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第二节 政府责任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 第四节 环境监测
第五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三章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节 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六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污染天气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节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二节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 3 — 第六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基本原则和方针】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实现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担责的原则,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区域联防联控。
第三条【基本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第四条【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
第五条【管理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资金保障】国家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
— 5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并逐步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第七条【支持和鼓励】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措施。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环保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节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动大气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加强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规律研究,建立国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定期开展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
第八条【权利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治大气污染,并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负有依法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应当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自觉践行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公民享有对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九条【排放要求】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和其他排污许可要求。
第十条【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应当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统筹协调。
第十一条【国际环境合作】国家鼓励开展大气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第十二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大气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三条【排放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经济条件和技术可行性制定和公布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和公布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批准。
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 7 — 第十四条【产品标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等,制定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质燃料、烟花爆竹以及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质量标准,明确环保要求、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
第二节 政府责任
第十五条【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国家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未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的,应当向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作出说明,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改善不达标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或者防止达标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六条【防治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重点控制的污染物、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规划的修订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或者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任务相衔接。
第十七条【达标方案】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并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实现限期达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应当向社会公开,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方案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已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第十八条【合理城市布局】城市人民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时,应当进行大气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充分考虑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承载能力,设臵城市大气通道,提高城市绿化率,优化总体布局、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规范各类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城、新区设立,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空间格局。禁止随意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政策环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可能影响大气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 9 — 第二十条【规划环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在编制可能影响大气环境的城乡发展等综合性规划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过程中,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对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予受理规划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一条【项目环评与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二条【排污许可】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排放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有毒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运营单位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结合依法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新建项目颁发排污许可证;对现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统筹考虑环境空气质量、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排污单位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应急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以及其他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资料等颁发或者变更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应当包括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污口设臵、排放方式、监测方案、大气污染防治工艺和设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应急措施、大气环境信息公开要求等内容。
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二十三条【总量控制】国家实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分解落实。
企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第二十四条【区域限批】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五条【排污交易】国家鼓励开展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
第二十六条【排污收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必须全部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规定,对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征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第二十七条【现场检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主管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
— 11 — 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以及可能导致环境执法证据灭失或者隐匿的,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场所、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第二十八条【大气环境与健康】国家建立、健全大气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细颗粒物污染等大气污染有关的疾病。
第四节 环境监测
第二十九条【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组织建立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及时发布监测信息。
第三十条【监(检)测机构】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环境监(检)测机构包括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环境监测机构和接受相关委托业务、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检测机构。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环境监测机构可以开展大气环境监测,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组织实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等。
社会检测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在取得环境监测服务资质认可后,可以从事环境监测服务活动。从事环境监测服务活动的检测机构名单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三十一条【仪器设备设施】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应当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在环境监测中使用。
国家保护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拆卸、擅自关停或者移动大气环境监测设施,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大气环境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监测质量管理】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活动,应当遵守监测规范,建立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监(检)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篡改和干扰监测数据。
第三十三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规划、设臵和建设包括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的统一布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并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建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直管监测站(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监测规范,设臵本行政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网。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位臵。第三十四条【污染源监测】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监测规范对其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不具备监测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或者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进行
— 13 — 监测,接受委托的监(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监测规范进行监测。企事业单位对监测结果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将监测结果作为认定超标排放的依据。
应当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五条【监督性监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督性监测。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自行监测记录以及监督性监测所需生产情况、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等资料,保障开展监督性监测所需的工作条件。
第五节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三十六条【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行政许可,以及环境监测、环境统计、行政处罚、排污费征收等环境信息。
第三十七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发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 14 —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第三十八条【违法信息公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企业及其负责人名单。
有关机构在受理和审查企业贷款申请以及上市和再融资申请时,应当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对违反法律规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商业银行应当收紧或者停止信贷服务,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得核准该企业上市以及再融资。
对违反法律规定,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应当取消其财政、价格、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有关机关、群众团体以及行业协会不得授予企业及其责任人荣誉称号;已经授予的,应当撤销。
第三十九条【企业信息公布】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企事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环境信息。第四十条【公众参与】公民有权依法获取大气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鼓励公众对污染大气环境行为的举报,经查证属实的,按国家规定给予奖励。
第三章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一条【协同控制】国家加强燃煤、工业、移动源、扬尘及其他大气污染的防治,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进行协同控制,切实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十二条【企业责任】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环境管理机构和各岗位责任人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废气、烟粉尘、恶臭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第四十三条【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第四十四条【特殊区域保护】在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
第四十五条【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产品、工艺、设备名录和淘汰期限。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
— 16 — 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
被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四十六条【促进绿色消费】国家引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低碳指标纳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将环境标志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国家运用价格、税收等市场机制,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环境标志产品。
第四十七条【“双高”产品名录】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
国务院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制定加工贸易禁止或者限制类商品目录,国务院财政、税收主管部门制定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和确定相关税率时,应当考虑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商品在生产加工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
国务院财政、税收主管部门制定消费税、资源税税目和税率时,应当考虑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产品在开采、生产加工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
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对生产加工或者使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所列产品的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管,防止因生产安
— 17 — 全事故引发大气环境污染。
第四十八条【退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价格、税收、土地、信贷、政府采购等经济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或者自愿关闭、搬迁、转产。
第四十九条【责任保险】产生和排放含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和生产、销售、使用和储存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应当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第二节 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十条【煤炭总量控制】国家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五十一条【煤质标准】国家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使用经洗选的优质煤炭。
第五十二条【禁燃区】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未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城市市区内的民用炉灶,限期改用固硫型煤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 18 — 第五十三条【集中供热】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统一解决热源。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锅炉应当结合地区集中供热能力逐步拆除。
第五十四条【煤炭开采】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硫分、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矸石山自燃。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行开采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十五条【洁净煤技术】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五十六条【燃煤污染控制】火电厂(含热电厂、自备电站)和其他燃煤单位必须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减排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国家鼓励燃煤企业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第五十七条【绿色电力调度】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
— 19 — 管部门加强电厂节能减排绿色电力调度,电网企业要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效火电机组发电上网。
第三节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十八条【排污口规范化】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臵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需通过应急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必须及时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应当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禁止通过夜间偷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烟道旁路等规避监管的方式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第五十九条【污控设施运行】排污单位应当保持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臵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十条【锅炉产品标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锅炉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污染物初始排放控制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第六十一条【除尘脱硫脱硝】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煤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配备除尘、脱硫、脱硝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降低排放。
— 20 — 第六十二条【含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和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需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六十三条【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活动除外。
第六十四条【工业涂装台账】工业涂装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
除必要的工艺外,工业涂装必须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
第六十五条【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泄漏管理】石油、化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并对已经泄漏的物料及时收集处理。
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运输船舶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应当安装油气回收装臵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六十六条【工业无组织排放控制】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石化、制药、矿产开采等行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泄漏和排放。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及时清扫、洒水等方式,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 21 — 第六十七条【可燃气体处理】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气体的,应当报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臵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臵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四节 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
第六十八条【发展公交】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降低非公交类机动车使用强度。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道路设臵和管理,保障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畅通。
第六十九条【达标排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销售、进口、使用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
第七十条【提前实施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大气
— 22 — 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请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一条【标志管理】国家对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
第七十二条【新生产移动源达标公告】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放标准对新定型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和车内空气质量的达标情况评估。
对评估合格的车(机、船)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达标公告。生产列入公告的车(机、船)型的企业,应当在新车出厂时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未列入环保达标公告的车(机、船)型,相关企业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未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和农业等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注册和营运等登记。
第七十三条【新生产移动源监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批量生产和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排放达标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十四条【新生产移动源检测机构】承担新定型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检测工作的环保检测机构及具体承担的检测项目,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
第七十五条【在用车定期检验】在用机动车的所有者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规定,将机动车送至检验机构对其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换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 23 — 未取得有效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第七十六条【在用船舶定期检验】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由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换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对未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定期检验或者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船舶,海事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登记和营运等申请。
第七十七条【工程机械监管】在城市市区内使用工程机械施工的企业,应当在使用前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排放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七十八条【在用车船检验机构】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在用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设备进行检定。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执行国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机动车和船舶环保定期检验由环保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环保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机动车和船舶环保检验机构应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报送检验信息,不得编造和篡改检验数据和信息。
第七十九条【使用者责任】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保持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排气污染控制装臵的正常运行,车载诊断系统环保报警后应当及时对机动车进行维修,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破坏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臵。
第八十条【在用车监督抽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车辆停放地对机动车污染排放进行抽查,并可以会同公安交管主管部门对行驶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专项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道路遥感等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对机动车进行环保检查。
被抽查的机动车驾驶员或者所有者有义务配合检查和检测。第八十一条【强制召回】国家建立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环保召回制度。
生产企业获知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负责召回。
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确认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标排放,属于设计、生产存在缺陷的,应当通知生产企业实施召回。
第八十二条【在用车治理】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环保治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环保治理,使在用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稳定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定期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信息。
第八十三条【注销报废】在用机动车经污染治理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或者在环保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三个机动车环保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交通管理等主管部门注销车辆行驶证。
— 25 — 国家鼓励高排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提前报废。第八十四条【禁行区】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低排放控制区,并向社会公告。控制区内禁止高污染车辆驶入。
第八十五条【油品质量】不得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
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对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的达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十六条【燃料要求】加油站不得向汽车和摩托车销售普通柴油及其他非机动车用燃料,应当在明显位臵标示所销售燃料的质量达标信息,并配合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向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内河船舶销售渣油和重油。远洋船舶近岸行驶应当换用清洁燃油。积极推动码头、船舶岸电改造。
第八十七条【添加剂监管】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及其他添加剂,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应当符合相关环保要求,不损害机动车船污染控制装臵效果和耐久性要求,不增加新污染物排放。
第八十八条【航空器】国家鼓励生产、进口低污染物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航空器,并鼓励在航空器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第五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八十九条【政府职责】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明确各类扬尘的— 26 —
监管单位,采取加强建设施工和运输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化、水面、湿地和铺装面积等措施防治城市扬尘污染。
第九十条【管理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公安交通、农业、国土、环保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九十一条【建筑施工扬尘】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建筑拆除等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施工扬尘污染,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向对本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备案和提交保证金。
施工单位在施工工地应当设臵硬质密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应当由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负责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扬尘污染防治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负责建筑施工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九十二条【交通扬尘】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按规定路线行驶。
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止交通扬尘污染。
市政、公安交通等主管部门负责交通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九十三条【裸地扬尘】裸露地面应当按规定进行绿化或者铺装。
— 27 — 裸露农田和农村的荒地,由农业主管部门组织采取生物覆盖、留茬免耕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市政河道及河道沿线、公共绿地的裸露地面及其他裸露地面,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按照规划进行绿化或者铺装。
矿产资源开采后废弃的矿井矿坑,应当及时采取回填、绿化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市政、农业、国土等主管部门负责裸地扬尘的监督管理。第九十四条【料堆扬尘】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能密闭的应当在其周围设臵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装卸物料要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
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负责料堆扬尘的监督管理。
第六节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
第九十五条【臭氧层保护】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破坏臭氧层和生态环境。
第九十六条【汞污染控制】国家积极推广最佳可行技术,减少相关工艺过程和燃煤的汞排放。
第九十七条【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管理】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
生产、使用、存储、排放前款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按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第九十八条【放射性污染防治】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九十九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有效的净化装臵,实现达标排放。
第一百条【恶臭防治】产生恶臭气体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科学选址,设臵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臵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百零一条【油烟控制】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污染。
禁止在居民楼内从事排放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
禁止在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
— 29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第一百零二条【禁止露天焚烧】禁止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活动。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落叶、杂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
禁止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杆焚烧行为。禁止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
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秸秆焚烧进行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三条【殡葬业和祭祀污染防治】火葬场应当设臵除尘等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国家鼓励和引导文明、绿色祭祀。
第一百零四条【室内污染】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遵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应当采取停止、限制使用或者其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降低对公众健康的损害。
第一百零五条【农业大气污染控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牧业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控制。
从事农牧业活动的生产经营者,不得生产和使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农药,积极开发和使用缓释肥料,加强畜牧养殖行业的过程管理,减少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秸秆的综合利用。
第一百零六条【服务业污染防治】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 30 —
服务活动的,应当设臵异味和废气处理装臵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第一百零七条【烟花爆竹污染防治】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鼓励研发和生产环保型烟花爆竹。
禁止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第四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第一百零八条【重点区域划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划定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报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参照划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应当划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应当严于国家一般规定。第一百零九条【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设立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一百一十条【统一规划】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会同区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交通管理,发展清洁能源,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第一百一十一条【统一标准】国务院综合经济主管部门应当会同
— 31 —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结合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准入目录。
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产品名录及淘汰期限。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可以会同区域内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重点区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在用车检测方法和限值,并配套供应合格的车用燃油。
第一百一十二条【信息共享】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信息共享。利用监测、模拟以及卫星、航测、遥感等新技术分析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影响。
第一百一十三条【煤炭总量和煤质控制】重点区域内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区域内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案,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新建、扩建、改建用煤项目的,应当取得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重点区域不得进口、销售和燃用灰分高于百分之
十六、硫分高于百分之一的煤炭。
第一百一十四条【环评会商】编制重点区域内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重点领域的规划,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规划环境影响文件或向规划审批机关报送批准之前,与重点区域内的— 32 —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会商,会商意见及采纳情况作为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及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一十五条【联动执法】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区域内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和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等其他主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
第五章 重污染天气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节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一百一十六条【应急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做好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工作。
第一百一十七条【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城市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开展演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应当与本行政区域各城市应急预案统筹衔接,重点强调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联动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建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预警分级、响应程序、应急措施以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义务等内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 33 — 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配套的应急方案,定期开展演练,做好采取应急措施的准备。
第一百一十八条【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国家建立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进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预警等级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第一百一十九条【应急响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落实限产、停产、机动车限行、扬尘控制等措施。
上一级人民政府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范围内的下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启动本级的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结束后,编制预案的人民政府要及时开展预案实施情况的评估,适时修改完善预案。
第一百二十条【信息发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预警信息发布后,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可能的途径告知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指导公众出行。
第一百二十一条【应急义务】各企事业单位、公民应当配合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采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第一百二十二条【应急监督】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一百二十三条【区域重污染应急】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平台。可能发生区域重污染天气时,应当及时向区域内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机构报告。
重点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协调机制,互相通报信息,共同采取应急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第二节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对
第一百二十四条【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大气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可能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按规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定期组织演练。
企事业单位应当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治理隐患,防止发生突发大
— 35 — 气污染事件。企事业单位应当如实记录环境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情况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第一百二十五条【应急响应】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时,企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臵,避免污染扩大,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臵受到威胁的人员,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可能受到事件影响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
发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发布公告,组织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处臵救援工作,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消除污染损害。相关费用由造成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企事业单位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当在抢险、救援、处臵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避免或者减轻对环境造成损害。
第一百二十六条【事故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察机关等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按规定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
第六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一百二十七条【原则和规划】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 36 —
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综合评估法规政策、区域规划、重大工程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及管控效果,制定气候环境友好的政策和规划,积极研发推广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技术,充分发挥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管控的协同增效作用。
第一百二十八条【调整产业结构】国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国家支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大力发展既绿色又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第一百二十九条【能源效率管理】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能源效率标准,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
第一百三十条【监测、考核和标准】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和考核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区域浓度监测工作,制定和发布主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第一百三十一条【低碳技术】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探索发展碳捕获及其封存、利用技术。
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气候变化准确监测技术。
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建筑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等主要行业,应当加强二氧化
— 37 — 碳、甲烷、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臵利用、生物固碳及固碳工程等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一百三十二条【纳入环评】规划编制机关组织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分别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因温室气体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百三十三条【能效标识管理】国家将低碳指标纳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消费。
第一百三十四条【增强碳汇功能】国家实施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推进植树造林,增强林业碳汇功能。
国家鼓励和引导农牧业经营者采取保护性耕作、草原生态建设等措施,增强农田和草地碳汇功能。
第一百三十五条【国际气候合作】国家鼓励开展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领域的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的环境风险预警与防控,积极利用国外资金,提高我国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六条【针对政府和工作人员】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有下
— 38 — 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二)对污染大气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四)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环境事件、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的举报后,未及时查处的;
(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
(六)伪造、篡改或者指使伪造(干扰)监测数据的;
(七)依法应当公开大气环境信息而不公开的;
(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或者大气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九)为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
(十)依法应当作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十一)依法应当履行落后设备、产品和工艺淘汰,燃油、燃煤、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管理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而不履行的,或者在履行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十二)在任期内采取的宏观经济决策或者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措施严重失误,致使行政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下降的;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一百三十七条【针对第九条排放要求】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可以处十万元以上或者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一百三十八条【针对第十七条达标方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监察、人事等主管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向社会公开。
(一)未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任务的;
(二)未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的;
(三)未在规定的期限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第一百三十九条【针对第二十一条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建设项目已投资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或者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的百分之三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条【针对第二十二条排污许可】违反本法规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 40 —
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污,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拒不停止排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排放量的,按照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四十一条【针对第二十七条现场检查】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机构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或者不按照要求提供必要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二条【针对第三十条监(检)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监(检)测机构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侵占、损毁、拆卸、擅自移动大气监测设施或者改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应当折价赔偿,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三条【针对第三十四条污染源监测】违反本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和接受委托的环境监(检)测机构不遵守监测规范,或者在大气环境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实的,由县级
— 41 — 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
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未按照要求委托环境监(检)测机构进行监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四条【针对第三十七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五条【针对第三十九条企业信息公布】违反本法规定,企事业单位不公开或者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
第一百四十六条【针对第四十四条特殊区域保护】违反本法规定,在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四十七条【针对第四十五条淘汰落后工艺、设备】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禁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中的设备和产品,或者采用列入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目录中的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 42 —
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将淘汰的设备转让或者转移的,由转让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没收转移者的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罚款;由接受转移者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没收该淘汰设备,处所支付货款二倍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八条【针对第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煤质要求】违反本法规定,生产、进口、销售和燃用未达到质量标准的煤炭,或者在重点区域进口、销售和燃用灰分高于百分之
十六、硫分高于百分之一的煤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海关按照规定的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对企事业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四十九条【针对第五十二、五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燃区内燃用高污染燃料的,或者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的,由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新建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未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 43 — 违反本法规定,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一条【针对第五十八条排污口规范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臵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通过夜间偷排、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烟道旁路等规避监管的方式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一百五十二条【针对第五十九条污控设施运行】违反本法规定,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未按规定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臵,或者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臵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三条【针对第六十条锅炉产品标准】违反本法规定,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锅炉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销毁锅炉,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四条【针对第六十二条含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和产品】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 44 —
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符合规定的限值标准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原材料和产品以及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五条【针对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工业涂装企业未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及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和使用油罐车、气罐车等的单位,未安装油气回收装臵或者不正常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六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钢铁、水泥、有色、矿产开采等行业,未采取车间密闭、集中收集处理等方式,防止生产过程中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
(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未回收利用的,或者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可燃性气体未进行防治污染处理的;
— 45 —
(三)未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气体的;
(四)不能正常作业的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臵,未及时修复或者更新的。
第一百五十七条【针对第六十九条移动源达标】制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未按照环保达标公告生产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二百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罚款。
销售、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每辆车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销售、进口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未粘贴或者未按照要求粘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每辆车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销售的机动车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机动车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路检路查和停放地检查发现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五十八条【针对环保标志】伪造、变造机动车环保检验合— 46 —
格标志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予以收缴,没收违法所得,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未取得有效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上路行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对当事人处警告并通知其补办相应的手续,可以处二百元罚款。
第一百五十九条【综合条款】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检测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第一百六十条【针对第七十九条使用者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拆除、闲臵或者擅自更改排气污染控制装臵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一条【针对第八十一条强制召回】生产者、经营者拒不召回的,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一百六十二条【针对第八十四条禁行区】高污染车辆驶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排放控制区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一百六十三条【针对第八十五条油品质量】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用燃料、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及其他添加剂的,由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责令停止生产、进口
— 47 — 和销售,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四条【针对第九十一条建筑施工扬尘】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和提交保证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仍未达到要求的,责令其停工整顿:
(一)施工工地未设臵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
(二)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的,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的;
(三)未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或者在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场地内堆存的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
第一百六十五条【针对第九十二条交通扬尘】违反本法规定,运输和装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或者未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公安交通等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暂扣其车辆行驶证三个月。
第一百六十六条【针对第九十三条裸地扬尘】违反本法规定,未按要求对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者铺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裸地扬尘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六十七条【针对第九十四条料堆扬尘】违反本法规定,有— 48 —
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密闭贮存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的;
(二)对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在其周围设臵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或者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的;
(三)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的。第一百六十八条【综合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生产、使用、存储、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未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或者未按规定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
(二)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和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臵的;
(三)未采取措施防止向大气排放恶臭。
第一百六十九条【针对第九十八条放射性污染防治】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的,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一百七十条【针对第一百零一条油烟控制】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
— 49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饮食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烧烤工具,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七十一条【针对露天焚烧】违反本法规定,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非能源利用性质的农业秸秆焚烧行为的,或者在城市市区内露天焚烧落叶、杂草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或者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七十二条【针对第一百零六条服务业污染防治】违反本法规定,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未设臵异味和废气处理装臵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影响周边环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限期改正,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 50 —
第一百七十三条【针对政府重污染和突发事件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规定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并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相关大气污染应急措施的;
(四)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
(五)未按规定报告突发大气污染事件信息的;
(六)在抢险、救援、处臵中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次生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
(七)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联防联动的;
(八)未按规定评估突发大气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的。第一百七十四条【针对第一百一十八条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违反本法规定,擅自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51 — 第一百七十五条【针对企事业单位重污染和突发事件责任】企事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配套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的;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后,未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或者拒不执行政府采取的限产停产、扬尘控制等应急响应措施的。
(三)未按规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并如实记录的;
(四)未按规定制定或者完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或者未按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
(五)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未按规定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臵和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拒绝或者阻挠事件调查工作的;
(七)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未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未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
第一百七十六条【双罚制】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事业单位取得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 52 —
第二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结合履行国际公约相关义务和我国水运发展实际,全面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绿色水路交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强化污染物处置为核心,以完善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以推进排放控制区试点示范为抓手,港航联动,河海并举,标本兼治,协同推进,努力实现水运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防治结合。紧密结合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现状和阶段性特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有效衔接,系统提出分阶段行动目标和主要任务,强化源头防控,注重科学治理,有序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
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梳理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紧抓制约污染防治水平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打好攻坚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施治。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充分发挥污染防治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协同推进工作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强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关键技术、设施设备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选择具有较好基础条件、符合污染防治发展方向的项目,开展试点示范和经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船舶与港口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得到有效防控和科学治理,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能源得到推广应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水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具体目标:到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65%、20%、30%;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 %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主要港口100%的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装卸站(以下简称港口)、船舶修造厂分别于2017年底前和2020年底前具备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接收能力,并做好与城市市政公共处理设施的衔接,全面实现船舶污染物按规定处置。按照新修订的船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2020年底前完成现有船舶的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制修订。按照国家污染防治总体要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强化标准约束,做好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标准,以及与国家有关标准的衔接。
2015年底前,发布《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修订)》、《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配合环境保护部力争出台船舶污染物排放、船舶发动机废气排放标准;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修订船用燃料油强制性国家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内河危险化学品禁运目录》。2016年底前,出台《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出台《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发布内河危险化学品禁运品种遴选管理办法,建立禁运目录动态调整机制。2017年底前,配合环境保护部制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码头油气排放相关标准。2020年底前,出台船舶天然气动力设施改造技术规范,编制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系列技术标准。
(二)持续推进船舶结构调整。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继续落实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政策并力争延续内河船型标准化政策,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鼓励节能环保船舶建造和船上污染物储存、处理设备改造,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期淘汰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船舶,严禁新建不达标船舶进入运输市场,规范船舶水上拆解行为。
2016年起,禁止内河单壳化学品船舶和600载重吨以上的单壳油船进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航行。2017年底前,继续开展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分级分类修订船舶及其设施设备的相关环保标准,2018年起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2021年起投入使用的内河船舶执行新修订的船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2020年底前,完成对不符合新修订的船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要求的船舶有关设施、设备的配备或改造,对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
(三)推进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借
鉴国际经验,突出国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兼顾区域船舶活动密集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设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2015年底前,发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实施。在排放控制区内选择核心港口区域试点示范;适时评估试点示范效果,将排放控制要求扩大至排放控制区内所有港口。2018年底前,评估确定采取更加严格排放控制要求、扩大排放控制区范围以及其它进一步举措。
(四)积极开展港口作业污染专项治理。加强港口作业扬尘监管,开展干散货码头粉尘专项治理,全面推进主要港口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推进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治理。
2015年底前,出台《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发布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行动试点方案,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江干线等重点区域分批次、分类别开展码头油气回收试点工作。2016年底前,开展港口作业扬尘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煤炭、矿石码头的大型堆场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出台《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2017年底前,国内沿海稳步推广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
(五)协同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加强港口、船舶修造厂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与所在地城市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会同工信、环保、住建等部门探索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新机制,推动港口、船舶修造厂加快建设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接收设施,做好船港之间、港城之间污染物转运、处置设施的衔接,提高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满足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需求。
2016年底前,港口、船舶修造厂所在地交通运输(港口)管理部门会同工信、环保、住建、海事等部门完成本区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评估,编制完善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2017年底前,沿海港口、船舶修造厂达到建设要求。2020年底
前,内河港口、船舶修造厂达到建设要求;进入我国水域的国际航行船舶,按照已加入的国际公约要求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
(六)积极推进LNG燃料应用。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3〕625号),进一步完善LNG加注设施的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统筹LNG加注站点布局规划与建设,有序推进船舶与港口应用LNG试点示范工作,加大LNG动力船船员、码头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扩大LNG燃料在水运行业的应用范围。
2015年底前,完成长江、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船舶LNG燃料加注码头布局规划。2016年底前,修订完成《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制订《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设计规范》。2017年底前,建立水运行业应用LNG标准体系。2018年底前,加快推进LNG加注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法规和规范;扩大LNG动力船舶试点应用范围,试点推广LNG燃料在港作车船中的应用。
(七)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推动建立船舶使用岸电的供售电机制和激励机制,降低岸电使用
成本,引导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开展码头岸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港口岸电设备设施建设和船舶受电设施设备改造。
2015年底前,加大码头岸电推进力度,发布一批新的示范项目名单。2016年底前,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建立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供售电机制;完善港口岸电设施建设相关标准和船舶使用岸电的鼓励政策。2018年底前,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排放控制区主要港口推进建设岸电设施,鼓励其他港口积极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
(八)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监管。强化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完善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监管机制;建立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加强对船舶防污染设施、污染物偷排漏排行为和船用燃料油质量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2016年,开展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专项整治,加强海事、港航、环保、城建等部门的联合监管。2017年,完善船舶污染物报告、接收制度,完善水路交通主要污染物统计指标及核算方法,逐步
开展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推进实施《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2020年底前,初步建成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骨干框架,覆盖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长江干线航道等重要水运基础设施。
(九)提升污染防治科技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积极争取国家重点专项对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的支持,加强污染防治新技术在水运领域的转化应用。重点开展船舶与港口污染物监测与治理、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研究。
2016年底前,完成船舶大气污染基础性数据调查、船舶尾气后处理技术、船舶及港口大气污染扩散机理与区域影响研究。2017年底前,完成船舶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完成船舶化学品污染事故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决策支持技术研究。2018年底前,完成船舶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船舶压载水检测和沉积物处置技术、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技术研究。
(十)优化水路运输组织。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水运节能环保比较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解决
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运输、滚装甩挂运输发展,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充分发挥“两横一纵两网”等水运主通道作用,提高水水中转比例;引导船舶大型化和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推动京杭运河苏北、山东段内河船舶智能过闸系统应用。
2015年底前,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研究推进重点港口疏港铁路“最后一公里”建设。2016年底前,加快现有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实现铁水联运集装箱信息实时监测、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2020年底前,形成若干条以沿海主要港口为枢纽的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推动有条件的主要港口铁路线进港。
(十一)提升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统筹水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资源储备和运行维护制度,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改善应急装备,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能力。
2016年底前,出台《水上溢油风险评估导则》、修订《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督促港口经
营人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港区水环境的应急计划;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20年底前,完成《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调整规划》相关建设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同,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抓好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规划引领。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制定本地区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规划的约束和引领作用,推动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三)完善支持政策。在充分利用好中央和地方已有相关资金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力争建立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引导资金,不断完善其
他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港航企业要结合提质增效升级,进一步加大对污染防治设施设备改造、配备的资金投入。
(四)加强协调联动。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各直属海事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区域、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实现相关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进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确保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顺利推进和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材料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管、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保障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核事故的危害。
核设施,是指下列设施及其场址区域内与其配套的运行保障系统,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系统及构筑物,核材料的贮存、装卸和处理系统及构筑物:
(一)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核动力装置等);
(二)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工业或者医用反应堆等);
(三)核燃料循环设施(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
(四)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
专门设立的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的设施按照核设施进行管理。
核材料,是指:
(一)浓缩铀-235材料及其制品;
(二)铀-233材料及其制品;
(三)钚-239材料及其制品;
(四)氚、氘,含氚、氘的化合物及其制品;
(五)需要管制的锂-6;
(六)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有关铀矿石及其初级产品的管制,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实施与核安全相关的下列行为,适用本法:
(一)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等;
(二)持有核材料;
(三)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及核材料持有等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
(四)针对前三项行为的管理与监督。
有关核技术利用、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不适用本法。但对下列设施和场地的移交和监护行为适用本法:
(一)集中进行天然化合物铀精制的设施;
(二)铀(钍)矿选矿场、退役后的尾矿渣、尾矿库或者场地;
(三)与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相关的其他有限制性开放的放射性废物集中存放设施或者场地。
第四条 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
核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第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
第六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划定和管理核电厂及其他重要核设施周围的规划限制区,组织实施核事故场外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九条 国家坚持从高从严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核安全标准。
核安全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核安全的要求,适时修改。
第十条 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加强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职工核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确保核安全的意识;管理者和个人应当做出核安全承诺。核设施营运单位还应当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建立核安全承诺机制;
(二)定期开展核安全知识培训,对职工进行保障核安全的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
(三)在不影响核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对公众开放核设施,进行核设施安全现场宣传;
(四)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核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特别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核安全教育活动;
(五)通过建设核安全宣传场所,印制和发放核安全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
(六)对核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定期进行全面评估;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核安全相关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在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国务院发展改革、科技、能源、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在相关科技研发规划中安排与核设施、核材料安全和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相关的技术研究专项,推广先进、成熟的核安全技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持续开发先进、可靠的核安全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核设施、核材料安全水平。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义务,对危害核设施、核材料安全的行为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的权利,并享有对核设施安全信息的知情权,但涉及秘密的除外。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核损害后,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第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的安全保卫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卫措施,防范对核设施、核材料的损害和破坏。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与核安全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核安全国际合作机制,按照职责代表国家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第二章 核设施、核材料安全
第一节 核设施安全
第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并保证各项防御措施独立、有效。
第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有效保证所有影响安全的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质量,确保核安全。
第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控制辐射照射,使从业人员免受超过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满足核安全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二)具有规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具有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能力;
(四)具有与核设施安全相适应的安全评价、技术保障、资源配置和财务能力;
(五)具有应急响应能力及核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能力;
(六)具有必要的核安全技术支撑和持续改进安全技术的能力;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设施运行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未获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许可证,不得从事核设施营运活动。
第十九条 核设施操纵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取得核设施操纵员执照。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无损检验人员等特种工艺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未取得前述职业资格的,不得从事与核设施安全专业技术有关的工作。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核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经规划确认的核电厂等厂址予以保护,加强对规划限制区的管理,在规划期内不得变更厂址用途。
禁止在核设施规划限制区内建设可能威胁核设施安全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的生产、贮存设施以及各类人口密集场所。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许可制度。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选址、建造、首次装投料、运行、退役等活动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并办理核设施选址、首次装投料、退役等相关审批事宜。未领取许可证、未办理相关审批事宜的,不得从事前述各项活动。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核安全许可申请组织安全技术审查,对满足核安全要求的,在技术审查完成之日起二十日内,依法颁发建造、运行许可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核设施建造申请书及运行申请书的过程中,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核设施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询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三个月内给予答复。核设施营运单位要求变更许可规定条件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第二十二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遵循调查、评估和审核程序,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口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估,满足核安全技术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选址安全分析报告,经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核安全要求后,发放核设施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第二十三条 核设施设计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参数和技术要求,提供多样保护和多重屏障,使核设施运行可靠、稳定和便于操作,以确保满足总体核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 核设施建造前,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造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设施建造申请书;
(二)初步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建造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后,应当确保核设施整体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
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十年,到期未完成建造的,需办理延期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建造。但是,有下列情况的除外:
(一)因国家政策或者行为导致核设施延期建造;
(二)用于科学研究的核设施建造;
(三)用于工程示范的核设施建造;
(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设施建造。
核设施建造完成后应当进行调试,并验证建成的核设施是否满足其设计的核安全要求。
核电站设备制造主体应当确保核电站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核电站外部保障主体应当确保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核安全相关要求。
第二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首次装投料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首次装投料申请书;
(二)最终安全分析文件;
(三)质量保证文件;
(四)应急预案;
(五)核材料许可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七条 核设施经过调试和试运行后,符合核安全规定要求的,核设施营运单位方可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运行许可申请。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运行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运行。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为设计寿期。
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新的核安全标准的要求,对核设施运行许可证规定的条件作出合理调整。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对下列对象进行调整时,应当报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作为颁发运行许可证依据的重要构筑物、系统和设备;
(二)运行限值和条件;
(三)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与核安全有关的程序和其他文件。
第二十八条 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可以继续运行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五年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运行许可证延续申请,并对其是否满足相关核安全标准进行论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运行。
第二十九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效防范人为失误和自然灾害威胁,确保核设施安全。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运行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对核设施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并接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
核设施终止运行后,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采取安全的方式进行停闭管理,保证停闭期间的安全,并确保退役所需的基本功能、技术人员和文件。
第三十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核设施开始退役活动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退役所需的下列申请材料:
(一)退役申请书;
(二)安全分析文件;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质量保证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获得核设施退役批准书后方可开始退役。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核设施退役时按照合理、可行、尽可能低的原则消除核设施场址的放射性物质,将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放射性水平降低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审查时,可以委托与许可申请单位没有利益关系的技术支持单位进行技术审评。受委托的技术支持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并对其技术评价结论负责。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建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为其核安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核安全规章、标准和规划以及在做出有关核设施重大安全问题的技术决策过程中,应当咨询核安全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制度,并及时处理核安全报告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放射性废物处置管理工作。放射性废物处置由国务院指定的单位专营。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选址规划。
第三十五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后,自行贮存,并及时送交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处置。
第三十六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管理许可制度。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贮存、处置许可,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贮存设施,贮存本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无需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
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十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实施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行为的,应当提前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
第三十七条 国家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制度。有下列情况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应当依法办理关闭手续,并在划定的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一)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设计,服役期届满的;
(二)处置的放射性废物已经达到该设施设计容量的;
(三)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或者水文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处置设施不适宜继续处置放射性废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关闭的情况。
第三十八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编制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安全监护计划,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的安全监护计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安全监护的责任人及其责任;
(二)安全监护所需费用;
(三)安全监护措施;
(四)安全监护期限。
放射性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安全监护计划,对关闭后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安全监护。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监护管理。
第三十九条 为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核安全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对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质量负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行为,应当取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许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核设施进行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的境外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注册登记手续。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进口的核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检验。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条 进出口核设施应当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要求。
进口核设施,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审查申请,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造许可。
第二节 核材料安全
第四十一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安全条件:
(一)与保障核材料安全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和人员;
(二)全面承担核材料安全责任的能力。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保障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并承担下列义务:
(一)防止被盗、破坏、丢失、非法转让和非法使用;
(二)建立专职机构或者指定专人保管核材料;
(三)建立核材料衡算制度,保持核材料收支平衡;
(四)建立与核材料保护等级相适应的实物保护系统;
(五)建立信息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核材料相关信息泄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二条 核材料持有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核材料许可证,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核材料许可证申请报告;
(二)核材料安全、实物保护文件;
(三)核材料衡算等技术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准核材料许可证。
不具备上述条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和发放核材料许可证。
核材料持有单位不具备安全条件,未获得核材料许可证,不得从事核材料持有活动。
国家保障核材料的铁路、水路运输,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铁路、水路运输的管理,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
第四十三条 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处置乏燃料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乏燃料的安全,并对其持有的乏燃料承担核安全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核材料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乏燃料运输管理活动,监督有关保密措施。
国务院公安部门审查并核发乏燃料道路运输通行证件,对乏燃料道路运输的实物保护实施监督,指挥、协调地方公安机关查处可能危及乏燃料安全运输的事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批准乏燃料运输容器和乏燃料运输方案。
国务院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乏燃料道路运输承运人资质认可的管理和承运人驾驶人员及其他运输作业人员资格认可的管理,协调乏燃料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道路的管理工作。
通过水路运输乏燃料的,按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过铁路、航空运输乏燃料的,按照国务院铁路、民航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乏燃料的运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托运人对乏燃料的安全负首要安全责任。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获得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批准书后,方可开展乏燃料运输活动。
乏燃料承运人应当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未取得乏燃料运输资质,不得从事乏燃料运输活动。
第三章 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牵头制定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部署,制定本单位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预案和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发布;核设施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核设施营运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场内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审批,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并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制定本系统支援地方的核事故应急工作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七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开展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准备。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周边区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群众开展不定期的核事故应急演练,培养其核事故应急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核事故应急准备金制度,保障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所需经费。核事故应急准备金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九条 在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响应,缓解事故后果,并立即向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报告核设施状况,提出场外应急响应行动建议。
第五十条 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机制,按照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总体部署,组织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核设施营运单位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规定,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实施应急响应支援。
第五十一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发布核事故应急信息。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核设施营运单位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授权,组织开展核事故后的恢复行动、损失评估、调查处理等工作。
核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实施。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独立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核设施核事故调查处理。国务院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负责核事故场外应急行动调查处理。
第五十三条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及承担其日常工作的机构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外交渠道,统筹协调核事故应急国际通报和所需的国际救援工作。
第五十四条 核燃料运输的应急应当纳入所经省核事故应急预案或者辐射应急计划。当发生核事故时,由核燃料运输所经地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响应。
第四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公开核安全相关信息。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核安全行政许可程序及结论,公开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报告、总体安全状况、辐射环境质量等信息。
国务院应当定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核安全情况。
第五十六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开本单位核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核设施安全状况、流出物和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核安全报告等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第五十七条 对依法公开的核安全信息,应当通过政府公告、网站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获取核安全相关信息。
第五十八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核设施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就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举行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存在核安全隐患或者违反核安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编制、散播有关核安全的虚假信息。
第六十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对从事核安全活动的有关单位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及许可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核设施集中的地区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应当向核安全有关活动现场派遣监督检查人员,执行核安全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持续开展核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开发,建立并保持与核安全监督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评价能力。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核安全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进行监测、检查或者核查;
(二)调阅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
(三)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四)发现问题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并要求整改。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对监督检查情况形成报告,建立档案。
第六十四条 从事核安全有关活动的单位对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如实说明情况,提供必要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第六十五条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监督检查活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并定期接受培训。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能源主管部门未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机制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本法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可予以警告。
(一)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体系的;或者管理者和个人未做出核安全承诺的;
(二)核设施营运单位未为核设施设置纵深防御体系的;
(三)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未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
(四)核设施营运单位未按照要求控制辐射照射剂量或者未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的;
(五)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建立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的;
(六)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就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的。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为同一单位的,不得重复处罚。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损害核设施、核材料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核事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鉴于核能在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污染物减排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我国正努力发展核能产业,安全稳步发展核电。但随着核事故在有的国家的出现和带来的后果,核安全问题也为社会公众所关注,并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
发展核事业的首要条件是保障安全,核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生命线。2016年4月,总书记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指出,“确保核安全是各国应尽之责,我们要结合国情,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制定中长期核安全发展规划,完善核安全立法和监督机制,并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足够投入和支持。”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核安全法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交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制定核安全法的决策,再一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对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按照立法规划关于任务、时间、组织、责任四落实的要求,环资委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根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认真研究了相关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的经验;两年多来,先后赴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四川、山东、甘肃、新疆等省(区、市)调研,听取地方人大、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特别是核电企业、科研单位一线员工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核安全立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科研学术单位、有关企业和律师、学者等,研究法律草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实际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并开展了立法项目论证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共计七章八十六条。2016年6月8日,经环资委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核安全法是保障我国核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核设施、核材料具有潜在的放射危害性,立法有利于防范危害,为核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核事业在民用领域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截至今年6月底,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31台,装机容量为2969万千瓦,在建机组有23台,装机容量为2609万千瓦,目前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为进一步提高核安全保障措施,迫切需要制定核安全法律予以规范。
(二)立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发展核事业中的安全问题始终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对核能发展安全性的质疑不断。核安全立法一方面可以依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依法加大核安全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核安全知识的了解,引导公众正确、科学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
(三)立法是完善核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涉核领域的法规和规章,但涉及核安全的法律,仅有一部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角度加以规范的法律。有关核安全基本方针、原则,法律制度、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核安全责任、公众参与及监督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均未作出规定,不能适应核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亟待完善有关核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草案即担负这样的使命。
(四)立法有利于强化核安全监管工作
随着核事业的发展和国外曾经发生过的核事故警示,核安全监管对于保证核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政府也为此设立了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担负着与核事业发展同样重要的核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制定核安全法,可以进一步理顺对行业管理与监督的职责,实现运营与监管的分工,提高核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
(五)立法是促进我国核安全国际合作的需要
我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和有关核国际公约的签约国,担负着核安全国际合作的使命。由于缺乏相关专项法律,国际上有关人士对我国核安全监管能力和履约能力有所疑虑。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评估团曾向我国提出加快核安全立法的建议。核安全立法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坚定国际社会对我国核安全的信心,也有利于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草案主要内容
(一)关于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草案第一条从如下四个方面明确了立法目的,一是为安全利用核能,保证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二是为预防与应对核事故;三是为保护涉核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四是为保护环境。这一立法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预防和应对由核设施、核材料导致的核事故造成的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根据这一立法目的,草案第三条明确了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限定在涉及核设施和核材料的有关活动及为其提供设备、工程及服务等的行为,以及相关的管理与监督行为。
(二)关于方针、基本原则
草案第四条明确了从事核事业应当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这一方针强调在发展核能和核技术应用中,必须保障核安全。这一条还明确了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原则。
(三)关于管理体制
根据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国务院部门职责分工,草案第六条予以确认,即明确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四)关于核安全责任
核安全责任是保证核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草案专门就全方位核安全责任做出了规范。在第五条中明确了“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对其行为的核安全负主要责任”。本条中还进一步明确了“为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延寿、退役及核材料利用等行为提供设备、工程和服务等的有关单位,应当对其行为负相应责任”。草案中众多条款规定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也同时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核安全责任。此外,对于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损害赔偿等,草案也做出了相应规范。其中,关于核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核损害赔偿法规予以规范。为适应国际合作的需要,草案仅就核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及其主体、免除承担责任和第三方免责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五)关于制度措施
为了保证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草案规定了具体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包括规划制度、标准制度、报告与反馈制度、许可制度、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明确了一些相关的核安全保障措施,如核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人员培训、国际合作、科研、资金保障等。
(六)关于公众参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为了强化核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和公众对核安全的监督,保证草案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得以有效贯彻实施,在第一章规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草案第四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对信息公开做出了具体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有关内容。草案专设第五章“监督检查”,明确了政府应当履行的监督检查职权、责任,检查内容和方式。同时,为保证草案中各项禁止性、限制性和义务性规定的有效实施,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材料持有单位以及为之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的责任追究问题,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内容。
(七)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目前,核安全法和原子能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原子能法是核领域带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对原子能研究、开发与和平利用等所有活动做出全面规范。核安全法是有关核领域关于安全问题的专门法,重点以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为主要规范内容。这部法律不规范有关核技术应用和伴生放射性矿涉及的放射性污染防治问题;又将原子能法中有关核安全问题进行具体规范,是以防范核领域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和核安全事故作为主要规范内容。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0年4月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气环境。
第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 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第八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植树种草、城乡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人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二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前款规定的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其大气 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根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制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征收排污费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并由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监督。
第十五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第十六条 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本法施行前企业事业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
第十七条 国务院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未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应当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该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可以根据国务院的授权或者规定,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按期实现达标规划。
第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可以对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或者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经国务院批准后,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
依照前两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条 单位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当地居民公告,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法。
第二十三条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并逐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应当包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危害程度等内容。
第三章 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第二十四条 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份和灰份,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必须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含硫份、含灰份达到规定的标准。
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辖区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第二十六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低硫份、低灰份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第二十八条 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第二十九条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对未划定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内的其他民用炉灶,限期改用固硫型煤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第三十条 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
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属于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
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
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第三十一条 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第四章 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
第三十三条 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对在用机动车实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其进行改造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机动车维修单位,应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使在用机动车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十四条 国家鼓励生产和消费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船。
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
第三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公安机关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检测。
交通、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船舶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船舶排气污染进行检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第五章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第三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三十七条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炼制石油、生产合成氨、煤气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
第三十九条 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四十条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第四十一条 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除前两款外,城市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治烟尘污染的其他措施。
第四十二条 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
第四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加强建设施工管理、扩大地面铺装面积、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等措施,提高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减少市区裸露地面和地面尘土,防治城市扬尘污染。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扬尘污染的控制状况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四十四条 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进行生产、进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本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二)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三)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四)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设备,或者采用禁止采用的工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的,由转让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没收转让者的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或者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或者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燃煤供热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没收销毁。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或者销售含铅汽油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所生产、进口、销售的含铅汽油和违法所得。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规定,未取得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渔政等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委托进行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的,或者在检测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渔政等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承担机动车船年检的资格。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
(二)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
(三)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
(四)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未采取有效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的,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下罚款;对逾期仍未达到当地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前款规定的对因建设施工造成扬尘污染的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对其他造成扬尘污染的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决定。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或者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配额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取消生产、进口配额。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 施的;
(二)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煤气和燃煤焦化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的企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脱硫装置或者未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的。
第六十一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直接经济损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三条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
第六十四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将征收的排污费挪作他用的,由审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回挪用款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予以追回,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本法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目录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
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第十条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第十二条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适时进行修订。
第十三条 制定燃煤、石油焦、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烟花爆竹以及锅炉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当明确大气环境保护要求。
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
前款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第十四条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编制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征求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五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七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第二十一条 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并下达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控制或者削减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总量控制指标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对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之外的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国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
第二十二条 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和评价规范,组织建设与管理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组织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与管理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第二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其中,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监测的具体办法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条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商有关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第二十六条 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三十三条 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炭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煤矿应当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的硫分、灰分含量达到规定标准;已建成的煤矿除所采煤炭属于低硫分、低灰分或者根据已达标排放的燃煤电厂要求不需要洗选的以外,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第三十四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等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行开采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从事煤层气开采利用的,煤层气排放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第三十五条 国家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
单位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应当采取防燃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
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居民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第三十七条 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
第三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
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
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第三十九条 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
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禁止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拆除。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
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不得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第四十一条 燃煤电厂和其他燃煤单位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国家鼓励燃煤单位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置,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二条 电力调度应当优先安排清洁能源发电上网。
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第四十四条 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
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国家鼓励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四十五条 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
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第四十六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四十七条 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
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对泄漏的物料应当及时收集处理。
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
罐车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四十八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应
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九条 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
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并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按照要求限期修复或者更新。
第四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
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
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
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
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以及建筑物拆除等施工单位,应当
向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
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
门等信息。
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第七十条 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
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
行清洁动力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第七十一条 市政河道以及河道沿线、公共用地的裸露地面以及其他城镇裸露地
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绿化或者透水铺装。
第七十二条 贮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
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第五节 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
第七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大对废弃物综合处理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第七十四条 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改进施肥方式,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并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使用农药,减少氨、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高毒农药。
第七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及时对污水、畜禽粪便和尸体等进行收
集、贮存、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第七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
适用技术,对秸秆、落叶等进行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加大对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力度。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体系,采用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等开展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
第七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第七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大气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公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实行风险管理。
排放前款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对排放口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
第七十九条 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有效的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第八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选址,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第八十一条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第八十二条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第八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倡导文明、绿色祭祀。
火葬场应当设置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第八十四条 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要求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
第五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第八十六条 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传输扩散规律,划定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报国务院批准。
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牵头的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的要求,开展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指导、督促。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参照第一款规定划定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第八十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气环境承载力,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控制目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交通管理,发展清洁能源,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促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第八十八条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能耗、安全、质量等要求。
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在用机动车检验方法和排放限值,并配套供应合格的车用燃油。
第八十九条 编制可能对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有关工业园区、开发区、区域产业和发展等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与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会商。
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可能对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气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当及时通报有关信息,进行会商。
会商意见及其采纳情况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或者审批的重要依据。
第九十条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用煤项目的,应当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第九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建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污染源监测等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监测、模拟以及卫星、航测、遥感等新技术分析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并向社会公开。
第九十二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交叉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