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儿科布局与管理
新生儿科两种病菌明显污染
2008年10月15日
早产儿脆弱生命全凭医护人员保护
省内一位工作20多年的新生儿病房护士长坦承,在新生儿病房干工作全凭良心,因为新生儿是弱势群体,无家长陪护,全凭医护人员照顾。
进入病房有啥流程 合格新生儿病房管理流程
外人进入病房须洗手、消毒、换隔离衣
一道门
接收外来患儿,须先观察
二道门
保持室内通风,病区所有物表每日消毒
设有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室、普通病房、隔离病房,辅助科室包括配奶室、配药的治疗室、洗涤间、器械库、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办公室等
消毒隔离措施
1新生儿暖箱每日擦拭消毒,更换蒸馏水
2一婴一用一灭菌,避免交叉感染
3每月医护人员做全面检查一次,有病原携带者隔离
4医护人员在检查、诊疗、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一律高压灭菌
5每周对各病室消毒一次,每月密闭熏蒸消毒
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医院的新生儿病房,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院均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在省妇幼保健院,记者看到新生儿病房设有两道门,外人包括其他科室的医生进入病房都必须穿隔离服,进入第一道门,两旁的房间一个是呼吸道病房,一个是观察室,这里是感染性病房,设于正式病区之外,呼吸道病房专门收治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观察室接收门诊送来的尚未确诊的患儿,必须观察48小时后确定没有传染性疾病才能进入第二道门。进入二门后,分别设有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室、普通病房、隔离病房,辅助科室包括配奶室、配药的治疗室、洗涤间、器械库、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办公室等。
消毒隔离如何做
该院的《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规定,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方可进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病区所有物表每日用有效氯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洗消毒,抹布专用,台布一日一更换,隔离病房的一次性台布应一用一更换;室内空气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器消毒,每日4次,每次30~60分钟,每周对各病室消毒一次,每月密闭熏蒸消毒。新生儿暖箱每日擦拭消毒,更换蒸馏水,长期使用的暖箱一周更换消毒,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并有记录;除本院正常新生儿可直接入室外,其他门诊或病区转入新生儿必须按入室制度执行,明确诊断传染病按病种分室隔离,诊断不清时必须在观察室观察48小时,并进行相应检查排查无感染后入室;婴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喂药水、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避免交叉使用,遇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隔离技术。医护人员在检查、诊疗、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严格做到接触一儿一洗手;各种诊疗用品、器械要定期严格消毒,超过期限一律不得使用。各种导管、注射器等凡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一律高压灭菌;每床备专用听诊器,每日消毒。体温计用后清洗、浸泡于75%酒精内,各种消毒液每日更换;新生儿衣物、小毛巾必须高压灭菌后使用。隔离病儿使用后的被服、衣服、小毛巾等必须用有效氯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进行清洗和高压灭菌处理;每月做空气、物表、消毒液、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监测一次,发现病原携带者应立即隔离。
新生儿科护士有时一天要洗手近百次
据介绍,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在接触患儿前后充分洗手是减少和控制院内感染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一家大型医院新生儿科的护士长说,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洗手创造最方便的条件,该院新生儿科每个病房设洗手池,每个床头放置快速消毒剂,如果没有接触患儿的血液、体液,就可以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否则必须用流动水洗手后消毒,才能接触下一个患儿。粗略算下来,一个新生儿科医生每天至少洗手二三十次,护士洗手次数就更多了,有时候一天可能要洗手近百次。
-专家观点
三种途径易致感染
西安一家医院新生儿科专家接受采访时说,交大一附院院内感染可能是器械感染引起,同时,可能由于对新生儿大量使用抗生素,干扰了对症治疗。
败血症主要由器械感染引起
据西安北大街一家医院新生儿科的陈姓专家介绍,对新生婴儿来说,医院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起婴儿院内感染,一般途径有三种: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与医疗器械接触;飞沫以及空气传播。
专家认为,由器械感染引起的感染主要是保温箱、呼吸器、听诊器等方面的感染。由于新生早产儿和低重儿都放在保温箱内,环境比较潮湿,不及时消毒和清洁,极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
在院内感染的病种中,各种病情都可能有,但如果新生儿集中感染肺炎、败血症等,就应属于严重感染,“主要是有创性感染导致的”。专家介绍,一般感染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洗手或者洗手不彻底等造成的,但对出现血液方面(如败血症等)的感染,主要是器械方面的感染引起的,像对早产儿进行扎针、抽血、上呼吸器等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消毒等,都容易造成感染。
大量用抗生素后难找“病根”“一般情况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必要的抗生素可预防及控制感染。”她分析说,感染后导致婴儿死亡的,应该是医方没有及时采取有效办法。出现这种情况,院方检验科应及时行动,尽快检查是什么病菌感染,然后对症治疗,才可能控制感染。否则,将延误病情,最终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并可能形成集中感染。“对大医院来说,找到病菌不是难事,但目前很多医院提前对新生婴儿大量使用高级抗生素,干扰了血液培养,以致很难找到病菌。”她说,没有找到病因,盲目用药,也将加速受感染新生儿死亡。
卫生部通报指出——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第二篇: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
新生儿科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邓志艳
成员:范秀花 蒋会丽 黄莉惠 席娟
一: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参成员负责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实施全面管理
二:科室安全管理小组熟悉并能处理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全面了解突发应急预案流程
三:科室安全管理小组至少每月召开两次会议,遇到特殊情况随时召开,讨论并总结本科室发生医疗护理安全的潜在危险,认真分析总结缺陷,做好预防。
四:针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讨论,提出整改意见,以做好医疗安全的持续质量改进
五:全科人员要加强学习,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思。从思想上提高警惕
六:坚持以“患儿安全”为第一位,全体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熟知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
七:加强医护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第三篇:新生儿科导管管理1专题
新生儿科导管管理
导管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导管护理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尤其在我科危重患者多、导管复杂、导管种类多的情况下,导管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我科是全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地方,患者病情复杂且波动大,一般状况极不平稳,需要时刻床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依靠各种管道来维持自身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功能,通过管道也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因此管道的护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意外脱管是指患者留置的管道意外脱落或未经医务人员同意自行拔管,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意外脱管是护士进行管道护理与管理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会造成患者意外损伤、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死亡等。意外脱管的危害性还在于增加了管道的再插率,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针对我科制定出以下几条:
1导管护理开展培训,定期对导管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在检查中及时指出导管护理的薄弱环节。及时收集有关导管护理的问题,对导管护理中存在的疑点进行解释与指导,对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整理、汇总.制订可行方案用于指导临床导管护理工作,并修订、完善科室导管护理规范:提高导管护理安全,并展开科研工作。定期开展管道护理培训并根据导管质量要求定期自主开展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护士长负责监督、组织和落实整改措施,从而不断提高科室导管护理质量。2导管标识执行及评估记录要求
2.1对医院使用的所有导管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加强导管标识的执行为确保导管护理安全,快速识别各种导管,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护理部规定对各类导管名称进行标识。按风险程度分高危、中危、低危标识,目前,我科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为3类,即高危导管,包括口腔或鼻腔气管插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鼻肠管。中危导管,包括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低危导管,包括普通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2.2标识使用方法:护士进行标识,并标上放置时间,有刻度的导管须标注置管深度,其余导管直接在导管上做好深度标记,起到提醒和确保安全的作用。
2.3导管评估及记录要求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保持通畅、标志分明、准确留置、固定牢靠、保持清洁)等。评估时间:高危导管至少每4h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记录要求:根据评估 内容进行记录,导管拔除或意外滑脱必须及时记录。
3制订导管管理手册,内容有:①导管标识与评估记录要求;②管理制度;③有各导管的安全管理具体内容,从目的性、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拔管配合、安全教育等6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倡在发生不良事件之后应从管理制度或流程方面对不良事件加以分析,不强调追究个人失误原因,对及时上报院部给予奖励,目的使当事人在发生不良事件的第一时间逐级上报,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把不良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组织知识培训及考核。统一思想和认识,然后互相进行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规范操作。分析脱管发生原因、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效果评价的循环,不断完善与改进护理质量,其核心是更加注重过程管理,达到事前控制,预防意外脱管事件的发生,能有效减少意外脱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培养护士全面评估患者风险的能力,树立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分析汇总反馈,实行非惩罚性上报及主动上报奖励制,对降低意外脱管的发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新生儿科先进事迹
新生儿科先进事迹
我院新生儿科是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科室,全科39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37人,大多数同志身兼二职: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并没有折损她们的风采,多年来,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女性特有的善良细心让一个个患儿绽放笑容。“赤峰学院新生儿科”在她们的精心打造下成为赤峰老百姓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科室医护人员大多数均多次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盛京医院等各大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过。进修率达到85%以上。
走进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病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拥挤和喧闹。赤峰学院新生儿科一直处于病人量多而医师相对不足的状态,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年365天有300个上、下午都起码拖班半小时,疾病高发期甚至要连班,匆忙扒几口冷饭接着上下班是新生儿科医师常有的事情。新生儿科病房仅有45张床位,相对于庞大的病人数而言,病房床位显得远远不足。为了让需要住院的患儿尽早得到诊治,新生儿科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加快周
转,尽量加床。床位的增加使医师们不得不加班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自1997年以来,新生儿科在赤峰市率先开展了气管插管正压给氧,抢救新生儿肺出血58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980例;应用外周静脉高营养救治早产儿1000例;应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0例;并在赤峰市率先开展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在脑病、高危儿中的应用1500例等新技术、新项目,效果都非常显著,大大降低了赤峰市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2004年率先在赤峰市内组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1200例,成功、好转率98%以上;引进婴幼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0例;小儿脑瘫80例,效果满意。2008年率先在赤峰市内组建了新生儿病房,2009年率先取消新生儿陪护,年救治新生儿540人。率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0例,成功、好转率97%;率先开展早期干预,早期康复降低高危新生儿脑损伤、脑瘫发生率的研究150例;效果非常显著,正在申请科研立项;率先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自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旗县、乡镇等转运危重新生儿每年200人次,大大降低了赤
峰市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率。一年内成功救治三对三胞胎早产儿,最小体重900克,胎龄26周。并在2010年6月26日组织召开全市第一届新生儿急救学习班,大大提高了赤峰市危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率。解决了许多新生儿科,小儿神经科,小儿呼吸等领域的重大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每年抢救各种危重病人700余例,每年收治各种儿内科疾病2600-3200人次,其中新生儿疾病400-540人次,抢救成功、好转率97%以上。儿科从2000年经济收入只有20万,增至2010年588万。新生儿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高危儿早期干预康复室,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听力筛查,智力、运动检测等完整的专业体系,在自治区内处于领先水平。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深知,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建立在优良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基础之上,为此,全科室上下团结一致,在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为规范新生儿科各级医师职责和规范,科室制定了《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治规范》,确保住院病人诊疗规范,杜绝不合理检查和用药。同时加强主任
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交班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率,在床位紧张情况下,科室内挖潜力,尽可能让非感染疾病患儿、恢复期患儿和感染疾病患儿分开居住。每遇有病人因不解而投诉时,科室主任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总是从科室自身找原因,并以此为鉴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医学知识普及宣传,努力改善医患关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水平。尽管人员紧张,新生儿科仍坚持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科室业务学习也从不中断。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新生儿科一直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坚决反对商业贿赂,自觉杜绝药品回扣,善待和理解每一位患者。
“巾帼多奇志,拼搏创辉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为小患者们服务着,她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继续向着新的高峰不断攀登。
第五篇:新生儿科岗位职责
新生儿室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负责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规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实施情况,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每周至少一次,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成立抢救小组。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参加院内外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
8、经常对本科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廉洁行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发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10、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
1、在科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新生儿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每天带领下级医师进行医疗或教学查房一次,并指导下级医师诊疗技术操作。掌握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3、新病人入院48小时内必须进行复查,修改住院医师病史、诊断及诊疗计划,审签出院及转院病例。
4、主持病房的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及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史、病程录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
5、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病例讨论会,对当月出院病史作全面审查,纠正不当之处,及时讨论医疗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做好周转率、使用率、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等各种统计报告工作。做好差错事故、疑难病例、抢救病例、优质病例等七本记录本的登记及讨论工作,逐月上报医务科。
6、贯彻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安排好住院医师床位分配工作安排,经常检查病房管理工作。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科研资料,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8、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各级人员,廉洁行医,文明服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1、24小时内完成新病人病史,及时完成出院病例的出院录,书写病历字迹要端正,按正规格式和要求及时完整填写各项记录,要正确如实反映病情变化及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2、全向负责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危重病人要加强查房巡视次数,及时向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汇报对病人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提出需转院意见,有危重病人要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向家属交待病情。
3、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开写医嘱,并随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检查化验报告及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与治疗意见。
4、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时应详细汇报病史,并认真书写查房录。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会诊医生一起诊视,并及时将会诊结果汇报上级医师和执行诊治意见。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离开病房留下行踪,补休及休假服从工作需要,由总住院或大组长统一安排。
6、参加科内业务学习、医疗质量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做好交接班工作。
7、认真学习新生儿基础理论知识及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参加科内的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登记及填写工作。
8、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