紧抓住政府一级目标搞好协调服务。2009年,全街工业总产值、招商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 的绩效考核指标,街道财税返还位居全区街道第一。

二是社区建设有了新进展。按照“相同职能合并、不同职能分开”的原则,科学配置社区“八大员”,通过公开招考、技能考试、体能测试等选拔程序,整合社区人力资源;社区“两委会”通过换届,班子结构得到优化;“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电业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日间托老所,较好解决了老人日间无人照应的难题,受到相关媒体极大关注;老旧住宅物业服务初步实现了全覆盖,白松社区在全市率先采取服务外包,成为全区物业覆盖工作的亮点。

三是市容管理工作发生新变化。面对辖区面积大、主次干道多、城市管理难的现状,领导班子变压力为动力,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双创”活动为抓手,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抓长效”的工作理念,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双创”排名2009年位居第10名。

四是综治稳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09年,面对大事多。重要节点多、稳定工作难度大、要求高的严峻形势,通过“平安创建”,积极接访、普法教育和安全防范,做到了“六个坚决没有发生”和“五个为零”,全街基本实现了辖区“政治稳定,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

五是党建工作呈现新亮点。街工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万松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的机遇,紧密结合街道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分类指导,使我街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为全市街道探索了经验,市委书记杨松亲临我街考察调研, 对我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 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分四个专题对基层书记进行了培训,并以“五好”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从思想教育、规范决策程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三个方面展开系列活动,使班子整体效能得到最大发挥;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形成了“打工妹之家”、“党员义工服务队”、“相约星期五快乐尽义务”等社区党建品牌;街工委以区域党建为抓手,充分整合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力量,筹集救助困难党员的专项“救助资金”,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党内关爱”行动,对困难党员给与人文关怀、困难救助、就业帮扶。今年“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党员285人,慰问金及物资达6万余元。同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夯实街道理论基础,提升发展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街坚持强班子带队伍,全街上下形成了真抓实干、团结进取、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街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开放的姿态,为江汉区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0年3月5日

第四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面试题的原因、对策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真正让大家关心的是何时才能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

曾经有一道公务员面试真题是这样的:两代会期间,有代表反映某些地方存在着“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现象,请谈谈看法。

对于这样一道题想必各位考生都并不陌生,这反映的是一个上有政策而下有对策的问题。至于其原因、其对策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真正让大家关心的是何时才能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毕竟在中国这样的现象还不胜枚举,“祸国”必然“殃民”,所以这种现象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遏制。

自广西河池市朝阳煤矿突击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的消息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披露后,便引起了舆论轩然大波,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实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或明或暗,一直是屡禁不止。其实靠出台一项政策,就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或多或少存在空想主义的色彩。因为一项好的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经过层级的交接,必然会出现一些偏离初衷的问题。所以要想让政策落到实处,若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与更强有力的监督,定会有人从中钻政策的空子,正应了俗语所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举无疑会让人民的利益备受损失,无疑会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再一次受到挑战。

又如高考(论坛)加分政策,这本来是不拘一格选人才、打破了“唯课程论”的一项非常好的举措,但是这项好的政策却被人们再一次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了解读和执行,“武术冠军”、“奥数冠军”等称号席卷中国的高考市场,这突如其来的旋风式的荣誉称号,无非都是为了响应这一政策,谋取自身的利益,这样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行为必然会让我们选拔综合型人才的初衷再一次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这样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就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永远有对策与之进行赤膊的较量,也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如何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首先,就需要执行者和监督者要主观上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其次,客观上就需要我们的制度要更加完善,这个制度要保证我们的监督更加到位,反之惩治也应该更加到位。最后,监督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一直在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监督的主体,是监督的主力军,所以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一定要善于行使手中的权利,不要个人自扫门前雪,更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定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行使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让我们的政策得到更加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让我们的人民群众能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心、得到实惠,这才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初衷。

“初衷不改,唯有监管”,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可以使我们彻底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

第五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精选)

作业:

怎样看待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答:该问题应当从两方面来回答:

一、该现象是必要的。我们都知道上级制定的政策很多是科学的,但他并不意味着政策是适合每一个地方的,我们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如果不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一味的执行上级的政策,就可能会与当地的实际相冲突,反而会好心办坏事。就现实来说,文革时期我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的制度,后来证明是和本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不相适应的,故而就产生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到迄今为止我国仍有一些地方在实行人民公社的制度,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华西村,且发展的比现在的其它地区都要好很多。由此可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就可以适当的灵活运用,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可以并且应当拿来为人民服务。总的来说,上级制定的政策只是一个纲要是从全国范围来考虑的,而所谓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就要求我们将其应有到群众中去,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灵活实际、活学活用,才能达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目的。相对来说,如果上级的政策是错误的,就一定不能去执行否则就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说“文革”时的政策就有些是不对的,而下级却不加辨认的执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该现象存在的必要性。

二、该现象是应当严厉打击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导致上级的方针政策得不到全面充分地贯彻实施,在具体落实时扭曲、变样、走样,从而影响了目标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党群关系、干部关系。不可否认,现如今社会中这一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在有些地方上级的政策很少或根本得不到有力地实施,政策成了形同虚设之物,这对政府的公信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我觉得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政府来说,我们都知道政府人员的工资在社会上来说并不是很高,或者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收入同身份不相匹配,故而贪污腐败时有发生,曲解政策、罔顾法律也是有发生;其次,有些人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理念,我们都知道新的政策的执行必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为他们以权谋私提供了便利:再次,现如今的干部考评制度的不完善,只以政绩来断定干部的升迁,这就导致一些利民政策的不到实施,而一些利于出现政绩的反而容易得到实施,不论是否对人民有利,或者干脆曲解上级的政策。而由于一朝权在手就成了一地的“土皇帝”“地主”,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政策制定好了只要发下去就行了,这是大部分的情况,上级认为或者说相信下级能很好的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或者应有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现象在地方尤其严重。比如,由于现如今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上级规定领导要下矿坑,不久后矿场里的一些矿工都成了领导;再比如,有些城市的政策是常住非户籍家庭只能购买1套商品住宅,而下面的对策是突击补交一年的社保;或搞一张一年的缴税记录,找个单位挂靠一下,再去税务局补申报一下就行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上级制定的政策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现在反而制造了许多问题,也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日益降低。所以我认为现如今的干部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行政监督制度、责任监督制度、财政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现行制度中的约束、监督、激励制度的缺从而所导致的这一现象,故而对出现这种现象必须严厉打击。

总的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必要性,对他我们要从两方面来加以考虑,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这一现象在特定的环境下是否是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然后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而对于错误的我们要加以改正,正确的要加以推广。第七组小组成员: 马向辉刘洋汤磊裴建哲林怡潇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学原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最终版)

    有政策、下有对策存在的原因 (一)利益最大化追求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根本因素。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对一定社会关系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进行的权威性划分。政策执行活动就......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突出实践特色 抓好支部建设 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鲜明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求真的改革创新精神。2010年......

    习近平: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乙炔车间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材料 习近平: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新华网北京2013年1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在北京指......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普遍存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的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主要体现为下级违反上级的政策、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析(模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种非常典型和普遍的现象。说它“典型”,是因为相对于国外来说,中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人民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浅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 思南县公安局 刘永松 民爆物品的管理,是公安机关依法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动因与对策研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动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 伴随公共行政领域的扩大,公共政策理论与公共行政实践结合愈加紧密,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政策的执行。本文针对我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研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研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以房屋限购政策为例 作者信息:江文杰11行政管理6班201131163210 摘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做法普遍存在于从古至今的各级组织中,带来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