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时间:2019-05-15 02: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第一篇: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

摘 要: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在少数民族居住的传统村落中,更是积聚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核心精髓。但是,随着当今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显得尤为突出,村落文化正在走向没落。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入手,以渝东南为例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的问题提出几点保护建议。

关键词:渝东南;传统村落;变迁;保护

一、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

(一)民族村落缺乏文化自信

受到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影响,民族村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些村民认为其自身传统村落经济条件落后,阻碍新城镇化建设,于是将其进行随意地整改,将古朴的石板与建筑拆掉,铺上了水泥路,将饱经沧桑的泥墙粉刷得白亮光洁等等,这些行为都说明了民族村严重缺乏文化自信。

(二)政策对民族村落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村落中,对供居民居住的居所进行问哈保护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单一的依靠政府的支持根本难以完成任务,这时,运营机制成立的多样化,就成为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另外一方面,我国目前所颁布的法律中,对于传统民居的产权流转并没有相关的明确滚定,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一直在本地居民手中流转拥有,无法吸引市场经营资本的投资。

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以渝东南少数民族为例

(一)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概况

在我国当今的文化历史发展中,我国渝东南地区主要实行“一区五县”的管理区域,其中的“一区”是指重庆市黔江区,剩下的五县分别对应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武隆县这五县。渝东南地区的总体占地面积大约1.98万平方公里,现今人口总计约有369.87万人,该区域内包含多个国家级别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拥有49.4%的森林覆盖率,与渝东南地区内的其他市区相比较,整整多出了8.3非百分点。自2016年终,国家相关文化部门对外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重庆市区域内有74个村落被录入,其中渝东南地区有45个,比例占有达到60%。在“一区五县”范围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8个,酉阳土家族自治县22个,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4个,武隆县4个。由此可见,位于渝东南地区中的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传统村落分布数量最多的,基本在重庆市范围内的占比达到30%,明显可知,酉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地区中的中国传统村落第一县。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特色

渝东南少数民族是我国典型的山地民族,同时也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该民族的分布十分广泛,分支也极多。渝东南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特色,自古以来,该民族就有依山而居的习惯,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山居文化。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有很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有干栏式,泥瓦式。居住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由于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居住文化也呈现出地域特色。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渝东南少数民族对聚居的?m应,这是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居住习俗与地域文化,是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

(三)村落发展中的文化变迁

渝东南少数民族遗留下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工作的推进,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或多或少发生着文化变迁。例如:第一,由于政府对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传统村落风貌随着新城镇化建设的“整改”而变得千篇一律;第二,传统村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其民居的老化现象严重,年久失修,文化荒芜现象严重;第三,由于受到商业利益的诱导,有的政府将其传统村落视为旅游发展重点,将其过度商业化,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失去特色,失去本真。

(四)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面临的种种问题,使我们认识到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核心精髓,在不破坏,不随意篡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发展村落旅游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对于一些有保护价值而年久失修的传统村落建筑要及时进行维修和复原;第二,对于一些无法适应当地人口增长的村落,要整体迁出村落遗址,选择新的地点建立新村,将旧村开辟为观光场所;第三,开展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环境整治,完善和净化古村落的卫生环境,完善公共设施,同样也是在不随意篡改传统村落原有建筑风格、村落历史风貌前提下,改善村落卫生面貌;第四,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将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旅游发展的前提,统筹安排、相互促进。第五,加强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及周边的绿化管理工作,有效监督渝东南少数民族建筑修缮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渝东南少数民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形成法制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蔡红燕,赵兴国,罗思远.等.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及其地理驱动力分析――基于施甸县两个典型布朗族村落的调查与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1,01:12-18.[2]葛程诚,张沉沉.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以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栗子坪村为例[J].民族大家庭,2016,03:44-46.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乌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研究”(批准号:2015PY23)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篇: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俄的传统体育文化 1.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西部开发和国家建设重点西移的深入进行,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推动下, 许多少数民族在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耻于经商、墨守陈规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碎, 取代而来的是人口的巨大流动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大规模的外出打工、经商使得人们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改善, 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也使得原本简陋的!竹楼∀ 变成了青砖瓦房, 原本悠扬的芦笙声变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纯正的普通话, 整个村寨充满了现代气息。但是,随着现代气息的到来, 原本热闹的村寨变得安静了, 原本充满生气的节日活动少了年轻人的身影, 原本能歌善舞的孩子却成了动画片的忠实观众。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我们尽情的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流失。在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中, 体育文化活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少数民族婚姻习俗就是以体育文化的形式进行的。如拉祜族的射松鼠, 哈尼、彝、纳西、白、阿昌、布朗等民族的秋千类活动, 苗族的“花山节” 登山, 景颇族的“恩鲜鲜”(采花节), 基诺族的“丢包择偶”, 布依族的“跳月”(布依族称为“ 逛场”),壮族的“抛绣球”, 瑶族的“ 抛花包”, 傣族的“丢包”(傣语叫“端芒管”)等。还有许多项目是以力量和勇敢来吸引姑娘的, 如彝族的“ 摔跤”、苗族的“斗牛”、基诺族的“ 顶竹竿”、怒族的“乍螂抛”、水族的赛马、藏族的“ 骑马射箭”、哈萨克族的“马上摔跤”, 等等。由于这些活动是以寻觅爱慕之人为目的的, 曾经深受各民族青年男女的喜爱。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很多民族以这种方式寻找恋人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多活动也被人们冷落了。

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势必造成许多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

2.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通讯和信息

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场体育比赛在同一时间传播到地球的任何角落。体育文化的传播不受地区、民族、宗教、政治、经济、语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用一种全球公认的身体语言影响着整个世界。大规模的体育职业化发展, 使很多体育竞赛赛事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精彩, 众多体育明星也成为人们的偶像。现代科学技术和众多体育学科的支持使现代体育竞赛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巨大的经济利益使精彩的现代体育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坐在家中, 通过电视就可以看到姚明征战NBA 的比赛实况, 姚明在NBA 的成功, 加上媒体的宣传和商业的介入, 使篮球运动在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这种全球性体育共赏的发展趋势, 也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青少年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台球等活动, 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 我们也很少能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 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被扔进了黑暗的角落。现代体育发展的潮流无情地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3.发展经济的需要也影响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不同, 因而有着非常丰富的物产资源。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是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国家优厚的开发政策, 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投资者。资金和科技的投入给人们带来了就业机会商业机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彩的外来文化和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人们无暇顾及自身文化的发展, 许多宝贵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缺乏传承者,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糟粕。许多宝贵的体育文化已经流失或濒临消亡。如武术项目中景颇族的刀术, 回族的回民七式、回回十八肘、回族大刀, 苗族的舞吉宝、蚩尤拳, 壮族的蚂拐刀、烟花筒, 土家族的十二埋伏、护身耙、鸡形拳、虎占山捶, 畲族的舞铃刀、畲族拳, 阿昌族的晃懒过、阿昌拳, 傣族的三坑拳、破四门铁尺、铁齿、勾镰, 等等。许多武术的练功方法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现在却因没有传人而濒临灭绝。许多人认为吃那么大苦练功没有用是不务正业, 还不如出去找点事干挣点钱。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具有消失解体后不可再生的特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失迅速, 特别是近些年, 这种流失的速度还在加快。

经济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全球化作为一种来源于传统社会外部的推动力, 必然对传统社会产生冲击, 促使传统社会的各种文化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 同时, 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作为大众健身娱乐手段的存在是必要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源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军事、宗教、医疗与养生等活动之中, 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蕴含丰富的民族历史、民族信仰、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内涵, 既有显著的锻炼身体的价值, 又可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在我国农村,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它仍是一种理想的健身娱乐手段。然而, 随着农村和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到来, 广大群众, 特别是青年一代, 面对现代体育的冲击, 那些近乎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由于缺乏时代感而受到冷落。针对这种局面, 我们应自觉摈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对身体有害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传统体育活动, 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易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项目进行改造、整合, 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 完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使传统体育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和广大群众健身娱乐活动之中, 实现为当代全民健身服务的宗旨。这是民族传统体育面对全球化形势应做出的选择。

(二)传媒、网络的利用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互联网可以向外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文化传播与交流变得十分便捷。这一传播渠道是我们大力宣传民族文化、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新疆“ 达瓦孜” 绝技第六代传人“高空王子” 阿迪力就是通过媒体将“达瓦孜” 绝技推向世界的。在征服了许多高山峡谷之后, 2004 年阿迪力在龙庆峡举行了“ 欧洲之旅” 誓师仪式。这次, 阿迪力不仅成功地向30 米高、80 米长的钢丝发起了挑战, 而且还向观众表演了“ 蒙眼踩碟子” 走钢丝、头顶倒立、高空体操、独轮车等绝技。此次挑战之后, 他开始实施其“欧洲之旅” 方案, 初步计划用3 年时间将中国的“ 达瓦孜” 绝技介绍到欧洲地区。随着少数民族地

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发展, 人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渠道对自身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宣传, 使它们得以保护、弘扬和发展。

(三)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全球化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边陲地带, 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引人入胜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极大地顺应了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 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它们内容繁多, 内涵丰富, 形式多样, 据资料显示大约有1000个项目之多。这些体育项目,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了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特征、审美情趣、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祭祀、节庆娱乐、婚葬习俗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 使其具有浓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这也为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和吸引旅游者, 纷纷推出一些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专项旅游产品。例如东北地区的一些旅行社把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等体育活动编入自己的旅游项目中, 或是让游客参加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繁多的优势, 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方式。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和旅游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一方面, 注意保护、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 投入大量资金, 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 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例如, 在云南的怒江、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地, 各族人民经常利用节庆活动来开展民族体育旅游并以此来吸引游客, 从而, 使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无数游客感受浓郁民族风情、体验新异神奇和健身娱乐的一项旅游活动。同时, 使得体育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还是小规模的、局部的。产业化发展是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渠道。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 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 一定会取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势必极大地丰富文化的内涵, 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而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鼓励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 增进文化信息的交流, 提高他们的收入, 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自豪感;还要促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 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模化, 以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冲击, 同时, 也带来发展的机遇。如在西方体育成为世界各国体育主体的同时, 起源于非洲的迪斯科及起源于拉丁美洲的各种舞蹈也已风靡全球;经过改造后的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已走向世界;中国武术、龙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造与推广, 如今已传遍五大洲, 特别是太极拳, 已成为许多国家健身锻炼和医疗体育的一种手段。可见, 全球化并不是某一种体育的大同化, 而是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体育的流动并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产生影响, 是一个各民族体育互动的过程。一个民族一旦接受了其他民族的体育, 其传统体育即会发生与该体育由冲突至交融、整合的变迁, 全球化因此成为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变迁的文化动因。现在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投入, 如投入巨资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 积极扶持各种体育竞赛和旅游活动, 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等。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展开,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 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持续的发展。

第三篇:“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

作者: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02日 07版)

CFP

资料图片

编者按

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诸多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新一轮田野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与2008-2010年期间的考察结果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在国家重视下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形势仍旧严重。基于此,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相信会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过农村。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却呈现空壳化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2008年至2010年间,我中心曾组织20个课题组,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这些地域中,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们又组织了8个专项田野考察组,再次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展开跟踪式田野考察,行经11个省、行程18500多公里、为期三个多月,对此区域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的1033个进行回访、考察、调研,并进行数据采集与比照。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在四年间,又有461个因各种原因消亡,幸存572个。总数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递减11.1%。换言之,在此次调研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据我中心“传统村落遗存实录资料库”按省域范围随机抽样的综合信息所得出的整体评估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整体上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见,四年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

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为标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在这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4月,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推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及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村落的措施,省委统战部将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外侨胞等社会各阶层的资源与力量进行有机有效整合,展开了以“回得去的故乡”为主题的美丽家园建设系列活动。

在市、县、镇级层面,不少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浙江顺溪镇政府集中财力与精力保护传统村落,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凸显传统村落的独特性,并处理好政府投资保护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民间投资,把市场需求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成绩斐然。自20世纪末开始,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专家学者不断为保护传统村落呼吁、进言,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途径。我中心不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的田野考察和相关数据采集,还打造了创新研究平台,集合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展开对村落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培养专门人才的博士、硕士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为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进行宣传和论证。对村落的保护离不开乡贤参与。如今,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他们视野开阔,掌握较丰厚的相关资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湖南省中方县丁家乡的杨宗强,大学毕业后取得上海户籍,2008年返回家乡,带动村民建设生态农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部分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收入便达3万多元,而同期丁家乡人均年收入仅1300多元。村民有“觉”有“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兴未艾。在当下不少传统村落,村民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不仅是自己的家园,还是与家族、民族有关的国家历史文化财产。河南崤山山区的渑池县赵沟村先后获得“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觉悟和文化自信。

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今天,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重有形的建筑保护,轻无形的原住民文化保护;重“固态”文化保护,轻“活态”文化保护。在抱有这种认识与理念的人看来,传统村落只是一些没有文化灵魂的“死”建筑。实际上,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上,更体现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活态”之中。

误区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指导下,不少基层干部仍未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事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他们认为传统村落如无旅游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不能为其政绩“建功立业”,与其费力花钱保护,不如让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驱动,大行“强拆”之道。如山西某县有一保存完好的晋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2014年,该县将其列为城市片区改造重点工程,现在已经砖瓦涂地。

土地毒化,导致新“空心村”出现。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源的伤害,土地污染现状严峻。国土资源部相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这还不包括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剧导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机养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农民,这也是近年来“空心村”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土地法、文物保护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民居权属政策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受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修缮,但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属国家财产,在村落未纳入保护范围之前,原住民有权对其进行修缮;一旦这些村落被纳入保护单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缮权。与此同时,因资金匮乏,很多地方政府无力对受保护的传统村落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受保护的传统村落建筑反而日渐残损,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也得不到妥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陷入“挂牌保护”与实际保护相脱节的困局。此类现象较为普遍,如不及时调整政策,出台可行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出现传统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状况。

对策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而错误行动、思想认识不正确、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绩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为克服这些弊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具体概括为“五个建立”与“两个防止”。

建立并出台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法。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涵盖和适应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法律。建议由国务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局参与起草,尽快制定出一部适用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的国家(而非部门)专门性法规,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建立传统村落环境监管监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村落不能仅仅保护村落建筑,与其息息相关的土质、水质等生态环境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近年虽有一些关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出台,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环境污染防治与追责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要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专司此事,形成长效甚至永久机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准确掌握其地域分布与数量,应加快组织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数据库”,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调查与民间数据收集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历史沿革、发展轨迹、建筑风貌、风俗习惯、人口规模、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村民生计、自然与生态资源等进行专业的数据记录和建档管理。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协调发展框架体系。既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态、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也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构成从古至今都不是静止的。没有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存在,传统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价值就难以持续。不能让传统村落成为死的标本。因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建筑保护与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环境都“活”起来的全新保护格局,让传统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式重返广大农村舞台。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将保护、研究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招生、教育与研究体制,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要按照“国家需求、创新引领”的原则,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资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质量的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对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目前,不少传统村落因过度开发而失去“传统村落文化”的原本内涵,甚至变成“流行文化”的大卖场。应建立权威的传统村落管理体制,依据完善的保护规划,在保护培育的前提下,对现存传统村落及其文化资源进行有限、有效的开发利用。

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执笔人:胡彬彬、吴灿、李红、杨帆、王安安)

【智库名片】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中心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立足田野考察,注重活态文化研究,设有传统村落的堪舆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氏族文献与新见民族史料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学术体系。中心团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20余种,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

第四篇: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

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

在祖国大西南四川省境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具有得天独厚、绚丽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品位高、垄断性强、类型多的特点,其中很多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雷波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集旅游观光、探险、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雷波县以这些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景观的观赏和保护,还包括保持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的本来面目。

一、雷波县的县域情况及旅游资源概况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属于横断山脉东段的小凉山区。全县幅员面积29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高海拔4076 米,最低海拔325米,海拔高度差达到3750米,所以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70天,降水多,日照时间长。全县总人口24.5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1%,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域内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独特的风光地貌和自然景观常常引人入胜,幽静秀丽的湖泊;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卡斯特溶洞,波澜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有大片从未开采过的原始森林以及各种奇花异草和珍贵的树种,并且时而有大熊猫及珍禽异兽和野生动的出没,所有的这些旅游资源,形成了多样性和层次高等特点,对游客极具吸引力,是同属凉山州的其它各县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特奇特的高山淡水湖泊,其中马湖以其湖光山色而驰名中外,它是雷波县乃至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对离马湖景区较近的大中城市重庆、成都、内江、自贡、宜宾、乐山、西昌、昭通等地的吸引力侧重于假日和消暑、休闲、度假及山水风光,小凉山彝族、苗族风情具有很强吸引力。其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自然旅游资源动静并存,传统与现代并茂生辉,原始与新生同在。雷波同时也是进入凉山州的重要通道,这一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在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雷波旅游业现状

雷波县人民政府以生态和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坚持把旅游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根据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国家级地质公园马湖及彝汉和谐文化等资源优势为依托,按照“大旅游、大文化、大坏境、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以政府这只有形手为主导,外加市场为隐形手的驱动力为主推力,把旅游业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超前发展,分步建设”的原则,努力打造立体化及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推动全县旅游朝着健康、协调、快速的方向良性发展,并以此来提升雷波旅游在川西南乃至整个滇东北旅游环线的旅游地位。最近四五年年以来,随着县财政的增加,县旅游局不断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力度,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仅2009年一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达到29.9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2 %,旅游综合产值 14826.4万元,同比增长38.3%,带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彝族文化概况及保护现状

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同胞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建设和开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同时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并沉淀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主要由“毕摩”、“火把节”、“克智”、“民歌”、“德古”、“彝族礼仪”、“节庆”等几种文化构成。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施了“彝家新寨”安居工程建设。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彝族同胞世居的村落因县政府提出发展其旅游业而进行搬迁改造,并在搬迁的过程中施行异地安置,并把一部分原来居住在同一区域内的彝族村民安插到其他乡村,虽然政府对每户发两三万元的搬迁费,但这部分钱并不能补偿搬迁对他们生活文化的破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政府又缺乏对相关彝族文化的保护措施,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很多彝族的原生态的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四、雷波县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前几年,雷波县政府将梦幻谷、麻咪泽、马湖等旅游区列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县内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太过于集中,全县百分之五十左右旅游开发集中在马湖这个点,而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则缺乏充足的投入,致使这些区域形成了一种守着富裕的贫困这么一种现象,并且使游客太过于集中在马湖周围而造成接待压力过大,而其它景区则比较冷清。

2.相关的旅游线路设计太过单一,沿途景点太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没有搭配不协调,百分之九十是自然景观,而相关的人文景观则开发严重不足,这会给游客造成一种枯燥感。

3.旅游产品开发不够,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游客主要是观光,而真正的购物在旅游过程中所开销的费用比例很小,没有很好的打开游客的钱袋子。并且由于旅游线路少,导致旅游时间短,游客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其它漫长时间内则很少有游客,造成大量的设施闲置,增加管理费用,同时还浪费资源。

4.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缺乏相关保护,致使很多民族性的东西流失。特别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破坏严重,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开发旅游资源但却忽视了对彝族很多特有文化的保护并加以传承。

5.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关于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相对缺乏,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没能真正体现出来。以彝族为主的特色文化在旅游所创收入中比例较小。

五、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并举,缺一不可,并把彝族特色文化这张牌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内涵挖掘的资金投入力度,让游客在观赏到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少数民族的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2.结合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当前情况,在以马湖、麻咪泽自然生态保护区、莫红梦幻谷等景区快速升温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并统一管理。进一步注重沿途景区的开发,根据资源状况和现在的旅游特点制定出适合雷波县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

3.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原生态彝族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除了要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旅游外,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亦的保存。

4.注重对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包装。雷波县要想打好彝族文化这张牌,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整个彝族文化品牌的内涵、布局、定位等进行整体可行的规划。将雷波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升华成一种理论,使其文化品牌有牢固的基础,并且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扩大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坚持发展彝族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相统一。要保持文化品牌的发展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就必须将其产业做大、做强并做活。文化产业与旅游事业是互补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应当具有产业和事业的两重性: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商品的属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旅游事业的性质;既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又有非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想要发挥好这两重属性,可以组建成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产业集团,以集团形式产业化运作艺术节、文化艺术旅游等等,这样才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第五篇: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从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力求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通过例证让传统村落真正从美丽乡村的精彩出发,以保定大激店古村落文化村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调性提升到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内容的阐述,力促我省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业在全省各项建设中得到新的引领,让老百姓在文化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让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法可循,有据的可查。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 大激店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一贯模式可循。如何结合当地情况,把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设成“美丽乡村”;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研究。

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河北省的落地

一些传统村落和?魍趁窬釉獾狡苹瞪踔料?失,如何保护它迫在眉睫。《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准发布,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改变了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标准。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我们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做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我们得出要以“留得住太行山,记得住燕赵情”,作为河北省内落地实施的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

根据《2016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们认为首先要积极整合河北省乡村建设项目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突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其次关键之处还是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指导意见,完善支持配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再次,通过挖掘太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概念提升、科技参与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河北省古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文化产业形态。第四,发展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河北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二、以保定大激店为例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调性提升

以大激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案为例,研究河北省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和实施落地,提出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经验的推广和学习,推动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古村落现状概况分析了解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沿革、交通状况、用地现状、历史概况、古街巷现状、建筑现状、水系现状。以保定大激店村为例,经过调研分析、实践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村内中心街功能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局限,缺乏吸引力;

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不完善;

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欠完善,居住生活品质尚需再提升;

四、大激店村的交通;

五、历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六、管理水平上存在问题。虽然部分遗址已得到重视和原貌回复,现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但缺少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历史与现实产生剧烈碰撞,保持环境的完整统一面临时间加空间的双重矛盾。新建建筑往往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短期效益和片面强调现代人生活、生产所需而建。严重影响大激店村的总体文化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通过发展前景分析制定保护与更新对策。隶属保定竞秀区江城乡的大激店村是中国北方古村落、保定传统村落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与典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先进村”等。发展前景总结如下:

一、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

二、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

三、城镇建设出现新面貌。

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从而得出以下对策分析:

一、发展策略是保护与更新开发并重。

二、保护文物建筑和优秀的近代建筑,应赋予新的使用功能。

三、发掘与梳理村庄空间形态与肌理特征,建立生动有序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和沿河景观系统,提高大激店村的环境品质,突出大激店村的形象个性,增强村庄活动与吸引力。

四、新建筑注重其布局、尺度、形态上与保护建筑及街区空间的风貌的良好协调关系。

五、注重居住环境与沿街商业建筑及大激店古村落形象的营造。

(三)通过设计理念挖掘保障文化调性的提升。从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旅游乡村。需要从制定规划原则开始,合理继承历史上形成的特色道路系统和建筑院落的空间格局,协调现代生活与传统风貌保护的矛盾,并尝试在改造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格。作为保定市传统村落风貌风俗的保护与开发,大激店村是重点建设的村落之一,也是太行山区古村落的代表。在提炼大激店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确定规划范围,从而制定规划目标为:保定市城区西部生活的家园、旅游的胜地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将遵循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严格服从规范,注重景观效果。延续其历史文脉,做到建筑风格的活态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的北方水乡古村落。以人为本,创造健康、完善的“人居环境”。

发展保护京津冀地区的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走出去,引进来”向来是发展的良药。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东方元素展现在世界舞台,传统需要发展,需要和世界接轨。目前为止,两届保定大激店音乐节成功举办,让保定在世界发声,让世界听到了保定的声音。此外,大激店匠人谷项目、艺术家院落的筹建、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的举办都为大激店文化城的美丽乡村建设增砖添瓦。保定市大激店近郊村落文化的提升与改造在河北省内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何东升.延边党校学报.2015(06)

[2]探析地域性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与创新――以南阳市为例[J].蔡伟.艺术评鉴.2016(05)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2016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名称: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编号:201602130101。

下载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保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