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办法
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是指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度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河南省境内,经监管部门批准获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
第四条 县(市、区)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的初审工作;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的复核工作。省政府金融办负责省直管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工作,并对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上报的年审情况进行审核。
第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时间为每年2月1日至5月31日,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应在此期间完成年审工作,省政府金融办于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完成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工作。
第二章
申报材料
第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年审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报告书(见附件1)。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以及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相关查询信息(包括登记信息和备案信息)。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度经营报告:
1.公司概况。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公司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年度变更或重大事项说明。
2.年度经营情况。包括当年新增融资性担保业务情况、在保情况、新增代偿、准备金提取情况,最大10 家客户集中度明细、最大3家关联客户集中度明细,融资性担保业务放大倍数,担保代偿率、代偿回收率、担保损失率、拨备覆盖率等情况。3.内部控制情况。结合《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定,逐项自查说明有无违反规定的情况。
4.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全部账户(列明托管户、保证金户等)及账号清单、货币资金余额汇总表、第四季度货币资金银行流水对账单(加盖银行公章)和资金运用情况明细等,托管资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客户保证金等制度落实情况。
以上四项内容需采用表格或单独说明形式的,可作为年度经营报告的附件附后。
(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专项审计报告。
(五)监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六)年审申报材料真实、完整的承诺书。
(七)行业年审的各项数据起止日期为:年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年审申报材料应胶装,并加盖骑缝章(融资性担保公司公章)。
第七条 年度专项审计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见附件2):
(一)货币资金使用情况。注册资本金托管金额、托管账户,并说明是否按规定足额托管;托管资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客户保证金是否专户专存;应收账款的构成(包括应收账款单位明细,文字说明与业务有关和与业务无关的情况);担保赔偿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一般风险准备金的拨备提取情况,并说明是否按规定足额提取;分析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构成,列出主要明细,说明是否存在股东借款情况;注册资本金在位情况,说明有无抽逃注册资本金情况。
(二)担保代偿情况。包括发生的代偿款项金额、已收回的代偿款项、期末尚未收回的代偿款项、代偿率,以及代偿金额占流动资产、总资产和注册资本金的比例。
(三)存出担保保证金情况。包括存出担保保证金和存出分担保保证金金额,存出保证金按存出银行分别列出明细。
(四)存入担保保证金情况。包括存入担保保证金和存入分担保保证金金额,并说明是否按规定专户专存,有无挪用或占用情况;存入保证金按金额大小列出前10户企业。
(五)对外投资情况。列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按照其性质列明,重点区分投资类)、委托贷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各类涉及对外投资的金额和期间发生额,按年末金额大小列明前5户,按期间发生额大小列明前5户,并说明是否存在超比例投资,是否存在股权投资。其中,固定资产归属于投资类范畴。
(六)担保业务开展情况。包括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有无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有无超过净资产的15%,并列明前五名最大的被担保人;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有无超过净资产的30%;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的情况;担保保费收取金额及担保费费率;前10户大额担保的明细及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
(七)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应分别按存款利息收入、委贷利息收入等说明。
(八)关联方交易情况。
(九)实收资本列出全部股东名称、出资额、占总股本的比例,股份公司中股东数量较多的可列出主要股东。
(十)其他需说明的事项。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度专项审计报告应按照附件模板样式出具,须带验证码或验证标识,并逐页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第八条 出具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度专项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审计中,如发现担保公司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在出具的报告中提出。
对于年度专项审计报告中意见为“无法发表意见”或“有保留意见”等含糊不确定的报告,属地监管部门组织专项检查。
第九条 监管部门受理材料后,对年审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一次性告知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补正的全部材料。融资性担保公司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齐全的,监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章
年审重点
第十条 审查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证照情况。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证中的内容是否一致,工商登记信息与监管部门批复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的情况。
(二)资本状况。是否存在挪用或抽逃注册资本的情况;是否足额托管或违规使用托管资金等情况;是否足额提取各项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是否存入专户。
(三)经营情况。业务开展是否有超出经营许可证规定的业务范围及区域经营情况;担保费率、对外投资和关联担保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准备金提取列支、风险集中度、客户集中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国家、省、市补助或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列支;是否存在吸收存款、高息借贷或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等。
(四)客户保证金管理情况。是否落实客户保证金专户管理要求,开设客户保证金专户,明确保证金收取、退还及代偿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是否存在将客户保证金用于除违约代偿以外的委托贷款、投资等其他用途。
(五)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情况。公司股东基本情况及变动情况,公司重大事项变动情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等。
(六)信息报送情况。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按时、真实地向监管部门填报公司业务信息、经营情况报告和财务数据。
(七)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情况。是否按照银监会《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和《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重大风险事件情况。
(八)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情况。是否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履行各自职责,依法依规经营;其中,财务负责人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风控负责人是否严格执行公司的风控制度,行业从业人员是否熟悉融资担保行业的相关规定。
(九)监管部门认为需要审核的其他情况。
第四章
年审程序
第十一条 融资担保公司年审程序: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按照本办法有关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开展年审自查,向属地监管部门报送年审材料。
(二)县(市、区)监管部门对年审材料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和监管部门或县(市、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辖市监管部门。
(三)省辖市监管部门对市直管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县(市、区)监管部门上报的年审材料进行复核,审查结果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和监管部门或省辖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无异议后,年审结果文件报省政府金融办,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本级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四)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年审材料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和监管部门或县(市、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无异议后,年审结果文件报省政府金融办,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本级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五)省政府金融办对省直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年审材料进行审查,对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的年审情况进行审核。审查结果在省级新闻媒体和河南省政府金融网站公告,同时抄送河南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第五章
年审结果
第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年审结果分别为“通过”、“不通过”。
(一)按时参加年审并且年审事项符合规定,年审结果为“通过”。
(二)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年审结果为“不通过”: 1.不参加行业年审的。
2.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或者以虚假材料、虚假出资等方式骗取审批的。
3.被各级打击和处臵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司法机关认定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
4.存在非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抽逃注册资本以及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
5.发生重大风险状况,被列为高风险企业的。
6.拒不配合监管部门日常监管或不按监管要求进行整改的。
7.有涉嫌违法经营的投诉举报,经属地监管部门查证属实而拒不纠正,造成恶劣影响的。
8.发生《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河南省担保机构风险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情形,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臵,造成恶劣影响的。9.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存在下列情形的,监管部门应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期限、监督整改落实。经整改符合规定的,年审结果可为“通过”,但年审公示中须注明为“整改后通过”。
1.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变更有关事项情节较轻的。2.经营许可证载明内容与工商营业执照不一致;公司外部标识、宣传资料等与经营许可证载明内容不一致;未在明显位臵对外公布“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经营八不准”和举报电话的。
3.未按规定报送有关统计报表或监管信息的,其中月报超过3次,季报超过2次,年报超过1次的。
4.未按规定提取各项准备金的,准备金及客户存入保证金未按规定管理的。
5.超比例或范围对外投资的,存在其他应收账款与其他对外投资合计超过净资产20%的,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的。
6.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倍的,对单个被担保人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的,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5%的,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30%的。
7.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
8.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情形,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臵,但尚未造成恶劣影响的。
9.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结果运用
第十三条 对年审通过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部门应重点支持其提升发展,积极争取各级政策予以扶持。
第十四条 对整改后年审通过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属地监管部门应区分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加大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频率,强化企业依法合规意识,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对此类融资性担保公司原则上一年内不得提出变更事项,情节较为严重的,可限制其享受财政性政策支持。第十五条 对年审不通过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部门可收回其《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并及时上报省政府金融办。
(一)终止资格。省辖市或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应将有关情况报送属地人民政府和本级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要求,做好其终止工作。
(二)风险防范。属地监管部门应将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风险情况及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本级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风险情况,启动应急预案,会同有关部门实施重点监控,做好风险处臵和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三)查处移交。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违反法律法规的,属地监管部门应按照职责权限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故意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真实情况或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通过年审的,监管部门应自发现核实之日起,立即收回其《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逐级上报至省政府金融办。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监管部门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时,不得妨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负责年审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政规定,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并对年审评价结果负责。
第十九条 公司制以外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参照本办法有关要求执行。
第二十条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监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辖区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实施细则,并报省政府金融办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金融办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1、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报告书
2、年度专项审计报告书
第二篇: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办法(试行)
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融资担保行业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行为,依据《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鲁金办发„2010‟9号)、《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指引》(鲁金办发[2010]1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省金融办批准设立,已领取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第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按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检查和审核,确定其是否有资格继续从事融资性担保经营活动的制度。
第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通过对其经营许可证副本进行审核的形式实施。
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副本由省金融办统一印制,加盖市金融办公章和年审专用章。
第五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行分级年审。省管融资性担保公司由省金融办负责年审,其他融资性担保公司由所在县(市、区)监管部门初审,设区市金融办负责审查,报省金 融办备案。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由所在市金融办负责年审。
第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时间为每年的2月20日至4月30日。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于4月1日前向监管部门提交年审材料,并对其提交的年审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当年批准设立或当年注册登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自下一年起参加年审。
第七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的基本程序: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年审自查,准备相关材料;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按分级年审要求分别向县(市、区)监管部门或市、省金融办提交年审材料;
(三)监管部门受理年审材料,并进行审核;
(四)由县(市、区)监管部门受理的材料,经县(市、区)监管部门初审后,报市金融办审查,并由市金融办采取适当方式对年审情况进行公示。
(五)市金融办审查通过后凭《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审报告书》和经市级监管部门审核盖章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审信息表》各1份报省金融办备案。
(六)省金融办按旬分批次办理备案手续,备案结束后,由各市金融办加盖年审戳记。
(七)融资性担保公司持通过年审的经营许可证副本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参加年检。
第八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的主要内容: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执行情况。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状况。包括实缴货币资本到位情况,资本金完整性及使用合规情况等。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规经营情况。包括融资性担保业务及其他业务开展情况,准备金提取、风险集中度、客户集中度情况等。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包括公司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及变动情况,公司重大事项变动情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等。
(五)信息披露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情况。包括向监管部门按时提供报告和统计数据,按规定对外披露相关信息,按规定时间和路线报告重大风险事件情况等。
(六)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情况。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及调整变化情况,高管人员合规工作及兼职情况等。
(七)省金融办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九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参加年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报告书》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审信息表》,一式三份。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 本及复印件、《工商登记基本情况表》(含变更记录表)和《注册资本变更对照表》以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均需加盖融资性担保公司公章。
(三)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须逐页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承担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审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审计能力,并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市(设区)级及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具的3年内无不良记录证明,以及为其注册会计师缴纳社会保险“三险”(养老、医疗、失业)的有效证明。
(四)本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全部帐户及帐号清单、货币资金余额汇总表、最近三个月货币资金银行对帐单(加盖银行公章)和资金运用情况明细(需加盖融资性担保公司公章)等。
(五)本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证明。包括相关银行授信批复文件、担保合作协议和各相关银行的担保业务明细(需加盖银行公章)。
(六)本经营情况报告。包括当年新增代偿、准备金提取情况,最大十家客户集中度明细、最大三家关联客户集中度明细,融资性担保业务放大倍数,担保代偿率、代偿回收率、担保损失率、拨备覆盖率等情况。
(七)《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副本。首次年审 时由监管部门提供。
(八)省金融办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参加年审,除应提交本办法第九条第一、二、五、七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其隶属担保公司本已年审的《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或相关证明,需加盖融资性担保公司公章。
第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交的年审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的,监管部门应当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提交的年审材料不齐全或者内容不完整的,监管部门应告知融资性担保公司补正材料,如在4月1日前补正2次仍未达到要求的,监管部门将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出具载明不予受理理由的不予受理通知书。
第十二条 监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4日内完成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交的年审材料有关内容的审查。
监管部门在受理材料后,可以视情况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交补充材料,也可要求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员说明情况。需要对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实地核查。
出现上述任一情况的,审查时间可相应延长。第十三条 按时参加年审并且年审事项符合规定的,为年审合格,监管部门在《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审戳记;不符合规定的,限期改正,符合规定后,在《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审戳记。
限期整改的时限最长不超过45天,整改到位后提交完整的整改报告最终日期不得超过5月15日。
第十四条 年审过程中发现融资性担保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通过年审: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严重违法违规设立的,包括提供虚假材料、虚假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骗取审批的;
(二)存在严重违法经营行为的,包括非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抽逃注册资本以及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已发生《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情形,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置,并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存在严重违规经营行为,特别是严重偏离主业、严重超范围经营、严重违规投资、风险集中度过高、代偿率过高等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且对违规事项拒不改正的;
(五)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有关事项,特别是擅自变更第一大股东、擅自变更董事长、擅自变更业务范围等,且拒不改正的;
(六)拒不参加年审的;
(七)连续2年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
(八)省金融办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未通过年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将其《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及副本上交当地监管部门。对于未通过年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当地监管部门应当在调查事实清楚、援引依据充分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处理意见,督促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利害关系人制定善后处置方案,并监督实施,妥善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同时报上级监管部门按规定办理退出或终止相关手续。一旦发现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当地监管部门应当立即报本级人民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做好风险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违反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监管部门应当在年审后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银监部门等,各市金融办应于每年5月15日前,将辖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汇总情况报送省金融办,并统一在省金融办网站上发布公告。
第十七条 监管部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年审,不得妨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年审结果和处罚情况应当在《年审和违法记录》中记录。
第十八条 公司制以外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参照本办法有关要求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金融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2月28日。
第三篇: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评价办法
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 监管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行为,促进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0年第3号)、《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颁发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第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评价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进行量化管理,并按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考核,以确定其是否有继续从事融资性担保经营活动的资格,而建立的长效监管机制。
第四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一领导全省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考核评价工作,对省级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监管考核,对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考核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查。
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考核,并报省监管部门备案。
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由所在地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监管部门负责考核。
第五条
经批准设立满六个月的持五年期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必须参加监管考核评价。
第六条 我省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考核评价实行计分制度。考评实行定量评分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日常监管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现场检查与材料审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 考核采取融资性担保公司自查、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监管部门实施考核评价和省监管部门抽查复核评价的评分评级办法。每个机构年初始分值100分,根据具体考核项目扣减相应分值。考核结果分A、B、C、D四类,D类为不合格。
第二章 监管考核程序及主要内容
第八条 监管考核程序: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考核自查,准备相关材料;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向当地监管部门提交监管考核材料;
(三)监管部门审查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材料,并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核查;
(四)监管部门出具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报告,报省监管部门备案;
(五)由省监管部门负责考核的担保公司,报省监管部门审查。
第九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须提交以下考核材料: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情况报告书;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工商登记基本情况表》(含变更记录表)和《注册资本变更对照表》、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以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以上复印件需加盖担保公司公章);
(四)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符合审计要求的审计报告原件(须逐页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五)本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证明(包括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批复文件、担保合作协议和经金融机构确认加盖公章的担保业务明细等)、托管资金凭证与托管协议;
(六)本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包括资金来源、资本金构成、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存出保证金余额汇总表、年末货币资金银行对帐单、与股东资金往来情况等;
(七)证明公司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的照片或声像资料;
(八)上一考核报告复印件;
(九)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参加考核,除应提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其所隶属担保公司已通过上考核的文件复印件。
第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本经营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司概况,内容包括公司简介,组织架构、分支机构设置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合作的金融机构等;
(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三)信息披露,包括信息披露情况,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接受监管部门检查和整改等情况;
(四)公司经营及融资性担保业务情况。累计担保额、新增担保额、在保责任余额,新增代偿额、代偿余额,准备金提取情况,担保业务放大倍数、融资性担保业务放大倍数,担保代偿率、代偿回收率、担保损失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经营指标;扶持中小企业、涉农企业、重点工业开发区(园区)及开发区企业情况;享受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情况。
第三章 监管考核工作的实施
第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交的监管考核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的,监管部门应当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提交的监管考核材料不齐全或者内容不完整的,监管部门不予受理,并出具载明不予受理理由的不予受理通知书。第十三条 监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交的监管考核材料有关内容的审查。
第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工作应当在每3月底前完成。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监管部门应当在考核工作结束后15日内,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交工作报告,并附所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考核报告、评分表、考核结果通知书,以上材料胶订成册。
第四章 监管考核评分标准
第十五条 本办法只设定大项的分值,具体小项所扣的分值由各地监管部门结合当地情况设定,须报省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考核项目共分五大项、三十八个小项,大项内容包括:公司基础管理(10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10分);业务开展情况(20分);依法合规经营情况(40分);接受监管情况(20分),五项总分为100分。第十七条 每个公司初始分值100分,由各地监管部门在下列具体项目中扣减相应分值:
(一)公司基础管理的扣分项目(共计10分)1.经营场所达不到正常开展担保业务经营条件的; 2.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营业场所与营业执照、许可证记载不一致的;
3.未在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
4.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业务办理流程、担保所需提供的资料清单的;
5.未悬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定八不准:“不准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不准开展违法违规理财业务;不准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不准误导社会公众向企业存款;不准为违法违规借贷行为做担保;不准擅自设立任何形式的分支机构;不准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违法违规宣传”警示牌的;
6.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区、县(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部门监督电话和当地处置非法集资举报电话的。7.公司各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全的;
8.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遵守高级管理人员资格规定的,未经核准或未取得任职资格擅自上岗的; 9.擅自变更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
(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扣分项目(共10分)1.未能执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公司治理指引》(银监发〔2010〕99号)要求,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并对各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责、权、利关系做出制度安排的;
2.议事规则不完备,未完整保留相关会议纪要等资料的;
3.未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
4.未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绩效评价标准或程序的; 5.未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
6.未制定和使用标准、规范的担保合同的;
7.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统计和业务档案管理不规范,未能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业务情况的; 8.各个部门和岗位无正式成文的岗位职责说明,职责不清,分工不合理,操作未相互独立的; 9.未制定完整的项目审批流程,无规范的项目受理、评审、审批、签约承保、保后监管、代偿、追偿等全部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和运行规则的;或已制定但流于形式的;
10.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的; 11.业务档案管理不规范的;
12.未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
(三)业务开展情况的扣分项目(共20分)1.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后,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且未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的;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后,与银行签订正式合作协议,但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
2.已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1倍以下的;
3.已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1倍(含)以上2倍以下的;
4.已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2倍(含)以上3倍以下的; 5.已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3倍(含)以上的,不扣分;
6.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率在2%以上、融资性担保损失率在1%以上的。
(四)依法合规经营情况的扣分项目(40分)1.融资性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的;
2.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的、为其它关联企业担保未在审计报告中单独陈述的; 3.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5%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30%的;
4.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年末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倍的;
5.不按规定比例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的;
6.不按规定托管资本金并签订托管协议的; 7.融资性担保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其他投资(除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外)总和超过净资产20%的。
(五)接受监管情况的扣分项目(20分)
1.未按时向各级监管部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经营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合法合规报告和资本金的运用情况,数据和信息未达到真实、准确和完整要求的;
2.公司在变更名称、股权、注册资本、住所、组织形式、章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发生分立、合并等方面事项未经省监管部门审批核准的;
3.融资性担保公司不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和重大事项报告的;
4.不按时报送担保业务信息的。
第十八条 凡是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考核一律实行“一票否决”,视为监管考核不合格。
(一)有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违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八不准”规定的;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的;
(三)存在账外经营行为的;
(四)存在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售、转让经营许可证行为的;
(五)持有过期的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的;
(六)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未按要求及时报告监管部门的;
(七)拒不参加考核的;
(八)拒绝接受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
(九)领取营业执照后两年内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
(十)对监管部门责令整改的违规事项拒不改正的;
(十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监管考核结果及运用
第十九条 综合考评级次排定。分值90分(含)以上的为A类,75~90分为B类,60(含)~75分为C类,60分以下或涉及第十八条的为D类。第二十条 监管考核得60分(含)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视为考核合格,由市、县(市)监管部门出具监管考核合格通知书,作为年审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监管考核得分为60分以下或发生“一票否决”类问题(本办法第十八条所列)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考核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由市、县(市)监管部门出具考核不合格通知书。
第二十二条 考评结果将作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扩展经营范围、设立分支机构和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以及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等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为A类的,可优先增资扩股,扩展经营范围,符合条件的可设立分支机构,优先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优先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考核结果为B类的,可增资扩股,符合条件的可设立分支机构,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C类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扩展经营范围,不可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十三条 考核结果为D类融资性担保公司将视情节轻重采取责令整改、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取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撤销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第二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衡量其所在市、县(市)主管部门监管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其所在市、县(市)新增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挂钩。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解释、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
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对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贯彻落实银监会等七部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第3号令,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坚持诚实守信、运作规范、严控风险、创新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范管理。
第四条建立浙江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政策措施。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中小企业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设立实行分级审批。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由省中小企业局和省金融办联合审批、联合监管。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含)以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由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审批。
第六条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风险防范,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重大监管事项,维护金融稳定。
第七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扶持政策,对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业绩突出的担保公司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章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八条在本省辖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分公司),除符合《暂行办法》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省内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含)人民币。其中: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融资性担保公司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其来源应当真实、合法,并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性足额缴纳到位。
(二)拟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担保业务持续经营两年以上且连续盈利,上年末担保责任余额不低于净资产的3倍;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三)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经监管部门审批后,获得经营许可证,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后方能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活动。
第九条申请设立外商投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外资审批手续。
第十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分公司)设立审批程序如下:
(一)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设立,由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符合条件的,报省中小企业局,并抄送当地金融办(上市办)。省中小企业局会同省金融办审核并下达批复。省中小企业局依据批复颁发经营许可证。
(二)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含)以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经公司所在地县级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符合条件的,由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批复和颁发经营许可证,再报省中小企业局备案。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分公司)凭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第十一条在本省新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除需提交《暂行办法》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签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申请表;
(二)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经审计的前两个财务会计报告;
(五)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公司拟在本省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还需提供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签发的许可证明。
第十二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变更事项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事项变更申请表;
(二)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三)变更注册资本的,须提供有法定资格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涉及公司登记事项的,依法办理有关审批和工商变更登记。
第三章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
第十三条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前提下,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鼓励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融资担保产品和融资担保服务。通过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扶持担保业务量大、创新工作突出以及经营规范、风险控制良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
第十四条融资性担保公司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及等价有偿、诚实守信原则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担保责任的方式和风险分担比例。
第十五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加强担保资本金管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资本金,不得违规使用资本金,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资本金使用情况,主动配合监管部门对资本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设立首席合规官和首席风险官,并由取得律师或注册会计师等资格、具有五年以上担保或金融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七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赔偿准备金和一般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其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工作。
第十九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遵守《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有关统计报表制度,按照要求及时向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材料。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中小企业局,其中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有关材料同时抄送省金融办。
第二十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实行报告制度。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在每年2月底前向设区市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报告,报告包含下列材料:
(一)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报告书》;
(三)合作银行提供的上一期末在保责任余额证明;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财务会计报告;
(五)参加资信评估中介机构评级的,提交有效的信用等级证明;
(六)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监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报告,对违反《暂行办法》和本试行办法规定的,应及时进行规范,依法披露和查处。
第二十一条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公司参加取得相应资质的资信评估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并积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
第二十二条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行业培训和行业相关考试认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配合人民银行做好有关信息采集工作。对符合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要求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可凭拟受保企业的授权证明和相关文件,在征信系统中依法查询拟受保企业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业主的个人信用记录。
第二十四条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担保诈骗、金额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以及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监管部门。
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依照国家有关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省内各级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信息交流作用,加强行业形象宣传,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未经批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省中小企业局和省金融办依法查处,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予以协助配合。
第二十七条本试行办法印发前已设立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应当在2011年3月31日前,按《暂行办法》和本试行办法规定进行规范,并到相应的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申领融资性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除应符合前款规定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截至申请经营许可证日期计算,成立一年以上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上一月度末在保责任余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金,其中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及以上的,在保责任余额最低要求可适当降低至注册资本的50%。
(二)公司自设立后,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印发前已设立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申领经营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合作银行提供的上一月度末在保责任余额证明;
(四)经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
(五)参加资信评估中介机构评级的,提交有效的信用等级证明。
申领经营许可证涉及变更事项的,还需提交融资性担保公司事项变更申请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融资性担保公司自查报告
XXX融资性担保公司2014年专项检查
自查报告
贵公司基本情况、公司资金情况;2014年全年开展业务情况(包括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等业务,说明时请注明产生的笔数及金额);是否开展兼营业务情况(包括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情况等业务);是否开展为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责任提供再担保业务;公司是否有为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类公司提供担保;公司是否存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公司是否存在抽逃注册资本金(抽逃资金数)、挪用客户保证金、虚假宣传及其他违规经营行为;公司是否建立公司的担保评估制度、公司的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财务会计制度,是否有业务操作规程(如没有建立的何时建立);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是否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是否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是否超过净资产的30%、公司融资担保责任余额是否超过净资产的10倍、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是否超过净资产20%、是否存在为其母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公司成立至2014年11月份累计金额)、是否存在为其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公司成立至2014年12月份累计金额)、是否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要求是2013年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否按照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要求是2013年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金);公司2014年是否加入人行征信系统。
注:(上述情况请如实报告)
XXX融资性担保公司(盖章)
XX年XX月XX日
请于2015年1月15日前交纸质到汇川区金融办许嘉辉处(并传电子版到邮箱:56648958@qq.com),地址:汇川区行政办公中心(汇川大道)B区429,电话***、286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