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110(66)千伏—5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
预防110(66)千伏—5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引用标准........................................................................1 第三章 预防倒杆塔事故..................................................................2 第四章 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2 第五章 预防污闪事故....................................................................3 第六章 预防雷害事故....................................................................4 第七章 预防外力破坏....................................................................5 第八章 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5 第九章 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第二条 本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 本措施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所发生的故障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倒杆塔,断线、掉线,导地线覆冰舞动,线路污闪、雷害以及外力破坏等事故的措施。第四条 本措施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35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 各区域电网、省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 引用标准
以下为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 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198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39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1999〕第8号令)
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199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生产输电〔2003〕95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生产输电〔2003〕29号)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规范(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
第三章 预防倒杆塔事故
第六条 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J 233-1990、GB 50061-1997、DL/T 5092-1999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第七条 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导地线易舞动区、采矿塌陷区等特殊区域,合理选取杆塔型式,确保杆塔强度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对处于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困难地段的杆塔,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靠近道路的杆塔,在其周围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第八条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3基、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5基,运行中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在有拉线塔的线路附近还应设立警示标志。第九条 对可能遭受洪水、冰凌、暴雨冲刷(冲撞)的杆塔应采取可靠的防冲刷(冲撞)措施,杆塔基础的防护设施应牢固,基础周围排水沟应能够可靠排水。
第十条 严格按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线路施工和验收,隐蔽工程应经监理人员或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否则不得转序进行杆塔组立和放线。
第十一条 加强对线路杆塔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线路遭受恶劣天气危害时应组织人员进行特巡,当线路导地线发生覆冰、舞动时应做好观测记录(如录像、拍照等),并对杆塔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 线路铁塔主材连接螺栓、地面以上6米段(至少)所有螺栓以及盗窃多发区铁塔横担以下各部螺栓均应采取防盗措施。
第十三条 在风口地带或季风较强地区,新建线路杆塔除按第十二条要求采用防盗螺栓外,其余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对运行中的杆塔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做好日常巡视及检查,必要时可增加防风拉线。
第十四条 在严寒地区,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基础冻胀问题,并不宜采用金属基础。灌注桩基础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和工艺标准进行,避免出现断桩和法向冻胀等质量事故。对运行中的杆塔,若基础已发生冻胀,应采取换土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对锈蚀严重的铁塔、拉线以及水泥杆钢圈等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或更换。第十六条 按《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倒杆塔事故抢修预案,并在材料储备和人员组织各方面加以落实,运行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事故抢修杆塔。
第四章 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 第十七条 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预防导地线断线和掉线的措施,导地线、金具以及绝缘子选用时均应提出明确要求(结构型式、安全系数等方面)。在风振严重地区,导地线线夹宜选用耐磨型线夹。
第十八条 架空地线的选择,除应满足设计规程的一般规定外,尚应通过短路热稳定校验,确保架空地线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且温升不超过允许值。
第十九条 导地线接续金具及绝缘子金具组合中各种部件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应加强连接金具、接续金具及耐张线夹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第二十条 新建线路遇有重要交叉跨越,如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通航河道以及人口密集地区等,应采用具有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和双线夹悬挂导线,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运行中的线路,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进行改造。第二十一条 积极应用红外测温技术,监测接续金具、引流连接金具、耐张线夹等的发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运行巡视,发现导地线断股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另外应特别关注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的外层线股断股问题。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大跨越段线路的运行管理,按期进行导地线测振工作,发现动弯应变值超标应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妥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加强对导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情况的检查,磨损断面超过1/4以上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四条 在春检、秋检及日常巡视工作中,应认真检查锁紧销的运行状况,对锈蚀严重及失去弹性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第二十五条 加强零值、低值或破损瓷绝缘子的检出工作,防止在线路故障情况下因钢帽炸裂导致掉线事故。第二十六条 加强复合绝缘子的送检工作,特别是机械强度和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复合绝缘子作耐张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严禁在安装和检修作业时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第二十七条 对重冰区和导地线易舞动区的线路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具体防范措施参见第九章。
第二十八条 在腐蚀严重地区,应采用耐腐蚀导地线。第五章 预防污闪事故
第二十九条 为降低线路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避免重要线路发生污闪事故,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应严格执行GB/T 16434-1996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第三十条 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防污闪管理人员的职责。
第三十一条 对绝缘子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保证绝缘子运行状态良好。
第三十二条 坚持定期进行线路绝缘子的盐密测量,及时了解污源变化和气候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做好防污闪的基础工作。第三十三条 新建和扩建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运行经验并根据城市发展、线路的重要性等,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和爬距并适当留有裕度,提高线路防污闪能力。
第三十四条 运行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不低于所处地区污秽等级所对应的爬电比距上限值,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短期内不能调整的,应采取有效的防污闪辅助措施。第三十五条 坚持适时的、保证质量的清扫,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以盐密指导清扫的工作。
第三十六条 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污闪能力,可按DL/T 864-2004的要求选用,但在使用中须考虑防雷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其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第三十七条 绝缘子表面涂“RTV”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具体按DL/T 627-2004的要求执行。
第三十八条 在鸟害多发地段,新建线路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鸟措施。对运行线路的直线杆塔悬垂串和耐张杆塔跳线串第一片绝缘子,宜采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在绝缘子表面粘贴大直径增爬裙,也可在横担上方增设防鸟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范措施。第六章 预防雷害事故
第三十九条 为预防和减少雷害事故,应认真执行DL/T 620-1997、DL/T 621-1997和DL/ T741-2001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四十条 各电压等级线路应具备相应的耐雷水平,尤其要保证发电厂、变电所(站)进线段具有足够的耐雷水平,不满足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四十一条 新建110kV~500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根架空地线,66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单根架空地线。架空地线的保护角应符合规程要求,山区线路尽量采用小保护角,在坡度较大地区宜采用负保护角。现有110kV单根架空地线或66kV无架空地线的线路,在雷害多发区,宜改为双根或单根架空地线。
第四十二条 加强对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第四十三条 根据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剧烈程度,在满足风偏和导线对地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对复合绝缘子可在其顶部(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对瓷绝缘子,还应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
第四十四条 积极开展雷电观测,掌握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害多发区。对雷击跳闸较频繁的线路,找出易击点,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改善接地网的敷设方式、适当加强绝缘、增设耦合地线、使用线路型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手段),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和事故率。
第四十五条 采取降阻措施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或采用接地新技术(如接地模块)等措施,慎用化学降阻剂。在盐碱腐蚀较严重的地段,接地装置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或采用导电防腐漆防腐。
第四十六条 重视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工作,腐蚀严重地区适当增大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在雷雨季节加强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情况的检查。
第四十七条 发电厂及变电所(站)进线段线路1~2km每2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雷击多发区每3年一次,一般地段每4年一次。对接地装置除定期进行抽样开挖检查外,还应对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变化较大者应及时开挖检查。
第四十八条 一般应使用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结果应采用季节系数进行修正,季节系数的选取可参照《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第七章 预防外力破坏
第四十九条 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做好线路保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递交《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并敦促其整改。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收购线路器材的犯罪活动。
第五十条 积极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对线路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植树、采矿、建造构筑物等,保证线路通道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第五十一条 依靠群众搞好护线工作,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落实群众护线员的保线、护线责任。第五十二条 在线路保护区或附近的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保线、护线的宣传工作,防止吊车等施工机具刮碰导线引起的跳闸或断线事故。第五十三条 严禁在线路附近烧荒、烧秸秆等,在烧荒季节加强巡视和宣传,一旦发现立即制止。
第五十四条 严禁在距线路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线路安全,并征得线路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另外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也必须确保线路的安全。第八章 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
第五十五条 为了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应严格执行DL/T 741-2001和《森林防火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 对通过林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应加强巡视和维护,电力线与树木间距离应符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距离不足者,应敦促有关林业部门按规定及时砍伐。在森林防火期内应适当增加特巡次数,严防由于树木与电力线路距离不够放电引起森林火灾。
第五十七条 新建(改建)线路通过林区应充分考虑森林火灾对线路造成的威胁,对运行中的线路通道内砍伐完的树木,应及时清理,以防发生火灾。
第五十八条 通过林区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通道宽度应符合现行设计标准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验收送电。
第五十九条 进入林区工作的电业工作人员应熟悉《森林防火条例》及相关防火知识,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火、灭火操作能力。第六十条 进入林区进行线路作业时,其车辆、作业用具的使用以及作业方法等均应符合《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一条 与林业部门建立互警机制,及时互通信息,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双方能够协同动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九章 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
第六十二条 处于重冰区的线路,应按照《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进行设计,可适当增加耐张塔的使用比例、减小杆塔档距或适当增加导地线、金具等的承载能力。
第六十三条 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抗冰能力弱而又未采取防覆冰措施的位于重冰区的线路应进行改造,尤其是跨越峡谷、风道、垭口等的高海拔地区线路,使其具备相应的抗冰能力。第六十四条 对覆冰厚度超过设计冰厚的线路,可采取如下的措施预防冰害事故。
(一)消除导线上覆冰 1.大电流融冰法 2.机械除冰法 3.被动除冰法
(二)防止绝缘子覆冰闪络 1.增大绝缘子的伞间距离。2.改变绝缘子串的安装形式。
3.在绝缘子串之间插入大伞径绝缘子,以阻断冰桥的形成。
4.加强对绝缘子串的清扫,保持绝缘子清洁,减少绝缘子表面的积污量,以降低绝缘子串发生冰闪的几率。
第六十五条 舞动多发地区的线路,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一)已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应加强对防舞装置的观测和维护,对超过设计冰风阈值发生的舞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对已发生过舞动的线路,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并积极开展防舞研究,采取防舞措施(如加装防舞装置),以降低舞动发生的几率,减小舞动造成的损失。
(三)未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舞动易发季节到来时,运行部门应加强观测,并制定应急预案。
(四)加装防舞装置的同时应考虑防微风振动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防振试验或现场测试,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编制说明 第一章 总则
本章主要说明制订本措施的目的和依据以及本措施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措施并不涵盖预防线路事故措施的全部内容,各区域(省)电网(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第二章 引用标准
本章列出本措施所引用的部分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规定,但并不仅限于此。
第三章 预防倒杆塔事故
线路倒杆塔属电力生产恶性事故,不仅影响面大而且恢复送电时间很长,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特殊区域,并合理选取杆塔型式,确保杆塔强度满足使用条件要求。强调对处于地形复杂、气象条件恶劣、交通困难地段的杆塔,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强调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
第八条 强调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拉V塔、拉猫塔和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过多,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原因在于如果拉线塔连续基数过多,只要有1基拉线塔发生倾倒,将会殃及临近拉线塔,事故范围扩大。
强调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工作,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措施,必要时在拉线周围采取防护措施。目的在于防止因拉线受损而导致拉线塔倾倒。第十二条 强调线路铁塔要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
第十六条 强调应制定倒杆塔事故应急预案,并在材料储备和人员组织各方面加以落实。目的在于一旦发生倒杆塔事故,能够尽快恢复送电,减轻损失。第四章 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
第十七条 强调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采用预防导地线断线和掉线的措施。第二十条 强调新建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处,应采用具有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和双线夹悬挂导线,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运行中的线路,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因为在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处发生导地线断线或掉线事故,后果将会很严重。第二十二条 强调加强对线路大跨越段的运行管理,做好测振工作。第五章 预防污闪事故
预防污闪事故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高线路外绝缘配置的总体水平,实施“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提高电网抵御能力。第六章 预防雷害事故
第四十三条 实践证明在复合绝缘子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是减少复合绝缘子雷击闪络的有效措施。第七章 预防外力破坏
第五十一条 强调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
第五十四条 该条内容摘自《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第八章 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
为了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重点强调应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第九章 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
线路严重覆冰以及导地线因覆冰等原因发生舞动会造成线路金具损坏、导地线断线或掉线甚至倒杆塔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较大。本章从线路设计到对运行线路导地线覆冰舞动观测及预防整改几方面对导地线覆冰舞动提出了较具体的防范措施。
第二篇:输电线路事故预防资料
学习情景二
2.1输电线路事故预防资料
2.1.1输电线路事故原因
1.雷击。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机会很多。线路遭受雷击有三种情况:一是雷击于线路导线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二是雷击避雷线后,反击到输电线上;三是雷击于线路附近或杆塔上,在输电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无论是直击雷过电压还是感应过电压,都使得导线上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以近于光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向导线两边传播,这就是雷电进行波。
直击雷过电压,轻则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烙,从而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或跳闸,重则引起绝缘子破裂、击穿、断线等事故,造成线路较长时间的供电中断。雷电进行波顺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威胁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避雷器爆炸、主变压器绝缘损坏等事故,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覆冰。在低温雨雪天气里,天气寒冷时,由于湿度高,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造成覆冰,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冰冻灾害。覆冰时保杆两侧的张力不平衡,会出现导线断落冲击荷载造成倒杆;结冰的电线遇冷会收缩,风吹引起震荡,电线有时会因不胜重荷而断裂,即使不断舞动时间过长,也会使导线、塔杆、绝缘子和金具等受到不平衡冲击而疲劳损伤。由覆冰、舞动引起的输电线路倒杆(塔)、断线及跳闸事故会给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造成重大的损害,更会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外力破坏。外力破坏电力线路引起的故障越来越多,情况也较复杂,分布面广。在山区,开山炸石很容易炸伤绝缘子、炸断导线;在线路经过的下方燃烧农作物,火焰和浓烟易导致线路跳闸;在线路保护区内施工的大型吊车、挖掘机有时会碰断导线,撞坏塔杆等;还有些不法分子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盗窃塔材、拉线等电力设施;以及在输电线路下钓鱼、违章施工等。
2.1.2雷击线路的形式
架空线路上产生雷电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直击线路引起的直击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感应雷电过电压。配电线路的雷击中约20%是直击雷,而其中50%以上直击雷的电流超过20kA,约80%是感应雷,其中95%以上感应雷的放电电流小于1000A。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低,即便装设避雷线也会反击,防止直击雷的作用不大。配电线路主要是防止感应雷电过电压。造成绝缘线路雷击断线的主要原因是雷电闪络后工频续流烧断导线引起的
防止雷击断线的措施
安装接地避雷线、安装避雷器、安装防导线熔断装置、增长闪络路径、提高线路绝缘耐压水平
2.1.3绝缘子污闪特性
绝缘子污闪是指由于表面积聚的污秽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潮解,沿设备表面的泄漏电流急剧增加,导致设备发生闪络的现象。工厂排出的煤尘,主要成分含氧化硅、氧化硫和铝,水泥厂排放的灰尘主要是氧化硅和氧化钙,沿海地区及盐场附近的盐雾主要含氯化钠,化工厂的氨气,这些含导电性颗粒的烟尘和化学性污秽源附着在绝缘子表面,将使绝缘水平降低。
污闪事故的发生还与气候条件有关。因为干燥天气,污垢表面电阻较大不易形成闪络。大雨天气,污垢被雨水冲掉,闪络机率也小。而大雾、细雨和溶雪天气,空气湿度很大,绝缘子表面污垢吸潮,某些溶于水的物质发生分解,使表面电阻大大降低,放电电压下降。在过电压下,有时甚至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发生局部放电,造成污闪事故。
污闪故障波及面广且时间较长,有时造成几十条线路污闪停电。所以,防止污闪对保证线路安全极为重要。一般可根据本地区的运行经验,采取以下防污措施。(1)确定线路的污秽期和污秽等级。
要正确了解线路通过地区的大气污秽程度和污秽性质,正确划分各地区的污秽区,以便为防污闪工作提供可靠依据。(2)定期清扫绝缘子。
在污秽季节到来之前,逐基登杆清扫绝缘子,除去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物。清扫方法一般每年在雨季前清扫一次,可用干布、湿布或蘸汽油的布(或浸肥皂水的布)。将绝缘子擦干净,也可带电冲洗绝缘子。对污秽严重,不易在现场清扫的绝缘子,也可以更换新的绝缘子,将旧绝缘子带回在工厂进行清扫。(3)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
定期对绝缘子串进行绝缘检测,发现不良绝缘子和零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4)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越大,污闪越严重,而泄漏电流的大小与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成反比。因此,可以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改为耐污绝缘子来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5)采用防污涂料。
对污秽严重地区的绝缘子,必要时可采取定期在表面涂有机硅油等防污涂料,以增强其抗污能力。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6)采用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是由环氧玻璃纤维棒制成芯棒和以硅橡胶为基本绝缘体构成。环氧玻璃纤维棒抗张强度相当高,硅橡胶绝缘伞裙具有良好的耐污闪性能,所以采用合成绝缘子是线路防污闪的有较措施。2.1.4 线路覆冰的特性
线路覆冰指雨滴在遇到冷空气后凝结在输电线路上,造成大面积电线被冰包住的现象,线路覆冰是严重的供电系统自然灾害,可造成线路塔杆倾倒、断裂,严重可造成整个电网停电。
冷的雨滴凝结在电线上,就形成电线覆冰,如果一个范围内的所有电线都被冰包住,这就是线路覆冰。覆冰使细的电线变成了冰棍,对于长距离输电的高压电线,使支撑高压线的铁塔加大了负重。严重的覆冰使铁塔无力支持这些电线而倒塌。而铁塔上的绝缘子串上有了覆冰就只能拉闸使输电线停止输电,于是造成大面积的电力中断。线路覆冰是严重的灾害,而人工除冰是保证电网畅通的唯一办法。覆冰按形成条件及性质可分为五种类型: 雨凇覆冰
是在冻雨期发生于低海拔地区的覆冰,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环境温度接近冰点,风相当大,积冰透明,在导线上的粘合力很强,冰的密度很高,雨凇覆冰是混合凇覆冰的初级阶段,由于冻雨持续期一般较短,因此,导线覆冰为纯粹的雨凇覆冰的情况相对较少。混合凇
当温度在冰点以下,风比较猛时,则形成混合凇。在混合凇覆冰条件下,水滴冻结比较弱,积冰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冰在导线上粘合力很强。导线长期暴露于湿气中,便形成混合凇。混合凇是一个复合覆冰过程,密度较高,生长速度快,对导线危害特别严重。软雾凇
轻雾凇是由于山区低层云中含有的过冷水滴,在极低温度与风速较小情况下形成的。这种积冰呈白色、不透明、晶状结构、密度小,在导线上附着力相当弱。最初的结冰是单向的,由于导线机械失衡,逐渐围绕导线均匀分布,在此情况下,这种冰对导线一般不构成威胁。白霜
白霜是空气中湿气与0℃以下的物体接触时,湿气往冷物体表面凝合形成的,白霜在导线上的粘结力十分微弱,即使是轻轻地振动,也可以使白霜脱离所粘结导线的表面,与其他类型覆冰相比,白霜基本不对导线构成严重危害。雪
空气中的干雪或冰晶很难粘结到导线表面。只有当空气中的雪为“湿雪”时,导线才会出现积雪现象。当有强风时,雪片易被风吹落,导线覆雪不可能发生,故导线覆雪受风速制约,因此平原地区或低地势无风地区,导线覆雪现象较山区常见。2.1.5输电线路施工预防的规范和技术要求 GBJ 233-1990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864-2004 《标称电压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
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J 233-1990、GB 50061-1997、DL/T 5092-1999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3基、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5基,运行中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在有拉线塔的线路附近还应设立警示标志。
在风口地带或季风较强地区,新建线路杆塔除按第十二条要求采用防盗螺栓外,其余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对运行中的杆塔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做好日常巡视及检查,必要时可增加防风拉线。
2.2输电线路事故预防方案 2.2.1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为预防和减少雷害事故,应认真执行DL/T 620-1997、DL/T 621-1997和DL/ T741-2001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各电压等级线路应具备相应的耐雷水平,尤其要保证发电厂、变电所(站)进线段具有足够的耐雷水平,不满足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新建110kV~500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根架空地线,66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单根架空地线。架空地线的保护角应符合规程要求,山区线路尽量采用小保护角,在坡度较大地区宜采用负保护角。现有110kV单根架空地线或66kV无架空地线的线路,在雷害多发区,宜改为双根或单根架空地线。
加强对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根据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剧烈程度,在满足风偏和导线对地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对复合绝缘子可在其顶部(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对瓷绝缘子,还应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
积极开展雷电观测,掌握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害多发区。对雷击跳闸较频繁的线路,找出易击点,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改善接地网的敷设方式、适当加强绝缘、增设耦合地线、使用线路型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手段),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和事故率。
采取降阻措施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或采用接地新技术(如接地模块)等措施,慎用化学降阻剂。在盐碱腐蚀较严重的地段,接地装置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或采用导电防腐漆防腐。
重视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工作,腐蚀严重地区适当增大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在雷雨季节加强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情况的检查。
发电厂及变电所(站)进线段线路1~2km每2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雷击多发区每3年一次,一般地段每4年一次。对接地装置除定期进行抽样开挖检查外,还应对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变化较大者应及时开挖检查。
一般应使用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结果应采用季节系数进行修正,季节系数的选取可参照《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2.2.2输电线路防污
为降低线路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避免重要线路发生污闪事故,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应严格执行GB/T 16434-1996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防污闪管理人员的职责。
对绝缘子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保证绝缘子运行状态良好。
坚持定期进行线路绝缘子的盐密测量,及时了解污源变化和气候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做好防污闪的基础工作。
新建和扩建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运行经验并根据城市发展、线路的重要性等,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和爬距并适当留有裕度,提高线路防污闪能力。
运行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不低于所处地区污秽等级所对应的爬电比距上限值,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短期内不能调整的,应采取有效的防污闪辅助措施。
坚持适时的、保证质量的清扫,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以盐密指导清扫的工作。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污闪能力,可按DL/T 864-2004的要求选用,但在使用中须考虑防雷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其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
绝缘子表面涂“RTV”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具体按DL/T 627-2004的要求执行。
在鸟害多发地段,新建线路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鸟措施。对运行线路的直线杆塔悬垂串和耐张杆塔跳线串第一片绝缘子,宜采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在绝缘子表面粘贴大直径增爬裙,也可在横担上方增设防鸟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范措施。
2.2.3输电线路的防冻与防洪
输电线路覆冰是天空中的“过冷却”水滴及湿雪下降碰到低干0℃的导线时,在导线周围凝结而成的。对电力设施的危害程度主要与沉积在导线及线路沿线周围榭木表面冰层的厚度有关。
当导线表面的覆冰越积越厚,导线将承受几百公斤到几吨的荷载,这时导线自重及所覆的冰重产生的拉力将通过导线、导线金具、绝缘子传递给杆塔,杆塔又将拉力传给拉线,只要导线、金具、绝缘子、杆塔、拉线、拉线绝缘子、拉线固定件等其中一个环节承受不住所受拉力,就将会出现倒塔(杆)和断线的事故,这种事故往往会扩展至一个耐张段。南阳市西部110KV丹二线曾多次发生倒塔断线事故,就是由于导线上积冰过厚。一个耐张段的覆冰重量有时竞达40多吨,铁塔主材或包钢螺栓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拉力而折断主材,或拉断包钢螺栓,导致铁塔主材拉折,铁塔部分倒下,并将波及一个耐张段,引起严重的后果,造成局部停电事故。
对于天气严寒的高山地区来讲,导线覆冰严重影响着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覆冰带来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危害,并加大了维护工作量,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供电收入。因此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冰灾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是电力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提高工程设计标准,抓好工程施工质量对于跨越高山大岭的高压输电线路应从设计和施工上把好质量关:一是在风速和覆冰厚度上要研究,设计条件要至少按30年一遇的强冰雪天气进行设计;二是导线要采用加强型的,绝缘子及金具也要考虑使用加强型的,铁塔要选用呼称高低而且受力较大的;三是减小档距,多设耐张段,多采用耐张塔,尽量减少事故时的影响面积,防上事故扩张;四是注意导终、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的质量,确保达到设计的应力要求;五是注意塔基的浇筑及导线弧垂要严格按设计施工。
输电线路防洪(1)护岸设施:护岸办法主要采用筑拦水坝,修河岸护坡,沿岸打排桩或用草袋、铅丝网笼装砂石沿岸堆砌。
(2)护基设施:一般采有围桩(即在杆塔周围打木桩)或浇注混凝土墩。(3)修建排洪沟。
必须强调:在选用防洪设施时,应考虑今后几年可能遇到的威胁,并可考虑杆塔搬迁。对已有的防洪设施必须列为巡视的重点,特别是洪水过后,应尽快进行特殊巡视。
2.2.4防暑、防腐和防鸟害
防暑: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缩短线路巡视周期,对新老线路进行专属检查,对设备接点进行不定期红外测温;对线路导线、连接金具、绝缘金具、接地通道情况及防洪、防汛等措施进行检查,对金具等进行测试;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夜间特巡,并增加特巡次数;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线路设备进行判定、评估等;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天气设备过热,以及线路在高温天气下运行引发的各类金具事故,切实保障负荷高峰期电网安全供电。
防腐:导线和架空地线大量使用钢芯铝绞线或钢绞线,腐蚀破坏是钢芯铝绞线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导线的腐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最易引起腐蚀的是钢芯。就导线架设的地区而言,沿海工业区、工业区、沿海地区和农村地区依次排列,腐蚀逐步减轻。在沿海工业区,钢绞线只有数年就严重腐蚀,钢芯铝绞线的钢芯也会引起严重腐蚀。采用镀铝锌合金的钢丝,钢丝寿命可延长1倍左右。然而,它仍不能与稀土电工铝导体相提并论,稀土电工铝的寿命至少可延长3~4倍以上。
钢芯铝绞钱在大气中受水分、化学气体和盐类物质等作用会发生腐蚀,腐蚀程度与导线的材质成分和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导线的腐蚀形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并以电化学腐蚀为主,而且主要是外层腐蚀。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导线表面水分会凝聚成水膜,大气的O2、CO2及其它气体如H2S、NH2、SO2、NO2、Cl2、HCl等和盐类物质溶解于水膜中,形成电解液薄层。电解液薄层与金属氧化膜发生反应而产生孔蚀。在导线内部铝股与镀锌钢芯接触层,由于金属电极电位差异,也会产生接触腐蚀。铝股受腐蚀后表面会产生白色粉末,并布满麻点,铝股与钢芯接触层也会产生白色粉末状物,同时导线明显变脆,抗拉强度明显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断股、断线,大大地缩短了导线的使用寿命。
为提高钢芯铝绞线的耐蚀性,通常在钢芯线与铝绞之间涂上有机材料制成的防腐蚀油脂,阻挡雨露及腐蚀性气体对钢线的腐蚀,以延长钢线寿命,使之能与铝线寿命相匹配,但防腐蚀油脂增加了导线的重量,长期使用会由于老化而失效。如果用铝包钢线代替镀锌钢线,使导线中的承力与导电部分之间相接触的金属相同,则不会形成原电池。
防鸟害:人们对鸟巢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防鸟害措施主要采取在铁塔横担头上安装散状式防鸟刺、风动型驱鸟架、风动平面镜式惊鸟装置和网罩式封堵网等措施。一般只是在发现有鸟巢时,才采取防鸟措施。时间一长鸟儿对安装的各类驱鸟、惊鸟装置不再害怕,因此仍然会在塔头带电导线上方筑巢。而且,筑巢杂草与防鸟装置相缠绕,使鸟巢更稳固也更凌乱,最终导致这些措施基本失效。
封堵式防鸟措施其基本思路就是在铁塔横担头上安装防鸟盒,对横担头鸟儿筑巢的有效空间进行封堵,不允许鸟儿筑巢于此。防鸟盒材料采用绝缘塑料面板拼装而成,每基铁塔的两个边横担绝缘子挂点上方安装防鸟盒,中横担绝缘子挂点上方则采用两块夹板绑扎安装。2004年上半年,在部分输电线路铁塔上安装防鸟盒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布置运行人员对鸟类频发区线路由月度周期巡视改为周巡视,增加巡视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
2.2.5输电线路的防风及防止导线舞动
(一)已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应加强对防舞装置的观测和维护,对超过设计冰风阈值发生的舞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对已发生过舞动的线路,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并积极开展防舞研究,采取防舞措施(如加装防舞装置),以降低舞动发生的几率,减小舞动造成的损失。
(三)未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舞动易发季节到来时,运行部门应加强观测,并制定应急预案。
(四)加装防舞装置的同时应考虑防微风振动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防振试验或现场测试,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2.2.6防止外力破坏和金具断裂
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做好线路保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递交《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并敦促其整改。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收购线路器材的犯罪活动。
积极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对线路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植树、采矿、建造构筑物等,保证线路通道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依靠群众搞好护线工作,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落实群众护线员的保线、护线责任。
在线路保护区或附近的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保线、护线的宣传工作,防止吊车等施工机具刮碰导线引起的跳闸或断线事故。
严禁在线路附近烧荒、烧秸秆等,在烧荒季节加强巡视和宣传,一旦发现立即制止。严禁在距线路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线路安全,并征得线路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另外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也必须确保线路的安全。
2.3降低接地电阻的组织措施 2.3.1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除了具有传统的辅助地极测接地电阻的功能外,还具备了无辅助地极测量的独特功能,改变了测试接地电阻传统的测量原理和手段:采用双钳口非接触测量技术无需打辅助地极,也无需将接地体与负载隔离,实现了在线测量。在单点接地系统、干扰性强等条件下,可以采用打辅助地极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2.3.2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金属接地体(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2.3.3降低接地电阻的办法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防雷装置的性能优劣。目前 ,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对土壤进行化学处理 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食盐、木炭、电石渣、石灰等化学物 ,提高土壤导电性。例如土壤中加入食盐时 ,砂质黏土电阻 率可减少 1/ 3~1/ 2 ,砂土可减少 3/ 5~3/ 4 ,多岩土壤可增加 60 %。这种方法虽然工程造价较低且效果明显 ,但会降低接 地性能的稳定性 ,加速接地体腐蚀 ,减少接地体的使用年限。
深埋接地极 当地下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或有水时 ,可采取深埋接 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值。这种方法对含砂土壤效果明显。据 有关资料记载 ,在 3 m 深处的土壤电阻系数 100 % ,4 m 深处 为 75 % ,5 m 深处为 60 % ,6.5 m 深处为 50 %。这种方法可 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干枯所增加的电阻系数 ,但施工困难 ,土 方量大 ,造价高 ,在岩石地困难更大。
更换土壤 这种方法是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 土壤 ,置换范围在接地体周围 0.5 m 以内和接地体的 1/ 3 处。但这种置换方法对人力和工时耗费都很大。使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一般在接地要求较高的设备接地时采用这种方法。在接 地体周围敷设降阻剂后 ,可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 ,降低与周围 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小型接地网时 ,降阻 效果较为显著。降阻剂是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 ,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强 电解质和水分。这些强电解质和水分被网状胶体包围 ,网状 胶体和空格又被水解和胶体填充 ,使它不至于随地下水和雨 水流失 ,因而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作用。这是目前采用的 一种较新和积极推广的方法。
污水引入 为降低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将无腐蚀的污水引到埋设接地体处。接地体采用钢管 ,在 钢管上每隔 20 cm 钻一个 5 mm 的小孔 ,使水渗入土壤中增 加接地体周围含水量 ,以增强导电性及降低接地电阻。
2.3.4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实训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型摇表,测量范围0~1000Ω。测试仪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2个辅助探针和3根导线。
测试前首先打开杆塔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螺栓,然后将接地摇表的E端连接到接地极,P端和C端分别与20米长导线的电位探针、40米长导线的电流探针相连接。
测试时,发电机摇柄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转动,产生105~115赫兹的交流电,此电流从发电机经过一个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地极(被测物)、大地和电流探针返回到发电机形成回路,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上产生一个电流,此电流带动指针偏转,通过可调电阻,使指针指零,即使检流计到达零位,从而读出一个电阻值,此电阻值可近似认为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这种测试方法测得的是杆塔的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但杆塔顶部的架空地线与接地极之间的电气导通性没有检测。按照DL887-2004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规程中的规定: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2.4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
2.5输电线路事故的预防任务总结
1.了解国家/行业相关法律、规范与标准。2.掌握架空输电线路事故常见因素。3.掌握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现象。
4.能够按要求完成输电线路常事故的预防方案的制定。5.熟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计算。6.熟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测试。
7.能够完成接地电阻的测试分析,并可以对接地装置进行改善。
第三篇: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总结
500kV架空线路“强迫停运率”指标0.779次/百公里.年,同期比上升0.664百公里.年。
(一)线路“两措”计划完成情况
按照附表7“线路安措、反措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评价线路专业部分安措、反措计划的实施情况,对线路专业重大项目应进行详细说明。
表七 线路安措、反措计划完成情况
2010年我省针对送电线路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降低事故率,提高运行水平,制定并完成了“预防事故措施”,为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2010年安措项目计划91项,完成91项,完成率100%,投入资金790万元;
2010年反措项目计划250项,完成250项,完成率100%,投入资金4706万元。
(二)线路大修、技改工作
分析和评价线路大修、技改项目的实施情况,按照附表8“线路大修、技改项目统计表”对重大项目应进行详细说明。
表八 线路大修、技改项目统计表
加快速度进行220千伏设备改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电网输送能力、降低损耗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保证施工工期、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开工前,召开工程施工协调会,通过协调会了解工程准备情况,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工程施工中重点注意的事项,使各项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2010年大修项目计划255项,实际完成255项,共投入资金12670万元。其中:500千伏16项,投入资金2167万元;220千伏94项,投入资金3521万元;66千伏114项,投入资金6976万元。
2010年技改项目计划47项,实际完成47项,投入资金26189万元。其中: 220千伏12项,投入资金1826万元;66千伏35项,投入资金24363万元。
(三)线路临检、抢修工作情况
按照附表9总结线路临检和抢修工作情况;介绍线路故障抢修情况,并对重大或典型的故障抢修情况进行介绍。
2010年共检修线路729回,检修长度9744km,检修2978次,临检53次,故障抢修10次。其中:
500千伏线路检修26回,检修长度1140km,检修107次,临检2次,故障抢修1次。
220千伏线路检修201回,检修长度3533.6km,检修946次,临检16次,故障抢修3次。
66千伏线路检修502回,检修长度5070.4km,检修1925次,临检35次,故障抢修6次。
2010年无重大、典型故障抢修。
(四)线路状态检修工作情况
(凡开展了状态检修工作的线路,需填写此项内容。)
1、按照附表10“线路状态评价情况统计表”,简述线路状态评价总体情况。
截至2010年底,公司系统开展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合计1851回,总长度33179.8 km。其中,正常状态
1445回,26007.2km,占78.39 %;注意状态263回,4508.77km,占 13.59%;异常状态106回,1577.67 km,占4.76%;严重状态37回,1086.2 km,占3.28%。2、2010年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情况按照附表11统计。
截至2010年底,公司系统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合计2839次。其中,A类检修35次,占1.24%;B类检修63次,占2.22%;C类检修159次,占5.60%;D类检修2118次,占74.61%;E类检修464次,占16.35%。
3、总结已纳入线路状态检修范围的设备,描述其家族性缺陷发现、认定和发布情况。分析在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有哪些情况不符合要求、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改进。
目前,辽宁公司主网运行维护的全部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从2010年起均开展了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状态检修初期,对设备采用人工评价,工作量较大。PMS状态检修模块开放后,即利用PMS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评价。
辽宁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目前主要存在问题如下:(1)一线人员对状态检修的认识还不够准确,个别一线技术人员仅单单理解为状态检修即为延长设备检修时间,对设备状态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对一线员工加强培训,提高其对状态检修的认识。
(2)先进的带电检测设备、手段需要加强,在线监测装置覆盖范围小,在线监测辅助决策软件、报警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3)现有的评价导则、检修导则、风险评估方法等状态检修技术标准的可操作性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对设备进行评价和检修过程中,未发现家族性缺陷。
(五)线路带电作业及清扫情况
按照附表12统计66kV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次数、少损电量等情况。
2010年共开展带电作业771次,少损电量70.244万千瓦时,其中:
500千伏带电作业35次,少损电量0.803万千瓦时; 220千伏带电作业249次,少损电量42.753万千瓦时; 66千伏带电作业487次,少损电量26.688万千万时
积极开展带电作业人员培训,2010年分3批参加国网带电作业培训59人,促进公司带电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各单位积极开展了带电作业工作,例如:带电处理导线、架空地线断股,带电更换绝缘子,带电处理接点过热,带电断、接引线等作业项目,减少了输电线路停电次数,提高了输电线路可靠率。
在2010年防舞动治理工作中,220千伏水平排列线路安装相间间隔棒,500千伏线路安装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采取了等电位安装方法,并在营口电渤一线安装时进行了会战,促进了各单位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各单位带电作业水平。
我省各单位带电作业开展不平衡,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开展带电作业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应提醒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专项技术工作
1、防雷工作。
线路防雷工作是近几年工作的一个重点,2010年全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输电线路雷害治理,其中包括接地电阻改善、加装可控放电避雷针、线路避雷器等。全年共对605条输电线路15661基杆塔进行了接地电阻测试,改善接地装置2663基。全省共安装220kV以上线路避雷器221组,采用新型防雷装置可控放电避雷针496支,对预防线路雷击跳闸起到一定作用。
针对雷害故障较为严重的地区,我们与科研单位一起研究措施,大力开展降低雷害故障工作,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特别是对雷害故障频发的线路,我们邀请国网电科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协助研究了解决方案。
我省安装了雷电定位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非常好,对雷电活动进行监控,了解雷电活动频繁区域,以便于采取防雷措施,同时对雷击故障的查巡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缩短了查巡时间。
为了有效指导输电线路设计、基建、运维各个阶段防雷工作,生产技术部组织绘制了《辽宁电网输电线路雷区分布图》,并编制了相应绘制说明和实施细则。
2、防外力破坏工作
随着辽宁地区发展和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2010年辽宁电网防外力破坏工作更加严峻。各单位高度重视防护区管理工作,继续强化防外力破坏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电力设施保护的意识,加强对在线路防护区内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措施。
(2)加强线路巡视。根据情况增加特巡,对重要部位或防护区内的施工作业设专人看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
(3)加强对义务护线员培训。提高义务护线员水平,及时发现、处理和上报可能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危胁的隐患。
(4)开展输电线路沿线环境治理活动。组织运行人员、义务护线员以及线路沿线群众对线路沿线锡箔纸、塑料布等飘浮物进行清理。
3、防污闪工作。
2010年,辽宁电网未发生防污闪跳闸事故,但防污闪工作并没有放松。各单位均将防污工作视为一项重要季节性工作来抓,加强污秽度测试工作,合理设置盐密监测点共计941处,不但测试1年盐密、灰密值,而且进行了3年饱和盐密值的测试。根据污秽度测试结果,按照《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进行污秽度评估工作,并指导线路清扫、调爬工作。全省2010年共完成17条220kV、29条66kV线路的调爬工作。另外,污秽严重地区加强了线路的巡视检查工作,在部分重污区安装了污秽在线监测系统,对线路污秽泄漏电流进行实时监测。针对工业高污染区RTV、PRTV防污闪涂料老化加速问题,开展了防污闪涂料性能专题研究工作。
4、防覆冰、舞动等工作。
2010年,受“1〃20”和“2〃25”两次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辽宁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均出现覆冰舞动跳闸,部分线路受损严重。辽宁公司高度重视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的防治工作,按照国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全年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总结分析了辽宁电网历年线路覆冰舞动特点,深入开展了线路防舞动措施的研究工作。
(2)对辽宁电网输电线路所处地理、气象环境进行全面摸底,划分覆冰舞动区、微气象区。在线路舞动多发区、微气象区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3)开展防舞动治理工作,我省舞动治理工作共涉及16条500kV线路、36条220kV线路。对于500kV线路,在舞动发生区域安装相间间隔棒、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等防舞动装置。对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舞动区段,安装防舞动相间间隔棒。在部分线路尝试使用扰流防舞器、柔性间隔棒等新型防舞动装置,积累新型防舞动技术措施运行经验。
在营口组织了全省带电安装500kV防舞动装置大会战,既保证2010年入冬前易舞线路防舞动装置落实到位,又减少了停电次数,保证供电可靠性,还锻炼了全省带电作业队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对于舞动频发区的新建输电线路,开展差异化设计,提高设计标准,增强抗灾能力。
(5)绘制了《辽宁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分布图》,并编制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及管理规定,用于系统指导公司防舞动工作。
5、防风偏工作。
辽宁公司加大了防风偏措施落实力度,在输电线路建设与改造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220千伏及以下线路耐张引流串使用防风偏绝缘子;适当加大导线对建筑物、树木的安全距离。
我省部分地区风力较大,输电线路容易发生导线对其他建筑物、树木等放电故障。为此,我们开展了输电线路通道环境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强风偏安全距离的检查测量工作,特别是加大了对树木的砍伐力度,全年共砍伐树木442260棵,有效地防止了风偏及树害故障的发生。
6、防鸟害等工作。
通过近两年防鸟害措施落实工作,我省鸟害故障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防鸟害做为一项重要的季节性工作,依然没有放松。2010年全省共安装防鸟刺2802支,防鸟罩938支,其他防鸟装置30套。各单位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对已投运的防鸟装置加强维护,对失效 的防鸟装置进行了及时更换。2010年全年共发生鸟害5次,防鸟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7、大跨越段线路的管理。
加强了对大跨越段管理和监测工作。辽宁公司共有大跨越段14条线路,共计31段,采取了对大跨越段加强巡视、带电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
8、OPGW的使用及管理。
OPGW作为送电线路的一根避雷线运行,同时为其他专业提供通讯通道,在光缆的运行维护上,2010年进一步修订了我省2006年制定并下发的《特种光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了两个专业的责任和义务。送电专业在加强外观巡视质量的管理工作,各单位送电专业已与试验所等单位明确了分界点,做到责任清晰,即外观由送电专业负责,内部由相关单位负责。在巡视过程中重点检修其外观、引下线、接头盒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局相关部门,由其进行处理。
9、其他。
(1)开展“标准化输电线路”评比活动
为了提升输电线路管理水平,开展了220千伏“标准化线路”评比活动。生产技术部组织部分线路专家对各供电公司上报的220千伏线路进行了检查评比,最后评出“标准化”线路39条,“标杆”线路25条。各供电公司对“标准化”线路评比工作都能高度重视,无论从资料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均投入了很大力量。通过开展“标准化线路”评比活动,提高了输电线路管理的水平,对下一步推广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有力条件,也为以后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及建设提供了标准依据。
(2)开展送电专业技能竞赛
举办了“辽宁省2010年送电专业技能竞赛”。所属14个供电公司的70名选手参加了竞赛。本次竞赛是对全省送电专业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通过竞赛将有效提升辽宁省电力公司送电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七)基建工程
介绍线路基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情况。
基建工程全部由基建部门负责,生产运行单位参加设计审查,并负责工程验收工作。
验收中运行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并按照公司领导要求力争实行基建工程零缺陷移交,达到达标投产的要求。
2010年新投运±500千伏伊穆直流线路,生产技术部组织运行单位对改工程进行了多次验收、复检,顺利投运,并通过国网公司验收。
(八)线路科技、培训等工作
1、线路科研工作。
2010年开展的线路科研工作主要如下:(1)旋翼无人机输电线路自动巡检系统
为解决地面因素对输电线路巡检造成的困难,此项目将突破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创造性地在国内首次实际应用旋翼无人机完成输电线路的空中自动巡检,并深入探讨应用旋翼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检过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于提高输电线路故障巡检工程的效率、效果、以及减少人员所面临的危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此项目正在实施中。
(2)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为提高送电专业线路运行维护水平,我公司送电工区率先提出了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结合GPS巡检装置、车载导航装置、现场实时传输装置的高科技手段,初步完成了此项目的前期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阶段该项目已经报国网公司,待进一步完善后将在实际中应用。
(3)辽宁电力系统舞动分布图的绘制与实施研究
采用发生频次法并结合气象、地理因素绘制辽宁舞动分布图,用于指导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设计、基建、运维、技改的防舞动工作。
(4)辽宁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的绘制与实施研究
采用发生频次法并结合气象、地理因素绘制辽宁雷区分布图,用于指导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设计、基建、运维、技改的防雷工作。
(5)朝阳供电公司与厂家合作共同研发的圆锥形滚珠锁紧式止退防锈螺母已在基建工程试用。其防盗效果更好。
(6)朝阳供电公司与沈阳泰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研究非金属接地,在220千伏建凌二号线等线路试验,其防腐、防盗、降阻效果比较理想。
2、线路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工作。
2010年,辽宁公司共组织了4次技能培训:(1)输电专业职工技能培训
2010年11月8~24日,在锦州培训中心举行《输电专业职工技能培训》。全省输电专业一线职工共113人分5期参加输电专业导线压接技能、输电架空线路巡视、检修、应急抢修技术等培训。来自一线的培训师,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送电专业技能培训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2)500千伏直流线路技术培训
2010年7月13~16日,在锦州培训中心举行《500千伏直流线路验收及运行培训》,阜新、锦州、鞍山输电专业一线职工及管理人员44人参加。通过培训使运行维护人员全面了解掌握直流线路的设计、运行检测等标准。
(3)带电作业资质培训
2010年9月7日~10月29日,组织参加《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带电作业资质培训》。全省共有59人分三批参加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带电作业培训中心举行的“输电带电作业培训班新取证、复证培训班”,培训考试全部合格,等待国网公司颁发“带电作业资质证书”。
(4)输电线路覆冰舞动观测培训
2010年12月23日,在锦州培训中心举行《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舞动观测培训》,全省14个供电公司输电专业一线班长、技术员共计95人参加。通过培训使运行维护人员全面掌握输电线路覆冰舞动观测方法,规范线路舞动相关信息记录格式,为后续开展防舞动装置应用效果评估奠定基础。
3、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1)500kV相间间隔棒
2010年,为了抑制500kV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在部分500kV输电线路上安装了硬质相间间隔棒、柔性相间间隔棒。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安装了相间间隔棒的500kV线路区段在2010年冬季未再发生舞动。
(2)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2010年,为了抑制500kV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在个别500kV输电线路上安装了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安装了线夹回转式间隔棒500kV线路区段在2010年冬季未再发生舞动。
(3)在线监测装置
2、提出改进线路专业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和建议。
(1)管理类规范、规程、制度等种类繁多,甚至内容相近的竟有多本,执行起来不很方便。例如,涉及线路安全、质量的标准方面,既有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又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架空
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输电网安全性评价、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以及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具体内容反复重复。应适当精简,精简后扩大应用范围,以适合各种需要。
(2)为提高每条线路的综合“素质”,既要有健康结实的本体(抵御自然灾害),又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安全运行),同时还有优异的运行成绩(少有故障或跳闸)。对于这样的线路,我们称之为“标准化线路”。用采取建设 “标准化线路”线路的方式,可以推动线路管理走向更高的水平。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组织机构、人员、制度体系、资产状况、资金投入、外部环境等方面简述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问题
1、外力破坏故障时有发生,尽管各供电公司根据外力破坏故障频繁发生的问题和省公司多次下达的要求,针对线路通道保护、防止外力破坏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但个别单位措施落实不利,外力破坏故障依然时有发生。
2、由于辽宁公司电网发展很快,输电线路增加很多,生产一线人员缺乏,使得一些运行维护工作不能按期完成,造成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3、各单位试验仪器老化和落后,已经不能检测出设备重大隐患,主要是压接管测试仪、合成绝缘子检测仪等;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送电管理系统不够重视,工作抓的不紧,使得送电管理系统中数据不全不准确。
(二)主要困难
1、辽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建设的输电线路很多,由于当时经济所限,设计标准很低,御自然灾害和外力影响 的能力很差。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的经济将迅猛发展,部分输电线路不能满足负荷发展,辽宁电网急需进行改造和建设。由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物权法的实行,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以此为由,对电网改造和建设横加阻挠,使得电网改造和建设的进度及造价受到严重影响,辽宁电网改造和建设的任务不仅繁重,而且困难重重。
2、因输电线路建设只征占杆塔用地,不征占线路通道,违章建筑越来越多,控制非常困难,拆除难度更大。个别单位运行维护中对输电线路防护区管理力度差,没有严格按规定控制,也是原因之一。防护区内违章建筑物、堆放物品以及防护区内外超高树木对线路构成严重威胁,处理非常困难。
3、辽宁各地开发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吊车、铲车等机械器具在线路附近作业频繁,操作人员不顾电力线路安全误碰导线,造成线路跳闸。近几年来受环境影响,锡铂纸、磁带、塑料簿等飘浮物的来源场所越来越多,遍地都是,随处可见,难以控制,被风刮到导线上造成线路跳闸。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根据本线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下一阶段线路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1、安全生产目标
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停电事故;不发生人身重伤及死亡事故;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率;巩固提升电网运行指标。
2、指导思想
以杜绝责任事故、降低线路跳闸率为目标;以标准化作业为手段;以技术改造、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为
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二)重点工作安排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重点是直流线路不能发生线路故障。做好事故预防措施,消除运行设备隐患。加强专项治理,加强工程验收工作。降低线路跳闸率,雷击故障率下降10%;加大舞动治理力度,治理过的线路不发生舞动故障,不发生有人为责任的外力破坏故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标准化作业;进一步完善“PMS”系统,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认真查找输电专业基础管理薄弱环节,推进整改工作。开展专业互查工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逐步实现统一管理标准。
2、做好管理系统资源整合促进集约化管理发展
理顺管理系统,做好资源整合,重点抓好输电专业的管理现状调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不断研究探索集约化检修工作,为输电专业集约化管理奠定基础。
3、深化状态检修工作
加大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带电检测技术,为设备状态评估提供可靠依据,重点做好呼辽直流线路的在线监测。同时做好对状态检修的整体评估和考核工作。
正在安装调试的34套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在线监测终端,2011年将全面投入使用,对输电线路进行全工况监测。
4、继续完善“三大标准”
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完善输电专业的“三大标准”,使得输电专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经益化,不断提供专业人员管理水平。
5、PMS系统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继续整改完善PMS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为生产系统提供先进可靠的管理平台。
6、进一步加强可靠性管理
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抓好同业对标管理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严格控制春检停电检修工作,合理安排检修工时定额,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避免重复停电检修。不断探索新的作业方法和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实现电网运行指标处于良好状态。2011年架空线路的可用系数目标是99.92%
7、继续加强现场标准化建设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健康水平,继续开展标准化输电线路评比活动。在开展220千伏输电线路评比的基础上,扩大到500千伏输电线路评比,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健康水平。
8、加强技术改造工程管理和新建工程验收工作
根据省公司2011年技术改造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和工期,努力降低工程费用,加大检查力度,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严格做好新线路投运验收把关,及时处理遗留问题,消除新线路存在的各种隐患。
9、提升培训实效开展技能竞赛
为了促进职工技术技能的提高,2010年组织输电专业职工技能竞赛。重点进行运行维护方面的实际操作培训。组织开展组立应急抢修塔演练竞赛项目。
10、推广“四新”技术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
在输电线路技术改造和运行维护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重点做好飞行器巡视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结合电网智能化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电网智能化建设奠定基础。
11、强力推行标准化作业
严格执行《危险性作业管理办法》和新修编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彻底消除习惯性违章现象,杜绝人身事故发生。
12、认真落实反事故措施
力争实现输电线路跳闸次数在《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规定的指标基础上降低百分之十,按照控制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目标,将跳闸次数指标分解到各单位,严格控制和考核。
进一步分析2010年输电线路跳闸情况,研究落实防范措施,加快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篇: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总结
2010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总结
报送单位:
报送时间:
酒泉输电线路工区带电班
一、基本情况
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状况
酒泉输电线路工区带电班共有职工9人,其中中级工1人,高级工4人,技师4人,班组与2008年10月成立,是一支团结上进、朝气蓬勃的超高压输电专业带电作业及技术检修队伍。班组共有工器具库房两处,其中专业带电工器具库房一处,用于带电作业工器具干燥与归类。班组现主要从事公司输电线路检修消缺、大修技改等工作。
二、专业管理主要工作情况
(一)线路专业管理工作主要情况
带电班继承以往人文管理传统从稳定职工思想、培养职工奉献热情作为人文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五大员岗位责任与人员分工,将班组各项生产工作与资料管理、缺陷处理、技术培训和班组建设工作一同推向前进。这一年,我班应工区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和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检修作业指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了集运行巡视、检修消缺、工程验收等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班组,顺利完成了工区下达的生产任务。通过一年的工作,在班组建设和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线路“三措”计划完成情况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人员安全生产,2010年我班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从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和抓落实等五个方面进行。加强对员工生产、生活的安全管理,认真抓好安全学习和对人员的安全教育,首先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事故的学习,结合我班检修消缺、线
路验收等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分析和危险点告知并书写学习心得,其次是对全班人员进行安规知识学习任务的布置和考核,个人安全考核成绩列入员工考核档案。增强全班员工对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形成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把对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大修、技改工作
2010年1—6月份,带电班共参加线路停电检修消缺工作4次,消除缺陷85处,缺陷消除率达到100%。7—10月份参加公司750千伏河泉一、二线、330千伏嘉玉二回线竣工验收工作,带电班员工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尽职尽责的对线路铁塔本体,挂线部位、带电部位、接地装置及基础防护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对线路缺陷及时发现并迅速通知施工方进行消除,历时90天后保质、保量完成公司750千伏河泉一、二线、330千伏嘉玉二回线竣工的竣工验收任务。
(四)线路状态检修工作情况
截至2010年底,班组开展330kV电压等级交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合计 5回,总长度 644km。其中,正常状态3回,280.589km,占45%;注意状态2回,363,。42km,占55%;
截至2010年底,班组开展330kV电压等级交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合计 5次。其中,C类检修5次
四 工作经验、建议
搞好班组职工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带电作业职工队伍,使全班职工能充分适应公司“创一流”工作的要求成为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班培训工作遵照公司、工区职工
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方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及特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重点,本着巩固基本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原则,努力抓好现场技术培训,使每位职工都能称职现任岗位,具体工作有:
1、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知识培训和取证:
2010年4月、10月我班以公司和工区的培训计划内容为依据,结合班内实际培训情况,分批派员至武汉电力科学院、成都电力科学院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系统培训并取得证书,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员工培训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等问题,使人员培训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使职工有了具体、集中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确定了我班职工应必备的带电作业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明确了带电作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同时也为衡量人员能否胜任本岗位工作提供了依据。
2、加强“三提高”管理考核工作
“三提高”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增强班站内部竞争机制,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我班在坚持继续深入开展这一管理考核办法的同时,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作以修订、补充和完善,加强“三提高”管理实施中的过程管理,力求其真实性和实效性,以此也作为奖金分配的衡量标准。
3、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岗位练兵
我班积极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活动,把练兵比武活动融入到正常的生产活动中,针对安全隐患排查、消缺和线路竣工验收等重点工作,结合春、秋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防洪、军事和黄金周保电等,本着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原则开展技术练兵、技术竞赛等活动,促
使职工加强学习,苦练技术,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创造职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增强培训意识,达到培训目的。
五 主要困难和问题
1、个别人员的安全学习还不够理想,安全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还需提高,对员工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要求、监督还要进一步加强。
六 下阶段重点工作
下阶段我班安全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紧紧的围绕公司、工区的生产目标开展安全工作,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入抓好人员的安全学习和安全思想教育,使安全活动深入发展,在班组形成良好的人人重视安全的局面
2、进一步搞好安全知识、业务技术培训,用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来促进安全工作向前发展,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来提高安全保障。
3、安全监督工作由检查为主,逐步向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隐患处理的方向发展,使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
4、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使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第五篇:架空输电线路巡视内容
架空输电线路巡视内容
一、杆塔巡视:
1、杆塔是否倾斜:铁塔构件有无弯曲、变形、锈蚀,螺栓有无松动,混凝土杆有无裂纹、酥松、钢筋外漏,焊接处有无开裂、锈蚀;木杆有无腐朽、烧焦、开裂、绑桩有无松动、木楔是否变形或脱出;
2、基础有无损坏、下沉或上拔,周围土壤有无挖掘或沉陷,寒冷地区有无冻鼓现象;
3、杆塔标志(杆号、相位指示牌)是否清晰、完好、明显,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4、杆塔周围是否有水淹、火灾、地基土质是否松散;
5、杆塔周围是否有鸟巢、风筝、塑料薄膜、蔓藤等杂物或其他堆砌物。
二、横担及金属巡视:
1、木横担有无腐朽、烧损、开裂、变形;
2、铁横担有无锈蚀、歪斜、变形;
3、金具有无锈蚀,螺栓是否紧固、有无缺帽,开口肖有无锈蚀、断裂、脱落。
三、绝缘子巡视:
1、瓷件有无脏污、损伤、裂纹及闪络痕迹;
2、铁脚、铁帽有无锈蚀、松动、弯曲;
四、导线(包括架空地线及耦合地线):
1、有无断股、损伤、烧伤痕迹、在化工、沿海或其他有腐蚀性气体的区域有无腐蚀现象;
2、三相驰度是否平衡,有无过紧过松的现象;
3、接头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如接头变色、雪先融化等),连接线夹弹簧垫是否齐全,螺帽是否紧固;
4、过(跳)引线有无损伤、断股、歪扭、与塔杆、构件及其他引线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5、导线上有无抛扔物、风筝等,固定导线用绝缘子上的绑线有无松弛或开断现象;
五、防雷设施巡视:
1、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损伤及闪络痕迹,表面是否脏污、避雷器固定是否牢固;
2、引线连接是否良好,与临相或塔杆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3、各部附件是否腐蚀、,接地端焊接处有无开裂、脱落;
4、保护间隙有无烧损、锈蚀或被外物短接,间隙距离是否有异常;
六、接地装置巡视:
1、接地引线有无断股、丢失、损伤,保护管有无破损、丢失、是否牢固可靠;
2、接头接触是否良好,线夹螺栓有无松动、锈蚀;
3、接地体有无外漏,严重腐蚀,在埋设范围内有无土方工程。
七、拉线、顶(撑)杆、拉线柱巡视:
1、拉线有无锈蚀、松弛、断股及张力分布不均现象;
2、水平拉线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拉线绝缘子是否损坏或缺少,拉线是否妨碍交通或被外力损坏,拉线棒、抱箍等金具有无变形、锈蚀,拉线固定是否牢固,拉线基础周围土壤有无鼓起、塌陷、缺土现象。
八、通道巡视:
1、通道有无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液体,有无杂物堆积;
2、周围有无易漂浮物(塑料薄膜、杂物等),及天线、烟囱、违建等有碍线路安全的物品;
3、有无威胁线路安全的施工、爆破、取土、放风筝、射击、飘洒金属、在拉线及塔杆上栓牲畜等行为及工程机械、脚手架等物品;
4、注意通道内的树木、竹林等的生长情况,确保植物与线路的安全距离;
5、注意通道内有无山洪、泥石流、积水、火灾等灾害现象;
九、柱上变压器巡视:
1、外表是否干净、铭牌完好、清晰、有无漏油、冒烟、喷油、腐蚀现象,变压器运行无异响;
2、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
3、分接开关指示状态正常,换接良好,各电气连接点无锈蚀、闪络、烧损现象;
十、柱上油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巡视:
1、外观无渗、漏油、锈蚀现象,油位正常;
2、套管有无破损、裂纹、严重脏污及闪络放电痕迹;
3、开关分、合位置指示是否清晰正确,开关固定是否良好,引线接点及接地是否良好,线间及对地距离是否正常;
十一、环网柜巡视:
1、围栏无受损,箱体外观应无损伤、锈蚀或严重变形、箱体基础牢固无破损、裂纹,安全警示标志及运行标识齐全、清晰,箱门锁具齐全、箱门开关灵活;
2、电缆井盖完好齐全、电缆孔洞封堵严密,箱体内部与电缆井之间封堵完善,电缆底板安装完全,电缆井内无积水、箱内无受潮或临时进水现象,电缆间隔、出线标志齐全,与贴在箱门内的一次接线图一致;
3、防护区内无施工、挖掘现象,无腐蚀性物品堆积,箱内整洁、无杂品堆放(包括电缆T型头等备品);
4、开关分合闸指示灯、带电指示灯、故障指示装置运行完好、电压切换及电压表指示正确,气体压力表显示正确,操作手柄完好;
5、环网柜运行无异音接地开关打开(处于分闸位置)时,接线间隔应闭锁;
十二、分支箱巡视:
1、围栏无受损,箱体外观应无损伤、锈蚀或严重变形、箱体基础牢固无破损、裂纹,安全警示标志及运行标识齐全、清晰,箱体接地良好,箱门锁具齐全、箱门开关灵活;
2、电缆井盖完好齐全、电缆孔洞封堵严密,箱体内部与电缆井之间封堵完善,电缆底板安装完全,电缆井内无积水、箱内无受潮或临时进水现象,电缆间隔、出线标志齐全,与贴在箱门内的一次接线图一致;
3、防护区内无施工、挖掘现象,无腐蚀性物品堆积,箱内整洁、无杂品堆放(包括电缆T型头等备品);
4、各电缆插接头插接应到位,备用电缆出线套管应有绝缘防护帽,防止电缆头受潮;
5、运行无异响。
配网线路缺陷分类及运行标准
一、缺陷分类:
1、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或日常维护中去消除;
2、严重缺陷:是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然可以短期继续安全运行,该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危急缺陷:是指危机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以导致事故或引发人员财产安全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缺陷,应详细记录缺陷内容,并提出处理意见,严重及以上缺陷应立即汇报领导,及时处理。
二、运行标准:
1、杆塔偏离中心线不应大于0.1m,木杆与混凝土杆倾斜度转角杆、直线杆不应大于15/1000,转角杆不应向内倾斜,终端杆不应向导线侧倾斜,向拉线侧倾斜不应大于200mm,杆塔倾斜度不应大于10/1000(塔高小于50米)、5/1000(50m及以上);
2、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绣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漏,不应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应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木杆不应严重腐蚀,铁塔不应严重锈蚀,主材弯曲度不得大于5/1000,各部螺栓应紧固,混凝土基础不应有裂纹、疏松、露筋;
3、横担上下倾斜、左右偏歪,不应大于横担长度的2%;
4、导(地)线无变色及严重腐蚀,连接线螺栓紧固、无断股,七股导线中的任意一股导线损伤深度不得超过该股导线直径的二分之一,十九股及以上导(地)线,某一处的损伤不得超过三股;
5、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电杆构件、拉线、电杆间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标准:
1-10kV:0.2m
1kV以下:0.1m 每相导线过引线、引下线对临相导体、过引线、引下线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标准:
1-10kV:0.3m
1kV以下:0.15m 高压(1-10kV)引下线与低压(1kV)以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2m;
6、三相导线驰度应力求一致,驰度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或-10%;一般档距导线驰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
7、绝缘子、横担应无裂纹,釉面剥落面积不得大于100m㎡,瓷横担线槽头端头釉面剥落面积不应大于200m㎡,铁脚无弯曲,铁件无严重锈蚀;
8、水平拉线与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9、变压器瓷裙损伤面积超过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