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累面前莫低头 成功总在风雨后
苦累面前莫低头
成功总在风雨后
西沙有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小岛叫中建岛,这个岛的交通非常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呢?我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曾经有一名战士探亲休假,回来时为连队买了20只刚孵出的小鸭子。他从三亚出发,由于途中多次遭遇风浪,一直折腾了三个多月才回到连队,(三个多月啊)小鸭子都已经可以下蛋了。曾经有一位记者到这个连队采访,他问一位已经守岛13年的老兵说:“在这里这么辛苦,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老兵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也说不出太多道理,但是有一条,国家和人民把这个岛交给我,再苦再累再危险,我们也要把它守住。”就是这么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战士们对苦累考验的从容、淡定,也道出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9.2%的新战士认为当兵与世隔绝,没意思;14.6%的新战士认为当兵比较苦,比较累; 7.8%的新战士认为是在浪费青春,后悔来当兵;只有27.1%的新战士认为当兵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乐于奉献警营。我想,这些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归根到底是不能够正确看待苦与累的问题。
我们支队绝大部分官兵都能够很好地融入警营生活,并且能够在部队的学习、训练等各项工作中崭露头角,但也有少部分同志有畏难情绪,存在一定的怕苦怕累思想,表现得有些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劲头不足,工作标准不高,甚至有提前退役的想法。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苦累的问题。希望授完课后,大家能够正确对待苦累。
一、苦累是军旅生活的基调
有人说,军人就是苦累的代名词,从我们夏练“三伏”到冬练“三九”;从遇山开路、到遇水架桥,从抢险救灾、到战天斗地,这些都说明苦累时刻伴随着我们。
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起义部队,就凭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吃苦精神,炼就了我军吃大苦耐大劳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军人所面对的苦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在《壮士吟次唐人韵》中所说的:“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这正是我们军人面对苦累,但仍执著追求的真正含义。
战友们,从我们离开家乡,带着亲人、朋友的嘱托和期望步入军营的那天起,就与苦累结下了不解之源,谁不想在军营中干出些成绩,出人头地?那么就需要我们经得起苦累的考验。也许有的同志觉得,现在地方搞经济建设,并不需要吃太多的苦受太多的累,其实不然,商海人人能创,但创出成绩者并非人人,大凡在地方取得成就的经理、老板,基本都曾走过军营这条路,也曾经历了苦、累的考验(比如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华为总裁任正非、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甚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短暂的军营生活,用苦累这块磨刀,去磨练我们这把成功、成才的双刃剑。那么,我们会遇到哪些苦累呢?
(一)思亲恋家之苦。现在,很多战友都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入营门,入伍前很少远离家人,有的战友长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父母百般依赖。如今离开了父母亲人,生活完全
要靠自己,有时难免会思亲想家。有的同志已经谈了女朋友,入伍前无拘无束,整日里花前月下,浪漫无比,如今却只能打打电话表达思念之情,经常承受内心思念的煎熬,等等。部队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军人必须忍受这些常人不必忍受的思恋之苦,而这些思恋恰恰成为我们的幸福期盼和将来美好的回忆。
(二)严格训练之苦。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训练是军人的家常便饭。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广大官兵“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衣服裤子磨破、手上起碱、脚上掉皮是常有的事。很多战友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从小喝着雪碧、可乐,吃着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父母对其娇生惯养、宠爱有加,甚至有的同志入伍前不知道什么叫“苦累”。现在面对部队高强度的训练,难免会产生怕苦怕累思想,甚至以装病闹情绪来逃避训练。
(三)紧张生活之苦。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大家入伍前的生活大多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即便是在外求学、打工有些压力,但也都是按部就班、各行其是。工作之余,还可以和同事、朋友一起去喝喝酒、唱唱歌、放松放松,多数事情和时间都可以由个人所支配。但是部队的作息时间、穿衣吃饭、集合站队、学习训练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纪律,一环紧扣一环,一事紧接一事,一步紧追一步,特别是执行处突维稳任务时,经常不分昼夜、休息无常,长时间保持紧张的战备状态。有的同志适应不了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经常感到苦闷压抑、心烦意乱。
(四)纪律约束之苦。入伍前,很多同志每天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就是想着法子玩,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陶醉在歌厅酒吧,有的热衷于交往应酬,可以说是安逸闲散、优哉游哉。但是,部队作为一个特殊集体,必须要坚持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统一的内务,无处不约束、无事不统一。对此,有的同志就认为制度规定太多,纪律约束太严,标准要求太高,感到这也不习惯,那也不适应。
以上是我讲的部队常见的“四苦”,下面我们来看第二点:
二、苦累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从某种意义上讲,苦累是部队给予我们的特殊馈赠。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告诫青年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经受磨砺与考验,战胜困难与挑战。其实苦与累都是人的心理行为体验。每个人的内在感觉对苦累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吃苦瓜这件事,有的人认为他苦不堪言,难以下咽;有的人却认为他是美食,清凉解暑。为什么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呢?
(一)吃苦受累有助于砥砺意志。常言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两万五千里长征,革命先烈靠着“雪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强”的坚强意志,走过了14个省,翻越20多座大山,跨越30多条大河,最后冲破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英国利物浦大学编写的《人在高原》一书中有这样的定论:人到海拔4500米以上将无法定居。而我国西部边陲有一个被中央军委授予“喀
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的神仙湾哨卡,比这个高度还要高880米,被人们称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那里的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不到平地的45%。那里山高路险、人迹罕至,终年不见绿色,整天陪伴官兵的只有雪山和风沙。由于高原缺氧、高山反应,吃饭成了官兵最大的难题,比赛吃饭成了哨卡的传统节目,一碗及格、两碗良好、三碗优秀。一批批官兵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抒写着对祖国的忠诚。在这里,军人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事实证明,吃过饥寒之苦,人会更坚强;吃过劳累之苦,人会更坚毅;吃过风雨之苦,人会更坚定;吃过挫折之苦,人会更坚韧。
(二)吃苦受苦有助于成长成熟。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舍得吃苦,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山深处的一座佛寺里,供着一块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精致佛像,每天有很多人膜拜它。但跟它采自同一块山石的其他花岗岩却成为了通往这座佛像的铺路石阶,终于有一天,这些石阶忿忿不平地向那个佛像提出抗议:“大家同样是石头,凭什么我被踩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佛像笑了笑:“当年,你只挨了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这个故事启示了我们,今天的艰苦磨练是为了塑造美好的未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历苦累的磨练。吃苦受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思想成熟和素质提高的过程,正所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对于一名武警战士,只有勇于接
受苦累的挑战,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真正成为不负重托的忠诚卫士。第三届“十大杰出消防卫士”、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清源县中队指导员李义龙,入伍之初,身高仅有1.70米、体重不足110斤的他,在体能方面明显不占优势。但他从来不肯向困难低头,变着法儿和自己较劲:人家跑3公里,他就跑5公里;人家轻装跑,他就负重跑;人家半分钟做引体向上30个,他就争取做到40个。他还自己偷偷加练,甚至有时一天只睡5个小时。手上的血泡总是起了消、消了又起,脚上的消防靴也穿破了好几双。正是凭着这种超出常人的毅力,李义龙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战友们,当我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汗水顺着额头和脊背流淌的时候,当我们在负重长跑中腰酸背疼,两腿如坠铅块的时候;当我们在灭火救援中觉得肩上的负荷越来越重,身体感觉不能承受的时候的时候,谁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谁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我们征服了苦累,战胜了自己。苦涩是甘甜开头,艰辛是成功前奏,经受过苦累考验的人,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也一定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在苦累中自我磨练
在蜜室中长大步入警营的青年们,大多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所以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丧气等不良心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闯过苦累这道关呢?
首先,吃得苦中苦,方能成英才。大家知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从小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艰苦的考验;高山上的松柏傲霜凌雪,常青不败,因为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经受了霜摧雪打的磨练。同样道理,军人要想成才,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经得起苦累的摔打和磨练。不知大家是否知道
肖树广这个名字,这位来自海南岛的一名基层排长,入伍以来,他始终重视训练,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精英。他积极参加25公里越野长跑、负重攀登30层高楼、攻坚组综合体能训练操、狭窄空间救人灭火、多层建筑内攻操等多个铁军项目训练,并为自己额外定下了“323”训练指标:每晚加练300个俯卧撑、200个杠铃蹲起、300个仰卧起坐。最终在全省大比武中斩获集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从这位钢铁战士的经历,让我们憧得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
其次,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畔河旁之柳。对于军人来讲,要想得到一番锻炼,必须要有甘愿吃苦的愿望。被称为军中大学生的“好八连”战士龚举东,自愿放弃舒适的机关工作,毅然走进了军营接受艰苦的洗礼,他在一则日记中写到:我愿意在暴风雨中——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已,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生。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利用自已的优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总结出很多新时期的带兵之道。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叫贝弗里奇的教授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个别同志由于没有甘愿吃苦的想法,而在苦累面前成了“俘虏”,记得我在新兵连锻炼的时候,就有个战士因怕苦怕累,整天闹情绪,最后被退兵。之后还有很多新入伍的战士,因为私自离队或吃不了苦被退兵。其实父母把我们送到部队是想让我们在军营得到锻炼,回去之后能够有所作为,然而,他们却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败坏了军人的声誉,影响了自已的前途,以致耽误自己的青
春年华。从以上正反两个例子,我们应该可以看出,想要成功必须要经历一番风雨、一番磨砺。既然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应该为之而付出努力,就像宋朝诗人罗大经说的那样:“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做为一名新世纪当代革命军人就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练,在逆境中成长,方能玉汝于成。
四、在苦累洗礼中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艰苦的生活,炼就军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因为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艰苦,决定了军营生活的艰苦。对于军人来讲,泥里爬,水里淌,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吃不上睡不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艰苦的生活,才能磨练出军人特殊的品质。被中央军委授预“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面对超出极限的苦和累,他三次被送进医院,又三次从医院跑出来,奋战在抗洪前线,最后牺牲在大堤上,可以说,是艰苦的军营生活才炼造出李向群这种苦累面前把生死臵之度外的优秀品质。
其次,艰苦的生活是军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能经得起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也才能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倒。铁不磨要生锈,人不磨炼不成才,人生之路多艰难,不经磨练难成功。我们中队有个战士叫宋朝,他从入伍的那天起,就发奋要考学提干,立志要在警营里干出一番事业,工作中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经常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于提高自身军事素质上,用在复习功课上,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三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同年又在军校考试中,被昆明指挥学校录取,不仅实现了他的梦想,也为中队及家人争得了荣誉。由此,我想到有首诗这
样写到:“人的杂念和私心,在艰难困苦中滤尽;人的痼癖和惰性,在艰难困苦中消遁;人的智慧和情感,在艰难困苦中蒙发;人的理想和追求,在艰难困苦中升腾。”从面对熊熊烈火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到为救战友慷慨赴死的好干部苏宁,从“茫茫大漠立丰碑,化作甘泉献人民”的李国安,到试飞英雄邹延玲等,他们都是在异常艰苦的工作中耐住了寂寞,禁住了诱惑,战胜了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再次,艰苦的生活,是军人的特殊需要。看过电影《上甘岭》的战友们大概都会记住这样一个镜头,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某部五连,七天没见到一滴水,战士们嘴唇列开了一道道血口,卫生员将自已多日积攒下来等到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半壶水拿了出来,递给了将要出击的三名战士,三个战士只象征性地喝了一点,转身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了,正是因为先辈们具备了这种吃大苦、耐大劳的品格和素质,才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战胜了强大的美国侵略者,捍卫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军人这种吃苦耐劳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也尤为重要,大家不会忘记湖南省洞口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宋文博,面对山洪暴发,他带领战士们奋战近10个小时,救出7名群众,疏散转移村民260余人。灾后,又带领官兵与灾区群众一道开展抢修保障工作,最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牺牲在抗洪一线,听到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你不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些吃苦耐劳的素质,才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吗?
铁不锻打要生锈,玉不打磨不成器,军人不屈磨练很难履行好使命。当得起兵就要吃得起苦,只有战胜苦累才能超越自我、成就辉煌。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您止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能让您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苦难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会为以后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那我们应怎样对待苦与累呢?
(一)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苦累。心态决定状态。人的一生,苦累永远相随,积极者珍惜机会,消极者怨天尤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皮鞋销售员同时被派往非洲开展业务,两人来到非洲一看,这儿的居民还没有穿鞋的习惯,大多数人都是赤脚。一个推销员说:“公司给我这是什么差事,这儿的人就不穿鞋,让我怎么卖?”于是带着牢骚回了家。而另一个人则想:“这太好了,这儿的人都不穿鞋,这是多么广阔的潜在市场等着我去开发啊!”于是他告诉当地人穿鞋的好处,再送他们一些鞋让他们体验穿鞋的感觉,最终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积极者善于从不利的环境中发现机会走向成功;而消极者则听天由命,怨天尤人,任由机会在抱怨声中失去。其实,成功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消极者习惯用思维定势来思考,往往对其熟视无睹,只有那些积极渴望成功的人才能够敏锐的捕捉住机会。
(二)要以勇敢的精神对待苦累。有这样一句名言:“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作为武警官兵,要想真正成为勇士,就不能选择舒服,而要主动吃苦、勇于吃苦。来自武汉的合同制消防队员皇甫江武,在火场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抱起了正在燃烧的煤气罐往外跑,虽然戴着头盔,可是脸部还是部分烫红了,可是最终成功处臵了火灾,避免发生爆炸等危险,你要问他怕不怕,他也怕,可是有一种意志与毅力在支撑着。江武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苦累的挑战,绝不能退缩,必须勇敢冲上去战胜它,才能最
终取得成功。
(三)要以坚韧的意志对待苦累。有人说:“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坚忍不屈,做命运的主人,才能掌握和支配命运。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早年因病菌侵入小脑导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但他以顽强的意志,用只有和他朝夕相处的人才能懂得的语言,由别人记录,写下了大量生活有趣的科普作品。去年我中队在处臵阳山特大洪涝灾害时,参战人员发扬连续奋战,不怕艰难困苦,凭着坚韧的意志,经过十几天顽强拼搏才成功抢险,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战友们,经受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能吃苦是一种品质,敢吃苦是一种勇气,善吃苦是一种智慧。作为新时期的武警官兵,只有自觉做到待遇提高了、生活变好了,吃苦精神不丢;环境改善了、装备先进了,苦练劲头不减,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苦累中磨练自己,在苦累中创造业绩,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肩负起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职责使命!
最后,送给大家一幅对联,上联是: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贪闲乐,闲人就是废人;下联是: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第二篇:苦累面前莫低头
苦累面前莫低头
放由郁金剑演唱的歌曲《什么也不说》。(旁白:亲爱的战友,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都被这朴实无华的歌词和优美的弦律所打动,是的,既然是来当兵、既然是来报国,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什么也不说,因为我们的艰辛和汗水换来了祖国的理解和天下人的快乐。)/ 画面:一封老兵的来信,这位老兵的照片。一封来信。
同志们:上课之前首先给大家读一封不久前收到的我连复员文书王景的来信。他在信中说:
指导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现在已经在芜湖市造船厂负责文秘工作了,在以前给你的去信中,我对社会上这种纷复杂的人际关系曾苦恼过;对下岗分流曾困惑过;对事业和前程曾彷徨过。但是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厂里站稳了脚跟,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是连队培养了我,让我拥了那种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让我经受了一次次的艰辛和考验;让我懂得了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真正含义。请转告战友们;让他们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多摔打、多锻炼,因为军营是磨练意志的最好去处。从这封普普通通的来信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个取得成功、取得进步的人背后,都要负出艰辛和努力,都要经受苦和累的考验,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面对苦累,没有消沉、没有退缩、没有低头。所以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
题目: 苦累面前莫低头
军人这个名词,从诞生那天起,就与牺牲、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军营都不是一个舒舒服服的享乐场所,从我们夏练“三伏”到冬练“三九”;从遇山开路、到遇水架桥,从抢险救灾、到战天斗地,这些都说明苦累时刻伴随着我们,那么,什么是苦累呢?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
一、苦累是军人的磨刀石。
从其字面上理解,苦累就人们在从事某 项工作和职业中所要经受的身心上的考验和磨练。由于工作种类的不同,经受苦累的程度也不一样,正如我们军人所面对的苦累,即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于宗教中所谓的“寡欲”修行。而是指在为崇高理想和共同事业的奋斗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性格和品质。有人说;军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而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军人经过苦累这道难关而熔铸出来的钢筋铁骨。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起义部队,就凭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吃苦精神,炼就了我军吃大苦耐大劳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军人所面对的苦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如
宋代诗人陆游在《壮士吟次唐人韵》中所说的:“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这正是我们军人面对苦累,仍执著追求的真正含义。
战友们,从我们离开家乡,带着亲人、朋友的嘱托和期望步入军营的那天起,就与苦累结下了不解之源,谁不想在军营中干出些成绩,那么就需要我们经得起苦累的考验,也许有的同志觉得,现在地方搞经济建设,并不需要吃太多的苦受太多的累,其实不然,商海人人能创,但创出成绩者并非人人,大凡在地方取得成就的经理、老板,都曾走过军营这条路,都曾经历了苦、累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短暂的军营生活,用苦累这块磨刀,去磨练我们这把成功、成才的双刃剑。
二、军人的价值,在苦累中得到升华。
首先;艰苦的生活,炼就了军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由于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艰苦,就决定了军营生活的艰苦。对于军人来讲,泥里爬,水里淌,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吃不上睡不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艰苦的生活,才能磨练出军人特殊的品质。被中央军委授预“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面对超出极限的苦和累,他三次被送进医院,又三次从医院跑出来,奋战
在抗洪前线,最后累死在大堤上,可以说,是艰苦的军营生活才炼造出李向群这种苦累面前把生死臵之度外的优秀品质。
其次、艰苦的生活是军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能经得起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也才能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俗话说:铁不磨要生锈,人不磨炼不成才,人生之路多艰难,不经磨练难成功。大家都记得我连去年考上军校的战士鲁宪东吧,他从入伍的那天起,就发奋要在军营干一番事业,在工作中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他把别人休息的时间都用于提高军事素质上,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又在军校考试中,被大连陆军学院入取。由此,我想到有首诗这样写到:“人的杂念和私心,在艰难困苦中滤尽;人的痼癖和惰性,在艰难困苦中消遁;人的智慧和情感,在艰难困苦中蒙发;人的理想和追求,在艰难困苦中升腾。”从面对熊熊烈火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到为救战友慷慨赴死的好干部苏宁,从“茫茫大漠立丰碑,化作甘泉献人民”的李国安,到试飞英雄邹延玲等,他们都是在异常艰苦的工作中耐住了寂寞,禁住了诱惑,战胜了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向人民交出了一
份合格的答卷。
再次、艰苦的生活,是军人的特殊需要。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战友们大概都会记住这样一个镜头,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某部五连七天没见到一滴水,战士们嘴唇列开了道道血口,卫生员将自已多日积攒下来等到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半壶水拿了出来,递给了将要出击的三名战士,三个战士只象征性地喝了一点,转身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了,正是因为先辈们具备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品格和素质,才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战胜了强大的美国侵略者,捍卫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军人这种吃苦耐劳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也尤为重要,大家不会忘记九八抗洪中某部指导员高建成,舍身救战友,自已在同洪水的搏斗中,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还有一名班长,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大堤上,听到这里,看到这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你不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些吃苦耐劳的素质,才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吗?
三、过好苦累关,关键靠自我磨练。前几天,我对我们连的“三子”兵进行了调查,在位四十二名战士,独生子二十九人;独苗子七人,老根子八
人,只有五人不是“三子”兵的范畴,在我们连“三子”兵就占了88%,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现在步入军营的青年,大多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所以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产生了心恢意冷、悲观丧气等不良心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闯过苦累这道关呢?
首先:吃得苦中苦,方能成英才。大家知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从小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艰苦的考验;高山上的松柏傲霜凌雪,常青不败,因为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经受了霜摧雪打的磨练。同样道理,军人要想成才,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经得起苦累的摔打和磨练。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李忠这个名字,这位来自小兴安岭脚下的某连战士,他之所以在国际军事五项比赛中连续两次夺冠,就是因为他在奇冷的冬天里,除参加正常的训练外,每天早晚要坚持两个五公里越野跑,最叫劲的是每天就寝前要完成五个一百;即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一百个高抬腿、一百个引体向上、18磅大铁锤再砸一百下,经过近两年的训练,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素质,后来被八一体工大队庞清云教练相中,以至后来在训练大队评选的“十虎”中他名列榜首,被誉为军中第一“虎”。有人问庞教练李忠是怎么拿的金牌时,这位教练
说:“看一看李忠身上的遍体伤痕,你就知道了”。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这位钢铁战士的经历,让我们憧得了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
其次、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畔河旁之柳。对于军人来讲,要想得到一番锻炼,必须要有甘愿吃苦的愿望。被称为军中大学生的“好八连”战士龚举东,自愿放弃舒适的机关工作,毅然走进了军营接受艰苦的洗礼,他在一则日记中写到:我愿意在暴风雨中——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已,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生。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利用自已的优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总结出很多新时期的带兵之道。受到了江主席的亲切接见。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叫贝弗里奇的教授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个别同志由于没有甘愿吃苦的愿望,而在苦累面前成了俘虏,大家不会忘记我连九七年因怕苦怕累私自离队三次被除名的战士张容国吧,他是城镇兵,又是独生子,家里条件较优越。父母想让他在军营得到锻炼,回去后有所作为,然而,他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败坏了军人 的声誉,影响了自已的前途,以致到现在也没有安排工作。从以上正反两个例子,我们应该相信,既然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应该为之而付出努力,愿我们都能成为高山傲雪的青松,不去做随风摇曳的杨柳
同志们:今天就“苦累面前莫低头”这一课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一课,记得宋朝诗人罗大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为一名跨世纪的军人必须加强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练,只有经受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最后,把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思考题:
一、为什么说吃得苦中苦,方能成英才?
二、你对军营中的苦与累是怎样理解的?
第三篇:成功总在风雨后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在风雨后”。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我知道,在风雨的身后,必定会有胜利的彩虹。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给我讲过一个令我感触特别深的故事,它发生在大约100年前的美国。
在一个圣诞节的夜晚,一个衣着破烂的打着赤脚的小男孩站在一间鞋店门口。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双漂亮的鞋子,这时店主看见了他,便把他叫了进来。店主对他说:“小孩,你想要那双鞋吗?”小孩点了点头。于是,店主走到另一间店,拿来了一双袜子,他对小孩说:“我不能给你鞋子,因为你没有付出劳动,我只能给你一双袜子,让你去自已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财富,就像上帝只给你种子而不给你果食一样,你要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才能获得丰收。小孩,你去吧,我从你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你是个可造之才。如果你将来有了成就,30年后请写封信给我。”听了老板这几句话,小孩走了,30年后,老板收到一封信,那个小孩在信中说:他现在已经小有成就„„信封里还夹着巨额支票。最后老板猛地一惊,因为他看到了信未的著名竟是美国总统——林肯
在我父亲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后,我的思想迅速改变了。我变得自信起来,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因为我坚信:捡破烂的小孩都能当美国总统,我还有什么不能的呢?
在我的初中生活中,我的成绩刚开始在全校排100多名,我以前的老师都说我没有什么用。但我并不放弃,我把巨大困难放在一边,我在暗处默默努力,因为我坚信,成功总在风雨后,后来,我的成绩上去了,人家问我怎么弄上去的,我只说:“别人把我弄上去的”因为如果不是别人制造着我上高中的困难。我就不会去克服困难,不会去提升自我。成绩就不会提升。
现在,我来了一个困难重重的班,在这个班里,我的成绩排在倒数,别人都笑我没用,但我却没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因为我深信,经过我的努力,成功一定就出现。
“轰”天上打雷了,我望着那黑夜中弦丽的闪电,心中仿佛看到了彩虹在向我招手。
第四篇:苦累面前莫低头(部队苦累关教育)
苦累面前莫低头
上课之前,首先给大家播放郁金剑演唱的一首歌曲,《什么也不说》。(旁白:亲爱的战友,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都被这朴实无华的歌词和优美的弦律所打动,是的,既然是来当兵、既然是来报国,当兵的操枪弄炮算什么,什么也不说,因为我们的艰辛和汗水换来了祖国的理解和天下人的快乐。)
最近在我们连队,我发现了几种怕苦怕累现象,也可以说是几类人,现在我给这几类人画一画像,大家对照一下,看一看像不像。
现象一:日常训练“泡病号”。最近,专业训练强度进一步加大了,除了周一周二强化训练之外,周三晚上小周末没得过了,周末上午也不能休息了。连队少部分人开始以各种理由逃避训练了,于是就想出了生病不能训练的“好办法”,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对劲。而这些病大多集中在头痛、感冒等一些不能完全确诊,需要一段时间休息的小病。有些同志甚至还渴望自己能生个这样的小病,哪怕是没有病到卫生队走一趟,躲避一次训练,也自我感觉良好。这些人的通常特征是:爱生病、盼生病、装生病,一训练无精打采,训练后生龙活虎,经常以生病为由躲避训练。
现象二:东拉西扯“盼调动”。我们连队总是有那么个别同志,自以为家里有些关系,感觉训练太苦、工作太累,想逃避、要调走。这种同
-1-志的想法比较消极,每天一听到干活、出公差就头痛,一听到要训练腿就直发抖,要么找到连队干部想往连部调,要么想往外单位调,换一个轻松的岗位,找一个自在的工作,觉得除了这样,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这部分人的通常特征是:一天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满腹心事,干任何事都心不在焉,失去了进取心,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
现象三:优哉游哉“逛营院”。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找借口外出,以去卫生队看病,去服务中心,去家属院等理由,一去一上午,一去“一个心情舒畅”;二是钻空子外出,平时中午大家休息了,晚饭后大家准备看新闻了,节假日大家在连队娱乐了,他就开始蠢蠢欲动,不请假就到团主干道上“压马路”;这部分人的通常特征:经常不知所往,对外交往过密,每逢节假日就开始不安分,不批假也想尽办法不假外出。
以上列举的三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并不是全部,在训练、生活、学习中怕苦怕累的情况还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类人对军人和苦累关系认识还不清,不知道当兵为何,当兵吃苦为啥。
军人这个名词,从诞生那天起,就与牺牲、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军营都不是一个舒舒服服的享乐场所,从我们夏练“三伏”到冬练“三九”;从遇山开路、到遇水架桥,从抢险救灾、到战天斗地,这些都说明苦累时刻伴随着我们,那么,什么是苦累呢?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
一、苦累是军人的磨刀石
从其字面上理解,苦累就人们在从事某项工作和职业中所要经受的-2-身心上的考验和磨练。由于工作种类的不同,经受苦累的程度也不一样,正如我们军人所面对的苦累,既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于宗教中所谓的“寡欲”修行。而是指在为崇高理想和共同事业的奋斗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性格和品质。有人说,军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而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军人经过苦累这道难关而熔铸出来的钢筋铁骨。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起义部队,就凭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吃苦精神,炼就了我军吃大苦耐大劳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军人所面对的苦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在《壮士吟次唐人韵》中所说的:“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这正是我们军人面对苦累,仍执著追求的真正含义。
二、军人的价值,在苦累中得到升华
(一)艰苦的训练,炼就了军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艰苦,决定了军营生活的艰苦。对于军人来讲,泥里爬,水里淌,风餐露宿,操枪弄炮,吃不上睡不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艰苦的生活,才能磨练出军人特殊的品质。被中央军委授预“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面对超出极限的苦和累,他三次被送进医院,又三次从医院跑出来,奋战在抗洪前线,最后累死在大堤上。可以说,是艰苦的军营生活才练就出李向群这种苦累面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优秀品质。
(二)艰苦的训练,是军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能经得起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也才能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俗话说:铁不磨要生锈,人不磨不成-3-才,人生之路多艰难,不经磨练难成功。有首诗这样写到:“人的杂念和私心,在艰难困苦中滤尽;人的痼癖和惰性,在艰难困苦中消遁;人的智慧和情感,在艰难困苦中蒙发;人的理想和追求,在艰难困苦中升腾。”从面对熊熊烈火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到为救战友慷慨赴死的好干部苏宁,都是在异常艰苦的工作中耐住了寂寞,禁住了诱惑,战胜了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艰苦的训练,是军人的特殊需要。看过电影《上甘岭》的战友们大概都会记住这样一个镜头,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某部五连七天没见到一滴水,战士们嘴唇列开了道道血口,卫生员将自已多日积攒下来等到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半壶水拿了出来,递给了将要出击的三名战士,三个战士只象征性地喝了一点,转身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了,正是因为先辈们具备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品格和素质,才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战胜了强大的美国侵略者,既捍卫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又使我军成为为数不多让美军胆寒的一支军队。
三、过好苦累关,关键靠自我磨练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条件好了,生活也宽裕了,如今,步入军营的你们,大多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所以面对困难和挫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产生了心灰意冷、悲观丧气等不良心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闯过苦累这道关呢?
首先,吃得苦中苦,方能成英才。大家知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从小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艰苦的考验;高山上的松柏傲霜凌雪,常青不败,因为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经受了霜
-4-摧雪打的磨练。同样道理,军人要想成才,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经得起苦累的摔打和磨练。相信大家都认识“枪王”何祥美,这位三栖精兵在入伍时,个人军体素质并不优秀,甚至有些差,曾经是新兵连的“第一胖”,五公里越野跑时,总是落在其他新兵后面。就是这位曾经的“第一胖”,坚定了“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的信念,为了使体重达标,新兵连期间进行魔鬼式训练,体重减了近30公斤;为练就过硬的狙击本领,他把子弹壳放在枪管上,保持两小时不掉;目标识别训练,他做到了5分钟不眨眼;练快速出枪射击,手指被磨破,用掉了5卷血胶带……。何祥美的那股敢吃苦、能吃苦的精神,端正对当兵吃苦的正确认识,才使他在吃苦中砺练了自己的意志,成就了自我,同时也成为了我军广大官兵学习的先进典型。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这位枪王的经历,让我们懂得了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
其次,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畔河旁之柳。对于军人来讲,要想得到一番锻炼,必须要有甘愿吃苦的愿望。某部大学生战士龚举东,自愿放弃舒适的机关工作,毅然走进了军营接受艰苦的洗礼,他在一则日记中写到:我愿意在暴风雨中——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已,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一生。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利用自已的优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总结出很多新时期的带兵之道。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叫贝弗里奇的教授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个别同志由于没有甘愿吃苦的愿望,而在苦累面前成了俘
-5-虏。我们应该相信,既然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应该为之而付出努力,愿我们都能成为高山傲雪的青松,不去做随风摇曳的杨柳。
同志们,从我们离开家乡,带着亲人、朋友的嘱托和期望步入军营的那天起,就与苦累结下了不解之源,谁不想在军营中干出些成绩,那么就需要我们经得起苦累的考验,也许有的同志觉得,现在地方搞经济建设,并不需要吃太多的苦受太多的累,其实不然,商海人人能创,但创出成绩者并非人人,大凡在地方取得成就的经理、老板,都曾走过军营这条路,都曾经历了苦、累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短暂的军营生活,用苦累这块磨刀,去锻造我们这把成功、成才的双刃剑。
同志们,今天就“苦累面前莫低头”这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到这里,记得宋朝诗人罗大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军人必须加强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练,只有经受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最后,把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思考题:
一、为什么说吃得苦中苦,方能成英才?
二、你对军营中的苦与累是怎样理解的?
第五篇: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那个暑假,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黄昏,我至今刻骨铭心。
我喜欢与同学骑着小车,在外面悠闲地逛。特别是长假,街上更少不了我的身影。记得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出发了。我和同学玩得可开心啦!
突然,想起了雷声,我们立刻警觉到:快要下大雨了。我和一个顺路的同学奋力往回赶,她骑得比我快,我觉得肚子疼,又怕她撇下我不顾,只得卖力的骑着。刚刚还是万里无云,只间眨眼间,天空就乌云密布,天色渐渐暗下来。几阵狂风吹来,吹得我们心里冷飕飕的,凉意充满了全身。一滴雨忽的打在脸颊上,紧接而来的是千万颗珍珠似的雨点。耳畔响起了“哗哗”的声音,恐惧感涌上心头。终于,暴雨还是毫不留情的,铺天盖地的倒了下来,使人猝不及防,我不由打了个寒颤。
同学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在我的视线,留下我孤独的骑着。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雷声阵阵,搞得我心烦意乱。可怜的我已被雨水浸湿了全身,眼前迷蒙了。我用同样湿透了的手去擦拭眼睛,反而更加模糊了。我费劲的望着前方,艰难的行进。我多么想闭上眼睛啊!可是我不能——我在骑车;累了,实在受不了了,歇一会吧!可是——震耳欲聋的雷声让我心惊胆战。偶尔有一两个行人汽车匆匆而过,却连同情的目光都没有施舍给我。没有人能够帮我,我绝望了,也不再奢望有人能帮助我,只能靠自己!真为自己感到悲哀:这种天气,人们都躲在家里,路上的车辆也少了,有谁能想到还有一个人在冒着雨往家赶呢?
我直直的凝视着远方,有泪如泉涌的冲动,想着家的温暖,心底发出了呐喊:我要回家!可是,路途漫漫,何时才能到家呢?回家,这个信念我始终坚持着。
很快,我本来就很单薄的衣服都浸透了水,全身找不到一处干燥的地方,但身上好像有烈火在燃烧,我丝毫感觉不到冷气。我仿佛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脚还在努力蹬着,路旁的景色对我来说无暇顾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世界一片空白,时间好像凝固在了这一刻。我想,我一定在做梦,这一切都是幻影。又是一阵惊心动魄的雷声,将我拉回了现实,使我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终于,筋疲力尽的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家,真的是家!我兴奋极了。是梦吗?我居然到家了!我将车放进车库,瞧了瞧自己,不由苦笑起来:活像一只“落汤鸡‘!一个箭步,我爬上了一楼。此时,我多么希望一下冲进家门,大喊一声:”我回来啦!“妈妈一定很吃惊。
一切已经结束了,我回到了家的怀抱中。妈妈看我回来先是一怔,又看我淋成这样,不禁责怪道:”怎么不躲雨?要是出了事怎么办?“我笑了。突然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许困难重重,但只要有冲破难关的决心,坚定希望的信心,就一定能成功。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
仪征实验中学初一: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